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_第1页
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_第2页
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_第3页
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_第4页
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第七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第一节促凝血药维生素K【分类与来源】维生素K1:脂溶性,存在于植物中。维生素K2:脂溶性,由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3、维生素K4

:人工合成品,水溶性。第一节促凝血药药物作用:维生素K在肝内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ⅡⅦⅨⅩ)药物作用:1、维生素K属于(

A.抗凝血药

B.促凝血药

C.抗高血压药

D.纤维蛋白溶解药1、维生素K属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1、维生素K吸收障碍: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2、维生素K合成障碍:新生儿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以免维生素K缺乏。3、使用维生素K对抗剂引起的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出血。【临床应用】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临床应用】【不良反应】1、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致颜面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2、胃肠道反应K3、K4口服易引起。3、溶血新生儿、早产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大量K3、K4易引起病人溶血。4、过量诱发血栓,可口服香豆素类解救。【不良反应】1、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致颜面潮红、呼吸困难氨甲苯酸氨甲环酸【临床应用】1、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如肝、肺、前列腺等外伤或手术出血。

2、尿激酶和链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不良反应】过量可引起血栓形成。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临床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2.氨甲环酸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A.抑制纤溶酶

B.促进血小板聚集

C.促进凝血酶原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2.氨甲环酸的抗凝作用机制是()第二节抗凝血药第二节抗凝血药抗凝血药:指通过影响凝血因子,抑制血液凝固的一类药物。

药物分类肝素(注射)香豆素(口服)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抗凝血药:指通过影响凝血因子,抑制药物分类肝素(注射)香豆素肝素来源:最初从肝脏发现而得名,药用的肝素主要从猪、牛肺脏和猪小肠粘膜提取。

化学结构肝素化学结构【药理作用】1、抗凝,特点(1)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2)作用强大、迅速。(3)口服无效,皮下、静脉给药(4)已形成血栓无效2.其他作用:------释放脂蛋白酯酶,水解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起调血脂作用。------抑制炎性介质活性和炎性细胞活动,具有抗炎作用。【药理作用】(1)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2.其他作用:抗凝机制肝素

&AT-III

肝素

AT-III凝血因子失活---+-----+-+AT-IIIXⅡⅨⅩⅪ肝素生理性抗凝物质抗凝机制AT-III凝血因子---+-----+-+AT-IAT-Ⅲ

慢凝血因子失活活化的凝血因子

Ⅱa,Ⅸa,Ⅹa,Ⅺa,Ⅻa,ⅩⅢa,

A凝血因子失活快速AT-Ⅲ加肝素活化的凝血因子Ⅱa,Ⅸa,Ⅹa,Ⅺa,Ⅻa,ⅩⅢa,B慢凝血因子失活A凝血因子失活快速AT-Ⅲ加肝素活化3.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增强ATⅢ的抗凝作用

B.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

C.络合血中Ca2+

D.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

3.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体内过程】【临床应用】1、口服不吸收;皮下和肌肉注射引起血肿,常静脉给药。2、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少量以原型经肾脏排泄。1、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等抗凝。4.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DIC)【体内过程】1、口服不吸收;皮下和肌肉注射引起血肿,常静脉给4.有关肝素的叙述,错误是(

A.可用于体内抗凝

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

C.口服无效

D.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溶解作用4.有关肝素的叙述,错误是()【不良反应】1、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2、孕妇应用,引起早产和胎儿死亡。3、长期应用引起骨质疏松,发生自发性骨折。【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出血素质、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孕妇都禁用肝素。【不良反应】1、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禁忌5.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解救(

)A.维生素KB.垂体后叶素

C.枸橼酸钠D.鱼精蛋白5.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解救()低分子量肝素普通肝素降解后分离得到。作用特点:选择性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对其他凝血因子影响小,在发挥抗凝血作用时,较少发生出血。常用制剂:依诺肝素,替地肝素等。低分子量肝素普通肝素降解后分离得到。

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因口服有效,又称口服抗凝药。代表药:

双香豆素华法林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华法林【药理作用】抗凝特点:1、作用缓慢、持久2、体内抗凝,体外无效【药理作用】香豆素的抗凝特点:香豆素是维生素K拮抗剂。

香豆素类的药理作用机制维生素KⅡⅦⅨⅩ合成活化香豆素对抗抗凝香豆素的抗凝特点:香豆素是维生素K拮抗剂。香豆素类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

【临床用途】【不良反应】1、口服有效,但起效慢;2、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99%;3、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优点:口服有效,作用持久,应用方便。缺点:起效慢,剂量不容易控制。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必要时用新鲜血液或血浆。禁忌症同肝素。【体内过程】1、口服有效,但起效慢;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防6.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解救(

A.肝素

B.维生素KC.尿激酶

D.枸橼酸钠

6.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解救()纤维蛋白溶解药(抗血栓药)定义:是一类能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溶解血栓的药物,又称溶栓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对已机化的血栓无法复通。常用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12/16/2022促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导致血栓溶解,但对形成已久的血栓则无溶解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尿激酶与链激酶为同类药,只是无抗原性,不引起过敏反应【作用与用途】

陈旧性血栓疗效差!12/12/2022【作用与用途】陈旧性血栓疗效差!12/16/2022过量可致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可注射氨甲苯酸对抗冷藏保存【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2/12/2022【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7.链激酶的对抗剂是()

A.维生素KB.酚磺乙胺

C.氨甲苯酸

D.鱼精蛋白

8、伍先生,58岁,高血压病史15年,因右侧肢体麻木,肌肉无力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脑血栓形成,请问宜选用何药溶栓()A.华法林B.氨甲苯酸

C.肝素D.尿激酶7.链激酶的对抗剂是()8、伍先生,58岁,高血压12/16/2022【作用与用途】

四、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第二代溶栓药促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选择性溶解血栓主要用于治疗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较少,禁用于出血性疾病12/12/2022【作用与用途】四、组织型纤溶酶原激第七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第七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第一、二节促凝抗凝药课件第一节促凝血药维生素K【分类与来源】维生素K1:脂溶性,存在于植物中。维生素K2:脂溶性,由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3、维生素K4

:人工合成品,水溶性。第一节促凝血药药物作用:维生素K在肝内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ⅡⅦⅨⅩ)药物作用:1、维生素K属于(

A.抗凝血药

B.促凝血药

C.抗高血压药

D.纤维蛋白溶解药1、维生素K属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1、维生素K吸收障碍: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2、维生素K合成障碍:新生儿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应作适当补充,以免维生素K缺乏。3、使用维生素K对抗剂引起的出血:香豆素类、水杨酸钠等所致出血。【临床应用】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临床应用】【不良反应】1、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致颜面潮红、呼吸困难、胸痛、虚脱;2、胃肠道反应K3、K4口服易引起。3、溶血新生儿、早产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大量K3、K4易引起病人溶血。4、过量诱发血栓,可口服香豆素类解救。【不良反应】1、维生素K1静脉注射太快可致颜面潮红、呼吸困难氨甲苯酸氨甲环酸【临床应用】1、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如肝、肺、前列腺等外伤或手术出血。

2、尿激酶和链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不良反应】过量可引起血栓形成。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临床应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2.氨甲环酸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A.抑制纤溶酶

B.促进血小板聚集

C.促进凝血酶原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2.氨甲环酸的抗凝作用机制是()第二节抗凝血药第二节抗凝血药抗凝血药:指通过影响凝血因子,抑制血液凝固的一类药物。

药物分类肝素(注射)香豆素(口服)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抗凝血药:指通过影响凝血因子,抑制药物分类肝素(注射)香豆素肝素来源:最初从肝脏发现而得名,药用的肝素主要从猪、牛肺脏和猪小肠粘膜提取。

化学结构肝素化学结构【药理作用】1、抗凝,特点(1)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2)作用强大、迅速。(3)口服无效,皮下、静脉给药(4)已形成血栓无效2.其他作用:------释放脂蛋白酯酶,水解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起调血脂作用。------抑制炎性介质活性和炎性细胞活动,具有抗炎作用。【药理作用】(1)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2.其他作用:抗凝机制肝素

&AT-III

肝素

AT-III凝血因子失活---+-----+-+AT-IIIXⅡⅨⅩⅪ肝素生理性抗凝物质抗凝机制AT-III凝血因子---+-----+-+AT-IAT-Ⅲ

慢凝血因子失活活化的凝血因子

Ⅱa,Ⅸa,Ⅹa,Ⅺa,Ⅻa,ⅩⅢa,

A凝血因子失活快速AT-Ⅲ加肝素活化的凝血因子Ⅱa,Ⅸa,Ⅹa,Ⅺa,Ⅻa,ⅩⅢa,B慢凝血因子失活A凝血因子失活快速AT-Ⅲ加肝素活化3.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增强ATⅢ的抗凝作用

B.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

C.络合血中Ca2+

D.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

3.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体内过程】【临床应用】1、口服不吸收;皮下和肌肉注射引起血肿,常静脉给药。2、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少量以原型经肾脏排泄。1、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等抗凝。4.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后血栓形成.(DIC)【体内过程】1、口服不吸收;皮下和肌肉注射引起血肿,常静脉给4.有关肝素的叙述,错误是(

A.可用于体内抗凝

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

C.口服无效

D.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溶解作用4.有关肝素的叙述,错误是()【不良反应】1、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2、孕妇应用,引起早产和胎儿死亡。3、长期应用引起骨质疏松,发生自发性骨折。【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出血素质、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孕妇都禁用肝素。【不良反应】1、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禁忌5.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解救(

)A.维生素KB.垂体后叶素

C.枸橼酸钠D.鱼精蛋白5.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解救()低分子量肝素普通肝素降解后分离得到。作用特点:选择性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对其他凝血因子影响小,在发挥抗凝血作用时,较少发生出血。常用制剂:依诺肝素,替地肝素等。低分子量肝素普通肝素降解后分离得到。

香豆素类

口服抗凝药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因口服有效,又称口服抗凝药。代表药:

双香豆素华法林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双香豆素华法林【药理作用】抗凝特点:1、作用缓慢、持久2、体内抗凝,体外无效【药理作用】香豆素的抗凝特点:香豆素是维生素K拮抗剂。

香豆素类的药理作用机制维生素KⅡⅦⅨⅩ合成活化香豆素对抗抗凝香豆素的抗凝特点:香豆素是维生素K拮抗剂。香豆素类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

【临床用途】【不良反应】1、口服有效,但起效慢;2、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99%;3、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与发展。优点:口服有效,作用持久,应用方便。缺点:起效慢,剂量不容易控制。过量引起自发性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必要时用新鲜血液或血浆。禁忌症同肝素。【体内过程】1、口服有效,但起效慢;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防6.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解救(

A.肝素

B.维生素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