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_第1页
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06更新时间:2008-9-20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实践经验、知识水平。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分析和反思以充实、更新和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使教师对学习的认识与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达到默契,促进共同发展。成功教学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学生对课堂的厌倦,而对课堂活动的预见性又是产生厌倦的根源。因为教师每节课的模式都是相同的,所以学生对每个教学步骤了如指掌,这在一定程度和教师达成了默契,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但久而久之,学生的厌倦情绪也会油然而生。这就使语言教师不得不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一、对外语教师纠正学生语言错误的反思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语言输出的正确性,对学生语言练习中的错误往往是有错必纠,结果不少学生惧怕失败,不愿练习,自然无法取得进步。究竟如何对待这些错误?首先,要明确“错误”的概念。在学生语言输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里,有的是一般意义上的错误,有的是“偏误”。英国语言学家Corder曾对“错误”(mistake)和“偏误”(error)进行了区分:错误具有偶然性,属于语言运用(languageperformance)的范畴,犯错误者往往能够意识到错误,必要时可以自己修正这些错误;而偏误则具有系统性,属语言能力(languagecompetence)的范畴,它们往往重复出现,犯偏误者也意识不到所犯的偏误,偏误实际上是学习者语言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偏误,是人们以外界的语言标准来衡量它们的。其次,对待不同的偏误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总的来讲,在纠正学生偏误的过程中,既要强调语言的正确性,也要强调语言的流利性。一方面,教师要从偏误的可理解程度(intelligibility)、可接受程度(acceptability)及冒犯程度(irritation)来决定是否纠错。可理解程度指的是含有错误的句子所传达的意义是否能被理解;可接受程度是指听者或读者对偏误严重性的判断;冒犯程度是指偏误对听者或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刺激。例如,如果你问一个女士:“Howoldareyou?”这句话从语言形式上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语用上说则是不可接受的,是冒犯人的。另一方面,针对不同阶段的学习群体来决定纠错的程度。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正在打基础,应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否则,将丧失语言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高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讲,应侧重语言的流利性。再次,教师应知道该怎样纠错。纠错方法不当,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通常,当我们发现学生出错时,可采用以下策略:1•我们可以用疑问语气重复他所说的内容,看他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便自己纠正。2•指出错误之处,让回答者自己纠正。3.叫另外一名学生纠正错误。在这里必须注意,不要让前面回答问题的学生处于尴尬境地,觉得自己很笨,不如别的同学聪明。4•教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地方错了,为什么会错,不要只让学生重复一下正确答案就了事。最后,在纠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评价学生错误的准确性,以及纠错的一致性,以免给学习者造成混乱,影响知识掌握的准确性。例如,有位老师让学生练习一般现在时,有位学生造句:“Myfathergetupatsixeverymorning.”老师指出get一词后应加“s”。接着第二个学生开始造句:“Hegothereonbus.”老师在纠错时只指出应该用“bybus”而忽视了时态方面错误的纠正,这样,容易使学生对错误产生模糊的印象,尤其是对那些学英语时间不长的学生。同时,语言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也不应把不符合自己期待的答复认定为是错误的。二、对“教师的行为区域”(theteacher'sactionzone)的反思在课堂上,虽然每一个教师都想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并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与一些学生较多地交流(交流不仅仅是言语方面的交流,还包括目光、表情等体态语言的交流),而忽略另外一些学生,这种情形被称为行为区域。判断一位教师的行为区域可依据以下几个特征:1.经常地与老师对视的学生;2•经常被老师提问的学生;3.经常被老师指名带领课堂活动的学生。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也存在着这个“行为区域”时,就应努力避免它。笔者通过对25名职业高中教师的问卷调查和观看教学录像发现:教师的行为区域因人而异。有的教师目光总停留在讲台面对的中前部;有的习惯从右向左看;有的提问女生比男生多;有的总是提问名字好记的学生;有的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比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多,等等。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贵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无意识地忽略一部分学生的参与权,有可能使这部分学生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使其认知活动自动停止,即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效果。事实上,一成不变的最佳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一定要因学生而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学生和课堂环境是一个变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常规的教学方式中又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客观地观察教学并对所发生的现象进行评判的反思,也就是说对教学过程中的各步骤提出问题,通过科学研究予以解答,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正如成尚荣所写:名师能“打造”吗?还是应该将教师从被习惯“粘住”或者“冻僵”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其内在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让其自己去生长?名师的基质是什么?其一,对事业的执著、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对职业价值的追求,这是其工作激情燃烧的能量来源。其二,他们的内心都长住着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他们安静与不安分同在。安静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状态;安静也是一种蓄势待发,是创造的前奏,是为了厚积薄发。不安分,则是一种创造的欲望、突围的渴求,是一种汇集的激情、想象与冲动,是为了寻求新的安静。其三,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流露的才情。其四,他们敏感、丰富,感悟思维发达,因而灵感跃动,见解独特。只有具有无限意义的事情才能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