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知识精编宝藏资料快收藏复习必备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知识精编宝藏资料快收藏复习必备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知识精编宝藏资料快收藏复习必备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知识精编宝藏资料快收藏复习必备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知识精编宝藏资料快收藏复习必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8/68作者:一气贯长空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知识精编,宝藏资料快收藏复习必备!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知识精编,宝藏资料快收藏,暑假预习必备!语文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学习,坚持不懈。高中语文(id:gzyw11)目录1.必修一阅读知识精编2.必修一文言知识精编3.必修一默写知识精编4.必修一成语知识精编5.必修一文化知识精编

必修一阅读知识精编

《沁园春.长沙》1、意象即融合了主观情思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景物等。《沁园春.长沙》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其中万山、层林、漫江、雄鹰、游鱼、万类等意象,描写角度多样,做到了远近、高低、动静、点面结合,将湘江秋景图丰富化、立体化、生动化。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几句话的正常语序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诗歌的语言为了平仄、对偶、押韵、强调等需要,往往会倒装。为了凝练和灵动的需要,也常常会省略。《雨巷》1、诗歌采用一韵到底、词句反复、首尾复唱等手段渲染了人类一种永恒的惆怅——“失落的忧伤”,这些手段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性。2、诗无达诂,对《雨巷》中的丁香姑娘,人们就有“理想说”“佳人说”“自我说”等多种理解。《再别康桥》1、新月派崇尚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整齐舒缓的节奏、跌宕起伏的逐节换韵、首尾复唱以及一些叠音词的使用上;建筑美表现为每节诗于参差错落中见一种整齐;绘画美表现为每节诗中都包含着一幅富有色彩和动感的画面。2、“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句话将“悄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声为有声,含蓄而有节制地将别情推向了高潮。《烛之武退秦师》1、“退”是全文的核心行为,围绕“退”字,全文可划分为“待退:九死一生”“议退:君臣一心”“智退:唯利是图”“亦退:走为上策”等四层。2、烛之武退秦师采用了攻心术:郑既知亡(削其戒心)——亡郑薄秦(引其防心)——舍郑利秦(使其动心)——晋尝背秦(激其恨心)——阙秦利晋(劝其死心)。3、文章波澜起伏,四起四落:围郑(一起)荐烛(一落),辞曰(二起)许之(二落),夜缒(三起)乃还(三落),请击(四起)亦去(四落)。4、许多谋臣侠士都具备有大义(忠君爱国、扶弱济困)、大勇(临危受命、临危不惧)、大智(深谋远虑、能言善辩)三个特性。《荆轲刺秦王》1、易水决别是一个经典的场面描写:它既有重点人物的详细描写(荆轲悲歌),也有面上的群体勾勒(皆白衣冠、皆垂泪涕泣、皆瞋目);既有正面的人事描写,又有侧面的景物烘托(风萧萧兮易水寒);也有情感的发展变化(从生离死别的悲凉到同仇敌忾的悲壮)2、荆轲刺秦王失败有其必然性(秦统六国的趋势不可逆转,个人也不能力挽狂澜),也有偶然性(所待之人未来,被催促着仓促上路;剑术疏),不管怎样,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永远都是可歌可泣的。《鸿门宴》1、鸿门宴上波澜起伏:范增举玦暗示(一起)项羽默然不应(一落),项庄舞剑欲杀(二起)项伯翼蔽沛公(二落),樊哙怒闯军帐(三起)项羽赐酒赐彘肩赐坐(三落)2、项羽是文章的主人公,对他作者既采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一些正面描写,也采用了一些人物比如刘邦、范增、樊哙等人的侧面烘托与对比。为了突出人物性格,还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去表现。3、项羽与刘邦对比,一个骄矜自用、优柔寡谋,一个善于用人、隐忍多谋,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在鸿门宴上,楚汉相争的胜负已初见端倪。不过,项羽即使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也同样会失掉天下,主要是因为他任人唯亲、不得民心(坑杀20万降卒、火烧阿房宫、自立西楚霸王、背约杀害楚怀王),但尽管如此,太史公还是将他列入了帝王“本纪”,就是因为项羽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他知情重义,勇敢无畏(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极有气节(不肯过江东)……4、项羽是一个失败的政客,却是一个真正的王者。他站在云端,俯瞰众生。他的高贵与尊严是长在骨头里融进血液中的,谁也征服不了。这样舒展的生命,这样壮美的人生,不能不让人大快大慰,大钦大敬。有人说,项羽是因英雄而失败,刘邦是因成功而英雄。易中天说,项羽的死是高贵的,他的死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也有人说,“项羽们”用生命完美了国人心中的道德律,填补了因失败而空虚的情感寄托,满足了集体性对生命的冷漠和对道德宗教般的狂热。《记念刘和珍君》1、“我也早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些反复在文中出现的话,往往隐伏着文章的思路和情感所在,再比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句话也是如此。2、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作者用了两个章节的笔墨,这种笔法大开大合,好处就是可以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爱国力量、反动势力、庸人、自己)的情况都概括进去,为纪念创设背景,渲染气氛。3、作为纪念性质的文章,此文堪称典范。文章首先交代写作缘由(悼念祭奠死者、呼唤警醒庸人),其次记述刘和珍君(追述生平事迹、先概写再详写遇难经过),揭示事件意义(劝诫徒手请愿,激励奋然前行)。4、作者没有采用全景式写法来纪念“三一八”惨案,而是采用“纪念刘和珍君”的方式来纪念“三一八”惨案,这种以点带面的特写镜头式的写法,比全景式写法能更细致更深入更真切地反映惨案的各种情况,比如请愿者的身份、形象,段政府的凶残暴烈,惨案之后人们如何深切地悼念逝者等。5、社会参与与社会担当: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就强调“社会参与”“社会责任”。出于社会责任感,刘和珍君等才会去“欣然请愿”“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出于社会责任感,程毅志君才会正告鲁迅先生还是为刘和珍君写一点文章罢;出于社会责任感,鲁迅先生才会再三撰文猛烈抨击中外杀人者、警醒庸人、慰藉真的猛士;也是出于社会责任感,毛泽东同志才会“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倡导“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艾青才会将赞美诗呈给保姆大堰河“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千千万万苦难而善良的劳动人民,夏衍才会做足两三个月的“夜工”,经过深入调查考证,写下不为人所知的包身工的苦难生活……高中语文(id:gzyw1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章通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来表现先生的“风神潇洒”“热心肠”。先生的“热心肠”不仅表现在他治学的认真严谨上(整整齐齐抄手稿),表现在他讲课的激情洋溢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于涕四交流中张口大笑),更表现在他的忧国忧民上(讲《箜篌引》想到戊戌变法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讲《桃花扇》想到当下的“国破家亡”,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想到国家的“收复失地”)。先生的“热心肠”最终也影响了学生梁实秋。《别了,不列颠利亚》新闻采用了现实场景(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与历史背景(每一个仪式背后的历史内涵)有机融合的写法,今昔对比,揭示了每一个仪式、每一个场景背后的历史内涵,从而增强了新闻的历史纵深感和厚重感。“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概括了香港的百年沧桑史,暗含了今昔对比,在平实冷静的叙述中暗含了欣喜,语言富有张力。《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文章开头一段描绘了布热金卡美好和平的景象,并采用“这真像一场噩梦”“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等反语,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人间地狱”的强烈愤懑,警示人们不要因为眼前的优美景象而忘记了过去那段可怕的历史,这是一种“乐景哀情”的写法。2、本新闻突破了“零度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与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是篇主观性很强的报道,可谓独辟蹊径,在被认为“没有什么新闻”的地方写出了大新闻,宣扬了“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的理念。3、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一种反讽的手法,表明任纳粹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包身工》1、这是一篇报告文学,采用了主、副两条线索,也就是新闻事实加背景材料的写法。主线是新闻的事实材料部分,以时间线索,叙述了包身工的一天;副线是新闻的背景材料部分,补充介绍了包身工制度的来龙去脉。这样主副线相交织,使得文章既展现了生活现象,又揭示社会本质,相当于镜头与解说词的关系。读者通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能够发现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由此,就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2、文章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段描写了包身工这个群体。既有对这个群体概括性的叙述,全面表现,也有对芦柴棒、小福子、一个不知名的人的重点描述,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飞往太空的航程》《飞往太空的航程》是一篇通讯。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给予报道的新闻体裁。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是前三段,先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景,再具体说明“神五”的发射时间、地点和意义。接下来是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史的航程。《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当我们怀着感激之心面对生活时,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丽,才能逐渐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心灵的触动,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共鸣,也可表现为理性的思索。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首先要发掘感动点、关注细节,其次要提炼素材、发掘素材的意蕴,再次要整体构思、注意好详略。《记叙要选好角度》角度即视角,也就是记叙者站在什么位置来看记叙对象。记叙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视角(真实自然,但表现受限),第二称视角(亲切抒情,但必须配合第一人称一起存在),第三人称视角(客观灵活,但缺乏亲切感)。注意采用第三人称视角时如果还有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就叫“全知视角”,如果没有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就叫“半知视角”。三种视角可以综合应用。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就先用“你”直抒对大堰河的深情,再用“她”客观地表现了大堰河的品格和对她的同情。视角交换使用时要注意过渡和交代。《写事要有点波澜》社会事物是复杂的,具有多面性和多变性,再加上“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读者心理预期,因此写人叙事上就要写出一点波澜来。常见制造波澜的手法有:扣人心弦悬念法、节外生枝误会法、出奇制胜巧合法、出人意料陡转法、曲径通幽抑扬法、烘云托月铺垫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为表现人物和主题服务,不能哗众取宠。《朗诵》朗诵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朗诵也是一种再创造活动,通过朗诵,可以创造性地表现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朗诵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和表演性。

必修一文言知识精编

【烛之武退秦师】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翻译注释(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以,因为。(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5)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6)佚之狐:郑国大夫。(7)若:假如。使:派。见:进见。(8)辞:推辞。(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10)犹:尚且。(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12)用,任用。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13)然:然而。(14)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15)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16)既:已经。亡郑:使郑亡。(17)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18)越国以鄙(bǐ)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19)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同“倍”,增加。之(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0)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共(gōng):通“供”,供给。(21)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答应。(22)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23)厌:满足。(24)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25)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26)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27)因:依靠。敝:损害。(28)(29)知:通“智”,明智。(30)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31)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32)去之:离开郑国。译文(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心悦诚服,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

(贰,古义:从属二主,动词;

今义:“二”的大写,数词)2、无能为也已

(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才能)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惫困倦。)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6、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7、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您;今义:掌管某事的人)三、固定词句1、夫晋,何厌之有

(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言于……曰:对……说)3、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用:为什么要)四、文化常识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依照《春秋》编次,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二百四五十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它的叙事写人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丘明所著。《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最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3、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5、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6、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7、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五、句子翻译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译: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以:因为。无礼于晋:状语后置,于晋无礼。贰:数作动,从属二主)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译: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我们又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敢:冒昧。以:拿,后面省略“之”。执事:您。鄙: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作名,远方的郑国。其:这。陪:增加。厚、薄:形作动,变雄厚,变薄弱)高中语文(id:gzyw11)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供给。君:(于)君。)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译: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它的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东、西:名作状,在东边,往西。封:名使动,使……成为边境。阙:使……减少,侵损,削减。焉:从哪里。唯:希望。图:考虑。)5、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译: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微:假如没有。夫人:那个人。因:依靠。敝:损害。其,自己的。所与:结交的人,同盟国。其:还是。不仁、不知、不武:判断句)

【荆轲刺秦王】

原文: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秦武阳一作:秦舞阳)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译文: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装好它。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做实验,血沾湿衣褛,没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背着剑!大王背着剑!”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被砍伤了八处。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回来)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害怕)4、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仓猝)7、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8、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显露)9、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10、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4、持千金之币物(币,古义:礼物;今义:钱币)5、秦王方还柱走

(走,古义:跑;今义:步行)6、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7、左右既前,斩荆轲

(左右,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9、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10、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有这个心意;今义:故意)1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2、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3、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4、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15、可谓深矣

(深,古义:刻毒;今义:与“浅”相对)16、给贡职如郡县

(职,古义:赋税;今义:职务)三、固定词句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3、为之奈何

(奈何:如何,怎样)4、荆轲有所待

(有所:有……的人、的事、的物)5、将军岂有意乎

(岂……乎:是否……呢。)6、仆所以留者

(所以:……的原因。)7、乃遂收盛樊於期头

(乃遂:于是、就)

8、然则将军之仇报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9、何如?

(何如:怎么样)

10、终已不顾

(终已:始终)

11、以故荆轲逐秦王

(以故:因此)12、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13、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4、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15、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16、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声调悲凉四、文化常识1、《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或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9、九宾:古代外交上的最隆重仪式,即君王接见外国使者时由九个招待官员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五、句子翻译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译:秦王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刻毒了。父母和同宗族的人都被杀戮或没收为奴婢。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遇:对待。深:刻毒。购:悬赏,重金征求。金千斤,邑万家:句前省略“以”,且定语后置。奈何:怎么办?)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译:我就用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的匕首)直刺他的胸膛,(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凌辱的耻辱也消除了。将军是否有这个想法呢?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说:“这正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啊,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揕:刺。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见陵:被凌辱。岂:是否。偏袒:袒露一只臂膀。切齿拊心:咬牙切齿、捶胸痛恨。)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生死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留下来的原因,是想等我的客人和他一起去。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了,那就请允许我就此辞别吧。(竖子:没用的人。仆:我。所以:的原因。与俱:与之俱去。迟:意动,以……为迟。请:请允许我)4、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边远地区粗鄙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陛下:殿前的台阶下。怪:意动,对……感到奇怪。前:名作动,走上前。为:为(之),替他。鄙人:粗鄙的人。少:稍微。假借:原谅。使:第一个,让。第二个,使命。)5、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译: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们,不能带任何兵器;那些侍卫虽然拿着兵器,但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得上殿。(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侍殿上之群臣。尺兵:任何兵器。郎中:侍卫。陈:排列。)6、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译: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便靠着柱子大笑,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用这个办法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太子啊!(就:成功。箕踞: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乃:是。以:以之,用这个办法。)

【鸿门宴】

《鸿门宴》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ì)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shuò)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kuài)。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jǐ)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chēn)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zì)尽裂。项王按剑而跽(jì)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cānshèng)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zhì)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zǔ),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bēi)杓(sháo),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翻译

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相所有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打败刘邦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受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功打(他),不要失掉时机!”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你,平时和留候张良友好。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说:“不跟(我走)将会一被杀。”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跑离开是不讲道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张良说:“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立即进来见刘邦。刘邦就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约定为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跟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里,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项王。就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就趁机友好地款待他。”项王答应了。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您。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你面向南坐——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项庄说:“君王的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顺便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娱乐,请让我舞剑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出剑舞起来。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终于)得不到(机会)刺杀(刘邦)。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坚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项羽无话可答,说:“坐吧。”樊哙使挨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顺便招呼樊哙(一道)出去。刘邦已经出去,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召呼刘邦(回来)。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于是就走了。就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张良问道:“大王来时带些什么(礼物)?”(刘邦)说:“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献给项王,一对玉酒杯,要送给范增。正赶上他们发怒,不敢献上去,你替我献给吧。”张良说:“遵命。”在这个时候,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隔四十里。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输、人马,离开这儿,独自一人骑马,同持剑拿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刘邦(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再进去(见项王)。”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掉曹无伤。一、通假字1、成五采

(“采”同“彩”,彩色)2、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进入)3、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背叛)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提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7、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

(“坐”通“座”,座位)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否则)二、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今义:现在的人)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6、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7、人为刀姐,我为鱼肉。(鱼肉,古义:被欺凌的对象;今义:鱼的肉)8、再拜。(再,古义:两次,第二次;今义:又一次。)高中语文(id:gzyw11)

三、固定词句1、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3、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5、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6、鸿门宴:藏有杀机、别有用心的宴会。7、旦日飨士卒

(旦日:明天早晨)8、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若属:你们。吾属:我们)9、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无所:没有……的)10、秋毫不敢有所近

(有所:有……的)11、孰与君少长

(孰与:跟……比,谁更……)12、何辞为

(何……为:何必……呢)四、文化常识1、《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百科,表为年代大事表。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是极具价值的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字子长,他和其父司马谈一样都是汉朝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报任安书》便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着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与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9、按剑而跽:握着剑,跪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五、重点句子翻译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译: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全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去,说:“不要跟刘邦一起送死啊。”(驰:乘马车疾行。之:到。驰之:骑马赶到。具告以事:以事具告之。与俱去:与之俱去。毋从俱死:毋从之俱死。)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译:刘邦说:“(他)跟你比,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招呼他进来,我要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侍奉他。”(孰与:跟……比,谁更……。于:比。兄:名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事:侍奉。)3、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译:有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就可全部占领而称王了。”(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进入。王:名作动,称王,统治。)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译:刘邦就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并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我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全都告诉项王。(奉:两手捧着。卮酒:一杯酒。为寿:为之寿,敬酒,祝项伯健康。婚姻:儿女亲家。有所:有……的。近:接触,沾染。籍:名作动,登记。所以:之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意外变故。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愿伯(以)臣之不敢倍德具言(之)也。具:全部。倍德:忘恩负义。)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译: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佩带的玉玦来示意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数目项王:数目于项王。目:名作动,使眼色。以:来。示:示意。三:再三。)6、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君王为人心慈手软。你进去走上前敬酒,敬酒完了,请求用剑起舞助兴,趁机将刘邦刺倒在座位上,杀掉他。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不忍:心地不狠,心慈手软。若:你。前:名作动,走上前。因:趁机。不者:否则。若属:你们。且:将。为所:被。)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译: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着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于是进入军帐中,揭开帷幕向西站着,瞪眼看着项羽,头发向上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握着剑跪直身子问:“客人是干什么的?”(止:使……止,阻止。仆地:仆于地。披:掀开,揭开。西向:向西。瞋目:瞪眼。上指:向上竖起。目眦:眼眶。按:握。跽:跪直身子。何为:为何,干什么。者:的。)8、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樊哙说:“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大行:做大事。顾、辞:注意,讲究。细谨:细枝末节。让:谦让。为:是。何……为:何必……呢)9、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译: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走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马上会被他俘虏了!(竖子:小子。与谋:与之谋。吾属:我们。今:马上。为:被)必修一默写知识精编

1、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表现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的句子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4、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5、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6、《再别康桥》中表现夕阳下的柳树色彩美和姿态美的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7、移主为客,两相交融,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诗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8、《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真的猛士”的评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9、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它警示人们: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10、做人不仅要有智谋而且还要有仁义,就如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11、《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2、当荆轲发出“变徵之声”时,众宾客的表现:士皆垂泪涕泣;当荆轲“复为慷慨羽声”,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必修一成语知识精编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3、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6、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7、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8、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9、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10、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11、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12、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13、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14、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15、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16、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18、鸿门宴:指藏有杀机,别有用心的宴会。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22、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作。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25、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27、桀骜不驯:形容性情倔强不顺从。28、绿草如茵:指草皮密实平展如同垫子或褥子。29、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30、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3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必修一文化常识精编

《沁园春.长沙》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盛行于宋朝。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豪放派视野开阔,气概豪迈,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婉约派多为闺阁艳词,抒写离愁别绪。2、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高中语文(id:gzyw11)

《雨巷》丁香:暮春时节开放,颜色淡紫或素白,花香清淡,花蕾如结。因此,“丁香”在古典诗词中一般是高洁、美丽与愁怨的象征。《烛之武退秦师》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依照《春秋》编次,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二百四五十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它的叙事写人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丘明所著。《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最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3、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5、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6、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7、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荆轲刺秦王》1、《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或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9、九宾:古代外交上的最隆重仪式,即君王接见外国使者时由九个招待官员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鸿门宴》1、《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百科,表为年代大事表。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是极具价值的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字子长,他和其父司马谈一样都是汉朝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报任安书》便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着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与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9、按剑而跽:握着剑,跪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短新闻两篇》新闻是对于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它具有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狭义的新闻就是指消息。新闻包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构采用“倒金字塔式”,包括五部分:标题(相当于一句话新闻)、导语(开头一句话或一段话)、主体(具体全面地阐述)、背景(历史、环境等的来龙去脉)、结语(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性,但又不同于新闻,具有文学性,可以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高中语文(id:gzyw11)

《优美的汉字》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