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1页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2页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3页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4页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黄石市中医院435000桂志雄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黄石市中医院4350001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髓核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纤维破裂,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柱附近的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腰腿痛综合症候群。本病好发于中壮年体力劳动者,少年儿童极少发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也少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产生病损,腰3~4突出较少见。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髓核突出症”,是由于腰2中医学无“腰突症”之病名,属“痹症”、“腰痛”等症的范畴,但对腰突症的描述很早就有了。如《素问·刺腰痛篇》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说明本病可由外伤引起,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似。中医学无“腰突症”之病名,属“痹症”、“腰痛”等症的范畴,但3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4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52.外因2.1暴力损伤与慢性劳损:尤其是积累性损伤,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因素。由于腰椎排列成生理性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人们在腰弯时般运重物,由于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等张力的影响,髓核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张力,在此情况下,如腰部过度负重或扭伤,就很有可能使髓核冲破纤维环而向后侧方突出,引起脊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刺激或压迫症状。椎间盘在弯腰活动或受压时变形,此时,椎间盘吸水能力降低,直至压力解除后,变形和吸水能力方能恢复。若长期从事弯腰工作,或腰部积累性劳损,至髓核长期得不到正常充盈,纤维环的营养供应也长期不足,加之腰背肌肉张力增高,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升高,故轻微的外力也可使纤维环破裂而致髓核突出。2.外因62.2寒冷刺激:长期寒冷的刺激,使腰背肌肉,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同时,由于肌肉的紧张痉挛,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升高,特别是对于已变性的椎间盘,更可造成进一步的损害,致使髓核突出。2.3其它:多次或反复腰穿时损伤纤维环,可使髓核从损伤处漏出;长期的震动、吸烟等加剧了椎间盘的退变;急性暴力损伤可直接引起髓核突出。由于以上原因,可使髓核产生不同程度的突出,根据其突出程度可分为幼弱型、成熟型、移行型;根据其突出的方向又可分为向前、向后、椎体内突出三种情况。其中向后突出者,根据突出的部分又可分为单侧突出、双侧突出和中央突出三型。髓核突出后可因其产生机械性压迫、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2寒冷刺激:长期寒冷的刺激,使腰背肌肉,血管痉挛、收缩,7[诊断要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或反复发作的腰痛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剧。凡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者,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有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痛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若L3~L4或L2~L3或L1~L2椎间盘突出者,则一侧下肢可出现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放射性疼痛感觉。在L4~L5或L5~S1之间的棘突旁常有明显的压痛,用力按压时可引起放射性疼痛的加剧。在居髎、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也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诊断要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数患者有数周8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甚至后弓。腰部功能活动在各方向均受影响。病程较久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中央型髓核突出可发生鞍区麻痹。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临床检查见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拇趾背伸或屈力减弱。腹压增高则腰痛加剧且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屈颈试验阳性,下肢后伸试验阳性。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可引起膝腱、跟腱反向减弱或消失。局部皮肤感觉可发生异常改变。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甚至后弓9X线、CT、MRI检查均可出现相应改变。[鉴别诊断]1.急性腰扭伤:有明显的外伤史,病程短,局部压痛明显,痛点进行局部封闭后可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一般无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无肢体感觉异样,无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多为阴性。2.慢性腰肌劳损:病程长、症状轻,压痛点广泛,无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及定位体征。可有骶棘肌板硬和下肢反射性疼痛。X线、CT、MRI检查均可出现相应改变。103.先天性隐性脊柱裂与椎弓根关节突之间峡部未融合:好发于下腰部椎体。由于脊椎附件发育不全,形成较弱点,所以虽轻微的腰部扭伤,即可诱发腰痛的急性发作。X线摄片可发现第五腰椎及第1骶椎棘突或椎板缺损,并有纵形裂隙。峡部未融者在X线斜位片可见“狗颈”部有异常裂痕。4.增生性脊柱炎:本病发病年龄大,病程缓慢,腰腿痛受寒湿,劳累后加重,疼痛不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压痛点广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腱反射无异常。X线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有明显的骨质增生。5.腰椎骶化:是一种先天性的畸形。多无外伤史,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3.先天性隐性脊柱裂与椎弓根关节突之间峡部未融合:好发于下腰116.脊柱滑脱症:由于外伤或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双侧性椎弓根关节突之间峡部骨裂,在早期没有明确诊断或未经适当治疗,往往可使病变以上的脊柱向前下方滑移,引起该平面神经根的刺激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腰椎的前凸增加,移位严重的病员,在下腰部,骶骨上方棘突处,出现一个凹陷或横纹。X线示,典型的上腰椎向前下方移位与断裂的椎弓根峡部。7.脊椎骨折脱位:有明显的外伤史,X线可显示骨折的移位方向与程度。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往往比较广泛,而且常常是双侧性的,一般不会引起单一的神经根压迫症状。8.腰椎结核:可有腰腿痛征象,病程长,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血沉加快等,下腹部有时可触及冷性脓肿。X线摄片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有骨质破坏。6.脊柱滑脱症:由于外伤或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双侧性椎弓根关节突129.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亦有腰腿痛并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严格地说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腰椎管狭窄的一种。所不同的是:椎间盘突出多为损伤与退变等后天因素造成;而椎管狭窄有先天性发育缺欠的基础再加上后天各种复杂继发而成。椎管狭窄有二种类型:其一是间歇性跛行;其二是坐骨神经痛。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可与椎间盘突出相鉴别,即查体时直腿抬高往往不受限,麻木和运动障碍不如椎间盘突出那样显著,腰后伸可引起腿麻,前屈或躺卧麻木立即消失。若为单侧腿痛要注意同侧的椎根和小关节的畸形。9.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亦有腰腿痛并有典型的间歇性1310.腰臀筋膜炎:下腰部和骶髂部疼痛,亦可引起腿痛。但这种腿痛是由于在产生无菌性炎症和退变的腰臀部筋膜中穿过的腰骶神经的后支通过反向导致同一节段神经前支的错觉产生,而使病人感觉到腿痛。它不像腰间盘突出直接压迫神经根那样引起前支支配区明显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如果对腰臀筋膜原发灶作浸润麻醉以后,原发灶不疼了,反射性腿痛也就消失了。11.强直性脊柱炎:病变为进行性,早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开始在骶髂关节发病,病变逐渐向上发展,血沉加快。晚期椎体呈竹节样变,关节融合。10.腰臀筋膜炎:下腰部和骶髂部疼痛,亦可引起腿痛。但这种腿1412.梨状肌综合症:本病特点为臀腿痛,压痛点位于梨状肌体表投影处,腰部无明显压痛点。梨状肌紧张试验可呈阳性、腰部功能正常,直腿抬高试验60°前为阳性,60°以上为阴性。13.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停经后的老年妇女,腰部酸痛或剧痛。腰部活动受限,棘突有压痛,深叩击痛,生理弧度消失,可驼背。X线检查示骨密度广泛降低,椎体呈双凹形或压缩呈楔形。14.妇科疾患、腰骶部酸痛常与下腹部疼痛同时存在,并可与月经周期有关系。一般无腰部体征,但可有妇科痛的体征。X线检查无异常。12.梨状肌综合症:本病特点为臀腿痛,压痛点位于梨状肌体表投1515.泌尿系统疾患:腰痛,但无下肢痛。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尿血或发热等。肾区可有叩击痛,肋腰点压痛等。X线检查多无腰椎异常。16.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的肿瘤有脊椎肿瘤、椎管内硬膜外肿瘤、脊髓神经肿瘤、马尾神经肿瘤与坐骨神经肿瘤等。病员无外伤史,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其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各异,但其共性症状进行性加重,无间歇性缓解。X线摄片示椎骨骨质病变。椎管造影可发现占位性病变或椎管阻塞。17.癔症:癔症并无器质性病变,它的发作往往与精神状态有关,临床上所检得的疼痛与麻木区的分布情况,常常同神经解剖不相符合。通过暗示治疗有一定效果。15.泌尿系统疾患:腰痛,但无下肢痛。可有尿频、尿急、尿痛、1618.坐骨神经炎:本病常由风湿病等因素而致坐骨神经发炎,而无外伤劳损病史。腰部疼痛持续,夜间加重,活动和卧床休息后疼痛无变化。腰部检查无阳性体征。18.坐骨神经炎:本病常由风湿病等因素而致坐骨神经发炎,而无17[治疗]倒悬旋扳法1.手法:推、揉、滚、点、按、摇、扳、抖、分推。2.取穴:肾俞、大肠俞、八髎、环跳、承扶、风市、委中。3.操作手法:三步十法。3.1第一步:准备手法:3.1.1循经点按法:患者倒悬30度俯卧位,医者在患者一侧,由腰至腿,从肾俞至委中,施以点按的手法,以酸胀为度,每穴半分钟至一分钟。[治疗]倒悬旋扳法18

193.1.2分推挤压法:患者倒悬60~80度,医者在患者一侧,由于腰部至臀部,由脊旁向两边施以长手推法及分推法,并由上胸段至腰骶部施以挤压法,然后着重按揉压痛点。3.1.2分推挤压法:患者倒悬60~80度,医者在患者一侧,203.1.3弹拔滚揉法:在腰部痛点及条索物处行弹拔法,再用轻柔和缓的滚法和按揉法放松腰臀部软组织。3.1.3弹拔滚揉法:在腰部痛点及条索物处行弹拔法,再用轻柔213.2第二步:治疗手法3.2.1前后抖动法:单抖法:患者倒悬90~100度,双手抱头并外展,医者在患者后面,双手扶住患者双肩,拉离60度,进行前后前抖动。手法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慢慢还原.3.2第二步:治疗手法22双抖法:患者倒悬90~100度,双手抱头并外展,医者在患者后面,双手扶住患者双肩,拉离60度,助手在患者另一侧,双手交叠抵于患者腰部,与医者对抗发力,进行前后抖动。手法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慢慢还原。双抖法:患者倒悬90~100度,双手抱头并外展,医者在患者后233.2.2左右摇摆法:单摇法:患者双手抱头并外展,医者在患者后面,双手扶住腰部,左右小幅度摇摆,再慢慢还原。3.2.2左右摇摆法:24双摇法:患者双手伸直外展,医者在患者一侧,一手握住患者腕部,一手推腰,助手手法与医者同,与医者配合左右摇摆,幅度由小到大,由大转小,慢慢还原。

双摇法:患者双手伸直外展,医者在患者一侧,一手握住患者腕部,253.2.3旋转扳腰法:助手在患者一侧,以肩抵住患者髋关节部,双手抱住腰臀部以固定骨盆,医者在患者另一侧,用双手抱住患者肩背部,先后分两侧进行左右旋扳法,听到有腰椎部响声即停。

3.2.3旋转扳腰法:助手在患者一侧,以肩抵住患者髋关节部,263.2.4拍打疏通法:医者以空掌拍击腰骶部及腰部,反复多次。

3.2.4拍打疏通法:医者以空掌拍击腰骶部及腰部,反复多次。273.3第三步:平整手法3.3.1推搓平整法:患者倒悬30度俯卧位,医者在患者一侧,以双手拇指由腰背部至腰骶部,进行分推手法,再分别以双手四指在两侧腰肌进行揉搓。

3.3第三步:平整手法283.3.2揉捏顺筋法:施以揉捏的手法,由大腿、臀部,腰骶至腰背部进行顺筋施松的手法。

3.3.2揉捏顺筋法:施以揉捏的手法,由大腿、臀部,腰骶至腰293.3.3挺腰固定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在患者一侧,以双手托住患者腰部并让患者配合用力挺腰,反复多次。最后用腰围固定。3.3.3挺腰固定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在患者一侧,以双手托住30[辅助疗法]1.施法前手用登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加强地松龙等局部封闭.2.术前术后均可用中药湿热敷.[按语]倒悬治疗腰突症其效果明显,特别对于中央型和神经根型患者尤为有效,施法前必须严格选择适应症,严格控制禁忌症,嘱付患者很好地配合,施法后及时固定,卧床后再施以中药湿热敷,以促进疗效.[辅助疗法]31倒悬牵引器械采用黄石市华康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CDKQ-2000B多功能倒悬牵引床。联系人:周秀悬牵引器械采用黄石市华康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CDK32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黄石市中医院435000桂志雄

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黄石市中医院43500033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髓核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纤维破裂,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脊柱附近的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腰腿痛综合症候群。本病好发于中壮年体力劳动者,少年儿童极少发病,典型的髓核突出症也少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产生病损,腰3~4突出较少见。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髓核突出症”,是由于腰34中医学无“腰突症”之病名,属“痹症”、“腰痛”等症的范畴,但对腰突症的描述很早就有了。如《素问·刺腰痛篇》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说明本病可由外伤引起,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似。中医学无“腰突症”之病名,属“痹症”、“腰痛”等症的范畴,但35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36倒悬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372.外因2.1暴力损伤与慢性劳损:尤其是积累性损伤,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因素。由于腰椎排列成生理性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人们在腰弯时般运重物,由于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等张力的影响,髓核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张力,在此情况下,如腰部过度负重或扭伤,就很有可能使髓核冲破纤维环而向后侧方突出,引起脊神经根,马尾或脊髓的刺激或压迫症状。椎间盘在弯腰活动或受压时变形,此时,椎间盘吸水能力降低,直至压力解除后,变形和吸水能力方能恢复。若长期从事弯腰工作,或腰部积累性劳损,至髓核长期得不到正常充盈,纤维环的营养供应也长期不足,加之腰背肌肉张力增高,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升高,故轻微的外力也可使纤维环破裂而致髓核突出。2.外因382.2寒冷刺激:长期寒冷的刺激,使腰背肌肉,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同时,由于肌肉的紧张痉挛,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升高,特别是对于已变性的椎间盘,更可造成进一步的损害,致使髓核突出。2.3其它:多次或反复腰穿时损伤纤维环,可使髓核从损伤处漏出;长期的震动、吸烟等加剧了椎间盘的退变;急性暴力损伤可直接引起髓核突出。由于以上原因,可使髓核产生不同程度的突出,根据其突出程度可分为幼弱型、成熟型、移行型;根据其突出的方向又可分为向前、向后、椎体内突出三种情况。其中向后突出者,根据突出的部分又可分为单侧突出、双侧突出和中央突出三型。髓核突出后可因其产生机械性压迫、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2.2寒冷刺激:长期寒冷的刺激,使腰背肌肉,血管痉挛、收缩,39[诊断要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数患者有数周或数月或反复发作的腰痛史。腰痛程度轻重不一。一般休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剧。凡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者,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则有马尾神经症状;双侧突出则放射痛可能为双侧性或交替性。若L3~L4或L2~L3或L1~L2椎间盘突出者,则一侧下肢可出现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放射性疼痛感觉。在L4~L5或L5~S1之间的棘突旁常有明显的压痛,用力按压时可引起放射性疼痛的加剧。在居髎、环跳、委中、阳陵泉、绝骨等穴也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诊断要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数患者有数周40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甚至后弓。腰部功能活动在各方向均受影响。病程较久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中央型髓核突出可发生鞍区麻痹。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临床检查见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拇趾背伸或屈力减弱。腹压增高则腰痛加剧且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屈颈试验阳性,下肢后伸试验阳性。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可引起膝腱、跟腱反向减弱或消失。局部皮肤感觉可发生异常改变。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甚至后弓41X线、CT、MRI检查均可出现相应改变。[鉴别诊断]1.急性腰扭伤:有明显的外伤史,病程短,局部压痛明显,痛点进行局部封闭后可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一般无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无肢体感觉异样,无腱反射异常。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多为阴性。2.慢性腰肌劳损:病程长、症状轻,压痛点广泛,无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及定位体征。可有骶棘肌板硬和下肢反射性疼痛。X线、CT、MRI检查均可出现相应改变。423.先天性隐性脊柱裂与椎弓根关节突之间峡部未融合:好发于下腰部椎体。由于脊椎附件发育不全,形成较弱点,所以虽轻微的腰部扭伤,即可诱发腰痛的急性发作。X线摄片可发现第五腰椎及第1骶椎棘突或椎板缺损,并有纵形裂隙。峡部未融者在X线斜位片可见“狗颈”部有异常裂痕。4.增生性脊柱炎:本病发病年龄大,病程缓慢,腰腿痛受寒湿,劳累后加重,疼痛不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压痛点广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腱反射无异常。X线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有明显的骨质增生。5.腰椎骶化:是一种先天性的畸形。多无外伤史,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3.先天性隐性脊柱裂与椎弓根关节突之间峡部未融合:好发于下腰436.脊柱滑脱症:由于外伤或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双侧性椎弓根关节突之间峡部骨裂,在早期没有明确诊断或未经适当治疗,往往可使病变以上的脊柱向前下方滑移,引起该平面神经根的刺激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腰椎的前凸增加,移位严重的病员,在下腰部,骶骨上方棘突处,出现一个凹陷或横纹。X线示,典型的上腰椎向前下方移位与断裂的椎弓根峡部。7.脊椎骨折脱位:有明显的外伤史,X线可显示骨折的移位方向与程度。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往往比较广泛,而且常常是双侧性的,一般不会引起单一的神经根压迫症状。8.腰椎结核:可有腰腿痛征象,病程长,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低热、盗汗、消瘦、乏力、血沉加快等,下腹部有时可触及冷性脓肿。X线摄片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有骨质破坏。6.脊柱滑脱症:由于外伤或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双侧性椎弓根关节突449.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亦有腰腿痛并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严格地说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腰椎管狭窄的一种。所不同的是:椎间盘突出多为损伤与退变等后天因素造成;而椎管狭窄有先天性发育缺欠的基础再加上后天各种复杂继发而成。椎管狭窄有二种类型:其一是间歇性跛行;其二是坐骨神经痛。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可与椎间盘突出相鉴别,即查体时直腿抬高往往不受限,麻木和运动障碍不如椎间盘突出那样显著,腰后伸可引起腿麻,前屈或躺卧麻木立即消失。若为单侧腿痛要注意同侧的椎根和小关节的畸形。9.腰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亦有腰腿痛并有典型的间歇性4510.腰臀筋膜炎:下腰部和骶髂部疼痛,亦可引起腿痛。但这种腿痛是由于在产生无菌性炎症和退变的腰臀部筋膜中穿过的腰骶神经的后支通过反向导致同一节段神经前支的错觉产生,而使病人感觉到腿痛。它不像腰间盘突出直接压迫神经根那样引起前支支配区明显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如果对腰臀筋膜原发灶作浸润麻醉以后,原发灶不疼了,反射性腿痛也就消失了。11.强直性脊柱炎:病变为进行性,早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开始在骶髂关节发病,病变逐渐向上发展,血沉加快。晚期椎体呈竹节样变,关节融合。10.腰臀筋膜炎:下腰部和骶髂部疼痛,亦可引起腿痛。但这种腿4612.梨状肌综合症:本病特点为臀腿痛,压痛点位于梨状肌体表投影处,腰部无明显压痛点。梨状肌紧张试验可呈阳性、腰部功能正常,直腿抬高试验60°前为阳性,60°以上为阴性。13.骨质疏松症:多发生在停经后的老年妇女,腰部酸痛或剧痛。腰部活动受限,棘突有压痛,深叩击痛,生理弧度消失,可驼背。X线检查示骨密度广泛降低,椎体呈双凹形或压缩呈楔形。14.妇科疾患、腰骶部酸痛常与下腹部疼痛同时存在,并可与月经周期有关系。一般无腰部体征,但可有妇科痛的体征。X线检查无异常。12.梨状肌综合症:本病特点为臀腿痛,压痛点位于梨状肌体表投4715.泌尿系统疾患:腰痛,但无下肢痛。可有尿频、尿急、尿痛、尿血或发热等。肾区可有叩击痛,肋腰点压痛等。X线检查多无腰椎异常。16.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的肿瘤有脊椎肿瘤、椎管内硬膜外肿瘤、脊髓神经肿瘤、马尾神经肿瘤与坐骨神经肿瘤等。病员无外伤史,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其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各异,但其共性症状进行性加重,无间歇性缓解。X线摄片示椎骨骨质病变。椎管造影可发现占位性病变或椎管阻塞。17.癔症:癔症并无器质性病变,它的发作往往与精神状态有关,临床上所检得的疼痛与麻木区的分布情况,常常同神经解剖不相符合。通过暗示治疗有一定效果。15.泌尿系统疾患:腰痛,但无下肢痛。可有尿频、尿急、尿痛、4818.坐骨神经炎:本病常由风湿病等因素而致坐骨神经发炎,而无外伤劳损病史。腰部疼痛持续,夜间加重,活动和卧床休息后疼痛无变化。腰部检查无阳性体征。18.坐骨神经炎:本病常由风湿病等因素而致坐骨神经发炎,而无49[治疗]倒悬旋扳法1.手法:推、揉、滚、点、按、摇、扳、抖、分推。2.取穴:肾俞、大肠俞、八髎、环跳、承扶、风市、委中。3.操作手法:三步十法。3.1第一步:准备手法:3.1.1循经点按法:患者倒悬30度俯卧位,医者在患者一侧,由腰至腿,从肾俞至委中,施以点按的手法,以酸胀为度,每穴半分钟至一分钟。[治疗]倒悬旋扳法50

513.1.2分推挤压法:患者倒悬60~80度,医者在患者一侧,由于腰部至臀部,由脊旁向两边施以长手推法及分推法,并由上胸段至腰骶部施以挤压法,然后着重按揉压痛点。3.1.2分推挤压法:患者倒悬60~80度,医者在患者一侧,523.1.3弹拔滚揉法:在腰部痛点及条索物处行弹拔法,再用轻柔和缓的滚法和按揉法放松腰臀部软组织。3.1.3弹拔滚揉法:在腰部痛点及条索物处行弹拔法,再用轻柔533.2第二步:治疗手法3.2.1前后抖动法:单抖法:患者倒悬90~100度,双手抱头并外展,医者在患者后面,双手扶住患者双肩,拉离60度,进行前后前抖动。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