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课件_第1页
第五章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课件_第2页
第五章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课件_第3页
第五章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课件_第4页
第五章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第一節革命與建國第二節新文化與新思潮第三節從中原到臺灣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第一節革命與建國第五章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第一節革命與建國第五章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第一節革命與建國

孫中山倡導革命同盟會─革命派的大結合武昌革命與民國成立民初的政局學習重點第一節革命與建國孫中山倡導革命學習重點第一節革命與建國

孫中山倡導革命(一)生平

1.廣東

香山人

2.十三歲赴美

檀香山依親

A.就讀當地英

美學校

B.有「改良祖國、拯救同群」之願

3.十八歲返國,習醫於香港

西醫書院

A.啟迪政治革新意識

B.開始接觸會黨孫中山倡導革命(一)生平

4.上書李鴻章-光緒20年/1894

A.主張:「人盡其才,地盡其利,

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B.李鴻章正忙於朝鮮問題無予理會

C.甲午戰敗,決心走向革命之路

4.上書李鴻章-光緒20年/1894

A.主張:「人盡(二)創建「興中會」1.時地:光緒20年/1894

-檀香山

2.誓詞:「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

合眾政府」-已有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理念3.起義與事件

A.廣州起義-光緒21

B.倫敦蒙難-光緒22

C.惠州之役-光緒26孫中山

倫敦蒙難時的求救卡片(二)創建「興中會」孫中山倫敦蒙難時的求救卡片

同盟會─革命派的大結合(一)背景:八國聯軍後,加入革命行列之人大增

1.尤其以留日學生居多

2.組織團體,發行刊物

A.團體:以軍國民教育會較具規模

B.刊物:以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

鐘〉影響最大(二)

留日學生返國成立革命組織

1.華興會-黃興、宋教仁(長沙-光緒29)

2.光復會-蔡元培(上海-光緒30)同盟會─革命派的大結合(一)背景:八國聯軍後,加入革命行革命派刊物革命派刊物蔡元培宋教仁黃興蔡元培宋教仁黃興(三)成立「同盟會」1.時地:光緒31年/1905-日本

東京2.誓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已涵蓋三民主義理念3.入會者:多為留日學生4.影響:奠定日後辛亥革命成功之基礎5.機關報:〈二十世紀之支那〉→〈民報〉6.論戰:A.立憲派-君主立憲

B.革命派-民主共和(三)成立「同盟會」同盟會誓詞《民報》創刊號封面同盟會誓詞《民報》創刊號封面

武昌革命與民國成立(一)武昌革命

1.背景:

A.張之洞的新政使湖北革命思想蓬勃→

革命組織紛紛成立,向新軍滲透

B.革命黨人往長江流域發展-於上海成立

「同盟會中部總會」

2.有利時機:四川爆發「保路風潮」

A.群眾抗議鐵路收歸國有補償不公

B.清廷調湖北新軍入川鎮壓→武漢防務空虛武昌革命與民國成立(一)武昌革命川漢鐵路股票光緒31年(1905)清政府准允商辦鐵路,各地成立鐵路公司,發行股票川漢鐵路股票光緒31年(1905)清政府准允商辦鐵路,各地3.武昌革命爆發

A.新軍工程營首先發難

B.一夜激戰,武昌為革命軍占領→推

新軍將領黎元洪為鄂軍都督

C.陸續又克復漢口、漢陽

4.革命順利成功之因

A.各省紛紛響應

B.立憲派轉而支持革命黎元洪3.武昌革命爆發

A.新軍工程營首先發難

B.一夜激戰武昌軍政府武昌起義後,革命黨人在湖北諮議局成立武昌軍政府武昌軍政府武昌起義後,革命黨人在湖北諮議局成立武昌軍政府(二)民國成立1.中華民國誕生

A.孫中山先生返國→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B.以「中華民國」為國號,以西曆取代陰曆

C.孫中山於民國元年(1912)元旦就職於南京2.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

A.清廷重新起用遭罷黜的袁世凱

B.孫中山以臨時政府兵力薄弱、餉械缺乏而

讓位給袁世凱→臨時政府北遷3.辛亥革命之歷史意義─推翻滿清,建立共和(二)民國成立臨時參議院成立大會黃興孫中山蔡元培臨時參議院成立大會黃興孫中山蔡元培末代皇帝溥儀愛新覺羅‧溥儀三歲即位,年號宣統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溥儀愛新覺羅‧溥儀三歲即位

民初的政局(一)議會政黨政治的試行

1.臨時參議院通過《臨時約法》

A.採內閣制-欲約束袁世凱

B.透過選舉,由國會多數黨領袖組織內閣

2.新式政黨紛紛成立-最大者

A.國民黨-宋教仁代理

B.進步黨-梁啟超為領袖宋教仁少年梁啟超民初的政局(一)議會政黨政治的試行宋教仁少年梁啟超臨時約法臨時約法3.國民黨改組-民國元年8月

A.由同盟會聯合其他小黨改組而成

B.民國2年國會選舉大獲全勝

4.宋教仁被刺殺-民國2年3月

A.國會選舉後,宋教仁將出任國務總理

B.國民黨處理態度不一

a.孫中山-力主「武力討袁」

b.黃興-主張「法律討袁」

5.進步黨成立-A.由梁啟超主導

B.與袁世凱合作黃興3.國民黨改組-民國元年8月

A.由同盟會聯合其他小黨6.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

A.背景:宋教仁遭暗殺

B.導火線:袁氏下令罷免三省國民黨籍督都

C.國民黨起兵討袁:民國2年7月

D.國民黨敗因:a.袁世凱兵符在握

b.討袁步伐不一

c.國內人心渴望和平

E.影響:a.北洋軍勢力達長江流域

b.孫中山改組中華革命黨

c.袁世凱稱帝野心6.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

A.背景:宋教仁遭暗殺

B民初北洋軍訓練情況北洋軍裝備精良,訓練嚴格,是民初的一支勁旅民初北洋軍訓練情況北洋軍裝備精良,訓練嚴格,是民初的一支勁旅(二)洪憲帝制1.不斷擴大權力

A.脅迫國會選他為正式大總統

B.解散國民黨,取消國民黨籍國會議員資格

C.解散國會

D.另訂《新約法》-實行總統制2.稱帝步驟-民國4年

A.利用美籍顧問古德諾製造輿論

B.唆使楊度籌組「籌安會」鼓吹帝制

C.12月宣布接受→民國5年改為洪憲元年(二)洪憲帝制洪憲帝制洪憲帝制3.帝制失敗原因:

A.中華革命黨發起討袁革命

B.梁啟超公開撰文反對—「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

C.蔡鍔、唐繼堯在雲南發起「護國軍」

討袁→南方各省響應

D.列強強力反對

E.北洋軍也表不支持

4.取消帝制→病逝袁世凱玉璽3.帝制失敗原因:

A.中華革命黨發起討袁革命

B.梁啟超袁世凱接見各國公使袁世凱接見各國公使(三)軍閥統治與反軍閥運動

1.軍閥統治

A.始自: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分化

B.北方軍閥三大派系:a.皖系-段祺瑞

b.直系-馮國璋

c.奉系-張作霖

C.南方軍閥派系:a.滇系-唐繼堯

b.桂系-陸榮廷(三)軍閥統治與反軍閥運動

直系馮國璋安徽人,曾入北洋武備學堂習砲科,並到德國習軍事,回國在袁世凱手下練兵直隸人,畢業於北洋武備學堂,辛亥革命時率北洋軍赴武昌對付革命黨人皖系段祺瑞奉天人,早年投身綠林,1902年被清廷收編,民國成立後,崛起於東三省奉系張作霖直系馮國璋安徽人,曾入北洋武備學堂習砲科,並到德國習軍D.軍閥統治時期最大特色:戰爭頻繁

a.北方三大派系相互混戰

b.南方各省軍人也相互攻伐

c.南北之間也爆發內戰

E.「打倒軍閥」成為民族主義之呼聲

a.長期壓榨民眾,掠取資源

b.面對列強又多採取忍讓態度D.軍閥統治時期最大特色:戰爭頻繁

a.北2.反軍閥運動

A.民國6年-孫中山南下廣州「護法」

a.起因:張勳復辟後,段祺瑞不恢復國會

b.孫中山率部分國會議員南下組軍政府

c.南方軍閥各為私利,非真心支持

B.民國11年-陳炯明叛變:與孫理念不合

a.孫中山-堅持北伐統一

b.陳炯明-主張廣東自治

C.民國12年-曹錕賄選事件

D.民國13年-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2.反軍閥運動

A.民國6年-孫中山南下廣州「護法」

廣州軍政府孫中山擔任大元帥廣州軍政府孫中山擔任大元帥民國6年,張勳乘府院之爭,率五千辮子軍北上,擁溥儀復辟,遭段祺瑞討平張勳陳炯明粵系軍閥,因理念與孫中山不合,民國11年圍攻總統府,孫中山逃上永豐艦,並展開討伐行動,陳炯明被迫逃往香港民國6年,張勳乘府院之爭張勳陳炯明粵系軍閥,因理念與孫中山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第一節革命與建國第二節新文化與新思潮第三節從中原到臺灣第五章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第一節革命與建國第五章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第一節革命與建國第五章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第一節革命與建國

孫中山倡導革命同盟會─革命派的大結合武昌革命與民國成立民初的政局學習重點第一節革命與建國孫中山倡導革命學習重點第一節革命與建國

孫中山倡導革命(一)生平

1.廣東

香山人

2.十三歲赴美

檀香山依親

A.就讀當地英

美學校

B.有「改良祖國、拯救同群」之願

3.十八歲返國,習醫於香港

西醫書院

A.啟迪政治革新意識

B.開始接觸會黨孫中山倡導革命(一)生平

4.上書李鴻章-光緒20年/1894

A.主張:「人盡其才,地盡其利,

物盡其用,貨暢其流」

B.李鴻章正忙於朝鮮問題無予理會

C.甲午戰敗,決心走向革命之路

4.上書李鴻章-光緒20年/1894

A.主張:「人盡(二)創建「興中會」1.時地:光緒20年/1894

-檀香山

2.誓詞:「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

合眾政府」-已有民族主義

、民權主義理念3.起義與事件

A.廣州起義-光緒21

B.倫敦蒙難-光緒22

C.惠州之役-光緒26孫中山

倫敦蒙難時的求救卡片(二)創建「興中會」孫中山倫敦蒙難時的求救卡片

同盟會─革命派的大結合(一)背景:八國聯軍後,加入革命行列之人大增

1.尤其以留日學生居多

2.組織團體,發行刊物

A.團體:以軍國民教育會較具規模

B.刊物:以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

鐘〉影響最大(二)

留日學生返國成立革命組織

1.華興會-黃興、宋教仁(長沙-光緒29)

2.光復會-蔡元培(上海-光緒30)同盟會─革命派的大結合(一)背景:八國聯軍後,加入革命行革命派刊物革命派刊物蔡元培宋教仁黃興蔡元培宋教仁黃興(三)成立「同盟會」1.時地:光緒31年/1905-日本

東京2.誓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

平均地權」-已涵蓋三民主義理念3.入會者:多為留日學生4.影響:奠定日後辛亥革命成功之基礎5.機關報:〈二十世紀之支那〉→〈民報〉6.論戰:A.立憲派-君主立憲

B.革命派-民主共和(三)成立「同盟會」同盟會誓詞《民報》創刊號封面同盟會誓詞《民報》創刊號封面

武昌革命與民國成立(一)武昌革命

1.背景:

A.張之洞的新政使湖北革命思想蓬勃→

革命組織紛紛成立,向新軍滲透

B.革命黨人往長江流域發展-於上海成立

「同盟會中部總會」

2.有利時機:四川爆發「保路風潮」

A.群眾抗議鐵路收歸國有補償不公

B.清廷調湖北新軍入川鎮壓→武漢防務空虛武昌革命與民國成立(一)武昌革命川漢鐵路股票光緒31年(1905)清政府准允商辦鐵路,各地成立鐵路公司,發行股票川漢鐵路股票光緒31年(1905)清政府准允商辦鐵路,各地3.武昌革命爆發

A.新軍工程營首先發難

B.一夜激戰,武昌為革命軍占領→推

新軍將領黎元洪為鄂軍都督

C.陸續又克復漢口、漢陽

4.革命順利成功之因

A.各省紛紛響應

B.立憲派轉而支持革命黎元洪3.武昌革命爆發

A.新軍工程營首先發難

B.一夜激戰武昌軍政府武昌起義後,革命黨人在湖北諮議局成立武昌軍政府武昌軍政府武昌起義後,革命黨人在湖北諮議局成立武昌軍政府(二)民國成立1.中華民國誕生

A.孫中山先生返國→被選為臨時大總統

B.以「中華民國」為國號,以西曆取代陰曆

C.孫中山於民國元年(1912)元旦就職於南京2.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

A.清廷重新起用遭罷黜的袁世凱

B.孫中山以臨時政府兵力薄弱、餉械缺乏而

讓位給袁世凱→臨時政府北遷3.辛亥革命之歷史意義─推翻滿清,建立共和(二)民國成立臨時參議院成立大會黃興孫中山蔡元培臨時參議院成立大會黃興孫中山蔡元培末代皇帝溥儀愛新覺羅‧溥儀三歲即位,年號宣統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溥儀愛新覺羅‧溥儀三歲即位

民初的政局(一)議會政黨政治的試行

1.臨時參議院通過《臨時約法》

A.採內閣制-欲約束袁世凱

B.透過選舉,由國會多數黨領袖組織內閣

2.新式政黨紛紛成立-最大者

A.國民黨-宋教仁代理

B.進步黨-梁啟超為領袖宋教仁少年梁啟超民初的政局(一)議會政黨政治的試行宋教仁少年梁啟超臨時約法臨時約法3.國民黨改組-民國元年8月

A.由同盟會聯合其他小黨改組而成

B.民國2年國會選舉大獲全勝

4.宋教仁被刺殺-民國2年3月

A.國會選舉後,宋教仁將出任國務總理

B.國民黨處理態度不一

a.孫中山-力主「武力討袁」

b.黃興-主張「法律討袁」

5.進步黨成立-A.由梁啟超主導

B.與袁世凱合作黃興3.國民黨改組-民國元年8月

A.由同盟會聯合其他小黨6.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

A.背景:宋教仁遭暗殺

B.導火線:袁氏下令罷免三省國民黨籍督都

C.國民黨起兵討袁:民國2年7月

D.國民黨敗因:a.袁世凱兵符在握

b.討袁步伐不一

c.國內人心渴望和平

E.影響:a.北洋軍勢力達長江流域

b.孫中山改組中華革命黨

c.袁世凱稱帝野心6.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

A.背景:宋教仁遭暗殺

B民初北洋軍訓練情況北洋軍裝備精良,訓練嚴格,是民初的一支勁旅民初北洋軍訓練情況北洋軍裝備精良,訓練嚴格,是民初的一支勁旅(二)洪憲帝制1.不斷擴大權力

A.脅迫國會選他為正式大總統

B.解散國民黨,取消國民黨籍國會議員資格

C.解散國會

D.另訂《新約法》-實行總統制2.稱帝步驟-民國4年

A.利用美籍顧問古德諾製造輿論

B.唆使楊度籌組「籌安會」鼓吹帝制

C.12月宣布接受→民國5年改為洪憲元年(二)洪憲帝制洪憲帝制洪憲帝制3.帝制失敗原因:

A.中華革命黨發起討袁革命

B.梁啟超公開撰文反對—「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

C.蔡鍔、唐繼堯在雲南發起「護國軍」

討袁→南方各省響應

D.列強強力反對

E.北洋軍也表不支持

4.取消帝制→病逝袁世凱玉璽3.帝制失敗原因:

A.中華革命黨發起討袁革命

B.梁啟超袁世凱接見各國公使袁世凱接見各國公使(三)軍閥統治與反軍閥運動

1.軍閥統治

A.始自: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分化

B.北方軍閥三大派系:a.皖系-段祺瑞

b.直系-馮國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