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总结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总结1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要点基本概念规程的制定制定的主要问题工艺尺寸链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要点2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3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
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原材料
→
成品(机器)生产过程包括:⑴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与保管;⑵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如生产计划的制订、工艺规程的编制与生产工具的准备等⑶毛坯的制造→
锻压、铸造、焊接等⑷零件加工→
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⑸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油漆和包装等。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或半4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
是与改变原材料或半成品使之成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包括:锻压、铸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等。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是与改变原材料或5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工人和工作地点固定;工作对象不变,工作连续。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是6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工件每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
装夹包括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安装——在一道工序中,7
★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工位。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8
★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实质是工序的加工内容。
辅助工步——由人和(或)设备连续完成的工序,该部分工序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但它是完成工步所必需的。如更换刀具等。
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连续加工3个要素中有一个发生变化就是另一个工步。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配9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在一个工步内,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不同表面,称此工步为复合工步。a)立轴转塔车床的一个复合工步b)钻孔、扩孔复合工步图1-4复合工步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在一个工步内,10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作行程(走刀)——同一加工表面加工余量较大,可以分作几次工作进给,每次工作进给所完成的工步称为一次走刀。
走刀是构成工艺过程的最小单元。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作行程(走刀)—11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与工步、走刀、安装及工位之间的关系图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与工步、走刀、安装及121.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生产纲领——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包括备品(5%的备品率)和废品(2%废品率)在内的年产量,可按下式计算:
N=Qn(1+α)(1+β)(1-1)式中Q——产品年产量(件/年);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件/台);α——备品率;
β——废品率。1.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生产纲领——指企业在计131.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生产类型——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根据生产纲领和产品的大小,可分为:◆单件生产:单个生产,很少重复或不重复的生产类型◆大量生产: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重复进行◆成批生产:一年中分批轮流地制造,工作地点周期重复1.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生产类型——企业生产专业化14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艺规程形式: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工序卡常用的工艺文件格式有下列几种: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这种卡片以工序为单位,简要地列出了整个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它是制订其它工艺文件的基础,也是生产技术准备、编排作业计划和组织生产的依据。在这种卡片中,各工序的说明不够具体,故一般不能直接指导工人操作,而多作生产管理方面使用。但是,在单件小批生产中,由于通常不编制其它较详细的工艺文件,而是以这种卡片指导生产。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艺规程形式:工艺过程卡、工艺15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是用来指导工人生产和帮助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的一种主要技术文件,广泛用于成批生产的零件和小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6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的基础上,按每道工序的工序内容所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更详细地说明整个零件各个工序的加工要求,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在这种卡片上,要画出工序简图,注明该工序每个工步的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工序简图上表示出被加工表面在该工序所达到的尺寸、公差和粗糙度及工件的安装方法。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7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制定原则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做到平衡生产。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制定原则18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本厂(车间)的生产条件各种有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制定机械加工19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2.确定生产类型3.熟悉或确定毛坯4.拟定工艺路线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6.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7.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8.填写工艺文件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机械加工工艺201.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主要问题1.3.1确定毛坯1.3.2定位基准选择1.3.3工艺路线的拟定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3.5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1.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主要问题1.3.1确定毛坯211.3.1确定毛坯●毛坯的种类●毛坯的选择●确定毛坯时的几项工艺措施●毛坯图的绘制1.3.1确定毛坯●毛坯的种类221.3.1确定毛坯小结1.3.1确定毛坯小结231.3.2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的概念与分类●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1.3.2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的概念与分类241.3.2定位基准的选择设计基准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1.3.2定位基准的选择设计基准基准工艺基准251.3.2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粗基准精基准用毛坯表面作的定位基准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的定位基准1.3.2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粗基准精基准用毛坯表面作的26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1基准统一原则2自为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1基准统一原则2自为基准原则27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余量均匀分配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2便于工件装夹原则3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4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余量均匀分配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2281.3.3
工艺路线的拟定DeterminetheMachiningRoute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9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方法的选择1加工阶段的划分:划分的阶段划分的原因2工序划分与安排:工序集中与分散工序安排原则3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方法的选择1加工阶段的划分:2301.3.3工艺路线的拟定1.加工方法的选择
确定构成零件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保证加工质量,满足生产率和经济性要求。3种最基本的表面:外圆表面、内孔表面和平面。
1.3.3工艺路线的拟定1.加工方法的选择311.3.3工艺路线的拟定
典型表面加工路线研磨IT5Ra0.008~0.32超精加工IT5Ra0.01~0.32砂带磨IT5Ra0.01~0.16精密磨削IT5Ra0.008~0.08抛光Ra0.008~1.25金刚石车IT5~6Ra0.02~1.25滚压IT6~7Ra0.16~1.25精磨IT6~7Ra0.16~1.25精车IT7~8Ra1.25~5粗磨IT8~9Ra1.25~10半精车IT10~11Ra2.5~12.5粗车IT12~13Ra10~80图1外圆表面的典型加工工艺路线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典型表面加工路线研321.3.3工艺路线的拟定
图2孔的典型加工工艺路线珩磨IT5~6Ra0.04~1.25研磨IT5~6Ra0.008~0.63粗镗IT12~13Ra5~20钻IT10~13Ra5~80半精镗IT10~11Ra2.5~10粗拉IT9~10Ra1.25~5扩IT9~13Ra1.25~40精镗IT7~9Ra0.63~5粗磨IT9~11Ra1.25~10精拉IT7~9Ra0.16~0.63推IT6~8Ra0.08~1.25饺IT6~9Ra0.32~10金刚镗IT5~7Ra0.16~1.25精磨IT7~8Ra0.08~0.63滚压IT6~8Ra0.01~1.25手饺IT5Ra0.08~1.25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图2孔的典型加工工艺路33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图3平面典型加工工艺路线抛光Ra0.008¬1.25研磨IT5~6Ra0.008¬0.63精密磨IT5~6Ra0.04¬0.32半精铣IT8~11Ra2.5¬10精铣IT6~8Ra0.63~5高速精铣IT6~7Ra0.16¬1.25导轨磨IT6Ra0.16¬1.25精磨IT6~8Ra0.16¬1.25宽刀精刨IT6Ra0.16¬1.25粗磨IT8~10Ra1.25¬10精刨IT6~8Ra0.63~5半精刨IT8~11Ra2.5~10半精车IT8~11Ra2.5~10粗铣IT11~13Ra5~20粗刨IT11~13Ra5~20砂带磨IT5~6Ra0.01¬0.32金刚石车IT6Ra0.02¬1.25刮研Ra0.04¬1.25精车IT6~8Ra1.25~5粗车IT12~13Ra10~80精拉IT6~9Ra0.32~2.5粗拉IT10~11Ra5~20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图3平面典型加工工艺路线抛341.3.3工艺路线的拟定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问题:(1)被加工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2)零件材料的性质及热处理要求。(3)生产率和经济性要求。(4)本厂现有技术水平及生产条件等。1.3.3工艺路线的拟定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问题:35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加工阶段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其关键问题是提高生产率。(2)半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控制精度和适当余量),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钻孔、攻螺纹、铣键槽等)。(3)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规定要求,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加工质量。(4)光整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表面本身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精度),不纠正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常用加工方法有金刚镗、研磨、珩磨、镜面磨、抛光等。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加工阶段的划分36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1)保证加工质量2)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3)合理使用设备4)便于组织生产5)精加工安排在最后,可防止或减少已加工表面的损伤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371.3.3工艺路线的拟定3.工序划分与安排划分工序时有两个不同的原则,即工序的集中和工序的分散。◆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将许多工序组成一个集中工序。◆工序集中可分为:采用技术措施集中的机械集中,如采用多刀、多刃、多轴或数控机床加工等;采用人为组织措施集中的组织集中,如普通车床的顺序加工。
1.3.3工艺路线的拟定3.工序划分与安排381.3.3工艺路线的拟定◆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将许多工序组成一个集中工序。◆工序集中可分为:采用技术措施集中的机械集中,如采用多刀、多刃、多轴或数控机床加工等;采用人为组织措施集中的组织集中,如普通车床的顺序加工。1.3.3工艺路线的拟定◆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39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集中的特点:(1)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2)减少了装夹次数,易于保证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还能缩短辅助时间;(3)工序数目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量和生产面积都可减少,节省人力、物力,还可简化生产计划和组织工作;(4)工序集中通常需要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得投资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调整、维修较为困难,生产准备工作量大,转换新产品较麻烦。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集中的特点:401.3.3工艺路线的拟定◆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工艺分散的特点:(1)设备和工艺装备简单、调整方便、工人便于掌握,容易适应产品的变换;(2)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基本时间;(3)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4)设备和工艺装备数量多、操作工人多、生产占地面积大。1.3.3工艺路线的拟定◆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41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工序安排原则零件经过切削加工成型,中间可能穿插热处理和辅助工序(1)切削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①基面先行原则②先主后次原则③先粗后精原则④先面后孔原则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工序安排原则42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取决于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①为改善金属组织和加工性能的热处理工序。②为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③为消除内应力、减少工件变形的时效处理工序和冰冷处理。④为了表面防腐或表面装饰所进行的表面涂镀或发蓝等热处理工序通常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431.3.3工艺路线的拟定(3)辅助工序包括工件的检验、去毛刺、清洗、去磁和防锈等。检验工序应安排在:①粗加工阶段结束后;②转换车间的前后,特别是进入热处理工序的前后;③重要工序之前或加工工时较长的工序前后;④特种性能检验(如磁力探伤、密封性检验等)之前;⑤全部加工工序结束之后。1.3.3工艺路线的拟定(3)辅助工序包括工件的检验44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加工余量的概念1)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指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Z总=Z1+Z2+…2)工序余量指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工序余量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3.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加工余量的概念45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加工余量的概念
为了使零件得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必须从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机械加工余量。余量有加工总余量和工序余量之分。1)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指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Z总=Z1+Z2+…
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加工余量的概念461.3.4加工余量的确定2)工序余量指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工序余量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零件的非对称结构的非对称表面,如单一平面1.3.4加工余量的确定2)工序余量471.3.4加工余量的确定零件对称结构的对称表面,如回转体表面(内、外圆柱表面)1.3.4加工余量的确定零件对称结构的对称表面,如回转体表481.3.4加工余量的确定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前道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2)前道工序的尺寸公差3)前道工序的形位误差4)本道工序的安装误差1.3.4加工余量的确定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491.3.4加工余量的确定3.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基本原则: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工余量越小越好。
1)查表法——利用各种手册所给的表格数据,再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此法方便、迅速,生产上应用较多。
2)经验估计法——由一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人根据现场条件和实际经验确定加工余量。此法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3)分析计算法——采用计算法确定加工余量比较准确,但需掌握必要的统计资料和具备一定的测量手段。1.3.4加工余量的确定3.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501.3.5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工件上的设计尺寸一般都要经过几道工序的加工才能得到,每道工序所应保证的尺寸称为工序尺寸。●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步骤是:①确定各工序的加工方法,②确定该加工方法所要求的加工余量及其所能达到的精度,③由最后一道工序逐个向前推算,即由零件图上的设计尺寸开始,一直推算到毛坯图上的尺寸。●工序尺寸的公差都按各工序的经济精度确定,并按“入体原则”确定上、下偏差。毛坯公差带可取双向对称分布
1.3.5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工件上的设计尺寸一般都要经511.4工艺尺寸链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4.2尺寸链的分类1.4.1尺寸链概念1.4工艺尺寸链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4.2尺寸521.4.1尺寸链概念1.尺寸链的定义
这种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的尺寸组就称为尺寸链。加工过程中各有关工艺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1.4.1尺寸链概念1.尺寸链的定义531.4.1尺寸链概念2.尺寸链的组成列入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这些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1)封闭环:1.4.1尺寸链概念2.尺寸链的组成541.4.1尺寸链概念(2)组成环:画箭头法(回路法)确定尺寸链图,与封闭环箭头同向者为减环,与封闭环箭头反向者为增环。1.4.1尺寸链概念(2)组成环:551.4.2尺寸链的分类分类依据几何特征应用范围相互关系力学性质位置关系1长度尺寸链装配尺寸链基本尺寸链标量尺寸链直线尺寸链2角度尺寸链零件尺寸链派生尺寸链矢量尺寸链平面尺寸链3工艺尺寸链空间尺寸链1.4.2尺寸链的分类分类几何应用相互力学位置1长度装配基56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
尺寸链的计算形式分为正计算、反计算和中间计算3种。
(1)正计算: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用于验算、校核,结果唯一。
(2)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用于设计计算,将封闭环公差合理地分配给各组成环,确定最佳方案,结果不唯一。
(3)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求其余组成环。它用于设计、工艺尺寸计算、校核等场合。◆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分极值法和概率法两种,在工艺尺寸链的计算中多用极值法计算。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尺寸链的计算形式分为正计57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极值法极值法是按误差综合最不利的情况,即各增环均为最大(或最小)极限尺寸而减环均为最小(或最大)极限尺寸来计算封闭环极限尺寸的。2.概率法根据概率统计原理,可以认为加工一批工件的尺寸总是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而尺寸偏差又是随机变量,如果各环之间是彼此独立的随机变量,那么可按概率原理进行分析计算。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极值法58
基本尺寸计算公式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公式
偏差计算公式公差计算公式平均尺寸计算公式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公式基本尺寸计算公式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公式偏差计算公591.4.3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1)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2)工序基准为待继续加工的设计基准时的中间工序尺寸计算3)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4)靠火花磨削的工序尺寸计算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计算工序基准是尚待加工的设计基准表面淬火、渗碳、镀层的工艺尺寸计算1.4.3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1)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601.4.3直线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问题1.4.3直线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问题611.4.3直线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问题1.4.3直线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问题62工序尺寸图表法
当零件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加工尺寸较多,且工序(测量)基准需多次转换时,尺寸链建立和计算比较困难,采用图表法可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图1-34所示零件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例1-10】31.69±0.316±0.127.07±0.07ⅠⅡⅢⅣ图1-34图表法示例零件4)靠火花磨削Ⅱ面,控制余量Z7=0.1±0.02,同时保证设计尺寸6±0.1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公差。1)以Ⅳ面定位,粗车Ⅰ面,保证Ⅰ、Ⅳ面距离尺寸A1,粗车Ⅲ面,保证Ⅰ、Ⅲ面距离尺寸A2;2)以Ⅰ面定位,精车Ⅱ面,保证Ⅰ、Ⅱ面距离尺寸A3,粗车Ⅳ面,保证Ⅱ、Ⅳ面距离尺寸A4;3)以Ⅱ面定位,精车Ⅰ面,保证Ⅰ、Ⅱ面距离尺寸A5,同时保证设计尺寸31.69±0.31;精车Ⅲ面,保证设计尺寸A6=27.07±0.07;工序尺寸图表法当零件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加工尺寸较多,且63Z6Z4Z7Z5ⅠⅡⅢⅣA1A2A3A4A5A6R1R21.画尺寸联系图
1)画零件简图,加工面编号,向下引线2)按加工顺序和规定符号自上而下标出工序尺寸和余量——用带圆点的箭线表示工序尺寸,箭头指向加工面,圆点表示测量基准;余量按入体原则标注。3)在最下方画出间接保证的设计尺寸,两边均为圆点。4)工序尺寸为设计尺寸时,用方框框出,以示区别。注:靠火花磨削余量视为工序尺寸,也用用带圆点的箭线表示。图1-35尺寸联系图【解】工序尺寸图表法Z6Z4Z7Z5ⅠⅡⅢⅣA1A2A3A4A5A6R1R21.64A5R1Z7a)Z5A3A5d)A3Z4A4A1e)Z6A2A3A5A6c)图1-37工艺尺寸链A5R2A4b)2.用追踪法查找工艺尺寸链A6ⅠⅡⅢⅣA1A2A3A4A5Z7R1R2Z6Z4图1-36尺寸链追踪Z5
结果尺寸(间接保证的设计尺寸)和余量是尺寸链的封闭环沿封闭环两端同步向上追踪,遇箭头拐弯,逆箭头方向横向追踪,遇圆点向上折,继续向上追踪…直至两追踪线交于一点,追踪路径所经工序尺寸为尺寸链的组成环工序尺寸图表法A5R1Z7a)Z5A3A5d)A3Z4A4A1e)Z6A2653.初拟工序尺寸公差中间工序尺寸公差按经济加工精度或生产实际情况给出±0.5±0.3±0.1±0.3±0.07±0.02±0.1±0.31±0.1工序公差余量公差最小余量平均余量平均尺寸单向偏差形式标注初拟修正后ZiminZiMAiMAiA6ⅠⅡⅢⅣA1A2A3A4A5Z7R1R2Z6Z5Z4工序尺寸图表法3.初拟工序尺寸公差中间工序尺寸公差按经济加工精度或生产实664.校核结果尺寸公差,修正初拟工序尺寸公差
校核结果尺寸链,若超差,减小组成环公差(首先压缩公共环公差)±0.23±0.08工序公差余量公差最小余量平均余量ZiminZiM±0.02ⅠⅡⅢⅣ初拟修正后±0.5±0.3±0.1±0.3A1A2A3A4A5Z7R1R2Z6Z5Z4±0.1±0.07A6±0.1±0.31A5R1Z7a)A5R2A4b)工序尺寸图表法4.校核结果尺寸公差,修正初拟工序尺寸公差±0.23±0.6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与工艺规程课件68工序公差余量公差最小余量平均余量ZiminZiMA6ⅠⅡⅢⅣ初拟修正后±0.5±0.3±0.1±0.3±0.1±0.07±0.08A1A2A3A4A5Z7R1R2Z6Z5Z4±0.1±0.31±0.23±0.02A2A3A5A6Z6c)A3A5Z5d)A3Z4A4A1e)±0.55±0.8310.30.30.480.851.83±0.185.计算余量公差和平均余量
根据余量尺寸链计算±0.020.080.1工序尺寸图表法31.69±0.316±0.127.07±0.07ⅠⅡⅢⅣ工序公差余量最小平均ZiminZiMA6ⅠⅡⅢⅣ初拟修正69A2A3A5A6Z6c)A3A5Z5d)A3Z4A4A1e)25.593426.7平均余量平均尺寸ZiMAiMⅠⅡⅢⅣ0.480.851.8327.07A1A2A3A4A5Z7R1R2Z6Z5Z4631.690.1A66.16.18A5R1Z7a)A5R2A4b)6.计算中间工序平均尺寸
在各尺寸链中,首先找出只有一个未知数的尺寸链,解出此未知数。继续下去,解出全部未知工序尺寸工序尺寸图表法A2A3A5A6Z6c)A3A5Z5d)A3Z4A4A1e)70工序公差余量公差最小余量平均余量平均尺寸单向偏差形式标注ZiminZiMAiMAi初拟修正后±0.23±0.02A6ⅠⅡⅢⅣ±0.5±0.3±0.1±0.3±0.1±0.07±0.08±0.55±0.8310.30.30.480.851.836.127.076.5825.593426.7A1A2A3A4A5Z7R1R2Z6Z5Z4±0.1±0.31631.69±0.18±0.020.080.1工序尺寸图表法工序公差余量最小平均平均单向偏差ZiminZiMAiM71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12月-2212月-22Thursday,December15,20222、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22:41:5722:41:5722:4112/15/202210:41:57PM3、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12月-2222:41:5722:41Dec-2215-Dec-224、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22:41:5722:41:5722:41Thursday,December15,20225、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12月-2212月-2222:41:5722:41:57December15,20226、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15十二月202210:41:57下午22:41:5712月-227、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十二月2210:41下午12月-2222:41December15,2022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12/1522:41:5722:41:5715December20229、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10:41:57下午10:41下午22:41:5712月-22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12/15/202210:41:57PM22:41:5715-12月-22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12/15/202210:41PM12/15/202210:41PM12月-2212月-22谢谢大家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172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12月-2212月-22Thursday,December15,20222、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怯懦。22:41:5722:41:5722:4112/15/202210:41:57PM3、每天只看目标,别老想障碍。12月-2222:41:5722:41Dec-2215-Dec-224、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22:41:5722:41:5722:41Thursday,December15,20225、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12月-2212月-2222:41:5722:41:57December15,20226、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15十二月202210:41:57下午22:41:5712月-227、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十二月2210:41下午12月-2222:41December15,2022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12/1522:41:5722:41:5715December20229、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10:41:57下午10:41下午22:41:5712月-22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12/15/202210:41:57PM22:41:5715-12月-22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12/15/202210:41PM12/15/202210:41PM12月-2212月-22谢谢大家1、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173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总结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总结74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要点基本概念规程的制定制定的主要问题工艺尺寸链第1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本章要点75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76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
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原材料
→
成品(机器)生产过程包括:⑴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与保管;⑵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如生产计划的制订、工艺规程的编制与生产工具的准备等⑶毛坯的制造→
锻压、铸造、焊接等⑷零件加工→
机械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⑸产品的装配、调试、检验、油漆和包装等。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或半77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
是与改变原材料或半成品使之成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包括:锻压、铸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等。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工艺过程是与改变原材料或78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工人和工作地点固定;工作对象不变,工作连续。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是79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安装——在一道工序中,工件每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
装夹包括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安装——在一道工序中,80
★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工位。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位——工件在机床上占据每一个位置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81
★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实质是工序的加工内容。
辅助工步——由人和(或)设备连续完成的工序,该部分工序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但它是完成工步所必需的。如更换刀具等。
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连续加工3个要素中有一个发生变化就是另一个工步。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步——在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续表面)和加工(或装配82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在一个工步内,若有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不同表面,称此工步为复合工步。a)立轴转塔车床的一个复合工步b)钻孔、扩孔复合工步图1-4复合工步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在一个工步内,83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作行程(走刀)——同一加工表面加工余量较大,可以分作几次工作进给,每次工作进给所完成的工步称为一次走刀。
走刀是构成工艺过程的最小单元。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作行程(走刀)—84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与工步、走刀、安装及工位之间的关系图1.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序与工步、走刀、安装及851.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生产纲领——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包括备品(5%的备品率)和废品(2%废品率)在内的年产量,可按下式计算:
N=Qn(1+α)(1+β)(1-1)式中Q——产品年产量(件/年);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数量(件/台);α——备品率;
β——废品率。1.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生产纲领——指企业在计861.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生产类型——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根据生产纲领和产品的大小,可分为:◆单件生产:单个生产,很少重复或不重复的生产类型◆大量生产: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重复进行◆成批生产:一年中分批轮流地制造,工作地点周期重复1.1.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生产类型——企业生产专业化87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艺规程形式:工艺过程卡、工艺卡、工序卡常用的工艺文件格式有下列几种: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这种卡片以工序为单位,简要地列出了整个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等),它是制订其它工艺文件的基础,也是生产技术准备、编排作业计划和组织生产的依据。在这种卡片中,各工序的说明不够具体,故一般不能直接指导工人操作,而多作生产管理方面使用。但是,在单件小批生产中,由于通常不编制其它较详细的工艺文件,而是以这种卡片指导生产。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艺规程形式:工艺过程卡、工艺88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以工序为单位,详细说明整个工艺过程的工艺文件。是用来指导工人生产和帮助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掌握整个零件加工过程的一种主要技术文件,广泛用于成批生产的零件和小批生产中的重要零件。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2.机械加工工艺卡片89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的基础上,按每道工序的工序内容所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更详细地说明整个零件各个工序的加工要求,是用来具体指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在这种卡片上,要画出工序简图,注明该工序每个工步的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工序简图上表示出被加工表面在该工序所达到的尺寸、公差和粗糙度及工件的安装方法。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90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制定原则1)以保证零件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为前提。2)工艺过程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成本。3)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尽可能做到平衡生产。4)尽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文明劳动条件。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并应符合环保要求。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制定原则91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原始资料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本厂(车间)的生产条件各种有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制定机械加工92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2.确定生产类型3.熟悉或确定毛坯4.拟定工艺路线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6.确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7.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8.填写工艺文件1.2.2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则、原始资料及步骤◆机械加工工艺931.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主要问题1.3.1确定毛坯1.3.2定位基准选择1.3.3工艺路线的拟定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3.5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1.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主要问题1.3.1确定毛坯941.3.1确定毛坯●毛坯的种类●毛坯的选择●确定毛坯时的几项工艺措施●毛坯图的绘制1.3.1确定毛坯●毛坯的种类951.3.1确定毛坯小结1.3.1确定毛坯小结961.3.2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的概念与分类●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1.3.2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的概念与分类971.3.2定位基准的选择设计基准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1.3.2定位基准的选择设计基准基准工艺基准981.3.2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粗基准精基准用毛坯表面作的定位基准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的定位基准1.3.2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粗基准精基准用毛坯表面作的99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1基准统一原则2自为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1基准统一原则2自为基准原则100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余量均匀分配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2便于工件装夹原则3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42、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余量均匀分配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原则21011.3.3
工艺路线的拟定DeterminetheMachiningRoute1.3.3工艺路线的拟定102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方法的选择1加工阶段的划分:划分的阶段划分的原因2工序划分与安排:工序集中与分散工序安排原则3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方法的选择1加工阶段的划分:21031.3.3工艺路线的拟定1.加工方法的选择
确定构成零件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保证加工质量,满足生产率和经济性要求。3种最基本的表面:外圆表面、内孔表面和平面。
1.3.3工艺路线的拟定1.加工方法的选择1041.3.3工艺路线的拟定
典型表面加工路线研磨IT5Ra0.008~0.32超精加工IT5Ra0.01~0.32砂带磨IT5Ra0.01~0.16精密磨削IT5Ra0.008~0.08抛光Ra0.008~1.25金刚石车IT5~6Ra0.02~1.25滚压IT6~7Ra0.16~1.25精磨IT6~7Ra0.16~1.25精车IT7~8Ra1.25~5粗磨IT8~9Ra1.25~10半精车IT10~11Ra2.5~12.5粗车IT12~13Ra10~80图1外圆表面的典型加工工艺路线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典型表面加工路线研1051.3.3工艺路线的拟定
图2孔的典型加工工艺路线珩磨IT5~6Ra0.04~1.25研磨IT5~6Ra0.008~0.63粗镗IT12~13Ra5~20钻IT10~13Ra5~80半精镗IT10~11Ra2.5~10粗拉IT9~10Ra1.25~5扩IT9~13Ra1.25~40精镗IT7~9Ra0.63~5粗磨IT9~11Ra1.25~10精拉IT7~9Ra0.16~0.63推IT6~8Ra0.08~1.25饺IT6~9Ra0.32~10金刚镗IT5~7Ra0.16~1.25精磨IT7~8Ra0.08~0.63滚压IT6~8Ra0.01~1.25手饺IT5Ra0.08~1.25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图2孔的典型加工工艺路106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图3平面典型加工工艺路线抛光Ra0.008¬1.25研磨IT5~6Ra0.008¬0.63精密磨IT5~6Ra0.04¬0.32半精铣IT8~11Ra2.5¬10精铣IT6~8Ra0.63~5高速精铣IT6~7Ra0.16¬1.25导轨磨IT6Ra0.16¬1.25精磨IT6~8Ra0.16¬1.25宽刀精刨IT6Ra0.16¬1.25粗磨IT8~10Ra1.25¬10精刨IT6~8Ra0.63~5半精刨IT8~11Ra2.5~10半精车IT8~11Ra2.5~10粗铣IT11~13Ra5~20粗刨IT11~13Ra5~20砂带磨IT5~6Ra0.01¬0.32金刚石车IT6Ra0.02¬1.25刮研Ra0.04¬1.25精车IT6~8Ra1.25~5粗车IT12~13Ra10~80精拉IT6~9Ra0.32~2.5粗拉IT10~11Ra5~20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图3平面典型加工工艺路线抛1071.3.3工艺路线的拟定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问题:(1)被加工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2)零件材料的性质及热处理要求。(3)生产率和经济性要求。(4)本厂现有技术水平及生产条件等。1.3.3工艺路线的拟定选择加工方法应考虑的问题:108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加工阶段的划分(1)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其关键问题是提高生产率。(2)半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控制精度和适当余量),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钻孔、攻螺纹、铣键槽等)。(3)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规定要求,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加工质量。(4)光整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提高表面本身的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精度),不纠正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常用加工方法有金刚镗、研磨、珩磨、镜面磨、抛光等。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加工阶段的划分109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1)保证加工质量2)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3)合理使用设备4)便于组织生产5)精加工安排在最后,可防止或减少已加工表面的损伤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1101.3.3工艺路线的拟定3.工序划分与安排划分工序时有两个不同的原则,即工序的集中和工序的分散。◆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将许多工序组成一个集中工序。◆工序集中可分为:采用技术措施集中的机械集中,如采用多刀、多刃、多轴或数控机床加工等;采用人为组织措施集中的组织集中,如普通车床的顺序加工。
1.3.3工艺路线的拟定3.工序划分与安排1111.3.3工艺路线的拟定◆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多些,将许多工序组成一个集中工序。◆工序集中可分为:采用技术措施集中的机械集中,如采用多刀、多刃、多轴或数控机床加工等;采用人为组织措施集中的组织集中,如普通车床的顺序加工。1.3.3工艺路线的拟定◆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112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集中的特点:(1)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2)减少了装夹次数,易于保证各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还能缩短辅助时间;(3)工序数目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量和生产面积都可减少,节省人力、物力,还可简化生产计划和组织工作;(4)工序集中通常需要采用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得投资大,设备和工艺装备的调整、维修较为困难,生产准备工作量大,转换新产品较麻烦。1.3.3工艺路线的拟定◆工序集中的特点:1131.3.3工艺路线的拟定◆
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是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加工内容尽量少些。◆工艺分散的特点:(1)设备和工艺装备简单、调整方便、工人便于掌握,容易适应产品的变换;(2)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基本时间;(3)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4)设备和工艺装备数量多、操作工人多、生产占地面积大。1.3.3工艺路线的拟定◆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艺过程,就114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工序安排原则零件经过切削加工成型,中间可能穿插热处理和辅助工序(1)切削加工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①基面先行原则②先主后次原则③先粗后精原则④先面后孔原则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工序安排原则115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取决于零件的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①为改善金属组织和加工性能的热处理工序。②为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③为消除内应力、减少工件变形的时效处理工序和冰冷处理。④为了表面防腐或表面装饰所进行的表面涂镀或发蓝等热处理工序通常安排在工艺过程的最后。1.3.3工艺路线的拟定(2)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1161.3.3工艺路线的拟定(3)辅助工序包括工件的检验、去毛刺、清洗、去磁和防锈等。检验工序应安排在:①粗加工阶段结束后;②转换车间的前后,特别是进入热处理工序的前后;③重要工序之前或加工工时较长的工序前后;④特种性能检验(如磁力探伤、密封性检验等)之前;⑤全部加工工序结束之后。1.3.3工艺路线的拟定(3)辅助工序包括工件的检验117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加工余量的概念1)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指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Z总=Z1+Z2+…2)工序余量指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工序余量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3.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加工余量的概念118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加工余量的概念
为了使零件得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必须从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机械加工余量。余量有加工总余量和工序余量之分。1)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指毛坯尺寸与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Z总=Z1+Z2+…
1.3.4加工余量的确定1.加工余量的概念1191.3.4加工余量的确定2)工序余量指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工序余量有单边余量和双边余量之分。零件的非对称结构的非对称表面,如单一平面1.3.4加工余量的确定2)工序余量1201.3.4加工余量的确定零件对称结构的对称表面,如回转体表面(内、外圆柱表面)1.3.4加工余量的确定零件对称结构的对称表面,如回转体表1211.3.4加工余量的确定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前道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2)前道工序的尺寸公差3)前道工序的形位误差4)本道工序的安装误差1.3.4加工余量的确定2.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221.3.4加工余量的确定3.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
基本原则: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工余量越小越好。
1)查表法——利用各种手册所给的表格数据,再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此法方便、迅速,生产上应用较多。
2)经验估计法——由一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人根据现场条件和实际经验确定加工余量。此法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3)分析计算法——采用计算法确定加工余量比较准确,但需掌握必要的统计资料和具备一定的测量手段。1.3.4加工余量的确定3.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1231.3.5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工件上的设计尺寸一般都要经过几道工序的加工才能得到,每道工序所应保证的尺寸称为工序尺寸。●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步骤是:①确定各工序的加工方法,②确定该加工方法所要求的加工余量及其所能达到的精度,③由最后一道工序逐个向前推算,即由零件图上的设计尺寸开始,一直推算到毛坯图上的尺寸。●工序尺寸的公差都按各工序的经济精度确定,并按“入体原则”确定上、下偏差。毛坯公差带可取双向对称分布
1.3.5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工件上的设计尺寸一般都要经1241.4工艺尺寸链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4.2尺寸链的分类1.4.1尺寸链概念1.4工艺尺寸链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4.2尺寸1251.4.1尺寸链概念1.尺寸链的定义
这种相互连接形成封闭的尺寸组就称为尺寸链。加工过程中各有关工艺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1.4.1尺寸链概念1.尺寸链的定义1261.4.1尺寸链概念2.尺寸链的组成列入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这些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1)封闭环:1.4.1尺寸链概念2.尺寸链的组成1271.4.1尺寸链概念(2)组成环:画箭头法(回路法)确定尺寸链图,与封闭环箭头同向者为减环,与封闭环箭头反向者为增环。1.4.1尺寸链概念(2)组成环:1281.4.2尺寸链的分类分类依据几何特征应用范围相互关系力学性质位置关系1长度尺寸链装配尺寸链基本尺寸链标量尺寸链直线尺寸链2角度尺寸链零件尺寸链派生尺寸链矢量尺寸链平面尺寸链3工艺尺寸链空间尺寸链1.4.2尺寸链的分类分类几何应用相互力学位置1长度装配基129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
尺寸链的计算形式分为正计算、反计算和中间计算3种。
(1)正计算:已知组成环,求封闭环。用于验算、校核,结果唯一。
(2)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组成环。用于设计计算,将封闭环公差合理地分配给各组成环,确定最佳方案,结果不唯一。
(3)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求其余组成环。它用于设计、工艺尺寸计算、校核等场合。◆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分极值法和概率法两种,在工艺尺寸链的计算中多用极值法计算。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尺寸链的计算形式分为正计130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极值法极值法是按误差综合最不利的情况,即各增环均为最大(或最小)极限尺寸而减环均为最小(或最大)极限尺寸来计算封闭环极限尺寸的。2.概率法根据概率统计原理,可以认为加工一批工件的尺寸总是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而尺寸偏差又是随机变量,如果各环之间是彼此独立的随机变量,那么可按概率原理进行分析计算。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1.极值法131
基本尺寸计算公式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公式
偏差计算公式公差计算公式平均尺寸计算公式1.4.3直线尺寸链的计算公式基本尺寸计算公式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公式偏差计算公1321.4.3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1)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2)工序基准为待继续加工的设计基准时的中间工序尺寸计算3)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4)靠火花磨削的工序尺寸计算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的工艺尺寸计算工序基准是尚待加工的设计基准表面淬火、渗碳、镀层的工艺尺寸计算1.4.3几种常见工艺尺寸链形式1)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1331.4.3直线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问题1.4.3直线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问题1341.4.3直线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问题1.4.3直线尺寸链计算中的假废品问题135工序尺寸图表法
当零件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加工尺寸较多,且工序(测量)基准需多次转换时,尺寸链建立和计算比较困难,采用图表法可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图1-34所示零件有关轴向尺寸加工过程如下:【例1-10】31.69±0.316±0.127.07±0.07ⅠⅡⅢⅣ图1-34图表法示例零件4)靠火花磨削Ⅱ面,控制余量Z7=0.1±0.02,同时保证设计尺寸6±0.1试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公差。1)以Ⅳ面定位,粗车Ⅰ面,保证Ⅰ、Ⅳ面距离尺寸A1,粗车Ⅲ面,保证Ⅰ、Ⅲ面距离尺寸A2;2)以Ⅰ面定位,精车Ⅱ面,保证Ⅰ、Ⅱ面距离尺寸A3,粗车Ⅳ面,保证Ⅱ、Ⅳ面距离尺寸A4;3)以Ⅱ面定位,精车Ⅰ面,保证Ⅰ、Ⅱ面距离尺寸A5,同时保证设计尺寸31.69±0.31;精车Ⅲ面,保证设计尺寸A6=27.07±0.07;工序尺寸图表法当零件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加工尺寸较多,且136Z6Z4Z7Z5ⅠⅡⅢⅣA1A2A3A4A5A6R1R21.画尺寸联系图
1)画零件简图,加工面编号,向下引线2)按加工顺序和规定符号自上而下标出工序尺寸和余量——用带圆点的箭线表示工序尺寸,箭头指向加工面,圆点表示测量基准;余量按入体原则标注。3)在最下方画出间接保证的设计尺寸,两边均为圆点。4)工序尺寸为设计尺寸时,用方框框出,以示区别。注:靠火花磨削余量视为工序尺寸,也用用带圆点的箭线表示。图1-35尺寸联系图【解】工序尺寸图表法Z6Z4Z7Z5ⅠⅡⅢⅣA1A2A3A4A5A6R1R21.137A5R1Z7a)Z5A3A5d)A3Z4A4A1e)Z6A2A3A5A6c)图1-37工艺尺寸链A5R2A4b)2.用追踪法查找工艺尺寸链A6ⅠⅡⅢⅣA1A2A3A4A5Z7R1R2Z6Z4图1-36尺寸链追踪Z5
结果尺寸(间接保证的设计尺寸)和余量是尺寸链的封闭环沿封闭环两端同步向上追踪,遇箭头拐弯,逆箭头方向横向追踪,遇圆点向上折,继续向上追踪…直至两追踪线交于一点,追踪路径所经工序尺寸为尺寸链的组成环工序尺寸图表法A5R1Z7a)Z5A3A5d)A3Z4A4A1e)Z6A21383.初拟工序尺寸公差中间工序尺寸公差按经济加工精度或生产实际情况给出±0.5±0.3±0.1±0.3±0.07±0.02±0.1±0.31±0.1工序公差余量公差最小余量平均余量平均尺寸单向偏差形式标注初拟修正后ZiminZiMAiMAiA6ⅠⅡⅢⅣA1A2A3A4A5Z7R1R2Z6Z5Z4工序尺寸图表法3.初拟工序尺寸公差中间工序尺寸公差按经济加工精度或生产实1394.校核结果尺寸公差,修正初拟工序尺寸公差
校核结果尺寸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763-2025精细陶瓷陶瓷薄板室温弯曲强度试验方法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法
- 2025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宁师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襄阳第四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静安区风华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宣传上课课件
- 2025届山西省朔州市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宠物护理与美容课件
- 宠物X光片检查技术课件
- 2025搬家合同范本大全:家具搬运与包装服务细则
- 处方管理办法培训演示
- 第二章微生物药物生物合成与调控第一节(发酵工艺学夏焕章第三)3
- 兴隆百货集团企业文化
- YY/T 1533-2017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 JJF 1105-2018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 GB/T 4854.3-2022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3部分:骨振器纯音基准等效阈振动力级
- GB/T 29602-2013固体饮料
- GB/T 24015-2003环境管理现场和组织的环境评价(EASO)
-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 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
- 小学升初中入学测试宁外入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