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真题一_第1页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真题一_第2页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真题一_第3页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真题一_第4页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真题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真题一1[单选题](江南博哥)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B.C.D.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与掌握。2[单选题]下列关于荷马史诗的描述正确的是()。A.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共24卷B.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古罗马全民族的光荣事迹,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C.《伊利亚特》叙述古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集中地描写了战争刚开始51天发生的事件D.《奥德赛》叙述英雄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两部各有24卷,A项错误;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古希腊全民族的光荣事迹,而不是古罗马,B项错误;《伊利亚特》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51天内发生的事件,C项错误。D项叙述正确,故本题选D。3[单选题]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的骑士文学最为兴盛。A.英国B.法国C.德国D.西班牙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2、13世纪是骑士文学的繁荣时期,且以法国为最盛。4[单选题]郭沫若的《女神》属于哪个文学团体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A.海派B.湖畔诗社C.创造社D.沉钟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团体,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等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5[单选题]《李尔王》中真诚、善良却被李尔王赶出家门的人物是()。A.埃德伽

B.考狄利娅C.里根D.高纳里尔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李尔王共有三个女儿高纳里尔、里根和考狄利娅,在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时,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得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因不愿阿谀奉承而被赶出家门。故B项正确。6[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作者和作品对应错误的是()。A.白居易——《长恨歌》B.崔颢——《黄鹤楼》C.欧阳修——《岳阳楼记》D.王安石——《伤仲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作。欧阳修的代表作是《醉翁亭记》。7[单选题]对下面的汉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字”的笔顺是,先写宝盖头“宀”,再写“一”横,最后写“了”B.编字典时将“机、床、村、极”等字编在一起,这些字都以“木”为部首,因此“木”也可称作义符字C.“休”,人倚木(树),表示休息,是个形声字D.节,“艹”字头,与植物有关,如“竹节”;结,“吉”字旁,与吉庆有关,如“张灯结彩”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先写“了”,最后写“一”;C项,“休”是个会意字;D项,“结”是“兰”旁。8[单选题]下列各组字形中无误的一项是()。A.披星戴月、一刀两段、融会贯通、走头无路B.九宵云外、再接再厉、无缘无故、专心至志C.轻飞曼、舞细滋慢长、闲情逸致、根深蒂固D.不言而喻挈而不舍直截了当迫不急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A项,“一刀两断”“走投无路”;B项,“九霄云外”“专心致志”;D项,“锲而不舍”“迫不及待”。9[单选题]陈白露是曹禺哪部话剧里的主角?()A.《日出》B.《北京人》C.《雷雨》D.《原野》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陈白露是曹禺作品《日出》中的人物,该话剧是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通过对半殖民地都市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10[单选题]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A.朗读B.快读C.背诵D.浏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11[填空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唐·自居易《忆江南》)参考解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2[填空题]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参考解析:大漠孤烟直13[填空题]刘绪源先生在《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中提出了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分别是爱的母题、自然的母题和__________。参考解析:顽童的母题14[填空题]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参考解析:忽如一夜春风来15[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参考解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16[简答题]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何积极作用?参考解析: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是指儿童在阅读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通过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

(3)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是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以其丰富的美感使儿童产生感情上的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陶冶儿童的思想情操,培养儿童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4)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是指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消遣和愉悦,寓教于乐。17[简答题]寓言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解析:寓言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结构简单,语言凝练,却极富表现力。

(2)寓言具有讽刺性和教育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3)寓言的故事情节具有虚构性。寓言的主角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更容易被人接受。

(4)寓言常用的手法有比喻、象征、夸张等。18[简答题]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参考解析: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知识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19[简答题]简述语文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的作用。参考解析:(1)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问题线索,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学生既有静态的听,又有动态的答,能在最大限度上维持心理活动对学习过程的指向和集中;

(3)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材料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0-22题。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①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①分:料,料想。20[简答题]查看材料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参考解析:A【解析】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而是诗人的心理感受。21[简答题]查看材料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参考解析: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羁旅行役之苦(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漂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发了诗人共鸣)。(意思对即可)22[简答题]查看材料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的作用有何不同?参考解析:杨诗中“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白诗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23[简答题]诵读叫醒太阳

①虽已不是学子,可每日清晨,仍爱好卷书诵读。当我耽于汉字的节奏与韵律,耽于文句的美妙与精彩,唇齿相扣,声音如青云出岫,一股清朗之气便油然而生,顿觉世间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此。

②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

③那时父亲常常外出打工,总选择在清晨出发。他的清晨是勤勉的。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

他对我训诫很多,其中一句几乎是我和他之间永远不会停止的脉动:一日之计在于晨。父亲身体力行的结果,就是我天蒙蒙亮就卷书诵读。小河边,芦苇地,田埂上;从黎明读到太阳出来,从喑哑读到声音嘹亮,从迷糊读到神清气爽。清晨诵读是对父亲的礼赞,诵读让父亲安心地一次次出征。

④记得那回年根,天下大雪不能出门。我便站在西院廊檐下诵读。父亲一早起来扫雪,他扫了门前扫屋后,最后迟迟疑疑来到院子里。父亲悄无声息地扫着,一下一下,提着气儿,生怕动静大了干扰我读书。我只得用足力气,提高嗓门,以示我的投入和沉迷。尽管如此,父亲只扫到我身后五步远就

停住了。直到我收起书回屋,他才接着去扫那堆雪。

⑤打那以后,每次晨读我都会想起那场雪,想起干活利落的父亲小心翼翼提着气儿扫雪的样子。

我记得那个早晨,除了琅琅书声外,世界异样地寂静,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

⑥初中以后,学习任务重了。诵读不仅在清晨进行,每天黄昏,或者星期天的下午,只要有空,我就会拿着书出去,到野地里,找一块无人的草坡,坐下来,静静地享受阅读。那时,我在那样的地方,读书之专注之投入——真的忘记了一切。一个下午背完一本书,手指在地上掘出一个深坑都不知道。

⑦一个午后,时间尚早,趁着父亲休息,我拿着课本悄悄去了河边,钻进了密不透风的芦苇丛,大声诵读起来。书越读越薄,我决心背下它。想不到父亲四处找我,他去了所有僻静的地方,我沉浸在诵读中,当然听不见他的呼唤。父亲越找越焦急,当他最后拨开重重的芦苇冲到我面前时,我由于太专心,竞吓得失声尖叫。父亲本想训斥我的话化成惊讶和静默。

⑧他不知道,找个僻静的地方高声诵读已经成了我学习的秘籍。不仅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甚至数学,我都用这样的方式诵读着。

⑨最难忘的是那个春夏之交的傍晚。当时正处于高考复习的紧张阶段。那天,在麦浪沙沙作响的原野深处,我埋下身子,朗声诵读。等我把带去的所有复习资料全部装进脑子,背得滚瓜烂熟,这才起身回去。

⑩黄昏走到了温柔的尽头,麦地均匀地呼吸着,麦浪不再起伏,好像大地和一切都做好了准备,迎接夜的来临。大自然吞吐着神秘而幽深的气息。我带着劳动者沉甸甸的疲惫与满足走在浅黄的麦地中间。蓦然回首,我看到无垠的淡黄色的麦田上方,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⑪眨眼间,这幅画就消失了,世间恢复了常态,我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回到学校了。之于我,那枚浑圆的夕阳似乎是一个美丽而又笃定的句号,它给了我答案,安慰了茫然、刻苦又不安的18岁。那一刻,我似乎告别了所有的忐忑,完全有理由相信前途的美好和光明。

⑫诵读让我顺利地走进了大学,而且是父亲理想中的中文系,我终于可以一辈子朗读和研习心爱的语文了。

⑬未曾想父亲因为透支太多,竟匆匆离世。换他一生,赢来的这份幸福,怎能不小心享用?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作者韩青辰,选文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我”学生时代有关诵读的几件事,填写下表。

2.第②段作者说:“当年爱上诵读只为父亲。”这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做概括。

3.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

为此,我愿意永远是那个清晨出发,用诵读叫醒太阳的人。

4.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

天空呈现出纯净的橘红色,在这橘红色之中,正含着一枚浑圆、宁静、深红如浆果的夕阳。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第①段可以看出,清晨诵读成了“我”的习惯,“我”在诵读中陶醉于优美的节奏与韵律、美妙与精彩,把诵读当作莫大的精神享受

B.第⑤段写“我”一直记得“父亲的脸上挂着稀有的笑意”,这写出父亲见“我”读书如此投入和沉迷,内心感到十分欣慰

C.第⑦段末尾写父亲的“惊讶和静默”。他惊讶是因为“我”竟躲到芦苇丛中读书;他静默是因为“我”听不见他的呼唤而十分恼怒以至于无语

D.第⑩段开头的“透支”一词,表明父亲为了家庭、为了“我”付出了过多的精力,这既体现了深厚的父爱,也包含着“我”的痛惜之情参考解析:1.【出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主要事件的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1)那回年根的早晨;(2)“我”沉浸在诵读中,父亲焦急地寻找“我”;(3)麦浪深处。

2.【出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

【参考答案】父亲只喜欢好读书的孩子;把清晨诵读当作对父亲的礼赞;让父亲安心地出征。

3.【出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为了不辜负父爱,“我”希望一直具有父亲勤勉的精神,沉浸在诵读中,赢得“前途的美好和光明”。

4.【出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黄昏时天空纯净的橘红与夕阳的深红相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我”陶醉于美景中而又满怀收获的喜悦之情(满足而又笃定的心境)。

5.【出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C

【专家详解】第⑦段末尾写父亲的“惊讶和静默”。他惊讶的是“我”竞躲到芦苇丛中如此专心读书;他静默是因为怕打扰我读书。24[简答题]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质的墙,如土墙、砖墙、人墙、篱笆墙、玻璃幕墙、花墙、城墙、防火墙、影壁墙等;也有精神的墙,如沟通的障碍、法规的限制、做人的原则、道德的底线等。筑一堵墙,可以多一分约束与安全;拆一堵墙,可以少一分封闭与隔膜。

要求:(1)请以“说墙”或“墙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文体自定;

(3)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参考解析:墙的故事

自古至今,我屹立在这里,风风雨雨。

我是一堵墙,一堵在秦始皇苛政下建造的墙。没错,我就是万里长城,一堵长长的城墙,我是用黎民的血肉和汗水筑就而成的,建造之日我就有了灵魂。

我是一堵隔开生死两界的墙。有一天,一女子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