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帕金森病全程管理1帕金森病全程管理2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主要内容指南推荐MAO-BI尽早全程治疗,延缓疾病进展MAO-BI治疗早期PD,疗效与左旋多巴和DR激动剂相当,但运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更少尽早及长期联用司来吉兰全程(早、中晚期)治疗,显著延迟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和运动并发症,更好保留运动功能,延缓疾病进展2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3中国帕金森病形势严峻我国5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65岁以上1.7%(指南)按95期间的人口数据估计,>55岁的老年人中有1.72×106例PD患者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因此我国老年人口中帕金森病患者就已达200万以上。中国PD患病数占全球半数左右刘疏影,陈彪.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98-101.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3中国帕金森病形势严峻我国5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64AlDakheelA,etal.Neurotherapeutics.2014Jan;11(1):6-23.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激活的小神经胶质细胞NMDA受体炎性细胞因子谷氨酸自由基CaV1.3通道兴奋性毒性途径细胞色素c释放线粒体功能障碍JNK通路铁胱天蛋白酶活性氧化应激α-syn错误折叠α-syn沉积毒性α-syn低聚物神经营养因子α-syn朊病毒样转变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神经元功能障碍及死亡LRRK2活性Ca2+ROS促生存途径ATP⑦①②③④⑤⑥NMDA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α-syn:α-突触核蛋白ROS:活性氧LRRK2: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Ret:转染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时重排①神经炎性反应②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③CaV1.3通道表达增强引起的钙离子稳态失衡④线粒体功能紊乱、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⑤失去神经营养性支持⑥α-syn错误折叠、沉积形成神经毒性低聚物,并通过朊病毒样机制在神经元间传播⑦编码LRRK2的序列重复表达导致LRRK2活性增强主要发病机制:新的治疗途径可将神经保护治疗作为目标4AlDakheelA,etal.Neurotherap5H&Y分期Braak分期临床发病症状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抑郁立体视觉障碍I单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II双侧肢体疾病III平衡障碍IV跌倒部分依赖性认知功能下降V活动受限完全依赖痴呆5~20年前驱症状15~30年发病阶段0+10y+20y-10y-20y123456病理肠道神经丛嗅球舌咽迷走运动神经背核受累蓝斑中缝核尾端大细胞网状结构延髓受累中脑黑质扁桃体(CN)桥脑被盖受累颞叶皮层神经原纤维CA-2丛丘脑髓板内核前额皮质第三感觉联合区初级、第二运动和感觉区帕金森病病理发展与临床进展指南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即将Heohn-Yahr1~2.5级定义为早期,Heohn-Yahr3~5级定义为中晚期HawkesCH,etal.ParkinsonismRelatDisord.2010Feb;16(2):79-84.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5H&Y分期Braak分期临床发病症状嗅觉减退睡眠障碍I6中国PD指南(第3版):强调PD治疗需
长期管理,以达长期获益帕金森病一旦发生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渐进性加重,而当前治疗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需兼顾短期和长期获益,坚持长期管理。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6中国PD指南(第3版):强调PD治疗需
长期管理,以达长期7为推迟PD的进展,推迟残疾的发生,改善患者健康,对PD患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的关键在于从患病开始到终生这个阶段: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帕金森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根据目前治疗手段,一旦患病就不能治愈早发现早诊断尽早治疗长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早、中晚期)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11):1015-1019.7为推迟PD的进展,推迟残疾的发生,改善患者健康,对PD患者8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主要内容指南推荐MAO-BI尽早全程治疗,延缓疾病进展MAO-BI治疗早期PD,疗效与左旋多巴和DR激动剂相当,但运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更少尽早及长期联用司来吉兰全程(早、中晚期)治疗,显著延迟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和运动并发症,更好保留运动功能,延缓疾病进展8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9PD早发现、早预警十分必要帕金森病起病隐匿,当运动症状达到临床诊断标准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已达到40%~60%,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已下降约80%早期发现,早期预警十分必要通过生物标志物和分子影像学检查等对临床前症状进行复筛等后,鉴别出PD的高危人群应通过对老年人易感基因和危险因素进行初筛,甄别出PD易感人群12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11):1015-1019.9PD早发现、早预警十分必要帕金森病起病隐匿,当运动症状达到10PD易感基因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中每7个就有1个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其中10%可归因于某已知单基因异常,剩余有家族史患者其遗传背景为帕金森病高危因素,增加个体患病风险帕金森病危险基因为达早期预警的目的,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人群进行基因检测十分重要;同时,也应对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加强关注随访TrinhJ,etal.NatRevNeurol.2013Aug;9(8):445-54.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11):1015-1019.10PD易感基因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中每7个就有1个有帕金森病家11帕金森病相关的流行病学因素最主要危险因素患病率(%)PD发病危险因素注:a为OR值,其余为RR值;OR:优势比,RR:相对危险度60岁患病率约0.25%,65岁约0.5%,70岁约1%,75岁约1.5%,80岁约2.5%,85岁约3.5%~4.0%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11):1015-1019.11帕金森病相关的流行病学因素最主要危险因素患病率(%)PD12非运动症状期睡眠相关症状(RBD)感觉减退(嗅觉)抑郁认知下降自主功能障碍(便秘、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轻微运动症状(震颤、UPDRS评分≥3)影像学检测(黑质高回声)临床前期仅有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多巴胺神经元减少等病理改变PD高危人群12非运动症状期临床前期PD高危人群132016中国:PD最新诊断标准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4):268-271.与2015年MDS公布的帕金森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一致:必备运动迟缓,且至少存在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这2项主征中的1项核心症状必须是显而易见的,且与其他干扰因素无关已明确患者存在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具体是什么1临床确诊的帕金森病不存在绝对排除标准至少存在2条支持标准没有警示征象2临床很可能的帕金森病不符合绝对排除标准如果出现警示征象则需要通过支持标准来抵消:如果出现1条警示征象,必须需要至少1条支持标准抵消;如果出现2条警示征象,必须需要至少2条支持标准抵消;如果出现2条以上警示征象,则诊断不能成立132016中国:PD最新诊断标准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14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主要内容指南推荐MAO-BI尽早全程治疗,延缓疾病进展MAO-BI治疗早期PD,疗效与左旋多巴和DR激动剂相当,但运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更少尽早及长期联用司来吉兰全程(早、中晚期)治疗,显著延迟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和运动并发症,更好保留运动功能,延缓疾病进展14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15国内最新PD治疗专家共识未伴有认知能力下降的早发PD患者经济负担否年轻患者老年患者步态障碍DAsMAO-B抑制剂需显著改善症状是震颤症状为主伴有认知能力下降的早发PD患者晚发PD患者强直症状为主抗胆碱能类药物金刚烷胺左旋多巴联合脱羧酶抑制剂达灵复或改善不明显改善不明显步态障碍震颤/抑郁震颤症状为主/抑郁症患者剂末现象加COMT抑制剂加多巴胺激动剂加MAO-B抑制剂加MAO-B抑制剂加多巴胺激动剂疾病进展有症状改善需要加左旋多巴联合脱羧酶抑制剂/达灵复震颤/抑郁步态障碍加多巴胺激动剂加MAO-B抑制剂评估患者特点诊断为PD决定治疗是ChenS,etal.TranslNeurodegener.2016Jun30;512.15国内最新PD治疗专家共识未伴有认知能力下降的早发PD患者16国内外指南:
PD一旦诊断,尽早使用MAO-BI全程治疗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FerreiraJJ,etal.EurJNeurol,2013;20(1):5-15NationalCollaboratingCentreforChronicConditions(UK).PARKINSOS’SDISEASE-Nationalclinicalguidelinefordiagnosisandmanagementinprimaryandsecondarycare(2006).MiyasakiJM,etal.Neurology.2002Jan8;58(1):11-7.16国内外指南:
PD一旦诊断,尽早使用MAO-BI全程治疗17MAO-B抑制剂可通过多条途径提高多巴胺水平PD药物治疗作用靶点1.OertelW,etal.JNeurochem.2016Oct;139Suppl1:325-337.2.DézsiL,etal.CNSNeurolDisordDrugTargets.2017Jan24.MAO-B抑制剂LDMAO-B作用机制LDDDC多巴胺多巴胺高香草酸MAO-BDRDATLD血脑屏障②③①MAO-B抑制可通过多条途径影响多巴胺代谢:①选择性抑制MAO-B,减少多巴胺降解;
②抑制多巴胺重吸收;③抑制突触前受体,促进多巴胺释放,对外源性LD有增效作用DR:多巴胺受体DAT:多巴胺转运蛋白17MAO-B抑制剂可通过多条途径提高多巴胺水平PD药物治疗18针对PD发病机制,
MAO-BI神经保护,延缓疾病进展抗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抗凋亡增加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具有神经营养作用抑制突触核蛋白聚集反应司来吉兰神经保护作用刺激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IL-6)合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避免受到谷氨酸(NMDA型)引起的兴奋性毒性的损伤WilfriedK,etal.Neuroreport.1996Nov25;7(18):2847-8.EbadiM,etal.JNeurosciRes.2002;67(3):285-9.KirayM,etal.NeurosciLett.2004;354(3):225-8MagyarK,etal.Neurotoxicology.
2004Jan;25(1-2):233-42.MaruyamaW,etal.JNeuralTransm.2013Jan;120(1):83-9.BragaCA,etal.JMolBiol.2011;405(1)254-73.18针对PD发病机制,
MAO-BI神经保护,延缓疾病进展抗19MAO-BI可起始治疗PD患者ConnollyBS,etal.JAMA,2014,311(16)1670-1683尽管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PD运动症状最有效的药物,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起始使用MAO-BI以避免左旋多巴相关的运动并发症姿势不稳、步态障碍、运动迟缓、灵敏度受损为主要症状的PD患者治疗原则中,均推荐起始使用MAO-BI治疗19MAO-BI可起始治疗PD患者ConnollyBS,20*#药物治疗对疾病进展(H&Y分级)的影响长期使用MAO-B抑制剂显著延缓PD疾病进展一项回顾队列研究,分析PD患者数据(n=687),评估LD、DR激动剂、司来吉兰等抗PD药物对H-Y分级进展的影响*P=0.004,#P=0.002ZhaoYJ,etal.ParkinsonismRelatDisord,2011;17(3):194-7.与未使用组相比,使用司来吉兰3年以上组的H&Y分级进展时间推迟近20个月长期使用20*#药物治疗对疾病进展(H&Y分级)的影响长期使用MAO21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
MAO-B抑制剂是PD治疗的首选用药之一早期未经治疗的PD患者,初始治疗可选择MAO-B抑制剂(A级推荐)伴症状波动的PD患者,可加用MAO-B抑制剂(A级推荐)2013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指南MAO-B抑制剂是早期PD患者症状治疗的首选用药之一MAO-B抑制剂是晚期PD患者症状波动治疗的首选辅助用药之一(均为A级推荐)2006帕金森治疗指南MAO-B抑制剂是治疗早发型早期PD患者的首选用药之一MAO-B抑制剂是治疗症状波动PD患者的首选辅助用药之一2014中国帕金森治疗指南MAO-B抑制剂是治疗震颤为唯一突出症状、轻度PIGD或运动迟缓PD患者的首选初始用药之一MAO-B抑制剂是治疗症状波动PD患者的首选辅助用药之一2014美国医学会杂志专版JAMA1.NICEguideline.PARKINSON’SDISEASE-Nationalclinicalguidelinefordiagnosisandmanagementinprimaryandsecondarycare(2006)2.FerreiraJJ,etal..Eurjneurol,2013;20(1):5-15.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PD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3(6)428-433.4.ConnollyBS,etal.JAMA.2014Apr23-30;311(16)1670-83.21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
MAO-B抑制剂是PD治疗的首选用药22小结国内外指南推荐疾病修饰药物MAO-BI全程治疗PD,延缓疾病进展中国帕金森病发病形式严峻,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且与国际数据相近帕金森病起病隐匿,非运动症状常早于运动症状,早发现高危人群,早诊断非常必要尽早并长期使用司来吉兰全程保护、改善症状,减少异动,全面抗击PD,延缓帕金森病症状进展142322小结国内外指南推荐疾病修饰药物MAO-BI全程治疗PD,23谢谢!23谢谢!24帕金森病全程管理1帕金森病全程管理25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主要内容指南推荐MAO-BI尽早全程治疗,延缓疾病进展MAO-BI治疗早期PD,疗效与左旋多巴和DR激动剂相当,但运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更少尽早及长期联用司来吉兰全程(早、中晚期)治疗,显著延迟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和运动并发症,更好保留运动功能,延缓疾病进展2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26中国帕金森病形势严峻我国5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65岁以上1.7%(指南)按95期间的人口数据估计,>55岁的老年人中有1.72×106例PD患者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因此我国老年人口中帕金森病患者就已达200万以上。中国PD患病数占全球半数左右刘疏影,陈彪.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98-101.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3中国帕金森病形势严峻我国5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627AlDakheelA,etal.Neurotherapeutics.2014Jan;11(1):6-23.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激活的小神经胶质细胞NMDA受体炎性细胞因子谷氨酸自由基CaV1.3通道兴奋性毒性途径细胞色素c释放线粒体功能障碍JNK通路铁胱天蛋白酶活性氧化应激α-syn错误折叠α-syn沉积毒性α-syn低聚物神经营养因子α-syn朊病毒样转变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神经元功能障碍及死亡LRRK2活性Ca2+ROS促生存途径ATP⑦①②③④⑤⑥NMDA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α-syn:α-突触核蛋白ROS:活性氧LRRK2: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Ret:转染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时重排①神经炎性反应②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③CaV1.3通道表达增强引起的钙离子稳态失衡④线粒体功能紊乱、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⑤失去神经营养性支持⑥α-syn错误折叠、沉积形成神经毒性低聚物,并通过朊病毒样机制在神经元间传播⑦编码LRRK2的序列重复表达导致LRRK2活性增强主要发病机制:新的治疗途径可将神经保护治疗作为目标4AlDakheelA,etal.Neurotherap28H&Y分期Braak分期临床发病症状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抑郁立体视觉障碍I单侧震颤肌强直运动不能II双侧肢体疾病III平衡障碍IV跌倒部分依赖性认知功能下降V活动受限完全依赖痴呆5~20年前驱症状15~30年发病阶段0+10y+20y-10y-20y123456病理肠道神经丛嗅球舌咽迷走运动神经背核受累蓝斑中缝核尾端大细胞网状结构延髓受累中脑黑质扁桃体(CN)桥脑被盖受累颞叶皮层神经原纤维CA-2丛丘脑髓板内核前额皮质第三感觉联合区初级、第二运动和感觉区帕金森病病理发展与临床进展指南将帕金森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中晚期,即将Heohn-Yahr1~2.5级定义为早期,Heohn-Yahr3~5级定义为中晚期HawkesCH,etal.ParkinsonismRelatDisord.2010Feb;16(2):79-84.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5H&Y分期Braak分期临床发病症状嗅觉减退睡眠障碍I29中国PD指南(第3版):强调PD治疗需
长期管理,以达长期获益帕金森病一旦发生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渐进性加重,而当前治疗不能阻止病情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需兼顾短期和长期获益,坚持长期管理。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6中国PD指南(第3版):强调PD治疗需
长期管理,以达长期30为推迟PD的进展,推迟残疾的发生,改善患者健康,对PD患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的关键在于从患病开始到终生这个阶段: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帕金森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根据目前治疗手段,一旦患病就不能治愈早发现早诊断尽早治疗长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早、中晚期)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11):1015-1019.7为推迟PD的进展,推迟残疾的发生,改善患者健康,对PD患者31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主要内容指南推荐MAO-BI尽早全程治疗,延缓疾病进展MAO-BI治疗早期PD,疗效与左旋多巴和DR激动剂相当,但运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更少尽早及长期联用司来吉兰全程(早、中晚期)治疗,显著延迟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和运动并发症,更好保留运动功能,延缓疾病进展8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32PD早发现、早预警十分必要帕金森病起病隐匿,当运动症状达到临床诊断标准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已达到40%~60%,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已下降约80%早期发现,早期预警十分必要通过生物标志物和分子影像学检查等对临床前症状进行复筛等后,鉴别出PD的高危人群应通过对老年人易感基因和危险因素进行初筛,甄别出PD易感人群12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11):1015-1019.9PD早发现、早预警十分必要帕金森病起病隐匿,当运动症状达到33PD易感基因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中每7个就有1个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其中10%可归因于某已知单基因异常,剩余有家族史患者其遗传背景为帕金森病高危因素,增加个体患病风险帕金森病危险基因为达早期预警的目的,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人群进行基因检测十分重要;同时,也应对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加强关注随访TrinhJ,etal.NatRevNeurol.2013Aug;9(8):445-54.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11):1015-1019.10PD易感基因所有帕金森病患者中每7个就有1个有帕金森病家34帕金森病相关的流行病学因素最主要危险因素患病率(%)PD发病危险因素注:a为OR值,其余为RR值;OR:优势比,RR:相对危险度60岁患病率约0.25%,65岁约0.5%,70岁约1%,75岁约1.5%,80岁约2.5%,85岁约3.5%~4.0%刘疏影,陈彪.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11):1015-1019.11帕金森病相关的流行病学因素最主要危险因素患病率(%)PD35非运动症状期睡眠相关症状(RBD)感觉减退(嗅觉)抑郁认知下降自主功能障碍(便秘、排尿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轻微运动症状(震颤、UPDRS评分≥3)影像学检测(黑质高回声)临床前期仅有α-突触核蛋白聚集和多巴胺神经元减少等病理改变PD高危人群12非运动症状期临床前期PD高危人群362016中国:PD最新诊断标准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4):268-271.与2015年MDS公布的帕金森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一致:必备运动迟缓,且至少存在静止性震颤或肌强直这2项主征中的1项核心症状必须是显而易见的,且与其他干扰因素无关已明确患者存在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具体是什么1临床确诊的帕金森病不存在绝对排除标准至少存在2条支持标准没有警示征象2临床很可能的帕金森病不符合绝对排除标准如果出现警示征象则需要通过支持标准来抵消:如果出现1条警示征象,必须需要至少1条支持标准抵消;如果出现2条警示征象,必须需要至少2条支持标准抵消;如果出现2条以上警示征象,则诊断不能成立132016中国:PD最新诊断标准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37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主要内容指南推荐MAO-BI尽早全程治疗,延缓疾病进展MAO-BI治疗早期PD,疗效与左旋多巴和DR激动剂相当,但运动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更少尽早及长期联用司来吉兰全程(早、中晚期)治疗,显著延迟左旋多巴治疗时间,减少左旋多巴剂量和运动并发症,更好保留运动功能,延缓疾病进展14帕金森病需要全程管理全程管理—早发现,早诊断全程管理—早38国内最新PD治疗专家共识未伴有认知能力下降的早发PD患者经济负担否年轻患者老年患者步态障碍DAsMAO-B抑制剂需显著改善症状是震颤症状为主伴有认知能力下降的早发PD患者晚发PD患者强直症状为主抗胆碱能类药物金刚烷胺左旋多巴联合脱羧酶抑制剂达灵复或改善不明显改善不明显步态障碍震颤/抑郁震颤症状为主/抑郁症患者剂末现象加COMT抑制剂加多巴胺激动剂加MAO-B抑制剂加MAO-B抑制剂加多巴胺激动剂疾病进展有症状改善需要加左旋多巴联合脱羧酶抑制剂/达灵复震颤/抑郁步态障碍加多巴胺激动剂加MAO-B抑制剂评估患者特点诊断为PD决定治疗是ChenS,etal.TranslNeurodegener.2016Jun30;512.15国内最新PD治疗专家共识未伴有认知能力下降的早发PD患者39国内外指南:
PD一旦诊断,尽早使用MAO-BI全程治疗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6):428-433.FerreiraJJ,etal.EurJNeurol,2013;20(1):5-15NationalCollaboratingCentreforChronicConditions(UK).PARKINSOS’SDISEASE-Nationalclinicalguidelinefordiagnosisandmanagementinprimaryandsecondarycare(2006).MiyasakiJM,etal.Neurology.2002Jan8;58(1):11-7.16国内外指南:
PD一旦诊断,尽早使用MAO-BI全程治疗40MAO-B抑制剂可通过多条途径提高多巴胺水平PD药物治疗作用靶点1.OertelW,etal.JNeurochem.2016Oct;139Suppl1:325-337.2.DézsiL,etal.CNSNeurolDisordDrugTargets.2017Jan24.MAO-B抑制剂LDMAO-B作用机制LDDDC多巴胺多巴胺高香草酸MAO-BDRDATLD血脑屏障②③①MAO-B抑制可通过多条途径影响多巴胺代谢:①选择性抑制MAO-B,减少多巴胺降解;
②抑制多巴胺重吸收;③抑制突触前受体,促进多巴胺释放,对外源性LD有增效作用DR:多巴胺受体DAT:多巴胺转运蛋白17MAO-B抑制剂可通过多条途径提高多巴胺水平PD药物治疗41针对PD发病机制,
MAO-BI神经保护,延缓疾病进展抗氧化应激,保护线粒体功能,抗凋亡增加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具有神经营养作用抑制突触核蛋白聚集反应司来吉兰神经保护作用刺激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IL-6)合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避免受到谷氨酸(NMDA型)引起的兴奋性毒性的损伤WilfriedK,etal.Neuroreport.1996Nov25;7(18):2847-8.EbadiM,etal.JNeurosciRes.2002;67(3):285-9.KirayM,etal.NeurosciLett.2004;354(3):225-8MagyarK,etal.Neurotoxicology.
2004Jan;25(1-2):233-42.MaruyamaW,etal.JNeuralTransm.2013Jan;120(1):83-9.BragaCA,etal.JMolBiol.2011;405(1)254-73.18针对PD发病机制,
MAO-BI神经保护,延缓疾病进展抗42MAO-BI可起始治疗PD患者ConnollyBS,etal.JAMA,2014,311(16)1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行合同范本
- 施工合同内容的修订与公告
- 人力资源专员录用合同
- 喷洒除草剂安全协议书(2篇)
-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大家的“朋友”》说课课件
- 不动产审核责任协议
- 中专汽车钣金课件
- 健身俱乐部保证金合同
- 汽车漆面修复及保养协议
- 数据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2023年北京海淀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样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海建桥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三Unit1随身课本-Understandingideas01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GB/T 9575-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软管规格和最大最小内径及切割长度公差
- 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 GB/T 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 GA/T 950-2019防弹材料及产品V50试验方法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