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创伤与医疗体育课件_第1页
运动创伤与医疗体育课件_第2页
运动创伤与医疗体育课件_第3页
运动创伤与医疗体育课件_第4页
运动创伤与医疗体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创伤与医疗体育

1.运动创伤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创伤,统称为运动创伤。

1.2运动创伤的原因

直接原因

思想因素

准备活动方面的问题

技术上的问题

运动负荷过大

身体的功能和心理状态不佳

场地设备的缺点

不良气象因素的影响

1.5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软组织一般包括肌肉、肌腱、腱鞘、筋膜、韧带、神经、血管、关节囊、软骨等。发生在这些组织的创伤称为软组织伤。

开放性软组织伤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1.5.1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缓慢,若处理不当,常常留下不同程度功能障碍。

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

1.5.1.1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

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处理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或几种并用。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外敷新伤药。中期:指伤后24-48小时以后。该期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外贴活血膏或外敷活血、化淤、生新的中草药等。

晚期: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但可能有瘢痕和粘连形成。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若有瘢痕和粘连,应设法软化或分离,以促进功能的恢复。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上述三期的辨证施治,适用于较严重的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若伤势较轻,病程短修复快,可把中、后期的治疗方法合并使用,把活血生新和功能恢复结合起来。

1.5.1.3WhatisR.I.C.E.?

Rest

IceCompressionElevation1.医疗体育

1.1医疗体育的定义医疗体育也称运动疗法(Exercisetherapy),是指应用运动为手段,根据不同人群以及疾病的特点,选用合适的运动方法,确定合适的运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1.3医疗体育的锻炼原则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全面锻炼,个别对待

分析、论证。1.4医疗体育的适应症

内脏器官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便秘、内脏下垂等。

神经系统疾病:偏瘫、截瘫、周围神经损伤、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等;运动系统疾病如四肢与脊柱骨折后康复期、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脊柱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妇科疾病:痛经、子宫位置不正、盆腔炎等。

1.5医疗体育的禁忌症

病情较重,体温升高者:各型肺结核活动期、严重炎症、发热在38℃以上等;疾病急性或亚急性发作期,如心绞痛发作频繁,肺结核咯血等。因体疗可能引起的出血、剧痛或其他损伤的病人:如骨折未愈合的局部、关节内有骨折片未清除者、偏瘫或肿瘤等病变尚在进展期者。2.

运动处方

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等个人特点,用处方的形式列出适当的运动种类、活动时间和频率,并指出活动时的注意事项,以便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锻炼以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即为运动处方。2.1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运动处方要个体化

运动处方要以全身耐力为基础

运动处方要保持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

最大心率=200-年龄。最适宜心率=170—年龄。3.几种常见病的医疗体育

脊柱畸形

神经衰弱

四肢骨折后恢复期心脏病慢性腰腿痛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3.1脊柱畸形

常见的脊柱畸形有后凸(胸椎过度后弯成驼背)、前凸(腰椎过于前凸)、侧凸(呈“C”形或“S”形)等几种。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较多,少数人是由于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或脊柱本身病变,多数人则是由于坐姿、立姿或劳动姿势引起的姿势性脊柱侧弯。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经常固定使用单肩背负较重的书包或用单手提拿重物,都是引起脊柱侧弯的重要原因。

3.1.2医疗体育的方法

主要采用矫正体操。编制与畸形方向相反的躯干运动,有选择地加强被拉长的肌肉力量,以及牵引挛缩组织。准备姿势多采用卧位,可徒手进行,也可悬垂、牵引或借肋木、体操棒等。3.1.3矫正体操图例

3.1.4注意事项

做矫正体操的动作必须正确

脊柱侧弯的矫正体操应坚持长期、系统的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矫正练习。把全身锻炼和局部矫正结合起来,每次治疗必须有足够的运动量。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3.2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见于长期精神负担过重或其他精神因素,导致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功能暂时失调所致。患者易兴奋和疲劳,常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心慌、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易烦躁等症状。患者除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外,体疗能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3.2.1医疗体育的作用

医疗体育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皮层活动功能逐步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各种自觉症状。医疗体育可以振作患者的精神,消除疑虑,增强康复的信心。同时,通过体力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3.2.3注意事项

体疗场所应选择在空气新鲜、安静和环境较好的地方。锻炼时情绪要饱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锻炼过程中或锻炼后若出现大量出汗、或兴奋激动、失眠加重、食欲不振、心跳加快且几小时后尚不能恢复者,应考虑体疗的内容是否适宜,运动量是否过大,要及时检查原因或调整运动内容和运动量。合理安排生活制度,注意充分休息和睡眠,消除引起发病的各种因素。

3.3四肢骨折后恢复期

3.3.1体疗的作用促进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加强血液循环,促进伤部淤血和渗出液的迅速吸收,减少肿胀,改善局部营养,缩短骨折的修复时间。

肌肉活动,能使骨折端间发生微弱的相互嵌挤,刺激骨的修复机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维护和加强全身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和情绪,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

3.3.2体疗的方法

骨折经整复、固定后,若病情尚属稳定,可开始第一期体疗,即练习伤肢近端或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主动活动,必要时给予助力。骨折复位后如病情稳定时,可将伤肢进行有节奏的静力性肌肉收缩和放松运动。拆除固定的骨折愈合后,可进行第二期体疗。主动练习功能障碍的各关节的活动,并通过助力,进一步牵伸挛缩和粘连组织,增强关节活动幅度,动作宜平稳缓和,切忌使用暴力。

3.4心脏病

心脏病的种类很多,病因较为复杂

风湿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冠心病心脏病患者参加体疗时,应十分慎重。

3.4.1体疗的作用

通过适当的运动,对某些心脏病患者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心脏功能,有助于心脏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心肌的营养。研究证明,体疗后,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肌的营养和供氧,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等。

3.4.2体疗的方法

根据年龄、性别、病情、运动习惯、环境条件等,选择2~3项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适量的锻炼。常用的运动项目有:

散步或急行

定量步行

慢跑

太极拳

综合性医疗活动课

3.4.3注意事项

根据心功能不全的程度,严格控制运动量。慢性心脏功能不全大体可分为4级:

1级:能做日常工作,但体力比平常人差,不能跑,上4、5层楼时就感到气急。

2级:能平地步行半小时左右,不能急行,上3、4层楼较困难

3级:只能慢跑100~200m,对一般家务劳动尚感困难,动作稍快就心跳气急。

4级:走百步就感困难,有轻度的心力衰竭。

1、2级患者,适当的运动可以使静脉血流加快,减轻淤血现象,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参加体力活动的能力。因此,可以参加定量步行,掌握中等程度的运动量。

对3、4级患者,体疗效果较差,只能起到一般保健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适宜的体疗活动是散步、气功、简化太极拳等,运动量宜小,以不明显增加心率次数为度。

反映运动量的常用指标是心率。据国内研究,冠心病患者的最大运动量的界限,是运动强度接近于引起(但绝不能引起)心绞痛的程度,即运动时最适宜心率应为170减去自己的年龄数以下。据国内有人研究认为,心率每分钟在110次以下时不会引起心绞痛。

每次锻炼都要做好准备活动和结束时的放松活动。突然参加活动容易引起心绞痛。在锻炼前和锻炼过程中,以及锻炼后2分钟都应分别测量心率、血压,作为了解适宜运动量和身体反应的指标。严格遵守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

3.5慢性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个临床症状,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原因比较复杂,多由不同原因引起骨骼、肌肉、筋膜、韧带、椎间盘、关节和神经等组织的慢性损伤或退行性病变所致,如腰臀部肌肉筋膜炎、梨状肌损伤、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等。

3.5.1体疗的作用

因病理变化多样,体疗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回纳,剥离或改变神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对于腰臀筋膜炎,体疗可促进炎症的吸收,松解粘连组织,牵伸挛缩。

体疗可以改善腰骶部的活动功能,发展肌肉力量,改善或纠正由病变引起的腰臀部肌力平衡的失调。

3.5.2体疗的方法

根据诊断、症状、病程、个体特点等,选用不同的体疗方法。

按摩和自我按摩

医疗体操

腰部牵引

民族形式的拳和操

3.5.3注意事项

引起慢性腰腿痛的病因很复杂,在进行医疗体育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体疗方法,并严格遵守体疗的一般原则。

3.6关节炎

关节炎的种类较多

创伤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关节畸形等。

3.6.1体疗的作用

通过医疗体育,改善全身与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减轻疼痛。同时,适当的体育活动,可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关节韧带及关节囊挛缩和畸形,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与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

3.6.2体疗的方法

被动活动

主要用于某些关节炎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其目的是防止挛缩畸形和关节强直。主动活动

以医疗体操为主,先从健康的关节开始,逐渐引向患病关节。

此外,还可配合在温水中进行关节活动的练习或按摩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3.7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亦称粘连性关节炎或冻结肩、五十肩。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与老年性组织变性,合并慢性损伤或受凉等因素有关,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关节囊、滑囊等软组织出现慢性炎症,形成关节内、外粘连,影响肩关节活动。表现为肩痛,活动受限和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3.7.1体疗的作用

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缓解肌肉痉挛,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同时,可松解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的粘连,恢复肩关节的运动功能。

3.7.2体疗的方法

医疗体操

主动运动

摆动运动

牵伸运动

按摩

3.7.3棍棒操

3.7.4注意事项

在做医疗体操时,肩关节的活动幅度与范围应该逐渐增加,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宜。要特别注意肩关节的外展、外旋及内旋功能的锻炼;遵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以及将医疗体操与按摩结合起来,以提高治疗效果。

6.5运动创伤的急救

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临时性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伤病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伤害、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为伤员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因此,无论何种急性损伤,及时而正确的急救都是非常重要的。

6.5.1出血的急救

抬高伤肢法

加压包扎法

充填法

止血带法

指压止血法

重要的压迫止血点

指压止血法是止血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且极其简单的方法(大动脉破裂除外)。在动脉行走中最易压住的部位称压迫点。指压止血法就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相应的压迫点上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动脉压在附近的骨面上,使血管闭塞,生成防御性血栓或血块。

6.5.1.1颞浅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耳珠前一指宽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骨面,可用于同侧头额、颞部的临时止血。6.5.1.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下颌角前约1.5厘米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下颌骨上,可用于同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6.5.1.3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可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6.5.1.4肱动脉压迫止血点

患臂外展,在上臂内侧中部,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可用于同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6.5.1.5股动脉压迫止血点

在腹股沟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掌或拳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可用于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临时止血。

6.5.1.6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点

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的拇、食指分别按压在内踝与跟骨间和足背横纹的中点,可用于同侧足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6.6骨折的急救

6.6.1骨折的原因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肌肉牵拉力

积累性暴力

6.6.2骨折的症状

疼痛

患肢失去功能

压痛

畸形

骨折后不久,伤部发生肿胀,晚期可起水泡

骨擦音

不正常的活动

6.6.3骨折的急救原则

救命在先,注意休克

早期就地固定

先止血再包扎固定

6.6.4骨折急救的临时固定

6.6.4.1锁骨骨折:用“8”字包扎法或双环包扎法固定。注意脉搏,如太紧脉弱、手绀发麻,则须放松。

6.6.4.2肱骨骨折

肱骨上端骨折屈肘90°,用一宽带放在折断处,带的两端绕过胸部,在对侧腋下作结。用吊带吊起左臂。但不要托肘,否则易使骨折端错位加重。

肱骨中端骨折屈肘90°,前臂用三角巾吊起。用2~3个长短合适的小夹板,分别摆在伤肢的外侧、前面和后面。用窄带在折断处上下端各绕夹板2周,在外侧作结。

肱骨下端骨折,常与关节脱位相混,与尺桡骨上端骨折也不易分清。固定方法有二:一为直角夹板法,如无夹板可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

6.6.4.3尺骨鹰嘴骨折

肘关节伸直,在前面从上臂到手放一直夹板以防肘屈。用2条绷带固定夹板,一条在上臂,一条在前臂。再用1条宽带子经前臂绕在对侧作结固定。

6.6.4.4前臂骨折

肘关节屈成直角,拇指朝上。前臂前后部置夹板,板长从肘到掌,用两条带子固定,1条在骨折处上端绕2圈作结;1条在手腕处作8字形捆扎,再背侧作结,最后用大三角巾托起前臂。

6.6.4.5股骨骨折

先用两手(一手握脚背,一手托脚跟)轻轻将脚向下拉,直到与健腿等长。腿外侧和内侧各放一木板,外侧自腋下达足部,内侧自鼠蹊达足部。大腿骨折处上下方、膝下、小腿,分别以布带结扎作结于外侧固定。

6.6.4.6

病人取半坐位。助手持患者足跟将腿抬起,膝伸直,在腿后放一夹板(自大腿到脚),膝窝与足跟放些棉花。用三条带子固定夹板。

6.6.4.5小腿骨折

可用托马氏夹板或侧夹板法固定,夹板可以稍短,自大腿至足即可。

6.6.4.6颈椎骨折

对颈椎骨折患者应由三人共同处理。一人专门负责患者头部的牵拉固定,使患者的头部处于伤后的位置,不可屈、伸、旋转,其余两人抬患者的肩、背、腰、腿,三人协力将患者仰放在硬板担架上,在患者颈下放一小垫,头部两侧用沙袋或卷起的衣服固定后用担架搬运。6.6.4.7胸、腰椎骨折

对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必须由3-4人同时托住头、肩、臀和下肢,将患者的身体平托起来后放在硬板担架上,搬运者同时用力向一个方向滚动患者身体,使其成俯卧位后搬运。严禁抱头、抬脚式搬运,以免脊柱过度弯曲而加重对脊椎的损伤。

6.7关节脱位的急救

凡相邻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即称为关节脱位。间接暴力是引起关节脱位的常见原因,根据其作用方式和性质可分为传导力和杠杆力两种。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以肘关节后脱位和肩关节前脱位最为多见。6.7.1关节脱位的征象

局部疼痛与压痛

局部肿胀

关节活动能力丧失

畸形

X光检查

6.7.2关节脱位的急救原则

抗休克

固定

肩关节前脱位

肘关节后脱位

6.8休克和抗休克

休克(Shock),原意系“震荡”之意。它是人体遭受体内外各种强烈刺激后发生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或全身综合症。临床上以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为特征,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是复杂综合症的主要矛盾。由于有效循环血量绝对或相对的显著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的缺氧,引起代谢紊乱。同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并互为因果而产生恶性循环,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伤病员的死亡。

6.8.1病因

凡能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心排量减少的各种因素,都能引起休克。在运动损伤中,由于急剧的大量出血、失液、骨折、脱位、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或内脏破裂,常可合并休克。疲劳、饥饿、寒冷、酷暑、剧痛、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后突然松懈等,都能诱发或提前休克的发生或加剧休克的程度。

6.8.2征象

休克是一个有时相性经过的病理过程。虽然休克的病因各不相同,但其病理、生理变化一般是相同的,所以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主要有血压下降,其中收缩压降至70mmH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