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2消费者行为论与生产讲义笔记2020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专项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1.gif)
![微观经济学2消费者行为论与生产讲义笔记2020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专项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2.gif)
![微观经济学2消费者行为论与生产讲义笔记2020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专项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3.gif)
![微观经济学2消费者行为论与生产讲义笔记2020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专项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4.gif)
![微观经济学2消费者行为论与生产讲义笔记2020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专项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63db2e34595d50b85d41cd2ad1c530c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2:消行为论与生产论(讲义)第二章消行为理论一、效用的概念效用是指消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求和。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是边际效用分析法。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习题演练】1.(单选)基数效用是指( 。A.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B.效用不可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C.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D.以上都不对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一)总效用总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用TU(totalutility)来表示。消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MU(marginalutility)来表示。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1微观2:消行为论与生产论(讲义)第二章消行为理论一、效用的概念效用是指消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求和。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是边际效用分析法。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习题演练】1.(单选)基数效用是指( 。A.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B.效用不可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C.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D.以上都不对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一)总效用总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用TU(totalutility)来表示。消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MU(marginalutility)来表示。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1MU=△TU(Q)/△Q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递增;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递减。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 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 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四、消均衡消均衡是研究单个消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消均衡的条件:P1X1+P2X2=IMU1/MU2=P1/PMU=△TU(Q)/△Q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递增;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递减。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 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 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四、消均衡消均衡是研究单个消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消均衡的条件:P1X1+P2X2=IMU1/MU2=P1/P2【习题演练】2.()消的边际效用递减等同于消偏好多样化消费( )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一、关于偏三个1.偏完全性2.偏可传递性3.偏非饱和性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一)含义无差异曲线是指给消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二)特点1.离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的。即斜率为负,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规律(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含义增加一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公式12MRS12=△X2/△X1MRS12=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3一、关于偏三个1.偏完全性2.偏可传递性3.偏非饱和性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一)含义无差异曲线是指给消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二)特点1.离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相交;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的。即斜率为负,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规律(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含义增加一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公式12MRS12=△X2/△X1MRS12=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3(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者为得到每一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五、效用最大化与消选择(一)预算线1.含义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假设消I,P1P2(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者为得到每一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五、效用最大化与消选择(一)预算线1.含义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假设消I,P1P2X1X2。预算线方程:P1X1+P2X2=I,由预算线方程可得:X2=-P1/P2*X1+I/P24(1)预算线斜率为-P1/P2,与横轴截距为I/P1,与纵轴截距为I/P2。(2)预算线上的点表示收入全部;预算线外的点表示超出预算;预算线内的点表示收入还有剩余。2.预算线的变动(1)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收入变化——平移(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平移(3)收入、两种商品价格同方向且同比例变化——不变(4)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旋转(二)消 均衡实现消均衡的条件:1.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来带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1)预算线斜率为-P1/P2,与横轴截距为I/P1,与纵轴截距为I/P2。(2)预算线上的点表示收入全部;预算线外的点表示超出预算;预算线内的点表示收入还有剩余。2.预算线的变动(1)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收入变化——平移(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平移(3)收入、两种商品价格同方向且同比例变化——不变(4)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旋转(二)消 均衡实现消均衡的条件:1.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来带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由于MRS12=MU1/MU2,序数效用论关于消MRS12=MU1/MU2=P1/P2均衡的条件可以改写为:六、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均衡的影响5(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的消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二)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的不同收入水平相的消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七、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收入效应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3.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6(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的消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二)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的不同收入水平相的消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七、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收入效应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3.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6【习题演练】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的消费。( )所得到的效用达到()6.()收入决定了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7.()商品不一定是劣质品( )8.(多选)序数效用论对消的偏好假设有( 。A.完全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9.(单选)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说明(。A.这个消12X0.51XB.这个消22X0.51X【习题演练】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的消费。( )所得到的效用达到()6.()收入决定了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7.()商品不一定是劣质品( )8.(多选)序数效用论对消的偏好假设有( 。A.完全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9.(单选)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说明(。A.这个消12X0.51XB.这个消22X0.51XC.这个消12X21X7D.这个消22X21X10.(单选)消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消费可能线( 。A.不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绕着某一点转动11.(单选)消的最优消费组合选择必须满足( 。A.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B.边际替代率高于价格之比C.边际替代率小于价格之比D.与边际替代率和价格之比无关12.(单选)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13.(单选)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形状是( 。A.无差异曲线为斜率固定的直线B.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C.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A.需求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价格-消费曲线D.D.这个消22X21X10.(单选)消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消费可能线( 。A.不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绕着某一点转动11.(单选)消的最优消费组合选择必须满足( 。A.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B.边际替代率高于价格之比C.边际替代率小于价格之比D.与边际替代率和价格之比无关12.(单选)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13.(单选)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形状是( 。A.无差异曲线为斜率固定的直线B.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C.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A.需求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价格-消费曲线D.曲线第三章生产理论第一节概述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才能。8二、生产函数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假设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则有Q=f(L,K)Q,L,K三、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划分标准: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周期。2.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习题演练】1.(单选)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土地B.资本C.企业家才能D.生活必需品2.(单选)在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A.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其产量B.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其价格C.厂商生产时间的长短D.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第二节二、生产函数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假设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则有Q=f(L,K)Q,L,K三、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划分标准: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周期。2.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习题演练】1.(单选)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土地B.资本C.企业家才能D.生活必需品2.(单选)在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A.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其产量B.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其价格C.厂商生产时间的长短D.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第二节短期生产理论一、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Q=f(L,K0)Q=f(L。式中,K表示资本投入量,这个数值是固定的,用K0表示;L表示劳动投入量。9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TPL: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TPl=f(L,K0)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最大产量。APl=TPl/L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MPl=△TPl/△L三、边际递减规律一特定值时,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习题演练】3.(多选)在短期,我们厂商在生产过程中(。A.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只有一种要素投入是可变的D.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是可变的4.(多选)对于边际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有(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TPL: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TPl=f(L,K0)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最大产量。APl=TPl/L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MPl=△TPl/△L三、边际递减规律一特定值时,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习题演练】3.(多选)在短期,我们厂商在生产过程中(。A.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只有一种要素投入是可变的D.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是可变的4.(多选)对于边际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有(。A.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有两种以上可变要素的生产D.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E.有不变要素的生产10第三节长期生产理论一、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则总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f(L,K)式中,L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Q为产量。二、等产量曲线(一)含义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二)特点1.离小;2.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永不相交;3.等产量曲线凸向 。斜率为负,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三、边际技术替代率(一)含义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二)公式11第三节长期生产理论一、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则总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f(L,K)式中,L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Q为产量。二、等产量曲线(一)含义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二)特点1.离小;2.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永不相交;3.等产量曲线凸向 。斜率为负,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三、边际技术替代率(一)含义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二)公式11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MRTSLK=-△K/△LMRTSLK=MPL/MPK(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四、等成本曲线(一)含义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C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MRTSLK=-△K/△LMRTSLK=MPL/MPK(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四、等成本曲线(一)含义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C,w,r,L,K表示资本的数量。成本方程:C=wL+rK,由成本方程可得:K=-WL/r+C/r(1)等成本线斜率为-W/r,C/W,C/r。(2)等成本线上的点表示成本全部用完;等成本线外的点表示超出成本;等成本线内的点表示成本还有剩余。(二)等成本曲线的变动1.wrC2.Cwr3.wrC124.成本C和一种要素价格均保持不变,另一种要素价格变化——旋转五、生产者均衡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且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已知的。生产者均衡的条件:MRTSLK=MPL/MPK=w/r六、规模(一)含义规模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二)规模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规模递增:产量增加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2.规模不变:产量增加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3.规模递减:产量增加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三)-生产函数与规模的生产函数的形式为:Q=ALαKβ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和β为三个参数,A>0,0<α、β<1。根据-生产函数中的参数α和β之和,可以规模的情况:134.成本C和一种要素价格均保持不变,另一种要素价格变化——旋转五、生产者均衡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且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已知的。生产者均衡的条件:MRTSLK=MPL/MPK=w/r六、规模(一)含义规模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二)规模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规模递增:产量增加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2.规模不变:产量增加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3.规模递减:产量增加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三)-生产函数与规模的生产函数的形式为:Q=ALαKβ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和β为三个参数,A>0,0<α、β<1。根据-生产函数中的参数α和β之和,可以规模的情况:13若α+β>1,则为规模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不变;若α+β<1,则为规模递减。【习题演练】5.()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6.(单选)等成本线向左平行移动表明( 。A.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或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并且成本增加B.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或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并且产量增加C.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或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并且成本减少D.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或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并且产量减少7.(单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 递减造成的B.边际递减是规模递减造成的C.规模递减是边际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递减规律造成的8.(单选)Q=AL0.7K0.6,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是规模递减的B.生产要素边际是递增的C.生产是规模递增的D.生产是规模不变的14若α+β>1,则为规模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不变;若α+β<1,则为规模递减。【习题演练】5.()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6.(单选)等成本线向左平行移动表明( 。A.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或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并且成本增加B.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或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并且产量增加C.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或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并且成本减少D.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或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并且产量减少7.(单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 递减造成的B.边际递减是规模递减造成的C.规模递减是边际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递减规律造成的8.(单选)Q=AL0.7K0.6,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产是规模递减的B.生产要素边际是递增的C.生产是规模递增的D.生产是规模不变的14微观2:消行为论与生产论(笔记)【说在课前】本次课程是微观在什么情况下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消 行为论又可以称作效用论。【】1.本次课程主要讲解两部分内容,即消行为论和生产论。2.消行为论是微观银行考试中出现考点比较多的章节。本章解决消在什么情况下实现效用的最大化。3.消行为论又称为效用论。内容概览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是效用论的两种分析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效用是指消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15微观2:消行为论与生产论(笔记)【说在课前】本次课程是微观在什么情况下实现效用的最大化,消 行为论又可以称作效用论。【】1.本次课程主要讲解两部分内容,即消行为论和生产论。2.消行为论是微观银行考试中出现考点比较多的章节。本章解决消在什么情况下实现效用的最大化。3.消行为论又称为效用论。内容概览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第三节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是效用论的两种分析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效用是指消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15【】效用的概念中,喜欢吃辣,很喜欢吃四锅,义足感和满足程度。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总求和。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是边际效用分析法。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中午吃了一张饼和一碗面,饼带来的效用是5个15个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法,这个内容第二节课会讲。2.序数效用论:效用是一种感受(如:喜欢某物或者不喜欢某物,无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这个内容第三节课会讲。4……一、第二……”来衡量,第一+第二是没有意义的,不可以加总求和。【习题演练】1.(单选)基数效用是指( 。A.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16【】效用的概念中,喜欢吃辣,很喜欢吃四锅,义足感和满足程度。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总求和。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是边际效用分析法。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中午吃了一张饼和一碗面,饼带来的效用是5个15个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法,这个内容第二节课会讲。2.序数效用论:效用是一种感受(如:喜欢某物或者不喜欢某物,无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这个内容第三节课会讲。4……一、第二……”来衡量,第一+第二是没有意义的,不可以加总求和。【习题演练】1.(单选)基数效用是指( 。A.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16B.效用不可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C.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D.以上都不对【】1.问基数论,可以是具体的数字(1、2、3、4、5,可以加总求和,故选择A项。B、CA】【数论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一)总效用总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用TU(totalutility)来表示。消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为重点学习。2.总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105,两B.效用不可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C.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D.以上都不对【】1.问基数论,可以是具体的数字(1、2、3、4、5,可以加总求和,故选择A项。B、CA】【数论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一)总效用总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用TU(totalutility)来表示。消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为重点学习。2.总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105,两来表示。消对一种商17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MU(marginalutility)来表示。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边际就是增加的意思。边际效用就是效用的增加量。如多吃一个鸡蛋,55MU(marginalutility)来表示。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ΔTU(Q)/ΔQ,Δ是变化量的意思,分子是总效5,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用MU(marginalutility)来表示。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边际就是增加的意思。边际效用就是效用的增加量。如多吃一个鸡蛋,55MU(marginalutility)来表示。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ΔTU(Q)/ΔQ,Δ是变化量的意思,分子是总效5,分母是1,分子是5,MU=5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181.还是以吃鸡蛋为例,没有吃任何鸡蛋的时候,商品数量为0,总效用为0,就没有边际效用;吃第一个鸡蛋,效用从无到有增加了8个总效用也是8;吃第二个鸡蛋,效用增加了5个心了,边际效用为负数-3,总效用16-3=13。1.还是以吃鸡蛋为例,没有吃任何鸡蛋的时候,商品数量为0,总效用为0,就没有边际效用;吃第一个鸡蛋,效用从无到有增加了8个总效用也是8;吃第二个鸡蛋,效用增加了5个心了,边际效用为负数-3,总效用16-3=13。一直递减。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递增;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递减。【】一直递增。2.当边际效用=03.当边际效用<04.19。掌握考点: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含义什么,特别是边际效用的含义有2个,是怎样的。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 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 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和部分内容掌握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就可以。四、消均衡消均衡是研究单个消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消均衡的条件:【品;第二个表示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这个含义,讲完叙述论之后在讲。【习题演练】20。掌握考点: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含义什么,特别是边际效用的含义有2个,是怎样的。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 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 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和部分内容掌握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就可以。四、消均衡消均衡是研究单个消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消均衡的条件:【品;第二个表示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这个含义,讲完叙述论之后在讲。【习题演练】202.( )消的边际效用递减等同于消偏好多样化消费( )【于消 偏好多样化消费,本题错误。【】: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递增;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0对某种商品使用增加,均衡在讲完叙述论之后再讲,因为是一样的。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关于偏三个1.偏完全性2.偏可传递性3.偏非饱和性【】1.212.( )消的边际效用递减等同于消偏好多样化消费( )【于消 偏好多样化消费,本题错误。【】: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递增;当边际效用=0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0对某种商品使用增加,均衡在讲完叙述论之后再讲,因为是一样的。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关于偏三个1.偏完全性2.偏可传递性3.偏非饱和性【】1.21线中。解为主,不需要记忆定义。(1)偏完全性:对任何两个商品来说,消完全清楚、完全知道自知道对这两样两者的偏好一致,没有区别,不外乎这三种情况。米饭的偏好大于饼三种,就可以推出对馒头的偏好大于饼。认为越多越好、多肯定比少好。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一)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无差异曲线是指给消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1.消只消费鸡腿和汉堡两种X122线中。解为主,不需要记忆定义。(1)偏完全性:对任何两个商品来说,消完全清楚、完全知道自知道对这两样两者的偏好一致,没有区别,不外乎这三种情况。米饭的偏好大于饼三种,就可以推出对馒头的偏好大于饼。认为越多越好、多肯定比少好。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一)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无差异曲线是指给消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1.消只消费鸡腿和汉堡两种X122纵轴是鸡腿的数量,用X2表示。现在有两种情况:吃1个汉堡和6个鸡腿;吃成线,这条线就叫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U表示(无差异曲线。2.C,CAB3D,DDA、B、C相等。再取一点E,此时E点与D点的效用相等,又可以画出一条无差异曲线。纵轴是鸡腿的数量,用X2表示。现在有两种情况:吃1个汉堡和6个鸡腿;吃成线,这条线就叫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U表示(无差异曲线。2.C,CAB3D,DDA、B、C相等。再取一点E,此时E点与D点的效用相等,又可以画出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效用就不相等。(二)特点1.离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1.离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2.图中有三条无差异曲线,按照效用高低排序,U1>U2>U3,因为偏三个最后一个消也更大。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均相交;23【】有两条无差异曲线U1、U2相交于a点,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U1曲线上,a和b的效用相等,在U2曲线上,a和c的效用相等,根据偏 可传递性,可知b不相交,即类似于平行。【】有两条无差异曲线U1、U2相交于a点,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U1曲线上,a和b的效用相等,在U2曲线上,a和c的效用相等,根据偏 可传递性,可知b不相交,即类似于平行。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的。即斜率为负,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1.“凸向”朝向“”朝外就是凹向。凸向24每个点的斜率都不一样,即过点做切线,切线的斜率就是曲线在该点的斜率。大小,方便比较。3.凸向的总结:1.越远越高2.互不相交3.凸向【】无差异曲线的三个特点为:越远越高、互不相交、凸向。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规律(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含义增加一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5每个点的斜率都不一样,即过点做切线,切线的斜率就是曲线在该点的斜率。大小,方便比较。3.凸向的总结:1.越远越高2.互不相交3.凸向【】无差异曲线的三个特点为:越远越高、互不相交、凸向。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规律(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含义增加一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5【】少,率就是一个比例。边际替代率=替代/边际=减少/增加(后比前。横轴是汉1211,61少了5个鸡腿,用负数表示,为了便于比较大小,取绝对值,即为5。效用是不这样的替代 。2.公式【】少,率就是一个比例。边际替代率=替代/边际=减少/增加(后比前。横轴是汉1211,61少了5个鸡腿,用负数表示,为了便于比较大小,取绝对值,即为5。效用是不这样的替代 。2.公式12【】1.边际替代率用MRS表示,数学表MRS12=-ΔX2/ΔX1,后比前,就是商品2的变化量比商品1的变化量,Δ为变化量的意思,取绝对值即|-2/1|=2。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这是数学问题,如BBBΔX2/ΔX1,因为斜率是线的斜率为-5,说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5。26(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者为得到每一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为得到每一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举例:在开始的时候愿意用5个鸡腿换1个汉堡包,此时汉堡更有诱惑力;吃第二个汉堡的时候,愿意用3个鸡腿换一个汉堡;吃第三个汉堡的时候,只愿意放效用递减,故愿意放弃的鸡腿数量是减少的。27(二)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者为得到每一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为得到每一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举例:在开始的时候愿意用5个鸡腿换1个汉堡包,此时汉堡更有诱惑力;吃第二个汉堡的时候,愿意用3个鸡腿换一个汉堡;吃第三个汉堡的时候,只愿意放效用递减,故愿意放弃的鸡腿数量是减少的。272.考点:(1)边际替代率计算公式:MRS12=-ΔX2/ΔX1;(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效用递减。(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是递减的,所以无差异曲线凸向。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1.“替代品”是指两个商品用谁以,互相代替,如:洗衣液和洗衣粉。一杯牛奶,牛奶和咖啡的替代比例恒为1,替代比例就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条斜率不变的直线。2.互补品是指两者搭配使用2.考点:(1)边际替代率计算公式:MRS12=-ΔX2/ΔX1;(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效用递减。(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无差异曲线斜率绝对值是递减的,所以无差异曲线凸向。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1.“替代品”是指两个商品用谁以,互相代替,如:洗衣液和洗衣粉。一杯牛奶,牛奶和咖啡的替代比例恒为1,替代比例就是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条斜率不变的直线。2.互补品是指两者搭配使用28镜片、三个眼镜架和两个眼镜片分别只能配成一副眼镜,连起来为垂直的直线,所以组成了直角的形状。3.考。五、效用最大化与消选择(一)预算线1.含义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假设消 收入是I,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是P1和P2,数量分别是X1和和X2。【】1.效用最大的前提是消要记住,题目可能不直接问预算线,可能会出现这三个别称。2.预算线表示在消镜片、三个眼镜架和两个眼镜片分别只能配成一副眼镜,连起来为垂直的直线,所以组成了直角的形状。3.考。五、效用最大化与消选择(一)预算线1.含义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假设消 收入是I,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是P1和P2,数量分别是X1和和X2。【】1.效用最大的前提是消要记住,题目可能不直接问预算线,可能会出现这三个别称。2.预算线表示在消的全部收IP1P2X1X2,P1X11,P2X2表示购买商品2花的钱,加起来为购买两种商品的总支出。让总支出等于总收入,说明钱全部花光了,即两者相加P1X1+P2X2=I,为预算线方程。预算线方程:P1X1+P2X2=I预算线斜率:与横轴截距:29与纵轴截距:【】1.预算线方程:P1X1+P2X2=I需要记住,用横坐标表示商品1的数量,纵坐标表示商品2的数量,预算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斜率为负。预算线变形方程为与纵轴截距:【】1.预算线方程:P1X1+P2X2=I需要记住,用横坐标表示商品1的数量,纵坐标表示商品2的数量,预算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斜率为负。预算线变形方程为X2=-P1/P2*X1+I/P2,斜率为-P1/P2,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2.N,NON点的坐标,令X2=0,X1=I/P1,即可求出与横轴的截距I/P1。3MOX10,X2=I/P2,,横轴是商品1的数量,所以横轴的截距故与纵轴的截距为I/P2。有个记忆1(I/P1122(I/P2,这样记也可以。30【】1.10X1+5X2=1001P1=102【】1.10X1+5X2=1001P1=102I/P2=100/5=20。2.A、B、CA10X1+5X2=10*5+5*10=100,10*2+5*10=70有30。3.考点:在预算线上、预算线外、预算线内分别代表的含义。2.预算线的变动(1)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收入变化31【】P1P2I品的价格不变,收入增加,分母不变,分子增加了,横轴和纵轴的截距变大了,算线会向左平移。(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变为原来的一半,预算线往左移动。2.【】P1P2I品的价格不变,收入增加,分母不变,分子增加了,横轴和纵轴的截距变大了,算线会向左平移。(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变为原来的一半,预算线往左移动。2.1/2,截距变为原来的两倍,预算线会向右平移。32(3)收入、两种商品价格同方向且同比例变化【】发生变化。(4)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假设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P1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P2发生变化,变为(3)收入、两种商品价格同方向且同比例变化【】发生变化。(4)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假设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P1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P2发生变化,变为横33轴的交点,预算线会发生逆时针旋转;如果商品2的价格P2变为原来的一半,则会发生顺时针旋转。如果收入不变,商品2的价格不变,只有商品1的价格着与纵P1轴的交点,预算线会发生逆时针旋转;如果商品2的价格P2变为原来的一半,则会发生顺时针旋转。如果收入不变,商品2的价格不变,只有商品1的价格着与纵P1下降变为原来一半,就会旋转。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结论不用记忆,考试时画图即可。(二)消 均衡实现消均衡的条件:1.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是能够给消来带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34【 】1.消均衡,即消的效用是最大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即最优商品组合能够给消带来最大效用,就叫做最优商品组合,考试时看到最优商品组合,就是给消带来最大满足感;(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一种情况能够消算线之上,故排除,可能的点是A、B、E,只有这三个点位于预算线上。因为A【 】1.消均衡,即消的效用是最大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即最优商品组合能够给消带来最大效用,就叫做最优商品组合,考试时看到最优商品组合,就是给消带来最大满足感;(2)最优的商品购买组合必须位于给定的预算线上。一种情况能够消算线之上,故排除,可能的点是A、B、E,只有这三个点位于预算线上。因为A线的切点。3.考点:(1)切点处效用最大。(2)切点满足的条件,EE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P1/P2,因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又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因此均衡点MRS12=P1/P2。这个考点非常重要,考过很多次。(二)消均衡35序数效用论消均衡的条件:基数效用论消均衡的条件:【】1.均衡腿的数量用“2”表示,因为效用是不变的,增加汉堡就要减少鸡腿的消费,汉堡和鸡腿互相代替,增加汉堡的效用等于较少鸡腿的效用,ΔTU1+ΔTU2=0,ΔTU1,ΔTU2总效用不变,两者相加等于0;前面讲边际效用的时候,MU=ΔTU/ΔQ,消费数量也可以写成ΔX(Q;汉堡效用变化量=ΔX1*MU1,鸡腿效用变化以额写成-ΔX2/ΔX1=MU1/MU2=MRS12(商品替代率。2.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价格之比,也是基数论消均衡的条件。两派分析虽然不同,但是殊途同归,结论是一样的。为防止大家,举例:序数效用论消均衡的条件:基数效用论消均衡的条件:【】1.均衡腿的数量用“2”表示,因为效用是不变的,增加汉堡就要减少鸡腿的消费,汉堡和鸡腿互相代替,增加汉堡的效用等于较少鸡腿的效用,ΔTU1+ΔTU2=0,ΔTU1,ΔTU2总效用不变,两者相加等于0;前面讲边际效用的时候,MU=ΔTU/ΔQ,消费数量也可以写成ΔX(Q;汉堡效用变化量=ΔX1*MU1,鸡腿效用变化以额写成-ΔX2/ΔX1=MU1/MU2=MRS12(商品替代率。2.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价格之比,也是基数论消均衡的条件。两派分析虽然不同,但是殊途同归,结论是一样的。为防止大家,举例:序数论消均衡的条件是MRS12=MU1/MU2,为错误的,这个公式是恒成立的,即使消时候,等于价格之比的时候,消 比。六、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 均衡的影响(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并由此可以得到价格——消费曲线。36【】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P2不变,P1下降,预算线【】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P2不变,P1下降,预算线着纵轴交点逆时针旋转。当商品1的价格是P1时,对应的预算线就是AB,与无差异曲线U1的1E11X11P1AB′,ABU2E2,对应的商品消费2X1P1AB″,U3E3E1、E2、E3的均衡点,将这些均衡点连成一条线,就是价格-消费曲线。2.可以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需求曲线,当商品1的价格P1对应商品1的1 2X1P1X1P1″的时候,消费3X1,价格和消费量是一一对应的。且随着价格下降消费量增加,需求曲线格-消费曲线怎么来的,就是预算线的位置发生变化,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位置线可以推出需求曲线,表示价格和消费量的反比。线可以推出需求曲线。(二)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37在其他条件不变而仅有消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并由此可以得到收入—消费曲线。【】线会向右平移。2.假设消收入为I1,对应的预算线为AB,其与无差异曲线U1的交点为1E1P1在其他条件不变而仅有消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并由此可以得到收入—消费曲线。【】线会向右平移。2.假设消收入为I1,对应的预算线为AB,其与无差异曲线U1的交点为1E1P1X1I1′时,预算线向右平移,2对应A′B′U2相切于均衡点E2P1消费量为X1I1″,A″BU3E3,此时对应的消费3量为X1,将所有均衡点E1、E2、E3连接起来即为收入-消费曲线。3.由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出曲线,表示消在每个消费水平上对1I1X1I1′时,商品2 3X1I1X1,说明收入和需求量也一一对应斜的曲线,表示收入增加需求量也增加,这条线就是曲线。4.考点:收入-消费曲线由收入发生变化、均衡点发生变化,把均衡点连成线得来;收入-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曲线。七、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38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绕。比如和梨子,两者替代,假设P1上涨,梨子的价P2不变,相对于涨价的来说,梨子的价格便宜了,人们就会用梨代替苹果,减少对的需求。结论:替代效应会使需求量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品指价格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是呈反比。2.收入效应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39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绕。比如和梨子,两者替代,假设P1上涨,梨子的价P2不变,相对于涨价的来说,梨子的价格便宜了,人们就会用梨代替苹果,减少对的需求。结论:替代效应会使需求量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品指价格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都是呈反比。2.收入效应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391.收入效应的定义比较绕,收入效应需要区分属于哪种商品。I结论:对于正常品来说,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比。3.方向变化。低档品在生活中影响不大,故影响比较小,收入效应比较小。4.品:背景为英国人19世纪在爱尔兰考察时发现,当地发生饥荒土豆价格上涨,但是土豆的需求量没有减少反而上升,不符合常识和需求定理。称为品。穷了,买的人就了。品的收入效应是非常大的,这是特殊之处。3.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01.收入效应的定义比较绕,收入效应需要区分属于哪种商品。I结论:对于正常品来说,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比。3.方向变化。低档品在生活中影响不大,故影响比较小,收入效应比较小。4.品:背景为英国人19世纪在爱尔兰考察时发现,当地发生饥荒土豆价格上涨,但是土豆的需求量没有减少反而上升,不符合常识和需求定理。称为品。穷了,买的人就了。品的收入效应是非常大的,这是特殊之处。3.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0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效应与价格也是同方向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考试就考查表格,特别是品。【习题演练】3.( )序数使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的大小取决于消的消费。( )【格是同方向,价格下降需求量也会下降。【×】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所得到的效6.()收入决定了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6误】7.()商品不一定是劣质品( )【商品劣质品,但它不是41曲线向右下方倾斜。3.效应与价格也是同方向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考试就考查表格,特别是品。【习题演练】3.( )序数使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的大小取决于消的消费。( )【格是同方向,价格下降需求量也会下降。【×】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所得到的效6.()收入决定了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6误】7.()商品不一定是劣质品( )【商品劣质品,但它不是418.(多选)序数效用论对消的偏好假设有( 。A.完全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8.关于偏好有三个ABC】9.(单选)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说明( 。A.这个消12X0.51XB.这个消22X0.51XC.这个消12X21XD.这个消22X21X【】9.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MRS12=-△x2/△x1=2,因为AB8.(多选)序数效用论对消的偏好假设有( 。A.完全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8.关于偏好有三个ABC】9.(单选)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说明( 。A.这个消12X0.51XB.这个消22X0.51XC.这个消12X21XD.这个消22X21X【】9.一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2,MRS12=-△x2/△x1=2,因为AB2/2.5。C1/2。D2/2A】10.(单选)消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消费可能线( 。A.不动B.向右上方移动C.向左下方移动D.绕着某一点转动【】10.DCD】11.(单选)消的最优消费组合选择必须满足( 。A.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B.边际替代率高于价格之比C.边际替代率小于价格之比D.与边际替代率和价格之比无关【】11.消的最优消费组合即能够给消带来效用最大化,在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时能够给消A】4212.(单选)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12.商品的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因为它是一种低档品,它的替是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故充要条件是低档商品、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13.(单选)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形状是( 。A.无差异曲线为斜率固定的直线B.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C.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BAB】均衡点的曲线称( 。A.需求曲线12.(单选)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充要条件是( 。A.低档商品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12.商品的需求曲线斜率为正,因为它是一种低档品,它的替是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故充要条件是低档商品、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D】13.(单选)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形状是( 。A.无差异曲线为斜率固定的直线B.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C.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BAB】均衡点的曲线称( 。A.需求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价格-消费曲线D.曲线【】14.预算线在价格不变、只有收入发生变化时发生平移,通过“价线,由收入消费曲线能够推出B】【思维导图】43【梳理】1.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非常多。2.关于偏三个: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3.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含义:能够给消带来同种满足程度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2)特点:有三个,即越远越高、互不相交、凸向。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含义:为了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增加一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如增加汉堡的消费就要放弃鸡腿的消费。(2)公式:MRS12=△x2/△x1,即后/前,它也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绝对值。(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如随着汉堡消费数量的增加所放弃的鸡腿数量越来越少,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4【梳理】1.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非常多。2.关于偏三个:完全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3.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1)含义:能够给消带来同种满足程度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2)特点:有三个,即越远越高、互不相交、凸向。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含义:为了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增加一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如增加汉堡的消费就要放弃鸡腿的消费。(2)公式:MRS12=△x2/△x1,即后/前,它也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绝对值。(3)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如随着汉堡消费数量的增加所放弃的鸡腿数量越来越少,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445.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有两个,需要掌握,曾经考过。(1)完全替代品:是直线。(2)完全互补品:直角形状。6.预算线:(1)掌握含义、方程、斜率、与横轴截距、与纵轴截距。(2)变动:有四种情况。①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收入变化,是平移。②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是平移。③收入、两种商品价格同方向且同比例变化,是不变。④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是旋转。(3)消均衡: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在此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效用之比=价格之比。7.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均衡的影响:能够推出需求曲线。能够推出曲线。它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快问快答】1.序数论认为效用是一种总求和。2.03.12MRS125.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有两个,需要掌握,曾经考过。(1)完全替代品:是直线。(2)完全互补品:直角形状。6.预算线:(1)掌握含义、方程、斜率、与横轴截距、与纵轴截距。(2)变动:有四种情况。①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收入变化,是平移。②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是平移。③收入、两种商品价格同方向且同比例变化,是不变。④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是旋转。(3)消均衡: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在此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效用之比=价格之比。7.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均衡的影响:能够推出需求曲线。能够推出曲线。它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快问快答】1.序数论认为效用是一种总求和。2.03.12MRS12=后/前=-△x2/△x1=无差异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4.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形状。5.如果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增加,预算线向左平移。456.序数效用论消均衡的条件:边际替代率之比=价格之比,基数是MU1:MU2=P1=P2。均衡点的轨迹是收入消费曲线。8.品的替代效应与价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第三章生产理论【。第一节概述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才能。【】1.假设有一天张三要开饭店,首先要有钱,还要有店面(地方,还要雇厨(雇佣工人(如要做面条买家才能。2.资本:有两种形态。6.序数效用论消均衡的条件:边际替代率之比=价格之比,基数是MU1:MU2=P1=P2。均衡点的轨迹是收入消费曲线。8.品的替代效应与价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第三章生产理论【。第一节概述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才能。【】1.假设有一天张三要开饭店,首先要有钱,还要有店面(地方,还要雇厨(雇佣工人(如要做面条买家才能。2.资本:有两种形态。(1)实物资本:如机器、厂房、原材料,即东西。(2)货币资本:钱。二、生产函数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假设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则有Q=f(L,K)46Q表示产出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前提条件,数,都是技术水平不变,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LK,Q示产出量,Q=f(L,K)。3.考点:(1)生产函数前提是技术不变,这是假设。(2)生产函数表示要素的投入量和产量(最大)之间的。三、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划分标准: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周期。2.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也是可变的,Q表示产出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前提条件,数,都是技术水平不变,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LK,Q示产出量,Q=f(L,K)。3.考点:(1)生产函数前提是技术不变,这是假设。(2)生产函数表示要素的投入量和产量(最大)之间的。三、短期生产与长期生产划分标准: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量是固定不变的生产周期。2.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也是可变的,以调整,这就是长期生产。2.此处掌握划分标准即可,即能否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习题演练】1.(单选)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47A.土地B.资本C.企业家才能D.生活必需品【】1.D】2.(单选)在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 。A.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其产量B.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其价格C.厂商生产时间的长短D.厂商【2.D】【思维导图】【梳理】1.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才能。2.生产函数:Q=f(L,K)。生产要素,能是长期,不能是短期。第二节短期生产理论一、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Q=f(L,K0)Q=f(L。式中,K表示资本投入量,这个数值是固定的,用K0A.土地B.资本C.企业家才能D.生活必需品【】1.D】2.(单选)在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 。A.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其产量B.厂商是否可以调整其价格C.厂商生产时间的长短D.厂商【2.D】【思维导图】【梳理】1.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才能。2.生产函数:Q=f(L,K)。生产要素,能是长期,不能是短期。第二节短期生产理论一、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Q=f(L,K0)Q=f(L。式中,K表示资本投入量,这个数值是固定的,用K0表示;L表示劳动投入量。【】48K0)Q=f(L,即随着劳动的增加,产量也发生变化,了解即可。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TPL: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TPl=f(L,K0)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最大产量。APl=TPl/LK0)Q=f(L,即随着劳动的增加,产量也发生变化,了解即可。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TPL: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TPl=f(L,K0)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最大产量。APl=TPl/L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MPl=△TPl/△L【】1.此处看三个概念,即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TPL表示,T表示总,P,Q=TPL=f(L,K0;Q=TPL=f(L。APL,APAPL=TPL/L。(1)这是增加的意思,所以边际产量即总产量的增加量,公式是总产量的变化量/劳动力的变化量,如劳动的数量(工人)从5到6,总产量从10个12(12-10)/(6-5)=2。²-L³+10,35+16L-3L²,35+8L-L²+10/L。5.此处的内容掌握数 算即可。三、边际递减规律49一特定值时,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1.边际递减规律(这是短期生产中出现的一种规律,也可以叫做边际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2.10量增加,但是这块地对化肥的承载能力有限,继续施加化肥达到其承载能力时,时边际产量就递减。3.关于边际素投入不变,只考虑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对边际产量的影响,边际产量会先递增再递减。【习题演练】3.(多选)在短期,我们厂商在生产过程中( 。A.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只有一种要素投入是可变的D.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是可变的【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不变,故选择B项。既然是短期,厂商不能调整全部要素的数量,只有一种要素投入是可变的,即劳动可变,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故C项正确。资本和劳动50一特定值时,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1.边际递减规律(这是短期生产中出现的一种规律,也可以叫做边际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2.10量增加,但是这块地对化肥的承载能力有限,继续施加化肥达到其承载能力时,时边际产量就递减。3.关于边际素投入不变,只考虑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对边际产量的影响,边际产量会先递增再递减。【习题演练】3.(多选)在短期,我们厂商在生产过程中( 。A.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只有一种要素投入是可变的D.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是可变的【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不变,故选择B项。既然是短期,厂商不能调整全部要素的数量,只有一种要素投入是可变的,即劳动可变,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故C项正确。资本和劳动50BC】4.(多选)对于边际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有( 。A.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有两种以上可变要素的生产D.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E.有不变要素的生产【到这些不变要BDE】【思维导图】【梳理】1.Q=LTP=(L的,劳动是可变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BC】4.(多选)对于边际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有( 。A.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有两种以上可变要素的生产D.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E.有不变要素的生产【到这些不变要BDE】【思维导图】【梳理】1.Q=LTP=(L的,劳动是可变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TP=f(L。(2)平均产量:AP=TP/L,即平均产量=总产量/劳动力数量。(3)边际产量:MP=△TP(总产量的增加量)/△L,TP3.边际递减规律:有两个前提。(1)技术水平不变。(2)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其他要素投入量固定不变。边际产量是先递增后递减。51第三节长期生产理论一、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则总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f(L,K)式中,L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Q为产量。【】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L,K。二、等产量曲线(一)含义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二)特点1.离小;2.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永不相交;3.等产量曲线凸向。斜率为负,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第三节长期生产理论一、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来生产一种,则总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f(L,K)式中,L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K为可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Q为产量。【】生产者使用劳动和资本(L,K。二、等产量曲线(一)含义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二)特点1.离小;2.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永不相交;3.等产量曲线凸向。斜率为负,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521.等产量曲线和之前讲的无差异曲线差不多。纵轴表示资本的数量(用K表示(用L表示(如下图A16B2连成线即可得到等产量曲线,用字母1.等产量曲线和之前讲的无差异曲线差不多。纵轴表示资本的数量(用K表示(用L表示(如下图A16B2连成线即可得到等产量曲线,用字母Q表示,等产量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CCA、B2.特点:与无差异曲线基本一样。(1)离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产量越大;离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产量越小;所以在下图三条线中,Q3的产量最高,因为离远点最远。(2)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永不相交。(3)等产量曲线凸向,说明它的斜率为负,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与前面非常相似。三、边际技术替代率(一)含义某种生产要素的53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二)公式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MRTSLK=-△K/△LMRTSLK=MPL/MPK(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品边际替代率是一样的,即替代/边际、减少/再增加、后/前,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资本(资本变化量)/△劳动(劳动变化量,前面加上负号,要取绝对值(正数。261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二)公式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MRTSLK=-△K/△LMRTSLK=MPL/MPK(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品边际替代率是一样的,即替代/边际、减少/再增加、后/前,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资本(资本变化量)/△劳动(劳动变化量,前面加上负号,要取绝对值(正数。2611劳动的投入就放弃、减少5替代率=-△资本(资本变化量)/△劳动(劳动变化量)=-(-5)/1=5,即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5。T,T动变化量)=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MPL/MPK(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证540△TPc+△TPk=0Mc=△TPL/△LMPk=△TPK/△KMPL*△L+MPk*△k=0MPL*0△TPc+△TPk=0Mc=△TPL/△LMPk=△TPK/△KMPL*△L+MPk*△k=0MPL*替代率,推导过程与前面是一样的。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边际技术替代率也是递减的,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资本的数量是递减的。(2)511312劳动的边际、边际产量递减。(3)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由于边际技术替代。5.考点:(1)边际技术替代率计算公式,即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资本变化量劳动变化量(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是边际递减。(3)等产量曲线凸向的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四、等成本曲线(一)含义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C,w,r,L,K表示资本的数量。55成本方程:C=wL+rK,由成本方程可得:K=-WL/r+C/r(1)等成本线斜率为-W/r,C/W,C/r。(2)等成本线上的点表示成本全部用完;等成本线外的点表示超出成本;等成本线内的点表示成本还有剩余。(二)等成本曲线的变动1.wrC2.Cwr3.w成本方程:C=wL+rK,由成本方程可得:K=-WL/r+C/r(1)等成本线斜率为-W/r,C/W,C/r。(2)等成本线上的点表示成本全部用完;等成本线外的点表示超出成本;等成本线内的点表示成本还有剩余。(二)等成本曲线的变动1.wrC2.Cwr3.wrC4.C【】1.直接考定义。动的数量,K表示资本的数量。3.W*L(工资*劳动)即雇佣劳动支付的总工资,r*K(利息*资本)即成本,CC=W*劳动的总成本)+r*K(资本的总成本。k=-WL/r+C/r(-W/rWrON56NK=0,C/W(K=0,L=0L=0,K=C/r。5.等成本线上的点表示成本全部用完;等成本线外的点(等成本线的右边,BNK=0,C/W(K=0,L=0L=0,K=C/r。5.等成本线上的点表示成本全部用完;等成本线外的点(等成本线的右边,B)表示超出成本(生产者无法生产;等成本线内的点(A)表示成本还有剩余,没有全部花掉。6.等成本曲线的变动:(Wr要向右平移。反过来,如果成本减少,等成本线要向左平移。57(2)Cwr原来的2倍,此时斜率不变,但是截距变为原来的一半,此时等成本线要向左平(3)(2)Cwr原来的2倍,此时斜率不变,但是截距变为原来的一半,此时等成本线要向左平(3)WrC来的2倍、减少为原来的1/2,此时等成本线不变,没有任何变化。(4)C2Cr截距不变,W21/2,此时等成本线是逆时针旋转。58②假如成本不变、工资不变,另一种要素资本的价格利率变为原来的2倍,②假如成本不变、工资不变,另一种要素资本的价格利率变为原来的2倍,着与横着与横轴的交点顺时针旋转。这是通过画图得出来的结论。59【】此处的内容是结论,不用记,会画图即可。五、生产者均衡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且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已知的。生产者均衡的条件:MRTSLK=MPL/MPK=w/r【】,在切点的时候,等产量线在这个点的斜率绝对值(两种【】此处的内容是结论,不用记,会画图即可。五、生产者均衡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且劳动的价格w和资本的价格r是已知的。生产者均衡的条件:MRTSLK=MPL/MPK=w/r【】,在切点的时候,等产量线在这个点的斜率绝对值(两种60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成本线在这个点的斜率绝对值(w/r,即MRTSLK=MPL/MPK(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w/r(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2MRTSLK=MPL/MPK,需注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此时生产者的利润才最大,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六、规模(一)含义规模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二)规模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规模递增:产量增加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2.规模不变:产量增加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3.规模递减:产量增加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三)-生产函数与规模的生产函数的形式为:Q=ALαKβ式中,Q为产量,L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α和β为三个参数,A>0,0<α、β<1。根据-生产函数中的参数α和β之和,可以规模的情况:若α+β>1,则为规模递增;若α+β=1,则为规模不变;若α+β<1,则为规模递减。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成本线在这个点的斜率绝对值(w/r,即MRTSLK=MPL/MPK(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w/r(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2MRTSLK=MPL/MPK,需注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此时生产者的利润才最大,才能实现生产者均衡。六、规模(一)含义规模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二)规模变化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规模递增:产量增加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2.规模不变:产量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地勘施工与智慧城市建设合同
- 2025年度家庭地暖节能保温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建筑安装施工劳务合同管辖范围明确协议
- 2025年度国际贸易贷款保证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合同范本与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合同范本(二零二五版)
- 2025年度国有产权交易合同谈判技巧与策略分析
- 2025年度员工股权激励及绩效考核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教育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 2025年度广告宣传效果反馈与改进合同
- 2025年度供应链金融借款合同含应收账款质押担保
- 主题二任务二 《探究身边信息技术的奥秘》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人教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Section A (1a-2d)》教学课件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 10kV环网柜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电工班三级安全教育内容范本
- 中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解读
- 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阳性儿复查随访登记表
- 开学前幼儿园安全培训
- 2023年湛江市麻章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真题
- 《装配式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保温系统构造》中
- 电梯维保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