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战略_第1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战略_第2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战略_第3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战略_第4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主要内容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贫困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战略引言:为什么要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以前各章都是从国家整体角度研究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本章研究分配问题有两个因素促使我们研究分配问题:“人人生而平等”的哲学和道德原则、隧道效应*库兹涅茨和阿马蒂亚森•森先后获得1971年和199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收入分配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收入分配的类型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原则收入分配不平等度量的方法1.1收入分配的类型短期分配与长期分配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1.1.1短期分配与长期分配按不同的时间跨度区分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应取长期分配,最好是累积的终身分配举例:A社会:$2000/月与$3000/月,但人们只能选一种收入水平终身不变B社会:$1000/月与$4000/月,但人们可以在两种工作之间变换短期A更平等,但长期B更平等1.1.2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什么是功能分配什么是规模分配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什么是功能分配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土地——租金劳动——工资资本——利润什么是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规模分配取决于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数量和价格(第43页图)为什么要区分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的收入由功能分配和生产要素的分布情况共同决定对收入来源的理解会影响人们对收入的评价*这种区分便于我们认识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2收收入分配不不平等量度度的原则衡量收入分分配是否平平等很难*原则一:匿匿名原则原则二:人人口原则原则三:相相对收入原原则原则四:累累退原则1.2.1匿匿名名原原则则不关关心心具具体体某某个个人人的的收收入入收入入的的互互换换对对不不平平等等程程度度的的判判别别没没有有影影响响收入入分分配配总总能能排排列列成成从从最最少少到到最最多多的的序序列列1.2.2人人口口原原则则人口口总总数数与与不不平平等等程程度度无无关关人口口规规模模扩扩大大或或缩缩小小,,收收入入分分配配不不平平等等程程度度不不变变1.2.3相相对对收收入入原原则则一个个国国家家所所有有人人收收入入同同时时增增加加相相同同的的倍倍数数,,或或以以不不同同的的货货币币计计量量,,收收入入分分配配的的不不平平等等程程度度没没有有变变化化重要要的的是是收收入入的的相相对对份份额额1.2.4累累退退原原则则((达达尔尔顿顿原原则则))达尔尔顿顿((Dalton))1920年年提提出出A的的收收入入不不多多于于B,,A收收入入的的一一部部分分转转移移给给B,,累累退退式式收收入入分分配配如果果一一个个收收入入分分配配是是由由另另一一个个分分配配经经过过一一系系列列的的累累退退式式转转移移得得到到的的,,前前者者一一定定比比后后者者更更不不平平等等1.3收收入入分分配配不不平平等等度度量量的的方方法法收入入范范围围系系数数库兹兹涅涅茨茨比比率率平均均绝绝对对差差变异异系系数数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和和基基尼尼系系数数1.3.1收收入入范范围围系系数数收入入范范围围系系数数反反映映的的是是最最高高收收入入与与最最低低收收入入的的相相对对差差距距缺点点是是没没有有考考虑虑介介于于中中间间的的人人的的分分配配状状况况,,无无法法体体现现达达尔尔顿顿原原则则1.3.2库库兹兹涅涅茨茨比比率率全社社会会最最富富的的x%人人口口的的收收入入与与最最穷穷的的y%人人口口的的收收入入的的比比率率与收收入入范范围围系系数数一一样样,,也也是是一一个个比比较较粗粗略略的的指指标标1.3.3平平均均绝绝对对差差反映映了了社社会会每每个个人人的的收收入入与与平平均均收收入入的的差差距距的的总总水水平平缺陷陷也也是是不不能能很很好好的的反反映映达达尔尔顿顿原原则则*1.3.4变变异异系系数数由于于一一个个数数字字的的平平凡凡比比本本身身增增加加更更快快,,该该方方法法赋赋予予了了距距平平均均值值较较大大的的离离差差更更大大的的权权重重满足足达达尔尔顿顿原原则则,,能能体体现现不不平平等等的的变变化化1.3.5洛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和和基基尼尼系系数数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基尼尼系系数数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第45页页图图,,洛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极端端的的洛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满足足达达尔尔顿顿原原则则的的累累退退式式转转移移使使洛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向向下下弯弯曲曲同时时涉涉及及累累退退式式和和累累进进式式的的转转移移将将出出现现洛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的的交交叉叉基尼尼系系数数基尼尼系系数数是是洛洛伦伦兹兹曲曲线线与与45度度线线所所夹夹面面积积与与等等边边直直角角三三角角形形面面积积的的比比值值数学学计计算算公公式式是是越不不平平等等,,基基尼尼系系数数越越大大,,现现实实中中的的基基尼尼系系数数在在0.25-0.6之之间间,,警警戒戒线线是是0.4二、、收收入入分分配配与与经经济济增增长长库兹兹涅涅茨茨倒倒U假假说说收入入分分配配与与经经济济增增长长间间的的关关系系2.1库库兹兹涅涅茨茨倒倒U假假说说什么么是是库库兹兹涅涅茨茨倒倒U假假说说库兹兹涅涅茨茨的的推推导导库兹兹涅涅茨茨的的解解释释纵向向时时间间序序列列的的检检验验横截截面面数数据据的的检检验验2.1.1什什么么是是库库兹兹涅涅茨茨倒倒U假假说说收入入分分配配不不平平等等程程度度在在经经济济增增长长初初期期恶恶化化,,在在经经济济增增长长达达到到中中等等水水平平到到达达顶顶峰峰,,然然后后随随经经济济进进一一步步增增长长而而下下降降,,变变动动轨轨迹迹呈呈倒倒U型型2.1.2库库兹兹涅涅茨茨的的推推导导来自自有有限限的的统统计计数数据据经济济发发展展早早期期是是普普鲁鲁士士的的数数据据*经济济发发展展后后期期是是美美、、英英、、德德((萨萨克克森森地地区区))的的数数据据*发展展中中期期对对比比了了发发达达国国家家与与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的的数数据据*2.1.3库库兹兹涅涅茨茨的的解解释释不平平等等加加剧剧因因素素::储储蓄蓄、、工工业业化化与与城城市市化化*不平等抑抑制因素素:法律律和政策策力量、、人口变变动、产产业结构构变动*经济发展展前期主主要是加加剧因素素起作用用,而后后期主要要是抑制制因素起起作用2.1.4纵纵向时间间序列的的检验受数据限限制,难难度较大大林德特和和威廉姆姆森(1985)的研研究*但有的研研究得出出了相互互矛盾的的结果*2.1.5横横截面数数据的检检验弥补时间间序列数数据不足足的缺陷陷基本假设设*阿德尔曼曼、泡克克特、阿阿鲁瓦利利亚等的的研究证证实了倒倒U的结结论值得注意意的是假假设前提提是否合合理?国国家和地地区间的的结构性性差异是是否会使使人们产产生错觉觉(拉丁丁效应))?*2.2收收入分分配与经经济增长长间的关关系收入分配配、储蓄蓄与经济济增长收入分配配、产业业结构与与经济增增长收入分配配、需求求结构与与经济增增长收入分配配、资本本市场与与经济增增长收入分配配、人力力资本与与经济增增长2.2.1收收入分配配、储蓄蓄与经济济增长如果收入入分配不不平等有有利于提提高储蓄蓄率和投投资率,,进而有有利于经经济增长长,政府府就不应应该干预预,反之之则反之之边际储蓄蓄率呈倒倒U型*政策含义义:在极极度贫穷穷的国家家,不能能采取再再分配政政策,而而在中等等收入国国家应采采取再分分配政策策*但高度的的不平等等会加大大再分配配的政治治压力,,导致政政府可能能重新分分配现有有财富((虽然难难度较大大),或或对财富富增量实实施再分分配,结结果都可可能降低低储蓄率率和投资资率*2.2.2收收入分配配、产业业结构与与经济增增长扩散效应应(Spillovereffect))*现实中的的一些情情况支持持以上的的观点::技术进步步开始只只对少数数工业部部门有利利技术进步步只对部部分技术术工人有有利工业化有有利于掌掌握金融融资源和和企业家家才能的的人二元结构构中只有有部分人人先进入入现代部部门但随着更更多的人人进入现现代部门门,劳动动力不断断提高教教育水平平,主导导产业发发生变化化,需求求提高,,扩散效效应最终终将产生生2.2.3收收入分配配、需求求结构与与经济增增长滴流效应应(Trickle-downeffect))*但滴流效效应能否否出现取取决于需需求结构构能否发发生变化化英国的情情况*美国的情情况1*美国的情情况2*2.2.4收收入分配配、资本本市场与与经济增增长如果穷人人能方便便的获得得资金,,办企业业、受教教育、投投资等就就可以改改善收入入但资本生生产信息息不对称称,贷款款要求抵抵押,这这成为穷穷人进入入资本生生产的障障碍这种不平平等会进进一步加加剧不平平等:穷穷人只能能留在劳劳动力市市场,造造成供大大于求,,工资下下降,而而富人因因劳动力力成本下下降利润润提高不平等会会自我强强化,无无法自我我纠正2.2.5收收入分配配、人力力资本与与经济增增长穷人一方方面营养养不良,,另一方方面受教教育有限限,这都都使人力力资本无无法提高高,强化化分配不不平等三、贫困困问题贫困的概概念贫困的衡衡量指标标贫困产生生的原因因发展中国国家贫困困的现状状贫困的功功能性影影响3.1贫贫困的的概念贫困线确定贫困困线需要要考虑的的问题3.1.1贫贫困线在特定的的社会、、特定时时间的最最低的、、“可接接受”的的经济享享受水平平在贫困线线以下的的就是贫贫困人口口3.1.2确确定贫困困线需要要考虑的的问题总支出还还是分项项支出*绝对值还还是相对对值*短期还是是长期*家庭还是是个人*直接需要要还是收收入*3.2贫贫困的的衡量指指标贫困人口口数贫困人口口比率贫困差距距比率收入差距距比率森的指标标3.2.1贫贫困人口口数Headcount,HC收入低于于贫困线线的人口口数3.2.2贫贫困人口口比率Head-countratio,HCRHCR==HC/n缺陷:反反映范围围,但不不能反映映程度3.2.3贫贫困差距距比率Povertygapratio,PGR反映贫困困差距与与社会总总水平间间的比率率缺陷:社社会分配配高度不不平等的的情况下下,PGR可能能会较小小,不能能反映真真实情况况3.2.4收收入差距距比率Incomegapratio,IGR可以精确确的度量量贫困的的程度,,但不能能反映范范围3.2.5森森的指标标P=H[I+((1-I)G]I是收入入差距比比率,H是贫困困人数,,G是贫贫困人口口收入分分配的基基尼系数数3.3贫贫困产产生的原原因政策因素素*环境/自自然因素素*文化/制制度因素素*政治因素素*国际因素素*3.4发发展中中国家贫贫困的现现状贫困人口口数贫困人口口的一些些特征3.4.1贫贫困人口口数世界银行行2001年贫贫困线是是人均375美美元/年年,赤贫贫线是人人均275美元元/年1985年和1990年HC、HCR和PGR见见下表1990年全世世界有10亿人人处于贫贫困线以以下从趋势上上看,除除了经济济增长较较快的东东亚以外外,其他他发展中中国家贫贫困情况况没有发发生根本本性的变变化19851990赤贫贫困贫困HC(m)HCRPGRHCHCRPGRHCHCR撒哈拉以南非洲120304.01844811.012648东亚12090.4182131.016911南亚300293.05325210.056249东欧340.2570.55.07中东部/北部非洲40211.060312.07333拉丁美洲/加勒比海50121.087221.010826全部6331811051313.01133303.4.2贫贫困人口口的一些些特征低于贫困困线的家家庭往往往规模较较大*农村的贫贫困明显显显著于于城市,,见下表表贫困与生生产性资资产的缺缺乏密切切相关*贫困人口口营养不不良情况况很普遍遍*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农村贫困人口占贫困总人口比重农村婴儿死亡率城市婴儿死亡率农村可获得安全饮用水人口比重城市可获得安全饮用水人口比重肯尼亚809659572161加纳658087673993印度7779105575076印尼737974573643危地马拉596685652689巴拿马50592822631003.5贫贫困的的功能性性影响影响穷人人进入信信贷市场场的能力力影响穷人人进入保保险市场场的能力力影响穷人人进入劳劳动力市市场的能能力导致贫困困家庭内内部的不不平等分分配(救救生艇伦伦理、寡寡妇的死死亡率))*四、收入入分配战战略先增长后后分配战战略先分配后后增长战战略增长中的的再分配配战略4.1先先增长长后分配配战略主要思想想理论依据据制约因素素4.1.1主主要思想想是早期1950s、1960s时期期的分配配战略先发展经经济,收收入分配配上政府府不干预预;等经经济增长长到一定定的程度度,政府府再干预预收入分分配4.1.2理理论依据据在假定储储蓄为收收入的增增函数的的情况下下,资本本集中于于富人手手中有利利于提高高社会储储蓄率和和投资率率,进而而促进经经济增长长经济增长长最终会会带来收收入分配配的改善善(滴流流效应与与扩散效效应)只有经济济增长到到一定的的程度,,政府干干预收入入分配才才有物质质基础发达国家家的经验验4.1.3制制约因素素不一定储储蓄与收收入正相相关*储蓄也不不一定带带来生产产性投资资*如果缺乏乏互补性性的生产产要素,,投资也也难以拉拉动经济济增长*巨大的收收入差距距和大范范围贫困困本身就就不利于于经济增增长*4.2先先分配配后增长长战略案例理论研究究制约因素素4.2.1案案例韩国、台台湾、前前计划经经济国家家土地改革革企业国有有化普及义务务教育4.2.2理理论依据据收入均等等比收入入高度不不平等更更有利于于储蓄低收入阶阶层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