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创新精神与人文传统教育的融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e354fc12a897e4df92a2517949e3c4/46e354fc12a897e4df92a2517949e3c41.gif)
![OM创新精神与人文传统教育的融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e354fc12a897e4df92a2517949e3c4/46e354fc12a897e4df92a2517949e3c42.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M创新精神与人文传统教育的融合一、曹光彪小学与“OM”创新活动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21世纪对人才的重要需求。作为一个国家系统教育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理应担负起创新教育的历史使命。曹光彪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在建校伊始就选择了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活动”作为学校的特色。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简称”OM”)作为一项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起源于美国,引入中国25年,伴随着曹光彪小学从建立到走向成熟,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抓手。“三个结合、二种精神”是“OM”活动的精髓(即动脑与动手想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科学与艺术想结合),而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是“OM”活动的核心。“OM”活动倡导发扬团结努力,相互合作的精神;与众不同,敢于独创的精神;培养自信,不甘落后的精神;忠诚老实,遵纪守法的精神。二、“OM”创新精神与人文传统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精神的养成与教育尤其是与人文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和认识创新精神和人文教育的问题对于年轻一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1、人文传统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创新精神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它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成果。我认为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创新人格。做事先做人,不然创新会成为“无缘之木,无本之木”,而人文传统教育就是“做人之学”。“人文传统教育”可以使创新活动具有深层动力机制。人文学科的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内化机制,鼓励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勇于面对挫折和逆境。2、创新精神又能促进人文传统教育。人文传统教育以选择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内容,以提高教育对象内在气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塑造其美好人性为宗旨。创新精神中“敢于质疑、敢于表达、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能促使人们在选择人文传统教育时取其精华起到促进作用。总之,一方面“人文传统教育”是“创新精神”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创新精神”中叶包含了许多“人文素质”的因素,它们互相融合,难以分割。3、OM”创新活动是人文传统教育的良好载体“勇创新、乐合作”是人文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包括保持好奇心、想象力,敢于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及对待问题的不同观点,勇敢的面对挫折和逆境;友爱同学、互相互助,善于倾听、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能与好朋友一起完成一个小任务,学会在竞争中合作。“0M”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轮流担任组长、裁判,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发表见解、大胆提问、互相质疑。“0M”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中每个人都要参与活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制作的作品是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需要队员不怕挫折,善于动脑,勇于实践才能走向成功。活动中只有互相配合才能获得成功。这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培养。所以说,“OM”活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渗透人文传统教育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OM”活动中创新品质的培养与人文传统教育息息相关三、实现OM创新精神与人文传统教育的融合途径1、开发OM启蒙课程,渗透人文传统教育2010年起学校在两年级开始了“OM启蒙”课程,教研组的老师经过实践创设了“脑力热身操”、“灵光一现”、“大家一起做”等课堂基本环节,力图在每节课都有机会让学生大胆自信地说,天马行空地想、团结合作地做。“脑力热身操”环节鼓励学生自信表达。每次上课之前,教师都会创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环境,例如提供一张薄薄的纸,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能写字、做书、报纸外,你还能用它干什么?学生说出了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用途。又如,《1+1=1吗?》一课要求学生通过交流“一样东西”加上“一样东西”等于“另一样东西”表述来训练学生语言和思维。《切割》一课要求学生就“生活中能被切下来又不被破坏的东西”发表自己的见解等。记得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们都不敢说,举手的也总是那么几个人,为了鼓励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采取全班开火车,小组头脑风暴等形式,不对答案做任何评价,只要回答就是好样的。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也养成了开口说的习惯。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口头交流,即使是胆小的学生也能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开口说话了。“灵光一闪”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每堂课教师还会设置一些任务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例如,在运送乒乓球任务中,教师提供学生勺子、橡筋、纸、瓶子、剪刀等物品要求他们运送乒乓球。学生首先想到的就是勺子,但教师此时却提出了去除勺子的要求,这下学生的思路反而打开了,想出了用纸做漏斗、用瓶口及剪刀柄运输等好办法。通过“0M”课堂教学的实践,学生考虑问题不再单一局限,而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且将这种思维方式迁移到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比如:作文的“一题多写”,数学中的“一题多解”等等。另外,他们还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解决办法,并通过尝试验证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一起做”环节鼓励学生愉快合作。“0M”课堂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比如:《通讯任务》一课要求各小组用道具发出信号指挥蒙住眼睛的同学把小动物的货物贴到正确位置。这不但要发出的信号简明扼要,更需要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记得有一个冠军小组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中就说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七嘴八舌,谁也不愿意听谁的,后来时间到了我们连信号都没有讨论好结果输了。后来第二次,我们就听一个人的,然后大家补充,抓紧时间合作练习,最后我们赢了”。2、抓住OM竞赛活动的契机,渗透人文传统教育除了“0M启蒙课程”之外,学校每年都组队参加全国的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20多个全国冠军、4次获得世界冠军,在曹光彪“0M”不仅仅是金牌和锦旗,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蕴含着很多的故事。OM没有权威,要勇于质疑。“OM”活动许多是教师事先所不能预料的,因此,师生角色要互动,要变传统为探究式教学。训练中利用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师生变成合作伙伴,鼓励学生对教师的方案提出质疑、改进,在合作中共同成长。例如,一次在参加“纸结构承重”比赛题训练时,教练提出了制作瓦轮形结构的方案,队员们几经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小郑勇敢地提出质疑,并尝试提出了圆筒形的结构方案,教师随即肯定,并组织大家进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OM训练中有很多这样师生共同讨论确定解题方案的例子。OM没有失败者,要敢于面对挫折。从1996年起,曹光彪小学OM参赛队在世界OM决赛场上先后获得过4个冠军、1个亚军和1个季军。学校一次次在OM队员们站在毕业典礼上激励同伴前进、立大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12年当他们挑战从未参加过的古典项目时失败了,然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