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江西省铅山一中、横峰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暑假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中国史纲》,春秋时人主的最高尊号是王,天神的最高尊号是帝。战国中期后,诸侯称王,人主的尊号只好为帝,原为光大之义的“皇”字称天神。到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他自称为“始皇帝”。人主尊号的这些变化反映了借助于天加强统治B.人主权力不断加强C.地方势力左右人主尊号D.人主尊号的变化与社会转型相适应古代希腊公共空间发达,至今尚存的神庙、露天剧场、体育场等即是证明,但私人空间却备受限制,如公民不参加“共餐制”,即丧失公民权。据此可知,古代希腊重视公民参政意识的培养B•民主限制希腊人自由C.个人生活从属于城邦D•公民权缺乏法律的保障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①人民主权原则②邦联制原则③分权制衡原则④民主共和原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中华文明史》记载:“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军事所牵动,近代化改革也多从军事改革开始,但中国的近代化由军事所牵动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当转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时,……军事体制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层次化、制式化、纪律化、统一化又恰恰具有某种反现代的品性,这不能不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影响。”材料的核心观点是A中国近代化开始于对外战争B•统治者局限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C.军事部门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核心D.军事改革牵动的近代化转型缓慢据统计,在清末72家民族工业企业中,上海38家,广州8家,福州4家。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新式学校有259所;各类中外文报刊达60多种。材料可以表明A.租界推动了上海市政现代化进程B•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贸易金融中心C.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D•上海走在近代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前列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C.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立7•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的社会机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在中国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材料主旨是A.允许社会流动具有积极作用B.中国封建社会矛盾尖锐C.统治阶层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D.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9.宋美龄在《不宣而战之战争可以肆无忌惮》中说,“日本方今以种种事实证明,不宣而战之战争,如何可以毋须遵守束缚正式战争之种种国际公法,因此而尽量利用之。”材料表明日本对中国“战而不宣”是为了A.攫取大量侵华权益B.使其侵略活动免受国际法的约束C.避免英美出面干涉D.能够从美国进口大批的战略物资10.1956年,中共领导人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刘少奇指出,“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不可怕,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补充嘛!”这表明当时中国A.深受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B.尚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灵活务实D.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11.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历史时期出现的原因是^372.6772.4^372.6772.4一一■B69.56661呗.,|i-J11用人民人胯年人辭年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12.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13.新中国成立后,外语主要以俄语为第一外语,从1960年代中期以后,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这是我国当时A中国对外开放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4•学者张芝联说:“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这部宪法是指A.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国宪法》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B.清朝统治被推翻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D.电报的广泛使用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调整”的重点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18.英国公投又一次把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欧洲。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一一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两极格局下已呈现出政治多极化趋势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过程19.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来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由于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苏维埃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问题20.1994年《APEC经济领导人共同宣言》提出,“不晚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完成我们实现自由和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执行的时间将考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各经济实体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经济不迟于2019年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这表明APEC成员国A.反对贸易和投资自由化B.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C.坚持互利和互惠的原则D.通过法律确立长远目标儒家民本思想强调“民为邦本”,树立君主权威,托命于君主,从而形成“民本一一尊君”的基本框架。但到了明末清初时期,发展为“民本一一限君”的基本模式。这表明A.实质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民主启蒙思想的形成C.活跃的儒家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D.对君主制进行了否定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最有可能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中国人进入太空一一人2003年法新社记者理查德•英厄姆在报道中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人进入太空一一人类对宇宙的激情再次燃起”。他报道的科技成就是热烈庆祝神舟五
号载人船
发射回收圆满成功'f'f热烈庆祝神舟五
号载人船
发射回收圆满成功'f'f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嫦娥探月轨道图24•“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A.《洛神赋图》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墨兰图》25•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以下与这位文学家的写作风格相似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大卫?科波菲尔》C.《等待戈多》D.《老人与海》二、非选择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5分,共计50分)(17分)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二:对18世纪的英国,市场机制究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出现了“斯密派”和“马克思派”。“斯密派”和“马克思派”都承认18世纪的英国已经出现市场经济,商品价格最终由供需决定。其分歧在于,市场竞争在多大程度上是完美的,该在何种程度上实行自由的市场竞争以及随之产生的影响。“斯密派”认为“看不见的手”占绝对优势。在他们看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应当归因于早在18世纪英国经济就实现完全的自由竞争,与之相伴的还有稳步扩展的市场,以及其所提供的创新和增长的广阔平台。“马克思派”认为,英国之所以发生资本积累和投资行为是因为,从生产角度看,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受到政治领导的保护和支持而大行其道。以众多英国人变为完全依赖工资的劳动力这一事实为例,他们认为没有政府的合谋协助是不可想象的。――[荷]皮尔•弗里斯《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难以启动”的原因和结果(8分)(2)依据材料一、二,对于英国在工业化上“高歌猛进”的缘由,你赞成哪一派别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9分)(18分)塑像蕴含着创作主体对社会生活与时代精神的理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朝以前,中国历史上鲜有偶像崇拜的记载,人们对神灵及祖先的祭祀,主要是借助尸(祭祀时,代表逝者受祭的人)和木主(木制的神位,上书逝者姓名)来实现的。入汉后,祭祀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即孔庙中逐渐开始以孔子的图绘作为祭祀的对象。……受到佛像中一佛二菩萨形制的影响。史载,东魏兴和元年(539年),孝静帝下诏修缮孔庙,“雕塑圣容,旁立十子”。赵强《孔庙塑像与佛教造像》材料二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文宣王庙中除孔子塑像外,“颜生等十哲为坐像,悉预从祀。曾参大孝,德冠同列,特为塑像,坐次十哲之次”。宋真宗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四人塑像居于配享的位置,其他十哲塑像分立两列从祀。——据《旧唐书•礼仪志》和《宋史•礼志》材料三明洪武四年(1371年),国子司业宋濂上疏曰:“古者,木主以栖神,天子、诸侯庙皆有主。大夫束帛,士结茅为菆,无像设之事。今因开元八年之制,抟土而肖像焉,失神而明之之义矣。”朱元璋对此不以为然,“上不喜,谪濂安远知县”。洪武十五年(1382年)落成的南京国子监却采用了宋濂的建议,用木主而不用塑像。嘉靖年间,文庙礼制发生重大变化,除曲阜孔庙外,其他各地文庙一律撤除塑像改为木主。清代则继承了这一制度,文庙祭祀大都设木主。——房伟《文庙祀典与文化权威的建构》请回答:阅读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述祭祀孔子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8分)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成为指1950年6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卡管理制度潍坊
- 辅助药品奖惩管理制度
- 钢铁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 违规违纪处罚管理制度
- 阜宁初中教师管理制度
- 铁路通信车间管理制度
- 蚌埠餐饮管理制度规定
- 铁塔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集市消防规章管理制度
- 运输公司五项管理制度
- 振动理论习题答案
- 创新学习方法助力2024年ESG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商务礼仪师实务考题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GB/T 10810.1-2025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焦和多焦
- 精装工程师转正述职报告
-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精美课件
- 急性胰腺炎完整版2024
-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虚拟主播对受众认知影响及发展路径研究
- 2025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
- 山东省威海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数学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