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着散-外台卷十七引-经心录-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1.gif)
![肾着散-外台卷十七引-经心录-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2.gif)
![肾着散-外台卷十七引-经心录-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3.gif)
![肾着散-外台卷十七引-经心录-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4.gif)
![肾着散-外台卷十七引-经心录-方剂加减变化汇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c2c8b2e6749558d9ce2cf4e01cc6f13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34肾着散_外台卷十七引_经心录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肾着散_外台卷十七引_经心录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551.1. 组成: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51.2. 功效:肾着腰痛。腰冷如冰,腹重如物所堕。 551.3. 来源:《外台》卷十七引《经心录》。 55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52. 相似度75%:泽泻汤 552.1. 组成:泽泻半两,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杜仲(去粗皮,锉,炒)3分。 552.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52.3. 加:桂、白茯苓 552.4. 减:桂心、茯苓 552.5. 功效:五种腰痛。 552.6.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553. 相似度67%:理苓汤 553.1.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553.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53.3. 加:人参、猪苓、桂枝 563.4. 减:桂心、牛膝、杜仲 563.5. 功效:胃虚食滞,喘胀浮肿,小便不利。产后霍乱,脉紧细者。 563.6.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564. 相似度67%:二宜丸 564.1. 组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 564.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64.3. 加:猪苓、桂枝、人参 564.4. 减:桂心、牛膝、杜仲 564.5. 功效:泄泻。 564.6.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六引《梁氏总要方》。 565. 相似度62%:人参汤 565.1. 组成:人参2两,干姜4两,泽泻2两,桂心2两,甘草2两,茯苓4两,大黄1两。 565.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65.3. 加:人参、大黄 565.4. 减:白术、牛膝、杜仲 565.5. 功效:胃逆,干呕欲吐。 575.6. 来源:《医心方》卷九引《深师方》。 576. 相似度62%:苓术汤 576.1.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茯苓、白术、干姜(炮)、泽泻、桂心各等分。 576.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76.3. 加:附子 576.4. 减:甘草、牛膝、杜仲 576.5. 功效:冒暑遭雨,暑湿郁发,四肢不仁,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或入浴晕倒,口眼㖞斜,手足軃曳,皆湿温类也。 576.6. 来源:《三因》卷二。 577. 相似度62%:附子八物汤(方出《千金》卷八,名见《三因》卷三。) 577.1. 组成:附子3两,干姜3两,芍药3两,茯苓3两,人参3两,甘草3两,桂心3两,白术4两(1方去桂,用干地黄2两)。 577.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77.3. 加:附子、芍药、人参 577.4. 减:泽泻、牛膝、杜仲 577.5. 功效:风寒湿痹,四肢关节痛不可忍;疮疡阳气脱陷,畏寒吐泻,四肢厥逆。 587.6. 来源:方出《千金》卷八,名见《三因》卷三。 588. 相似度62%:茯苓白术汤 588.1. 组成:茯苓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桂心1两。 588.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88.3. 减:泽泻、牛膝、杜仲 588.4. 功效:冒暑毒,加以着湿,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湿。湿温寒热,头目疼痛,胸满妄言,多汗,两胫逆冷者。 588.5. 来源:《三因》卷五。 589. 相似度62%:木香理中汤 589.1.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木香、甘草、干姜。 589.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89.3. 加:人参、木香 589.4. 减:桂心、茯苓、泽泻、牛膝、杜仲 589.5. 功效:小儿疮疹。 589.6. 来源:《直指小儿》卷五。 5810. 相似度62%:白芍药汤 5810.1. 组成:白芍药1两半(煨),泽泻7钱,白术5钱,桂心2钱半,当归1钱半,干姜2钱,甘草3钱(炙)。 5910.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910.3. 加:白芍药、当归 5910.4. 减:茯苓、牛膝、杜仲 5910.5. 功效:小儿胃寒腹痛,至夜多啼。 5910.6. 来源:《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5911. 相似度62%:白术散 5911.1. 组成:茯苓8两,泽泻4两,白术3两,生姜3两,桂心3两,甘草1两。 5911.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5911.3. 加:生姜 5911.4. 减:牛膝、干姜、杜仲 5911.5. 功效:消渴,阴脉绝,胃反而吐食。 5911.6. 来源: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六。 5912. 相似度56%:白术汤 5912.1. 组成:白术、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桂心(不见火)、桔梗(炒)、干姜(炮)、人参(去芦)、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5912.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012.3. 加:厚朴、桔梗、人参、当归 6012.4. 减:泽泻、牛膝、杜仲 6012.5. 来源:《本事》卷二引庞老方。 6013. 相似度56%:温中汤 6013.1. 组成:干姜1分,厚朴1分,当归3分,桂心3分,甘草3分,人参2分,茯苓2分,白术2分,桔梗2分。 6013.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013.3. 加:厚朴、当归、人参、桔梗 6013.4. 减:泽泻、牛膝、杜仲 6013.5. 功效:小儿夏月积冷,洗浴过度,乳母亦将冷洗浴,以冷乳饮儿,致发壮热,忽值暴雨凉加之,儿下如水,胃气虚弱,面青肉冷,眼陷干呕者。 6013.6. 来源:《千金》卷十五。 6014. 相似度56%:人参汤 6014.1. 组成:人参1两,泽泻2两,甘草2两,桂心2两,橘皮3两,干姜3两,茯苓4两,青竹茹5两,大黄6两。 6014.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014.3. 加:人参、橘皮、青竹茹、大黄 6114.4. 减:白术、牛膝、杜仲 6114.5. 功效:胃虚反,食下咽便吐。 6114.6. 来源:方出《千金》卷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6115. 相似度56%:生附汤 6115.1. 组成:附子(生)1分,苍术半两(炒),杜仲(姜制炒)半两,生干姜1分,白术1分,茯苓1分,牛膝1分(酒浸,焙),厚朴1分(制),甘草(炙)1分。 6115.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115.3. 加:附子、苍术、生干姜、厚朴 6115.4. 减:桂心、泽泻、干姜 6115.5. 功效:受湿腰痛。 6115.6. 来源:《直指》卷十八。 6116. 相似度56%:白术调中汤 6116.1. 组成:白术半两,茯苓(去皮)半两,红皮(去白)半两,泽泻半两,干姜(炮)1分,官桂(去皮)1分,缩砂仁1分,藿香1分,甘草1两。 6116.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116.3. 加:红皮、官桂、缩砂仁、藿香 6116.4. 减:桂心、牛膝、杜仲 6216.5. 功效:中寒,痞闷急痛,寒湿相搏,吐泻腹痛。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涩,身凉不渴,或虽有阳热证,其脉迟者。 6216.6. 来源:《宣明论》卷十二。 6217. 相似度56%:大半夏汤 6217.1. 组成:人参1两,茯苓4两,青竹茹5两,大黄6两,橘皮3两,干姜3两,泽泻2两,甘草(炙)2两,桂心2两。 6217.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217.3. 加:人参、青竹茹、大黄、橘皮 6217.4. 减:白术、牛膝、杜仲 6217.5. 功效:胃反不受食,食已呕吐。 6217.6. 来源:《外台》卷八引《集验方》。 6218. 相似度50%:附子理中汤 6218.1. 组成:大附子(麦面包煨,去皮脐)、人参、白术、干姜(炒)、肉桂、陈皮、茯苓各等分,甘草(炙)减半。 6218.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218.3. 加:大附子、人参、肉桂、陈皮 6218.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6218.5. 功效:阴寒身战而重,语言声轻,气短,目睛口鼻出冷气,水浆不入者。 6318.6. 来源:《良朋汇集》卷二。 6319. 相似度50%:附子汤 6319.1. 组成:附子3枚,芍药3两,桂心3两,甘草3两,茯苓3两,人参3两,白术4两。 6319.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319.3. 加:附子、芍药、人参 6319.4. 减:泽泻、牛膝、干姜、杜仲 6319.5. 功效:风湿寒痹,骨节疼痛,皮肤不仁,肌肉重着,四肢缓纵。 6319.6. 来源:《千金》卷七。 6320. 相似度50%:附子散 6320.1. 组成: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桂心3分,白术3分,细辛3分,木香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6320.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320.3. 加:附子、吴茱萸、细辛、木香 6320.4. 减:茯苓、泽泻、牛膝、杜仲 6320.5. 功效:伤寒后,百日内未平复,合阴阳,遂成阴阳易病,四肢厥冷,心痛烦闷,手足拘拳。 6420.6. 来源:《圣惠》卷十四。 6421. 相似度50%:干地黄散 6421.1. 组成:生干地黄5斤,苁蓉8两,白术8两,巴戟天8两,麦门冬8两,茯苓8两,甘草8两,牛膝8两,五味子8两,杜仲8两,车前子5两,干姜5两。 6421.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421.3. 加:生干地黄、苁蓉、巴戟天、麦门冬、五味子、车前子 6421.4. 减:桂心、泽泻 6421.5. 功效: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 6421.6. 来源: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6422. 相似度50%:附子补中汤 6422.1. 组成:人参2两,干姜2两,白术2两,甘草2两,橘红1两,茯苓1两,附子1两。 6422.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422.3. 加:人参、橘红、附子 6422.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6422.5. 功效:溏泄不已。 6422.6. 来源:《易简》。 6523. 相似度50%: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6523.1. 组成:甘草2两,白术2两,干姜4两,茯苓4两。 6523.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523.3.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6523.4. 功效:肾着。寒湿下侵,身重,腰以下冷重而痛,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胞痹,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呕吐腹泻,妊娠下肢浮肿,或老年人小便失禁,男女遗尿,妇女年久腰冷带下等,属脾阳不足而有寒湿者。 6523.5. 来源:《金匮》卷中。 6524. 相似度50%:茯苓饮 6524.1. 组成:赤茯苓(去黑皮)2两,泽泻1两,干姜(炮)1两,白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6524.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524.3. 加:赤茯苓、桂 6524.4. 减:桂心、茯苓、牛膝、杜仲 6524.5. 功效:胃反吐逆,发渴饮水。 6524.6. 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6525. 相似度50%:茯苓小泽泻汤 6525.1. 组成:茯苓4两,泽泻4两,半夏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 6625.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625.3. 加:半夏 6625.4. 减:白术、牛膝、干姜、杜仲 6625.5. 功效:胃反,吐而渴者。 6625.6. 来源:《外台》卷八引《集验方》。 6626. 相似度50%:茯苓汤 6626.1. 组成:饴胶8两,白术4两,茯苓4两,干姜2两,甘草2两。 6626.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626.3. 加:饴胶 6626.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6626.5. 功效:肾着之为病,从腰以下冷痛而重如5000钱,腹肿。 6626.6. 来源:《医心方》卷六引《深师方》。 6627. 相似度50%:茯苓汤 6627.1. 组成:白茯苓(去黑皮)4两,泽泻2两,白术1两半,干姜(炮)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小麦2两。 6627.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627.3. 加:白茯苓、桂、小麦 6727.4. 减:桂心、茯苓、牛膝、杜仲 6727.5. 功效:乳石发,热甚口干。 6727.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6728. 相似度50%:茯苓术散 6728.1. 组成:白术1斤,茯苓4两,泽泻4两,猪苓4两,桂心半斤。 6728.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728.3. 加:猪苓 6728.4. 减:甘草、牛膝、干姜、杜仲 6728.5. 功效:发白及秃落。 6728.6. 来源:《外台》卷三十二引《深师方》。 6729. 相似度50%:茯苓琥珀汤 6729.1. 组成:茯苓(去皮)半两,琥珀半两、白术半两,泽泻1两,滑石7钱,木猪苓半两(去皮),甘草(炙)3钱,桂(去皮)3钱。 6729.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729.3. 加:琥珀、滑石、木猪苓、桂 6729.4. 减:桂心、牛膝、干姜、杜仲 6729.5. 功效:小便数而欠,日夜约去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脉沉缓,时时带数。 6829.6.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七。 6830. 相似度50%:茯苓白术汤 6830.1. 组成:茯苓、干姜(炮)、甘草(炙)、白术、辣桂、苍术(炒)各等分。 6830.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830.3. 加:辣桂、苍术 6830.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6830.5. 功效:中湿,身体痛重。 6830.6. 来源:《直指》卷三。 6831. 相似度50%:茯苓泽泻汤 6831.1. 组成:茯苓半斤,泽泻4两,甘草2两,桂枝2两,白术2两,生姜4两。 6831.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831.3. 加:桂枝、生姜 6831.4. 减:桂心、牛膝、干姜、杜仲 6831.5. 功效: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霍乱,吐利后,烦渴欲饮水。 6831.6. 来源:《金匮》卷中。 6832. 相似度50%:诃黎勒散 6932.1. 组成:诃黎勒皮3分,桂心半两,白术1两,泽泻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1分(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赤芍药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6932.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932.3. 加:诃黎勒皮、人参、陈橘皮、赤芍药、厚朴 6932.4. 减:茯苓、牛膝、杜仲 6932.5. 功效:霍乱呕吐,脾胃虚冷,气膈,不思饮食。 6932.6. 来源:《圣惠》卷四十七。 6933. 相似度50%:加味四苓散 6933.1. 组成:茯苓5分,猪苓5分,泽泻5分,白术5分,滑石1钱,栀子1钱,甘草2分,灯心30茎。 6933.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6933.3. 加:猪苓、滑石、栀子、灯心 6933.4. 减:桂心、牛膝、干姜、杜仲 6933.5. 功效:诸淋。 6933.6. 来源:《济阳纲目》卷九十一。 6934. 相似度50%:加味四君子汤 6934.1. 组成:人参随宜,白术2钱,茯苓1钱5分,甘草(炙)1钱,陈皮1钱,扁豆(炒)2钱,干姜(炮)钱半,山药(炒)1钱5分。 7034.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034.3. 加:人参、陈皮、扁豆、山药 7034.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7034.5. 功效:痢疾呕恶,或恶闻食气,胃虚有寒者。 7034.6. 来源:《会约》卷十。 7035. 相似度50%:加味理中汤 7035.1. 组成:干姜4分,肉桂4分,白术1钱,人参8分,陈皮8分,茯苓8分,甘草3分。 7035.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035.3. 加:肉桂、人参、陈皮 7035.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7035.5. 功效:足太阴脾经受症,脏寒,自利不渴、手足温,身无热,脉来沉而无力。 7035.6. 来源:《伤寒六书》卷四。 7036. 相似度50%:加味理中汤 7036.1. 组成:大附子(面包煨,去皮脐)、人参(去芦)、白术(去芦)、干姜(炒)、肉桂、陈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甘草(炙)减半。 7136.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136.3. 加:大附子、人参、肉桂、陈皮 7136.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7136.5. 功效:寒甚痼冷。 7136.6. 来源:《回春》卷三。 7137. 相似度50%:加味理中汤 7137.1.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附子、茯苓、苍术。 7137.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137.3. 加:人参、附子、苍术 7137.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7137.5. 功效:寒中腹胀,多溺涎涕,足软,胛脊、腰背、睾丸痛,并兼气虚者。 7137.6. 来源:《金鉴》卷四十。 7138. 相似度50%:加剂除湿汤 7138.1. 组成:苍术(炒)1两,白术1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2两,茯苓2两,橘红半两,辣桂半两,厚朴(制)半两。 7138.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238.3. 加:苍术、橘红、辣桂、厚朴 7238.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7238.5. 功效:气虚伤湿,身重腰疼,四肢微冷,或呕逆,或溏泄。 7238.6. 来源:《直指》卷三。 7239. 相似度50%:茴香四逆汤 7239.1. 组成:小茴香2钱,附子3钱,干姜1钱,破故纸2钱,杜仲5钱,茯苓2钱,甘草5分,大枣3个。 7239.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239.3. 加:小茴香、附子、破故纸、大枣 7239.4. 减:桂心、白术、泽泻、牛膝 7239.5. 功效:直中少阴,肾气厥逆,腹痛下利,手足厥冷,小便清利。 7239.6. 来源:《医醇剩义》卷一。 7240. 相似度50%:藿香安胃汤 7240.1. 组成:藿香、半夏、陈皮、白术、甘草、茯苓、干姜。 7240.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240.3. 加:藿香、半夏、陈皮 7240.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7340.5. 功效:胃寒呕吐不止。 7340.6. 来源:《伤寒全生集》卷二。 7341. 相似度50%:桂附汤 7341.1. 组成:附子(生,去皮脐)1两,桂心1两,干姜(炮)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茯苓1两,桃仁(去皮尖,面炒)1两。 7341.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341.3. 加:附子、芍药、桃仁 7341.4. 减:白术、泽泻、牛膝、杜仲 7341.5. 功效:少阴伤风,胸满,心烦,咽喉痛,自汗,腰疼连胻骨痠痛,呕吐涎沫,头痛,其脉沉弦者。 7341.6. 来源:《三因》卷四。 7342. 相似度50%:和解汤 7342.1. 组成:白芍药2分,桂2分,厚朴1两,甘草1两,干姜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半,茯苓1两半。 7342.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342.3. 加:白芍药、桂、厚朴、人参 7342.4. 减:桂心、泽泻、牛膝、杜仲 7342.5. 功效:血气虚弱,外感寒邪,身体疼倦,壮热恶寒,腹中(疒丂)痛,鼻塞头昏,痰多咳嗽,大便不调。 7442.6. 来源:《鸡峰》卷五。 7443. 相似度50%:甘草丸 7443.1. 组成:甘草3两,人参2两,远志3两,麦门冬2两,菖蒲3两,泽泻1两(如无,以白术代之),桂心1两,干姜2两,茯苓2两,大枣50枚。 7443.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443.3. 加:人参、远志、麦门冬、菖蒲、大枣 7443.4. 减:白术、牛膝、杜仲 7443.5. 功效:产后心虚不足,虚悸,心神不安,吸吸乏气,或若恍恍惚惚,不自觉知者。 7443.6. 来源:《千金》卷三。 7444. 相似度50%:寒水石汤 7444.1. 组成:寒水石5两,泽泻3两,茯苓3两,前胡3两,黄芩3两,柴胡2两,牛膝2两,白术2两,甘草(炙)2两,杏仁20粒(去皮尖、双仁)。 7444.2. 原方对照:桂心3两,白术4两,茯苓4两,甘草2两(炙),泽泻2两,牛膝2两,干姜2两,杜仲3两。 7444.3. 加:寒水石、前胡、黄芩、柴胡、杏仁 7444.4. 减:桂心、干姜、杜仲 7444.5. 功效:身中大热,胸心烦满毒热。 75HYPERLINK\l"_To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主管护师工作计划范例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工作总结
- 化学-湖南省佩佩教育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试题和答案
- 临床试验合作协议书范本
- 资产收购居间合同范本
- 委托投资协议书范本
- 社交电商品牌的营销模式创新
- 环保材料在科技产业中的创新发展
- 社交媒体平台下的隐私泄露风险分析
- 股票质押合同范本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新高考Ⅰ卷(含解析)
- (完整版)中心医院心血管学科的专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 劳动合同法草案的立法背景与创新黎建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 第三章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
- 服装QC尾期查货报告(中英双语)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医疗机构停业(歇业)申请书
- Counting Stars 歌词
- 肩锁关节脱位的分型及其endobutton手术治疗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