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清课件_第1页
消毒供应中心、清课件_第2页
消毒供应中心、清课件_第3页
消毒供应中心、清课件_第4页
消毒供应中心、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冷应蓉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感1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行业标准(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行业标准(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中,《医2了解基本概念了解消毒供应室基本要求及隔离熟悉清洗消毒的基本要求及监测方法掌握灭菌的基本要求及监测方法追溯的注意事项了解基本概念3概念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消毒剂用以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rocesschallengedevicePCD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A0值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0C的时间(秒)。清洗测试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监测。概念4化学指示卡的分类

第1类:过程化学指示卡:用于单个物品或包装,指示物品是否经过了灭菌过程,以区分灭菌或未灭菌物品,如化学指示胶带;

第2类:特殊检测化学指示卡:用于灭菌器或灭菌标准的特效实验操作,如各种B-D试纸。检测预真空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效果和饱和蒸汽的穿透效果以及漏气情况;

第3类:单一参数化学指示卡:用于灭菌过程中单一参数的测试,如气体浓度指示卡(EO、甲醛等);

化学指示卡的分类

第1类:过程化学指示卡:用于单个物5

第4类:多参数化学指示卡:具有两个或以上关键参数(时间、温度、湿度、气体浓度、蒸汽饱和程度);

第5类:综合参数化学指示卡:是一种专用于对各灭菌过程中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参数起作用的指示卡,其设定值需达到灭活值。又称爬行卡。

第6类:模拟化学指示卡:用于对各灭菌周期规定范围内的所有评价参数起作用的指示卡,其设定值以所选的灭菌程序设置值为依据。

第4类:多参数化学指示卡:具有两个或以上关键参数(时间、温6化学指示卡为第四代化学监测指示物,仅能监测灭菌温度

化学指示卡使用方法监测时,按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化学指示卡置于标准试验包或物品包的中心处,放置时将化学指示卡用纱布等包裹,以防指示卡受潮,影响结果判断。

结果判定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指示色块颜色的深度达到或超过指示卡标准色块的颜色,表示所达到的温度和温度持续时间已满足灭菌所需条件;若浅于标准色块,表示灭菌处理的温度和温度持续时间未达到灭菌要求。

化学指示卡为第四代化学监测指示物,仅能监测灭菌温度

7化学指示卡的注意事项

1四环牌132℃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不能用于12l℃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2指示卡受潮湿可影响变色标准性,灭菌时应尽量避免与金属、玻璃等易有凝集水的表面或其它潮湿物品接触。

3物品包或器械包应装放合理,包裹不可过大,过紧。使用管道送气[时,蒸汽输送管线裸露的距离过长时,产生的冷凝水可影响化学指示卡的监测效果。

4不要将化学指示卡放于搪瓷缸、玻璃缸等容器内,以免影响对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的判定。

5置室内阴凉、避光、干燥环境中储存,注意防潮。勿与塑料制品直接接触。化学指示卡的注意事项

1四环牌132℃压力蒸汽灭菌化学8指示卡有效性检测

每次检测前对灭菌器进行B-D试验,B-D试验合格后方进行灭菌。灭菌完毕,立即取出监测材料,平视观察化学指示卡颜色的变化情况并作记录,留点温度计的温度在设定温度以上为试验有效,否则试验无效;化学指示卡与标准色块比较变色达标准黑色或以上为灭菌合格,变色偏浅、变色模糊或变色不均匀都视为变色失败;菌片分别作标记,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基为本院自配,临床常规使用的分装管式肉汤。试验用培养分装管式肉汤,每次试验作生物监测时,设置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灭菌前、后生物监测对照组,即把未灭菌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灭菌后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在无菌状态下分别放置于已配制好的管式肉汤内,然后把放有菌片的管式肉汤置于56℃恒温培养锅内,7天观察结果,若管内肉汤变混浊、有沉淀物或有絮状物为有菌生长,肉汤清澈透明为无菌生长。指示卡有效性检测9

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形成一个消毒独立的区域。室内采光良好,空气流通,避免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飘落。2.内部布局合理,按处理物品从污染→清洁→无菌的流程分设污染区、准备包装区、无菌贮存发放区及一般工作区等区域。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0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3.无菌物品的存放间,应尽可能靠近灭菌操作的清洁区,有双向双扉的灭菌柜的应用其相隔无菌区和清洁区。无菌间可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至少一次,每次30分钟,有条件的可采用循环空气消毒器或洁净设施消毒空气。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的人员应洗手、更衣,换鞋、帽、口罩。4.无菌物品必须放于至少距地面20-25cm,距墙5cm,距天花板50cm的物品存放柜中。无菌物品贮存应避免挤压,弯曲和包装破损。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3.无菌物品的存放间11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5.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正确,开展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严格管理。7.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室。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5.压力蒸汽灭菌操作12氧气湿化瓶、螺纹管等消毒:冲洗——用刷子刷——多酶洗液泡——冲洗——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无菌水蒸馏水漂洗(一定没有水珠,如果有水珠用75%酒精冲洗一下就好了)——无菌包装氧气湿化瓶、螺纹管等消毒:冲洗——用刷子刷——多酶洗液泡——13消毒灭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消毒的作用: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消毒与灭菌起到阻断感染途径的作用。在预防内源性感染方面,层流通风,用于恶病质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在控制外源性感染方面,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医院环境的消毒等。消毒灭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14消毒水平等级灭菌高效消毒中效消毒低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使微生物的成活概率<10-6物理方法:高压蒸汽灭菌,辐射灭菌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方法: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可杀灭外环境中致病性结核杆菌和致病性芽孢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物理方法:紫外线消毒化学方法:含氯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双长链季胺盐类可杀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化学方法:醇类,酚类,碘类杀灭和去除细菌繁殖体及亲脂性病毒。物理方法:通风,冲洗。化学方法:单链季胺盐类(新洁尔灭等),双胍类(如氯已定)中草药消毒剂,汞,银,等金属离子消毒剂消毒水平等级灭菌高效消毒中效消毒低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15医院消毒物品的危险等级一、高度危险性物品:是被微生物污染后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和透析液。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钳等。二、中度危险性物品:是受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程度危害的诊疗用品,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体温表、呼吸机,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压舌板、喉镜、便器、餐具、茶具等。三、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致病菌大量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例如:手巾、牙刷、面盆、痰盂(杯)、地面、墙面、桌面、床面、被褥、室内空气、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等。医院消毒物品的危险等级一、高度危险性物品:16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针对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尽量防止和减少消毒过程对物品的损害。一、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1、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取(灭菌剂或灭菌器)灭菌,务使微生物存活率≤10-6。2、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要求灭菌指数达到90%以上,即对实验微生物的杀灭率达到99.9%,对自然污染的微生物杀灭率应达到90%以上,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严格消毒。3、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法,或清洁处理即可。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针对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尽17二、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和使用剂量1、对受到致病性芽孢菌和真菌孢子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2、对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繁殖体,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4、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二、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和使用剂18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一、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1、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2、怕热,忌湿物品,应选取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小的化学剂。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应采用喷雾消毒。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19消毒方法合理应用是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消毒灭菌的首选方法,凡是耐热耐湿器械、物品均应使用蒸汽灭菌或消毒。只有在条件不具备时,才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方法合理应用是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20合理使用消毒方法的8条原则1.凡是耐热耐湿医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2.凡是有人活动的空间,空气消毒应采用通风或物理消毒法,不采用化学消毒法;3.不同用途的医疗器械或用品,应按其危险性程度采用不同作用水平的消毒剂或消毒器械进行消毒;4.凡是低水平消毒方法可有效达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5.凡是低浓度消毒液可达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浓度消毒液;只有在有机物存在时,应加大浓度并延长作用时间;6.在没有严格消毒时间要求的情况下,应采用低浓度,延长作用时间,而不采用高浓度短时间;7.凡是低危险性物品,不必消毒,只需湿式擦拭,保持清洁,只有明确受传染源污染时才需要消毒;8.消毒剂应定期更换,防止抗性菌株形成。合理使用消毒方法的8条原则1.凡是耐热耐湿医疗器械首选压力蒸21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4)醛类消毒剂(5)酚类消毒剂(6)含碘消毒剂(7)醇类消毒剂(8)季铵盐类消毒剂(9)双胍类消毒剂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22消毒剂误用或中毒后的紧急处理:大量吸入:要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洗手和其他暴露皮肤,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的要尽快的附近的医院就诊。皮肤: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及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要在冲洗后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眼:溅入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尽快到附近医院就诊。消毒剂误用或中毒后的紧急处理:23误服消毒剂中毒:对成年人要立即口服不超过200毫升的牛奶,可多次服用。也可服用生蛋清3-5个。一般不要催吐、洗胃。含碘消毒剂中毒可立即服用大量米汤、淀粉浆等。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者,要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误服消毒剂中毒:对成年人要立即口服不超过200毫升的牛奶,可24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25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及监测

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干扰细菌代谢酶的活性抑制细菌生长损害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

消毒剂的分类

按消毒效果分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按作用部位分皮肤消毒剂:酒精、典伏u、洗必泰……环境消毒剂:酚类、次氯酸盐类……器械消毒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及监测消毒剂的作用机理26

按作用机制分烷化剂甲醛戊二醛氧化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选择消毒剂时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于喷雾、饮水或熏蒸的。消毒剂应选用广谱、高效、作用迅速的。要选择使用方便(易溶于水或易于点燃熏蒸),价格合理的。要选择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分解、易燃、易爆,便于储存的。对动物机体毒性小,对皮肤、机体、器具无腐蚀性或腐蚀性小的。杀细菌力不受或少受浓汁、粪便、坏死组织等有机物影响的。

按作用机制分27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完全接触中和倾向杀菌剂量浓度包括二个因子稳定性消毒剂的浓度发挥活性的速度作用的时间作用范围使用也要考虑皮肤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杀菌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28消毒剂使用原则物品消毒前用水和清洁剂或水和含酶清洁剂仔细清洁根据进入人体不同部位的器材选用不同的消毒剂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抗力特点选择有相应杀菌力的消毒剂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有效使用浓度了解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有效使用期,避光密封保存。凡是可以用热力灭菌的物品应当优先选用压力蒸汽灭消毒剂使用原则29消毒剂使用中的普遍错误设备的湿示保存,使用期间补充新液,以补偿丧失部分作为无菌溶液使用,认为消毒剂中不会有菌生长;环境清洁过度使用不合理储存:盛装过满、容器污染,污染的稀释溶液,配制容器材质不选择,不消毒,水质不选择。消毒前没有彻底清洁消毒代替灭菌不合理混合和浓度过高,对反复使用的消毒剂不定时监测浓度使用中容器不加盖(丧失和污染-GLUTA.CHLO.)消毒剂使用中的普遍错误30消毒剂使用误区误区一浓度越高的消毒剂消毒效果越好。误区二多种消毒剂混合,会让消毒效果大大增强。闻不到气味的消毒剂效果不好,进口消毒剂比国产的好,价格高的消毒剂比价格低的好,新消毒剂比老消毒剂好。误区三消毒次数越多越好误区四消毒剂可以通用误区五消毒剂对环境不会有污染。消毒剂使用误区31消毒剂有效浓度表示方法固体对固体以质量百分数W/W表示液体对液体以体积百分数V/V表示固体对液体以g/L或mg/L表示消毒剂有效浓度表示方法3284消毒液浓度换算250mg/L=1:200500mg/L=1:1001000mg/L=1:505000mg/L=1:10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84消毒液浓度换算33消毒剂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问题配制浓度应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为依据大部分消毒剂都溶于水,可用水做稀释液用降低消毒液的表面张力配置时应尽量精确配消毒液的容器应根据消毒药品性质不同选用,以防引起腐蚀、溶解等配好后可长期贮存的消毒液应用规定容器盛好,并贴上写有药液名称、配制浓度和配制时间的标签,妥善保存,以防混错。消毒剂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问题34消毒剂使用原则物品消毒前用水和清洁剂或水和含酶清洁剂仔细清洁根据进入人体不同部位的器材选用不同的消毒剂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的抗力特点选择有相应杀菌力的消毒剂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有效使用浓度了解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有效使用期,对有挥发性或易分解者宜新鲜配制,避光密封保存凡是可以用热力灭菌的物品都应当优先选用压力蒸汽灭菌。消毒剂使用原则35正确应用化学消毒剂一定的有效浓度足够的作用时间完全接触待消毒物品合理的使用方法干扰物质的影响(有机物、拮抗剂)注意对物品的副作用注意对人体、环境的影响正确应用化学消毒剂36消毒液的消毒浓度监测有效成分测定(滴定法)使用中浓度(试纸法)监测消毒液的消毒浓度监测37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适用于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氯胺、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和含次氯酸钠的清洗消毒剂等监测使用方法取试纸条浸湿于消毒剂溶液中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直接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浓度值。时间超过一分钟,颜色逐渐消退。注意事项当溶液有效>1500mg/L消毒剂监测时,为取得较准确的结果可将原液稀释至20-500MG/L浓度后,再监测;计算浓度时,将比色所得值乘以稀释倍数即可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38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用于固体消毒剂监测时,应将消毒剂配制成有效成分浓度至20-500mg/L的溶液,然后进行监测。计算浓度时,将比色所得百分浓度值乘以浓液毫升数,再除以所得消毒剂克数,便可读出得出百分浓度。若浓度试纸在集较长时间不使用,应注意在储存中防潮,以免霉变。取用后剩余的浓度试纸应及时包装好,以防受到环境中其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产品规格及有效期包装规格20本/盒,50盒/箱。有效期36个月。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39戊二醛浓度测试卡使用方法从小瓶中取出一条测试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待测消毒溶液中,沾下瓶盖受到纸垫、去除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等候5-8min,观察色块颜色变化,若指示色块变成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2.0%,若色块全部或仍有部分白色,表示溶液浓度<2.0%。注意事项不要使用过期的戊二醛;不适用含酚戊二醛的测试。

戊二醛浓度测试卡40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中度危险性物品——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内镜、体温表等须达到高水平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低水平消毒或一般的消毒处理即可,仅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41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

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

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对受到细菌芽孢4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

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或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

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对受到一般细菌43消毒灭菌方法选择:能够高压蒸汽灭菌的首选高压蒸汽灭菌!不能高压的采取低温灭菌的方法: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灭菌、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灭菌济灭菌(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甲醛、戊二醛)消毒灭菌方法选择:能够高压蒸汽灭菌的首选高压蒸汽灭菌!4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耐高温、耐湿——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贵重物品——EO、低温等离子体。器械浸泡——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消毒剂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应采用喷雾消毒。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耐高温、耐湿——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45灭菌前物品的准备:清洗:灭菌前应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物品洗涤后,应干燥并及时包装。包装: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包装时应将盖打开;若必须多个包装在一起时,所用器皿的开口应朝向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吸湿纱布隔开;以利蒸汽渗入。灭菌物品能拆卸的必须拆卸,必须暴露物品的各个表面如剪刀和血管钳必须充分撑开以利灭菌因子接触所有物体表面。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盖打开,开口向下或侧放。管腔类物品如导管、针和管腔内部先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湿,然后立即灭菌。灭菌前物品的准备:清洗:灭菌前应将物品彻底清洗干净,物品洗涤46清洗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1.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2.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3.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4.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清洗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47对清洗重要性认识不足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成败的关键一步。专用清洗消毒机,减少了感染机会没有适当的清洁,大多数消毒和灭菌过程将失败对清洗重要性认识不足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成败的关键一步。没有适48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灭菌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WS310.2要求处理.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灭菌的处理程序。49监测的基本要求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WS310.1的要求。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监测的基本要求50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清洗消毒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年对压力和安全阀进行检测校验;干热灭菌器应每年用多点温度检测仪对灭菌器各层内、中、外各点的温度进行物理监测;低温灭菌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51清洗质量的监测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清洗质量的监测52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日常监测应每批次清洗消毒器的物理参数及运转情况,并记录。定期监测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可每年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监测。当清洗物品或清洗程序发生改变时,也可采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进行清洗效果的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清洗消毒器应停止使用。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53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方法等时,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监测,清洗消毒质量检测合格后,清洗消毒器方可使用。清洗消毒器新安装、更新、大修、更换清洗剂、消毒方法、改变装载54消毒质量的监测湿热消毒应监测、记录每次消毒的温度与时间或Ao值.监测结果应符合WS310.2的要求。应每年检测清洗消毒器的主要性能参数。检测结果应符合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进行验证的要求。化学消毒

消毒质量的监测55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时的温度,并记录,结果应符合该消毒剂的规定。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GB15982DE的要求。每次监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应根据消毒剂的种类特点,定期监测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56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下排气、预真空、正压排气法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57压力蒸汽灭菌注意事项灭菌前清洗—干燥—包装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包装材料包括硬质容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无纺布等,不能用铝饭盒与搪瓷盒布包装不少于2层,器械包≤7kg,敷料包≤5kg,下排气≤30cm×30cm×25cm,预真空≤30cm×30cm×50cm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包内:化学指示卡装载容量:下排气:10%~80%,预真空:10~90%脉动真空:5~90%

压力蒸汽灭菌注意事项灭菌前清洗—干燥—包装58灭菌质量的监测要求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进行。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灭菌质量的监测59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60压力蒸气灭菌的监测物理检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0C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化学检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压力蒸气灭菌的监测61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断是否达到灭菌合格的要求。采用快速压力蒸气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进行化学监测。生物检测法

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62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将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试验包的中心部位。标准试验包将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试验包的中心部位,标准试验包有16条41cm×66cm的全棉手术巾制成。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1℃培养7天,观察培养结果。

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将生物指示物置于标准试验包的中心部63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5类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进行灭菌时应进行生物监测。小型压力蒸气灭菌器因一般无标准生物监测包,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5类化学指示物64采用快速压力蒸气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采用快速压力蒸气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65B-D试验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测试,B-D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B-D试验66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GB18278的有关要求。对于小型压力蒸气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67干热灭菌的监测物理检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物理监测。监测方法为将多点温度检测仪的多个探头分别放于灭菌器各层内、中、外格点,关好柜门,引出导线,由记录仪中观察温度上升与持续时间。温度在设定时间内均达到预置温度,则物理监测合格。

干热灭菌的监测68化学检测法每一灭菌包外应使用化学指示物,每一灭菌包内应使用包内化学指示物,并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对于为打包的物品,应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包内化学指示物,放在待灭菌物品附近进行监测。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据其颜色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要求。化学检测法69生物检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检测方法:将枯草杆菌芽孢菌片分别放入无菌试管内(1片/管),灭菌器与每层门把手对角线内、外角处放置2个含菌片的试管,试管帽置于试管旁,关好柜门,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待温度降至800C,盖上试管帽后取出试管,在无菌条件下,加入5.0ml营养培养基,置36℃±1℃培养48h,观察初步结果,无菌生长管继续培养至第7日

生物检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70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低温灭菌的监测低温灭菌方法包括环氧乙烷灭菌法、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法低温甲醛蒸汽灭菌法等。通要要求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失败、包装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包括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法进行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生物检测71环氧乙烷灭菌的监测物理检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化学检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保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期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生物检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检测方法见附录C。环氧乙烷灭菌的监测72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物理检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73

生物检测法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低温甲醛蒸气灭菌的监测物理检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物理监测。详细记录灭菌过程的参数,包括灭菌的温度、湿度压力与时间。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74化学检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的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颜色变化,判断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生物检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消毒供应中心、清课件75医疗器械监测标准: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生长。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医疗器械监测标准:76注意事项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要求应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记录,内容包括:应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应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并存档。注意事项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要求77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要求应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资料保存期应≥3年。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追溯要求78灭菌标识的要求灭菌包外有标识,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灭菌标识的要求79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应建立灭菌物品召回制度。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通知使用部门停止使用,并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同时应书面报告相关管理部门,说明召回的原因。

应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及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0相关管理部门应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检查灭菌过程的各个环节,查找灭菌失败的可能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重新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该灭菌器方可正常使用。应对该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相关管理部门应通知使用部门对已使用该期间无菌物品的病人进行密81提高对消毒、灭菌监测工作的认识,加强灭菌知识培训

医院灭菌手段大部分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提高灭菌质量,可直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直接降低医疗纠纷及赔偿。因此,供应室及相关人员必须做到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掌握压力蒸汽灭菌的原理、适用范围,物品灭菌方式的选择,器械清洗、包装的要求,监测项目、效果的判断,影响灭菌质量的相关因素等。若操作人员对物品灭菌方式选择知识缺乏,将油类、粉类物品装入贮槽、灭菌包、袋内进行灭菌,造成物品灭菌方式选择错误,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得到纠正,就会影响灭菌效果。另外,如果物品洗涤不彻底,包装大于标准规格,包装过紧,封包不严,包装材质选择不当,包外化学指示粘胶带未起到封口作用,包内未放置灭菌化学指示卡,灭菌操作中灭菌柜内装载超标,物品摆放过紧,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前不做B-D试验,B-D试验包不规范,不合格而不查找原因照常使用等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发现,得不到纠正,将直接影响灭菌效果,影响医疗质量。提高对消毒、灭菌监测工作的认识,加强灭菌知识培训82Seeyougoodbye!谢谢大家~~Seeyougoodbye!谢谢大家~~83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冷应蓉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感84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行业标准(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行业标准(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中,《医85了解基本概念了解消毒供应室基本要求及隔离熟悉清洗消毒的基本要求及监测方法掌握灭菌的基本要求及监测方法追溯的注意事项了解基本概念86概念消毒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消毒剂用以消毒的药物称为消毒剂。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rocesschallengedevicePCD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A0值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0C的时间(秒)。清洗测试清洗消毒机清洗效果的监测。概念87化学指示卡的分类

第1类:过程化学指示卡:用于单个物品或包装,指示物品是否经过了灭菌过程,以区分灭菌或未灭菌物品,如化学指示胶带;

第2类:特殊检测化学指示卡:用于灭菌器或灭菌标准的特效实验操作,如各种B-D试纸。检测预真空灭菌器冷空气排出效果和饱和蒸汽的穿透效果以及漏气情况;

第3类:单一参数化学指示卡:用于灭菌过程中单一参数的测试,如气体浓度指示卡(EO、甲醛等);

化学指示卡的分类

第1类:过程化学指示卡:用于单个物88

第4类:多参数化学指示卡:具有两个或以上关键参数(时间、温度、湿度、气体浓度、蒸汽饱和程度);

第5类:综合参数化学指示卡:是一种专用于对各灭菌过程中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参数起作用的指示卡,其设定值需达到灭活值。又称爬行卡。

第6类:模拟化学指示卡:用于对各灭菌周期规定范围内的所有评价参数起作用的指示卡,其设定值以所选的灭菌程序设置值为依据。

第4类:多参数化学指示卡:具有两个或以上关键参数(时间、温89化学指示卡为第四代化学监测指示物,仅能监测灭菌温度

化学指示卡使用方法监测时,按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化学指示卡置于标准试验包或物品包的中心处,放置时将化学指示卡用纱布等包裹,以防指示卡受潮,影响结果判断。

结果判定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指示色块颜色的深度达到或超过指示卡标准色块的颜色,表示所达到的温度和温度持续时间已满足灭菌所需条件;若浅于标准色块,表示灭菌处理的温度和温度持续时间未达到灭菌要求。

化学指示卡为第四代化学监测指示物,仅能监测灭菌温度

90化学指示卡的注意事项

1四环牌132℃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不能用于12l℃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

2指示卡受潮湿可影响变色标准性,灭菌时应尽量避免与金属、玻璃等易有凝集水的表面或其它潮湿物品接触。

3物品包或器械包应装放合理,包裹不可过大,过紧。使用管道送气[时,蒸汽输送管线裸露的距离过长时,产生的冷凝水可影响化学指示卡的监测效果。

4不要将化学指示卡放于搪瓷缸、玻璃缸等容器内,以免影响对化学指示卡监测结果的判定。

5置室内阴凉、避光、干燥环境中储存,注意防潮。勿与塑料制品直接接触。化学指示卡的注意事项

1四环牌132℃压力蒸汽灭菌化学91指示卡有效性检测

每次检测前对灭菌器进行B-D试验,B-D试验合格后方进行灭菌。灭菌完毕,立即取出监测材料,平视观察化学指示卡颜色的变化情况并作记录,留点温度计的温度在设定温度以上为试验有效,否则试验无效;化学指示卡与标准色块比较变色达标准黑色或以上为灭菌合格,变色偏浅、变色模糊或变色不均匀都视为变色失败;菌片分别作标记,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基为本院自配,临床常规使用的分装管式肉汤。试验用培养分装管式肉汤,每次试验作生物监测时,设置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灭菌前、后生物监测对照组,即把未灭菌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灭菌后的嗜热脂肪芽胞杆菌菌片,在无菌状态下分别放置于已配制好的管式肉汤内,然后把放有菌片的管式肉汤置于56℃恒温培养锅内,7天观察结果,若管内肉汤变混浊、有沉淀物或有絮状物为有菌生长,肉汤清澈透明为无菌生长。指示卡有效性检测92

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形成一个消毒独立的区域。室内采光良好,空气流通,避免各种有害气体和粉尘飘落。2.内部布局合理,按处理物品从污染→清洁→无菌的流程分设污染区、准备包装区、无菌贮存发放区及一般工作区等区域。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93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3.无菌物品的存放间,应尽可能靠近灭菌操作的清洁区,有双向双扉的灭菌柜的应用其相隔无菌区和清洁区。无菌间可采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至少一次,每次30分钟,有条件的可采用循环空气消毒器或洁净设施消毒空气。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的人员应洗手、更衣,换鞋、帽、口罩。4.无菌物品必须放于至少距地面20-25cm,距墙5cm,距天花板50cm的物品存放柜中。无菌物品贮存应避免挤压,弯曲和包装破损。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3.无菌物品的存放间94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5.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正确,开展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严格管理。7.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室。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供应室的消毒隔离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5.压力蒸汽灭菌操作95氧气湿化瓶、螺纹管等消毒:冲洗——用刷子刷——多酶洗液泡——冲洗——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无菌水蒸馏水漂洗(一定没有水珠,如果有水珠用75%酒精冲洗一下就好了)——无菌包装氧气湿化瓶、螺纹管等消毒:冲洗——用刷子刷——多酶洗液泡——96消毒灭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消毒的作用: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消毒与灭菌起到阻断感染途径的作用。在预防内源性感染方面,层流通风,用于恶病质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剂病人。在控制外源性感染方面,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医院环境的消毒等。消毒灭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97消毒水平等级灭菌高效消毒中效消毒低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使微生物的成活概率<10-6物理方法:高压蒸汽灭菌,辐射灭菌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方法: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可杀灭外环境中致病性结核杆菌和致病性芽孢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物理方法:紫外线消毒化学方法:含氯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双长链季胺盐类可杀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化学方法:醇类,酚类,碘类杀灭和去除细菌繁殖体及亲脂性病毒。物理方法:通风,冲洗。化学方法:单链季胺盐类(新洁尔灭等),双胍类(如氯已定)中草药消毒剂,汞,银,等金属离子消毒剂消毒水平等级灭菌高效消毒中效消毒低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98医院消毒物品的危险等级一、高度危险性物品:是被微生物污染后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和透析液。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钳等。二、中度危险性物品:是受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程度危害的诊疗用品,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例如:体温表、呼吸机,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压舌板、喉镜、便器、餐具、茶具等。三、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致病菌大量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例如:手巾、牙刷、面盆、痰盂(杯)、地面、墙面、桌面、床面、被褥、室内空气、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等。医院消毒物品的危险等级一、高度危险性物品:99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针对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尽量防止和减少消毒过程对物品的损害。一、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1、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取(灭菌剂或灭菌器)灭菌,务使微生物存活率≤10-6。2、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要求灭菌指数达到90%以上,即对实验微生物的杀灭率达到99.9%,对自然污染的微生物杀灭率应达到90%以上,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严格消毒。3、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法,或清洁处理即可。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针对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尽100二、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和使用剂量1、对受到致病性芽孢菌和真菌孢子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2、对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繁殖体,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法。4、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二、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和使用剂101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一、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1、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2、怕热,忌湿物品,应选取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小的化学剂。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应采用喷雾消毒。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102消毒方法合理应用是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消毒灭菌的首选方法,凡是耐热耐湿器械、物品均应使用蒸汽灭菌或消毒。只有在条件不具备时,才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方法合理应用是控制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103合理使用消毒方法的8条原则1.凡是耐热耐湿医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2.凡是有人活动的空间,空气消毒应采用通风或物理消毒法,不采用化学消毒法;3.不同用途的医疗器械或用品,应按其危险性程度采用不同作用水平的消毒剂或消毒器械进行消毒;4.凡是低水平消毒方法可有效达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5.凡是低浓度消毒液可达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浓度消毒液;只有在有机物存在时,应加大浓度并延长作用时间;6.在没有严格消毒时间要求的情况下,应采用低浓度,延长作用时间,而不采用高浓度短时间;7.凡是低危险性物品,不必消毒,只需湿式擦拭,保持清洁,只有明确受传染源污染时才需要消毒;8.消毒剂应定期更换,防止抗性菌株形成。合理使用消毒方法的8条原则1.凡是耐热耐湿医疗器械首选压力蒸104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类消毒剂(3)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4)醛类消毒剂(5)酚类消毒剂(6)含碘消毒剂(7)醇类消毒剂(8)季铵盐类消毒剂(9)双胍类消毒剂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105消毒剂误用或中毒后的紧急处理:大量吸入:要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洗手和其他暴露皮肤,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的要尽快的附近的医院就诊。皮肤: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及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要在冲洗后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眼:溅入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尽快到附近医院就诊。消毒剂误用或中毒后的紧急处理:106误服消毒剂中毒:对成年人要立即口服不超过200毫升的牛奶,可多次服用。也可服用生蛋清3-5个。一般不要催吐、洗胃。含碘消毒剂中毒可立即服用大量米汤、淀粉浆等。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者,要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误服消毒剂中毒:对成年人要立即口服不超过200毫升的牛奶,可107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108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及监测

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干扰细菌代谢酶的活性抑制细菌生长损害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

消毒剂的分类

按消毒效果分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按作用部位分皮肤消毒剂:酒精、典伏u、洗必泰……环境消毒剂:酚类、次氯酸盐类……器械消毒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及监测消毒剂的作用机理109

按作用机制分烷化剂甲醛戊二醛氧化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选择消毒剂时注意事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用于喷雾、饮水或熏蒸的。消毒剂应选用广谱、高效、作用迅速的。要选择使用方便(易溶于水或易于点燃熏蒸),价格合理的。要选择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分解、易燃、易爆,便于储存的。对动物机体毒性小,对皮肤、机体、器具无腐蚀性或腐蚀性小的。杀细菌力不受或少受浓汁、粪便、坏死组织等有机物影响的。

按作用机制分110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完全接触中和倾向杀菌剂量浓度包括二个因子稳定性消毒剂的浓度发挥活性的速度作用的时间作用范围使用也要考虑皮肤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杀菌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111消毒剂使用原则物品消毒前用水和清洁剂或水和含酶清洁剂仔细清洁根据进入人体不同部位的器材选用不同的消毒剂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抗力特点选择有相应杀菌力的消毒剂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有效使用浓度了解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有效使用期,避光密封保存。凡是可以用热力灭菌的物品应当优先选用压力蒸汽灭消毒剂使用原则112消毒剂使用中的普遍错误设备的湿示保存,使用期间补充新液,以补偿丧失部分作为无菌溶液使用,认为消毒剂中不会有菌生长;环境清洁过度使用不合理储存:盛装过满、容器污染,污染的稀释溶液,配制容器材质不选择,不消毒,水质不选择。消毒前没有彻底清洁消毒代替灭菌不合理混合和浓度过高,对反复使用的消毒剂不定时监测浓度使用中容器不加盖(丧失和污染-GLUTA.CHLO.)消毒剂使用中的普遍错误113消毒剂使用误区误区一浓度越高的消毒剂消毒效果越好。误区二多种消毒剂混合,会让消毒效果大大增强。闻不到气味的消毒剂效果不好,进口消毒剂比国产的好,价格高的消毒剂比价格低的好,新消毒剂比老消毒剂好。误区三消毒次数越多越好误区四消毒剂可以通用误区五消毒剂对环境不会有污染。消毒剂使用误区114消毒剂有效浓度表示方法固体对固体以质量百分数W/W表示液体对液体以体积百分数V/V表示固体对液体以g/L或mg/L表示消毒剂有效浓度表示方法11584消毒液浓度换算250mg/L=1:200500mg/L=1:1001000mg/L=1:505000mg/L=1:10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84消毒液浓度换算116消毒剂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问题配制浓度应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鉴定为依据大部分消毒剂都溶于水,可用水做稀释液用降低消毒液的表面张力配置时应尽量精确配消毒液的容器应根据消毒药品性质不同选用,以防引起腐蚀、溶解等配好后可长期贮存的消毒液应用规定容器盛好,并贴上写有药液名称、配制浓度和配制时间的标签,妥善保存,以防混错。消毒剂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问题117消毒剂使用原则物品消毒前用水和清洁剂或水和含酶清洁剂仔细清洁根据进入人体不同部位的器材选用不同的消毒剂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的抗力特点选择有相应杀菌力的消毒剂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不同的作用时间和有效使用浓度了解消毒剂的理化特性和有效使用期,对有挥发性或易分解者宜新鲜配制,避光密封保存凡是可以用热力灭菌的物品都应当优先选用压力蒸汽灭菌。消毒剂使用原则118正确应用化学消毒剂一定的有效浓度足够的作用时间完全接触待消毒物品合理的使用方法干扰物质的影响(有机物、拮抗剂)注意对物品的副作用注意对人体、环境的影响正确应用化学消毒剂119消毒液的消毒浓度监测有效成分测定(滴定法)使用中浓度(试纸法)监测消毒液的消毒浓度监测120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适用于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氯胺、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和含次氯酸钠的清洗消毒剂等监测使用方法取试纸条浸湿于消毒剂溶液中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直接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浓度值。时间超过一分钟,颜色逐渐消退。注意事项当溶液有效>1500mg/L消毒剂监测时,为取得较准确的结果可将原液稀释至20-500MG/L浓度后,再监测;计算浓度时,将比色所得值乘以稀释倍数即可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121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