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产业发展成本组员:徐燕京张世祺马念第六章产业发展成本组员:徐燕京张世祺马念“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1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2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3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ClicktoaddTitle2ClicktoaddTitle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45“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1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2分工之谜广义的“协作”支付:三个层面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分工之谜广义的“协作”支付:三个层面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6.1.1分工之谜
两百年前,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详细阐述了分工的意义并对分工对于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惊叹不已。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1分工之谜两百年前,亚当·斯密在其《国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的。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1分工之谜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
如果说分工是人们获得的巨大收益,那么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就是协作。任何一种制度设计,只要它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分工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它就必然会产生协作这一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1分工之谜如果说分工是人们获得的巨大收益,那么人们为之付出的人们的活动效率必然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需要充分的挖掘分工的潜力;第二,必须降低分工的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1分工之谜人们的活动效率必然会涉及到两个方面:6.1“协作”的支付:企业内部的协调市场交换中的协调市场发展中的协调6.1.2广义的协作支付:三个层面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企业内部的协调市场交换中的协调市场发展中的协调6.1.2广1.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在泰勒制中已得到承认。2.微观层面的协调成本包括分工而产生的企业内部协调成本和企业间通过商品交换的外部协调成本,即交易成本。3.宏观层面的成本,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降低微观层面的成本,更需要降低由于产业发展而产生的产业间协调发展成本,我们把这一成本称为耦合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2广义的协作支付:三个层面1.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在泰勒制中已得到承认。2.微观层面的协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市场制度为什么会取代前资本主义的自然经济制度?答案完全可以从分工的巨大得益那里去找。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市场制度为什我们从分工的成本这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任何的经济活动的发生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信息,一个是激励。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我们从分工的成本这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任市场经济从两个方面大大降低分工成本:信息收集的完备性协作组织者的积极性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市场经济从两个方面大大降低分工成本:信息收集的完备性1信息搜集的完备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信息搜寻由一个部门或数个部门完成,或者可以说是由一小部分人完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搜寻是由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承担的。于是,计划经济信息搜寻的效率必然处于劣势。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1信息搜集的完备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信息搜寻由一个2协作组织者的积极性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是它将经济利益直接同个体联系在一起,无需经过集体这个中介。个体在市场经济中有充分的激励,但是计划经济却没有赋予个体直接追逐经济利益的自由。并且对于计划者来说它也缺乏做好协调工作的激励。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2协作组织者的积极性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最6.1.4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科斯的思考:如果市场的作用真的是无限的大,为什么它不能攻陷它内部的千千万万个堡垒?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4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科斯的思考:6市场经济也有协作支付,也就是交易成本,它包括:
1.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
2.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
3.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
4.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4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市场经济也有协作支付,也就是交易成本,它包括:6.1“协作当一个组织在不断地缩小的时候,其计划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在逐渐降低。但是,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却不会随着经济成员的减少而降低太多。那么,计划和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必然有一个交点。企业是一个试行计划和行政命令地方,它的范围较小,所以试行计划和行政命令所带来的成本要低于试行市场制度所带来的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4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当一个组织在不断地缩小的时候,其计划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耦合成本产生的必然性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耦合成本产生的必然性66.2.1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
1产业发展成本的实质:产业间的协作支付
由一个企业按照计划和行政指令同时生产不同的产品,所带来的协作支付要大于由市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支付。于是,由一个企业来组织多种产品的生产就让位于由不同的企业来分别生产不同的产品,然后通过市场交换。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1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1产业发展成本的实2耦合成本:协作支付在产业间的特定形式
产业间也有交易,但是这种交易在本质上市企业间的、个人间的交易,而非产业层面的交易。因此产业间很难说存在什么交易成本。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1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2耦合成本:协作支付在产业间的特定形式产业间也有交6.2.2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社会价值发展的成本社会价值发展的成本,在微观上表现为商品交换中的交易成本,在宏观上表现为社会总劳动时间动态分配中的耦合成本。如果深入到耦合成本产生的机理,就可以看出耦合成本在本质上是由于价值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它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动态分配过程造成的社会成本。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2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社会价值发展的成本社会由于价值的发展,产业的结构耦合、生态耦合和制度耦合三个层次上的耦合平衡关系将会在原有基础上被打破。价值发展反映到现实中有三个表现:(1)认识的滞后性(2)产业分工的物质属性,结构的动态合理性(3)结构、制度、生态的互动性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2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社会价值发展的成本由于价值的发展,产业的结构耦合、生态耦合和制度耦合三个层次上6.2.3耦合成本产生的必然性耦合成本是价值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首先,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由于某种行政隶属关系,必然要在中央、产业部门与地方之间,彼此进行复杂的讨价还价,由此需要支付大量的成本。其次,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的陈烨结构都有其物质载体,一定的产业结构格局一经形成,最终都由相应专用资产的物质性再现出来。这种专用资产用作某种用途以后,很难移作他用。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3耦合成本产生的必然性耦合成本是价值发展不平衡造成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三个成次的耦合成本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三个成次的耦合成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产业之间的关键问题就是产业的耦合。这个耦合分为三个层次。(1)产业内部不同体系,如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2)产业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口发展的耦合关系。(3)产业发展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所有制结构等诸多制度变量的耦合关系。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产业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产业向更加合理、更加高层次发展时,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动,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这是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产业之间存在着三种基本的耦合方式,分别是并联耦合、串联耦合和反馈耦合。(1)并联耦合指有多个需求或供给的产业之间的耦合。(2)串联耦合指多个连续的需求、供给联结的产业耦合。(3)反馈耦合指相互成为需求供给的产业耦合。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产业向更加合理、更加高层次发展2产业发展的生态耦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必须不断地同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产业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2产业发展的生态耦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必须不断地同自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
产业在向更加合理,更高层次发展时,也要求产业发展与各类制度变量耦合良好,协调发展。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朝阳产业逐渐转变成为夕阳产业。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产业在向更加合理,更高层次发展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柯达因战略问题错失了许多良机,于2011年10月传出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消息,造成股价暴跌。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
柯达于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利润之间的过渡和切换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柯达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投资,挤占了对数字技术和市场的投资,增大了退出/更新成本,使公司陷于“知错难改”,“船大难掉头”的窘境。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柯达于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成本
部门间的比例关系指的是部门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反映了部门间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就某一部门来看,是产出与其他部门需求的平衡。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成本部门间的比例关系指的从资源是否闲置的角度来分析:当产业的结构关联平衡度为1,耦合质量最好,资源得到全部的使用,闲置率为0。反之当产业内部体系的耦合质量水平较低时,结构关联不平衡度升高,资源的利用率就下降,资源的闲置增加,导致产出量缩减。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成本从资源是否闲置的角度来分析:当产业的结构关联2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耦合成本产业发展的生态耦合成本
=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2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耦合成本产业发展的生态耦合成本6.32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耦合成本(1)资源成本包括资源的维持费用、保护费用、更新和恢复资源以及再生、增值、提高资源存量的费用支出。(2)环境成本包括维护环境的支出、预防环境污染的支出、治理环境的费用和环境破换所带来的经济损失。(3)生态成本是一种引致性的累计成本,这是因为生态问题,如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等损害是逐步增长的,伴随人类生存逐渐显现出来的。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2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耦合成本(1)资源成本包括资源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1)随着产业的发展,原有的制度不再适应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产量的下降。(2)由于制度的改变导致制度耦合质量降低,从而导致产出量下降,影响并制约产业的发展。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1)随着产业的发展,原有的制度不
例如,一个地区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错误的地制定了主导产业发展路线,由此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例如,一个地区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错误的地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
2011年江西投产光伏达企业73家,在建项目50个。不仅形成了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配套产品及终端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且年产硅料、硅片、电池片分别可达210万吨、5950兆瓦、1335兆瓦。围绕引领和支撑江西未来发展的基点,江西把光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
2012年因遭受欧盟和美国“双反”调查,我们国家的光伏产业元气大伤。经过过去十年的大力发展,中国一跃成为国际光伏制造的大国,产能达全球的60%以上。然而,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我国光伏制造企业产能严重过剩,陷入大面积亏损和停产境地。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2011年江西投产光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性质提高产业体系的制度耦合质量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性质提高产业体系的制度耦合质量注重产业产业部门劳动率的变化的影响及时传递受阻社会总劳动时间调整不及时市场机制不完善增加多余社会劳动滞留时间耦合成本扩大计划调节市场调节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产业部门劳动率的变化的影响及时传递受阻社会总劳动时间调整不及6.4.1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质量通过技术革新通过产业融合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发展高科技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经济长波理论)、振兴支柱产业、调整衰退产业、保护幼稚产业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1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质量通过技术革新通过产业融1、促进产业创新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产业融合主要作用:主导产业群作用:先进性:高创新性、高增长性、高关联性、高扩散性扩散效应: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产生诱导;刺激相关主导产业群的产业资源效率提高;引起其他产业变革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1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质量1、促进产业创新产业融合主要作通过产业组织政策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政府或者市场实现制度的设计与规范必要性:1.对市场失灵的补充2.使落后国家培育优势产业,确立国际分工地位3.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重要性:产业与制度环境的耦合关系而由此带来成本问题需要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原则与条件针对性、连续性、主动性◆依据具体对象结合自身发展环境确立政策并明确各阶段各层次目标,量化指标考核◆长短期政策协调一致,判断化解实施对象的问题◆科学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外部条件:法律体系完备、信息完备、市场机制作用发挥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2提高产业体系的制度耦合质量通过产业组织政策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政府或者市场实现企业集团
以产权控制为基础、具有战略一致性,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
特征:企业集团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诸多企业为外围、多层次的组织结构(核心企业通过生产、销售、资金和管理上的绝对优势,控制其他成员企业按照企业集团的总体目标协调运行);在联合的纽带上,表现为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实行资产联合的高级的、深层的、相对稳定的企业联合组织;在联合体内部的管理体制上,表现为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既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又实行统一领导和分层管理的制度,建立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在联合体的规模和经营方式上,表现为规模巨大、实力雄厚,是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度多角化经营的企业联合体;与金融机构密切结合,具有强大的融资功能。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2提高产业体系的制度耦合质量企业集团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2提高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协调实质: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基础上目标:人得到充分发展情况下资源与生态环境也得到保护核心:发展(“生态持续”、“经济发展”)增长:量的增加,可以凭尺度衡量发展:现状改善、潜力发掘经济增长: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产出增长(量)手段经济发展:产出量的增加、结构方面的进步(量+质)目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相协调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3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协调实质:经济、环境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发展集约型增长方式,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增长、资源节约、环境改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第二产业是最大的能源消费者,单位产值能耗量大,迫切需要减轻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降低对资源的浪费→促使资源流向节约型、高效性产业,特别是少污染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业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问题突出,控制难度大废气、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排放人口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大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就业压力,并对环境社会施加影响→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就业人口素质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6.5.1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第二产业是最6.5.2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国际经济发展经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消除贫困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办法产业结构调整需要:1、调整三次产业比重;2、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较缓慢、产业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外部性成本高、产品结构初级化世界各国工业结构演进趋势:1、重工业化趋势2、高加工度化趋势3、劳动密集型为主→资金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主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6.5.2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国际经济发展经验:经济的快速增6.5.3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与关联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发展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有助于充分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综合国力目前处于供给结构低度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状态消费需求:农村市场也呈现出潜力消费结构:向高端化发展投资需求:向高级化发展出口结构: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创新是核心动力环保产业:提供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产品和服务部门循环产业:处理生产生活废物变为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过程→分别作为新产业部门加以发展与培育,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6.5.3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保证经济的总体可持续发展体系:从三次产业看:农业:兼顾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建立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工业:清洁节能的工业生产体系,加快重污染部门技术改造,建立少废弃物、少污染的工业体系,发展环保业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发展、节能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同环境协调的生态化生活服务体系从政策看: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建立高科技风险基金从区域经济角度:依据各地区相对优势发展主导产业群从可持续发展概念与消费观念看:通过影响大众消费行为改变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效益,尽量减少产业发展成本,发展以技术开发为先导的发展模式,加快结构创新,保证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产生影响笔者观点总结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6.5.3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总体可持续发展体系:产业发展综合考虑经济、社第七章产业融合第七章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概述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2产业融合的影响3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41产业融合概述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2产业融合的影响3产业融合的未7.1产业融合概述产业融合的定义产业融合的分类7.1产业融合概述产业融合的定义产业融合的分类7.1.1产业融合的定义1997欧委会“绿皮书”格林斯滕、卡恩纳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产业联盟与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角度的融合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收缩或消失从前分属于不同产业的两产业因技术进步或制度缓和而融合为一个产业外国研究:7.1产业融合概述7.1.1产业融合的定义1997欧委会“绿皮书”格林斯滕、中国研究:厉无畏、王慧敏马健产业间或同产业行业间相互融合至一体而逐步形成新产业1、发生基础是技术进步及放松管制2、发生在产业边界与交叉处3、改变了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产业融合:第五次长波刚到来的背景下,由于新技术进步及需求的变化不同产业间逐渐渗透边界逐渐模糊而形成新产业的现象及过程7.1.1产业融合的定义7.1产业融合概述中国研究:厉无畏、王慧敏马健产业间或同产业行业间相互融合至一7.1.2产业融合的分类替代性:产业间有相似特征或产品具有共同标准元素束互补性:两种或以上产品联合使用效果更好,现在联合比以前更好渗透型: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eg: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
交叉型:互补性产业间eg:农业旅游,工业旅游重组型:大类产业的子产业间eg:模糊智能洗衣机、绿色家电
替代型:具有相似特征及功能的独立产业在共同标准束下的整合互补型:具有互补性的若干独立产品在同一标准束下的高度兼容的整合结合型:原本各自独立产品在同一原件标准束通过功能渗透的整合基于数字化产业发生的融合eg:三网融合(即计算机、通讯和媒体的融合)
基于纳米技术产业发生的融合eg:纳米电子
基于生物技术产业发生的融合eg:生物芯片7.1产业融合概述7.1.2产业融合的分类替代性:渗透型:替代型:基于数字化产业分立的原因时代的背景:技术性的改变产业融合:机遇发展的动态过程产业融合对于产业发展的意义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产业分立的原因时代的背景:技术性的改变产业融合:机遇发展的动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1产业分立的原因技术的革新分工的深化需求的拉动新兴产业出现的原因——产业分立的经验主义的解释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1产业分立的原因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1产业分立的原因当人们需要某种新的产品或服务时,并且现有或新技术也具备了生产这种产品的可能性时,为什么要出现分工,即这些产品的生产要通过一批新的企业来完成,而不是在一个原有的企业内完成?追问回答企业组织不同产业所产生的组织成本大于市场调节这些不同产业之间的种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本。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1产业分立的原因当人们需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1产业分立的原因跨产业组织生产还具有以下成本
把时间分配在两种生产技术的管理所消耗的额外成本把时间分配在两种采购管理上所耗费的成本把时间分配在两种市场上所耗费的成本产业变动所带来的信息成本和重新组织的成本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1产业分立的原因跨产业组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1产业分立的原因结论:不同的市场需求,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生产过程是产业分立的关键。如果一种新的技术可以更有效率的生产出以前必须用两种技术生产的属于两种产业的不同产品,那么,一个产业同时组织不同产业的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从而为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如果由于信息技术的原因又使由信息带来的组织成本大大降低,这种可能性就会进一步加大。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1产业分立的原因结论:不12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345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脑力劳动的大分工五次社会大分工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2时代的背景:技术性质的改变12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345专门从事商品交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2时代的背景:技术性质的改变从第二次长波到第四次长波,产业内部越分越细,产业分立也愈演愈烈,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一背景下迅速加速。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大多发生在本产业边界内部而不是发生在各产业边界,或者说,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向外开拓性的,而非是前后贯穿性的。从20世纪末我们进入了第五次长波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不再仅仅是“前向的”或“向外的”,而是“回顾的”或“贯穿的”。在本次长波中,人们普遍预测数字化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将成为诸多技术中的核心技术。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2时代的背景:技术性质的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2时代的背景:技术性质的改变数学化技术是迄今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数学化技术在操作自己的产业即数字产业的同时,也在改造诸多原有产业,从而促进诸多产业的融合。在数字技术刚刚出现不久,人们就观察到了计算、印刷、广播等产业的交叉和融合。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开始走向产业融合,这事发生在基于数字化技术产业基础上的。在数字化的巨大冲击下,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特别是物流)、制造业的产业也在高速进行。现在看来,数字化产业的突破给产业融合提供了一个制成的技术平台,使得处于产业边缘的特定技术不断进步,价值越来越多地来源于产业的边界,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产业边界的模糊,产业融合得以产生。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2时代的背景:技术性质的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3产业融合:基于发展的动态过程第一阶段:新技术的出现,同时诞生新兴产业。——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新技术开始对旧产业进行改造,同时完成新旧产业的融合。——初始阶段第三阶段:新技术开始在许多旧产业中扩散,完成了更大范围的产业融合。——拓展阶段第四阶段:诸多新技术和被改造过的诸多产业共同聚集了多种技术、并囊括了诸多产业之力量的产品。——提升阶段第五阶段:借助于那些同时使用了不同技术的产品,不同企业从联合过渡到了融合,从而在单项技术的扩散所带来的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更深程度的融合。——成熟阶段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3产业融合:基于发展的动态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3产业融合:基于发展的动态过程图:产业融合的动态过程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3产业融合:基于发展的动态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4产业融合对于产业发展的意义1、产业融合发展直接促进产业创新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步伐3、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新商机和市场7.2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7.2.4产业融合对于产业发展的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组织的变化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7.3产业融合的影响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产业融合引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1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1、产业分类的简单介绍
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产业有不同的划分方法,目前各国比较普遍采用的有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分类法、产业的发展前景分类法等等。(1)三次产业划分法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狩猎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矿业、建筑业、公共事业;第三产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库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国防、政府、个人服务业等等。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1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1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2)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分类法
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3)产业的发展前景分类法
朝阳产业夕阳产业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1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1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2、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在三次产业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的新情况,划分四次产业。在产业融合化的趋势下,单纯的将产业划分为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并不能准确反映特定产业发展的趋势,企业通过信息化创新可以打破原有的产业界限或创造出全新的产业。某些夕阳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创造出新兴产业是产业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1产业融合对产业分类的影响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2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1、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过程传统工业时代的产业结构合理化,通常是在增加物耗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产业间中间产品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工业化的迂回生产方式决定其结构动态平衡必须以过高的产业闲置率为代价。产业融合导致了两类成本的降低:第一类是削减了物质生产和流通的中间环节,缩短了生产和产品周期,使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相应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第二类是信息技术及网络的运用使部门间交易中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2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结构变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2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2、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与产业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以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以新的管理思维来指导生产过程,使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价值创造速度也大大加快了,但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间的差距见见缩小了。这种趋同的趋势,将彻底改变产业依次演进的规律性,使其难以再继续明显、准确地反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真是进程。产业融合往往并不是实体产品间的融合,而是产业间知识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技术和服务的融合。我们认为,产业融合趋势体现为整个产业的发展以知识密集型为主。产业结构的知识密集型发展不仅仅指知识产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数量增多或相对规模扩大,更主要指所有产业部门的知识含量或密集程度提高。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2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结构变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3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组织的变化1、产业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1)新参与者导致竞争的加剧——产业融合改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2)新市场的开辟导致了竞争的加剧——产业融合使得产业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传统的产品的市场边界也出现了交叉和模糊化。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3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组织的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3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组织的变化2、产业融合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产业融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边界的消失、市场的扩张、产业的发展都使得处于这种环境下的企业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角色,在合作者和竞争者间摇摆。如何才能使自己在变化莫测的产业融合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呢?方法之一是实行小规模、连续性、前瞻性的试验性行为。方法之二是采取边缘性竞争的战略。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3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组织的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3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组织的变化3、产业融合对市场绩效的影响
产业融合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它的直接结果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吸引很多新的企业进入,降低垄断成本,加剧竞争,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产品的差异化仍然存在,这种差异化可能更多地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偏好,对某种品牌的认同,以及消费习惯等。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3产业融合引起的产业组织的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4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1、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政府在促进产业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在产业融合中起不到政府指引的作用,它不应该为了引导产业融合而特别地调整产业政策。政府既不能采用一种无为的模式,也不能采用积极的模式。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4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制定的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4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1、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政府在促进产业融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指定的产业政策旨在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融合环境,这个环境包括良好的技术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良好的法律环境和良好的公共设施环境。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4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制定的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4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2、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政策在信息产业的融合过程的变更能体现出产业政策的重要性。美国电信业的发展可上溯到1876年贝尔电话公司发明电话,其后的AT&T认为电话在发展的趋势上将是一种普遍和惠普行的服务。当时的管制性垄断政策在美国电信业初期发展中功不可没。进入50年代,各项新技术开始出现。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法律和行业管理等不断创新跟上步伐,50年代围绕着AT&T与其下属的WesternElectric间排外性合作的两次反垄断案为电信改组的前奏。产业政策开始顺应产业融合的潮流改变。电信法修正的结果就是打破垄断,大大减低了进入壁垒,导致信息产业爆发式发展。7.3产业融合的影响7.3.4产业融合对政府政策制定的7.4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纳米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7.4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纳米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7.4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7.4.1纳米技术产业纳米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融合纳米技术产业和环境产业的融合纳米技术产业和环保能源产业的融合纳米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融合纳米技术产业和材料产业的融合纳米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7.4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7.4.1纳米技术产业纳米技术产7.4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7.4.2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和农业的融合生物技术产业和食品产业的融合生物技术产业与环保产业的融合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的融合生物技术产业与能源产业的融合7.4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7.4.2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产业发展成本分析课件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第六章产业发展成本组员:徐燕京张世祺马念第六章产业发展成本组员:徐燕京张世祺马念“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1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2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3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ClicktoaddTitle2ClicktoaddTitle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45“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1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2分工之谜广义的“协作”支付:三个层面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分工之谜广义的“协作”支付:三个层面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6.1.1分工之谜
两百年前,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详细阐述了分工的意义并对分工对于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惊叹不已。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1分工之谜两百年前,亚当·斯密在其《国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够提供优质高效劳动产品的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利润和高价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深刻的含义就是由社会分工得出的。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1分工之谜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
如果说分工是人们获得的巨大收益,那么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就是协作。任何一种制度设计,只要它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分工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它就必然会产生协作这一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1分工之谜如果说分工是人们获得的巨大收益,那么人们为之付出的人们的活动效率必然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需要充分的挖掘分工的潜力;第二,必须降低分工的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1分工之谜人们的活动效率必然会涉及到两个方面:6.1“协作”的支付:企业内部的协调市场交换中的协调市场发展中的协调6.1.2广义的协作支付:三个层面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企业内部的协调市场交换中的协调市场发展中的协调6.1.2广1.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在泰勒制中已得到承认。2.微观层面的协调成本包括分工而产生的企业内部协调成本和企业间通过商品交换的外部协调成本,即交易成本。3.宏观层面的成本,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降低微观层面的成本,更需要降低由于产业发展而产生的产业间协调发展成本,我们把这一成本称为耦合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2广义的协作支付:三个层面1.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在泰勒制中已得到承认。2.微观层面的协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市场制度为什么会取代前资本主义的自然经济制度?答案完全可以从分工的巨大得益那里去找。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市场制度为什我们从分工的成本这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任何的经济活动的发生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信息,一个是激励。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我们从分工的成本这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任市场经济从两个方面大大降低分工成本:信息收集的完备性协作组织者的积极性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市场经济从两个方面大大降低分工成本:信息收集的完备性1信息搜集的完备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信息搜寻由一个部门或数个部门完成,或者可以说是由一小部分人完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搜寻是由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承担的。于是,计划经济信息搜寻的效率必然处于劣势。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1信息搜集的完备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信息搜寻由一个2协作组织者的积极性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是它将经济利益直接同个体联系在一起,无需经过集体这个中介。个体在市场经济中有充分的激励,但是计划经济却没有赋予个体直接追逐经济利益的自由。并且对于计划者来说它也缺乏做好协调工作的激励。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3降低“协作”支付:市场制度存在的缘由2协作组织者的积极性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最6.1.4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科斯的思考:如果市场的作用真的是无限的大,为什么它不能攻陷它内部的千千万万个堡垒?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4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科斯的思考:6市场经济也有协作支付,也就是交易成本,它包括:
1.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
2.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
3.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
4.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4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市场经济也有协作支付,也就是交易成本,它包括:6.1“协作当一个组织在不断地缩小的时候,其计划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在逐渐降低。但是,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却不会随着经济成员的减少而降低太多。那么,计划和市场所带来的交易成本必然有一个交点。企业是一个试行计划和行政命令地方,它的范围较小,所以试行计划和行政命令所带来的成本要低于试行市场制度所带来的成本。6.1“协作”的支付:经济发展成本的实质6.1.4市场制度的协作支付:科斯的交易成本当一个组织在不断地缩小的时候,其计划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耦合成本产生的必然性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耦合成本产生的必然性66.2.1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
1产业发展成本的实质:产业间的协作支付
由一个企业按照计划和行政指令同时生产不同的产品,所带来的协作支付要大于由市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支付。于是,由一个企业来组织多种产品的生产就让位于由不同的企业来分别生产不同的产品,然后通过市场交换。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1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1产业发展成本的实2耦合成本:协作支付在产业间的特定形式
产业间也有交易,但是这种交易在本质上市企业间的、个人间的交易,而非产业层面的交易。因此产业间很难说存在什么交易成本。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1从交易成本到耦合成本2耦合成本:协作支付在产业间的特定形式产业间也有交6.2.2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社会价值发展的成本社会价值发展的成本,在微观上表现为商品交换中的交易成本,在宏观上表现为社会总劳动时间动态分配中的耦合成本。如果深入到耦合成本产生的机理,就可以看出耦合成本在本质上是由于价值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它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动态分配过程造成的社会成本。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2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社会价值发展的成本社会由于价值的发展,产业的结构耦合、生态耦合和制度耦合三个层次上的耦合平衡关系将会在原有基础上被打破。价值发展反映到现实中有三个表现:(1)认识的滞后性(2)产业分工的物质属性,结构的动态合理性(3)结构、制度、生态的互动性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2耦合成本的内在根据:社会价值发展的成本由于价值的发展,产业的结构耦合、生态耦合和制度耦合三个层次上6.2.3耦合成本产生的必然性耦合成本是价值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首先,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由于某种行政隶属关系,必然要在中央、产业部门与地方之间,彼此进行复杂的讨价还价,由此需要支付大量的成本。其次,任何社会经济条件下的陈烨结构都有其物质载体,一定的产业结构格局一经形成,最终都由相应专用资产的物质性再现出来。这种专用资产用作某种用途以后,很难移作他用。6.2产业发展成本的一般讨论6.2.3耦合成本产生的必然性耦合成本是价值发展不平衡造成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三个成次的耦合成本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三个成次的耦合成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产业之间的关键问题就是产业的耦合。这个耦合分为三个层次。(1)产业内部不同体系,如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2)产业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口发展的耦合关系。(3)产业发展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所有制结构等诸多制度变量的耦合关系。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产业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产业向更加合理、更加高层次发展时,产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动,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这是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产业之间存在着三种基本的耦合方式,分别是并联耦合、串联耦合和反馈耦合。(1)并联耦合指有多个需求或供给的产业之间的耦合。(2)串联耦合指多个连续的需求、供给联结的产业耦合。(3)反馈耦合指相互成为需求供给的产业耦合。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产业向更加合理、更加高层次发展2产业发展的生态耦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必须不断地同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产业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2产业发展的生态耦合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必须不断地同自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
产业在向更加合理,更高层次发展时,也要求产业发展与各类制度变量耦合良好,协调发展。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朝阳产业逐渐转变成为夕阳产业。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产业在向更加合理,更高层次发展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ny,简称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柯达因战略问题错失了许多良机,于2011年10月传出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的消息,造成股价暴跌。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Compa
柯达于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利润之间的过渡和切换时机把握不当,造成柯达大量资金用于传统胶片工厂生产线和冲印店设备的低水平简单重复投资,挤占了对数字技术和市场的投资,增大了退出/更新成本,使公司陷于“知错难改”,“船大难掉头”的窘境。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1三个层次的耦合关系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柯达于对于现有技术带来的现实利润和新技术带来的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成本
部门间的比例关系指的是部门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反映了部门间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状况,就某一部门来看,是产出与其他部门需求的平衡。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成本部门间的比例关系指的从资源是否闲置的角度来分析:当产业的结构关联平衡度为1,耦合质量最好,资源得到全部的使用,闲置率为0。反之当产业内部体系的耦合质量水平较低时,结构关联不平衡度升高,资源的利用率就下降,资源的闲置增加,导致产出量缩减。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1产业发展的结构耦合成本从资源是否闲置的角度来分析:当产业的结构关联2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耦合成本产业发展的生态耦合成本
=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2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耦合成本产业发展的生态耦合成本6.32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耦合成本(1)资源成本包括资源的维持费用、保护费用、更新和恢复资源以及再生、增值、提高资源存量的费用支出。(2)环境成本包括维护环境的支出、预防环境污染的支出、治理环境的费用和环境破换所带来的经济损失。(3)生态成本是一种引致性的累计成本,这是因为生态问题,如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等损害是逐步增长的,伴随人类生存逐渐显现出来的。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2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耦合成本(1)资源成本包括资源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1)随着产业的发展,原有的制度不再适应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产量的下降。(2)由于制度的改变导致制度耦合质量降低,从而导致产出量下降,影响并制约产业的发展。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1)随着产业的发展,原有的制度不
例如,一个地区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错误的地制定了主导产业发展路线,由此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例如,一个地区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错误的地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
2011年江西投产光伏达企业73家,在建项目50个。不仅形成了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配套产品及终端应用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且年产硅料、硅片、电池片分别可达210万吨、5950兆瓦、1335兆瓦。围绕引领和支撑江西未来发展的基点,江西把光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
2012年因遭受欧盟和美国“双反”调查,我们国家的光伏产业元气大伤。经过过去十年的大力发展,中国一跃成为国际光伏制造的大国,产能达全球的60%以上。然而,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我国光伏制造企业产能严重过剩,陷入大面积亏损和停产境地。6.3产业发展成本的内容6.3.2三个层次的耦合成本3产业发展的制度耦合成本2011年江西投产光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性质提高产业体系的制度耦合质量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性质提高产业体系的制度耦合质量注重产业产业部门劳动率的变化的影响及时传递受阻社会总劳动时间调整不及时市场机制不完善增加多余社会劳动滞留时间耦合成本扩大计划调节市场调节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产业部门劳动率的变化的影响及时传递受阻社会总劳动时间调整不及6.4.1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质量通过技术革新通过产业融合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发展高科技产业主导产业选择(经济长波理论)、振兴支柱产业、调整衰退产业、保护幼稚产业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1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质量通过技术革新通过产业融1、促进产业创新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产业融合主要作用:主导产业群作用:先进性:高创新性、高增长性、高关联性、高扩散性扩散效应: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出现产生诱导;刺激相关主导产业群的产业资源效率提高;引起其他产业变革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1提高产业发展结构的耦合质量1、促进产业创新产业融合主要作通过产业组织政策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政府或者市场实现制度的设计与规范必要性:1.对市场失灵的补充2.使落后国家培育优势产业,确立国际分工地位3.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重要性:产业与制度环境的耦合关系而由此带来成本问题需要合理制定产业政策原则与条件针对性、连续性、主动性◆依据具体对象结合自身发展环境确立政策并明确各阶段各层次目标,量化指标考核◆长短期政策协调一致,判断化解实施对象的问题◆科学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外部条件:法律体系完备、信息完备、市场机制作用发挥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2提高产业体系的制度耦合质量通过产业组织政策通过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政府或者市场实现企业集团
以产权控制为基础、具有战略一致性,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
特征:企业集团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以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诸多企业为外围、多层次的组织结构(核心企业通过生产、销售、资金和管理上的绝对优势,控制其他成员企业按照企业集团的总体目标协调运行);在联合的纽带上,表现为以经济技术或经营联系为基础、实行资产联合的高级的、深层的、相对稳定的企业联合组织;在联合体内部的管理体制上,表现为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既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又实行统一领导和分层管理的制度,建立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在联合体的规模和经营方式上,表现为规模巨大、实力雄厚,是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度多角化经营的企业联合体;与金融机构密切结合,具有强大的融资功能。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2提高产业体系的制度耦合质量企业集团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2提高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协调实质: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基础上目标:人得到充分发展情况下资源与生态环境也得到保护核心:发展(“生态持续”、“经济发展”)增长:量的增加,可以凭尺度衡量发展:现状改善、潜力发掘经济增长: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服务在内的产出增长(量)手段经济发展:产出量的增加、结构方面的进步(量+质)目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相协调6.4降低耦合成本的途径6.4.3注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协调实质:经济、环境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发展集约型增长方式,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增长、资源节约、环境改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总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第二产业是最大的能源消费者,单位产值能耗量大,迫切需要减轻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降低对资源的浪费→促使资源流向节约型、高效性产业,特别是少污染高产出的高新技术业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问题突出,控制难度大废气、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的大量排放人口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大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就业压力,并对环境社会施加影响→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就业人口素质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6.5.1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资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我国第二产业是最6.5.2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国际经济发展经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消除贫困及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办法产业结构调整需要:1、调整三次产业比重;2、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比重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较缓慢、产业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外部性成本高、产品结构初级化世界各国工业结构演进趋势:1、重工业化趋势2、高加工度化趋势3、劳动密集型为主→资金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主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6.5.2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国际经济发展经验:经济的快速增6.5.3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与关联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发展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有助于充分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综合国力目前处于供给结构低度化和需求结构高级化状态消费需求:农村市场也呈现出潜力消费结构:向高端化发展投资需求:向高级化发展出口结构:向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变创新是核心动力环保产业:提供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的产品和服务部门循环产业:处理生产生活废物变为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过程→分别作为新产业部门加以发展与培育,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率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6.5.3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保证经济的总体可持续发展体系:从三次产业看:农业:兼顾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建立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工业:清洁节能的工业生产体系,加快重污染部门技术改造,建立少废弃物、少污染的工业体系,发展环保业第三产业:信息产业发展、节能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同环境协调的生态化生活服务体系从政策看: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建立高科技风险基金从区域经济角度:依据各地区相对优势发展主导产业群从可持续发展概念与消费观念看:通过影响大众消费行为改变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效益,尽量减少产业发展成本,发展以技术开发为先导的发展模式,加快结构创新,保证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产生影响笔者观点总结6.5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产业结构调整6.5.3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构建新的产业结构体系总体可持续发展体系:产业发展综合考虑经济、社第七章产业融合第七章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概述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2产业融合的影响3产业融合的未来方向41产业融合概述产业融合的动态形成2产业融合的影响3产业融合的未7.1产业融合概述产业融合的定义产业融合的分类7.1产业融合概述产业融合的定义产业融合的分类7.1.1产业融合的定义1997欧委会“绿皮书”格林斯滕、卡恩纳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产业联盟与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角度的融合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收缩或消失从前分属于不同产业的两产业因技术进步或制度缓和而融合为一个产业外国研究:7.1产业融合概述7.1.1产业融合的定义1997欧委会“绿皮书”格林斯滕、中国研究:厉无畏、王慧敏马健产业间或同产业行业间相互融合至一体而逐步形成新产业1、发生基础是技术进步及放松管制2、发生在产业边界与交叉处3、改变了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产业融合:第五次长波刚到来的背景下,由于新技术进步及需求的变化不同产业间逐渐渗透边界逐渐模糊而形成新产业的现象及过程7.1.1产业融合的定义7.1产业融合概述中国研究:厉无畏、王慧敏马健产业间或同产业行业间相互融合至一7.1.2产业融合的分类替代性:产业间有相似特征或产品具有共同标准元素束互补性:两种或以上产品联合使用效果更好,现在联合比以前更好渗透型: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eg: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
交叉型:互补性产业间eg:农业旅游,工业旅游重组型:大类产业的子产业间eg:模糊智能洗衣机、绿色家电
替代型:具有相似特征及功能的独立产业在共同标准束下的整合互补型:具有互补性的若干独立产品在同一标准束下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共享汽车使用协议5篇
- 2024年短期租赁带司机汽车合同2篇
- 解除合同协议书格式
- 认错保证书怎么写才诚恳
- 设备检修保养合同
- 设计勘察分包合同格式
- 诚信经营物流担保
- 语文大专历史知识卷
- 语文课争议的背后大学教育的问题
- 课堂纪律的保证书
- DL-T5498-2015330kV-50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给小树穿冬装》
- 普法学法知识竞赛题库(完整版)
- 2024年上海春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作文范文
- 2024-2030年中国丙型肝炎病毒(HCV)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年浙江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招聘硕士以上毕业生(气象类)历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保护性约束课件
- 幼儿园幼儿安全教育教师用书(中)上册
- (2024年)全新信息安全课件
- 经典文学里的人生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