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课件_第1页
第5讲 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课件_第2页
第5讲 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课件_第3页
第5讲 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课件_第4页
第5讲 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企业国际化过程国际化经营模式企业融资国际化第5讲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企业国际化:企业经过一定发展进入跨国经营,在世界范围内从事R&D、生产、销售等竞争活动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InwardInternationalization):通过吸引国外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竞争机制,带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外向国际化(OutwardInternationalization):企业向外扩张,把R&D、生产、经营延伸至国外,开辟海外市场和原料来源企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企业经过一定发展进入跨国经营,在世界范围内从事R约翰森和瓦伦企业国际化4阶段论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从偶然、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出口活动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稳定下来随市场需求增加和海外业务扩大,母公司决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母公司开始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约翰森和瓦伦企业国际化4阶段论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从偶然、零星卡佛斯格尔企业国际化5阶段论国内营销阶段:国内生产和销售前出口阶段:开始对国际市场感兴趣,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对国际市场进行调查,出现不规则的出口活动试验性卷入阶段:间接出口,开始小规模的国际营销活动积极投入阶段:直接出口国际战略阶段: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卡佛斯格尔企业国际化5阶段论国内营销阶段:国内生产和销售Forsgren对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的挑战第一,企业在海外市场投资以递增速度进行第二,企业会在没有经验知识的情况下也进行海外投资第三,如果看到海外投资风险比不投资风险低,企业即使在不具备经验知识的情况下也进行投资第四,市场知识逐渐积累并不妨碍企业海外投资的激进战略Forsgren对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的挑战第一,企业在海外市场国际化企业早行动企业孤独的国际化企业晚行动企业全球企业Johanson和Mattsson国际化企业分类国际化企业早行动企业孤独的国际化企业晚行动企业全球企业Joh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属于“后来者”,有三个特征:1.快速跟随者:有明确的追赶目标2.技术模仿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新的组合优势3.学习吸收消化者:结合当地市场和资源条件,实施技术创新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属于“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同特性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表现为大量的R&D投入,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域,引导技术发展潮流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信息技术的21世纪,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学习能力(OrganizationLearning)”组织学习:以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过程(1)知识掌握(2)信息传播和分享(3)信息分析(4)知识应用组织学习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信息技术的21世纪,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社会学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1.经济联系阶段2.组织联系阶段3.社会联系阶段4.文化联系阶段社会学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1.经济联系阶段2.组织联系阶段3.

经济联系阶段和组织联系阶段1.经济联系阶段:从19世纪开始,至今主要方式:商品进出口贸易、对销贸易等为主主要组织形式:外贸公司2.组织联系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现仍在发展中主要方式:国外投资,建立生产型企业,形成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之间的网络主要组织形式:多国公司1、2两个阶段为企业走向国际化阶段经济联系阶段和组织联系阶段1.经济联系阶段:从19世纪开始

社会联系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发展主要方式:合资和合作主要组织形式:合资企业增多,独资企业相对减少文化联系阶段:2000年后

社会联系阶段和文化联系阶段3、4两个阶段为企业走向全球化阶段社会联系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发展社会联系阶企业国际化过程划分类型1.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2.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3.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企业国际化过程划分类型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

国际化过程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企业国际化过程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

国际化过程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经营方式渐进性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自行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海外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渐进性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经营方式渐进性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多工厂国内经营出口进口发放许可证和缔结技术协议证券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多工厂国内经营出口发放许可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为促进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设立销售网点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设立生产网点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设立销售网络在发达国家市场设立生产网点

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小岛清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为促进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市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过程

第一阶段:1951~1964年,以东南亚、中南美的小规模投资和为保证海外资源投资为主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和东南亚为中心,广泛开展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集中于销售、物资流通、金融领域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将成熟产业正式投向发展中国家;同时,纤维、电机、化学、汽车行业也开始对外投资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对发达国家的大型投资第五阶段:1985年9月到1987年6月,将向美元圈出口的产品改为在当地生产。在美国和欧洲,为了新建或收买当地生产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第六阶段:1987年下半年,为增强日本国内价格优势,在全世界选择生产地点,同时人员当地化程度较高,进入全球经营阶段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第一阶段:1951~1964年,以东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日本学者小林规威教授在《日本的多国籍企业》中,将多国企业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以总公司经营为中心的国际化第2阶段:重视“东道国”市场的国际经营第3阶段:“东道国”市场和第三方市场结合,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开始国际性分工第4阶段: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第5阶段:全球战略经营深化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日本学者小林规威教授在《日第一阶段(1996年-1999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先从电信发展薄弱国家“下手”,最后攻占发达国家。俄罗斯和拉美市场是华为首先瞄准的“猎物”第二阶段(1999年-2001年):赢得突破2000年起,华为开始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市场全面拓展。在华人较集中的泰国市场,华为连续拿下了几个大的移动智能网订单。在沙特、南非等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华为的国际化过程第一阶段(1996年-1999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华为的华为的国际化过程第三阶段(2001年到现在):一方面在全球部网,另一方面向欧美发达国家进军在西欧市场,从2001年开始,以10G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国家。2003年销售额3000万美元,2004年达到1亿美元最难是北美市场,华为生产的无线、NGN、数据通信、光网络产品已经实现销售,但相对进展迟缓华为的国际化过程第三阶段(2001年到现在):一方面在全球部确定全球化战略,加快全球化进程建设国际化营销和服务网络海外销售:2002年5.5亿$,2003年10.5亿$;2004年海外销售占公司总销售40%,2005年达到50%,2009年超过70%营销战略全球化利用全球人才,建立研究机构:在印度建软件开发研究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建3G研发机构;在俄罗斯建无线通信研究机构;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建IT研究所加大R&D投入2004年起每年拿出销售额10%投入R&D,确保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解决方案方面参与全球竞争华为的国际化过程确定全球化战略,加快全球化进程华为的国际化过程国际化经营模式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

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跳跃式发展模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美国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美国最早出现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遵循与国内企业发展类似的成长模式跨国公司集中在特定的制造业部门跨国公司具有技术和管理垄断竞争优势美国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美国最早出现跨国公司日本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综合商社是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先导和主体综合商社的跨国经营活动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综合商社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独特产物组织和管理上,综合商社和跨国公司具有类似特征日本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综合商社是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先导和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共同特征规模经济是美日跨国经营主体形成的前提强大的产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跨国经营主体的组织特征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是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共同特征政府支持、鼓励和保护政策,是跨国经营成功的保证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共同特征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差异美日国际化经营主体不同美:制造业跨国公司日:综合商社美日对外投资区域不同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发达国家为主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达国家为主

美日对外投资方式不同美:独资企业和拥有大部分股权,兼并日:合资企业,“绿地投资”美日国际化经营侧重点不同美:技术导向型日:市场导向型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差异美日国际化经营主体不同企业国际化经营跳跃式发展模式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理论差别产品理论经营环境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国际物流信息化经营实践企业国际化经营跳跃式发展模式理论依据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理论

后起国家在发展中可以免费或低成本地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如果再有创新,就可能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可能把先进国家挤出国际市场差别产品理论企业可以集中资源生产国外同行产业中的差别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跨过本国市场和国内经营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理论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经营实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和认知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意识在具备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国际化经营产业选择——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经营效果正面效果:“以快取胜”、“先发制人”等优势负面效果: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如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手段限制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经营实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和认知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提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企业融资国际化海外上市国际租赁BOT融资企业融资国际化海外上市国际融资国际融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种相应机构进行的资金或实物融通当融资人(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借款人之中有一方在外国,或双方都在同一国境内,但融资关系中的钱、物、权利在国外,受外国法律管辖或需依照国际惯例进行交易,都属于企业国际融资国际融资国际融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企业海外上市海外上市: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投资人发行股票,在海外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流通转让狭义海外上市:国内企业向海外投资者发行股权或附有股权性质的证券,证券在海外公开证券交易所流通转让广义海外上市:国内企业利用自己的名义向海外投资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证券在海外公开证券交易场所流通转让企业海外上市海外上市: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投资人发行股票,海外直接上市海外直接上市:直接以国内公司名义向股票发行所在地证券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采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IPO)模式进行内地企业在境外的IPO以H股、N股及S股等形式上市H股如青岛啤酒、S股如中新药业等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直接上市(IPO、红筹股)红筹股(RedChip):在境外注册、香港上市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海外直接上市海外直接上市:直接以国内公司名义向股票发行所在地海外间接上市海外间接上市:国内企业在海外注册公司,海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控股权,然后海外公司到海外交易所上市主要有两种形式买壳上市:以现金或交换股票的手段收购另一家已在海外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通过注入母公司资产的方式,实现母公司到海外上市造壳上市:利用海外未上市公司的名义在海外上市海外间接上市海外间接上市:国内企业在海外注册公司,海外公司以1984年初,当时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康力投资有限公司,由于财务危机濒临倒闭。中银集团与华润集团联手组建新琼企业有限公司,先后向康力注资4.3亿港元,获得67%股权,由此拉开了中资企业在港买壳上市的序幕1990年2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国际信托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作财务顾问,在香港提出全面收购名为泰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取得泰富43%控股权,泰富1991年1月更名为中信泰富。其后母公司不断注入资产,使其在4年时间内,从市值仅7亿港元的“侏儒”,成长为超400亿港元的“巨人”,市值翻了57倍多,并在两年内名列香港恒生指数33个成份股之一中资企业在港买壳上市1984年初,当时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买壳上市的优越性和不利买壳上市是最方便、最节省时间的境外上市方式优越性与直接挂牌上市相比,可以避开国内有关法规的限制和繁复的上市审批程序,手续简洁、办理方便与间接上市方式相比,买壳上市可以一步到位,缩短上市时间不利买壳成本高风险较大买壳不能使公司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买壳上市的优越性和不利买壳上市是最方便、最节省时间的境外上市造壳上市的优点与缺陷优点与买壳上市相比,造壳上市风险和成本相对要低在境外注册控股公司受国外法规管辖,可使企业获得海外证券市场法律认可,实现引进外资目的可获得广泛的股东基础,对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有益缺陷企业必须拿出一笔外汇或资产到境外注册设立公司,资金短缺的企业很难做到从海外设立控股公司到最终发行股票上市要经历数年造壳上市的优点与缺陷优点2001年初,孙天罡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百姓食品”60.7%股权,保留“百姓食品”上市地位2001年5月,“百姓食品”通过受让乐险峰、潘维克持有的“蓬勃公司”股权,全资控股“蓬勃公司”。“百姓食品”更名为“捷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01年11月,“捷美控股”以16亿元将食品业务出售给第三者。同时,“捷美控股”收购“东方能源”40%股份,而“东方能源”主要资产是巴州利捷燃气有限公司80%股权。2002年3月,“捷美控股”进一步增持“东方能源”至90%,对“利捷”的实际权益由32%增至72%2002年1月,“捷美控股”收购孙天罡持有的“天宏公司”49%股权,“天宏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吉林市吉美天然气有限公司63%的股权转型能源业务后,“捷美控股”2002年度营业额2.03亿元,较上年上升37%。净利润由170万元增至4370万元,上升23倍。股价从每股0.099元上升至1.48元,涨幅达15倍。目前,“捷美控股”更名为“捷美能源”捷美能源:比IPO更便捷的借壳上市2001年初,孙天罡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百姓食品”60.海尔借壳上市开始于2000年8月,标志是海尔投资公司成立。海尔首先选择了由香港商人麦绍棠控制的主营为婴儿卫生用品的上市公司“中建数码多媒体”作为壳目标借壳第一步:海尔集团和中建电讯先后合资组建了飞马香港和飞马青岛两家从事手机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中飞马青岛的出资方为中建电讯和海尔投资,后者以51%控股;另一家飞马香港则由香港富东公司(海尔控股77%)和中建电讯出资,富东持股49%借壳第二步:2001年底海尔中建(中建数码多媒体)向中建电讯和富东收购其持有的飞马香港权益,2002年8月8日,海尔中建从海尔手中收购飞马青岛15.5%权益,以29.83亿股权支付,海尔集团在海尔中建持股上升至29.94%借壳第三步:2003年3月,海尔中建剥离出全部幼儿护理业务,移动电话的生产和销售成为惟一主业

海尔借壳“三步走”海尔借壳上市开始于2000年8月,标志是海尔投资公司成立。海海外上市:选择香港、新加坡还是美国?海外上市:选择香港、新加坡还是美国?美国资本市场汇聚的投资资金最多,大规模筹资需要到美国市场挂牌美国资本市场汇聚的投资资金最多,大规模筹资需要到美国市场挂牌香港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首选,与新加坡、美国相比,香港具有地理、文化与资金方面优势香港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首选,与新加坡、美国相比,香港具有地理第5讲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课件国际租赁国际租赁(InternationalLease):出租人通过出租设备等向国外承租人提供信贷便利,承租人以定期支付租金的形式取得设备使用权,供货人则向出租人提供货物买卖出租人(Lessor):在合同约定时间内把物品出租给他人使用,以期获得固定收益的机构承租人(Lessee):向出租人租用物品的人。在租期内缴纳租金,获得租赁物品使用权国际租赁国际租赁(InternationalLease):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交易模式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交易模式我国民航业的国际租赁在飞机租赁融资之前,民航业最先进机型是苏联图—1541979年,民航总局与美国汉诺威尔制造租赁公司(ManufactureHanovelLeasingCo.)和美国劳埃德银行(LloydsBank)合作,首次利用国际租赁方式从美国租进第一架波音747SP飞机1980至2000年,中国民航购租波音、空客飞机738架,利用外资总额189亿美元,其中融资租赁365架,占49.5%,经营租赁117架,占15.8%,购买256架,占34.7%我国民航运力中,65.3%是依赖租赁方式取得我国民航业的国际租赁在飞机租赁融资之前,民航业最先进机型是苏BOT融资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指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机构为项目建设融资,发展商建设并经营项目获取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项目转让给政府机构“建设”:发展商被授权为东道国政府设计、建设工程“经营”:发展商在政府授权期限内经营管理建设的项目,并取得收益或得到投资补偿“转让”:发展商在授权期结束后将项目资产无偿转让给政府或政府委托的部门BOT融资BOT(Build-Operate-TransfeBOT特征融资主体:政府、国外私人财团、项目建设总承包者、贷款金融机构资金使用:项目所需资金巨大,一般局限在基础设施风险承担:政府在将项目授权发展商后,对项目的建设和经营仅起监督作用,不承担建设和经营风险资金回收:发展商收入来源于项目经营BOT特征融资主体:政府、国外私人财团、项目建设总承包者、贷BOT运作程序

运作程序招标人主要工作投标人主要工作确定方案提出项目建设,确定项目达到的目标

立项上报《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得批复

招标准备1.成立招标委员会;2.聘请中介机构;3.研究技术问题;4.准备资格预审文件;5.设计项目结构;6.编写招标文件

资格预审1.发布招标公告;2.发售资格预审文件;3.组织资格预审;4.发出投标邀请书1.获取招标信息;2.购取编写并递交资格预审文件。准备投标书1.编写并发售招标文件;2.标前答疑,组织现场考察1.购取招标文件;2.研究招标文件;3.编写并递交投标书评标与决标1.对有效标书进行评审;2.选出中标候选人回答、澄清评标委员会提问合同谈判1.与中标候选人就合同和协议条款和条件进行谈判;2.草签特许权协议及其他合同同左融资与审批1.协助中标人报批项目和成立项目公司;2.签订特许权协议1.报批项目可研报告;2.与贷款人、建筑承包商、运营维护商和保险公司等签订合同;3.与招标人签订特许权协议实施项目1.协助项目公司实施项目;2.对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进行检查监督;3.特许期届满时接收设施1.开始设计和建设;2.项目竣工后开始商业运营;3.特许期届满移交设施BOT运作程序运作程序招标人主要工作投标人主要工作确定方案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第5讲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企业国际化过程国际化经营模式企业融资国际化第5讲企业国际化与经营模式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企业国际化:企业经过一定发展进入跨国经营,在世界范围内从事R&D、生产、销售等竞争活动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内向国际化(InwardInternationalization):通过吸引国外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竞争机制,带动企业国际化发展外向国际化(OutwardInternationalization):企业向外扩张,把R&D、生产、经营延伸至国外,开辟海外市场和原料来源企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企业经过一定发展进入跨国经营,在世界范围内从事R约翰森和瓦伦企业国际化4阶段论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从偶然、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出口活动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稳定下来随市场需求增加和海外业务扩大,母公司决定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母公司开始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约翰森和瓦伦企业国际化4阶段论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从偶然、零星卡佛斯格尔企业国际化5阶段论国内营销阶段:国内生产和销售前出口阶段:开始对国际市场感兴趣,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对国际市场进行调查,出现不规则的出口活动试验性卷入阶段:间接出口,开始小规模的国际营销活动积极投入阶段:直接出口国际战略阶段: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卡佛斯格尔企业国际化5阶段论国内营销阶段:国内生产和销售Forsgren对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的挑战第一,企业在海外市场投资以递增速度进行第二,企业会在没有经验知识的情况下也进行海外投资第三,如果看到海外投资风险比不投资风险低,企业即使在不具备经验知识的情况下也进行投资第四,市场知识逐渐积累并不妨碍企业海外投资的激进战略Forsgren对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的挑战第一,企业在海外市场国际化企业早行动企业孤独的国际化企业晚行动企业全球企业Johanson和Mattsson国际化企业分类国际化企业早行动企业孤独的国际化企业晚行动企业全球企业Joh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属于“后来者”,有三个特征:1.快速跟随者:有明确的追赶目标2.技术模仿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新的组合优势3.学习吸收消化者:结合当地市场和资源条件,实施技术创新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属于“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同特性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表现为大量的R&D投入,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域,引导技术发展潮流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信息技术的21世纪,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学习能力(OrganizationLearning)”组织学习:以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过程(1)知识掌握(2)信息传播和分享(3)信息分析(4)知识应用组织学习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国际化学习主义信息技术的21世纪,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社会学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1.经济联系阶段2.组织联系阶段3.社会联系阶段4.文化联系阶段社会学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1.经济联系阶段2.组织联系阶段3.

经济联系阶段和组织联系阶段1.经济联系阶段:从19世纪开始,至今主要方式:商品进出口贸易、对销贸易等为主主要组织形式:外贸公司2.组织联系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现仍在发展中主要方式:国外投资,建立生产型企业,形成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之间的网络主要组织形式:多国公司1、2两个阶段为企业走向国际化阶段经济联系阶段和组织联系阶段1.经济联系阶段:从19世纪开始

社会联系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发展主要方式:合资和合作主要组织形式:合资企业增多,独资企业相对减少文化联系阶段:2000年后

社会联系阶段和文化联系阶段3、4两个阶段为企业走向全球化阶段社会联系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发展社会联系阶企业国际化过程划分类型1.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2.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3.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企业国际化过程划分类型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

国际化过程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企业国际化过程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

国际化过程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经营方式渐进性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自行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海外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渐进性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经营方式渐进性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多工厂国内经营出口进口发放许可证和缔结技术协议证券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多工厂国内经营出口发放许可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为促进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设立销售网点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设立生产网点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设立销售网络在发达国家市场设立生产网点

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小岛清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为促进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市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过程

第一阶段:1951~1964年,以东南亚、中南美的小规模投资和为保证海外资源投资为主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和东南亚为中心,广泛开展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集中于销售、物资流通、金融领域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将成熟产业正式投向发展中国家;同时,纤维、电机、化学、汽车行业也开始对外投资

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对发达国家的大型投资第五阶段:1985年9月到1987年6月,将向美元圈出口的产品改为在当地生产。在美国和欧洲,为了新建或收买当地生产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第六阶段:1987年下半年,为增强日本国内价格优势,在全世界选择生产地点,同时人员当地化程度较高,进入全球经营阶段日本企业的国际化过程第一阶段:1951~1964年,以东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日本学者小林规威教授在《日本的多国籍企业》中,将多国企业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以总公司经营为中心的国际化第2阶段:重视“东道国”市场的国际经营第3阶段:“东道国”市场和第三方市场结合,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开始国际性分工第4阶段: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第5阶段:全球战略经营深化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经营过程日本学者小林规威教授在《日第一阶段(1996年-1999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先从电信发展薄弱国家“下手”,最后攻占发达国家。俄罗斯和拉美市场是华为首先瞄准的“猎物”第二阶段(1999年-2001年):赢得突破2000年起,华为开始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市场全面拓展。在华人较集中的泰国市场,华为连续拿下了几个大的移动智能网订单。在沙特、南非等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华为的国际化过程第一阶段(1996年-1999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华为的华为的国际化过程第三阶段(2001年到现在):一方面在全球部网,另一方面向欧美发达国家进军在西欧市场,从2001年开始,以10G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国家。2003年销售额3000万美元,2004年达到1亿美元最难是北美市场,华为生产的无线、NGN、数据通信、光网络产品已经实现销售,但相对进展迟缓华为的国际化过程第三阶段(2001年到现在):一方面在全球部确定全球化战略,加快全球化进程建设国际化营销和服务网络海外销售:2002年5.5亿$,2003年10.5亿$;2004年海外销售占公司总销售40%,2005年达到50%,2009年超过70%营销战略全球化利用全球人才,建立研究机构:在印度建软件开发研究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建3G研发机构;在俄罗斯建无线通信研究机构;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建IT研究所加大R&D投入2004年起每年拿出销售额10%投入R&D,确保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解决方案方面参与全球竞争华为的国际化过程确定全球化战略,加快全球化进程华为的国际化过程国际化经营模式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

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跳跃式发展模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美国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美国最早出现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遵循与国内企业发展类似的成长模式跨国公司集中在特定的制造业部门跨国公司具有技术和管理垄断竞争优势美国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美国最早出现跨国公司日本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综合商社是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先导和主体综合商社的跨国经营活动具有独特的发展历程综合商社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独特产物组织和管理上,综合商社和跨国公司具有类似特征日本式国际化经营模式综合商社是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先导和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共同特征规模经济是美日跨国经营主体形成的前提强大的产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是跨国经营主体的组织特征全球战略和内部一体化是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共同特征政府支持、鼓励和保护政策,是跨国经营成功的保证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共同特征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差异美日国际化经营主体不同美:制造业跨国公司日:综合商社美日对外投资区域不同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重发达国家为主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达国家为主

美日对外投资方式不同美:独资企业和拥有大部分股权,兼并日:合资企业,“绿地投资”美日国际化经营侧重点不同美:技术导向型日:市场导向型美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差异美日国际化经营主体不同企业国际化经营跳跃式发展模式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理论差别产品理论经营环境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国际物流信息化经营实践企业国际化经营跳跃式发展模式理论依据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理论

后起国家在发展中可以免费或低成本地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如果再有创新,就可能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可能把先进国家挤出国际市场差别产品理论企业可以集中资源生产国外同行产业中的差别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跨过本国市场和国内经营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理论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经营实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和认知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意识在具备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国际化经营产业选择——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经营效果正面效果:“以快取胜”、“先发制人”等优势负面效果: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如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手段限制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经营实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和认知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提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才能够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偏好越相似,一国的产品也就越容易打入另一个国家的市场,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企业融资国际化海外上市国际租赁BOT融资企业融资国际化海外上市国际融资国际融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种相应机构进行的资金或实物融通当融资人(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借款人之中有一方在外国,或双方都在同一国境内,但融资关系中的钱、物、权利在国外,受外国法律管辖或需依照国际惯例进行交易,都属于企业国际融资国际融资国际融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企业海外上市海外上市: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投资人发行股票,在海外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流通转让狭义海外上市:国内企业向海外投资者发行股权或附有股权性质的证券,证券在海外公开证券交易所流通转让广义海外上市:国内企业利用自己的名义向海外投资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证券在海外公开证券交易场所流通转让企业海外上市海外上市:国内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投资人发行股票,海外直接上市海外直接上市:直接以国内公司名义向股票发行所在地证券主管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交易采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PublicOffering,IPO)模式进行内地企业在境外的IPO以H股、N股及S股等形式上市H股如青岛啤酒、S股如中新药业等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直接上市(IPO、红筹股)红筹股(RedChip):在境外注册、香港上市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海外直接上市海外直接上市:直接以国内公司名义向股票发行所在地海外间接上市海外间接上市:国内企业在海外注册公司,海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控股权,然后海外公司到海外交易所上市主要有两种形式买壳上市:以现金或交换股票的手段收购另一家已在海外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通过注入母公司资产的方式,实现母公司到海外上市造壳上市:利用海外未上市公司的名义在海外上市海外间接上市海外间接上市:国内企业在海外注册公司,海外公司以1984年初,当时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康力投资有限公司,由于财务危机濒临倒闭。中银集团与华润集团联手组建新琼企业有限公司,先后向康力注资4.3亿港元,获得67%股权,由此拉开了中资企业在港买壳上市的序幕1990年2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国际信托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香港百富勤投资集团作财务顾问,在香港提出全面收购名为泰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取得泰富43%控股权,泰富1991年1月更名为中信泰富。其后母公司不断注入资产,使其在4年时间内,从市值仅7亿港元的“侏儒”,成长为超400亿港元的“巨人”,市值翻了57倍多,并在两年内名列香港恒生指数33个成份股之一中资企业在港买壳上市1984年初,当时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买壳上市的优越性和不利买壳上市是最方便、最节省时间的境外上市方式优越性与直接挂牌上市相比,可以避开国内有关法规的限制和繁复的上市审批程序,手续简洁、办理方便与间接上市方式相比,买壳上市可以一步到位,缩短上市时间不利买壳成本高风险较大买壳不能使公司业务发生重大变化买壳上市的优越性和不利买壳上市是最方便、最节省时间的境外上市造壳上市的优点与缺陷优点与买壳上市相比,造壳上市风险和成本相对要低在境外注册控股公司受国外法规管辖,可使企业获得海外证券市场法律认可,实现引进外资目的可获得广泛的股东基础,对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有益缺陷企业必须拿出一笔外汇或资产到境外注册设立公司,资金短缺的企业很难做到从海外设立控股公司到最终发行股票上市要经历数年造壳上市的优点与缺陷优点2001年初,孙天罡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百姓食品”60.7%股权,保留“百姓食品”上市地位2001年5月,“百姓食品”通过受让乐险峰、潘维克持有的“蓬勃公司”股权,全资控股“蓬勃公司”。“百姓食品”更名为“捷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2001年11月,“捷美控股”以16亿元将食品业务出售给第三者。同时,“捷美控股”收购“东方能源”40%股份,而“东方能源”主要资产是巴州利捷燃气有限公司80%股权。2002年3月,“捷美控股”进一步增持“东方能源”至90%,对“利捷”的实际权益由32%增至72%2002年1月,“捷美控股”收购孙天罡持有的“天宏公司”49%股权,“天宏公司”的主要资产是吉林市吉美天然气有限公司63%的股权转型能源业务后,“捷美控股”2002年度营业额2.03亿元,较上年上升37%。净利润由170万元增至4370万元,上升23倍。股价从每股0.099元上升至1.48元,涨幅达15倍。目前,“捷美控股”更名为“捷美能源”捷美能源:比IPO更便捷的借壳上市2001年初,孙天罡收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百姓食品”60.海尔借壳上市开始于2000年8月,标志是海尔投资公司成立。海尔首先选择了由香港商人麦绍棠控制的主营为婴儿卫生用品的上市公司“中建数码多媒体”作为壳目标借壳第一步:海尔集团和中建电讯先后合资组建了飞马香港和飞马青岛两家从事手机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其中飞马青岛的出资方为中建电讯和海尔投资,后者以51%控股;另一家飞马香港则由香港富东公司(海尔控股77%)和中建电讯出资,富东持股49%借壳第二步:2001年底海尔中建(中建数码多媒体)向中建电讯和富东收购其持有的飞马香港权益,2002年8月8日,海尔中建从海尔手中收购飞马青岛15.5%权益,以29.83亿股权支付,海尔集团在海尔中建持股上升至29.94%借壳第三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