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潮流社会主义潮流民族主义潮流1.历史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3)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2.主要表现(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①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蓬勃发展,俄、日、德、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③资本主义列强加剧扩张。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②《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③第一国际建立。④巴黎公社成立。(3)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亚洲革命风暴。2.主要表现背景:(前提、条件)过程:(成就)实质: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过程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 德、俄、日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生产力、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密切了世界联系确立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列强扩张亚洲革命风暴:爪哇、阿富汗、伊朗、中国、印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 业 革 命背景:(前提、条件)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 一、英国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英国在17世纪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2)条件:①资本: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②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③资源:煤铁资源丰富⑤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国家,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可能性必要性工业革命的开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英国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英国在13.基本完成:(1840年前后)
(1)棉纺织机的发明:1765年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2)动力机器的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3)运输工具的发明:一、英国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2.过程及重大发明:(1)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蒸汽汽船(2)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生产技术: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3.基本完成:(1)棉纺织机的发明:1765年珍妮纺纱机,棉纺织业革命动力革命其他行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纺纱机改良蒸汽机机器制造、冶金、采矿轮船、火车棉纺织业革命动力革命其他行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飞梭为什么以此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有何意义?)
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是什么?
使工作机获得了强大、持续而稳定的动力,并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推动了大工厂制度的确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什么以此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有何意义?)手的解放从直接劳动中解放出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机器(工作机)蒸汽机手的解放从直接劳动中解放出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机器(工作机)蒸火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生活:缩短了时空距离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便利了交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火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生活: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①机器生产取代
。②工厂取代
,成为最主要组织形式。(2)社会革命①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
经济迅速发展。政治:资产阶级通过
和
,逐渐建立、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
,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
、
和
。(1)技术革命手工劳动手工工场资本主义革命改革重商主义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技术手工劳动手工工场资本主义革命改革重商主义自由经营自②引起社会结构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
和
两大对立阶级。(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③对社会生活:一是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人口布局,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农业人口比重下降);二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方式。(如:守时观念)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了旧思想、旧制度。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对亚非拉: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灾难、贫穷、落后。对工人:工人阶级受到更沉重的剥削压迫。对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⑤消极影响②引起社会结构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抗: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化: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C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
(能源)的开发利用煤C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能源)的开发利用视角二关注新史观文明史观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这些特征可视为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视角二关注新史观尝试命题2
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A.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集中建立起来
C.促进铁路客运的诞生,带来“平等化的危险”
D.将煤炭、水运、工厂连在一起,扩大了城市规模B尝试命题2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D.改良了蒸汽机D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3、(2010年全国卷Ⅰ)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C3、(2010年全国卷Ⅰ)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4、(2010年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B4、(2010年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
丙:《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C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7、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B7、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8、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骄傲和自信主要来自A.“光荣革命”的成功B.君主立宪制的完善C.日不落帝国的建立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D8、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9、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直接原因是
A.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A9、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10、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A10、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11、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C11、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13、《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13、《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14、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A14、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15、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至27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B15、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16.美国学者托马斯·K·麦格劳认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结束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作者的意图是()A.工业革命中出现了蒸汽机车等重要发明
B.工业革命前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长期停滞
C.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工业革命的来临,标志着资本主义的诞生C16.美国学者托马斯·K·麦格劳认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17.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C17.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18、(2012年江苏卷)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C18、(2012年江苏卷)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19、(2012年安徽卷)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A19、(2012年安徽卷)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20、(2012年山东卷)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C20、(2012年山东卷)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21.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C21.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23.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C23.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24、观察下列图片,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图1鸦片战争后流入图2设在路边的“咖啡茶座”图3文明婚礼城市的破产农民变化: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婚俗礼仪)的变化。24、观察下列图片,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发生了哪25、“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C25、“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26.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B26.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28、(2012年大纲全国卷)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大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极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
(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8分)28、(2012年大纲全国卷)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不干活材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身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
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12分)(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1933年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35年通过竞争获得和平1984年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旅1937年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年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1939年明日新世界1990年人类与自然1958年科学、文明和人性1998年海洋:未来的财富1962年太空时代的人类2000年人类—自然—科技—发展1964年通过理解走向和平2005年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展1970年人类的进步与和谐2010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2015年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材料三(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12分)(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兴起三大工人运动(3)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三大成果)(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长期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可能性(5)工人运动的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必要性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工业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课件工业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课件2、诞生①标志:1848年2月,的发表。完整系统地阐述了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
;指出
;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
②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共产党宣言》义社会③历史意义: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
的指导,
运动开始蓬勃发展。科学理论社会主义2、诞生②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1.第一国际(1)条件①必要性:1848年革命失败后,欧洲出现
局面,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②可能性:随着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857年
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再度高涨,并走向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
准备了条件。(2)成立:1864年,
在伦敦成立。(3)意义:是
与
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
进入一个新阶段。反动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国际联合国际工人组织国际工人协会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第一国际(1)条件反动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性资本主2.巴黎公社(1)背景①国际:法国在
中惨败。②国内: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
,建立了
;以
为首的临时政府对外
,对内
。(2)成立①时间: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普法战争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梯也尔投降准备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2.巴黎公社普法战争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梯也尔投降准备解
政治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规定公职人员由
产生,人民有权
和
;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
;监督
和
。(3)历史意义:是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和
的学说。②革命措施民主选举监督罢免工人合作社管理铁路运输军需生产无产阶级伟大尝试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政治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无产阶级②革命客观原因:敌人太过强大,普法联合镇压。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没有乘胜追击反动军队;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让它给反动政府以资助;未发动广大农民,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敌人太过强大,普法联合镇压。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马
命题视角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
《资本论》“热”了,马克思“火”了当前,世界经济正饱受金融危机的困扰,复苏的进程依然缓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马克思的《资本论》再度在西方掀起畅销热潮。从这一社会热点切入可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相关内容。命题视角尝试命题1
新华网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在德国重新畅销(见下图)。目前该书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这一现象说明()
《资本论》“热”了马克思“火”了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走到尽头
B.只有《资本论》可以拯救金融危机
C.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社会主义制度呼之欲出C尝试命题1新华网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著作《资本论BBDD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D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2、(2010年福建卷)《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D2、(2010年福建卷)《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3、2008年《联合报》报道:最近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爆满,德国本地游客不断增多,也有大量从世界各地而来的游客。……经济不景气让马克思突然一夜之间又变身大明星。这主要是由于马克思A.发表《共产党宣言》160周年B.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C.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剖析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精确预言
C3、2008年《联合报》报道:最近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博物馆天天4、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D4、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5.(2009·广东文基)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B.代议制民主C.先进的生产力D.科学社会主义C5.(2009·广东文基)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6、“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指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启蒙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牛顿力学体系和进化论C6、“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7、马克思曾说:“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会变成孤鸿哀鸣的。”能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北美独立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法国大革命D.法国巴黎公社D7、马克思曾说:“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8、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D.它是在法国资本主义未成熟情况下爆发的起义D8、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9、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首都城内高地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人发现,随即,首都警钟长鸣,一场革命开始了。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当晚就占领了政府的各主要机关,临时政府狼狈逃往郊外某宫邸。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D.1949年中国的南京B9、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首都城内高地国民1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 D.第一国际领导人B10、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11、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C11、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12、“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这个学说是指()A.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C12、“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13、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位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剧中,有这样的台词:“他们都宣布我的思想死了。你们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有必要一次又一次宣布我的思想已死了呢?”“不断地宣布一种思想已死了,不正可以证明这种宣布的虚妄吗?”材料中的“思想”对无产阶级的斗争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它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B.它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它提出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D.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答案
A13、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位教授编写的关于马克思答案A14.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B.在无产阶级准备未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条件做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C14.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15.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话也说不出来了。不过,请允许我赞颂巴黎人民,因为他们给全世界做出了榜样。”这主要是指巴黎公社(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没收了逃亡资本家的工厂C.维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D.打击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A15.巴黎公社委员兰维埃说:“公民们,我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16、(
2012年浙江卷)《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登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道自觉的必然性B16、(
2012年浙江卷)《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17、(2012年大纲全国卷)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巴黎公社期间D17、(2012年大纲全国卷)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18、(2012年广东卷)“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C.空想科学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D18、(2012年广东卷)“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2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的最可能原因是A.第一国际的瓦解
B.修正主义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D19、《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2月发表,标志着马克20、《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斗争和阶级斗争。”材料中“两个学说”是指
A.亚当·斯密《国富论》和卢梭“社会契约论”
B.牛顿经典力学和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C.《物种起源》和《共产党宣言》
D.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的提出C20、《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21、“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主义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B、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C、巴黎公社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D、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社会主义终于由理论变成现实C21、“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主22、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垄断现象的出现B.城乡差别的扩大C.经济危机的发生D.工人运动的兴起D22、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23、1802年出版了圣西门的《日内瓦书信》;1808年出版了傅立叶的第一部著作……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之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上述材料表明A.思想的进步受经济发展的限制
B.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超越当时经济发展阶段C.空想社会主义只适合未来社会
D.随着经济进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一定实现A23、1802年出版了圣西门的《日内瓦书信》;1808年出版24、下图是中国现代画家艾中信所画,分别描绘的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恩格斯陪同马克思与曼彻斯特纺织女工交谈。这主要反映了
A.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主要创立者B.科学理论的创立离不开社会实践C.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D.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B24、下图是中国现代画家艾中信所画,分别描绘的是恩格斯在英国25.史密斯老师带领同学考察完右图所示“共产主义公社”遗址后,布置了一道思考题:“1824年,英国思想家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这种‘新和谐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你知道造成欧文试验失败的基本原因是什么吗?”下面四个同学的思考最接近实质的是
A.珍妮:当时人们并不理解他的主张B.强尼:试验缺乏大量后续资金C.杰克:试验超越了历史的发展阶段D.约翰:参加者的思想觉悟太低C25.史密斯老师带领同学考察完右图所示“共产主义公社”遗址5、(2010年四川卷)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
图一图二材料3: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设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2)材料2中图一、二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活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根据材料3,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5、(2010年四川卷)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2)生存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认识: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主要原因:有识之士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2)生存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潮流社会主义潮流民族主义潮流1.历史阶段特征(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3)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蒸汽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2.主要表现(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①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蓬勃发展,俄、日、德、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③资本主义列强加剧扩张。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②《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③第一国际建立。④巴黎公社成立。(3)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亚洲革命风暴。2.主要表现背景:(前提、条件)过程:(成就)实质: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的过程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 德、俄、日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生产力、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密切了世界联系确立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列强扩张亚洲革命风暴:爪哇、阿富汗、伊朗、中国、印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工 业 革 命背景:(前提、条件)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 一、英国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英国在17世纪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2)条件:①资本: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②劳动力: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③资源:煤铁资源丰富⑤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最大殖民国家,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可能性必要性工业革命的开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英国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英国在13.基本完成:(1840年前后)
(1)棉纺织机的发明:1765年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2)动力机器的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3)运输工具的发明:一、英国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2.过程及重大发明:(1)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蒸汽汽船(2)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生产技术: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基本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3.基本完成:(1)棉纺织机的发明:1765年珍妮纺纱机,棉纺织业革命动力革命其他行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纺纱机改良蒸汽机机器制造、冶金、采矿轮船、火车棉纺织业革命动力革命其他行业革命交通运输革命飞梭为什么以此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有何意义?)
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手”被解放出来,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是什么?
使工作机获得了强大、持续而稳定的动力,并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推动了大工厂制度的确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什么以此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有何意义?)手的解放从直接劳动中解放出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机器(工作机)蒸汽机手的解放从直接劳动中解放出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机器(工作机)蒸火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生活:缩短了时空距离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便利了交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火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生活: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①机器生产取代
。②工厂取代
,成为最主要组织形式。(2)社会革命①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经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
经济迅速发展。政治:资产阶级通过
和
,逐渐建立、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思想:自由主义取代
,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
、
和
。(1)技术革命手工劳动手工工场资本主义革命改革重商主义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技术手工劳动手工工场资本主义革命改革重商主义自由经营自②引起社会结构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
和
两大对立阶级。(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③对社会生活:一是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改变人口布局,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农业人口比重下降);二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方式。(如:守时观念)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了旧思想、旧制度。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对亚非拉: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灾难、贫穷、落后。对工人:工人阶级受到更沉重的剥削压迫。对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⑤消极影响②引起社会结构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抗: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化: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C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
(能源)的开发利用煤C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能源)的开发利用视角二关注新史观文明史观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为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等。这些特征可视为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视角二关注新史观尝试命题2
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汽机的发明()A.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集中建立起来
C.促进铁路客运的诞生,带来“平等化的危险”
D.将煤炭、水运、工厂连在一起,扩大了城市规模B尝试命题2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工业城市之母”,这是指蒸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B.发明了内燃机
C.发明水力织布机D.改良了蒸汽机D1、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3、(2010年全国卷Ⅰ)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C3、(2010年全国卷Ⅰ)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4、(2010年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B4、(2010年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
丙:《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C6、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7、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B7、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8、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骄傲和自信主要来自A.“光荣革命”的成功B.君主立宪制的完善C.日不落帝国的建立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D8、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9、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直接原因是
A.大量妇女进入工厂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A9、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10、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A10、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11、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D.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C11、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13、《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依据材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对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
B.火车的发明使人养成了戴手表的习惯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13、《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14、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A14、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15、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至27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B15、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16.美国学者托马斯·K·麦格劳认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结束了经济长期停滞的局面。”作者的意图是()A.工业革命中出现了蒸汽机车等重要发明
B.工业革命前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长期停滞
C.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工业革命的来临,标志着资本主义的诞生C16.美国学者托马斯·K·麦格劳认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和现代17.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C17.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18、(2012年江苏卷)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C18、(2012年江苏卷)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19、(2012年安徽卷)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A19、(2012年安徽卷)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20、(2012年山东卷)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C20、(2012年山东卷)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21.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C21.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23.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北美生根开花?”这主要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C23.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24、观察下列图片,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图1鸦片战争后流入图2设在路边的“咖啡茶座”图3文明婚礼城市的破产农民变化: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婚俗礼仪)的变化。24、观察下列图片,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发生了哪25、“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B.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C.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C25、“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26.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B26.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28、(2012年大纲全国卷)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3Grammar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生成线框元素的工具课件
- DB41∕T 1858-2019 电梯安全乘用指南
- 汽车售后服务接待汽车工程75课件
- Unit 3 Developing the Topic Oral Communication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4《寓言四则》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
- 一年级上册gkh教学设计及反思
- 《乘法-买矿泉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版)
- 6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一课时 人民选出的代表(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2025年中电科太力通信科技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设备房管理标准》课件
-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呼吸机故障应急演练
- 轻钢结构大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垃圾分类垃圾箱绿色公益宣传
- 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 145完整版本.现代安全管理的六大管理体系
-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高清版)DBJ52∕T 106-2021 桥梁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 蜜雪冰城内部股权分配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