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与操作课件_第1页
医院感染监测与操作课件_第2页
医院感染监测与操作课件_第3页
医院感染监测与操作课件_第4页
医院感染监测与操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院内感染监测与操作

院内感染监测与操作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又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一、医院感染的定义一、医院感染的定义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和医院环境等。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贮菌库(皮肤、鼻咽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群或外来的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来自其医院感染可发生在与医院相关的人群中,如门诊和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家属、探视者等均可发生。三、医院感染的对象三、医院感染的对象1、手的微生物监测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或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遍(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

c㎡),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5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计算。四、医院感染监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1、手的微生物监测四、医院感染监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细菌菌落总数检查:200ul采样液接种普通养琼脂培养,放35℃温箱内24~48h计数菌落。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30X2=0.42*平板上菌落数

(cfu:是菌落形成单位,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过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落。)细菌菌落总数检查:200ul采样液接种普通养琼脂培养,放3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h内采样。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

,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取100c㎡。采样方法: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装入5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2、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学监测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h内采样。2、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学监测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200ul采样液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培养,放35℃温箱内培养24~48h计数菌落。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

)=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细菌菌落总数检查: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 间采样。采样方法:自然沉降法,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采样方法:用9cm直径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将平板盖打开,把盖子扣在平板的边缘上,暴露5min/15min/30min后送检培养,每个被监测的房间菌落数以平均数计算。3、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3、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1、采样时间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取样;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取样。2、检测方法Ⅰ类环境可选择平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参照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空气采样器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检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中央0.8m-1.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房间大于10㎡者,每增加10㎡增设一个采样点。1、采样时间Ⅱ、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Ⅳ类环境暴露5分钟)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3、结果计算

平板暴露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Ⅱ、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室内面积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

Ⅰ类区域-洁净手术室(分成4个等级):Ⅰ特别洁净手术室—手术区0.2个/30min•φ90皿,周边区0.4个/30min•φ90皿;Ⅱ标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0.75个/30min•φ90皿,周边区1.5个/30min•φ90皿;Ⅲ一般洁净手术室—手术区2个/30min•φ90皿,周边区4个/30min•φ90皿;Ⅳ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5个/30min•φ90皿;

2.Ⅱ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3.Ⅲ-IV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1.

Ⅰ类区域-洁净手术室(分成4个等级):Ⅰ特别洁净手a、层流手术室采样布点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细菌菌落数,以沉降法为标准:①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的菌落数是0.2个/30min;周边区是0.4个/30min;②Ⅱ级标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的菌落数是0.75个/30min;周边区是1.5个/30min

③Ⅲ级一般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的菌落数是2个/30min;周边区是4个/30min

④Ⅳ级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的菌落数是5个/30min;周边区是5个/30min。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a、层流手术室采样布点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b、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表)

手术室分类卫生标准(以沉降法为标准)手术区周边区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0.2个/30min0.4个/30minⅡ级标准洁净手术室0.75个/30min1.5个/30minⅢ一般洁净手术室2个/30min4个/30minⅣ级标准洁净手术室5个/30min5个/30minb、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表)

c、百级手术间每间至少需要平板13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d、千级手术室每间至少需要平板5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区周边区d、千级手术室每间至少需要平板5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e、万级手术室,每间至少需要3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区周边区e、万级手术室,每间至少需要3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区f、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沉降法空气采样选择平皿数(表)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9cm,以沉降30min计)100131000510000310000023000002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9cm,以沉降30min计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请抽取被检样品5ml送检醇类和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作稀释液。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液需在肉汤内加入0.1%硫代硫酸钠作稀释液。季铵盐类消毒液需在肉汤中加入3%Tween80和0.3%卵磷脂作稀液。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Tween80作稀释液。4消毒剂和无菌器械保存液的微生物学监测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4细菌菌落总数检查:取1ml采样液加入到4ml稀释液中,摇匀后取200ul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将平板放37℃温箱内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

菌落数计算方法:每毫升含菌量=25*平板菌落数平板上有菌生长,证明被检样液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4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使用(但不能用于灭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4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不宜再用。细菌菌落总数检查: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的测定:

1、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按说明书操作,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强度测定仪(指定有效期内)探头置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1m的中央处,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值。其中30W直管型紫外灯新灯管辐射强度值≥90微瓦·秒/

c㎡

,使用中辐射强度值≥70微瓦·秒/c㎡;15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射强度值≥200微瓦·秒/

c㎡。5、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的测定:5、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2、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监测法(四环R牌)【性能与原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由紫外线光敏色块、标准色块和卡片纸组成。

紫外线光敏色块以涂有聚乙烯膜的卡片纸为片基,将对波长253.7nm的紫外线敏感的化学物质和辅料均匀的涂布于片基上制成涂料卡,并粘贴在卡片纸中央制成。标准色块的辐照强度值分别为90微瓦·秒/

c㎡和70微瓦·秒/c㎡,印制在紫外线光敏色块的两侧。受到规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后,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使用范围】检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90微瓦·秒/

c㎡和70微瓦·秒/c㎡)是否达到使用要求。用于紫外线辐照强度值的日常监测,以便了解紫外线灯使用情况和及时进行更换。2、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监测法(四环R牌)【使用方法】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min。受到规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后,卡片纸中央的紫外线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快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使用中的旧灯管,辐照强度值≥70微瓦·秒/

c㎡时,可继续使用,辐照强度值<70微瓦·秒/c㎡时,应更换成新灯管。【注意事项】1、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检测结果只能在监测当时观察,随后光敏色块会逐渐褪色,且褪色后的指示卡不得重复使用。为备查,应将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2、开启包装后,未用完的指示卡应及时用黑纸包装好。防止指示卡与化学物质和塑料膜直接接触。

3、置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使用方法】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

院内感染监测与操作

院内感染监测与操作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又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一、医院感染的定义一、医院感染的定义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和医院环境等。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贮菌库(皮肤、鼻咽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群或外来的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分类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来自其医院感染可发生在与医院相关的人群中,如门诊和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家属、探视者等均可发生。三、医院感染的对象三、医院感染的对象1、手的微生物监测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或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遍(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

c㎡),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5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计算。四、医院感染监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1、手的微生物监测四、医院感染监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细菌菌落总数检查:200ul采样液接种普通养琼脂培养,放35℃温箱内24~48h计数菌落。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30X2=0.42*平板上菌落数

(cfu:是菌落形成单位,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过涂布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落。)细菌菌落总数检查:200ul采样液接种普通养琼脂培养,放3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h内采样。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

,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取100c㎡。采样方法: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装入5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2、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学监测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h内采样。2、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学监测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200ul采样液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培养,放35℃温箱内培养24~48h计数菌落。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

)=平板上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细菌菌落总数检查: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 间采样。采样方法:自然沉降法,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0.8~1.5m。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采样方法:用9cm直径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将平板盖打开,把盖子扣在平板的边缘上,暴露5min/15min/30min后送检培养,每个被监测的房间菌落数以平均数计算。3、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3、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1、采样时间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取样;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取样。2、检测方法Ⅰ类环境可选择平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参照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空气采样器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检测时将采样器置于室中央0.8m-1.5m高度,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30min。房间大于10㎡者,每增加10㎡增设一个采样点。1、采样时间Ⅱ、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Ⅱ类环境暴露15min,Ⅲ、Ⅳ类环境暴露5分钟)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将送检平皿置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3、结果计算

平板暴露法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Ⅱ、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室内面积

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

Ⅰ类区域-洁净手术室(分成4个等级):Ⅰ特别洁净手术室—手术区0.2个/30min•φ90皿,周边区0.4个/30min•φ90皿;Ⅱ标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0.75个/30min•φ90皿,周边区1.5个/30min•φ90皿;Ⅲ一般洁净手术室—手术区2个/30min•φ90皿,周边区4个/30min•φ90皿;Ⅳ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5个/30min•φ90皿;

2.Ⅱ类区域: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3.Ⅲ-IV类区域: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1.

Ⅰ类区域-洁净手术室(分成4个等级):Ⅰ特别洁净手a、层流手术室采样布点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高度上。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细菌菌落数,以沉降法为标准:①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的菌落数是0.2个/30min;周边区是0.4个/30min;②Ⅱ级标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的菌落数是0.75个/30min;周边区是1.5个/30min

③Ⅲ级一般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的菌落数是2个/30min;周边区是4个/30min

④Ⅳ级准洁净手术室手术区的菌落数是5个/30min;周边区是5个/30min。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a、层流手术室采样布点在地面上或不高于地面0.8m的任意b、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表)

手术室分类卫生标准(以沉降法为标准)手术区周边区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0.2个/30min0.4个/30minⅡ级标准洁净手术室0.75个/30min1.5个/30minⅢ一般洁净手术室2个/30min4个/30minⅣ级标准洁净手术室5个/30min5个/30minb、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细菌菌落数卫生标准(表)

c、百级手术间每间至少需要平板13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区周边区手术区周边区d、千级手术室每间至少需要平板5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区周边区d、千级手术室每间至少需要平板5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e、万级手术室,每间至少需要3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区周边区e、万级手术室,每间至少需要3个,暴露时间为30分钟。手术区f、层流手术室空气监测沉降法空气采样选择平皿数(表)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9cm,以沉降30min计)100131000510000310000023000002被测区域洁净度级别最少培养皿数(9cm,以沉降30min计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请抽取被检样品5ml送检醇类和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作稀释液。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液需在肉汤内加入0.1%硫代硫酸钠作稀释液。季铵盐类消毒液需在肉汤中加入3%Tween80和0.3%卵磷脂作稀液。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Tween80作稀释液。4消毒剂和无菌器械保存液的微生物学监测采样时间: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保存液。4细菌菌落总数检查:取1ml采样液加入到4ml稀释液中,摇匀后取200ul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将平板放37℃温箱内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

菌落数计算方法:每毫升含菌量=25*平板菌落数平板上有菌生长,证明被检样液有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4个以下,仍可用于消毒使用(但不能用于灭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超过4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已超过100个,不宜再用。细菌菌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