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粘膜病第三章课件变态反应口腔粘膜病第三章课件变态反应1免疫防御正常免疫反应免疫稳定免疫监视过低免疫缺陷异常免疫反应过高免疫亢进
变态反应免疫防2过敏原(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①完全抗原:大分子物质(花粉、鱼虾、粉尘、异体组织细胞、异体血清蛋白、寄生虫、微生物)。②半抗原:分子量较小物质(大多是合成药物,需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发病机制不同六型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过敏原(变应原):3Ⅰ型超敏反应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反应素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2.介导物质是肥大细胞和IgE3.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分为两个阶段:①致敏阶段②攻击阶段4.由于抗原与抗体在介质释放细胞上相互作用,引起细胞活化,使肥大细胞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高,引起脱颗粒反应,使一些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释放。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Ⅰ型超敏反应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反应素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4Ⅱ型超敏反应1.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2.介导物质是IgG和IgM3.细胞上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时,由于补体、吞噬细胞或K细胞的作用、细胞被破坏。例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反应和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都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1.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5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2.介导物质是IgG,也有IgA和IgM3.它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到毛细血管壁或组织中,激活补体或进一步招引白细胞而造成的。4.属于Ⅲ型的疾病有链球菌感染后的部分肾小球肾炎,外源性哮喘等。与口腔黏膜病中的结缔组织疾病、肉芽肿性疾病或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有关。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6Ⅳ型超敏反应1.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为细胞介导免疫的一种病理表现。2.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3.常见的类型是:①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使T细胞致敏。再次接触该抗原后,T细胞便成为杀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触性皮炎。②另一个类型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是由某些病原体作为抗原性刺激引起的,见于结核病、梅毒等。③此外,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种疫苗后的脑脊髓炎、某些自身免疫病等都属于此型。Ⅳ型超敏反应1.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为细胞介导7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波及舌部:形成巨舌2口腔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4.病变消失迅速,且不留痕迹eg:过敏煎、防风通圣散、化斑解毒汤初起--烧灼感,充血发红,水肿,有时出现红斑、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可单发于口腔粘膜,也可伴有皮肤的病损。③此外,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种疫苗后的脑脊髓炎、某些自身免疫病等都属于此型。局部治疗:见药物过敏性口炎①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使T细胞致敏。皮肤:可见多种病损,如红斑、丘疹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可出现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2)复发性:每次表现与前相似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重型药物过敏(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过高免疫亢进共同的临床特征:(1)突发性: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如--药物过敏性口炎(2)复发性:每次表现与前相似如--多形性渗出性红斑(3)可逆性(早期):一次发作后可自缓或静止,如--肉芽肿性唇炎(4)间歇性:相对稳定期(5)特异性:过敏体质的病人才发生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8第二节药物过敏性口炎
一、定义:是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药物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粘膜及皮肤的超敏反应性疾病。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二、表现形式:1.药物过敏性口炎
2.固定性药疹第二节药物过敏性口炎
一、定义:是通过口服、注射、吸9导致药物过敏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抗生素类药。例:去痛片,泻立停,磺胺,青霉素等。<注意>:1.磺胺---普鲁卡因
2.光敏感反应---磺胺类、四环素类、巴比妥类、氯丙嗪类。导致药物过敏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抗生10临床表现
潜伏期:①初次用药:经4-20天(平均7-8天后)发生过敏②再次用药:10小时发生过敏③速发型:于用药后数分钟内发生过敏
临床表现11轻型:前驱症状不重:可无或有轻度头痛、咽痛低热。可单发于口腔粘膜,也可伴有皮肤的病损。1.口腔病变:部位---唇、颊、舌前2/3、上腭初起--烧灼感,充血发红,水肿,有时出现红斑、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面积大、不规则、渗出多、假膜、易出血、剧痛、唾液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轻型:前驱症状不重:可无或有轻度头痛、咽痛低热。可单发于口腔12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13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142.皮肤病损:部位--唇周、颜面、四肢下部及躯干(单发)表现--圆形红斑、靶形红斑、疱性红斑、丘疹
2.皮肤病损:部位--唇周、颜面、四肢15固定性药疹(fixeddrugeruption):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式发生病损。
好发部位---口唇及口周皮肤固定性药疹(fixeddrugeruption):16重型药物过敏(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莱氏综合征(Lyellsyndrome)急性发病较重的全身征状
特点: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表现:疲倦,可有咽痛、头痛、呕吐、腹痛或腹泻、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高热,严重者可昏迷。皮肤可出现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严重者气管、食管粘膜均可糜烂脱落,甚至内脏受累,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死亡。
重型药物过敏(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7
[诊断]
1.发病前有用药史,用药和发病时间有因果关系2.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口腔粘膜:红肿、红斑、起疱及大面积糜烂、渗出多皮肤:有红斑、疱疹及丘疹等病变3.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诊断]18过高免疫亢进口臭明显、淋巴结肿痛6.预防继发感染:谨慎选用一种抗生素呼吸困难:密切观察眼睛病损:较重,角膜溃疡,脉络膜炎、虹4·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或静滴,要注意减量。2.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渗出多,表现:瘙痒灼热,十几分钟内肿胀、发紧膨胀1接触过敏原后2-3天发生。③速发型:于用药后数分钟内发生过敏2.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渗出多,(3)可逆性(早期):一次发作后可自缓或静止,如--肉芽肿性唇炎4支持治疗:给予高营养、高蛋自食物、大量维生素等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一、定义:是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药物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粘膜及皮肤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如不立即施行气管切开,可致死亡特点: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第五节多形性红斑[治疗]1.找出并立刻停用可疑致敏药物2.抗组胺药:抑制炎症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各种过敏症状eg:扑尔敏、息斯敏、吡咯醇胺、赛庚啶等3.葡萄糖酸钙加Vc:增加血管致密性,减少渗出及炎症。4·
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或静滴,要注意减量。5.严重时: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异丙基肾上腺素+葡萄糖滴注
过高免疫亢进[治疗]196.预防继发感染:谨慎选用一种抗生素
与致敏药物结构上应不相似7.中医辨证施治:清热利湿、凉血疏风
eg:过敏煎、防风通圣散、化斑解毒汤8.口腔:对症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湿敷及含漱,止痛。皮肤:2%硼酸钠或生理盐水消毒后涂抹氟氢可的松霜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20
第三节接触性口炎
[定义]
是超敏体质者的口腔局部粘膜与变应原接触后,发生超敏反应而引发的一种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病因]
局部接触过敏物质如充填材料中的银汞合金、义齿修复材料、抗生素软膏和唇膏等。第三节接触性口炎
[定义]21[临床表现]1接触过敏原后2-3天发生。
2口腔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
3去除过敏原后,1-2周后好转。[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和过敏病史
2.去除局部过敏原后病变明显好转和消失
[临床表现]22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23治疗:1.首先除去过敏因素:改换义齿修复材料或牙体充填材料或停用可疑过敏药物或化妆品2.药物治疗参见药物过敏性口炎治疗:24
第四节血管神经性水肿
(巨型荨麻疹奎英克水肿)定义:是一种急性局部反应型的粘膜皮肤水肿特点:突发性局限性水肿,消退亦较迅速病因:食物(如鱼、虾、蟹、蛋类、奶类)药物、感染因素(如磺胺、细菌或病灶)精神因素(如情绪激动)物理因素(如寒冷刺激等)家族性遗传因素(常染色体显性)
第四节血管神经性水肿(巨型荨麻疹奎英克水肿)25临床表现:急性发病,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消失但能复发好发部位:头面部疏松结缔组织处,上唇和下眼睑好发。表现:瘙痒灼热,十几分钟内肿胀、发紧膨胀感、表面光亮,边界不明显、韧有弹性、无色泽改变。波及舌部:形成巨舌波及软腭:引起口腔功能障碍波及会厌:影响呼吸,甚至导致窒息如不立即施行气管切开,可致死亡
临床表现:急性发病,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消失26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27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28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无色泽改变。特别是虹膜状红斑有诊断意义3.皮下结缔组织疏松处为好发部位2口腔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病损只限于粘膜和皮肤感、表面光亮,边界不明显、韧有弹性、特点: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2.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详细询问:发现可疑致敏物质立刻隔离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严重者气管、食管粘膜均可糜烂脱落,甚至内脏受累,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死亡。(4)间歇性:相对稳定期表现--圆形红斑、靶形红斑、变态反应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与季节有关,春秋季常见、可有复发史。再次接触该抗原后,T细胞便成为杀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触性皮炎。详细询问:发现可疑致敏物质立刻隔离局部治疗:见药物过敏性口炎②半抗原:分子量较小物质(大多是合成药物,需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部位---唇、颊、舌前2/3、上腭严重者气管、食管粘膜均可糜烂脱落,甚至内脏受累,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死亡。局部接触过敏物质如充填材料中的银汞合金、义齿修复材料、抗生素软膏和唇膏等。轻者:不予药物治疗。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第五节多形性红斑3.皮下结缔组织疏松处为好发部位皮肤可出现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皮肤:2%硼酸钠或生理盐水消毒后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①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使T细胞致敏。2口腔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3.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4)间歇性:相对稳定期诊断
l.发病突然而急速2.局限性水肿,界限不清,韧有弹性3.皮下结缔组织疏松处为好发部位4.病变消失迅速,且不留痕迹5.可反复发作鉴别诊断颌面部蜂窝织炎:可找出病灶牙,发热,触痛,凹性水肿,不治疗不会自行消退,抗生素有效。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再次接触该抗原后29治疗:明确并隔离过敏原,可解除症状,防止复发轻者:不予药物治疗。局部可口角封闭重者:如喉头水肿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呼吸困难:密切观察氢化可的松100mg-200mg
加入5%-10%葡萄糖静滴窒息:气管切开术治疗:明确并隔离过敏原,可解除症状,防30第五节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渗出性红斑:
是粘膜皮肤的急性渗出性炎症性疾病。病因:
1使用药物、食入蛋白(如鱼虾蟹蛋奶类)
2接触花粉、灰尘、日光、注射疫苗
3寒冷情绪紧张,以及病毒感染、体内慢性病灶和胶原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
第五节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渗出性红斑:31临床表现青壮年多、急骤、2-4周、自限1.轻型:无全身症状或只有轻度不适病损只限于粘膜和皮肤口腔病损:唇、颊、舌、腭充血水肿、红斑、水疱大面积糜烂(最常见)渗出多、易出血、口臭明显、淋巴结肿痛皮肤病损:对称散在分布的红斑、丘疹、水疱(颜面、头颈、手掌足背及四肢伸侧,躯干)典型病损:虹膜状红斑(腕、踝部及手背)边缘呈鲜红色环状同心圆改变
临床表现青壮年多、急骤、2-4周、自限32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33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34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35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362.重型:严重全身症状:皮肤病损:红斑、大疱、大片糜烂面粘膜病损:各部位粘膜均可受累眼睛病损:较重,角膜溃疡,脉络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全眼球炎等可致失明斯-约综合征:---多腔孔糜烂性外胚叶病自限性:轻型者:2-3周痊愈重型者:4-6周
2.重型:37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38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39诊断1.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与季节有关,春秋季常见、可有复发史。发病前可疑用药史或食物、接触某些环境而诱发2.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渗出多,假膜厚,易出血,有剧痛皮肤:可见多种病损,如红斑、丘疹特别是虹膜状红斑有诊断意义3.病程短,发病有自限性和复发性4.若出现多腔孔损害,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诊断40鉴别诊断
1.疱疹性口炎:口粘成簇性小水疱或溃疡,无皮损。2.寻常性天疱疮:棘层松解,上皮内疱。
鉴别诊断41治疗详细询问:发现可疑致敏物质立刻隔离治疗:口内根尖周炎、牙周炎或全身其他疾病以除去可能的诱发因素药物:强的松每日30-60mg/d,同时抗组胺、葡萄糖酸钙。(药物治疗急需才用,以防接触新过敏原加重过敏反应)4支持治疗:给予高营养、高蛋自食物、大量维生素等局部治疗:
见药物过敏性口炎中医中药治疗:
治疗42眼睛病损:较重,角膜溃疡,脉络膜炎、虹皮肤可出现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皮肤病损:红斑、大疱、大片糜烂面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再次接触该抗原后,T细胞便成为杀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触性皮炎。口臭明显、淋巴结肿痛异常免疫反应4·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或静滴,要注意减量。7.中医辨证施治:清热利湿、凉血疏风---莱氏综合征(Lyellsyndrome)光敏感反应---磺胺类、四环素类、巴比妥类、氯丙嗪类。(1)突发性:突然发生,来势凶猛表现:瘙痒灼热,十几分钟内肿胀、发紧膨胀②半抗原:分子量较小物质(大多是合成药物,需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严重者气管、食管粘膜均可糜烂脱落,甚至内脏受累,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死亡。减少各种过敏症状例:去痛片,泻立停,磺胺,青霉素等。3.葡萄糖酸钙加Vc:增加血管致密性,减少渗出及炎症。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固定性药疹(fixeddrugeruption):2.局限性水肿,界限不清,韧有弹性4·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或静滴,要注意减量。精神因素(如情绪激动)或异丙基肾上腺素+葡萄糖滴注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初起--烧灼感,充血发红,水肿,有时出现红斑、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第四节血管神经性水肿颌面部蜂窝织炎:可找出病灶牙,发热,触痛,凹性水肿,不治疗不会自行消退,抗生素有效。可单发于口腔粘膜,也可伴有皮肤的病损。根据临床表现和过敏病史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皮肤病损:部位--唇周、颜面、四肢介导物质是肥大细胞和IgE第五节多形性红斑物理因素(如寒冷刺激等)家族性遗传因素(常染色体显性)假膜厚,易出血,有剧痛导致药物过敏的常见药物皮肤:可见多种病损,如红斑、丘疹特点: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特点: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使血管收谢谢!眼睛病损:较重,角膜溃疡,脉络膜炎、虹2.局限性水肿,界限不43口腔粘膜病第三章课件变态反应口腔粘膜病第三章课件变态反应44免疫防御正常免疫反应免疫稳定免疫监视过低免疫缺陷异常免疫反应过高免疫亢进
变态反应免疫防45过敏原(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①完全抗原:大分子物质(花粉、鱼虾、粉尘、异体组织细胞、异体血清蛋白、寄生虫、微生物)。②半抗原:分子量较小物质(大多是合成药物,需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发病机制不同六型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过敏原(变应原):46Ⅰ型超敏反应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反应素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2.介导物质是肥大细胞和IgE3.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分为两个阶段:①致敏阶段②攻击阶段4.由于抗原与抗体在介质释放细胞上相互作用,引起细胞活化,使肥大细胞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高,引起脱颗粒反应,使一些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释放。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Ⅰ型超敏反应1.Ⅰ型超敏反应又称反应素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47Ⅱ型超敏反应1.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2.介导物质是IgG和IgM3.细胞上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时,由于补体、吞噬细胞或K细胞的作用、细胞被破坏。例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反应和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都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1.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48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2.介导物质是IgG,也有IgA和IgM3.它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到毛细血管壁或组织中,激活补体或进一步招引白细胞而造成的。4.属于Ⅲ型的疾病有链球菌感染后的部分肾小球肾炎,外源性哮喘等。与口腔黏膜病中的结缔组织疾病、肉芽肿性疾病或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有关。Ⅲ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49Ⅳ型超敏反应1.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为细胞介导免疫的一种病理表现。2.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3.常见的类型是:①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使T细胞致敏。再次接触该抗原后,T细胞便成为杀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触性皮炎。②另一个类型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是由某些病原体作为抗原性刺激引起的,见于结核病、梅毒等。③此外,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种疫苗后的脑脊髓炎、某些自身免疫病等都属于此型。Ⅳ型超敏反应1.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为细胞介导50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波及舌部:形成巨舌2口腔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4.病变消失迅速,且不留痕迹eg:过敏煎、防风通圣散、化斑解毒汤初起--烧灼感,充血发红,水肿,有时出现红斑、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可单发于口腔粘膜,也可伴有皮肤的病损。③此外,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接种疫苗后的脑脊髓炎、某些自身免疫病等都属于此型。局部治疗:见药物过敏性口炎①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使T细胞致敏。皮肤:可见多种病损,如红斑、丘疹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属于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可出现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2)复发性:每次表现与前相似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重型药物过敏(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过高免疫亢进共同的临床特征:(1)突发性: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如--药物过敏性口炎(2)复发性:每次表现与前相似如--多形性渗出性红斑(3)可逆性(早期):一次发作后可自缓或静止,如--肉芽肿性唇炎(4)间歇性:相对稳定期(5)特异性:过敏体质的病人才发生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51第二节药物过敏性口炎
一、定义:是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药物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粘膜及皮肤的超敏反应性疾病。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二、表现形式:1.药物过敏性口炎
2.固定性药疹第二节药物过敏性口炎
一、定义:是通过口服、注射、吸52导致药物过敏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抗生素类药。例:去痛片,泻立停,磺胺,青霉素等。<注意>:1.磺胺---普鲁卡因
2.光敏感反应---磺胺类、四环素类、巴比妥类、氯丙嗪类。导致药物过敏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磺胺类药,抗生53临床表现
潜伏期:①初次用药:经4-20天(平均7-8天后)发生过敏②再次用药:10小时发生过敏③速发型:于用药后数分钟内发生过敏
临床表现54轻型:前驱症状不重:可无或有轻度头痛、咽痛低热。可单发于口腔粘膜,也可伴有皮肤的病损。1.口腔病变:部位---唇、颊、舌前2/3、上腭初起--烧灼感,充血发红,水肿,有时出现红斑、水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溃疡。面积大、不规则、渗出多、假膜、易出血、剧痛、唾液增多、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
轻型:前驱症状不重:可无或有轻度头痛、咽痛低热。可单发于口腔55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56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572.皮肤病损:部位--唇周、颜面、四肢下部及躯干(单发)表现--圆形红斑、靶形红斑、疱性红斑、丘疹
2.皮肤病损:部位--唇周、颜面、四肢58固定性药疹(fixeddrugeruption):同一部位反复以同一形式发生病损。
好发部位---口唇及口周皮肤固定性药疹(fixeddrugeruption):59重型药物过敏(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莱氏综合征(Lyellsyndrome)急性发病较重的全身征状
特点: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表现:疲倦,可有咽痛、头痛、呕吐、腹痛或腹泻、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高热,严重者可昏迷。皮肤可出现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严重者气管、食管粘膜均可糜烂脱落,甚至内脏受累,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死亡。
重型药物过敏(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60
[诊断]
1.发病前有用药史,用药和发病时间有因果关系2.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口腔粘膜:红肿、红斑、起疱及大面积糜烂、渗出多皮肤:有红斑、疱疹及丘疹等病变3.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诊断]61过高免疫亢进口臭明显、淋巴结肿痛6.预防继发感染:谨慎选用一种抗生素呼吸困难:密切观察眼睛病损:较重,角膜溃疡,脉络膜炎、虹4·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或静滴,要注意减量。2.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渗出多,表现:瘙痒灼热,十几分钟内肿胀、发紧膨胀1接触过敏原后2-3天发生。③速发型:于用药后数分钟内发生过敏2.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渗出多,(3)可逆性(早期):一次发作后可自缓或静止,如--肉芽肿性唇炎4支持治疗:给予高营养、高蛋自食物、大量维生素等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一、定义:是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药物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粘膜及皮肤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它是由T细胞介导的。如不立即施行气管切开,可致死亡特点: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第五节多形性红斑[治疗]1.找出并立刻停用可疑致敏药物2.抗组胺药:抑制炎症活性介质的释放减少各种过敏症状eg:扑尔敏、息斯敏、吡咯醇胺、赛庚啶等3.葡萄糖酸钙加Vc:增加血管致密性,减少渗出及炎症。4·
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或静滴,要注意减量。5.严重时: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异丙基肾上腺素+葡萄糖滴注
过高免疫亢进[治疗]626.预防继发感染:谨慎选用一种抗生素
与致敏药物结构上应不相似7.中医辨证施治:清热利湿、凉血疏风
eg:过敏煎、防风通圣散、化斑解毒汤8.口腔:对症治疗、预防继发感染湿敷及含漱,止痛。皮肤:2%硼酸钠或生理盐水消毒后涂抹氟氢可的松霜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63
第三节接触性口炎
[定义]
是超敏体质者的口腔局部粘膜与变应原接触后,发生超敏反应而引发的一种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病因]
局部接触过敏物质如充填材料中的银汞合金、义齿修复材料、抗生素软膏和唇膏等。第三节接触性口炎
[定义]64[临床表现]1接触过敏原后2-3天发生。
2口腔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
3去除过敏原后,1-2周后好转。[诊断]1.根据临床表现和过敏病史
2.去除局部过敏原后病变明显好转和消失
[临床表现]65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66治疗:1.首先除去过敏因素:改换义齿修复材料或牙体充填材料或停用可疑过敏药物或化妆品2.药物治疗参见药物过敏性口炎治疗:67
第四节血管神经性水肿
(巨型荨麻疹奎英克水肿)定义:是一种急性局部反应型的粘膜皮肤水肿特点:突发性局限性水肿,消退亦较迅速病因:食物(如鱼、虾、蟹、蛋类、奶类)药物、感染因素(如磺胺、细菌或病灶)精神因素(如情绪激动)物理因素(如寒冷刺激等)家族性遗传因素(常染色体显性)
第四节血管神经性水肿(巨型荨麻疹奎英克水肿)68临床表现:急性发病,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消失但能复发好发部位:头面部疏松结缔组织处,上唇和下眼睑好发。表现:瘙痒灼热,十几分钟内肿胀、发紧膨胀感、表面光亮,边界不明显、韧有弹性、无色泽改变。波及舌部:形成巨舌波及软腭:引起口腔功能障碍波及会厌:影响呼吸,甚至导致窒息如不立即施行气管切开,可致死亡
临床表现:急性发病,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后消失69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70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71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无色泽改变。特别是虹膜状红斑有诊断意义3.皮下结缔组织疏松处为好发部位2口腔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病损只限于粘膜和皮肤感、表面光亮,边界不明显、韧有弹性、特点:全身广泛性大疱,波及全身体窍粘膜和内脏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2.为突然发生的急性炎症详细询问:发现可疑致敏物质立刻隔离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严重者气管、食管粘膜均可糜烂脱落,甚至内脏受累,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死亡。(4)间歇性:相对稳定期表现--圆形红斑、靶形红斑、变态反应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与季节有关,春秋季常见、可有复发史。再次接触该抗原后,T细胞便成为杀伤细胞或释放淋巴因子引起接触性皮炎。详细询问:发现可疑致敏物质立刻隔离局部治疗:见药物过敏性口炎②半抗原:分子量较小物质(大多是合成药物,需与人体组织蛋白结合)。部位---唇、颊、舌前2/3、上腭严重者气管、食管粘膜均可糜烂脱落,甚至内脏受累,常因继发感染、肝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死亡。局部接触过敏物质如充填材料中的银汞合金、义齿修复材料、抗生素软膏和唇膏等。轻者:不予药物治疗。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第五节多形性红斑3.皮下结缔组织疏松处为好发部位皮肤可出现全身性广泛的红斑性水疱及大疱。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皮肤:2%硼酸钠或生理盐水消毒后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①化学药品(例如染料)与皮肤蛋白结合或改变其组成,成为抗原,使T细胞致敏。2口腔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红斑水疱、糜烂或溃疡。3.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后,病损很快愈合(4)间歇性:相对稳定期诊断
l.发病突然而急速2.局限性水肿,界限不清,韧有弹性3.皮下结缔组织疏松处为好发部位4.病变消失迅速,且不留痕迹5.可反复发作鉴别诊断颌面部蜂窝织炎:可找出病灶牙,发热,触痛,凹性水肿,不治疗不会自行消退,抗生素有效。口腔粘膜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涉及I-IV型再次接触该抗原后72治疗:明确并隔离过敏原,可解除症状,防止复发轻者:不予药物治疗。局部可口角封闭重者:如喉头水肿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减少渗出,抑制水肿。呼吸困难:密切观察氢化可的松100mg-200mg
加入5%-10%葡萄糖静滴窒息:气管切开术治疗:明确并隔离过敏原,可解除症状,防73第五节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渗出性红斑:
是粘膜皮肤的急性渗出性炎症性疾病。病因:
1使用药物、食入蛋白(如鱼虾蟹蛋奶类)
2接触花粉、灰尘、日光、注射疫苗
3寒冷情绪紧张,以及病毒感染、体内慢性病灶和胶原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
第五节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渗出性红斑:74临床表现青壮年多、急骤、2-4周、自限1.轻型:无全身症状或只有轻度不适病损只限于粘膜和皮肤口腔病损:唇、颊、舌、腭充血水肿、红斑、水疱大面积糜烂(最常见)渗出多、易出血、口臭明显、淋巴结肿痛皮肤病损:对称散在分布的红斑、丘疹、水疱(颜面、头颈、手掌足背及四肢伸侧,躯干)典型病损:虹膜状红斑(腕、踝部及手背)边缘呈鲜红色环状同心圆改变
临床表现青壮年多、急骤、2-4周、自限75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76口腔粘膜病第三章变态反应课件77口腔粘膜病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