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_第1页
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_第2页
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_第3页
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_第4页
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认识流感甲流流感大流行甲流流行病学特点防控策略主要内容认识1流感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流感病毒3个型别:A、B、C流行病毒为A(H1N1)、A(H3N2)和B型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近距离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流感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发热、肌痛、头痛、不适呼吸道症状: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病程: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天即可缓解并发症: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临床表现全身症状:3流感的疾病负担年度流行全球:5%~15%罹患300万~500万的严重疾病25万~50万死亡美国:5%~20%罹患1979~2001年:226,000住院1990~1999年:36,000死亡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30%),成年人较低(非流行年1%~15%)存在高风险人群2岁以下儿童、慢性病人、65岁以上老年人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及死亡率高怀孕增加患流感并发症的危险流感的疾病负担年度流行42009年甲型H1N1流感

大流行重要事件时间序列图2009年甲型H1N1流感

大流行重要事件时间序列图5甲流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力致病力毒力病原体的抗原性病原体的变异甲流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6甲型H1N1流感——三环节传染源临床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排毒出现症状前1天至病后7天或症状消失后24小时(二者中较长者)隐性感染者(可能性?)动物:猪;其它动物(可能性?)EmergenceofaNovelSwine-OriginInfluenzaA(H1N1)VirusinHumans.NEnglJMed,2009.甲型H1N1流感——三环节传染源Emergenceofa7不明原因/重症病毒肺炎监测WHO:VaccinationistheprincipalmeasureforpreventingPreventionandControlofSeasonalInfluenzawithVaccinesRecommendationsofthe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s(ACIP),2009流感样病例/肺炎或重症肺炎降低其他发病、控制暴发8月8月:首例重症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天即可缓解1990~1999年:36,000死亡死亡病例情况(截止11月17日)重点转向重症、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报告达菲在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1979~2001年:226,000住院单价疫苗,只能预防新甲流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甲型H1N1流感——三环节传播途径较大的飞沫近距离传播一般2米以内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可能存在较小的飞沫空气传播入侵门户传播能力通常说,每2天,平均每个病人可传给2人EmergenceofaNovelSwine-OriginInfluenzaA(H1N1)VirusinHumans.NEnglJMed,2009.不明原因/重症病毒肺炎监测甲型H1N1流感——三环节传播途径8甲型H1N1流感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人群孕妇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病等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小于18岁的青少年中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患流感后服用阿司匹林易导致瑞氏(Reye’s)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易感人群9无病例未发现输入个案未发现发现输入个案输入并续发未发现发现输入并续发社区传播未发现发现社区传播立足于甲流大流行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示意图无病例未发现输入个案未发现发现输入个案输入10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传入不可避免传入过程输入个案——二代病例——源头不明的散发病例——聚集性病例——社区暴发——社区流行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传入不可避免11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12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13以往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出现后的疫情趋势走向

一般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流行波动期才会回复到季节性特征或发病趋向平缓以往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出现后的疫情趋势走向

一般需要一14小结甲流是流感的一种流感大流行是由于新的流感病毒出现,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抵抗力,将几年甚至几十年要发的病例在短短几年(1-3年)发病。小结甲流是流感的一种15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16全球疫情概况WHO公布,截至2009年11月15日,全球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数超过525060例,死亡6770例。由于很多国家已经停止计算单个病例,尤其是轻症病例。WHO公布的病例数明显比实际病例数要少。

全球疫情概况WHO公布,截至2009年11月15日,全球报告17全球疫情概况日期病例数(超过)日报告病例数死亡数(最少)日报告死亡数11月15日525060359567705810月11日39923236704735459月13日29647136873486548月13日18216624351799387月6日945122790429136月15日3592891616335月15日7520-65-全球疫情概况日期病例数(超过)日报告病例数死亡数(最少)日报18死亡病例8月9月11月10月死亡病例8月9月11月10月19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A/Brisbane/10/2007(H3N2)-likevirus7月13日:首起学生夏令营聚集性疫情由于很多国家已经停止计算单个病例,尤其是轻症病例。6月10日:首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广东省流感样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指引ILI(流感样病例监测)防控工作以尽早发现、减少传播、控制规模截至11月22日,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4例1990~1999年:36,000死亡甲型H1N1已经成为当前流感的优势毒株流感大流行是由于新的流感病毒出现,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抵抗力,将几年甚至几十年要发的病例在短短几年(1-3年)发病。流感样病例/肺炎或重症肺炎其中,天河某社区出现二代病例聚集发病迹象。用于流感化学预防或治疗的抗病毒药是疫苗的辅助,但不能取代每年接种疫苗美国的ILI监测情况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美国的ILI监测情况20美国儿科流感相关死亡的情况美国儿科流感相关死亡的情况21美国肺炎和流感监测情况美国肺炎和流感监测情况22美国估计季节性流感死亡数目流感相关死亡数目和流行时间和强度相关CDC估计约每年死于流感相关死亡数目为36,000。美国估计季节性流感死亡数目流感相关死亡数目和流行时间和强度相23国内疫情概况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截止11月22日24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10323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死亡病例99例。45周(11.16-11.22)报告新增病例16094例,死亡53例。死亡病例:19个省份报告。辽宁16例,北京15例,新疆9例,甘肃、河北、黑龙江、广东各6例。男性占59.3%,学生占84.5%,年龄中位数为31.5岁。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第45周流感阳性标本中,89.8%为甲型H1N1流感。国内疫情概况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截止11月2224香港地区疫情概况截至11月11日,香港共报告确诊病例31930例,其中重症病例1599例,死亡病例40例。香港地区监测结果显示,最近流感活动情况略有下降趋势。香港地区疫情概况截至11月11日,香港共报告确诊病例319325香港甲型H1N1疫情逐渐平稳香港甲型H1N1疫情逐渐平稳26广东甲流疫情5月18日:首例输入5月29日:首例输入引起的本地感染二代病例6月1日:首次报道检出隐性感染者6月10日:首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6月18日:首起学校聚集性疫情6月24日:第一次出现本土病例多于输入病例7月13日:首起学生夏令营聚集性疫情8月8月:首例重症8月13日:首起企业聚集性疫情8月17日:首起发生于医院的聚集性疫情广东甲流疫情5月18日:首例输入27早期发病的358例临床症状针对8月19日前,收到临床资料的358例病例分析可见:19例病例无发热史6例病例出现肺炎并发症,占报告病例1.0%(6/652)除1例重症病例外,另5例肺炎症状表现较轻,5例患者均无基础疾病,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症状,经抗病毒和/或抗菌治疗后均已痊愈出院。早期发病的358例临床症状针对8月19日前,收到临床资料的328早期病例临床表现早期病例临床表现29总体情况截至11月23日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报告5776例珠三角(7市)4227例,占73.2%非珠三角1549例,占26.8%5-19岁年龄为主,占病例数83.1%前5位地市:广州(1820例)深圳(1078例)江门(371例)佛山(264例)东莞(259例)总体情况截至11月23日30暴发疫情情况截至11月22日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22起暴发以学校为主占64%(206起)中学82起小学98起大中专技校19起幼儿园3起其他学校4起暴发疫情情况截至11月22日31重症病例截至11月22日,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4例年龄介于3-70岁之间(中位数12岁)男23人、女11人深圳13例、佛山5例、茂名4例、广州3例、东莞2例、梅州、湛江、肇庆和中山各1例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咽痛气促/呼吸困难7人死亡、5人已出院重症病例截至11月22日,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4例32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2日7例死亡病例男4人、女3人年龄介于9-56岁(中位数20岁)广州、东莞各2例、茂名、深圳、佛山各1例病死率0.12%(7/5776),低于世卫组织数据1.3%(6770/526060)死亡病例

截至33广东省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月份至明年2月份,鉴于广东为亚热带地区,常年可以发生流感散发疫情,常年均可以接种疫苗。12%(7/5776),低于世卫组织数据1.年龄介于9-56岁(中位数20岁)1979~2001年:226,000住院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儿30间ILI监测哨点门诊和学校控制暴发、降低流行强度人群谢谢易患重症和死亡的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为什么要推广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原则:周密组织,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由监测系统发现的个案或聚集性事件逐步成为主要的病例发现方式。死亡病例情况(截止11月17日)序号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亡日期死因诊断基础病发病几天使用达菲1茂名女26农民11.111.611.16重症肺炎,甲型H1N1孕妇32广州男56家务11.211.811.15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心房颤动,甲型H1N1高血压,心肌病慢性肾衰3东莞女14学生11.1011.1411.12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甲型H1N14佛山男58家务11.511.1711.18甲型H1N1,侵入肺真菌病糖尿病,高脂血症115东莞男9学生11.1511.1911.18甲型H1N126深圳女20商业11.1611.2011.20甲型H1N137广州男16学生11.811.2011.21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甲流

体弱多病广东省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月份至明年2月份,鉴于广东为亚34ILI监测ILI监测35广东省2009年流感监测综合分析图

广东省2009年流感监测综合分析图36广东省2009年哨点医院流感病原学分布

广东省2009年哨点医院流感病原学分布37广东省2009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原学分布(截止11月24日)广东省2009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原学分布(截止11月2438广东疫情特点近期甲流有上升趋势甲型H1N1已经成为当前流感的优势毒株全省开花暴发疫情以学校为主病毒总体表现温和,重症和死亡随着报告标准改变和监测系统敏感逐渐增多广东疫情特点近期甲流有上升趋势39甲流防控甲流防控40不同时期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目标控制预防暴发减少死亡消除消灭根除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维持低发病率水平和预防暴发、减少病死切断病原传播6消灭天花;消灭脊灰;消除麻疹;控制乙肝;降低其他发病、控制暴发不同时期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目标控制预防暴发消除降低发病率和死亡41应对策略核心目标

1.让流行高峰来得尽可能晚一些(为准备争取时间)

2.把高峰压得尽可能低一些(减轻病人激增对医疗服务造成的冲击)

3.让影响(公共健康、经济和社会运行)尽可能小一些把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到这个水平以应付病人的大量增加以预防控制社区暴发为重点

降低暴发规模和大流行高峰

加强重症病人救治,减少病死应对策略核心目标

1.让流行高峰来得尽可能晚一些(为准备争42广东省流感前期防控经验广东省流感前期防控经验43第一阶段(5.1-6.9)特征:输入性病例占主导;防控工作以围堵为主,控制输入,减少二代。密接追踪,集中隔离。典型事件AM098航班密接追踪调查广州影楼事件---输入病例造成本土感染(首例二代)东莞兄妹病例---聚集性输入与隐性感染者

第一阶段(5.1-6.9)特征:输入性病例占主导;44第二阶段(6.10-6.18)特征:出现多起来源明确的本地散发二代病例防控工作以尽早发现、减少传播、控制规模典型事件1223次火车事件:6月10日,3名乘坐1223次火车从成都到广州的旅客,在2个社区引起8例本地二代病例。其中,天河某社区出现二代病例聚集发病迹象。第二阶段(6.10-6.18)特征:出现多起来源明确的本地散45第三阶段(6.19-7.10)特征:本地病例发病以在校学生聚集病例为主,6月24日开始出现本土病例>输入性病例防控主题是降低暴发规模,减少暴发宗数、防止发生重症及死亡病例。典型事件东莞石排镇中心小学暴发事件:广东首起本地学校暴发,56人确诊。江门、台山、佛山、广州多所学校暴发。第三阶段(6.19-7.10)特征:本地病例发病以在校学生46第四阶段(7.10-至今)特点:逐步由围堵政策向ILI监测和暴发控制转移由监测系统发现的个案或聚集性事件逐步成为主要的病例发现方式。第四阶段(7.10-至今)特点:逐步由围堵政策向ILI监测和47甲型H1N1流感防控阶段防输入缓扩散减危害甲型H1N1流感防控阶段防输入48甲型H1N1流感防控原则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甲型H1N1流感防控原则高度重视49易感人群暴露人群感染人群痊愈死亡疫苗接种非药物预防药物预防药物治疗流感感染模式易感人群暴露人群感染人群痊愈死亡疫苗接种非药物预防药物预防药50控制流感的方案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减少流感影响的有效策略用于流感化学预防或治疗的抗病毒药是疫苗的辅助,但不能取代每年接种疫苗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勤洗手、少扎堆、通风和卫生习惯)是合理的,经济的。

PreventionandControlofSeasonalInfluenzawithVaccinesRecommendationsofthe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s(ACIP),2009控制流感的方案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减少流感影响的有效策略51我省流感预防策略加强流感监测掌握流行规律做好非药物预防措施动员全社会参与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减少易感人群及早药物治疗减少重症和死亡我省流感预防策略加强流感监测掌52流感监测

InfluenzaSurveillance实验室检测病毒分离分型变异耐药性

流行病流调分析发病率病死率住院率暴发超额死亡医院病情门诊ILI肺炎ILI流感相关住院死亡

流感监测

InfluenzaSurveillance实验室53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口岸筛查——监测传染病哨点监测法定传染病监测重点转向重症、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流感哨点监测流感样病例/肺炎或重症肺炎病原学监测:病毒变异(耐药、抗原性、致病性、毒力)优势亚型、多亚型共循环暴发监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不明原因/重症病毒肺炎监测疫苗接种的监测(接种率、AEFI)主动监测被动监测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口岸筛查——监测传染病哨点监测主动监测54扩大流感哨点监测网络63家网络实验室197家哨点医院411家网络实验室556家哨点医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5月2009年6月至今扩大流感哨点监测网络63家网络实验室411家网络实验室255广东省流感监测监测网络22间网络实验室28间病原学哨点医院30间ILI监测哨点门诊和学校监测内容ILI(流感样病例监测)暴发疫情监测流感病毒检测、分型、耐药监测广东省流感监测监测网络监测内容56非药物预防措施个人卫生洗手通风卫生行为:咳嗽礼仪等健康教育:主动监测、主动防护、主动就医、主动隔离;广泛宣传“有病尽早自我居家休息治疗”防止传播他人的公共卫生意识监测停课减少公共集会非药物预防措施个人卫生57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和减少流感流行影响的首要措施!!!WHO:Vaccinationistheprincipalmeasureforpreventing

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58WHO推荐的2008-2009年度

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A/Brisbane/59/2007(H1N1)-likevirusA/Brisbane/10/2007(H3N2)-likevirusB/Florida/4/2006-likevirusWHO推荐的2008-2009年度

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A/B59为什么要推广季节性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减少季节性流感病毒和新甲流的双重夹击降低医疗机构人满为患的圧力为什么要推广季节性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60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小于18岁青少年中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61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5岁及以下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特别是照看6月龄以下婴儿的人员;3.医疗卫生保健人员。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62接种时机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2周后,即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广东省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月份至明年2月份,鉴于广东为亚热带地区,常年可以发生流感散发疫情,常年均可以接种疫苗。接种时机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2周后,即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63新H1N1疫苗国家公共安全应急防控策略:国家统一订购,统一调配;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优先安排应急接种单价疫苗,只能预防新甲流我省定为重点地区的省份接种原则:周密组织,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知情同意,自愿接种,全程监测优先人群:保证公共服务正常运转人群易患重症和死亡的人群控制暴发、降低流行强度人群新H1N1疫苗国家公共安全应急防控策略:国家统一订购,统一调64新H1N1疫苗接种新H1N1疫苗其实是人类自我免疫与病毒被动免疫赛跑当有抗体人群(免疫人群、感染人群)达到一定比例,就可以阻止流感大流行发生目前疫苗是安全的2例死亡原因我省接种人群未出现严重的副反应新H1N1疫苗接种新H1N1疫苗其实是人类自我免疫与病毒被动65强调监测和暴发疫情处理知情同意,自愿接种,全程监测发现输入并续发不明原因/重症病毒肺炎监测美国儿科流感相关死亡的情况2005年10月至2009年5月加强监测(如血清学监测)辽宁16例,北京15例,新疆9例,甘肃、河北、黑龙江、广东各6例。广东省流感样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指引WHO推荐的2008-2009年度

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广东省2009年流感监测综合分析图隐性感染者(可能性?)2岁以下儿童、慢性病人、65岁以上老年人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及死亡率高甲型H1N1流感防控原则甲型H1N1流感流行示意图哪些人群及早使用药物治疗目的:减少重症和死亡达菲在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四种人群建议到医院治疗小孩(小于5岁)老人(大于65岁)孕妇有心脑呼吸系统及免疫缺陷基础疾病患者以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体弱患者,建议到医院隔离治疗。强调监测和暴发疫情处理哪些人群及早使用药物治疗目的:减少重症66强调监测和暴发疫情处理ILI监测病原学监测暴发疫情监测强调监测和暴发疫情处理ILI监测67广东省流感样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指引暴发疫情处理广东省流感样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指引暴发疫情处理68重症和死亡信息收集督促医院在专网报告备份个案表调查报告复印病历上送标本到省疾控复核每日报告病情重症和死亡信息收集69防控指引防控指引70几个问题探讨学校停课发热病例是否检测药物(达菲)在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院储备几个问题探讨学校停课71基层在甲型H1N1防控要做的工作疫情报告:病例、暴发、重症、死亡监测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暴发疫情、哨点学校)疫苗副反应监测重症和死亡监测加强监测(如血清学监测)疫情控制疫苗接种标本检测宣传媒体沟通基层在甲型H1N1防控要做的工作疫情报告:病例、暴发、重症、72谢谢谢谢73小结甲流是流感的一种流感大流行是由于新的流感病毒出现,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抵抗力,将几年甚至几十年要发的病例在短短几年(1-3年)发病。小结甲流是流感的一种74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75四种人群建议到医院治疗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接种原则:周密组织,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病等东莞兄妹病例---聚集性输入与隐性感染者重点转向重症、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报告输入个案——二代病例——源头不明的散发病例——聚集性病例——社区暴发——社区流行美国儿科流感相关死亡的情况1979~2001年:226,000住院由于很多国家已经停止计算单个病例,尤其是轻症病例。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勤洗手、少扎堆、通风和卫生习惯)是合理的,经济的。8月8月:首例重症深圳13例、佛山5例、茂名4例、广州3例、东莞2例、梅州、湛江、肇庆和中山各1例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22起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减少易感人群香港甲型H1N1疫情逐渐平稳四种人群建议到医院治疗香港甲型H1N1疫情逐渐平稳76ILI监测ILI监测77甲流防控甲流防控78广东省流感监测监测网络22间网络实验室28间病原学哨点医院30间ILI监测哨点门诊和学校监测内容ILI(流感样病例监测)暴发疫情监测流感病毒检测、分型、耐药监测广东省流感监测监测网络监测内容79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5岁及以下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特别是照看6月龄以下婴儿的人员;3.医疗卫生保健人员。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80强调监测和暴发疫情处理ILI监测病原学监测暴发疫情监测强调监测和暴发疫情处理ILI监测81主要内容认识流感甲流流感大流行甲流流行病学特点防控策略主要内容认识82流感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流感病毒3个型别:A、B、C流行病毒为A(H1N1)、A(H3N2)和B型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近距离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流感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83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发热、肌痛、头痛、不适呼吸道症状: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病程: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天即可缓解并发症: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临床表现全身症状:84流感的疾病负担年度流行全球:5%~15%罹患300万~500万的严重疾病25万~50万死亡美国:5%~20%罹患1979~2001年:226,000住院1990~1999年:36,000死亡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30%),成年人较低(非流行年1%~15%)存在高风险人群2岁以下儿童、慢性病人、65岁以上老年人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及死亡率高怀孕增加患流感并发症的危险流感的疾病负担年度流行852009年甲型H1N1流感

大流行重要事件时间序列图2009年甲型H1N1流感

大流行重要事件时间序列图86甲流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染力致病力毒力病原体的抗原性病原体的变异甲流病原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87甲型H1N1流感——三环节传染源临床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排毒出现症状前1天至病后7天或症状消失后24小时(二者中较长者)隐性感染者(可能性?)动物:猪;其它动物(可能性?)EmergenceofaNovelSwine-OriginInfluenzaA(H1N1)VirusinHumans.NEnglJMed,2009.甲型H1N1流感——三环节传染源Emergenceofa88不明原因/重症病毒肺炎监测WHO:VaccinationistheprincipalmeasureforpreventingPreventionandControlofSeasonalInfluenzawithVaccinesRecommendationsofthe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s(ACIP),2009流感样病例/肺炎或重症肺炎降低其他发病、控制暴发8月8月:首例重症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天即可缓解1990~1999年:36,000死亡死亡病例情况(截止11月17日)重点转向重症、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报告达菲在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1979~2001年:226,000住院单价疫苗,只能预防新甲流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甲型H1N1流感——三环节传播途径较大的飞沫近距离传播一般2米以内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可能存在较小的飞沫空气传播入侵门户传播能力通常说,每2天,平均每个病人可传给2人EmergenceofaNovelSwine-OriginInfluenzaA(H1N1)VirusinHumans.NEnglJMed,2009.不明原因/重症病毒肺炎监测甲型H1N1流感——三环节传播途径89甲型H1N1流感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人群孕妇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病等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和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小于18岁的青少年中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患流感后服用阿司匹林易导致瑞氏(Reye’s)综合征』甲型H1N1流感易感人群90无病例未发现输入个案未发现发现输入个案输入并续发未发现发现输入并续发社区传播未发现发现社区传播立足于甲流大流行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示意图无病例未发现输入个案未发现发现输入个案输入91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传入不可避免传入过程输入个案——二代病例——源头不明的散发病例——聚集性病例——社区暴发——社区流行输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点传入不可避免92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93甲型HN流感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课件94以往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出现后的疫情趋势走向

一般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流行波动期才会回复到季节性特征或发病趋向平缓以往引起大流行的新型流感病毒出现后的疫情趋势走向

一般需要一95小结甲流是流感的一种流感大流行是由于新的流感病毒出现,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抵抗力,将几年甚至几十年要发的病例在短短几年(1-3年)发病。小结甲流是流感的一种96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97全球疫情概况WHO公布,截至2009年11月15日,全球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数超过525060例,死亡6770例。由于很多国家已经停止计算单个病例,尤其是轻症病例。WHO公布的病例数明显比实际病例数要少。

全球疫情概况WHO公布,截至2009年11月15日,全球报告98全球疫情概况日期病例数(超过)日报告病例数死亡数(最少)日报告死亡数11月15日525060359567705810月11日39923236704735459月13日29647136873486548月13日18216624351799387月6日945122790429136月15日3592891616335月15日7520-65-全球疫情概况日期病例数(超过)日报告病例数死亡数(最少)日报99死亡病例8月9月11月10月死亡病例8月9月11月10月100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A/Brisbane/10/2007(H3N2)-likevirus7月13日:首起学生夏令营聚集性疫情由于很多国家已经停止计算单个病例,尤其是轻症病例。6月10日:首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广东省流感样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指引ILI(流感样病例监测)防控工作以尽早发现、减少传播、控制规模截至11月22日,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4例1990~1999年:36,000死亡甲型H1N1已经成为当前流感的优势毒株流感大流行是由于新的流感病毒出现,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抵抗力,将几年甚至几十年要发的病例在短短几年(1-3年)发病。流感样病例/肺炎或重症肺炎其中,天河某社区出现二代病例聚集发病迹象。用于流感化学预防或治疗的抗病毒药是疫苗的辅助,但不能取代每年接种疫苗美国的ILI监测情况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美国的ILI监测情况101美国儿科流感相关死亡的情况美国儿科流感相关死亡的情况102美国肺炎和流感监测情况美国肺炎和流感监测情况103美国估计季节性流感死亡数目流感相关死亡数目和流行时间和强度相关CDC估计约每年死于流感相关死亡数目为36,000。美国估计季节性流感死亡数目流感相关死亡数目和流行时间和强度相104国内疫情概况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截止11月22日24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10323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死亡病例99例。45周(11.16-11.22)报告新增病例16094例,死亡53例。死亡病例:19个省份报告。辽宁16例,北京15例,新疆9例,甘肃、河北、黑龙江、广东各6例。男性占59.3%,学生占84.5%,年龄中位数为31.5岁。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第45周流感阳性标本中,89.8%为甲型H1N1流感。国内疫情概况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截止11月22105香港地区疫情概况截至11月11日,香港共报告确诊病例31930例,其中重症病例1599例,死亡病例40例。香港地区监测结果显示,最近流感活动情况略有下降趋势。香港地区疫情概况截至11月11日,香港共报告确诊病例3193106香港甲型H1N1疫情逐渐平稳香港甲型H1N1疫情逐渐平稳107广东甲流疫情5月18日:首例输入5月29日:首例输入引起的本地感染二代病例6月1日:首次报道检出隐性感染者6月10日:首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6月18日:首起学校聚集性疫情6月24日:第一次出现本土病例多于输入病例7月13日:首起学生夏令营聚集性疫情8月8月:首例重症8月13日:首起企业聚集性疫情8月17日:首起发生于医院的聚集性疫情广东甲流疫情5月18日:首例输入108早期发病的358例临床症状针对8月19日前,收到临床资料的358例病例分析可见:19例病例无发热史6例病例出现肺炎并发症,占报告病例1.0%(6/652)除1例重症病例外,另5例肺炎症状表现较轻,5例患者均无基础疾病,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症状,经抗病毒和/或抗菌治疗后均已痊愈出院。早期发病的358例临床症状针对8月19日前,收到临床资料的3109早期病例临床表现早期病例临床表现110总体情况截至11月23日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报告5776例珠三角(7市)4227例,占73.2%非珠三角1549例,占26.8%5-19岁年龄为主,占病例数83.1%前5位地市:广州(1820例)深圳(1078例)江门(371例)佛山(264例)东莞(259例)总体情况截至11月23日111暴发疫情情况截至11月22日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22起暴发以学校为主占64%(206起)中学82起小学98起大中专技校19起幼儿园3起其他学校4起暴发疫情情况截至11月22日112重症病例截至11月22日,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4例年龄介于3-70岁之间(中位数12岁)男23人、女11人深圳13例、佛山5例、茂名4例、广州3例、东莞2例、梅州、湛江、肇庆和中山各1例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咽痛气促/呼吸困难7人死亡、5人已出院重症病例截至11月22日,累计报告重症病例34例113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2日7例死亡病例男4人、女3人年龄介于9-56岁(中位数20岁)广州、东莞各2例、茂名、深圳、佛山各1例病死率0.12%(7/5776),低于世卫组织数据1.3%(6770/526060)死亡病例

截至114广东省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月份至明年2月份,鉴于广东为亚热带地区,常年可以发生流感散发疫情,常年均可以接种疫苗。12%(7/5776),低于世卫组织数据1.年龄介于9-56岁(中位数20岁)1979~2001年:226,000住院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儿30间ILI监测哨点门诊和学校控制暴发、降低流行强度人群谢谢易患重症和死亡的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为什么要推广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原则:周密组织,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由监测系统发现的个案或聚集性事件逐步成为主要的病例发现方式。死亡病例情况(截止11月17日)序号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亡日期死因诊断基础病发病几天使用达菲1茂名女26农民11.111.611.16重症肺炎,甲型H1N1孕妇32广州男56家务11.211.811.15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心房颤动,甲型H1N1高血压,心肌病慢性肾衰3东莞女14学生11.1011.1411.12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甲型H1N14佛山男58家务11.511.1711.18甲型H1N1,侵入肺真菌病糖尿病,高脂血症115东莞男9学生11.1511.1911.18甲型H1N126深圳女20商业11.1611.2011.20甲型H1N137广州男16学生11.811.2011.21绿脓杆菌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甲流

体弱多病广东省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为10月份至明年2月份,鉴于广东为亚115ILI监测ILI监测116广东省2009年流感监测综合分析图

广东省2009年流感监测综合分析图117广东省2009年哨点医院流感病原学分布

广东省2009年哨点医院流感病原学分布118广东省2009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原学分布(截止11月24日)广东省2009年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病原学分布(截止11月24119广东疫情特点近期甲流有上升趋势甲型H1N1已经成为当前流感的优势毒株全省开花暴发疫情以学校为主病毒总体表现温和,重症和死亡随着报告标准改变和监测系统敏感逐渐增多广东疫情特点近期甲流有上升趋势120甲流防控甲流防控121不同时期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目标控制预防暴发减少死亡消除消灭根除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维持低发病率水平和预防暴发、减少病死切断病原传播6消灭天花;消灭脊灰;消除麻疹;控制乙肝;降低其他发病、控制暴发不同时期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目标控制预防暴发消除降低发病率和死亡122应对策略核心目标

1.让流行高峰来得尽可能晚一些(为准备争取时间)

2.把高峰压得尽可能低一些(减轻病人激增对医疗服务造成的冲击)

3.让影响(公共健康、经济和社会运行)尽可能小一些把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到这个水平以应付病人的大量增加以预防控制社区暴发为重点

降低暴发规模和大流行高峰

加强重症病人救治,减少病死应对策略核心目标

1.让流行高峰来得尽可能晚一些(为准备争123广东省流感前期防控经验广东省流感前期防控经验124第一阶段(5.1-6.9)特征:输入性病例占主导;防控工作以围堵为主,控制输入,减少二代。密接追踪,集中隔离。典型事件AM098航班密接追踪调查广州影楼事件---输入病例造成本土感染(首例二代)东莞兄妹病例---聚集性输入与隐性感染者

第一阶段(5.1-6.9)特征:输入性病例占主导;125第二阶段(6.10-6.18)特征:出现多起来源明确的本地散发二代病例防控工作以尽早发现、减少传播、控制规模典型事件1223次火车事件:6月10日,3名乘坐1223次火车从成都到广州的旅客,在2个社区引起8例本地二代病例。其中,天河某社区出现二代病例聚集发病迹象。第二阶段(6.10-6.18)特征:出现多起来源明确的本地散126第三阶段(6.19-7.10)特征:本地病例发病以在校学生聚集病例为主,6月24日开始出现本土病例>输入性病例防控主题是降低暴发规模,减少暴发宗数、防止发生重症及死亡病例。典型事件东莞石排镇中心小学暴发事件:广东首起本地学校暴发,56人确诊。江门、台山、佛山、广州多所学校暴发。第三阶段(6.19-7.10)特征:本地病例发病以在校学生127第四阶段(7.10-至今)特点:逐步由围堵政策向ILI监测和暴发控制转移由监测系统发现的个案或聚集性事件逐步成为主要的病例发现方式。第四阶段(7.10-至今)特点:逐步由围堵政策向ILI监测和128甲型H1N1流感防控阶段防输入缓扩散减危害甲型H1N1流感防控阶段防输入129甲型H1N1流感防控原则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甲型H1N1流感防控原则高度重视130易感人群暴露人群感染人群痊愈死亡疫苗接种非药物预防药物预防药物治疗流感感染模式易感人群暴露人群感染人群痊愈死亡疫苗接种非药物预防药物预防药131控制流感的方案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减少流感影响的有效策略用于流感化学预防或治疗的抗病毒药是疫苗的辅助,但不能取代每年接种疫苗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勤洗手、少扎堆、通风和卫生习惯)是合理的,经济的。

PreventionandControlofSeasonalInfluenzawithVaccinesRecommendationsoftheAdvisoryCommitteeonImmunizationPractices(ACIP),2009控制流感的方案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减少流感影响的有效策略132我省流感预防策略加强流感监测掌握流行规律做好非药物预防措施动员全社会参与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减少易感人群及早药物治疗减少重症和死亡我省流感预防策略加强流感监测掌133流感监测

InfluenzaSurveillance实验室检测病毒分离分型变异耐药性

流行病流调分析发病率病死率住院率暴发超额死亡医院病情门诊ILI肺炎ILI流感相关住院死亡

流感监测

InfluenzaSurveillance实验室134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口岸筛查——监测传染病哨点监测法定传染病监测重点转向重症、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流感哨点监测流感样病例/肺炎或重症肺炎病原学监测:病毒变异(耐药、抗原性、致病性、毒力)优势亚型、多亚型共循环暴发监测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不明原因/重症病毒肺炎监测疫苗接种的监测(接种率、AEFI)主动监测被动监测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口岸筛查——监测传染病哨点监测主动监测135扩大流感哨点监测网络63家网络实验室197家哨点医院411家网络实验室556家哨点医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5月2009年6月至今扩大流感哨点监测网络63家网络实验室411家网络实验室2136广东省流感监测监测网络22间网络实验室28间病原学哨点医院30间ILI监测哨点门诊和学校监测内容ILI(流感样病例监测)暴发疫情监测流感病毒检测、分型、耐药监测广东省流感监测监测网络监测内容137非药物预防措施个人卫生洗手通风卫生行为:咳嗽礼仪等健康教育:主动监测、主动防护、主动就医、主动隔离;广泛宣传“有病尽早自我居家休息治疗”防止传播他人的公共卫生意识监测停课减少公共集会非药物预防措施个人卫生138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和减少流感流行影响的首要措施!!!WHO:Vaccinationistheprincipalmeasureforpreventing

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139WHO推荐的2008-2009年度

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A/Brisbane/59/2007(H1N1)-likevirusA/Brisbane/10/2007(H3N2)-likevirusB/Florida/4/2006-likevirusWHO推荐的2008-2009年度

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A/B140为什么要推广季节性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减少季节性流感病毒和新甲流的双重夹击降低医疗机构人满为患的圧力为什么要推广季节性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141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及以下的婴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除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的成人和儿童(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小于18岁青少年中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人群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142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工作人员;5岁及以下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他流感高危人员的家庭成员,及照看、护理他们的人员,特别是照看6月龄以下婴儿的人员;3.医疗卫生保健人员。有较大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