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试题】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1页
【初中历史试题】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2页
【初中历史试题】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3页
【初中历史试题】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4页
【初中历史试题】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424页,总=sectionpages2525页试卷第=page2525页,总=sectionpages2525页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①②③应依次填写()

朝代在位皇帝盛世名称①文帝、景帝文景之治东汉光武帝③唐朝②开元盛世A.东汉、唐太宗、光武中兴 B.西汉、唐高宗、光武中兴

C.东汉、唐玄宗、王莽政权 D.西汉、唐玄宗、光武中兴

2.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A. B.

C. D.

3.《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如图是从七年级一名同学的笔记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请你帮他把笔记内容补充完整()

A.社会经济繁荣 B.社会风气开放 C.文化繁荣昌盛 D.科举制度完善

5.如图诗句反映的史实是(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6.宋太祖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哲宗时大臣刘挚说:“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安史之乱的结果 B.澶渊之盟的影响

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南宋偏安的屈辱

7.如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8.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A.生产工具的进步 B.水利工程的发展

C.农耕文明的发达 D.隋唐盛世的繁荣

9.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如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区划的局部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历史地图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个朝代?()

A.周朝 B.秦朝 C.宋朝 D.元朝

1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B.印刷术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C.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D.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12.《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

13.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呜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A.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 B.吴三桂引清入关

C.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宁城 D.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全城

14.万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力的象征,是世界奇迹,它始建于秦,明代达到完善地步。请说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西起止点()A.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

15.为了加强对如图①处所代表区域的有效管辖,清政府在此设立了()

A.按察使司 B.西域都护 C.宣政院 D.伊犁将军

16.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了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A.设立锦衣卫 B.大兴文字狱 C.设置转运使 D.设置军机处

17.如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开荒执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清政府前期推广种植甘薯 B.清政府前期重视兴修水利

C.清政府前期鼓励发展商业 D.清政府前期推行垦荒政策

18.“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抱天子兮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19.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人物与屠呦呦在同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是()A.李白 B.宋应星 C.李时珍 D.徐光启

20.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二、辨析改错(8分)

民族关系和谐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1)唐玄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2)北宋与辽、西夏对峙时期,在边界开设贸易场所“榷场”,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3)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4)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铁木真的带领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23题20分,共36分.)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唐朝的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共同意义?

材料二:宋朝是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是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基本政策。……贸易港口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各区域内港口大小并存、主次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等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已多达六十余个……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香料、矿石、马匹等;而出口商品大多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这表明中国在当时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为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宋代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海外贸易的表现。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对海外贸易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3)材料三郑和船队所载物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远航能够成功的原因。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

材料二:唐因隋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360百科在唐代,考中进士即具备做官资格,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通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四: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汤因比《历史研究》(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重大举措。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科举制的作用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回答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对“文明高度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4)材料四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套制度的“僵死的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四、分析与探究(16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有关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文明之光】

材料一: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1)“在黄河边思考”的是我国春秋时期哪位大思想家?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文明传播】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摘自《求是》(2)“打通(陆上)东西方大通道”的是谁?中国发明的哪项技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明交融】

材料三:《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3)《步辇图》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交往?

【文明之殇】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4)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文明之思】

材料五: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什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答案】D【考点】黄巾起义与东汉的衰亡“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出现的治世局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东汉光武帝在位时出现了光武中兴的治世局面。2.【答案】C【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隋唐的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以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为依托,考查筒车。【解答】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筒车,图C符合题意。

故选C。3.【答案】D【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治国策略。【解答】“君舟民水”思想引用说明太宗吸收隋亡教训,“任贤能、受谏诤”说明任用贤人,善于纳谏,故①②③正确,答案选D项;④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B,C三项错误。故选D。4.【答案】B【考点】隋唐开放的社会风气【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气象,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解答】由材料“唐朝达官贵人、平民百姓皆穿胡服”“卖胡饼的店铺兴盛”“武则天时,许多有才华的女性被选入宫参政议政”可知,这反映了唐朝时期生活受胡人的影响,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可以被选入宫参政议政,这些都体现了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5.【答案】D【考点】安史之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大量诗作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根据题干给出的“未休兵”可知该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

故选D。6.【答案】C【考点】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解析】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解答】宋太祖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哲宗时大臣刘挚说:“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重文轻武的政策。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7.【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解析】本题以示意图为依托,考查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解答】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因而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最合适的主题是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8.【答案】C【考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都江堰【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图片反映了农耕文明的发达。【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铁制农具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含嘉仓说明当时粮食的丰收,这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9.【答案】B【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忽必烈建立元朝【解析】本题考查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属于中档问题,解答比较困难。需要掌握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的具体情况。【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西夏、辽、北宋、南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各民族政权由并立逐步实现统一的过程。由图示中的箭头方向趋势,得出由北宋、辽、西夏的并立到金灭辽、北宋;再由南宋、金、西夏的并立到元灭西夏、金、南宋。所以选项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符合题意,正确;繁荣与开放是指隋唐时期,不符合题意,选项A错误;经济重心南移是反映的经济发展的趋势,应该发生在南宋时期,不符合题意,选项C错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清朝时期的重大措施,不合题意,选项D错误。10.【答案】D【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本题以我国古代某一时期行政区划的局部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史实。【解答】观察图片可知。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控制,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理大都附近及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11.【答案】A【考点】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故选A。12.【答案】A【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朱元璋加强皇权。朱元璋即位后,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明太祖还设立了锦衣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解答】“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稳固统治。明朝时期,明太祖为了强化封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13.【答案】A【考点】明朝的腐败与李自成起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北京。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据“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呜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14.【答案】A【考点】明长城和北京城【解析】本题考查明长城。【解答】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15.【答案】D【考点】清朝疆域图清朝对全国的统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疆域、伊犁将军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及据所学知识可知,图①处所代表区域是我国的西北地区。为了加强对如图①处所代表区域的有效管辖,清政府在此设立了伊犁将军。清乾隆帝时,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16.【答案】D【考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设置。题干关键信息“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解答】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于皇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了权柄。材料中“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设置军机处。D符合题意。17.【答案】D【考点】明朝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清朝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解答】题目给出的图片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朝开荒执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清政府推行垦荒政策。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18.【答案】B【考点】戚继光抗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解答】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题干中的这首军歌与戚继光有关。

故选B。19.【答案】C【考点】中国近现代科技教育文体事业的发展明朝三部科学巨著【解析】本题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李时珍。【解答】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物与屠呦呦在同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是李时珍。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在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20.【答案】D【考点】《红楼梦》【解析】本题以毛泽东的评价为依托,考查《红楼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据“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可知,这部书是《红楼梦》。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故选D。二、辨析改错(8分)【答案】错误,“唐玄宗”改为“唐太宗”正确,正确错误,“清朝”改为“元朝”错误,“铁木真”改为“渥巴锡”【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忽必烈建立元朝【解析】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主要考查了唐朝的民族关系、宋朝的民族关系的史实、元朝的建立、清朝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等知识,明确民族关系和谐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解答】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本题说法错误。把唐玄宗改为唐太宗。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这一机构的设立经济文化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故本题正确。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故本题说法错误。把清朝改为元朝。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铁木真的带领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本题中铁木真错误。铁木真是统一蒙古部落的首领。故本题说法错误。把铁木真改为渥巴锡。(1)错误改正:“唐玄宗”改为“唐太宗”。(2)正确。(3)错误改正:“清朝”改为“元朝”。(4)错误改正:“铁木真”改为“渥巴锡”。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16分,23题20分,共36分.)【答案】图一:鉴真东渡;图二: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贸易港口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进出口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主导地位增强;贸易制度完善等。(任答两条即可)“江海求利、以资国用”。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明朝国力雄厚;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技术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郑和下西洋【解析】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唐朝的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要求组织答案。【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成功。在日本,他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交流。唐太宗在位时,玄奘西游到天竺,在那里,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佛教文化,成为了著名的佛学大师。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根据材料“贸易港口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各区域内港口大小并存、主次分明,形成较为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可知宋代海外贸易的表现是贸易港口增多。根据材料“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红海及非洲东海岸等地,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已多达六十余个”可知,贸易范围扩大。根据材料“进口商品主要是一些原材料,如香料、矿石、马匹等;而出口商品大多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这表明中国在当时海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可知,进出口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主导地位增强。根据材料“为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宋代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可知,贸易制度完善。根据材料“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可知,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远航能够成功的原因是明朝国力雄厚;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中国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指南针在航海技术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答案】(1)进士科的创立。自主报名,择优录取。(2)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设立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作用: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和统治阶级的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要求,起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3)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宋代科举考试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任答一位即可)(4)八股文。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宋词和元曲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科举制的创立、完善和发展及八股取士的相关史实。【解答】(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进士科的创立。根据材料一“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可知这一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自主报名,择优录取。(2)根据材料二中两段文字记载,可知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重大举措是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设立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科举制的作用有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和统治阶级的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起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3)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