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财政政策的目标——通过规范分析讨论财政政策的目标
政府该做什么——评价财政政策好坏的标准第二章财政政策的目标——通过规范分析讨论财政政策的目标规范经济学:经济学中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好坏标准的理论。确立了评价财政政策好坏的标准。其所论证的理想经济状态就是财政政策的目标。规范经济学:第一节财政目标的分类一、微观目标1、资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
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因此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incomedistribution)--社会产品在不同社会成员以及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归属。
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第一节财政目标的分类一、微观目标二、宏观目标1、稳定(stability)--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2、发展(development)--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宏观目标主要考虑社会经济总量。从静态上看,人们希望现有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从动态上来看,人们希望经济总量能够不断增长。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具有宏观调控职能。二、宏观目标宏观目标主要考虑社会经济总量。从静态上看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发展微观目标宏观目标财政政策目标:资源配置稳定微观目标宏观目标财政政策目标:第二节资源配置效率一、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效率1、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最佳状态
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评价标准)第二节资源配置效率一、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效率2、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较好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调整称为帕累托改进。
2、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较好二、生产效率:给定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最佳配置1、埃奇沃斯箱形图与资源配置
NEOMO`(资源X)(资源Y)(A产品)(B产品)a1a2a3a4b3b2b1FHIJ·D●●
E点是一个在生产上符合帕累托效率的点,因为它处在A、B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两种产品在该点上的资源边际替代率必然相等。曲线ODEFO`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二、生产效率:给定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最佳配置△理论标准:---要使给定的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配置实现帕累托效率,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
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实际意义:---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如何将各种资源用于各种产品的生产最有效。
在成本(投入)即定的情况下,产出最大。或者在产出即定的情况下,成本(投入)最小。2、生产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理论标准:△实际意义:2、生产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思考:——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各点的区别是什么?——各点中,哪一点最好?——政策应该选择那一点?
???O`FEDO???O`FEDO三、交换效率:
-----给定的产量和产品组合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最佳配置1、埃奇沃斯箱形图与产品配置
OMNO`(A产品)乙(B产品)甲CDE甲3乙1乙2甲1乙3甲2F由F点调整到D点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因为这种调整改善了乙的境况,而甲的境况至少没有变坏;同时,D点是一个在消费上满足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因为对于D点已无任何进行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三、交换效率:
-----给定的产量和产品组合在不同消费者之2、交换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理论标准
交换效率的条件:--消费者甲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消费者乙的边际替代率。--每一个人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个其它人的产品边际替代率。△实际意义--让每一种产品都物尽其用。--只有让最需要它的人来消费它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功效。
2、交换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四、产品组合效率:
---产品的最佳配置1、符合帕累托效率的产品组合NLA产品B产品OHi3Gi2●●在L点上,已不可能再获得帕累托改进,因而L点是一个符合帕累托效率的产品组合状态。曲线OIKL为产品组合效率曲线。CDIFKEi1四、产品组合效率:---产品的最佳配置NLA产品B产品3、产品组合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理论标准产品组合效率的条件: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实际意义找到使消费者效用达到极大化的产品结构。产品组合效率就是各种产品的生产应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不是由某一个人的偏好来决定,而是由所有消费者的要求和愿望来决定。3、产品组合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产品组合效率就是各种产总结: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是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进行的,必须同时满足生产、产品组合、交换三个效率,才能说明一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是理想状态。
问题1:交换效率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交换效率,哪一点最好?问题2:在交换过程中,两人的交换最终停止在哪一点?总结:问题1:第三节收入份配的公平一、公平的含义对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规则公平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的竞争,竞争的规则必须公平。在统一的市场规则的前提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额与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相一致的收入分配就是公平。(按贡献分配)第三节收入份配的公平一、公平的含义2、起点公平不仅竞争过程中要公平,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是公平的。起点公平强调在起点一致条件下的规则公平。在规则公平的前提下,个人收入份额的差距来源于:天然禀赋的差别;选择上的差别。从连续角度看,起点公平是对规则公平的否定。2、起点公平从连续角度看,起点公平是对规则公平的否定。3、结果公平分配的均等--强调生产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财政学将结果公平作为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只有结果公平才能形成可以与效率并列的一个独立的评判标准。3、结果公平只有结果公平才能形成可以与效率并列的一个独立的评二、公平的衡量
1、贫困指数(povertyindex)
--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缺陷:
(1)贫困线的确定没有一个客观标准(2)贫困线不灵敏对公平的衡量有两种指标二、公平的衡量1、贫困指数(poABCDEPI最初的收入份配状态102030405040%改变后的份配状态(方案1)202030404040%改变后的份配状态(方案2)103030404020%收入份配状况与贫困指数例:假定贫困线为20单位收入,小于或等于20单位收入的人就是贫困者。问题:哪个方案好?ABCDEPI最初的收入份配状态102030405040%改2、吉尼系数(Gini'sCoefficient)*第一步:分组,将各社会成员从低收入到高收入排列;
例:总收入:100;总人数:4;甲10,乙20,丙30,丁40.第二步:计算各组的坐标,确定几个点;
A(0.25,0.1)
B(0.5,0.3)
C(0.75,0.6)
D(1,1)第三步:连接各点画出洛伦茨曲线;第四步:计算吉尼系数。面积OABCD/面积OND
ABCDEOMN收入/总收入人数/总人数数值在0~1之间吉尼系数越小越公平。国际规定的安全警戒线为0.4(本例吉尼系数=0.25)2、吉尼系数(Gini'sCoefficient)*
若:总收入:100;总人数:4甲5,乙15,丙20,丁60则:
A(0.25,0.05)B(0.5,0.2)C(0.75,0.4)D(1,1)吉尼系数=0.425ABCDEOMN收入/总收入人数/总人数贫富差距超过国际警戒线了!ABCDEOMN收入/总收入人数/总人数贫富差距超过国《资料》资料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测算,1996-1999年,全国居民吉尼系数分别为0.375、0.379、0.386、0.397,而2000年综合吉尼系数为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差距偏大”的区域。资料2: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报告”,在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中,世界银行研究专家警告,“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与各省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收入差距将会急剧加大,到2020年吉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1999年世界银行的数据是0.437),而这将严重威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资料》思考:
例:两种状态甲乙效率情况公平情况方案A:80201004:1方案B:6030902:1哪一个方案好?--这是效率和公平的综合评价标准问题。思考:例:第四节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一、效率、公平与社会福利追求公平的理由:(1)一定程度的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
一个社会要实现效率就必须使社会成员遵循一定的社会运行规则,只有当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得到必要的保障时,这一规则才能被维护。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实现效率所必需的规则就会受到侵犯,效率就无法实现。(2)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福利(一个社会在总体上的满意程度)。
追求效率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一定程度的公平可以改善社会福利水平,一定程度的收入再分配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第四节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一、效率、公平与社会福利假定—个社会由甲乙两人组成,他们有相同的收入边际效用曲线。如果总收入是100,甲和乙分别得到的收入是70和30,这时甲乙两人的收入在边际上的效用是不同的,乙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甲的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若改变甲乙两人的收入分配状态,将甲的收入减少一个单位,将它转移给乙,那么乙所增加的效用将大于甲所减少的效用,甲乙两人的效用之和会有所增加,这样。社会福利就得到了改进。一定程度的收入再分配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总收入100初始:甲:70;乙:30调整:甲:69;乙:31假定—个社会由甲乙两人组成,他们有相同的收入边际效用曲线。如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potentialparetoimprove)如果一种改变使得一些人的境况有所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只要得到改善的人所增加的效用大于受损人所减少的效用,这种改变就被称为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潜在的帕累托改进(potentialparetoimp1、分配规则按各自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分配各自的收入,可使社会的产出量最大。这样各自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将所拥有的资源用到生产中去,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果社会分配给各自的收入与其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出现了脱节。这种脱节越严重,积极性受到损害的程度就越大,生产成果就越小。二、分配与效率的关系--生产的成果如何分配二、分配与效率的关系--生产的成果如何分配2、分配与效率的关系曲线假定在现有的资源中,甲拥有80%,乙拥有20%,最充分地使用现有的资源的产量为100,其他分配状况条件下的产量如下表:
状态ABCDEF(效率)总收入8010090705040(公平)甲:乙9:18:27:36:45:54:6100755025A效率BC分配状态0EFD2、分配与效率的关系曲线状态ABCDEF(效率)总收入83、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总效用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效用却随之递减。假设甲、乙两人有相同的收入效用曲线,其各点数值如下表收入816202425272842637280效用16324048495152648594102··············10025755075100甲的效用2550乙的效用A(16,94)C(51,85)D(52,64)E(49,49)F(48,32)B(40,102)ABCDEF80100907050409:18:27:36:45:54:63、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收入816202425272三、综合目标的选择问题:在这条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上哪一点最理想,可以作为财政政策所追求的目标?1、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表明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U社=F(U甲,U乙,…..)
两人社会:社会福利水平=F(甲的效用,乙的效用)三、综合目标的选择2、社会无差异曲线在社会福利水平给定条件下,可以有多种甲和乙的效用组合,这些组合构成了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社会福利水平。其性质是,与从原点出发的45°射线对称。公式:给定的社会福利水平=a甲的效用+b乙的效用2、社会无差异曲线3、几种不同的观点(1)功利主义(效用主义)社会福利水平就是社会总效用,等于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U社=a×U甲+b×U乙
目标:使效用之和最大化,即社会效用的最大化。--侧重效率,忽视公平。--其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中:a=b>0i2i1
甲的效用乙的效用3、几种不同的观点i2i1甲的效用乙的效用(2)罗尔斯主义
社会福利水平应当由社会中境况最糟的那个人的福利水平决定。U社=Minimm(a×U甲,b×U乙)目标:使社会上情况最差者的效用最大化。其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其顶点在由原点出发的45度线上。方程中:a=0(如果甲的收入高于乙的话),b>0
i2i1甲的效用乙的效用(2)罗尔斯主义i2i1甲的效用乙的效用(3)折衷主义富人一单位的效用小于穷人一单位的效用;但富人的效用只要大到一定程度,总可以等同于穷人一单位的效用。其无差异曲线为弧线,关于45度线对称。方程中:0<a/b<1甲的效用
乙的效用i2i1i2i1(4)绝对平均主义只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考虑效用的水平。其无差异曲线为从原点发出的关于45度线对称的直线。甲的效用
乙的效用450i1i2(4)绝对平均主义450i1i24、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的选择持不同观点的人分别用自己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去与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切点即是他们各自的选择(政策主张)。ABCDEF折中罗尔斯甲的效用乙的效用O功利平均4、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的选择ABCDEF折中罗尔斯甲的乙问题:究竟由谁来决定社会的无差异曲线?究竟应该以谁的主张为标准来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现实中每一个个人会怎样来判断和选择什么样的分配状态是好的?
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倾向于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如何才能使一个人从公正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问题: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倾向于制定对自社会正义
——无知面纱之后的社会选择无知:人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未来竞争中将会处的地位,也无法预见竞争的结果。结论:在自己的前景为已知或有所知的情况下,人们出于自身利益会对社会应该追求的目标有不同的看法。只有当所有的人都处在无知的面纱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未来竞争中将会处的地位,也无法预见竞争的结果时,他们的选择才会是客观的和公正的。END
社会正义——无知面纱之后的社会选择功利主义:要效率,不惜牺牲公平。罗尔斯主义:要公平,不惜牺牲效率。问题: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是否绝对对立?
功利主义:要效率,不惜牺牲公平。例1:假定在茫茫沙漠中找食物,找不到会饿死。食物随机地埋在沙底下,谁也不知道谁能够找到谁不能找到.选择1:各人找到的食物归自己,找到的活,找不到的死;--这是哪种福利观?选择2:找到的人要把食物分给没找到的人;大家都不找,则都死;找得多,则大家都活。--这是哪种福利观?例1:假定在茫茫沙漠中找食物,找不到会饿死。食物随机地埋在例2:搏彩投1元钱获得收益的期望值及可能获得的最低收益。投机者最大收益最低收益A1000B505C2010你会怎样选择?
一旦脱离了死亡线,人们则倾向于选择期望值最大的方案。
例2:搏彩投机者最大收益最低收益A1000B505C2010思考题:1、生产效率的理论标准是什么?这—标准以哪些假定为理论前提?2、产品组合效率的理论标准是什么?它以哪些假定为理论前提?3、交换效率的理论标准是什么?它以哪些假定为理论前提?4、规则公平、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有什么区别?5、在一个五人社会中,总收入为150,甲、乙、丙、丁、戊五人的收入分别为10、20、30、40、50。画出洛伦茨曲线,并计算吉尼系数。思考题:●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或者说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并不会使社会自动生成和建立起全面社会保护机制,也不会使人均收入差距随着人均GDP增长而逐步缩小。●就现代政府与市场经济关系而言,有效地建立与维护公平增长的政府行为与责任意识,不仅不会损伤市场经济体系内在固有的效率机制,相反公平增长还将带来全社会最广泛人群的共同富裕与能力发展,以实现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当前必须明确而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作为“责任政府”的公共行政,如何最大限度地在收入分配、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余南平华东师大亚欧经济研究员●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或者说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并不会使社会自动吉尼系数(Gini'sCoefficient)吉尼系数又称吉尼集中系数,由洛伦茨曲线导出。所谓洛伦茨曲线,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内以「户数累积百分比」为横轴,「所得累积百分比」为纵轴,所得之分配曲线。吉尼系数就是洛伦茨曲线与完全均等直线间所包含之面积,和完全均等直线以下整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率,吉尼系数越大,表示所得分配不均等的程度越高;反之系数越小,表示不均等的程度越低。吉尼系数(Gini'sCoefficient)吉尼系数又称第二章财政政策的目标——通过规范分析讨论财政政策的目标
政府该做什么——评价财政政策好坏的标准第二章财政政策的目标——通过规范分析讨论财政政策的目标规范经济学:经济学中研究社会经济状态好坏标准的理论。确立了评价财政政策好坏的标准。其所论证的理想经济状态就是财政政策的目标。规范经济学:第一节财政目标的分类一、微观目标1、资源配置(resourceallocation)--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
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因此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incomedistribution)--社会产品在不同社会成员以及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归属。
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第一节财政目标的分类一、微观目标二、宏观目标1、稳定(stability)--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2、发展(development)--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宏观目标主要考虑社会经济总量。从静态上看,人们希望现有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从动态上来看,人们希望经济总量能够不断增长。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因此财政具有宏观调控职能。二、宏观目标宏观目标主要考虑社会经济总量。从静态上看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发展微观目标宏观目标财政政策目标:资源配置稳定微观目标宏观目标财政政策目标:第二节资源配置效率一、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效率1、帕累托效率(paretoefficiency):最佳状态
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评价标准)第二节资源配置效率一、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效率2、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较好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调整称为帕累托改进。
2、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较好二、生产效率:给定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最佳配置1、埃奇沃斯箱形图与资源配置
NEOMO`(资源X)(资源Y)(A产品)(B产品)a1a2a3a4b3b2b1FHIJ·D●●
E点是一个在生产上符合帕累托效率的点,因为它处在A、B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上。两种产品在该点上的资源边际替代率必然相等。曲线ODEFO`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二、生产效率:给定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最佳配置△理论标准:---要使给定的资源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配置实现帕累托效率,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
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实际意义:---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如何将各种资源用于各种产品的生产最有效。
在成本(投入)即定的情况下,产出最大。或者在产出即定的情况下,成本(投入)最小。2、生产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理论标准:△实际意义:2、生产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思考:——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各点的区别是什么?——各点中,哪一点最好?——政策应该选择那一点?
???O`FEDO???O`FEDO三、交换效率:
-----给定的产量和产品组合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最佳配置1、埃奇沃斯箱形图与产品配置
OMNO`(A产品)乙(B产品)甲CDE甲3乙1乙2甲1乙3甲2F由F点调整到D点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因为这种调整改善了乙的境况,而甲的境况至少没有变坏;同时,D点是一个在消费上满足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因为对于D点已无任何进行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三、交换效率:
-----给定的产量和产品组合在不同消费者之2、交换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理论标准
交换效率的条件:--消费者甲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消费者乙的边际替代率。--每一个人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个其它人的产品边际替代率。△实际意义--让每一种产品都物尽其用。--只有让最需要它的人来消费它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功效。
2、交换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四、产品组合效率:
---产品的最佳配置1、符合帕累托效率的产品组合NLA产品B产品OHi3Gi2●●在L点上,已不可能再获得帕累托改进,因而L点是一个符合帕累托效率的产品组合状态。曲线OIKL为产品组合效率曲线。CDIFKEi1四、产品组合效率:---产品的最佳配置NLA产品B产品3、产品组合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理论标准产品组合效率的条件: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实际意义找到使消费者效用达到极大化的产品结构。产品组合效率就是各种产品的生产应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不是由某一个人的偏好来决定,而是由所有消费者的要求和愿望来决定。3、产品组合效率的理论标准与实际意义:产品组合效率就是各种产总结: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是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进行的,必须同时满足生产、产品组合、交换三个效率,才能说明一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优的,是理想状态。
问题1:交换效率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交换效率,哪一点最好?问题2:在交换过程中,两人的交换最终停止在哪一点?总结:问题1:第三节收入份配的公平一、公平的含义对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观点:1、规则公平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的竞争,竞争的规则必须公平。在统一的市场规则的前提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额与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相一致的收入分配就是公平。(按贡献分配)第三节收入份配的公平一、公平的含义2、起点公平不仅竞争过程中要公平,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是公平的。起点公平强调在起点一致条件下的规则公平。在规则公平的前提下,个人收入份额的差距来源于:天然禀赋的差别;选择上的差别。从连续角度看,起点公平是对规则公平的否定。2、起点公平从连续角度看,起点公平是对规则公平的否定。3、结果公平分配的均等--强调生产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强调各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收入份额的相对关系。财政学将结果公平作为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只有结果公平才能形成可以与效率并列的一个独立的评判标准。3、结果公平只有结果公平才能形成可以与效率并列的一个独立的评二、公平的衡量
1、贫困指数(povertyindex)
--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缺陷:
(1)贫困线的确定没有一个客观标准(2)贫困线不灵敏对公平的衡量有两种指标二、公平的衡量1、贫困指数(poABCDEPI最初的收入份配状态102030405040%改变后的份配状态(方案1)202030404040%改变后的份配状态(方案2)103030404020%收入份配状况与贫困指数例:假定贫困线为20单位收入,小于或等于20单位收入的人就是贫困者。问题:哪个方案好?ABCDEPI最初的收入份配状态102030405040%改2、吉尼系数(Gini'sCoefficient)*第一步:分组,将各社会成员从低收入到高收入排列;
例:总收入:100;总人数:4;甲10,乙20,丙30,丁40.第二步:计算各组的坐标,确定几个点;
A(0.25,0.1)
B(0.5,0.3)
C(0.75,0.6)
D(1,1)第三步:连接各点画出洛伦茨曲线;第四步:计算吉尼系数。面积OABCD/面积OND
ABCDEOMN收入/总收入人数/总人数数值在0~1之间吉尼系数越小越公平。国际规定的安全警戒线为0.4(本例吉尼系数=0.25)2、吉尼系数(Gini'sCoefficient)*
若:总收入:100;总人数:4甲5,乙15,丙20,丁60则:
A(0.25,0.05)B(0.5,0.2)C(0.75,0.4)D(1,1)吉尼系数=0.425ABCDEOMN收入/总收入人数/总人数贫富差距超过国际警戒线了!ABCDEOMN收入/总收入人数/总人数贫富差距超过国《资料》资料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测算,1996-1999年,全国居民吉尼系数分别为0.375、0.379、0.386、0.397,而2000年综合吉尼系数为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差距偏大”的区域。资料2: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报告”,在这份报告的核心内容中,世界银行研究专家警告,“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与各省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收入差距将会急剧加大,到2020年吉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1999年世界银行的数据是0.437),而这将严重威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资料》思考:
例:两种状态甲乙效率情况公平情况方案A:80201004:1方案B:6030902:1哪一个方案好?--这是效率和公平的综合评价标准问题。思考:例:第四节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一、效率、公平与社会福利追求公平的理由:(1)一定程度的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
一个社会要实现效率就必须使社会成员遵循一定的社会运行规则,只有当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得到必要的保障时,这一规则才能被维护。一旦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社会就有可能发生动荡,实现效率所必需的规则就会受到侵犯,效率就无法实现。(2)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福利(一个社会在总体上的满意程度)。
追求效率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一定程度的公平可以改善社会福利水平,一定程度的收入再分配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第四节效率与公平的权衡一、效率、公平与社会福利假定—个社会由甲乙两人组成,他们有相同的收入边际效用曲线。如果总收入是100,甲和乙分别得到的收入是70和30,这时甲乙两人的收入在边际上的效用是不同的,乙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甲的最后一单位收入的边际效用。若改变甲乙两人的收入分配状态,将甲的收入减少一个单位,将它转移给乙,那么乙所增加的效用将大于甲所减少的效用,甲乙两人的效用之和会有所增加,这样。社会福利就得到了改进。一定程度的收入再分配能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总收入100初始:甲:70;乙:30调整:甲:69;乙:31假定—个社会由甲乙两人组成,他们有相同的收入边际效用曲线。如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potentialparetoimprove)如果一种改变使得一些人的境况有所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只要得到改善的人所增加的效用大于受损人所减少的效用,这种改变就被称为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潜在的帕累托改进(potentialparetoimp1、分配规则按各自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分配各自的收入,可使社会的产出量最大。这样各自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将所拥有的资源用到生产中去,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果社会分配给各自的收入与其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出现了脱节。这种脱节越严重,积极性受到损害的程度就越大,生产成果就越小。二、分配与效率的关系--生产的成果如何分配二、分配与效率的关系--生产的成果如何分配2、分配与效率的关系曲线假定在现有的资源中,甲拥有80%,乙拥有20%,最充分地使用现有的资源的产量为100,其他分配状况条件下的产量如下表:
状态ABCDEF(效率)总收入8010090705040(公平)甲:乙9:18:27:36:45:54:6100755025A效率BC分配状态0EFD2、分配与效率的关系曲线状态ABCDEF(效率)总收入83、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总效用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效用却随之递减。假设甲、乙两人有相同的收入效用曲线,其各点数值如下表收入816202425272842637280效用16324048495152648594102··············10025755075100甲的效用2550乙的效用A(16,94)C(51,85)D(52,64)E(49,49)F(48,32)B(40,102)ABCDEF80100907050409:18:27:36:45:54:63、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收入816202425272三、综合目标的选择问题:在这条效用分配可能性曲线上哪一点最理想,可以作为财政政策所追求的目标?1、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表明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U社=F(U甲,U乙,…..)
两人社会:社会福利水平=F(甲的效用,乙的效用)三、综合目标的选择2、社会无差异曲线在社会福利水平给定条件下,可以有多种甲和乙的效用组合,这些组合构成了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不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社会福利水平。其性质是,与从原点出发的45°射线对称。公式:给定的社会福利水平=a甲的效用+b乙的效用2、社会无差异曲线3、几种不同的观点(1)功利主义(效用主义)社会福利水平就是社会总效用,等于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U社=a×U甲+b×U乙
目标:使效用之和最大化,即社会效用的最大化。--侧重效率,忽视公平。--其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中:a=b>0i2i1
甲的效用乙的效用3、几种不同的观点i2i1甲的效用乙的效用(2)罗尔斯主义
社会福利水平应当由社会中境况最糟的那个人的福利水平决定。U社=Minimm(a×U甲,b×U乙)目标:使社会上情况最差者的效用最大化。其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其顶点在由原点出发的45度线上。方程中:a=0(如果甲的收入高于乙的话),b>0
i2i1甲的效用乙的效用(2)罗尔斯主义i2i1甲的效用乙的效用(3)折衷主义富人一单位的效用小于穷人一单位的效用;但富人的效用只要大到一定程度,总可以等同于穷人一单位的效用。其无差异曲线为弧线,关于45度线对称。方程中:0<a/b<1甲的效用
乙的效用i2i1i2i1(4)绝对平均主义只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关系,不考虑效用的水平。其无差异曲线为从原点发出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艺师社会责任感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业经理人考试的风险与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试题难题大全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灶具配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简单易学音乐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艺师考试信息收集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湖南省智能制造产业投资环境评估报告
- 农田土壤管理与肥料使用试题及答案
- 住宅楼转让合同样本
- 农村仓库租赁合同样本
- 《合规管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重难点知识
- 2021年4月17日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客观题)
- 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湖南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飞机构造基础(完整课件)
- 三年级上册劳动《立体贺卡》课件
- 12万吨年丁二烯抽提装置、10-3万吨年MTBE-丁烯-1装置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骨盆骨折治疗新进展
- 防范电信诈骗安全教育共建平安校园宣传课件
- DFMEA-磷酸铁锂电池案例
- 网络销售食品监督抽检抽样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