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毒狂犬病抗狂犬病血清-课件_第1页
狂犬病毒狂犬病抗狂犬病血清-课件_第2页
狂犬病毒狂犬病抗狂犬病血清-课件_第3页
狂犬病毒狂犬病抗狂犬病血清-课件_第4页
狂犬病毒狂犬病抗狂犬病血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狂犬病病毒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病毒形态是一端平坦或略凹状,另

一端为半原形,酷似子弹,故得名弹状病毒,病毒大小75*175nm经组织培养后,病毒的形态多呈两端平坦状的颗粒。单链RNA病毒.

狂犬病毒的特点狂犬病病毒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1狂犬病毒形状狂犬病毒形状2

狂犬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对温度敏感,60℃30秒,100℃2秒即可灭活。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

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

抗生素对其却无灭活作用。

狂犬病毒的特点狂犬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对温度敏感,60℃30秒,3

狂犬病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对神经组织的嗜性远远大于其他组织。在神经组织内病毒复制的比率远比在其他组织内高。狂犬病毒的特点狂犬病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对神经组织的嗜性远远大于其他组织4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2、狂犬病毒的细胞壁对阳离子敏感。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在中枢神经内繁殖。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5、狂犬病毒一般会在伤口局部停留6天,然后侵入神经系统。狂犬病毒的特点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狂犬病毒5

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类狂犬病由狗、猫直接传染者占90%以上,其次为牛(主要是水牛)、猪、兔、马、驴骡以及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类狂犬病由狗、猫直接传染者占90%以上,其次为牛(主要是水牛)、猪、兔、马、驴骡以及野生动物。狂犬病毒的宿主动物

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6狂犬病狂犬病7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区域

主要宿主

亚洲

狗,猫,猫鼬,非洲

狗,豺,猫鼬,狐狸拉丁美洲

狗,蝙蝠北美洲

臭鼬,浣熊,狐狸

,蝙蝠加勒比海地区

猫鼬西欧

狐狸

,蝙蝠东欧

狐狸,狗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区域 主8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在唾液中排出病毒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狂犬病致病机理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在神经系统中向心9临床表现感染

潜伏期

前驱期

临床症状(急性神经期)

昏迷和死亡临床表现感染10感染几乎所有的病例被唾液中含有病毒的动物(狗)咬伤、抓伤或被舔及粘膜、破损皮肤极少数病例吸入病毒气溶胶(在实验室环境,蝙蝠居住的洞穴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器官移植感染几乎所有的病例被唾液中含有病毒的动物(狗)咬伤、抓11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5cm且有红晕或除局部反应外,伴有全身症状(荨麻疹、鼻咽痒感、喷嚏等)为强阳性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5cm且有红晕或除局部反应外,伴有全身症状(荨麻疹、鼻咽痒感、喷嚏等)为强阳性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不应在同一狂犬病疫苗注射器内使用本血清。WHO的最新规定是:“无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都要立即(与狂犬病疫苗)合用抗血清。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注射过程中,如出现哮喘、呼吸困难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严重全身过敏症状,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重者输液输氧,如反应轻微等症状消退后,酌情将注射的次数增加,剂量减少,以达到顺利注入所需的剂量---第1次可注射1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在一般情况下,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10倍;---如注射量达到4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局部伤口的及时严格处理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敏,直接按照如下操作方法进行,如发生超敏立即抢救,这样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护理操作目前普遍存在缩小其适应症的问题,据估计目前约80%接受狂犬病疫苗者都为Ⅲ度咬伤,因为多种原因都没有接种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暴露后抗狂犬病治疗的禁忌症。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敏,直接按照如下操作方法进行,如发生超敏立即抢救,这样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护理操作一般20–60天从暴露后数天到数年,差别非常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感染的病毒数量

感染的病毒株

暴露的严重程度

暴露的部位

一般20-60天1月内发病71%

3月内发病87%7-10天10-20天21-28天1-3月3-6月6-12月1年3.25%41.87%25.88%16.12%3.25%3.25%6.38%潜伏期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一般20–612前驱症状

持续数天非特异症不适乏力头痛发热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前驱症状持续数天13急性神经期

持续数天

两种类型

脑炎型(狂躁型)狂犬病,约80%麻痹型(哑型)狂犬病,约20%情绪波动(激动/抑郁,攻击性)恐惧发作(恐水恐光恐风)自主功能障碍(瞳孔散大)格林-巴利综合症(伴发热)完全瘫痪瘫痪急性神经期持续数天脑炎型(狂躁型)狂犬病,麻痹型(哑型14昏迷和死亡

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为昏迷和死亡在发病后数天时开始昏迷由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昏迷和死亡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为昏迷和死亡15近年全国狂犬病病例数近年全国狂犬病病例数16规范的狂犬病防治操作方法◆伤口处理◆

○就地、及时(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冲洗伤口的时间应在5~20分钟,---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乙醇消毒,继之用浓碘酊涂擦。

WHO推荐的此类局部处理伤口的方法是:“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是绝对必须的;这种措施适用于所有的咬伤,包括可能与狂犬病毒感染无关的创伤。”

规范的狂犬病防治操作方法◆伤口处理◆WHO推17○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

-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伤口不止血、不包扎、不缝合,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对伤口“封闭”后再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18○严重咬伤者伤口周围及底部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严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精制破伤风抗毒素。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局部伤口的及时严格处理

+被动免疫(注射抗血清或HRIG)+自动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辅以干扰病毒药物。○严重咬伤者伤口周围及底部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WHO推荐的19古时对狂犬咬伤伤口局部处理的认识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公元四世纪)“疗痸犬咬人方,先嗍去恶血,灸疮中十壮”。宋代《太平圣惠方》57卷:“凡春末夏初,犬多狂恶伤人,即须以杖预防,而不免者,莫出于疮上灸之,百日之中一日一阙者,方免于难,若初见疮痂痛定,自言平复者,其祸必至,死在旦夕”。清代《医宗金鉴》:“疯犬咬伤之处,急急用大嘴砂酒壶一个,内盛干烧酒,烫极热去酒,以酒壶镞嘴向咬处,如拔火罐样,吸尽恶血为度,击破自落,上用艾柱灸之,永不再发”。古时对狂犬咬伤伤口局部处理的认识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20狂犬病发病与抗体消长趋势疫苗注射0天7天14天180天360天自主抗体低水平期3天28天体内自主抗体水平发病率43天103天体内被动免疫抗体水平被动免疫狂犬病发病与抗体消长趋势疫苗注射0天7天14天180天36021被动免疫的原理GMT(IU/ml)在第0,3,7,14,28天使用单剂量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疫苗后狂犬病毒抗体滴度的变化。天狂犬病危险区域需要被动免疫(RIGs)安全区WHO血清阳转标准0.50,010,1110100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在疫苗能够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之前(7天),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患者被感染后的第一周提供被动保护。被动免疫的原理GMT(IU/ml)在第0,322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经血传播疾病的威胁】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如注射量达到4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在疫苗能够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之前(7天),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患者被感染后的第一周提供被动保护。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暴露后抗狂犬病治疗的禁忌症。——肌肉注射部位选择的原则是尽可能近的接近伤口部位:(下肢咬伤注射于同侧大腿前外测肌群,上体咬伤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头部咬伤可注射于颈背部肌肉,禁止注射于臀部肌肉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2、皮丘大于1cm且有红晕、水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用痒感者为阳性北美洲 臭鼬,浣熊,狐狸,蝙蝠但是病毒一旦与神经细胞结合或进入神经细胞,抗血清就无法发挥中和作用。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头面部伤口浸润注射时应避开神经丰富的部位,实在难以注射的部位给予前层皮下注射和伤口表面的喷洒和冲洗,需要麻醉时可用麻醉剂亚洲 狗,猫,猫鼬,+自动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在中枢神经内繁殖。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原理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抗狂犬病血23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方法

及常见反应的处理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方法

及常见反应的处理24适应症WHO的最新规定是:“无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都要立即(与狂犬病疫苗)合用抗血清。”目前普遍存在缩小其适应症的问题,据估计目前约80%接受狂犬病疫苗者都为Ⅲ度咬伤,因为多种原因都没有接种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适应症WHO的最新规定是:“无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都要立即25剂量和部位---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10倍(0.1ml抗血清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阳性判定标准:

1、注射部位皮丘小于0.5cm,为阴性,皮丘直径小于1cm且无红晕者为阴性

2、皮丘大于1cm且有红晕、水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用痒感者为阳性

3、皮丘大于1.5cm且有红晕或除局部反应外,伴有全身症状(荨麻疹、鼻咽痒感、喷嚏等)为强阳性皮试阴性者,也并非没有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剂量和部位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26脱敏注射法(1)---在一般情况下,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10倍;---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第1次可注射1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注射第2次2ml;---如注射量达到4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注射过程中,如出现哮喘、呼吸困难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严重全身过敏症状,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重者输液输氧,如反应轻微等症状消退后,酌情将注射的次数增加,剂量减少,以达到顺利注入所需的剂量

这种注射方法是传统的注射方法,缺点是注射时间长,操作麻烦,病人痛苦。脱敏注射法(1)---在一般情况下,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27推荐的脱敏注射(2)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敏,直接按照如下操作方法进行,如发生超敏立即抢救,这样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护理操作抗狂犬病血清生理盐水注射方法0.10.20.30.4余量0.90.80.70.6适量肌肉或皮下肌肉或皮下肌肉或皮下肌肉或皮下肌肉或皮下推荐的脱敏注射(2)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28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

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发生作用,从而使敏感细胞为抗血清所封闭,阻止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上。但是病毒一旦与神经细胞结合或进入神经细胞,抗血清就无法发挥中和作用。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29注射部位尽可能多的在受伤部位进行浸润注射,余下的血清进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部位选择的原则是尽可能近的接近伤口部位:(下肢咬伤注射于同侧大腿前外测肌群,上体咬伤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头部咬伤可注射于颈背部肌肉,禁止注射于臀部肌肉

严格按注射量均按体重计算,每1kg体重注射40IU(特别严重可酌情增至80~100IU)伤口面积大,血清不足的情况下稀释使用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应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的话在咬伤侧的对侧,以减少与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不应在同一狂犬病疫苗注射器内使用本血清。注射部位尽可能多的在受伤部位进行浸润注射,余下的血清进行肌肉30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针到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头面部伤口浸润注射时应避开神经丰富的部位,实在难以注射的部位给予前层皮下注射和伤口表面的喷洒和冲洗,需要麻醉时可用麻醉剂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31注射反应的处理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皮质腺素等进行抢救。

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注射反应的处理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32接种抗狂犬病血清后,工作、生活和饮食要注意那些问题?切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接种抗狂犬病血清后,工作、生活和饮食要注意那些问题?切忌饮酒33【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暴露后抗狂犬病治疗的禁忌症。

【经血传播疾病的威胁】

由于本品不含任何人血成分,杜绝了经人血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的发生,避免了其它潜在性危险【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34延误情况下是否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伤后注射第一针疫苗超过7天者,可不需要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已无必要免疫水平低下者,如何处理?严格按WHO推荐的要求处理,方法、剂量、时间应更加严格的执行,II类伤者应加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延误情况下是否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已无必要35特别注意门诊病人注射抗血清后,

须观察30分钟始方可离开。

特别注意门诊病人注射抗血清后,36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激动/抑郁,攻击性)5、狂犬病毒一般会在伤口局部停留6天,然后侵入神经系统。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蛋白对伤口“封闭”后再进行。人类狂犬病由狗、猫直接传染者占90%以上,其次为牛(主要是水牛)、猪、兔、马、驴骡以及野生动物。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麻痹型(哑型)狂犬病,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尽可能多的在受伤部位进行浸润注射,余下的血清进行肌肉注射。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一般20-60天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应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的话在咬伤侧的对侧,以减少与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敏,直接按照如下操作方法进行,如发生超敏立即抢救,这样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护理操作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2、狂犬病毒的细胞壁对阳离子敏感。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在中枢神经内繁殖。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5、狂犬病毒一般会在伤口局部停留6天,然后侵入神经系统。狂犬病毒的特点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37狂犬病狂犬病38前驱症状

持续数天非特异症不适乏力头痛发热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前驱症状持续数天39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

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发生作用,从而使敏感细胞为抗血清所封闭,阻止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上。但是病毒一旦与神经细胞结合或进入神经细胞,抗血清就无法发挥中和作用。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40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针到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头面部伤口浸润注射时应避开神经丰富的部位,实在难以注射的部位给予前层皮下注射和伤口表面的喷洒和冲洗,需要麻醉时可用麻醉剂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41一般20-60天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在中枢神经内繁殖。(激动/抑郁,攻击性)-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在中枢神经内繁殖。临床症状(急性神经期)亚洲 狗,猫,猫鼬,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区域 主要宿主临床症状(急性神经期)在神经组织内病毒复制的比率远比在其他组织内高。在疫苗能够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之前(7天),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患者被感染后的第一周提供被动保护。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发生作用,从而使敏感细胞为抗血清所封闭,阻止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上。【经血传播疾病的威胁】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伤口不止血、不包扎、不缝合,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北美洲 臭鼬,浣熊,狐狸,蝙蝠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由于本品不含任何人血成分,杜绝了经人血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的发生,避免了其它潜在性危险---第1次可注射1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自动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注射第2次2ml;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一般20–60天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5、狂犬病毒一般会在伤口局部停留6天,然后侵入神经系统。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如注射量达到4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应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的话在咬伤侧的对侧,以减少与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激动/抑郁,攻击性)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从暴露后数天到数年,差别非常大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暴露后抗狂犬病治疗的禁忌症。---如注射量达到4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05ml,观察30分钟。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吸入病毒气溶胶(在实验室环境,蝙蝠居住的洞穴)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针到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北美洲 臭鼬,浣熊,狐狸,蝙蝠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传染源。---注射第2次2ml;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自动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临床症状(急性神经期)蛋白对伤口“封闭”后再进行。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注射第2次2ml;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精制破伤风抗毒素。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5cm且有红晕或除局部反应外,伴有全身症状(荨麻疹、鼻咽痒感、喷嚏等)为强阳性---第1次可注射1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经血传播疾病的威胁】WHO推荐的此类局部处理伤口的方法是:“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面积大,血清不足的情况下稀释使用+自动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伤口不止血、不包扎、不缝合,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由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WHO推荐的此类局部处理伤口的方法是:“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特别注意门诊病人注射抗血清后,

须观察30分钟始方可离开。

一般20-60天○伤口不止血、不包扎、不缝合,开放性伤口42

狂犬病病毒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病毒形态是一端平坦或略凹状,另

一端为半原形,酷似子弹,故得名弹状病毒,病毒大小75*175nm经组织培养后,病毒的形态多呈两端平坦状的颗粒。单链RNA病毒.

狂犬病毒的特点狂犬病病毒归属于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43狂犬病毒形状狂犬病毒形状44

狂犬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对温度敏感,60℃30秒,100℃2秒即可灭活。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

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

抗生素对其却无灭活作用。

狂犬病毒的特点狂犬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对温度敏感,60℃30秒,45

狂犬病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对神经组织的嗜性远远大于其他组织。在神经组织内病毒复制的比率远比在其他组织内高。狂犬病毒的特点狂犬病病毒最大的特点是对神经组织的嗜性远远大于其他组织46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2、狂犬病毒的细胞壁对阳离子敏感。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在中枢神经内繁殖。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5、狂犬病毒一般会在伤口局部停留6天,然后侵入神经系统。狂犬病毒的特点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狂犬病毒47

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类狂犬病由狗、猫直接传染者占90%以上,其次为牛(主要是水牛)、猪、兔、马、驴骡以及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类狂犬病由狗、猫直接传染者占90%以上,其次为牛(主要是水牛)、猪、兔、马、驴骡以及野生动物。狂犬病毒的宿主动物

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传染源。人48狂犬病狂犬病49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区域

主要宿主

亚洲

狗,猫,猫鼬,非洲

狗,豺,猫鼬,狐狸拉丁美洲

狗,蝙蝠北美洲

臭鼬,浣熊,狐狸

,蝙蝠加勒比海地区

猫鼬西欧

狐狸

,蝙蝠东欧

狐狸,狗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区域 主50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在唾液中排出病毒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狂犬病致病机理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在神经系统中向心51临床表现感染

潜伏期

前驱期

临床症状(急性神经期)

昏迷和死亡临床表现感染52感染几乎所有的病例被唾液中含有病毒的动物(狗)咬伤、抓伤或被舔及粘膜、破损皮肤极少数病例吸入病毒气溶胶(在实验室环境,蝙蝠居住的洞穴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器官移植感染几乎所有的病例被唾液中含有病毒的动物(狗)咬伤、抓53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5cm且有红晕或除局部反应外,伴有全身症状(荨麻疹、鼻咽痒感、喷嚏等)为强阳性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5cm且有红晕或除局部反应外,伴有全身症状(荨麻疹、鼻咽痒感、喷嚏等)为强阳性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不应在同一狂犬病疫苗注射器内使用本血清。WHO的最新规定是:“无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都要立即(与狂犬病疫苗)合用抗血清。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注射过程中,如出现哮喘、呼吸困难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严重全身过敏症状,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重者输液输氧,如反应轻微等症状消退后,酌情将注射的次数增加,剂量减少,以达到顺利注入所需的剂量---第1次可注射1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在一般情况下,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10倍;---如注射量达到4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局部伤口的及时严格处理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敏,直接按照如下操作方法进行,如发生超敏立即抢救,这样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护理操作目前普遍存在缩小其适应症的问题,据估计目前约80%接受狂犬病疫苗者都为Ⅲ度咬伤,因为多种原因都没有接种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暴露后抗狂犬病治疗的禁忌症。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敏,直接按照如下操作方法进行,如发生超敏立即抢救,这样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护理操作一般20–60天从暴露后数天到数年,差别非常大主要的影响因素感染的病毒数量

感染的病毒株

暴露的严重程度

暴露的部位

一般20-60天1月内发病71%

3月内发病87%7-10天10-20天21-28天1-3月3-6月6-12月1年3.25%41.87%25.88%16.12%3.25%3.25%6.38%潜伏期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一般20–654前驱症状

持续数天非特异症不适乏力头痛发热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前驱症状持续数天55急性神经期

持续数天

两种类型

脑炎型(狂躁型)狂犬病,约80%麻痹型(哑型)狂犬病,约20%情绪波动(激动/抑郁,攻击性)恐惧发作(恐水恐光恐风)自主功能障碍(瞳孔散大)格林-巴利综合症(伴发热)完全瘫痪瘫痪急性神经期持续数天脑炎型(狂躁型)狂犬病,麻痹型(哑型56昏迷和死亡

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为昏迷和死亡在发病后数天时开始昏迷由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昏迷和死亡几乎所有的狂犬病临床症状都会发展成为昏迷和死亡57近年全国狂犬病病例数近年全国狂犬病病例数58规范的狂犬病防治操作方法◆伤口处理◆

○就地、及时(最好是在咬伤后几分钟内)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可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冲洗伤口的时间应在5~20分钟,---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再用75%乙醇消毒,继之用浓碘酊涂擦。

WHO推荐的此类局部处理伤口的方法是:“立即用肥皂水、消毒剂或单用清水反复清洗伤口是绝对必须的;这种措施适用于所有的咬伤,包括可能与狂犬病毒感染无关的创伤。”

规范的狂犬病防治操作方法◆伤口处理◆WHO推59○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

-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掉后按上法处理。○伤口不止血、不包扎、不缝合,开放性伤口应尽可能暴露。○如果伤口必须包扎缝合(如侵入大血管),则应保证伤口已彻底清洗消毒并已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对伤口“封闭”后再进行。○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60○严重咬伤者伤口周围及底部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或严重咬伤,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以增强保护效果。○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或精制破伤风抗毒素。WHO推荐的预防狂犬病的最佳方案是:局部伤口的及时严格处理

+被动免疫(注射抗血清或HRIG)+自动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辅以干扰病毒药物。○严重咬伤者伤口周围及底部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WHO推荐的61古时对狂犬咬伤伤口局部处理的认识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公元四世纪)“疗痸犬咬人方,先嗍去恶血,灸疮中十壮”。宋代《太平圣惠方》57卷:“凡春末夏初,犬多狂恶伤人,即须以杖预防,而不免者,莫出于疮上灸之,百日之中一日一阙者,方免于难,若初见疮痂痛定,自言平复者,其祸必至,死在旦夕”。清代《医宗金鉴》:“疯犬咬伤之处,急急用大嘴砂酒壶一个,内盛干烧酒,烫极热去酒,以酒壶镞嘴向咬处,如拔火罐样,吸尽恶血为度,击破自落,上用艾柱灸之,永不再发”。古时对狂犬咬伤伤口局部处理的认识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62狂犬病发病与抗体消长趋势疫苗注射0天7天14天180天360天自主抗体低水平期3天28天体内自主抗体水平发病率43天103天体内被动免疫抗体水平被动免疫狂犬病发病与抗体消长趋势疫苗注射0天7天14天180天36063被动免疫的原理GMT(IU/ml)在第0,3,7,14,28天使用单剂量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疫苗后狂犬病毒抗体滴度的变化。天狂犬病危险区域需要被动免疫(RIGs)安全区WHO血清阳转标准0.50,010,1110100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在疫苗能够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之前(7天),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患者被感染后的第一周提供被动保护。被动免疫的原理GMT(IU/ml)在第0,364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经血传播疾病的威胁】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如注射量达到4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在疫苗能够产生可检测到的抗体之前(7天),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患者被感染后的第一周提供被动保护。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暴露后抗狂犬病治疗的禁忌症。——肌肉注射部位选择的原则是尽可能近的接近伤口部位:(下肢咬伤注射于同侧大腿前外测肌群,上体咬伤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头部咬伤可注射于颈背部肌肉,禁止注射于臀部肌肉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2、皮丘大于1cm且有红晕、水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用痒感者为阳性北美洲 臭鼬,浣熊,狐狸,蝙蝠但是病毒一旦与神经细胞结合或进入神经细胞,抗血清就无法发挥中和作用。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头面部伤口浸润注射时应避开神经丰富的部位,实在难以注射的部位给予前层皮下注射和伤口表面的喷洒和冲洗,需要麻醉时可用麻醉剂亚洲 狗,猫,猫鼬,+自动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在中枢神经内繁殖。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原理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抗狂犬病血65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方法

及常见反应的处理抗狂犬病血清的使用方法

及常见反应的处理66适应症WHO的最新规定是:“无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都要立即(与狂犬病疫苗)合用抗血清。”目前普遍存在缩小其适应症的问题,据估计目前约80%接受狂犬病疫苗者都为Ⅲ度咬伤,因为多种原因都没有接种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适应症WHO的最新规定是:“无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都要立即67剂量和部位---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10倍(0.1ml抗血清加0.9ml氯化钠注射液),在前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阳性判定标准:

1、注射部位皮丘小于0.5cm,为阴性,皮丘直径小于1cm且无红晕者为阴性

2、皮丘大于1cm且有红晕、水肿、浸润,特别是形似伪足或用痒感者为阳性

3、皮丘大于1.5cm且有红晕或除局部反应外,伴有全身症状(荨麻疹、鼻咽痒感、喷嚏等)为强阳性皮试阴性者,也并非没有无过敏史者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可先注射小量于皮下进行试验,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于皮下或肌内。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剂量和部位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68脱敏注射法(1)---在一般情况下,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释10倍;---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第1次可注射1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注射第2次2ml;---如注射量达到4ml仍无反应,可缓慢地将全量注入。注射过程中,如出现哮喘、呼吸困难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严重全身过敏症状,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重者输液输氧,如反应轻微等症状消退后,酌情将注射的次数增加,剂量减少,以达到顺利注入所需的剂量

这种注射方法是传统的注射方法,缺点是注射时间长,操作麻烦,病人痛苦。脱敏注射法(1)---在一般情况下,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血清稀69推荐的脱敏注射(2)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敏,直接按照如下操作方法进行,如发生超敏立即抢救,这样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护理操作抗狂犬病血清生理盐水注射方法0.10.20.30.4余量0.90.80.70.6适量肌肉或皮下肌肉或皮下肌肉或皮下肌肉或皮下肌肉或皮下推荐的脱敏注射(2)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70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

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发生作用,从而使敏感细胞为抗血清所封闭,阻止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上。但是病毒一旦与神经细胞结合或进入神经细胞,抗血清就无法发挥中和作用。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71注射部位尽可能多的在受伤部位进行浸润注射,余下的血清进行肌肉注射。——肌肉注射部位选择的原则是尽可能近的接近伤口部位:(下肢咬伤注射于同侧大腿前外测肌群,上体咬伤注射于上臂三角肌,头部咬伤可注射于颈背部肌肉,禁止注射于臀部肌肉

严格按注射量均按体重计算,每1kg体重注射40IU(特别严重可酌情增至80~100IU)伤口面积大,血清不足的情况下稀释使用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应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的话在咬伤侧的对侧,以减少与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不应在同一狂犬病疫苗注射器内使用本血清。注射部位尽可能多的在受伤部位进行浸润注射,余下的血清进行肌肉72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针到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头面部伤口浸润注射时应避开神经丰富的部位,实在难以注射的部位给予前层皮下注射和伤口表面的喷洒和冲洗,需要麻醉时可用麻醉剂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73注射反应的处理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轻者注射肾上腺素后即可缓解;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皮质腺素等进行抢救。

2.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淋巴结肿大、局部浮肿,偶有蛋白尿、呕吐、关节痛,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及水肿。一般系在注射后7~14天发病,称为延缓型。亦有在注射后2~4天发病,称为加速型。对血清病应对症疗法,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物,一般数日至十数日即可痊愈。注射反应的处理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74接种抗狂犬病血清后,工作、生活和饮食要注意那些问题?切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接种抗狂犬病血清后,工作、生活和饮食要注意那些问题?切忌饮酒75【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暴露后抗狂犬病治疗的禁忌症。

【经血传播疾病的威胁】

由于本品不含任何人血成分,杜绝了经人血传播的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的发生,避免了其它潜在性危险【妊娠和哺乳】

鉴于同狂犬病相连的死亡危险,妊娠不是76延误情况下是否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伤后注射第一针疫苗超过7天者,可不需要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已无必要免疫水平低下者,如何处理?严格按WHO推荐的要求处理,方法、剂量、时间应更加严格的执行,II类伤者应加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延误情况下是否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已无必要77特别注意门诊病人注射抗血清后,

须观察30分钟始方可离开。

特别注意门诊病人注射抗血清后,78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激动/抑郁,攻击性)5、狂犬病毒一般会在伤口局部停留6天,然后侵入神经系统。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对阳光、紫外线敏感,各种常见的消毒剂如肥皂水、碘酒、3%来苏尔、75%酒精等均可使其灭活。蛋白对伤口“封闭”后再进行。人类狂犬病由狗、猫直接传染者占90%以上,其次为牛(主要是水牛)、猪、兔、马、驴骡以及野生动物。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重者需输液输氧,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麻痹型(哑型)狂犬病,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尽可能多的在受伤部位进行浸润注射,余下的血清进行肌肉注射。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一般20-60天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应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的话在咬伤侧的对侧,以减少与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际操作上也可以在皮试5分钟后如不发生超敏,直接按照如下操作方法进行,如发生超敏立即抢救,这样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护理操作1、狂犬病毒形状为子弹形,一端为椭圆形,另一端平整。2、狂犬病毒的细胞壁对阳离子敏感。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主要在中枢神经内繁殖。4、狂犬病毒在神经轴中的移动速度约1mm/小时。5、狂犬病毒一般会在伤口局部停留6天,然后侵入神经系统。狂犬病毒的特点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79狂犬病狂犬病80前驱症状

持续数天非特异症不适乏力头痛发热警示性主诉:暴露部位疼痛或感觉异常前驱症状持续数天81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

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和抗体不但可以中和游离病毒,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上的病毒发生作用,使病毒从细胞上脱落;也可直接与宿主细胞发生作用,从而使敏感细胞为抗血清所封闭,阻止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上。但是病毒一旦与神经细胞结合或进入神经细胞,抗血清就无法发挥中和作用。注射时间——越早越好,7日内有效抗狂犬病血清所含的中82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针到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头面部伤口浸润注射时应避开神经丰富的部位,实在难以注射的部位给予前层皮下注射和伤口表面的喷洒和冲洗,需要麻醉时可用麻醉剂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方法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先进83一般20-60天3、狂犬病毒具有嗜神经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