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心得体会范文_第1页
2022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心得体会范文_第2页
2022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心得体会范文_第3页
2022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心得体会范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心得体会春风吐绿,草木萌发,又是一年植树时。2022年3月30日,一如既往地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并强调全社会都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十年义务植树的坚持,表现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印证了“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的绿色坚守,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书写了“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底色。“绿色”是最有生机的颜色,是具有希望的颜色,是代表未来发展的颜色,更是生态文明不变的底色。植树造林,是绿色最好的体现,种下的是绿色树苗,看到的是祖国的美好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历来受到我党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绿色是新发展理念的一大理念;2015年3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党的十九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党的十九大又将污染防治攻坚战写入三大攻坚战中,并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全局之计,长远之策,昭示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鲜明态度。生态文明建设是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也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植一棵树、造一片林、增一抹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成为万众一心的共同讲述;绿色发展的故事,正在新时代中华大地上生动演绎。河北塞罕坝,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今在沙地上种出了一片绿色的海;甘肃八步沙林场,昔日“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如今黄绿交织、沙退人进;陕北高西沟,昔日土地贫瘠、山枯水竭,如今松、柏、槐、榆、杨、苹果树、枣树等铺满了山山峁峁,成了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毛乌素沙漠,曾经“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如今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之多,植被覆盖率高达80%。经过几代人努力,硬是把我国几百万亩沙漠变成了绿洲,更是在荒漠上谱写了动人的青春之歌。每一片绿色背后都藏着一群人的信仰和血汗,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取决于各种因素,但关键在人,既为了人又依靠人。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只有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让生态文明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只有将绿化意识扎根大地、绿色思想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只有把追求绿色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只有把保护绿色变为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全社会都鄙视和唾弃对绿色不友好的行为,我国的“绿色GDP”才能每日提升、与年俱增。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这样,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才会变得更美丽。树,时间的见证者,文明的守护者。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始终相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我们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植树造林,种下绿色的希望,收获绿色的未来。2022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心得体会近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的身体力行、殷殷嘱托,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凝聚了共识、注入了动力,党员干部当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让生态文明之树常青长盛,让锦绣河山造福人民群众。思想指引“固本根”,让生态文明之树“根深蒂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到“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具体路径,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深谋远虑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辩证思考,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确立了价值航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须坚持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切实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制度护航“修枝叶”,让生态文明之树“枝繁叶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再到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越织越密,用制度文明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也逐渐成为共识。然而,建章立制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执行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从甘肃祁连山生态破坏事件,到陕西秦岭违建别墅事件,都充分说明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环境问题督查制度中强化事后严惩的震慑和事前执行的监督,把制度权威性牢固树立起来,才能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观念变革“沐春风”,让生态文明之树“蔚然成荫”。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生态文明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正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曾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前人栽树,但后人不能止于乘凉,14亿人民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更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生态文明蔚然成风的关键便在于每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同和参与。纤纤不绝林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