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6射干散_圣惠卷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射干散_圣惠卷十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 原方 241.1. 组成: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41.2. 功效:伤寒毒气攻咽喉痛,心烦燥热,胸膈滞闷,大小便难。 241.3. 来源:《圣惠》卷十。 24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242. 相似度78%:射干散 242.1. 组成:射干1两,犀角屑1两,玄参1两,川升麻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生用),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川芒消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242.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42.3. 加:黄芩、川芒消 242.4. 减:马牙消、木通 242.5. 功效:乳石发热,上攻头面,及咽喉肿塞,四肢烦热,不下饮食。 242.6. 来源:《圣惠》卷三十八。 243. 相似度78%:大黄散 243.1. 组成: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犀角屑3分,射干3分,川升麻3分,玄参2分,大青3分,络石3分,木通3分(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 243.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53.3. 加:大青、络石 253.4. 减:枳壳、马牙消 253.5. 功效:心脾热毒,生木舌,肿涩妨闷。 253.6. 来源:《圣惠》卷三十六。 254. 相似度67%:含化升麻丸 254.1. 组成:川升麻1分,川大黄1分(锉,微炒),玄参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射干1分,马牙消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254.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54.3. 加:杏仁 254.4. 减:枳壳、木通、犀角屑 254.5. 功效:热毒在肺脾,上焦壅滞,咽喉肿痛,心神烦闷。 254.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五。 255. 相似度67%:马蔺根散 255.1. 组成:马蔺根1两,川升麻1两,大黄3分(生用),射干3分,犀角屑半两,木通半两(锉),玄参1两,棘针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255.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65.3. 加:马蔺根、大黄、棘针 265.4. 减:枳壳、马牙消、川大黄 265.5. 功效:热病,咽喉闭塞,连舌肿疼。 265.6. 来源:《圣惠》卷十八。 266. 相似度67%:犀角散 266.1. 组成:犀角屑半两,黄耆(锉)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焙),川大黄1分,赤芍药1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分,木通(锉)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川大黄半两(锉,微炒)。 266.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66.3. 加:黄耆、麦门冬、赤芍药 266.4. 减:射干、川升麻、马牙消、玄参 266.5. 功效:小儿心肺气壅,脑热鼻干,心神烦躁,大小肠不利。 266.6. 来源:《圣惠》卷八十九。 267. 相似度67%:马蔺根散 267.1. 组成:马蔺根2两,川升麻1两,射干1两半,犀角屑2两,玄参2两半,木通1两(锉),(艹遽)麦1两,甘草半两(生,锉)。 267.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77.3. 加:马蔺根、(艹遽)麦 277.4. 减:枳壳、马牙消、川大黄 277.5. 功效:咽喉卒肿痛,热毒在胸膈。 277.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五。 278. 相似度67%:升麻散 278.1. 组成:川升麻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犀角屑1分,黄芩1分,川朴消半两,栀子仁1分,木通1分(锉),玄参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278.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78.3. 加:黄芩、川朴消、栀子仁 278.4.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 278.5. 功效:小儿心热,身上赤流,色如胭脂,皮肤壮热。 278.6. 来源:《圣惠》卷九十一。 279. 相似度67%:犀角散 279.1. 组成:犀角屑3分,独活3分,黄芩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玄参1两,射干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279.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89.3. 加:独活、黄芩 289.4. 减:枳壳、木通、川大黄 289.5. 来源:《圣惠》卷五。 2810. 相似度64%:犀角散 2810.1. 组成:犀角屑1两,漏芦1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川升麻半两,栀子仁1两,甘草3分(生锉),木通1两,麦门冬1两(去心),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知母1两,玄参1两。 2810.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810.3. 加:漏芦、栀子仁、麦门冬、知母 2810.4. 减:射干、马牙消 2810.5. 功效:缓疽。风热毒气,结聚肿痛,寒热不止。 2810.6. 来源:《圣惠》卷六十二。 2811. 相似度60%:络石散 2811.1. 组成:络石1两半,木通2两,川升麻、射干1两,犀角屑1两,玄参1两,栀子仁半两,桔梗1两半(去芦头),赤芍药1两,马牙消2两。 2811.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911.3. 加:络石、栀子仁、桔梗、赤芍药 2911.4. 减:枳壳、川大黄、甘草 2911.5. 功效:咽喉肿痛,热毒气在于胸心,及一切风热。 2911.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五。 2912. 相似度60%:射干散 2912.1. 组成:射干1两,天竺黄(研)1两,马牙消(研)1两,犀角屑半两,玄参半两,川升麻半两,白矾半两,白药半两,黄药半两,甘草(炙)半两。 2912.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2912.3. 加:天竺黄、白矾、白药、黄药 2912.4. 减:枳壳、木通、川大黄 2912.5. 功效:悬痈肿痛,咽喉不利,胸中烦热。 2912.6. 来源:《奇效良方》卷六十一。 2913. 相似度58%:含化犀角丸 2913.1. 组成:犀角屑半两,射干3分,黄药半两,子芩半两,郁金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天门冬1两(去心,焙),玄参半两,川升麻半两,络石叶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马牙消1两。 2913.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013.3. 加:黄药、子芩、郁金、天门冬、络石叶 3013.4. 减:枳壳、木通 3013.5. 功效:热病,心脾虚热,肺气暴壅,咽中肿痛,口舌干燥,咽津有妨,不下饮食。 3013.6. 来源:《圣惠》卷十八。 3014. 相似度58%:犀角散 3014.1. 组成:犀角屑3分,连翘1两,射干1两,栀子仁1两,川升麻1两,当归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木香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芍药1两,甘草1两(生锉),玄参1两。 3014.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014.3. 加:连翘、栀子仁、当归、木香、赤芍药 3014.4. 减:马牙消、木通 3014.5. 功效:石痈。热毒气盛,肿硬疼痛,口干烦闷。 3014.6. 来源:《圣惠》卷六十一。 3015. 相似度57%:升麻散 3015.1. 组成:川升麻1两,白蔹3分,玄参3分,木通3分(锉),羚羊角屑3分,漏芦3分,射干3分,木香3分,犀角屑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耆3分(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3115.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115.3. 加:白蔹、羚羊角屑、漏芦、木香、黄耆、杏仁 3115.4. 减:马牙消 3115.5. 功效:风热在脾胃,唇生肿核,结聚不散。 3115.6. 来源:《圣惠》卷三十六。 3116. 相似度56%:含化升麻丸 3116.1. 组成:川升麻1分,玄参1分,射干1分,百合1分,马蔺根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马牙消半两。 3116.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116.3. 加:百合、马蔺根 3116.4. 减:枳壳、木通、川大黄、犀角屑 3116.5. 功效:时气热毒上攻,咽喉疼痛,闭塞。 3116.6. 来源:《圣惠》卷十五。 3117. 相似度56%:玄参散 3217.1. 组成:玄参3分,川升麻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3分。 3217.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217.3.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木通 3217.4. 功效:心脾壅热,生木舌肿胀。 3217.5. 来源:《圣惠》卷三十六。 3218. 相似度56%:射干散 3218.1. 组成:射干1分,川升麻1分,百合1分,木通(锉)1分,桔梗(去芦头)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马牙消半两。 3218.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218.3. 加:百合、桔梗 3218.4. 减:枳壳、川大黄、玄参、犀角屑 3218.5. 功效:小儿脾肺壅热,咽喉肿痛痹。 3218.6. 来源:《圣惠》卷八十九。 3219. 相似度56%:大黄丸 3219.1. 组成: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3分(去心,焙),羚羊角屑3分,川升麻3分,生干地黄3分,犀角屑3分。 3319.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319.3. 加:麦门冬、羚羊角屑、生干地黄 3319.4. 减:射干、马牙消、木通、玄参 3319.5. 功效:肝脏壅热,心膈烦闷,头目不利。 3319.6. 来源:《圣惠》卷三。 3320. 相似度56%:大青散 3320.1. 组成:大青半两,川大黄半两(锉,微炒)1分,牛黄半分(细研)1分,朱砂(细研)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犀角屑1分,玄参1分,川升麻1分,栀子仁1分。 3320.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320.3. 加:大青、牛黄、朱砂、栀子仁 3320.4.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木通 3320.5. 功效:小儿气壅烦热,心躁目赤。 3320.6. 来源:《圣惠》卷八十三。 3321. 相似度56%:木通散 3421.1. 组成:木通1两(锉),大麻仁1两,玄参1两,川升麻1两,败酱1两,连翘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芒消1两,犀角屑1两。 3421.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421.3. 加:大麻仁、败酱、连翘、川芒消 3421.4.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甘草 3421.5. 功效:小儿瘰疬发盛,壮热烦躁,坐卧不安。 3421.6. 来源:《圣惠》卷九十。 3422. 相似度56%:马牙消煎 3422.1. 组成:马牙消1两半,木通(锉)1两半,升麻1两半,瞿麦穗1两半,犀角屑1两半,马蔺子1两半,射干1两,玄参1两。 3422.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422.3. 加:升麻、瞿麦穗、马蔺子 3422.4. 减:枳壳、川升麻、川大黄、甘草 3422.5. 功效:狗咽。气塞肿痛,气欲绝者。 3422.6.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3423. 相似度56%:犀角散 3523.1. 组成:犀角屑1两,石膏2两,木通1两(锉),川升麻1两,玄参1两,甘草半两(生锉),赤芍药1两,黄耆3分(锉),川朴消2两。 3523.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523.3. 加:石膏、赤芍药、黄耆、川朴消 3523.4.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川大黄 3523.5. 功效:发脑。疮未或已穴,脓出后,痛闷转甚,热乱脑中,若车马走动,痛楚不可忍。 3523.6. 来源:《圣惠》卷六十二。 3524. 相似度56%:射干散 3524.1. 组成:射干1两,川升麻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麝香1分(细研),前胡1两半(去芦头),犀角屑3分,羚羊角屑3分,甘草1两半(锉)。 3524.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524.3. 加:枳实、麝香、前胡、羚羊角屑 3524.4. 减:枳壳、马牙消、木通、玄参 3524.5. 功效:瘭疽。皮肉中忽生点子如麻豆,或大如桃李,肿痛不可忍。 3524.6. 来源:《圣惠》卷六十二。 3625. 相似度56%:犀角屑散 3625.1. 组成:犀角屑1两,葳蕤2两,荠苨1两,玄参1两,木通1两(锉),石膏2两,川升麻1两,甘草半两(生用),栝楼根1两。 3625.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625.3. 加:葳蕤、荠苨、石膏、栝楼根 3625.4.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川大黄 3625.5. 功效:乳石发动,心神烦闷,四肢壅热。 3625.6. 来源:《圣惠》卷三十八。 3626. 相似度56%:射干散 3626.1. 组成:射干3分,漏芦3分,川升麻3分,当归半两,桂心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木通3分(锉),马蔺子3分(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 3626.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626.3. 加:漏芦、当归、桂心、马蔺子 3626.4. 减:枳壳、马牙消、玄参、犀角屑 3626.5. 功效:热毒攻心脾,致生木舌,肿痛,兼咽喉不利。 3626.6. 来源:《圣惠》卷三十六。 3727. 相似度56%:漏芦散 3727.1. 组成:漏芦1两半,木通1两,蓝叶1两,犀角屑1两,栀子仁1两,玄参1两,川升麻1两,川朴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3727.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727.3. 加:漏芦、蓝叶、栀子仁、川朴消 3727.4.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川大黄 3727.5. 功效:热病,毒气攻皮肤,生疮痒痛。 3727.6. 来源:《圣惠》卷十八。 3728. 相似度56%:羚羊角散 3728.1. 组成:羚羊角屑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木通1两(锉),玄参1两,马牙消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栀子仁半两。 3728.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728.3. 加:羚羊角屑、防风、赤芍药、栀子仁 3728.4. 减:射干、川升麻、川大黄、犀角屑 3728.5. 功效:热毒上攻眼目,烦闷,头热,心躁,小便不利。 3728.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二。 3829. 相似度56%:连翘散 3829.1. 组成:连翘1两半,射干1两,沉香1两,紫檀香1两,犀角屑1两,川升麻1两,川芒消5两,玄参2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3829.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829.3. 加:连翘、沉香、紫檀香、川芒消 3829.4. 减:枳壳、马牙消、木通、川大黄 3829.5. 功效:风肿,欲结成脓。 3829.6. 来源:《圣惠》卷六十四。 3830. 相似度56%:蓝叶散 3830.1. 组成:蓝叶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川升麻半两,犀角屑3分,木通半两(锉),茯神半两,马牙消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3830.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830.3. 加:蓝叶、麦门冬、茯神 3830.4. 减:射干、枳壳、川大黄、玄参 3830.5. 功效:小儿漆疮,四肢壮热。 3830.6. 来源:《圣惠》卷九十一。 3931. 相似度56%:解毒散 3931.1. 组成:犀角屑3分(麸炒),川升麻半两,栀子仁2分,木通1两(锉),麦门冬3分(去心),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3分(生锉),葛根3分(锉),地骨皮1两。 3931.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931.3. 加:栀子仁、麦门冬、葛根、地骨皮 3931.4. 减:射干、马牙消、川大黄、玄参 3931.5. 功效:热毒发背,焮肿疼痛,烦热,渴。 3931.6. 来源:《圣惠》卷六十二。 3932. 相似度56%:解毒散 3932.1. 组成:犀角屑1两,木通(锉)1两,川升麻1两,赤芍药1两,川朴消1两,石膏2两,甘草(生,锉)半两,玄参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 3932.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3932.3. 加:赤芍药、川朴消、石膏、麦门冬 3932.4.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川大黄 3932.5. 功效:痈疽始觉。 3932.6. 来源:《圣惠》卷六十一。 4033. 相似度56%:玄参散 4033.1. 组成:玄参1两,川升麻半两,射干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4033.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033.3. 减:枳壳、马牙消、木通、犀角屑 4033.4. 功效:悬壅肿痛,不下饮食。 4033.5. 来源:《圣惠》卷三十五。 4034. 相似度56%:含化太阴玄精丸 4034.1. 组成:太阴玄精(细研)半两,川升麻半两,玄参半两,射干半两,寒水石(细研)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马牙消1两(细研)。 4034.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034.3. 加:太阴玄精、寒水石 4034.4. 减:枳壳、木通、川大黄、犀角屑 4034.5. 功效:时气热毒攻咽喉。 4034.6. 来源:《圣惠》卷十五。 4035. 相似度56%:络石散 4135.1. 组成:络石半两,玄参半两,川升麻半两,射干半两,子芩半两,木通(锉)半两,甘草1分(生用)。 4135.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135.3. 加:络石、子芩 4135.4. 减:枳壳、马牙消、川大黄、犀角屑 4135.5. 功效:伤寒,毒气攻咽喉痛。 4135.6. 来源:《圣惠》卷十。 4136. 相似度56%:升麻丸 4136.1. 组成:川升麻1分,玄参1分,射干1分,百合1分,马蔺根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马牙消半两。 4136.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136.3. 加:百合、马蔺根 4136.4. 减:枳壳、木通、川大黄、犀角屑 4136.5. 功效:时气热毒上攻,咽喉疼痛闭塞。 4136.6. 来源:《圣惠》卷十五。 4137. 相似度56%:犀角散 4237.1. 组成:犀角屑1两,射干1两半,马蔺根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马牙消1两半,甘草1两(生用)。 4237.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237.3. 加:马蔺根 4237.4. 减:川升麻、木通、川大黄、玄参 4237.5. 功效:喉痹气隔,胸滞咽肿。 4237.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五。 4238. 相似度56%:半夏散 4238.1. 组成: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玄参1两,川升麻1两半,犀角屑1两,黑豆皮1两,牛蒡子1两(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木香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4238.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238.3. 加:半夏、黑豆皮、牛蒡子、木香 4238.4. 减:射干、马牙消、木通、川大黄 4238.5. 功效:心脾风热,咽喉闭塞,口噤。 4238.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五。 4239. 相似度56%:犀角散 4339.1. 组成:犀角屑1两,川升麻1两,木通3两(锉),射干1两,前胡1两半(去芦头),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4339.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339.3. 加:前胡 4339.4. 减:枳壳、马牙消、玄参、甘草 4339.5. 功效:咽喉毒气所攻,气息不利,心胸烦闷。 4339.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五。 4340. 相似度56%:犀角散 4340.1. 组成:犀角屑3分,川升麻3分,黄芩3分,栀子仁3分,甘菊花3分,玄参3分,川大黄(锉碎,微炒)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4340.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340.3. 加:黄芩、栀子仁、甘菊花、麦门冬 4340.4. 减:射干、枳壳、马牙消、木通 4340.5. 功效:丹石毒上攻眼目,赤肿疼痛。 4340.6. 来源:《圣惠》卷三十二。 4341. 相似度56%:犀角散 4441.1. 组成:犀角屑半两,射干3分,柴胡1两(去苗),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川升麻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芩3分,川芒消1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 4441.2. 原方对照:射干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川升麻1两,马牙消1两,木通(锉)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玄参1两,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用)。 4441.3. 加:柴胡、黄芩、川芒消、麦门冬 4441.4. 减:枳壳、马牙消、木通、玄参 4441.5. 功效:阳毒伤寒。狂言乱走,面赤斑斑,咽喉干痛,心胸烦满,四肢拘急,小便赤黄。 4441.6. 来源:《圣惠》卷十一。 4442. 相似度56%:犀角散 4442.1. 组成:犀角屑1分,桔梗(去芦头)1分,络石叶1分,栀子仁1分,川升麻1分,甘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脓毒血症个案护理模板
- 英语通识阅读教程 文学篇 课件 Unit 4 Imagination and Future
- 血液透析的中心静脉的护理
-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5年小升初全真模拟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考前最后一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计算方法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5G知识介绍课件模板
- 昆明城市学院《工程力学A(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高三英语试题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试卷含解析
- 良好班风建设课件
-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B卷)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城区八校期中考试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
- 手术工作流程课件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 慢性肾病5期护理查房
- 常务副总经理职责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真题含解析
- 后勤岗位招聘面试题及回答建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