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企业物力资源管理
物力资源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的物力资源。
企业的物力资源,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物资管理设备管理1第八章企业物力资源管理物力资源是指2一、物资与物资管理概述物资是物质资料的总称。企业物资,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通常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和配件等属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㈠物资第一节企业物资管理2一、物资与物资管理概述物资是物质资料的总称。㈠物资第3㈡物资管理
1.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的制定和管理
2.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
3.物资供应计划执行(采购、包装、运输、搬运装卸)
4.库存控制和库存管理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的各种物资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投放、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㈢物资管理的基本内容3㈡物资管理1.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的制定和管理4㈣物资管理的任务
1.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2.促进技术进步
3.节约物资消耗,加强综合利用
4.提高物资周转率
5.加强采购订货管理,降低物资供应成本
6.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严格物资管理制度和手续4㈣物资管理的任务1.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5㈠概念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生产任务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二、物资消耗定额㈡作用
1.物资消耗定额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
2.物资消耗定额是科学地组织物资供应的重要基础
3.物资消耗定额是促进企业控制使用和节约物资的标准和尺度
4.物资消耗定额是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操作水平的重要手段5㈠概念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㈤燃料、动力消耗定额的制订6㈣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
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采用按单位产品确定、按工作量确定、按设备的开始时间确定、按工种确定、按其和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比例确定等。㈢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⑴有效性的消耗⑵工艺性的消耗⑶非工艺性的消耗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由三部分构成:⑴工艺消耗定额⑵材料供应定额物资消耗定额形式:㈤燃料、动力消耗定额的制订6㈣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㈢主7三、物资储备定额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所需要的、经济合理的储备物资数量的标准。㈠概念
1.物资储备定额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和组织采购供应的重要依据
2.物资储备定额是企业经常监督库存动态,使物资库存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工具
3.物资储备定额是核算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依据
4.物资储备定额是确定仓库面积、储备设施数量及人力的主要依据㈡作用7三、物资储备定额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的生产8
1.经常储备定额
2.保险储备定额
(3.季节性储备定额)
㈢组成
1.供应间隔期法经常储备量定额=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物资需用量㈣经常储备定额的确定这一批物资到货后到下一批物资到货前这段时间。2.经济订购批量法81.经常储备定额㈢组成㈣经常储备定额的确定这一批物9Q0Q0/2入库量Q
TT(1+)T2T(2+)T3T(3+)T4T提前期R9Q0/2入库量QTT10保管费用Ch总费用订购费用Crqe每次订购数量q费用F图8-1物资储备费用10保管费用Ch总费用订购费用Crqe每次订购数量q费图8-
㈥季节性储备定额的确定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天数*平均每日物资需用量11㈤保险储备定额的确定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天数*平均每日物资需用量㈦三个储备定额之间的关系(图8-2)最高储备=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最低储备=保险储备定额㈥季节性储备定额的确定11㈤保险储备定额的确定㈦12四、物资储备计划与实施
1.计划期物资需要量的确定某种物资的需用量=(计划产量+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计划回用废料数量
2.计划期末物资库存量、计划期初物资库存量以及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的确定期末物资库存量=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计划期初库存量=编制计划时的实际库存量+期初前的到货量-期初前的耗用量㈠物资储备计划的编制某种物资的计划年度采购量=该物资的需求量+期末库存存量-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用资源12四、物资储备计划与实施1.计划期物资需要量的确定㈠
1.定期订购方式(图8-3)
2.定量订购方式(图8-4)13㈡物资储备计划的组织实施定量订购方式优点:不易出现缺货;保险储备量较少;可采用经济订购批量;盘点和订购手续较简便。缺点:订购时间不确定,难以做周密的采购计划,未能突出重点物资管理;不能得到多种物资合并订购的益处。1.定期订购方式(图8-3)13㈡物资储备计划的组织实14四、仓储管理(参考P252)仓储管理是对仓库所保管的各种物资的进、出、存的组织、监督、控制与核算。㈠概念
1.物资的验收
⑴内容①数量、品种、规格的验收②质量的验收
⑵要求①全面准确②迅速及时
㈡内容
14四、仓储管理(参考P252)仓储管理是对仓库所保管的15①根据物资的种类、物理性能、化学成份、何种大小、包装情况的不同要求,分别预以妥善保管②保管工作应做到不短缺、不损坏、不同物资品种规格不混合,同时物资的存放要便于发放、检验、盘点和清仓③仓库管理应实行“分区分类、四号定位、立牌、立卡、五五摆放”等科学的物资管理方法(教材p245)
2.物资的保管要求:15①根据物资的种类、物理性能、化学成份、何种大小、16
3.物资的发放坚持限额发放和先进先出的原则物资发放出库时,必须严格检查有关单据和审批手续
4.物资的清仓盘点要求做到账、卡、物相符。经常的清仓盘点,主要是由仓库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清仓盘点,是由物资供应部门、财会部门、仓库部门共同组成清仓盘点小组,按制度规定的时间对仓库物资进行全面清点。163.物资的发放4.物资的清仓盘点17
1.定期库存控制法每隔一段时间补充一次库存量㈢库存控制方法
2.定量库存控制法当库存量低于某一数量时就补充一次库存量
3.经济批量库存控制法按经济经济库存量qe补充库存量
4.ABC分类库存控制法将所需物资按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等情况,分成ABC三类,对A类物资重点管理,对B类物资实行一般管理,对C类物资实行次要管理。
171.定期库存控制法㈢库存控制方法2.定量库例题(p240例8-1)某企业物资年需求量为8000千克,一次订购费为5元,单位物资的年保管费用为0.5元,求每次应订购多少物资最经济?总费用是多少?若购置时间需2个星期,则订货点是多少?18QCrChqCR例题(p240例8-1)某企业物资年需求量为8000千克,一19⑵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最初投资维持费用折旧改造更新报废收益㈠设备管理的概念1.设备的两种运动形态⑴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研究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一、设备管理概述第二节企业设备管理19⑵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㈠设备管理的概念一、设备管理202.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运动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和设备的经济管理两方面。设备的技术管理是指对设备的选择评价、维护修理、更新改造、报废处理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设备的经济管理,是指对设备的购置费用、使用维护费用、更新改造费用、折旧费用和收益的管理。3.设备管理的任务⑴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备;⑵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努力做到用好、修好、管理好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⑶做好对现有设备的挖潜、革新、改造和更新工作,不断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202.设备管理的概念3.设备管理的任务21㈡三个发展阶段设备管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事后修理阶段⑴标志——起初设备修理是由操作人员承担,随着技术的复杂和企业内部分工的细化,修理与使用分离,专职维修人员产生,并随之建立起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构及相应的制度。⑵特征——出现故障后修理2.预防性的定期维修阶段⑴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定期维修⑵欧美的预防维修制状态维修
前两个阶段统称为设备传统管理阶段。21㈡三个发展阶段1.事后修理阶段2.预防性的定期维修223.综合经营管理阶段又称设备全面管理。设备综合经营管理是指以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为研究对象,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的,动员企业全体人员参加,进行高效率的综合性管理。223.综合经营管理阶段23㈢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理论
1.设备综合工程学
1970年英国人首创,主要特点:⑴把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作为目的⑵要求从技术、管理和财务方进行综合管理,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质和经济效益⑶强调对设备一生进行全面管理和研究,以求得设备的最佳效益⑷重视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打破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传统观念⑸强调对设备的信息反馈管理23㈢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理论1.设备综合工程242.全员生产维修(TPM)日本人提出的“三全管理”: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
全效率,指设备的综合效率,即设备的总产出与总投入之比。总产出包括产量P、质量Q、成本C、交货期D、安全S、劳动情绪M,总投入即寿命周期费用。设备的综合效率=设备的产出/设备的投入=PQCDSM/寿命周期费用
全系统,指对设备进行从研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的管理。
全员参加,指从经理、管理人员到第一线生产工人都参加设备管理。242.全员生产维修(TPM)25二、设备的选择和评价㈠选择1.选择原则⑴实用性原则⑵先进性原则⑶经济性原则⑷政策性原则2.考虑因素应考虑设备的:生产率工作精度适应性可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成套性寿命可维修性投资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5二、设备的选择和评价㈠选择2.考虑因素26㈡设备的经济评价1.投资回收期法(p318表10-1)
⑴每年净增值ΔR相等时
投资回收期T
=设备投资费用F/
采用新设备后年净增值ΔR
i=1T
求
ΣΔRi=F
时的T值
⑵每年净增值ΔRi不等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尽量选用投资回收期短的设备。2.费用换算法
⑴年经费法
年经费总额Z=投资费F×
+年维持费用M
i(1+i)
n(1+i)n
-1资金回收系数α26㈡设备的经济评价i=1T求ΣΔRi=
⑵现值法
全部支出现值X=投资费F
+年维持费用
M×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尽量选用年经费总额Z或支出现值X最小的设备。27资金现值系数βi(1+i)
n(1+i)n
-1⑵现值法
全部支出现值X=投资费F+年例题(p253例8-6)
有A、B两台技术性能相同的设备,它们的一次性投资费用分别为20000元和30000元,年维持费用分别为4000元和3000元,利率为10%,寿命周期为10年,试分别用年经费法和现值法进行评价应优先选择那台设备。28例题(p253例8-6)有A、B两台技术性能相同的设备,它解:已知FA=20000FB=30000MA=4000MB=3000i=10%n=10比较:ZA和ZB,XA和XB
资金回收系数α=0.1627,资金现值系数β=6.144629
按年经费法比较:
ZA=FAα+mA=20000*0.1627+4000=7254(元)ZB=FBα+mB=30000*0.1627+3000=7881(元)由于年经费总额ZA小于ZB,故应优选A设备。
按现值法比较:XA=FA+mAβ=20000+4000*6.1446=44578(元)
XB=FB+mBβ
=30000+3000*6.1446=48434(元)
由于现值XA小于XB,故应优选A设备。解:已知FA=20000FB=30000MA=30㈠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1.设备磨损规律⑴磨损分类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①有形磨损——对设备实体的一种磨损,导致设备使用价值绝对降低。根据导致有形磨损的原因不同分使用磨损和自然磨损两种。
使用磨损(第一种有形磨损)——由于使用的结果
自然磨损(第二种有形磨损)——由于自然力作用的结果使用磨损有形磨损自然磨损经济磨损技术磨损无形磨损设备磨损30㈠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①有形31
技术磨损(第二种无形磨损)——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性能更好、应用效能更高的同类设备,使原设备提前淘汰。
③综合磨损大多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既发生有形磨损,又发生无形磨损,故称为综合磨损。
②无形磨损——制造价值和使用效能相对降低的一种磨损。根据导致无形磨损的原因不同分经济磨损和精神磨损两种。
经济磨损(第一种无形磨损)——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同种设备的生产制造变得更加容易,导致原有设备价值相应贬值的一种磨损,经济磨损并不影响设备的使用价值。31技术磨损(第二种无形磨损)——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32⑵使用磨损曲线是指反映设备的使用磨损与使用时间之间变化关系的一种曲线。⑶补偿形式(图8-7)①有形磨损可通过修理或原型更新实现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②第一种无形磨损无需补偿。③第二种无形磨损可通过改装和技术更新实现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②正常磨损阶段使用时间使用磨损①③图8-2设备使用磨损曲线①初期磨损阶段②正常磨损阶段③急剧磨损阶段32⑵使用磨损曲线⑶补偿形式(图8-7)②正常磨损阶段使332.设备故障规律
①初期故障期②偶发故障期③磨损故障期时间故障①②③图8-3设备故障曲线332.设备故障规律①初期故障期时间故①②③图8-334㈡设备的使用一是要充分使用,防止闲置不用二是要合理使用,禁止滥用、蛮用和超负荷运转。
㈢设备的维护设备维护也称作设备保养。设备保养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修理间隔期,而不是恢复设备的精度。34㈡设备的使用㈢设备的维护35
3.二级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洗,部分解体检查和局部修理。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二级保养停机约32小时。
2.一级保养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清洗检查及定期维护。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为辅。一级保养停机约8小时。
1.例行保养(日保养)清洗、润滑、紧固等。由操作人员执行,每天进行,353.二级保养2.一级保养1.例行保养(36㈣设备的修理设备修理主要是保持设备的性能,延长寿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设备落后状态。
2.保养修理制度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计划大修
3.预防维修制度
1.计划预防修理制度小修、中修、大修36㈣设备的修理2.保养修理制度3.预防维修制37四、设备的改造和更新㈠设备的改造1.设备改装为满足增加产量或加工要求,对设备的容量、功率、体积和形状的加大或改变。设备改造是指将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应用于现有设备,改变它的技术面貌,以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由于设备的更新受到技术及经济因素的限制,在更新同时应重视设备的改造。2.设备技术改造又称现代化改造,将科技新成果应用于现有设备。37四、设备的改造和更新㈠设备的改造设备改造是指将科学38㈡设备的更新1.设备更新的及方式
⑴原因①有形磨损②无形磨损③产品转向
⑵方式①原型更新②技术更新③替代更新38㈡设备的更新⑵方式39
⑵技术寿命又称设备有效寿命,是指设备以全新状态投入使用开始到由于新技术出现使原有设备因技术落后丧失其使用价值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技术寿命是由第二种无形磨损决定的。科学技术发展越快,技术寿命越短。2.设备的寿命
⑴自然寿命又称物理寿命和使用寿命,是指设备以全新状态投入使用开始到磨损老化、损坏直至报废为止经历的时间。自然寿命是由有形磨损决定的,并与维护和保养有关。39⑵技术寿命2.设备的寿命40
⑶经济寿命指设备以全新状态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不经济而需要提前报废更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经济寿命是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的。设备的经济寿命不象设备的物理寿命和技术寿命那样易于确定,通常是根据设备每年平均总费用的最低额来确定的。设备的年平均总费用F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设备购置费用的年分摊额d(折旧费),二是设备每年的运行维护费m。
40⑶经济寿命413.设备更新的经济评价——最佳更新期K的确定面值法使用K年的年平均费用kki=1i=1
F
k
=[Σ
年维持费用
mi+Σ
年折旧费用
di]/K当年平均费用最低时的K值即为最佳更新期。
例:设某设备逐年的维持费用mi和折旧费用di如表所示,试确定其最佳更新期。使用年限i1234567维持费mi100120140180230280340折旧费di3001507537.517.550413.设备更新的经济评价——最佳更新期K的确定k42使用年限i1234567维持费mi100120140180230280340折旧费di3001507537.517.550Σmi10022036054077010501390Σdi300450525562.5580585585Σmi+ΣdI4006708851102.5135016351975F
i400335295275.6270272.5282解:列表计算如上。可见当i=5年时,年平均费用最低,即最佳更新期为5年。42使用年限i1234567维持费mi100120140作业1、某公司年需要某种物资8000套,每次订货的费用为20元,每套物资的年保管费为2元,请计算这种物资的经济订购批量。2、有一设备更新方案,新设备的价格是10000元,可以使用5年,每年的经营费是2000元,5年后的残值是800元。如果把现有的旧设备转卖出去,卖价1000元,5年后卖价是200元,旧设备的经营费用每年平均为4500元,利率为6%。问现在是否需要更新?
43作业1、某公司年需要某种物资8000套,每次订货的费用为20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第八章企业物力资源管理
物力资源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任何企业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的物力资源。
企业的物力资源,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物资管理设备管理45第八章企业物力资源管理物力资源是指46一、物资与物资管理概述物资是物质资料的总称。企业物资,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通常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和配件等属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㈠物资第一节企业物资管理2一、物资与物资管理概述物资是物质资料的总称。㈠物资第47㈡物资管理
1.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的制定和管理
2.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
3.物资供应计划执行(采购、包装、运输、搬运装卸)
4.库存控制和库存管理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需的各种物资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投放、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㈢物资管理的基本内容3㈡物资管理1.物资消耗定额和物资储备定额的制定和管理48㈣物资管理的任务
1.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2.促进技术进步
3.节约物资消耗,加强综合利用
4.提高物资周转率
5.加强采购订货管理,降低物资供应成本
6.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严格物资管理制度和手续4㈣物资管理的任务1.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49㈠概念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生产任务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二、物资消耗定额㈡作用
1.物资消耗定额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
2.物资消耗定额是科学地组织物资供应的重要基础
3.物资消耗定额是促进企业控制使用和节约物资的标准和尺度
4.物资消耗定额是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操作水平的重要手段5㈠概念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㈤燃料、动力消耗定额的制订50㈣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
根据不同用途,分别采用按单位产品确定、按工作量确定、按设备的开始时间确定、按工种确定、按其和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比例确定等。㈢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⑴有效性的消耗⑵工艺性的消耗⑶非工艺性的消耗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由三部分构成:⑴工艺消耗定额⑵材料供应定额物资消耗定额形式:㈤燃料、动力消耗定额的制订6㈣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订㈢主51三、物资储备定额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所需要的、经济合理的储备物资数量的标准。㈠概念
1.物资储备定额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和组织采购供应的重要依据
2.物资储备定额是企业经常监督库存动态,使物资库存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工具
3.物资储备定额是核算企业流动资金的重要依据
4.物资储备定额是确定仓库面积、储备设施数量及人力的主要依据㈡作用7三、物资储备定额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的生产52
1.经常储备定额
2.保险储备定额
(3.季节性储备定额)
㈢组成
1.供应间隔期法经常储备量定额=供应间隔天数*平均每日物资需用量㈣经常储备定额的确定这一批物资到货后到下一批物资到货前这段时间。2.经济订购批量法81.经常储备定额㈢组成㈣经常储备定额的确定这一批物53Q0Q0/2入库量Q
TT(1+)T2T(2+)T3T(3+)T4T提前期R9Q0/2入库量QTT54保管费用Ch总费用订购费用Crqe每次订购数量q费用F图8-1物资储备费用10保管费用Ch总费用订购费用Crqe每次订购数量q费图8-
㈥季节性储备定额的确定季节性储备定额=季节性储备天数*平均每日物资需用量55㈤保险储备定额的确定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天数*平均每日物资需用量㈦三个储备定额之间的关系(图8-2)最高储备=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最低储备=保险储备定额㈥季节性储备定额的确定11㈤保险储备定额的确定㈦56四、物资储备计划与实施
1.计划期物资需要量的确定某种物资的需用量=(计划产量+废品数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计划回用废料数量
2.计划期末物资库存量、计划期初物资库存量以及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的确定期末物资库存量=经常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计划期初库存量=编制计划时的实际库存量+期初前的到货量-期初前的耗用量㈠物资储备计划的编制某种物资的计划年度采购量=该物资的需求量+期末库存存量-期初库存量-企业内部可用资源12四、物资储备计划与实施1.计划期物资需要量的确定㈠
1.定期订购方式(图8-3)
2.定量订购方式(图8-4)57㈡物资储备计划的组织实施定量订购方式优点:不易出现缺货;保险储备量较少;可采用经济订购批量;盘点和订购手续较简便。缺点:订购时间不确定,难以做周密的采购计划,未能突出重点物资管理;不能得到多种物资合并订购的益处。1.定期订购方式(图8-3)13㈡物资储备计划的组织实58四、仓储管理(参考P252)仓储管理是对仓库所保管的各种物资的进、出、存的组织、监督、控制与核算。㈠概念
1.物资的验收
⑴内容①数量、品种、规格的验收②质量的验收
⑵要求①全面准确②迅速及时
㈡内容
14四、仓储管理(参考P252)仓储管理是对仓库所保管的59①根据物资的种类、物理性能、化学成份、何种大小、包装情况的不同要求,分别预以妥善保管②保管工作应做到不短缺、不损坏、不同物资品种规格不混合,同时物资的存放要便于发放、检验、盘点和清仓③仓库管理应实行“分区分类、四号定位、立牌、立卡、五五摆放”等科学的物资管理方法(教材p245)
2.物资的保管要求:15①根据物资的种类、物理性能、化学成份、何种大小、60
3.物资的发放坚持限额发放和先进先出的原则物资发放出库时,必须严格检查有关单据和审批手续
4.物资的清仓盘点要求做到账、卡、物相符。经常的清仓盘点,主要是由仓库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清仓盘点,是由物资供应部门、财会部门、仓库部门共同组成清仓盘点小组,按制度规定的时间对仓库物资进行全面清点。163.物资的发放4.物资的清仓盘点61
1.定期库存控制法每隔一段时间补充一次库存量㈢库存控制方法
2.定量库存控制法当库存量低于某一数量时就补充一次库存量
3.经济批量库存控制法按经济经济库存量qe补充库存量
4.ABC分类库存控制法将所需物资按其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等情况,分成ABC三类,对A类物资重点管理,对B类物资实行一般管理,对C类物资实行次要管理。
171.定期库存控制法㈢库存控制方法2.定量库例题(p240例8-1)某企业物资年需求量为8000千克,一次订购费为5元,单位物资的年保管费用为0.5元,求每次应订购多少物资最经济?总费用是多少?若购置时间需2个星期,则订货点是多少?62QCrChqCR例题(p240例8-1)某企业物资年需求量为8000千克,一63⑵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最初投资维持费用折旧改造更新报废收益㈠设备管理的概念1.设备的两种运动形态⑴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研究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修改造更新报废一、设备管理概述第二节企业设备管理19⑵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㈠设备管理的概念一、设备管理642.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运动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和设备的经济管理两方面。设备的技术管理是指对设备的选择评价、维护修理、更新改造、报废处理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设备的经济管理,是指对设备的购置费用、使用维护费用、更新改造费用、折旧费用和收益的管理。3.设备管理的任务⑴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备;⑵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努力做到用好、修好、管理好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⑶做好对现有设备的挖潜、革新、改造和更新工作,不断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202.设备管理的概念3.设备管理的任务65㈡三个发展阶段设备管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事后修理阶段⑴标志——起初设备修理是由操作人员承担,随着技术的复杂和企业内部分工的细化,修理与使用分离,专职维修人员产生,并随之建立起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构及相应的制度。⑵特征——出现故障后修理2.预防性的定期维修阶段⑴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定期维修⑵欧美的预防维修制状态维修
前两个阶段统称为设备传统管理阶段。21㈡三个发展阶段1.事后修理阶段2.预防性的定期维修663.综合经营管理阶段又称设备全面管理。设备综合经营管理是指以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为研究对象,以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为目的,动员企业全体人员参加,进行高效率的综合性管理。223.综合经营管理阶段67㈢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理论
1.设备综合工程学
1970年英国人首创,主要特点:⑴把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作为目的⑵要求从技术、管理和财务方进行综合管理,保证设备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质和经济效益⑶强调对设备一生进行全面管理和研究,以求得设备的最佳效益⑷重视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打破把设备管理局限在维修的传统观念⑸强调对设备的信息反馈管理23㈢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理论1.设备综合工程682.全员生产维修(TPM)日本人提出的“三全管理”: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加。
全效率,指设备的综合效率,即设备的总产出与总投入之比。总产出包括产量P、质量Q、成本C、交货期D、安全S、劳动情绪M,总投入即寿命周期费用。设备的综合效率=设备的产出/设备的投入=PQCDSM/寿命周期费用
全系统,指对设备进行从研究、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到报废为止的全过程的管理。
全员参加,指从经理、管理人员到第一线生产工人都参加设备管理。242.全员生产维修(TPM)69二、设备的选择和评价㈠选择1.选择原则⑴实用性原则⑵先进性原则⑶经济性原则⑷政策性原则2.考虑因素应考虑设备的:生产率工作精度适应性可操作性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成套性寿命可维修性投资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5二、设备的选择和评价㈠选择2.考虑因素70㈡设备的经济评价1.投资回收期法(p318表10-1)
⑴每年净增值ΔR相等时
投资回收期T
=设备投资费用F/
采用新设备后年净增值ΔR
i=1T
求
ΣΔRi=F
时的T值
⑵每年净增值ΔRi不等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尽量选用投资回收期短的设备。2.费用换算法
⑴年经费法
年经费总额Z=投资费F×
+年维持费用M
i(1+i)
n(1+i)n
-1资金回收系数α26㈡设备的经济评价i=1T求ΣΔRi=
⑵现值法
全部支出现值X=投资费F
+年维持费用
M×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尽量选用年经费总额Z或支出现值X最小的设备。71资金现值系数βi(1+i)
n(1+i)n
-1⑵现值法
全部支出现值X=投资费F+年例题(p253例8-6)
有A、B两台技术性能相同的设备,它们的一次性投资费用分别为20000元和30000元,年维持费用分别为4000元和3000元,利率为10%,寿命周期为10年,试分别用年经费法和现值法进行评价应优先选择那台设备。72例题(p253例8-6)有A、B两台技术性能相同的设备,它解:已知FA=20000FB=30000MA=4000MB=3000i=10%n=10比较:ZA和ZB,XA和XB
资金回收系数α=0.1627,资金现值系数β=6.144673
按年经费法比较:
ZA=FAα+mA=20000*0.1627+4000=7254(元)ZB=FBα+mB=30000*0.1627+3000=7881(元)由于年经费总额ZA小于ZB,故应优选A设备。
按现值法比较:XA=FA+mAβ=20000+4000*6.1446=44578(元)
XB=FB+mBβ
=30000+3000*6.1446=48434(元)
由于现值XA小于XB,故应优选A设备。解:已知FA=20000FB=30000MA=74㈠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1.设备磨损规律⑴磨损分类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①有形磨损——对设备实体的一种磨损,导致设备使用价值绝对降低。根据导致有形磨损的原因不同分使用磨损和自然磨损两种。
使用磨损(第一种有形磨损)——由于使用的结果
自然磨损(第二种有形磨损)——由于自然力作用的结果使用磨损有形磨损自然磨损经济磨损技术磨损无形磨损设备磨损30㈠设备的磨损与故障规律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①有形75
技术磨损(第二种无形磨损)——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性能更好、应用效能更高的同类设备,使原设备提前淘汰。
③综合磨损大多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既发生有形磨损,又发生无形磨损,故称为综合磨损。
②无形磨损——制造价值和使用效能相对降低的一种磨损。根据导致无形磨损的原因不同分经济磨损和精神磨损两种。
经济磨损(第一种无形磨损)——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同种设备的生产制造变得更加容易,导致原有设备价值相应贬值的一种磨损,经济磨损并不影响设备的使用价值。31技术磨损(第二种无形磨损)——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76⑵使用磨损曲线是指反映设备的使用磨损与使用时间之间变化关系的一种曲线。⑶补偿形式(图8-7)①有形磨损可通过修理或原型更新实现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②第一种无形磨损无需补偿。③第二种无形磨损可通过改装和技术更新实现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②正常磨损阶段使用时间使用磨损①③图8-2设备使用磨损曲线①初期磨损阶段②正常磨损阶段③急剧磨损阶段32⑵使用磨损曲线⑶补偿形式(图8-7)②正常磨损阶段使772.设备故障规律
①初期故障期②偶发故障期③磨损故障期时间故障①②③图8-3设备故障曲线332.设备故障规律①初期故障期时间故①②③图8-378㈡设备的使用一是要充分使用,防止闲置不用二是要合理使用,禁止滥用、蛮用和超负荷运转。
㈢设备的维护设备维护也称作设备保养。设备保养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修理间隔期,而不是恢复设备的精度。34㈡设备的使用㈢设备的维护79
3.二级保养对设备进行全面清洗,部分解体检查和局部修理。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人员为辅。二级保养停机约32小时。
2.一级保养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清洗检查及定期维护。以操作人员为主,维修人员为辅。一级保养停机约8小时。
1.例行保养(日保养)清洗、润滑、紧固等。由操作人员执行,每天进行,353.二级保养2.一级保养1.例行保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玩具租赁合同三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能源个人承包工程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碳汇项目树木砍伐与碳交易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含配套设施)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节能型个人住宅装修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耐腐蚀水泵购销与运输服务合同3篇
- 教育行业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灌溉水暖电设施分包合同范本3篇
- 家电行业营销总结创新科技引领生活潮流
- 2025版私人土地租赁合同(含租赁合同变更)3篇
- 合同签订执行风险管控培训
- DB43-T 3022-2024黄柏栽培技术规程
- 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含答案)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食材配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再见深海合唱简谱【珠海童年树合唱团】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