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新保安中学2023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新保安中学2023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新保安中学2023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新保安中学2023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新保安中学2023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新保安中学2023年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19年,上海某商店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正应筹亡羊补牢,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补牢”喻指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参考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参考答案:CA选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可以排除,B选项是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与题干不符,“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是朝鲜战争以后的事情,由此排除D选项。3.“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自主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国与西方的联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说明中国融入世界,与西方联系越来越密切且相互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A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明显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4.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女子列入“闺节”“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为51人,宋朝为267人,明朝为36000人,这种变化趋势表明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C.礼教束缚渐趋强大

D.夫权社会基本形成参考答案:C5.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新中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A.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

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C.倡导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

D.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日内瓦会议是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会议最后签署了关于印度支那恢复和平的协议,体现了中国对民族独立的支持;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由亚非人民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反映了中国反殖反霸的主张。所以应选B。A错在“冲击两极格局”,排除。C错在“倡导和平共处”与日内瓦会议不符,排除。D错在“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与这两次会议都不符。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6.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A.古希腊人秉持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入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D.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参考答案:B

解析:从“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和“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便可判断他们带去的不是物质,也不仅仅是法律观念和城邦制度,而是精神,古希腊的精神则是人文精神。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正确解读。7.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实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参考答案:考点: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本题考查近中国民主政治辛亥革命的历史。分析:结合辛亥革命及中化民国成立的背景分析。

答案:C8.随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文人论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

②政府腐败,人民困苦

③思想启蒙,民智渐开

④舆论开放,言论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9.《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广泛引种经济作物参考答案:B10.在历史上,教育只是局限于贵族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代人都是巴黎和博洛尼亚而非雅典和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和接班人”,是因为A.经院哲学的产生

B.大学的兴起C.骑士文学的盛行

D.市民文学的出现参考答案:B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C12.“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可以佐证罗马法(

)A、实施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B、是人为因素主导的结果C、全是法学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D、具有包容和开放的特点参考答案:D1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郡县管理下的交纳赋税的自耕农。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屯田民、兵士、手工业者等不在其中;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也不在户籍中。关于这一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封建经济发达,人身自由度增加B.自耕农和部分依附人口承担官府赋役负担C.中央集权削弱,多种地方力量并存D.庄园经济盛行,其实质是自然经济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封建经济并不发达,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自耕农承担官府赋役负担,私家依附人口虽未纳入官府户籍,但是其仍然间接承担官府赋役负担,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多种人口不纳入官府户籍登载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多种地方力量的并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本质上是庄园经济,实质是自然经济,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户籍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制度14.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出现在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排除。材料提及丞相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其职责不是主要防止诸侯失仪,B项排除。材料提及西周时期的“相礼”,不能体现礼仪制度的完善,C项排除。材料出现的丞相雏形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可见它一开始就拥有较高的权力,D项正确。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丞相制度。15.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公民…不遗余力地献身国家,战时献出鲜血,平时献出年华,他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A.少数精英操纵着政府权力B.公民意识强烈C.公民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D.人文精神浓厚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公民视城邦利益至高无上,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因此材料主要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公民意识强烈。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16.《十二铜表法》第9表公法中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能够体现

①保护平民的利益

②城邦的民主化治理

③依法治国的思想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1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体现战国时期的思想流派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参考答案:D18.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马尼拉帆船贸易,在浩渺的太平洋上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藉此,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这条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开辟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B.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D.完成了美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参考答案:C【详解】“十六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是中国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以后“绸、瓷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反过来,美洲的作物烟草、玉米、甘薯,以及墨西哥的银元等传播到中国”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品种,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市镇的发展。故C项正确。发生“价格革命”的是西班牙等西欧殖民国家,菲律宾是殖民地,A项不符合史实;中国在19世纪中后期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不符合史实;D项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是欧洲国家,而不是美洲。19.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五字最可能是A.洋务清火汤

B.新政补元汤

C.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参考答案:A20.据不完全统计,1871年至1905年我国共出版了178部科学著作,而到1915年至1919年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则多达400多种。这一变化说明()A.科学精神得到了宣扬

B.科学知识实现了普及

C.主流意识实现了转型

D.科技进步已成为共识参考答案:A【考点】新文化运动【分析】由材料“1915年至1919年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则多达400多种”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精神得到了宣扬,A符合题意;

B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

C项“转型”的说法错误错误,排除;

科技进步已成为共识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1915年至1919年的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科学新思潮的杂志则多达400多种”,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可以得出结论。21. 在西周考古实物中发现许多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A.工官制有利于礼器标准化生产B.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重视C.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D.华夷观念阻碍了民族间文化交流参考答案:CA中“冲击”、D中“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说法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异姓诸侯国……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不符,排除;B中的“工官制度”形成于秦汉时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西周时期”,故排除;由题中的信息“西周时期……异姓诸侯国……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C正确。2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参考答案:A由于宗是一个会意字,所以这个字的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含义,题干中说表示宫室屋宇,所以“”就有可能是摆在宫室屋宇内的祖先牌位,再结合我们平时所提到的祖宗、宗法制、宗庙等说法,就可以确定该选A。皇帝出现在秦朝,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故排除掉BD;表示宫室屋宇,兵器象征战争,而战争不可能在“宫室屋宇”下进行,故排除C。23.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A.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C.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封锁政策,在“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指引下新中国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然而,20世纪50年代苏联霸权主义扩展,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被迫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外交政策进行了相关的调整,故C项正确;“二战”后至20世纪70、80年代,亚、非、拉美民族国家逐步实现民族独立,A项错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欧洲联合的加强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内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形成挑战,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改革失败,D项错误。24.一位画家说:「从来没见过天使或女神,所以也没有兴趣画这些主题」。他的画作多以当时社会底层农民、工人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内容为主题。这种艺术理念被当时许多中产阶级人士讥讽为「对丑陋的崇拜」,但是也获得不少人支持,形成一种艺术流派。这位画家最可能属于哪个时期的哪种派别?A.十八世纪中期的理性主义

B.十八世纪末期的浪漫主义C.十九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

D.十九世纪末期的印象主义参考答案:C25.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人身的自由 B.主权在民

C.思想的自由

D.社会契约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A项表述与题干无关,排除。BD两项都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学说,排除。材料中的康德是德意志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要运用自己的理智,这是思想自由的体现,C项正确。故选C。26.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迫切要解决生存与和平的具体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首先解决群众迫切要求的生存与和平问题,结果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27.下图所示为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A.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把中国的抗战带入了相持阶段C.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战役D.在敌后战场有效牵制了日军参考答案:A考查淞沪会战。从地图可知,战役进行的区域范围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又是抗日战争时期,故应是淞沪会战。此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B是广州、武汉的陷落;C指的是平型关大捷,在山西;D指的是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的作用,主要在华北。故应选A。28.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台”。材料中的“它”是指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参考答案: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形成的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它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故A符合题意。29.亨廷顿说:“一个政治体制还应当能够成功地同化现代化所造就的获得了新的社会意识的各种社会势力。当这些新生的社会集团要求参与政治体制之时,政治体制或是以各种与现存制度继续存在相和谐的方式提供参与关系……”19世纪上半期,英国提供给新的社会势力参与关系的相和谐方式是A.成立责任内阁 B.议会制改革 C.光荣革命 D.完成工业革命参考答案:B30.下表为某一时期连续三年中国经济发展数据统计,对该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第一年2534亿元+173%558.7亿元+24.4%第二年2104.5亿元—17%419.4亿元—25%第三年2012.3亿元—4.2%361.3亿元—13.9%A.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B.调整“左倾”错误的结果C.“文革”开始对经济的冲击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施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这三年时间中,国家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呈现第一年上升之后随之下降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调整之后,经济有所发展,但是“文革”兴起之后冲击了刚刚恢复发展的经济,与表格数据趋势一致,选项C正确;三大改造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材料趋势不符,排除A;调整“左倾”错误有助于经济发展,选项B与材料经济发展趋势相悖,排除;农村经济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其不会冲击工业产值,选项D排除。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纽约只有300多年的历史。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约24美元的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荷战争结束后,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1825年,伊利运河建成通航,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国际大都会。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全球经济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纽约市成了主导世界的城市,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根据李三虎《纽约与广州:一种城市变迁的历史透视》等整理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纽约的历史变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①提取的信息和反映的历史现象:提取的信息和历史现象有关联,历史现象属于这一时代;仅有提取的信息或指出历史现象;信息、历史现象与材料无关或错误。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比较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缺少,表述不准确。③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评价全面合理;评价比较全面合理;评价不合理。示例:信息: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历史现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概述和评价: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导致供需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发生。这场危机最早发生于美国,迅速波及世界,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激化。为了转嫁危机,德国、日本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英、美等国则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维护了现有的民主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道路。(“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详解】根据材料“1929年10月24日,组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全球经济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可以提取历史信息: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据此反映的历史现象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在概述和评价环节,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好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表现及其影响,可以得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导致供需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发生。这场危机最早发生于美国,迅速波及世界,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激化。为了转嫁危机,德国、日本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英、美等国则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维护了现有的民主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道路。32.(26分)在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文化体制改革”的议题成为重中之重,于是,“文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吸取养料。材料一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子路》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我国文化有何贡献?(4分)(2)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二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4分)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4分)(4)你认为当前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国际和国内机遇是什么?(4分)并据上述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时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4分)参考答案:(1)创立的儒学经过后世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万世师表”,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教育;编撰“五经”等。(4分,答对两点即可)(2)“五四”以前: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来驾御西方的“器物”;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国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3分)“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期倡导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3分)(3)原因: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4分)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4分,言之有理,酌情赋分)(4)国内机遇: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4分)对待:批判继承。(2分)处理: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2分,答到两点即可)33.材料

、纳粹体制尽管没有废除私有制,但是对经济实施了强有力的国家干预,使得价值规律遭到扭曲。大战结束后,德国经济如同其他领域一样,处于战胜国的严格监控之下。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流行,其他国家纷纷加强国家干预。德国社会民主党也主张加强国有化。但艾哈德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竞争尤其重要。从1948年6月起,艾哈德连续发布三个法令,宣布取消价格管制,废除工资冻结,取缔垄断。他表示,这样做的目的是“把由政府管制的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此后,艾哈德一直为此努力。1957年,联邦德国终于通过了《反对限制竞争法》,该法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坚持自由经济的基础上,联邦德国政府通过实施货币政策、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等,对经济生活给予一定程度的干预,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同时,国家又通过干预收入分配和劳资关系,通过“阶级调和”和“公平分配”,以确保“经济人道主义”的实现。一一据郑寅达《德国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艾哈德推动联邦德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艾哈德推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模式对联邦德国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1)纳粹德国实行的“统制经济”政策扭曲了市场功能;战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