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教案讲义_第1页
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教案讲义_第2页
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教案讲义_第3页
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教案讲义_第4页
中国电影艺术史课程教案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结论教学内容说明:1、整体介绍《中国影视艺术简史》课程性质和本学期教学安排;2、推介观摩重要影片或相关专题片,进行专题讨论,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影视史的兴趣。教学目标:1、旨在让学生对中国影视艺术发展史有整体的认识和系统的掌握,使他们既准确地把握中国影视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和纵向脉络,了解和掌握中国影视史的两岸三地架构。2、旨在学生建立纵向历史架构的同时,能够清楚地掌握各阶段中国影视史的重要类型、主要导演和重要作品,为进入后面的当代中国影视研究建立好准确的纵横坐标系。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学生专题讨论相结合;2、理论教学、影片观摩相结合。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影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授课内容 专题讨论 影片观摩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电影(包括香港和台湾)从无到有、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整个历史进程,以及介绍重要的类型、导演和作品,有点有面、有史有论。鉴于学生普遍对早期电影缺乏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升教学互动的效果本课程在主要依据历史分期的纵向教学模式基础上,将类型题材的范畴巧妙引入教学过程,并全新贯通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电影史,摸索出将早期电影与当代电影、内地电影与港台电影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本课程的突出特色,在于在传统电影史教学的内地电影基础上,完善了电影史地两岸三地架构,全新纳入台湾电影史、香港电影史,真正形成完整的中国电影史教学体系。二、教学安排:为了更好地架构两岸三地的电影史纵横比较、相互补充的视野,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经典老片和优秀新片的关注热情,本课程打破传统电影史教学中以线性历史推进为主的讲授模式而尝试引入适用于香港商业电影发展的类型电影概念,使之与商业机制不完善的内地电影、台湾电影中常见的题材范畴概念相互补充,从而形成全新的纵向线索梳理、横向类型题材对比的教学架构。1、课程教学安排思路:#1首先梳理两岸三地电影从无到有、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幼稚到成熟的历史演变,奠定清本学期专题讨论题目:1、张彻与胡金铨电影2、20世纪90年代香港武侠片多元化创作3、20世纪90年代内地喜剧1、观摩纪录片《百年光影》

晰的纵向电影史发展脉络和架构;2然后以武侠类型、喜剧类型(题材)等为视角,具体切入两岸三地电影发展中的美学流派、杰出导演和重要作品.所有教学内容集中在18周内完成2、类型电影的概念所谓“类型电影”指按照不同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在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和场景设置等多方面存在相似特点的电影.换言之,类型电影指的是拥有相同主题、相似情节、相似人物、相似场景及相似视听技巧的影片集合.类型电影其实是电影叙事系统(即讲故事)的规律化和模式化。一般要具备以下基本要素:!公式化的情节,即故事情节的结构方法比较模式化。2模式化的人物,即人物形象设计的定型化。3类型化的场景,也即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环境空间的概念化。三、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相长”“教学互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影片、思考问题的能力。1、课堂讲授:2、组织讨论:创作4、许冠文与周星驰喜剧电影比较2、观摩影片《西洋镜》3、作业方式:四、重要参考书目:1、指定教材:谢柏梁袁玉琴。《中国影视艺术简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参考书目: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蔡洪声、宋家玲、刘桂清主编.香港电影八十年.北京广播学院出.2000赵卫防.《香港电影史1897-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张燕.《映画:香港制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修订版)。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黄仁、王唯编著。《台湾电影百年史话》。台北:中华影评人协会出版。2004《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卷》、香港《电影双周刊》、台湾《电影

欣赏》等重要刊物;相关电影网站。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中国两岸三地电影史概述第一节内地电影概述教学内容说明:1、重点讲授内地电影电影的发展历史脉络;2、观摩电影《西洋镜》和纪录片《百年光影》等,从感性影像把握电影史发展线索。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内地电影的基本发展脉络。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2、理论教学、影片观摩相结合。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影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授课内容影片观摩百年来,内地电影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观摩纪录电影

1、初创期——萌芽和初创阶段;2、发展期——20年代,探索阶段;《百年光影》。1、初创期——萌芽和初创阶段;2、发展期——20年代,探索阶段;《百年光影》。3、高潮期——战前左翼电影、默片成熟和有声电影诞生时期;4、低潮期——抗战电影阶段;5、成熟期一-40年代,战后影戏电影的成熟阶段;7、荒芜期一-文革电影的低落阶段;乐纷争;6、繁荣期--建国后“17年电影"的高潮阶段;8、新时期——文革后创新突破阶的第五代电影和娱9、新电影——新生代电影和老电影人新创作。观摩影片《定军山》一、中国电影的初创期和发展期(1896—1930)观摩影片《定军山》1、电影传入中香港:多种说法1896年1月18日;1897年4月26日.1898年是可以肯定的。内地: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台湾:多种说法:1899年;1901年。2、早期电影短片的创作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谭鑫培表演的京剧戏曲纪录片《定军山》,这是中国第一部电影。191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和郑正秋联合导演了《难夫难妻》(又叫《洞房花烛》),是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

1913年,黎北海导演、黎民伟自编自演了影片《庄子试妻》,是香港电影自主创作的开始,也是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3、长故事片的创作1921年,中国开始摄制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1)《阎瑞生》:导演任彭年、徐欣夫。(2)《海誓》:导演但杜宇。 (3)《红粉骷髅》:导演管海峰。(4)《孤儿救祖记》:1923年,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主演王汉伦、郑小秋。4、早期重要的民营制片、发行放映业20年代以后,中国掀起电影投资热潮,制片公司蜂拥而起。明星"、"天一”、“联华”等是其中最重要的公司。(1)明星1922年3月,在上海成立,创办人为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创办宗旨“抱定创造新企业的宏愿,秉者为艺术而奋斗的精神”去办,电影“与国民道德实业发展有莫大关系”,可以“补家庭教育暨学校教育之不及”.1923年底,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问世。1928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推动第一波武侠片热潮.(2)天一观摩影片《神女》《渔光曲》片段。1925年6月,在上海成立,创办人是邵氏兄弟,主持人为老大邵醉翁。观摩影片《姊妹观摩影片《姊妹花》《桃李劫》《马路天使》片段.1925年拍摄了《女侠李飞飞》,1926年拍摄了《梁祝痛史》等稗史片,引领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的稗史片潮流。(3)联华1930年,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成立,创办人是将外国电影看作为“外国文化侵略”工具的罗明佑.联华提出了“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的“复兴国片”终极目的。1930年的创业作《故都春梦》,由罗明佑编剧,孙瑜导演。5、早期重要人物一郑正秋、张石川二、中国电影的高潮期(1930—1937)1、左翼电影的兴起1933年3月,在瞿秋白的领导下,沈端先(夏衍、阿英(钱杏邨、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在内的五人“党的电影领导小组”。1933年是左翼电影的丰收年,涌现了《春蚕》、《民族生存》等无声影片,还有《姊妹花》、《渔光曲》等优秀的有声电

观摩《一江春水观摩《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片段。2、无声电影的成熟(1)吴永刚和《神女》1934年,被誉为1934年中国电影界的最大收获,也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的艺术成就走向了成熟的最高点。(2)蔡楚生和《渔光曲》1934年,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赢得国际奖项的故事片。3、有声电影的诞生和探索1930年6月,明星公司开始拍摄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观摩《南征北战》《董存瑞》《红色娘子观摩《南征北战》《董存瑞》《红色娘子军》片段.(1)郑正秋的《姊妹花》1933在声音的探索上,台词的运用已经比较成功,而且在语腔语调上有了比较独特的节奏感。缺点在于,台词过于集中和戏剧化,并且整部影片没有音乐和音响。(2)袁牧之和《桃李劫》1934《桃李劫》遵循了有声电影的创作观念,将声音第一次作为有机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构思,被赞誉为“中国有声电影划时

代的作品”.(3)《马路天使》:1937,袁牧之导演被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赞誉为“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中国式的“影片。影片使得中国有声电影艺术成就登三、cl电影低潮期(1937—1945)三、cl电影低潮期(1937—1945)观摩《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片段。1、国统区电影:国民党统治区的“大后方”电影,绝大多数是服务于民族战争的抗日宣传片.2、上海“孤岛”:孤岛的电影工作者不能直接进行抗日宣传.创作数量数百部。3、沦陷区:主要拍摄宣传日本侵略政策是“启发民智”以及消磨中国人民斗志的“娱乐影片”,由日本人创作。观摩《李双双》《锦上添花》片段.、中国电影成熟期(1945—194观摩《李双双》《锦上添花》片段.1、战后电影的成熟(1)电影观念的成熟:“影戏”传统更加完善,并且占据了中国电影的主导统治地位.#1强烈地关注现实;#2明确的时代特征;#3鲜明的社会功利目的;#4戏剧化叙事功能的大大加强.(2)电影艺术的成熟:作品:一《一江春水向东流》);三《三毛流浪记》);五(《乌鸦与麻雀》);八《八千里路云和月》);万《万家灯火》)特点:1、电影创作中现实内容的容量更加广泛;2、重大转变是,着重从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角度来把握历史和探讨人生2、重要影片(1)情节剧史诗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蔡楚生、郑君里合导,陶金、白杨主演。特点一:史诗性的宏观描写风格。#1大地域跨度;#2大时间跨度;#3大社会容量;#4大历史写真。观摩《巴山夜雨观摩《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伤逝》等片段.(2)散文风格的艺术电影《小城之春》:1948年,导演费穆,文华公司出品。特点一:侧重于人物内心情感表现、注重散文诗般文化传统,注重人生哲理、情感价值、伦理观念的意义探讨.特点二:银幕意境氛围的营造,叙事、影像体现出婉约派宋词含蓄内敛的特点。五、中国电影繁荣期(1949—1966)1946年10月1日成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的拍摄标志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诞生。新中国电影政策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a、极强的政治性。b、极强的领导意志。c、多变性。经历四起四落的过程。

1、战争题材影片(1)主要分类:2.全景式、宏观式的战争史诗电影; 区注重革命者个人成长的战争电影; C.儿童视角描写战争的电影(2)重要作品《南征北战》(1952成荫、汤晓丹导演;沈西蒙等编剧;陈戈、张瑞芳等主演)《董存瑞》(1955,丁洪等编剧,郭维导演,包杰摄影,张良主演)《青春之歌》(1959,改编杨沫,崔嵬、陈怀恺导,谢芳、秦怡、于是之主演)《红色娘子军》(1960,梁信编,谢晋导,沈西林摄,祝希娟、王心刚、陈强演)2、人文主义电影:(1)主要特点:#1明确的批判性主题;#2鲜明的时代和社会背景;#3强烈的矛盾冲突(内在情感层面;#4悲剧性结构,一般导向悲剧结局;#5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2)重要作品《我这一辈子》(1950,石挥编导演)观摩《黄土地》《红高粱》《黑炮事件》片段.观摩《长大成

《林家铺子》(1959,夏衍改编,水华导演,钱江摄影,谢添主演)《早春二月》(1963,谢铁骊编导,李文化摄,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农奴》(1963,黄宗江编,李俊导)3、喜剧电影(1)主要特点#1夸张的动作;#2噱头式表演;#3误会的场面;#4尴尬的语言。(2)发展演变:A、讽刺喜剧——B、歌颂喜剧——^轻喜剧(3)重要作品《李双双》(1962,鲁韧导演,张瑞芳、仲星火主演)《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不拘小节的人》(1956)《五朵金花》(1959,王家乙导演,杨丽坤主演)《今天我休息》(1959,鲁韧导演)《锦上添花》(1962,谢添、陈方千导演,韩非、赵子岳、凌兀等主演)4、历史题材电影人》《寻枪》《开往春天的地铁i》片段.观摩《冬春的日子》《北京杂种《小武》等片段。观摩《阳光灿烂的日子》《赢家》片段。

观摩《黑骏马》《悲情布鲁克》《没事偷着乐观摩《黑骏马》《悲情布鲁克》《没事偷着乐》片段。《红旗谱》(1960,梁斌等编剧,凌子风导演,吴印咸摄影,崔嵬、葛存壮主演)《甲午风云》(1962,林农导演,李默然、浦克等主演)5、音乐故事片《刘三姐》(1960,乔羽编剧,苏里导演,黄婉秋主演)《阿诗玛》(1964,葛炎编剧,刘琼导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主演)《洪湖赤卫队》(1961,谢添、陈方千、徐枫导演,钱江摄影,王玉珍等主演)六、中国电影荒芜期(1966—1976)样板戏电影8个保留剧目:《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海港》《龙江颂》《平原作战》样板戏^影特点: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或者简化为:英雄人物近大亮、反面人物远小黑。七、中国电影新时期(1976-1989)1、电影复苏和艺术探索

(1)理论复苏1979年,中国电影理论界走出关键的步伐,主要产生了著名影评家白景晟的文章《扔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评论家钟惦斐提出“电影与戏剧离婚”、著名女导演张暖忻和文化研究者李陀合写的文章《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2)重要作品《巴山夜雨》(1980吴永刚总导演/吴贻弓导演,张瑜、仲星火主演)《天云山传奇》(1980,谢晋导演,王馥荔、仲星火等主演)《邻居》(1981,郑洞天、徐谷明导演,冯汉元等主演)《伤逝》(1981,水华导演,王心刚、黄宗洛主演)《边城》(1983,凌子风导演)《城南旧事》(1982,吴贻弓导演,沈洁、郑振瑶、张丰毅等主演)2、第五代电影创作(1)重要作品《一个和八个》(张军钊导演)(第五代电影发轫之作);《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陈凯歌导演)《猎场札撒》《盗马贼》(田壮壮导演); 《黑炮事件》《轮回》《错位》(黄建新导演)

《喋血黑谷》《晚钟》《大磨坊》《阴阳界》(吴子牛导演)(2)创作特点1文化上,站在历史的高度反思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沉重与落后具有空前的深刻性,并且善于在民俗的展示中融入历史的思考.2艺术上,影像造型意识的成熟。不仅注重探索、尝试全新的视听语言,而且更加注重影像造型的寓意性、深刻性、叛逆性3叙事上,在纪实基础上的表现。一方面淡化情节的戏剧冲突的激烈程度,叙事节奏非常缓慢,另一方面表现出主观的思考4题材上,改编自文学作品的比较多。(3)代表人物陈凯歌一一执著的理想者创作特点:1专注于文化、民族、传统、历史、人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内蕴而著称.2影像的意蕴追求、民族风味的追求最独具一格,影像中充溢着典型的中国是文化内涵.张艺谋一一最具才华和创新思维的导演创作特点:#1、以鲜明的电影化“影像造型”探索著称。 #2、不断地挑战自己得电影,敢于尝试不同的影片类型。新——都市平民电影导演创作特点:#1、执著于都市平民化题材,关注小人物的真实生存状态。被称为“平民”导演。#2、独具一格的“黑色幽默”风格。八、九十年代新电影(1990-至今)1、新生代电影(1)主流电影路学长:《长大成人》1993、《非常夏日》1999、《卡拉是条狗》2002、《租期》2005张扬:《爱情麻辣烫》1997、《洗澡》1999、《昨天》2001、《向日葵》2005、《落叶归根》2006金琛:《网络时代的爱情》1997、《菊花茶》1999 管虎:《头发乱了》1993、《西施眼》2002李欣:《谈情说爱》1995、《我血我情》1997、《花眼》2001、《自娱自乐》

陆川:《寻枪》2000、《可可西里》2004 宁浩:《香火》、《疯狂的石头》2006俞钟:《我的兄弟姐妹》2000、《我的美丽乡愁》2001、《香巴拉信使》2006张一白:《开往春天的地铁》2001、《好奇害死猫》2005、《夜。上海》2006 小江:《电影往事》2005王全安:《月蚀》1999、《惊蛰》2004、《图雅的婚事》2006 李虹:《伴你高飞》1996、《黑白》2001马俪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们俩》2004 徐静蕾:《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地下电影系列娄烨:《危情少女》1994、《周末情人》1995、《苏州河》1998、《紫蝴蝶》2003王小帅:《冬春的日子》1993、《极度寒冷》1994、《扁担,姑娘》1996、《梦幻田园》1999、《十七岁单车》2000、《青红》2004、胡雪杨:《留守女士》1992、《湮没的青春》1993、《牵牛花》1995 何建军:《悬恋》、《邮差》1995(3)纪实影片、纪录片创作吴文光:《流浪北京》、《我毕业了》 哈斯朝鲁:《剃头匠》 李杨:《盲井》、《盲山》(2005)张元《妈妈》1989、《北京杂种》、《东宫西宫》1996、《儿子》1996、《过年回家》1998、《我爱你》2002、《看上去很美》2005贾樟柯:《小山回家》1996短片、《小武》1997、《站台》2000、《世界》2005、《三峡好人》2006(4)特别人物、特别作品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3、《鬼子来了》1998、《太阳照常升起》2007霍建起:《赢家》、《歌手》、《那山那人那狗》、《蓝色爱情》、《生活秀》《暖》二、第四代、第五代电影人新创作1、谢飞一儒者的电影作品:《香魂女》1992(柏林金熊奖I《黑骏马》1995、《益西卓玛》2000特点:(1)深刻沉静的社会人文思考(2)散文式的叙事结构(3)女性形象的刻画与挖掘(4)影像风格:既理想又悲剧的意识2、塞夫、麦丽丝一一马上动作片作品:《骑士风云》1990、《东归英雄传》1993、《悲情布鲁克》1996、《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998特点:(1)一贯的主题:蒙古族历史与人民;(2)突出的“马上动作片”;(3)史诗性写实与浪漫化抒情相结合;

3、杨亚洲一平民导演作品:《站直了,别趴下》1992、《背靠背,脸对脸》1994(以上与黄建新联合导演)、《没事偷着乐》1998、《美丽的大脚》2001特点:(1)平民化都市演绎;(2)平淡而韵味的叙事;(3)朴实简练、含蓄节制的影像;(4)精彩细腻、内蕴深刻的细节处理.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中国两岸三地电影史分期概述 第二节香港电影概述教学内容说明:1、重点讲授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脉络;2、观摩电影纪录片《百年梦工场》等,从感性影像把握电影史发展线索。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香港电影的基本发展脉络。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2、理论教学、影片观摩相结合。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影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授课内容影片观摩百年来,香港电影主要分期:(1)1895-1949,早期发展 (2)1949—1966,黄金时期;(3)1966-1978,转型时期;

(4)1979-1997,多元化创作时期;(5)1997-至今,新时期.一、早期香港电影的发展(1895-1949)1、光影乍现阶段(1895—1912)1898年,爱迪生派人到香港拍摄多部纪录短片,包括“香港总督府”、“香港街景”、“香港码头”、“香港商团”等,在美国上映.1904年,学得西方电影技术的余丰)||页回到香港,购买了电影放映机和影片之后向社会出租,进一步推动早期电影的发行。1909年,梁少坡在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支持下,拍摄短片《偷烧鸭》.这是香港人创作电影的最早记载。2、创作萌芽阶段(1913—1936)(1)香港电影本土生产的开始1913年,香港第一家制片机构“华美影片公司”老板黎民伟自编自演、黎北海导演的故事短片《庄子试妻》。(2)《胭脂》: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1924年,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3)有声电影的出现观摩香港电台专题片《百年梦工场》。观摩纪录电影

1933年,黎北海导演了香港第一部完全有声片《傻仔洞房》.这时期,香港影人先后成立“大观”、"天一”等制片公司,聘用李晨风、吴楚帆、关文清等著名导演拍摄许多优秀的粤语电影。(4)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黎民伟的电影活动主要经历了民新、联华和启明三个时期. 黎民伟电影思想的核心是“电影救国”.黎民伟拍摄最多、也最有价值的是大量的纪录片,成为中国早期的纪录电影大师。3、成长进步阶段(1937—1945)(1)左翼电影人到港倡导“华南国防电影运动”最突出的是1938年蔡楚生编剧、司徒慧敏导演的影片《游击进行曲》。(2)香港电影人自觉创作进步电影香港进步电影人在邝山笑、林坤山的发起下,成立“华南电影界赈灾会”,组织拍摄了《最后关头》等进步电影。4、全面复苏时期(1945-1949)(1)重要公司1947年永华影片公司成立。1948年推出重要电影《国魂》和《清宫秘史》.《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观摩影片《中秋月》《家》等影片片段.

(2)彩色电影的出现观摩《独臂刀》粤语片《蝴蝶夫人》:1948年,赵树燊导演,这是香港自产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锦绣天堂》:1949年,第一部《大醉侠》《流彩色国语片。星・蝴蝶•剑》片段。6(2)彩色电影的出现观摩《独臂刀》粤语片《蝴蝶夫人》:1948年,赵树燊导演,这是香港自产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锦绣天堂》:1949年,第一部《大醉侠》《流彩色国语片。星・蝴蝶•剑》片段。6、^嘴(1)由无到有:故事短片《庄子试妻》。(2)由短而长:长故事片《胭脂》。(3)由无声到有声:局部有声片《良心》。(4)由黑白到彩色:粤语片《蝴蝶夫人》,国语片《锦绣天堂》。二、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1949—1966)观摩《精武门》1、国语片创作《醉拳》片段。(1)长城当时最受人注目的国语片制作公司主要有“长城”、"凤凰”和"邵氏"。观摩《半斤八“长城”1950年成立,是战后香港最早成立的国语片公司.“凤凰”1953年成立,主持大局的是朱石麟。1两》《铁板烧》片段。(2)邵氏片段。1950年,邵邨人创办“邵氏父子”。1957年邵逸夫到港,1958年3月成立“邵氏兄弟"。

2、粤语片创作涌现出“新联”、“中联"、"华侨”、“光艺”等大批粤语制片公司.(1)新联:1952年成立,提出“新联出品,必属佳片”。创业作是《败家仔》.(2)中联:1952年底成立,提出“中联出品,制作严谨”。创业作是《家》三、香港电影的转型时期(1966—1978)1、新派武侠片(1)概况1966年,邵氏公司推出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1967年推出张彻导演的《独臂刀》,标志着新派武侠片的正式诞生。(2)分期前期从60年代下半期到70十年代初,主要以张彻和胡金铨两大旗手导演作为核心.后时期从李小龙去世至1978年前后,主要以导演系列改编自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的楚原为代表2、李龙真功夫片1971年,罗维导演了由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影片首映迅即打破百万票房纪录,,标志着香港武侠电影由前面古代的刀剑武侠片向拳脚功夫片的转向,也标志着李小龙式徒手搏击的“真功夫电影”的开端.观摩影片《笑傲江湖》《最佳拍档》《鬼打鬼》《胭脂扣》《飞越黄昏》等片段.

3、喜剧功夫片1978年,武侠功夫片真正喜剧化,袁和平拍摄了成龙主演的《蛇形刁手》和《醉拳》两部影片。《醉拳》作为诞生标4、市民喜剧片唯一能在70年代与武侠功夫片相抗衡的片种,只有许冠文、许冠杰兄弟开创的“市民喜剧片”。观摩影片《风云雄霸天下》《枪火》《买凶拍人》《江湖观摩影片《风云雄霸天下》《枪火》《买凶拍人》《江湖》片段。1、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1979年,章国明、徐克、许鞍华、翁维铨处女作《点指兵兵》、《蝶变》、《疯劫》和《行规》为标志,新浪潮运动正式诞生。刘成汉《欲火焚琴》(1979)、谭家明《名剑》(1980I于仁泰《救世者》(1980)、方育平《父子情》(19811余允抗《凶榜》(1981)等一大批先锋作品。2、商业电影重要类型(1)武侠功夫片

传统的武侠功夫片开始有了一定的变形。首先是现代枪战片。其次,出现了警匪片.(2)喜剧片1982年首先出现都市动作喜剧片《最佳拍档》。1983年《表错七日情》导引出的温情生活喜剧片。(3)鬼怪灵异片1980年许鞍华《撞到正》首开风气,洪金宝《鬼打鬼》、刘观伟《僵尸先生》推出。程晓东《倩女幽魂》系列和关锦鹏《胭脂扣》。(4)文艺爱情片1984年许鞍华推出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倾城之恋》之后,文艺改编的热潮开始出现。原创的爱情片也层出不穷。(5)其他类型家庭伦理片涌现出方育平《父子情》和《半边人》、严浩《似水流年》和《天国逆子》、张之亮《飞越黄昏》等.社会写实片以方育平《半边人》为源头,创作数量非常少。历史题材影片李翰祥的《垂帘听政》和《火烧圆明园》。3、产业辉煌的创造1992年210部,全年总票房15。7亿,港片票房12.4亿,本土市场占有率78.8%.

五、香港电影新时期(1997以后)1、电影发展概况当下的香港电影发展比较艰难.这种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下半期开始形成的香港电影产业机制.2、新时期的香港电影基本呈现:(1)本土电影新发展王晶、文隽、刘伟强组成的最佳拍档电影公司,成为这个时期的创作主力。杜琪峰、韦家辉1996年底联合游乃海、游达志等组建“银河映像”公司。鬼片新潮流再度风起云涌。电脑特技在以本土形式翻拍好莱坞影片方式低成本独立制作的影片也开始异军突起。(2)新生代电影人的崛起新生代的电影人开始步入香港电影的视野,以充满锐气的作品为香港电影注入新生活力。(3)部分电影人进军好莱坞好莱坞引进香港人才的范畴已经突破动作片的范畴,文艺片、鬼片等各种类型片的杰出导演都被列入受邀之列.这促使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众多影人纷纷进军国际影坛的风潮.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中国两岸三地电影史分期概述 第三节台湾电影概述教学内容说明:1、重点讲授台湾电影的发展历史脉络;2、观摩电影纪录片《白鸽计划》等,从感性影像把握电影史发展线索.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台湾电影的基本发展脉络。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2、理论教学、影片观摩相结合。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影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授课内容影片观摩百年来,台湾电影主要分期:(1)1895—1949,初创期; (2)1950—1962,重整与起步期;(3)1963—1969,黄金期;(4)1970-1979,软硬并行期;(5)1980-1989,新电影时期; (6)1990-至今,新新电影乡时期。一、台湾电影初创期(1895—1949)工、日本强权统治下的早期台湾电影(1)电影足迹的出现1901年11月,日本人高松丰次郎将十多部新闻短片带到台湾放映,这是台湾第一次出现电影足迹。1908年,高松丰次郎建成了专门为日本人放映电影的“芳乃馆”,这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家电影院。(2)电影生产的开始1922年,日本人田中钦在台湾拍摄了《大佛的瞳孔》,这是日本在台湾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2、早期台湾本土电影的探索(1)发行放映台湾张秀光将《孤儿救祖记》《探亲家》《殖边外史》《古井重波记》等四部影片带回台湾做巡回放映。(2)本土创作的开始1925年5月23日,刘喜阳、李松峰、郑超人、李延旭、姜鼎元、张云鹤等人发起成立台湾映画研究会。同年开始拍摄台湾人自己制作的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观摩影片《街3、光复时期的台湾电影本土电影生产的匮乏,为好莱坞影片占据台湾市场提供了空间。1949年春天,上海国泰再派导演张英、张彻率外景队到台拍摄《阿里山风云》后来滞留台湾便成为这阶段台湾第一部自制国语片。二、重整与起步期(1950—1962)1950年,“中国文艺协会"以“反共抗俄”为原则,掀起文化清洁运动,提出“战斗文艺运动;进步电影全面被禁映。三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台制”、“中制”和“农教”,纷纷抢拍《恶梦初醒》《军中芳草》《梅岗春回》等“反共复国”影片。头巷尾》《蚵女》《婉君表妹》等片段.观摩《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我是一片梦》《我是一片反共影片的宣教和西片的语言障碍,为本土台语电影的兴起提供了条件。云》片段。三、黄金时期(1963—1969)1、“健康写实主义”电影观摩《中国铁(1)路线的由来观摩《中国铁人》《八百壮1963年3月25日,中影公司再次改组,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龚弘接任总经理一职,提出“健康写实主义”路线的制人》《八百壮片方针。士》片段。

片方针。士》片段。1963年年初李行家族独立制片的影片《街头巷尾》却为这一制片方针提供了最好的注解。(2)创作情况李行与李嘉联合执导中影改组后的第一部影片《蚵女》。“健康写实主义”路线旗开得胜.其后李行拍摄了由唐宝云主演的影片《养鸭人家》。 “健康写实主义”,实质上其实是对社会问题的逃避.2、“健康综艺主义”电影中影公司及其他制片厂被迫转向,将“健康写实”改为“健康综艺”路线。开始生产《婉君表妹》等琼瑶式言情片.、软派文艺与硬派武侠功夫并行(1970-1979)1、软派_琼瑶电影70年代,著名导演李行拍摄了《彩云飞》《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等影片.白景瑞执导《女朋友》《一帘幽梦》《人在天涯》等影片。琼瑶组建公司聘刘立立拍摄《我是一片云》《彩霞满天》等电影。2、硬派一一武侠功夫片武侠小说家古龙:1980年自组电影公司亲自监制和导演《楚留香传奇》《楚留香与胡铁龙》等电影.观摩《光阴的故事》《小毕的故事》《儿子观摩《光阴的故事》《小毕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片段。观摩纪录电影《白鸽计划》。观摩影片《推手》《河流》《征婚启事》等观摩影片《推手》《河流》《征婚启事》等片段。1974年,丁善玺导演大型战争历史巨片《英烈千秋》。大型战争片成为中影公司王牌制作。1976年,中影拍摄《八百壮士》和《梅花》两部战争片;1977年,制作战争纪实影片《笕桥英烈传》。五、新电影运动时期(1980—1989)1、台湾新电影运动(1)新电影运动的开始台湾电影创作环境逐渐宽松。1980年中影公司总经理明骥提拔新人小野、吴念真进入制片部。(2)新电影开山之作:《光阴的故事》(1982年)第一段“小龙头”:陶德辰细心描摹少儿世界。 第二段“指望”:杨德昌细腻刻画少女成长。第三段“跳蛙”:柯一正自由展现大学生活。 第四段“报上名来”:张毅深入透析现代都市生活。(3)新电影群体概况《小毕的故事》(陈坤厚)、《海滩的一天》(杨德昌),《看海的日子》(王童)、《儿子的大玩偶》(侯孝贤、万仁、曾壮祥)《风柜来的人》(侯孝贤)、《油麻菜籽》(万仁I《嫁妆一牛车》(张美君)、《玉卿嫂》(张毅I《小爸爸的天空》(陈坤厚)等

优秀作品。2、新电影结束1987年,除了张毅导演的《我这样过了一生》勉强盈利之外,其他新电影票房纷纷落败。多数新导演停止拍片。1987年底,台湾五十位电影人在报上发表《民国七十六年台湾电影宣言》,对电影政策、媒体宣传和评论体系进行了质疑。六、僦电影时期(1990—至今)1、台湾新新电影的产生(1)产生背景及表现1993年,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将定为“电影年"。1994年,新闻局特别筹划“迎接新新电影"系列活动。(2)新新电影风格特点:#1开拓多样化的题材与类型;#2影像风格上注重后现代式的断裂性、拼贴性、跳跃性,呈现出现代乂丁丫式效果;#3更加拓宽声画之间多层表达关系,并具有强烈的实验性;#4聚焦边缘叛逆的新新人类探索历史与解剖现实.2、特别值得关注的新新电影导演

(1)李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家庭三部曲".(2)蔡明灵:拍摄《青少年哪吒》《河流》《洞》等影片。(3)陈国富:《只要为你活一天》《征婚启事》《我的美丽与哀愁》等影片.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武侠类型教学内容说明:1、重点讲授武侠类型的概念界定、类型要素,并辨析与动作片概念的相互关系。2、梳理内地武侠电影的发展历史、重要导演和作品。3、重点讲授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演变、美学流派、重要导演和作品。4、介绍台湾武侠电影的发展状况、重要导演。5、推介观摩重要影片或相关专题片,并进行专题讨论。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武侠类型的概念界定、类型要素.2、学习和掌握两岸三地武侠电影的发展演变、美学流派、重要导演和作品。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学生专题讨论相结合;2、理论教学、影片观摩相结合。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影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授课内容专题讨论影片观摩总论一、武侠类型概念界定、与动作片概念的关系辨析从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大小而言,武侠类型从属于动作类型的大范畴之内。1、动作片(1)概念界定动作片界定标准:动作场面的描写占相当大的篇幅;动作表现丰富多样,除人体搏斗外,还有枪战、飞车等场面。(2)主要分类从动作的表现形式出发,大体分以下两类:#1、以江湖侠士或平民英雄为主要表现对象,以人体血肉搏斗或依赖刀剑工具的传统动作片。#2、以警察、黑帮、匪徒等现代人为主要表现对象,以枪支、炮弹等现代兵械为工具,以汽车、飞机、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为重要道具的现代动作片。2、武侠片

(1)概念“武侠片”即“有武有侠的电影”,是以中国武术功夫及打斗形式、侠士形象和侠义精神作为情节类型构成基础的电影.(2)类型要素#1侠义故事。#2武打动作.#3影像风格。#4侠士形象。#5场景设置.3、武侠电影与武侠文学的关系对武侠电影创作,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是武侠小说.20世纪20年代以后,王度庐、平江不肖生(向恺然I还珠搂主等人创作武侠小说,出现了《江湖奇侠传》《荒江女侠》《关东大侠》等作品。50年代末至60年代,梁羽生、金庸、古龙等创作武侠小说,出现了《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流星・蝴蝶•剑》等作品第一节内地部分一、20世纪20年代:草创・成型1、概况观摩《少林寺》《黄河大侠》片段.观摩《神秘的大佛》《武

20年代初最早的武侠片,有《车中盗》(1921\《五分钟》(19241《女侠李飞飞》(1925)等,但不完善。2、代表作品1928年形态成熟的武侠片--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明星公司出品,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改编自平江不肖生(向恺然)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一共有18集。二、80年代:复兴1、概况1980年以《神秘的大佛》为先声,掀起第二次武侠电影热潮。2、张鑫炎《少林寺》1982年,与大陆首先合拍武侠功夫片《少林寺》,成为新时期大陆武侠电影的真正的开山之作。之后又与大陆合拍《黄河大侠》(1987,张子恩联合导演)《东瀛游侠》(1991\《少林豪侠传》(1993)等。3、张华勋《神秘的大佛》1980年导演《神秘的大佛》,这是文革之后内地第一部武侠电影,影响很大。1983年《武林志》轰动一时,奠定其内地武侠重要导演地位4、其他有影响的导演和作品孙沙导演的《武当》(1983年),是内地武侠的经典之作,开启与少林并列的武当门派。当》片段。观摩《双旗镇刀客》《英雄》片段。观摩影片《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旧版)片段。

三、90年代以后:繁荣1、概况2、何平:《双旗镇刀客》是武侠电影的典型之作和上乘之作。3、张艺谋:《英雄》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武侠电影。还有影片《十面埋伏》。第二节香港部分一、30年代末至40年代香港最早的武侠功夫片是1938年的《方世玉打擂台》和1939年的《大破铜锣阵》。二、40年代末至50年代,“黄飞鸿”电影1、黄飞鸿现象的出现胡鹏:黄飞鸿电影兴起与始作俑者,被誉为“黄飞鸿电影之父"。1949年,胡鹏导演、吴一啸编剧的《黄飞鸿之鞭风灭烛》欣然问世。此后黄飞鸿接二连三地被搬上银幕,成为香港电影的重要片种.2、其他武侠片专题讨论题目一:比较张彻与胡金铨武侠电影风格之异同1、学生主题发言2、教师讲授^充观摩《独臂刀》全片,观摩《金燕子》《报仇》等片段。

《如来神掌》等大量粤语神怪武侠片。三、60年代,新派武侠电影的产生1、新派武侠片创作概况(1)标志作品1966年胡金铨导演《大醉侠》和张彻导演同年制作、翌年公映的《独臂刀》,标志新派武侠片正式诞生(2)特点#1侠义渐薄,武打渐增,主题转向表现现代人气质的快意恩仇.#2情节设置简洁明了,影像表达注重写意化、浪漫化。#3武打处理,虚实相间. #4场景处理,选择古代背景.(3)主要分期前期:60年代下半期到70年代初,主要以张彻和胡金铨两大旗手导演作为核心。后期:李小龙去世至1978年前后,主要以楚原为核心代表2、新派武侠片旗手之一:张彻(1)创作概况专题讨论题目一:分析20世纪观摩《大醉侠》全片,观摩《侠女》《空山灵雨》等片段。观摩《精武门》《猛龙过江》片段。

张彻第一次为香港电影史自觉提出“阳刚”一词,开拓鲜明的纯阳刚电影路线。出色作品还有:1968年《金燕子》,1969年带动拳脚功夫片风气的《报仇》,1972年首先开掘香港电影上海滩创作类型的《仇连环》和《马永贞》,以及挖掘少林功夫题材的滥觞之作《方世玉与洪熙官》等。(2)电影特点:“阳刚风格”,暴力美学#1影片主角都是男性.#2暴力美学呈现:赤膊上阵,以寡敌众,“盘肠大战”。#3英雄肯定是悲剧收场.#4常用慢镜头来抒发动作场景的悲怆浪漫。3、新派武侠片旗手之一:胡金铨(1)创作概况1966年一举推出武侠电影处女作《大醉侠》.1967年导演经典武侠影片《龙门客栈》。1971年完成《侠女》上下集,1975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综合技术成就奖,这是中国影片首次正式在西方一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1975年完成《忠烈图》和《空山灵雨》。(2)电影特点:影像舞蹈,人文意境#1电影是一种“影像的舞蹈”“超然的功夫”,剪接是重要核心。#2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人物较多,但叙事主线清晰直接。 #3客栈在胡金铨电影里占重要位置。80年代香港武侠片多元化创作格局。1、学生主题发言2、教师讲授^充观摩《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醉拳》片段。

#4以严肃的历史质感见长,将关于佛学、禅语探讨等深刻内涵赋予其中。观摩《蜀#5注重空灵纯粹的绘画意境,影像构图具有鲜明的传统绘画留白、写意的个人风格。山》《黄飞四、70年代上半期,李小龙“真功夫电影”鸿》《东邪1、创作概况西毒》《风1971年,应嘉禾公司邀请回港拍摄罗维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兄》。1972年,演出罗维导演的经典代表作《精云雄霸天武门》。下》《少林1972年推出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猛龙过江》。1973年,主演好莱坞与港合作影片《龙争虎斗》。足球》等2、特点:电影。(1)徒手搏击,实战效果。(2)中外合璧,不拘形式;(3)声嘶力竭的呐喊.(4)镜头语言的神化。3、李小龙的贡献:(1)将武侠功夫电影带入国际影坛,创造香港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一次高峰(2)促使香港武侠片由导演时代进化成为明星时代五、70年代末,后新派武侠片,功夫喜剧片1、后新派武侠片杰出代表:楚原

(1)概况观摩《中1976年,以古龙小说为突破口,连续拍摄了《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楚留香》一系列经典电影,国铁人》创造出“楚原、古龙、狄龙”票房金三角,带动古龙小说电影改编热潮。片段。(2)特点情节设置:故事错综复杂,注重制造奇诡玄妙的故事戏剧性。人物关系:复杂的人物脉络,善于刻画复杂内心的人。观摩《楚影像风格:崇尚唯美浪漫,暴力存在充满残阳冷月般凄美的意境,色彩、光影的独特使用。留香传奇》片段.2、功夫喜剧片:《醉拳》情节模式:少年黄飞鸿。人物塑造;黄飞鸿改变成现代式顽皮小子.师徒关系亦师亦友.反派角色西方小丑式造观摩《卧型。虎藏龙》武术动作设计;既一招式充满武术动作,同时又贯穿杂技噱头般处理.片段。六、80年代以后,多元化的“武侠电影时代”1、创作概况1982年,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的影片《少林寺》引起全球轰动之后又推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徐克相继推出《黄飞鸿》《狮王争霸》《王者之风》等黄飞鸿系列电影。徐克执导的《笑傲江湖》系列以及《新蜀山剑侠》等影片将传统的刀剑武侠片,成功地推向特效武侠“神话”。2、徐克科幻特技武侠1天马行空的改编;#2特技化的武侠动作效果;#3现代性人物塑造;#4瑰丽浓烈、奇特壮观的影像处理。3、许鞍华人文主义、历史文化武侠片一-《书剑恩仇录》1、忠实于原著精神,严肃的人文含义和历史探索。#2、写实性的武侠片,武功处理比较真实。3、演员表演比较正统严肃。#4、结构有些拖沓,剪辑上节奏不明确4、王家卫另类武侠一《东邪西毒》#1、篡改原著,淡化故事。 #2、不重叙事,只重形式探索。#3、电影语言先锋时尚,色彩构图追求极致.#4、明星演绎。5、刘伟强漫画武侠一-《风云雄霸天下》#1、改自漫画,故事情节的神怪玄妙。#2、复杂多角的情感关系.#3、漫画式的人物造型。 #4、影像表现,以特技效果为主。6、周星驰无厘头与特技武侠一一《鹿鼎记》《少林足球》#1、无厘头搞笑;#2、夸张的表演;#3、自嘲、讽刺的创作理念;#4、多种类型元素的混杂。第三节台湾部分一、60、70年代中期:本土摸索1、张曾泽拍过《在室女》《孤女的愿望》等优秀台语片.1969年,推出代表作《路客与刀客》.2、郭南宏1966年导演第一部武侠片《一代剑王》。1970年加入邵氏拍摄了《剑女幽魂》《童子功》等影片.70年代初,拍摄了《少林十八铜人巷》和《火烧少林寺》。监制和导演了《鬼见愁》《中国铁人》等影片。二、70年代中期一80年代,文学改编创作1、古龙1960年以《苍穹神剑》小说进入武侠创作.代表作品《流星・蝴蝶•剑》《楚留香》《陆小凤》《绝代双骄》等。1976年开始自任编剧撰写武侠电影剧本,1980年自组电影公司监制和导演《楚留香传奇》《楚留香与胡铁龙》等电影.三、2000年以后:国际化人文武侠片

1、李安电影《卧虎藏龙》“武”传统意义上真实的武打模式已经被改造和突破,采用“虚实相间”式打斗法。“侠”重情重义、为师报仇的侠义精神贯穿不变,但人物描写加入了很多悲剧性的因素。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现代动^类型教学内容说明:1、重点讲授现代动作类型的概念界定、类型要素。2、梳理中国现代动作电影的发展历史、重要导演和作品.3、推介观摩重要影片或相关专题片,并进行专题讨论。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现代动作类型的概念界定、类型要素.2、学习和掌握两岸三地现代动作片的发展演变、重要导演和作品。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学生专题讨论相结合;2、理论教学、影片观摩相结合。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影像教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授课内容 专题讨论影片观摩

总论一、现代动作类型概念界定1、概念界定以警察、黑帮、匪徒等现代人为主要表现对象,以枪支、炮弹等现代兵械为工具,以汽车、飞机、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为重要道具的现代动作片.现代动作片,主要包括枪战动作片、警匪动作片等。2、类型要素(1)具有强烈对抗性的情节模式;(2)男性英雄塑造和对抗性人物关系;(3)类型化的场景设计; (4)紧张性、重视听的动作设计;(5)快节奏、丰富动感的镜头语言.3、主要分类以动作作为切入口,以借助枪支、炮弹等进行的科技含量很高的动作场面的火爆程度为标准主要细分为:(1)以枪战场面作为高潮段落、枪战动作作为主要动作形式和表达内容的,称为枪战动作片;(2)枪战场面相对较弱、较平淡,以人体搏斗与借助现代武器进行的现代动作相互结合、更多是发生在警察与匪徒之间斗智斗勇的影片,称为警匪动作片。4、整体评价内地少有现代动作片,而且创作形态很不成熟;台湾地区现代动作片也较少。专题讨观摩影片所以本章主要介绍香港动作片.

第一节枪战动作片一、重要导演及代表作品吴宇森:《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喋血街头》徐克:《英雄本色3》《黑侠2》 林岭东:《高度戒备》杜琪峰:《东方三侠》《枪火》《PTU》 李仁港:《黑侠》二、吴宇森1、创作概况1986年《英雄本色》的横空出世,推动了香港电影纯“男性英雄片”的创作热潮.在《喋血双雄》《喋血街头》《纵横四海》等系列港片中,鲜明坚持着独特的暴力美学,引领香港动作电影潮流。2、风格特点(1)阳刚英雄:铁汉柔情 (2)暴力动感:枪之旋律 (3)宗教情结:教堂决战三、杜琪峰1、创作概况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上半期,杜琪峰几乎拍遍了香港所有的类型电影。1997年银河映像公司成立之后,杜琪峰以另类独特的黑帮片在香港影坛异军突起。2、风格特点(1)电影主题,生命无着、命运无常的悲观宿命(2)人物塑造,更多强调内心的细腻描摹(3)动作设计,以静制动的舞台化静态表达四、小结:吴宇森、杜琪峰电影比较吴: 杜:论题目一••比较吴宇森、杜琪峰枪战动作的风格异同。1、学生发言2、教师讲授补充《英雄本色》《喋血街头》《变脸》。观摩《枪火》《机动部队》《黑社会》。

1、主流类型电影典型21、主流类型电影典型2、注重男性阳刚情意,女性角色的无足轻重扬3、注重枪林弹雨、宗教意象的场面营造4、飘逸性、浪漫化的动作设计2、注重男性世界的表达,但女性价值观念得到张3、动作场面“以静制动”4、静态性、状态化的动作设计第二节警匪动作片香港警匪动^片发展轨迹工、灰色警匪片:70年代末新浪潮初期,章国明《边缘人》等。2、笑闹警匪片:80年代初,《青春差馆》《阿灿当差》等.3、喜剧警匪动作片:80年代中期,成龙《警察故事》《A计划》等。4、卧底警匪片/另类成长警匪片:80年代中期以后,林岭东《龙虎风云》,还有《五亿探长雷洛传》系列电影。5、平民警匪片/主流警匪片:90年代回归前后,《野兽刑警》《爆裂刑警》等,《飞虎雄心》《冲锋队怒火街头》等。6、多元化警匪片:90年代后期,《无间道》《PTU》《新警察故事》等。典型代表成龙1、创作概况(1)香港警察时代:80年代到90年代,自编自导自演了《龙少爷》、《警察故事》系列、《A计划》、《重案组》系列等影片。(2)国际平民和警察时代观摩《龙虎风云》《五亿探观摩《龙虎风云》《五亿探长雷洛传》片段。观摩《爆裂刑警》《飞虎雄心》《无间道》片段。观摩影片《警察故事》《A计划》《我是(3)人性化的平民时代:2000年后《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等。2、电影风格:(1)主题表达的健康性、积极性(2)喜剧与警匪动作模式的结合入喜剧方面:动作喜剧模式;爱情喜剧模式;环境喜剧模式。B、警匪动作方面:警匪正邪对垒模式;国际化搭档模式;跨国侦察模式。(3)国际化创作和运作策略谁》《简单任务》《新警察故事》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喜剧类型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喜剧类型教学内容说明:1、重点讲授喜剧类型的概念界定、类型要素.2、梳理内地喜剧电影的发展历史、美学流派、重要导演和作品.3、重点讲授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演变、美学流派、重要导演和作品.4、介绍台湾喜剧电影的发展状况、重要导演。5、推介观摩重要影片或相关专题片,并进行专题讨论。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喜剧类型的概念界定、类型要素。2、学习和掌握两岸三地喜剧电影的发展演变、美学流派、重要导演和作品。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影像教学.1、教师课堂讲授、学生专题讨论相结合;2、理论教学、影片观摩相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授课内容专题讨论影片观摩总论一、喜剧类型概念界定1、概念界定喜剧片是以种种手法引人发笑并表达人类自信心和超越精神的影片。最大的特点是能让人发笑。只有把笑的完美形式与深刻的内在含义相互有机结合,才是真正优秀的喜剧.2、类型要素(1)隐含强烈喜剧性的完整故事。 (2)人物关系模式的巧妙编排。(3)喜剧情境的营造。 (4)喜剧表现手段的出色使用。 (5)演员的喜剧性表演。观摩影片第一节内地部分《掷果缘》。一、20世纪20年代:滑稽喜剧短片1、概况:早期喜剧电影发展比较成熟,以现存拷贝的短故事片《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为标志.2、代表作品:观摩《乌鸦

《劳工之爱情》(1922),编剧郑正秋,导演张石川.与麻雀》片主要特点:(1)注重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2)电影化时空的营造。(3)诙谐幽默夸张的风格段。二、40年代:社会喜剧片1、《乌鸦与麻雀》(1949,郑君里)观摩《不拘现实主义的喜剧影片:以喜剧方式隐喻性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和讽刺。小节的人》主要特点:(1)叙事流畅连贯。(2)隐喻手法,喜剧形式表达悲剧性内容。(3)小人物心态和性格。(4)演员片段。出色表演.三、50~60年代:新中国十七年喜剧1、讽刺喜剧观摩《五朵(1)作品金花》片段。《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吕班);《不拘小节的人》(1956,吕班)《未完成的喜剧》(1957,吕班)等专题讨(2)主要特点:论题目观摩《李双#1时代烙印的生活化特色.#2.讽刺适可而止.#3.人物形象、性格单一化化。•双》《锦上添2、歌颂喜剧20世纪花》片段。(1)作品:《五朵金花》(1959,王家乙)《今天我休息》(1959,鲁韧)等

(2)主要特点:90年代观摩影片#1。从小人物生活题材出发,歌颂时代与社会的幸福和美好。#2.片中没有矛盾冲突,利用生活化场景和对内地喜剧《咱们的牛话制造喜剧情境。创作百岁》《二子#3.演员表演既要真实收敛,又要不动声色地诙谐幽默.1、学生发开店》《男女3、轻喜剧言有别》《顽(1)作品:2、教师讲主》片段。《李双双》(1962,鲁韧);《锦上添花》(1962,谢添、陈方十);《哥俩好》(1962,严寄洲)等授^充(2)主要特点:观摩《不见#1.以现实主义为题材.#2。人物塑造与情节设置非常生活化.#3.喜剧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比较少用夸张的不散》《手手法。机》等片段。#4.用误会、巧合的手法结构故事.#5。结局都是大团圆。观摩《三毛四、80年代:夸张型生活喜剧从军记》《绝1、农村新喜剧:代表人物:赵焕章,《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境逢生》等2、“父子”都市喜剧:代表人物:陈强和陈佩斯父子,《二子开店》《父与子》《父子老爷车》《爷俩开歌厅》等.片段。3、“阿满”乡土喜剧:代表人物:张刚,《多此一女》《多管闲事》《夫口唱妻和》《男女有别》等.观摩《没事

4、王朔式调侃喜剧:代表人物:米家山《顽主》。五、90年代:多元化喜剧创作1、冯小刚“贺岁”喜剧(1)作品:《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2)主要特点:#1.“成人游戏”模式.#2。幽默调侃的喜剧语言。#3。京味特色。#4冷幽默表演。2、张建亚“荒诞”喜剧(1)作品:《三毛从军记》《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绝境逢生》(2)主要特点:#1。鲜明的“跨媒体”特点。#2。独特的游戏感。3、杨亚洲“苦涩”喜剧(1)作品:《没事偷着乐》《背靠背,脸对脸》(联合导演)等。(2)主要特点:#1.小人物苦涩喜剧。#2。都市与实的风格.#3。语言喜剧特色。第二节香港部分一、1895—1949年1909年第一部故事片《偷烧鸭》诞生以后,到1949年间香港有少量喜剧电影。专题讨论题目二^^■:许冠文与周星驰喜剧电影比较1、学生发言偷着乐》片段。观摩纪录电影《百年梦工场》。观摩《中秋月》《南北和》《难兄难弟》等片段。

香港第一部喜剧无声长片是1933年侯曜来港执导的《呆佬拜寿》。二、50/60年代,国粤语喜剧并行发展1、国语喜剧:(1)作品:《误佳期》(1951\《一板之隔》(1952)、《中秋月》(1953\《乔迁之喜》(19541《抢新郎》(1957)。2、教师讲授^充观摩《七十二家房客》片段。(2)主要特点:围绕家庭伦理关系、新旧矛盾冲突展开故事,笑中有泪、泪中有笑,首扛小人物悲喜剧大旗。2、粤语喜剧:观摩《鬼马(1)作品:南北差异喜剧:王天林《南北和》、朴实青春喜剧:秦剑《难兄难弟》双星》《半斤(2)主要特点:小市民品格八两》片段.#1多数以城市中下阶层平民的生存现状为题材(包括移民、失业者、光棍、舞女、佣人);#2或美好幻想的逃避方式、或嬉笑怒骂的讽刺方式、或朴素写实的调侃方式三、70年代,重要转型观摩《最佳1、粤语市民喜剧的抬头拍档》《全家1973年,楚原影片《七十二家房客》福》片段。主要特点:既有写实力度,又有讽刺幽默力度,带动粤语喜剧的再度流行。

2、功夫喜剧片1978年袁和平导演、成龙主演影片《醉拳》观摩《唐伯3、市民喜剧片:代表人物许冠文、许冠杰兄弟。虎点秋香》(1)重要作品:1974《鬼马双星》,1975《天才与白痴》,1976《半斤八两》、1978《卖身契》等《大话西(2)风格特点:游》《功夫》入行业性特征.准确把握小市民生存状态和俗民心态,从特定的行业出发。《喜剧之B、小人物角色。一系列处于弱势困境艰难挣扎、但逐渐成长为生活强者的底层小人物。王》片段。匚表演上丑帅搭档,嬉笑怒骂巧妙配置.口、喜剧化动作设计。四、80年代:多元化喜剧创作观摩《赌圣》1、都市动作喜剧片《九二黑玫重要作品:新艺城公司,1982年后推出《最佳拍档》系列电影瑰对黑玫主要特点:A、警匪、爱情、黑帮等故事结构B、现代都市背景。C、人物设置“光头神探+风流飞贼+漂亮瑰》《东成西女警”.就》《情癫大2、温情生活喜剧圣》片段。重要作品:1983年张坚庭《表错七日情》;1984年石天《全家福》、1987年高志森《富贵逼人》系列

主要特点:立足于挖掘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喜剧情境,并传达出浓厚的人情味。3、鬼怪喜剧重要作品:1980年洪金宝《鬼打鬼》,1982午马《人吓人》、1984高志森《开心鬼》、1985刘观伟《僵尸先生》主要特点:恐怖题材和形象的独特构思,喜剧性和趣味性。五、90年代以后:“无厘头喜剧”当道1、周星驰无厘头喜剧(1)重要作品:1990《赌神》、1991《逃学威龙》、1992《审死官》、1993《唐伯虎点秋香》、1995《大话西游》1999《喜剧之王》、2001《少林足球》、2004《功夫》(2)电影风格:小人物喜剧;情节喜剧;语言喜剧;动作喜剧;表演喜剧。2、刘镇伟无厘头喜剧(1)重要作品:1987《猛鬼差馆》、1990《赌圣》、1991《赌霸》、1992《九二黑玫瑰对黑玫瑰》、1993《东成西就》观摩《好小子》《逃学歪传》片段。

1995《大话西游》《回魂夜》、1997《黑玫瑰义结金兰》、2005《情癫大圣》(2)电影风格:传统类型和人物大幅度篡写或颠覆,进行现代性另类包装;特异功能参与叙事和超时空转换结构情节;无厘头触角投向老粤语片,大胆怀旧狂想;文学改编电影的面目全非。第三节台湾部分80年代以后:朱延平喜剧当道1、创作概况:喜剧作品还有《小丑》《大人物》等社会嬉闹片、《大头兵》《大头兵出击》《天才小兵》等军事嬉闹片、《逃学歪传》《逃学战警》《臭屁王》等学生嬉闹片。2、电影特点:拍片速度快,反映敏捷,善于在影片中加入新的时尚、噱头,求新求变,发掘卖座新元素.授课内容(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五章伦理类型教学内容说明:1、重点讲授伦理类型的概念界定。2、梳理内地伦理电影的发展历史、重要导演和作品。3、重点香港伦理电影的发展状况、重要导演。4、重点台湾伦理电影的发展状况、重要导演。5、推介观摩重要影片或相关专题片,并进行专题讨论。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伦理类型的概念界定.2、学习和掌握两岸三地伦理电影的发展演变、美学流派、重要导演和作品。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学生专题讨论相结合;2、理论教学、影片观摩相结合.教学工具:1、多媒体理论教学;2、影像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授课内容专题讨论影片观摩总论一、伦理类型概念界定伦理片,一般以家庭为中心以家庭间人物关系为中心,设置家庭伦理、婚姻纠葛、亲情矛盾、友谊情感等戏剧冲突和矛盾纠葛,以此展开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反映亲情伦理观念和表达特定社会主题的影片.伦理片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伦理片的主要叙事模式:(1)亲子模式:父子/女、母子/女、、祖孙等替代性亲子模式。(2)夫妻模式(涵盖女性模式)。(3)手足模式第一节内地部分20世纪20年代以前:伦理片探索的开始中国电影,诞生于伦理类型。最早的标志性影片多围绕家庭伦理关系出发.1、《难夫难妻》一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2、《庄子试妻》一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之一,香港最早短故事片3、《黑箱冤魂》20年代至30年代初(1920-1933):基本奠定中国早期伦理片模式,传统悲情演绎,社会道德教化主题为主1、重要代表:郑正秋(1)电影理念:

A、郑正秋有着明确的社会改造和教化观念:“戏剧的最高者,必须含有创造人生之能力,其次亦含有改正社会之意义,其最小限度亦当含有批判社会之性质”。他受“文以载道”“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重视电影的教育功能,强调社会责任感;B、郑正秋自觉地意识到:电影要拍摄观众喜欢看的题材和故事,迎合观众的需求,因为电影是需要营生。因此在这样的理念下,尽管郑正秋先后编剧过包括伦理、爱情、武侠等多种题材的50多部影片,也导演过精彩的作品,但其对中国电影史最大的贡献就在于——集中原创和开拓了以通俗的家庭情节剧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伦理电影,对后来的中国电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重要作品:A、《孤^儿救祖记》1923:奠定早期中国伦理片基本模式一重要的标杆作品B、《姊妹花》1933—有声电影的探索C、《春儿弱女》1924—难得父权缺失(3)电影特点:题材上,多聚焦于母子/女、寡妇等人物关系,主要趋向传统伦理的悲情演绎模式。实质上,终极价值表现为:最终还是回归父权体制。叙事上,多结构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安排善恶并存、二元对立的角色;并且情节的时间跨度往往比较长。表演上,女演员的突出表现,王汉伦、胡蝶等.2、其他重要作品(1)母子女模式一一悲情模式为主A、《儿孙福》1926—-史东山导演B、《歌女红牡丹》1930—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2)手足模式一一兄弟姐妹间的互助悲情A、《好兄弟》1922—杨小仲编剧、任彭年导演B、《谁是母亲》1925—-夏赤凤编剧、顾无为导演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31-1949):政治伦理片的探索发展1、重要代表:蔡楚生(1)电影理念A、受郑正秋的电影教化观念影响,强调伦理中载道,重视电影的社会功能。观摩影片《姊妹花》。观摩《渔光

B、受左翼电影进步主张的影响,公开提出“电影作为时代的武器”的口号,紧跟时代进步、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的步伐。(2)重要作品A、《渔光曲》1934B、《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3)电影特点A、社会政治与家庭伦理有机结合.B、写实性与戏剧性结合,情节设置环环相扣、起伏波折.比较专题:《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相同性:时代背景、基本主题、人物形象相异性:叙事风格、电影观念、美学原则、印证中国伦理叙事传统2、其他重要作品人、吴永刚《神女》8、孙瑜《4而意》1933C、应云卫《桃李劫》1934口、袁牧之《马路天使》1937£、费穆《4峨之春》1948F、沈浮《万家灯火》194850/60年代:新时代的社会伦理片:工农阶级意识的突出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片段.观摩《神女》《小城之春》等片段.观摩《李双双》片段.重要作品:《李双双》(1962)—-鲁韧1时代色彩浓烈与生活细节真切动人的有机统一,在生活化的细节场景中反映出阶级与时代。2以家庭矛盾为主要线索来结构故事,核心是公社集体与个体小我的矛盾关系.3人物塑造的性格化。80年代:政治伦理片和女性悲剧片一、新时期的政治伦理片

"T、重要代表:谢晋 (1)重要作品:《天云山传奇》1980本片通过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在时代政治中的情感命运,凸显出谢晋电影的一贯主题一一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影片采用了心理变化的叙事结构形式,以心理层面的片断式、瞬间式、历史的碎片式来结构影片。全片以三个女人的心理叙述支撑起全片的结构,三种叙述贯穿起不同时代、不同历史的时代生活,形成了多线索的现代叙述模式。女性形象的深刻描摹和女性心理情感的细腻刻画.男性塑造,也个性突出、形象典型。电影充分借鉴西方电影中的技巧,进行了多样化尝试.(2)电影特点:A、电影儒学。B、伦理情节剧架构。C、政治批判意识和伦理表达相统一。二、女性模式1、传统女性悲剧模式:A、《乡音》(1983)1983年,编剧王一民,胡柄榴导演。加上《乡情》(1981\《乡民》(1986)组成“农村三部曲”。B、《良家妇女》(1985)1985年,李宽定编剧,黄健中导演,从珊主演.C、《湘女潇潇》(谢飞、乌兰导演,1986)根据沈从文小说改编,女人的被迫害和迫害人的命运转换,文化反思.观摩影片《天云山传奇》片段。观摩《乡音》等片段。2观摩影片《天云山传奇》片段。观摩《乡音》等片段。A、《红高粱》(1987)等3、另类婚姻情感模式《野山》一-颜学恕,1985,两个家庭重组,新时代的换妻《春桃》一一凌子风,1988,一个女人于两个男人(丈夫与姘居的情人)《雷雨》——孙道临,1984,乱伦的迷乱还有《包氏父子》(1983)、《父与子》(1986)等影片。

20世纪90年代至今:多元化的伦理创作一、多元化创作(1)亲子模式:《过年》(黄健中,1991);《心香》(孙周,1991);《背着爸爸上学》(1995);《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1999);《生旦净末》(李晨声,2000);《我和爸爸》(徐静蕾,2003);《暖春》(乌兰塔娜,2003);《向日葵》(张杨,2005);(2)手足模式:《我的兄弟姐妹》(俞钟,2000)等(3)女性模式:《二嫫》(周晓文,1994);《秋月》(马惠武,1992);《香魂女》(谢飞,1992);《九香》(1994).另类女性情感表达《菊豆》(1992\《与往事十杯》(夏钢,1994)二、主旋律式社会伦理片《周恩来》汀荫楠,1991);《焦裕禄》(王冀邢,1990);《烛光里的微笑》第二节香港部分30/40年代:由娱乐创作转向现实创作专题讨论题目一••港台伦理片之重要导演研究1、学生发言2、教师讲授补充观摩《那山那人那狗》《我和爸爸》片段.香港第一部伦理默片是1934年的《难兄》。之后还有1936年的《广州一妇人》和1938年的《孤儿行》。40年代后半期,粤语家庭伦理片——常以现实主义的批判观念进行创作,比如《珠江泪》(1949)等.50/60年代:伦理片创作黄金时期1、重要作品(1)粤语伦理片:1953年吴回《家》和李晨风《春》;1954年秦剑《秋》;1952吴回《败家仔》;1952陶秦《儿女经》;1953李铁《危楼春晓》;1953李萍倩《寸草心》;秦剑1953年《慈母泪》、《苦海明灯》和1955年《父母心》等。(2)国语伦理片:1960唐煌《母与女》;1959易文《香车美人》;1957易文《曼波女郎》等。2、重要导演:观摩《家》《曼波观摩《家》《曼波女郎》片段.主要作品:《误佳期》(1951)、《一板之隔》(1952)、《中秋月》(1953\《乔迁之喜》(1954).《一年之计》(1955\《抢新郎》(1957)、《夫妻经》(1958)、《新寡》(1959\《同名鸳鸯》(1960)等。朱石麟的电影倾向于古典风格,封闭式传统的叙事过程和简约的时空结构是两个重要特点,同时镜头语言上力求赋比兴的诗意效果,中远景静止长镜头和内景为主手段,常常营造出传统绘画留白的美学风格.(2)秦剑秦剑电影多关于社会教育问题,比如1952年《人之初》反映儿童教育问题,1953年成名作品《苦海明灯》是探讨家庭教育问题的,1954年《家家户户》是描写婆媳问题的,1955年《儿女债》是揭示社会生育问题的。1955年的《父母心》是艺术水准最高、社会反响最大的代表影片.(3)楚原1959年正式独立编导影片《湖畔草》,改编自小说《私生子》,描写妹妹代姐姐承担私生子、然后说服男人重新爱姐姐的故事。1960年与父亲合作影片《可怜天下父母心》。特点:(1)擅长文艺改编。(2)前期擅长家庭伦理情感表达.(3)小市民路线。(4)易文重要作品:1957年《曼波女郎》,1959年《青春儿女》,1960《温柔乡》,1961年《星星・太阳・月亮》等。特点:香港情结;独特文化心态。70年代:青春时尚、国际视野的伦理创作《娃娃夫人》(1971,韩国导演金洙容)等影片.80年代:新浪潮兴起后的伦理创作一1、《父子情》(1981)导演:方育平2、《全家福》(1984)导演:石天3、《飞越黄昏》(1989) 导演:张之亮90年代:商业娱乐前提下人文关注的伦理创作1、《天国逆子》(19941、《天国逆子》(1994)《似水流年》导演:严浩3、《地久天长》(2000)导演:杜国威观摩《娃娃夫人》片段。观摩《父子情》《全家福》《飞越黄昏》片段。观摩《客途秋恨》《女人,四十。》片段。2、《客途秋恨》(1990)、《上海假期》《女人,四十。》《男人四十》导演:许鞍华还有张之亮《流星语》等影片.第三节台湾部分50、60年代:反共主流下的伦理策略《归来》(1958)导演:宗由《苦女寻亲记》(1958)导演:宗由70年代:乡土创作的伦理片《秋决》(1971)一导演:李行《母亲三十岁》(1973)导演:宋存寿80年代:新电影写实表达为主的伦理创作创作特点A、围绕父子关系展开的亲情伦理片比较多,而且非正常的父子关系(或继养或离异)--成长的主题B、围绕女性展开的比较多——女性主题重要作品:1、《小毕的故事》(1982)导演:陈坤厚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