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系统工程学-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_第1页
城市系统工程学-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_第2页
城市系统工程学-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_第3页
城市系统工程学-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_第4页
城市系统工程学-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

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2第一节人口规模的预测1人口相关概念1.1人口构成1.2人口变动2人口规模预测的常用模型3城市化水平预测的常用模型3.1“S”型曲线模型3.2时间序列模型3.3增长率推算法3.4对数模型3.5联合国法3.6剩余劳动力转移法2.1回归分析法2.2增长率推算法2.3劳动平衡法2.4环境容量法2.5区位法2.6类比法2.7百岁图法2.8生态足迹法31.1人口构成1.1.1人口构成定义

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点的人口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结构及其比例关系。1.1.2人口构成分类1.1.3性别构成1.1.4年龄构成1.1.5其他构成4人口构成分类包括人口自然构成、人口经济构成、人口社会构成、人口质量构成、人口地域构成5性别构成定义:城市中男女人口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它直接影响城市人口的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两种表示方法:性别比:以女子人口为100,计算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

性比重:分别计算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6定义:是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目前常见的划分年龄层次的四种方法人口年龄构成类型——人口金字塔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研究人口年龄构成的意义

判定区域人口自然增长变化的趋势

制定区域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依据年龄构成7

a:基本年龄组:即一岁年龄组;b:常见年龄组:即按5岁或10岁为组距将人口进行分组;c:国际通用的划分法,0—14岁为幼年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d:我国常用划分方法目前常见的划分年龄层次的四种方法8人口金字塔/百岁图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人口年龄构成现状,并能更好地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可采用一种特殊的图表法——人口年龄金字塔,其横向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人数或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口金字塔可被直观的划分为三种与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相对应的人口金字塔形状:山型、钟型、瓮坛型。9

山型

与年轻型年龄构成相对应,人口出生率高,年轻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其塔形呈上尖下宽的“山”字型。目前面临的问题有:青年人的抚养、教育、就业和住宅等严重问题,未来人口增长速度快。10

钟型

成年型人口年龄构成的形象表现,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只是在高龄人口部分才有比较急剧的减少,塔形类似“钟”型。11

瓮坛型

由于人口出生数量不断减少,年轻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类似于瓮坛。目前此类年龄构成的区域面临着老年人的照顾、赡养、医疗等问题,年轻人负担重。未来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长,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乃至停滞。人口老龄化含义: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1990年,济南市步入老龄社会,预计2025年~2050年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27%。122000年济南市人口年龄金字塔

13其他构成劳动构成基本人口;非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职业构成定义: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研究意义家庭构成家庭构成的五种类型141.2人口变动1.2.1人口变动定义是指出生或死亡相互作用下的人口数量的自然增减变化过程。

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机械变动(人口迁移)综合作用,构成某一国家或特定地区人口总的变动过程。1.2.2人口自然变动1.2.3人口机械变动15人口自然变动主要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的惯性出生率取决于与妇女生育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人口政策因素其它:婚姻、宗教、风俗习惯等。影响人口死亡率的因素有:

a:人体生命活动规律

b:医疗卫生水平

c:社会经济因素等。死亡率人口死亡率的一般规律:出生婴儿和幼儿死亡率较高,随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渐下降,最低点在10至20岁之间,再随年龄增长又回升。一般女性死亡率较男性略低18人口增长的惯性——山东为例第一次是从1950年到1957年,8年间净增人口824万。1954年为峰值年,当年出生人口188万,人口出生率为37.7‰。第二次是在1962年到1972年,11年间净增人口1257万。第三次是从1983年至1991年,9年间净增人口1006万。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12年人口出生率在12‰以下,自然增长率在6‰以下。据预测,山东第四次人口高峰从2004年持续到2015年,历时12年。其间年均人口出生率为13‰左右,净增人口将达560多万,并且呈现出“双驼峰”的特点,两个峰值年份预计分别出现在2005年和2012年。2004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50‰,比2003年增长了1.0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01‰,比2003年增长了1.23个千分点。19人口机械变动/人口迁移

主要指标迁出率迁入率机械增长率=(本年迁入人口数-本年迁出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2)经济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其他(宗教活动等)。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02.1回归分析法

1、年份与人口规模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方法要求人口有较长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而且人口数据没有大的起伏。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影响发展因素变化缓和的城市。212.1回归分析法

2、工农业总产值与人口规模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自变量一般是与人口规模关系密切、有较长时序的统计数据,且易于把握的影响因素,如产值、就业等。该方法适用于影响因素的个数及作用大小较为确定的城市,如工矿业城市、海港城市。

222.2增长率推算法

根据城市或区域未来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的控制数值,预测人口规模。预测公式为:232.3劳动平衡法用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及与总人口的比例关系来确定人口规模。可以用公式:P=J/A

式中:P——规划期末人口

J——规划基本人口

A——基本人口百分比基本人口百分比=1-(服务人口百分比+被抚养人口的百分比)本法方适用于将有较大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比较具体落实、人口统计资料比较齐全的中小城市和新兴工业区。24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由两部分组成: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向心型的基本活动城市的非基本活动部分:为本城市需要服务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25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一个城市,如果其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趋发展,该城市则势不可挡的要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同时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则该城市无可挽回地要趋向衰落;当城市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活动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26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基本部分的发展。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称作为“乘数效应(multipliereffect

)”。某城市基本活动的职工数确定后,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非基本部分职工和城市总人口。272.4环境容量法根据环境条件来确定城市允许发展的最大规模。有些城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比较大,如水资源短缺、地形条件恶劣、开发城市用地困难、断裂带穿越城市、地震威胁大、有严重的地方病等。这些问题都不是目前的技术条件所能解决的,或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城市人口的增长而增加的经济效益低于扩充环境容量所需的成本,经济上不可行。282.5区位法根据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地位和作用来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析预测。“位序—规模”法则(Rank-SizeRule):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该方法适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等级系列比较完整、接近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模式区域的城市。292.6类比法选择发展条件,现状规模和性质相似的城市进行比较,从已知的城市人口规模来推算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此方法只适用于城市人口规模的校核,不适合于预测。302.7百岁图法

(人口分组生存模型法)

本方法根据已掌握的年龄构成及妇女的生育情况,并且考虑机械增长情况预测未来人口规模。

313.1S”型曲线模型

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所经历的轨迹显示:城市化发展速度与现有城市化水平和尚未城市化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即城市化的发展是由拉力和推力共同作用而成,呈“S”型曲线。对城市化水平(y)和时间(年份)(t)作“S”型曲线模拟:

32333.2时间序列模型

343.3增长率推算法

本方法根据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当地城市化水平发展目标,确定未来城市化水平年递增率,预测规划末年城市化水平。预测公式为:

353.4对数模型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x)与城市化水平(y)之间存在对数曲线相关:

x也可用国民生产总值、GDP、工农业总产值等其它人均指标。36373.5联合国法联合国用来定期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时常用的方法。关键: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在预测期保持不变,则外推可求得预测期末的城镇人口比重。38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的简便方法:39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比重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年,总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二普数据已调整。注:历次人口普查中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变化

普查年份1953年1964年1982年7月1日1990年7月1日2000年11月1日市镇人口(万)772612710206582965145594总人口(万)5826069458100394113048126333城镇人口比重(%)13.2618.3(14.1)20.626.2336.091953年一普城镇人口包括设有市和镇辖区的总人口及城镇型居民区的人口(二、三千人以上工商业比较发达的集镇,以及工矿区和森林作业区),其中市郊农业区有一千多万人未统计在内,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城乡划分标准,对于城镇型居民点各省市在具体划分上不一致,由于城郊范围较小,各地对镇人口的统计有大有小,误差相互抵消,因此从城镇人口总量上基本能客观反应城市化水平;1964年二普城镇人口只计算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不包括农业人口,由于统计中没有包含城镇中的农业人口,14.1%的城镇人口比不能客观反应城市化水平,实际上统计年鉴对此也都做了修正;1982年三普城镇人口包括设有建制的市和镇的总人口,采用了国家1955年颁布的城乡划分标准,包括市辖区内的农业人口;1990年,四普市人口指设区的市的总人口和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指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委会人口和县辖镇人口,双重标准实际上是设区市的偏大口径与不设区市的偏小口径的叠加,其总体结果虽可接受,但市镇之间、省区之间不具有可比性;2000年,五普将居住六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计入城镇人口的统计范围,采用人口密度作为市辖区的甄别指标,对市辖区、不设区的市、建制镇所辖地域进行了细划,以尽可能地剔除所含的农村部分。较能客观反映地域概念的城镇人口。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口径值2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