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PAGE5

高一PAGE5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测试题选择题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的事件是()“华北事变”B.西安事变C.一二九运动D.九一八事变《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是()八一三事变B.九一八事变C.南京大屠杀D.卢沟桥事变在西安事变中,促使张学良先扣留蒋介石,后来又释放蒋介石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中共的正确建议和主张张学良与蒋介石恩仇的了结D.国民政府方面的巨大压力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认为:“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国民政府事实上同理全国B.蒋介石重新执掌了军政大权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九一八事变后出版的报刊和书籍,人们在统称中国各民族时一般都要用“中华民族”,而很少用“中国民族”“国族”或“全民族”等概念,这说明当时()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民族救亡意识空前强烈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与中国军队,然后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东北大营。”该事件()使得东北三省沦陷B.引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直接促生成了国共合作D.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杨奎松在评价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是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军队和干部。”该事件是()辛亥革命时的南北和谈B.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C.1945年后的重庆谈判D.解放战争中的北平和谈8.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这一论断()指导我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B.指明了抗战胜利的光明前景扭转了正面战场的进攻颓势D.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9.蒋介石在1937年8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平津既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分崩,不如抗倭作战,以伪倭内部之虚弱及其对华之横暴,以理度之,不难制胜也。”日记中的内容()体现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B.说明中日矛盾进一步升级体现了对国共合作的反思D.表明了蒋介石已正式联共抗日某次战役后,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庆祝我军的附一个胜利”,此战役的“意义真正是一场最好的政治动员”。蒋介石也两次致电祝贺嘉勉,国内各党派团体纷纷致电祝贺。从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看,此役震动全国,意义深远。文中的“此役”是指()忻口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11.1936年12月,《西北文化日报》发表了一篇报道,标题为:“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报道中所指事件的和平解决()促进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B.推动中国全面抗战开始彻底结束了国共对峙局面D.标志着国民政府改组成功罗斯福曾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印度,一直冲向中东,联合德国夹攻,在近东会师,隔离俄国,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华的一切交通线。据此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中国支援了二战各个战场的军事行动罗斯福夸大了中国对二战结局的影响罗斯福强调了中美加强合作的重要性中国抗战为二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陕甘宁边区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这些举措()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B.实现了“新三民主义”的理想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D.沉重地打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13.1938年4月,毛泽东等致电八路军前方将领:“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广大地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是可能的,而且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也是可能的。”这种判断主要是基于()全国抗战局面初步形成B.正面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敌后战场均有广泛群众基础D.抗日武装非常熟悉地理环境14.《新华日报》1949年3月发表了一篇《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圆满结束》的报道,史称“党的工作中心转变”。这意味着()A.全国大陆基本实现解放B.“农村包围城市”基本胜利C.封建剥削制度基本被消灭D.旧中国“三座大山”被推翻15.解放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阶段。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午发表了关于“两个务必”和“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重要讲话,说明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又开始探索和解决()A.革命依靠力量和领导阶级问题B.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C.“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D.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前途问题二、材料题16.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材料二: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即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且的希望和估计。摘编自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者对待日本侵华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分析二者的差异。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针对卢沟桥事变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提出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摘自1937年4月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材料二:中国军民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为盟国抗击德意大日法西斯阵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摘自王建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概括分析史料二中王建朗的主要观点材料一: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的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胡锦涛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根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发起重庆谈判的原因及真实目的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为实现“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