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010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试卷第=page1111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贵州省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氨基酸可以直接参与下列哪类反应()A.运输血液中的脂质 B.协助生物膜上的物质转运C.参与抗体的合成 D.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答案】C【分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可以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例如抗体、血红蛋白等;光合色素可以参与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胆固醇可以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详解】A、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错误;B、生物膜上协助物质转运必须是蛋白质,氨基酸无法直接参与,B错误;C、抗体本质是蛋白质,氨基酸可通过脱水缩合合成抗体,C正确;D、光合色素吸收、传递、转化光能,氨基酸无法直接参与,D错误。故选C。2.衰老细胞基因的表达减弱,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染色质收缩,使DNA无法解旋B.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C.核膜内折,降低了核孔运输物质的效率D.细胞内自由水减少,结合水增多【答案】D【分析】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转录需要以DNA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DNA无法解旋,意味着某些基因无法完成转录,导致基因表达减弱,A不符合题意;B、转录、翻译都需要酶降低反应活化能,因此衰老细胞内若相关的酶(如RNA聚合酶等)活性降低,会导致基因表达减弱,B不符合题意;C、细胞核内转录需要从细胞质基质获得原料、能量,形成的RNA需要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基质完成翻译的过程,衰老细胞核膜内折,降低核孔的核质间物质运输的效率,就会降低基因的表达,C不符合题意;D、细胞中自由水减少,但是结合水一般情况下不会增多,因此不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D符合题意。故选D。3.慢跑是一项全民皆宜的运动,下列关于人体跑步过程中身体的代谢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时,体细胞吸收的O2量与释放的CO2量达到平衡B.1moL葡萄糖的能量经彻底氧化分解只有约40%储存在ATP中C.肌肉收缩的能量全部来自线粒体D.运动过程中,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答案】C【分析】1mol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约是2870KJ,其中参与ATP形成的能量是1161KJ,其他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约是196.5KJ,其中61.08KJ的能量参与ATP形成,其他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详解】A、人体体细胞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只有有氧呼吸的时候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且消耗量与释放量达到平衡,A正确;B、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2870kJ的能量,只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转化效率约为40%,B正确;C、有氧呼吸的反应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每一阶段都有能量释放、转化为ATP,故肌肉收缩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而非全部,C错误;D、运动过程中,人体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C。4.下图1表示一个ATP分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所代表的碱基可与嘌呤进行碱基互补配对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破坏③后的产物,可能是某种酶的组成成分D.吸能反应一般与④所代表的化学键的断裂相联系【答案】A【分析】分析题图:①为腺嘌呤、②为核糖、③④为特殊化学键,特殊化学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ATP水解是一个放能过程。【详解】A、①所代表的是腺嘌呤,与嘧啶碱基互补配对,A错误;B、细胞中绝大多数的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正确;C、破坏③后的产物是磷酸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参与以RNA为化学本质的酶的构成,C正确;D、吸能反应一般与④所代表的化学键的断裂,即ATP的水解相联系,D正确。故选A。5.下图是某雄性动物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请据此推测,下列选项中哪一组精细胞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A. B.C. D.【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个相同的精细胞,故可知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的精细胞,应该各自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其中一条,所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合起来,与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一致,即可判断来自同一"初级精母细胞,A、C、D错误,B正确。故选B。6.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用A/a、B/b表示)控制,若体细胞中每对等位基因都含有至少一个显性基因时为红花,无显性基因时为白花,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粉花。现用两亲本杂交,F1全表现为红花,将F1与白花杂交,F2表现为红∶粉∶白=1∶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互不干扰B.亲本可能都开粉花,或者一株开红花,一株开白花C.F1自交的结果是红花∶粉花∶白花=9∶∶4∶3D.F1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该植物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是:A_B_表现为红花,aabb表现为白花,A_bb、aaB_表现为粉花。将F1与白花杂交,即进行测交,F2表现为红:粉:白=1:2:1,是测交性状比1:1:1:1的变式,可推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的基因型为AaBb。【详解】A、通过F1与白花(纯合隐性个体)测交,F2性状分离比为1:2:1可知,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互不干扰,A正确;BD、F1全部为红花,则说明两个亲本是纯合子,则AABBxaabb符合,AAbbxaaBB也符合,故亲本可能都开粉花,也可能一株开红花,一株开白花,B、D正确;C、F1的基因型为AaBb,故自交以后,按照题干所述,子代为红花:粉花:白花=9:6:l,C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7.硅半导体纳米线与特定细菌结合可形成人工光合系统,其中硅半导体纳米线可吸收光能并分解H2O生成O2,细菌可将CO2转化为乙酸。请据下列模式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硅半导体纳米线模拟的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其上进行的反应模拟_____________反应。与叶绿体光合作用相比较,人工光合系统不能合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2)装置中的细菌与酵母菌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研究过程中发现:若不及时排出装置中的产物,会导致细菌转化CO2的能力下降,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答案】(1)

类囊体薄膜

[H]、ATP、糖类、C3、C5(葡萄糖、淀粉)(2)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菌生成的乙酸没有及时排出,导致pH下降,抑制了酶活性【分析】分析图:根据光合作用原理,硅纳米线(半导体材料)和乙酸菌组成的复合催化系统,统可以捕捉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CH3COOH(乙酸),其中硅纳米线能够稳定和高效地吸收和转换光能,将水分解。(1)根据题干可知,硅半导体纳米线可吸收光能并分解H2O,所以模拟的是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类囊体薄膜。由于装置图中显示H2O分解之后产生的H+被细菌吸收后,与CO2结合生成了乙酸,整个过程中没有[H]、ATP以及糖类等的生成。(2)细菌(原核生物)与酵母菌(真核生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根据装置图可知,细菌吸收CO2,生成乙酸,如果没有及时排除产物,意味着乙酸会大量堆积,造成pH降低,影响酶的活性。8.某同学比较了生物膜和人工膜(人工合成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所示:(1)通过欧文顿的结论可知,具有_____________性的物质能自由穿过人工脂双层。(2)生物膜上________决定了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水分子除了自由扩散,还可以通过生物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以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3)甘油的运输方式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Na+在生物膜上有两种运输方式,其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答案】(1)脂溶(2)

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协助扩散(3)

B

都需要载体蛋白【分析】图示是对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进行比较,人工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对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且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1)欧文顿的实验结果: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这些物质应该是具备脂溶性的特征。(2)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满足协助扩散的特征。(3)图中的对角线表示物质在生物膜和人工膜的通透性是一致的,意味着这类物质的运输不依赖载体/通道蛋白,所以应该是自由扩散,因此甘油的运输方式对应图中的B点。Na+在生物膜上的两种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协助扩散,所以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9.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中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器等被囊泡包裹后,送入溶酶体中被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据此回答问题:(1)囊泡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性。为了分解细胞器,溶酶体中应该含有能分解蛋白质、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等的酶,这些酶的化学本质与脲酶一致,都是_____________。(2)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分裂50~60次,但癌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所以癌细胞代谢旺盛。研究发现癌细胞中也存在自噬现象,从细胞自噬角度分析,癌细胞能在营养条件较为恶劣环境中存活的原因:_____________。【答案】(1)

(一定的)流动

磷脂、核酸(DNA、RNA)、糖类、胆固醇、脂肪等

蛋白质(2)

无限增殖

癌细胞通过自噬作用获得营养物质【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1)囊泡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即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根据题干信息-分解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器,分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及内容物可知,溶酶体中可能存在分解蛋白质、磷脂、核酸、糖类、胆固醇、脂肪等的水解酶;脲酶是第一种被提取到的酶,其本质是蛋白质。(2)相较于正常体细胞有限的分裂次数,癌细胞因为基因突变,所以具有无限增殖的特征;在营养物质缺乏的前提下,癌细胞可以通过自噬作用,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器降解后再利用其中的营养物质。10.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1)“牝鸡司晨”是一种性反转现象,即原来下蛋的母鸡变成公鸡。母鸡性反转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转变: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利用这只性反转的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2)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__。芦花鸡羽毛是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当b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若要在雏鸡阶段据此特征区分雌雄,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3)鸡冠有玫瑰冠(显性性状)和豆冠(隐性性状)两种,若要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Z染色体上,请依据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豆冠母鸡x纯合玫瑰冠公鸡→F1雌雄相互交配→F2。预测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答案】(1)

雄性∶雌性=1∶2(或公鸡∶母鸡=1∶2)(2)

伴性遗传

ZbZb×ZBW(3)若F2公鸡与母鸡都为玫瑰冠∶豆冠=3∶1(或公鸡与母鸡性状分离比一致),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2公鸡全为玫瑰冠,母鸡既有玫瑰冠,又有豆冠(或只有母鸡出现豆冠或只有母鸡出现性状分离),则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分析】题意分析,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性反转其实变的只是外观,其基因其实是不变的。所以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但是这只性反转的公鸡的染色体组成仍然是ZW。【详解】(1)性反转是由于外界因素(性激素)造成的,只改变了母鸡的性状,并不能改变母鸡的遗传物质,所以母鸡仍然是ZW的性染色体组成。所以利用这只性反转的公鸡(ZW)与母鸡(ZW)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为雄性:雌性=1:2,遗传图解如下图。(2)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之为伴性遗传。根据伴性遗传交叉遗传的特征,要在雏鸡阶段就能够区分雌雄个体,则子代的雄性与母本表现型一致,子代的雌性与父本表现型一致,且父本与母本均为纯合子,即可满足要求,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表现为雄性均为芦花,而雌性均为非芦花。(3)若F2公鸡与母鸡都为玫瑰冠∶豆冠=3∶1,即表现为性别无关,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相关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ZaW、ZAZA,二者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ZAW、ZAZa,则F2公鸡全为玫瑰冠(ZAZA、ZAZa),而母鸡既有玫瑰冠,又有豆冠(或只有母鸡出现豆冠ZAW、ZaW)。11.纤维素分解菌因其能分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获能,所以在腐殖土中广泛存在。某同学想利用固定化技术固定纤维素分解菌,置于含纤维素的溶液中,以期提高产品质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酶是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_____________。果胶也是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其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2)从土壤中分离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可采用_____法,选择菌落周围有_________的菌种进一步实验。为了增大目的菌数量,需要对目的菌进行________。(3)该同学可采用______法固定细胞,但在此实验中,该同学采用固定化细胞技术不能提高产品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4)相较于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有①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酶促反应;②______。【答案】(1)

葡萄糖苷酶

半乳糖醛酸(2)

刚果红染色

透明圈

选择培养(3)

包埋

因为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酶分泌到外界环境,导致酶混合在产物中(4)对酶活性的影响较小或成本低、操作简单【分析】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2、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1)纤维素酶由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构成,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果胶的基本单位是半乳糖醛酸。(2)从土壤中分离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可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故应选择菌落周围有透明圈的菌种进一步实验。为了增大目的菌数量,需要对目的菌进行扩大培养。(3)细胞因为体积较大,无法吸附或结合,所以采用包埋法进行固定。该同学不能提高产品质量的原因是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酶分泌到外界环境,导致酶混合在产物中。(4)相较于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有①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酶促反应,②对酶活性的影响较小,③成本低、操作简单。12.2021年7月12日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贵阳举办,论坛的主题为“低碳转型绿色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贵州省展现了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如下表所示),生态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此助力良多。据下表材料回答:森林覆盖率河流水质优良率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绿色经济占GDP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