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单元概述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传统的经济体制已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引发了各种矛盾。俄国率先突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斯大林等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使苏联成为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但也有严重的不足。为此,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失误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在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诞生的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分水岭,即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主导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二战后,罗斯福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各国效仿,导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经济出现。单元概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传2主题剖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991年1917年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以及挫折
线索梳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主题剖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991年1917年赫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1.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强干涉,国内叛乱政治、经济形势严峻A.背景B.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企业全面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实物配给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1.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战4材料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C.目的战争需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D.评价进步性: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局限性: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材料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5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理论上的错误: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②它具有经济权力高度集中和物质利益平均主义的特点,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上的后果:①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②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的过死,并且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到反革命一边;③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了正常供应。④经济上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造成了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6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2.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A.背景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B.内容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关系国家命脉的大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私人经营,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经营管理商业: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按劳分配C.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2.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新7D.作用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E.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思维启迪判断某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D.作用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8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原因:①直接原因: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②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种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了失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重新思考。特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扩大生产。实质:该政策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其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发展生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原因:①直接原因:克服战时共产主9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评价:①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最早的、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②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③这一政策受到了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由于列宁逝世等因素而中断。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评价:①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103.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A.确立: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表现:经济体制①单一的公有制;②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经济建设方针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五年计划③实行农业集体化C.影响: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消极后果:畸形的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结果,使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难以真正提高;畸形的经济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追求高速度,不惜以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为保障,以牺牲环境、质量、效益为代价,国家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畸形的社会系统: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全社会的创造性,最终导致了苏联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失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3.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11启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评价: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启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12“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13思维拓展: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影响特点:①经济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除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政治特点: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历史影响:①积极: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适应于战争和革命的战备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中曾有效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消极:僵化的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思维拓展: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影响特点:①经济特点:高14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4.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改革前期主要在经济方面,后期在政治方面所有制形式未突破未突破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手段(是否采用市场规律)管理权部分下放,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综合平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推行新农业的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重点在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比例更失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4.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15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推行新经济体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使经济继续滑坡,国内局势逐渐失控,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局限性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脱离了实际,具有盲目性;反复无常,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没有突破原有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比较相同都是为了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都在工业方面进行了调整;都脱离了苏联实际;改革成效都不显著;不同①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②前两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改革未见成效的情况下专项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次改革失败是因为没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对细节的修修补补;戈尔巴乔夫改革虽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认识①应该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②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会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完善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冲16名称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单一的公有制未突破未突破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手段(是否采用市场规律)否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货币流通、商品买卖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管理权部分下放,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综合平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一切为了前线余粮收集制、国有企业、私人企业等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推行新农业的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重点在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比例更失调苏联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名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17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探索极其后来的改革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呢?深度思考1.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改革3.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4.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5.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18【探究1】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方针提出: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探究1】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19(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㈠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㈡原因: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②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③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④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20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A.调整的背景---经济危机表现: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剧增,银行倒闭,人民生活困难特点:①来势凶猛②范围广③持续时间长④破坏力巨大原因:1、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3、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供需矛盾得不到缓解4、股票投机活动猖獗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A.调整的背景---经济危机表现:生产21影响: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政治危机: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国际关系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使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影响: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22B.调整的开端---罗斯福新政(实践)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价格猛跌工人失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实现复兴经济,克服经济危机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救济以工代赈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调整的开端---罗斯福新政(实践)股市崩溃1929-23内容具体措施结果与影响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着眼点)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中心措施)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税制;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成立农业调查局;减耕;减产;公布《农业调整法》等克服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发起“蓝鹰运动”规范了工业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消除生产过剩,缓和社会矛盾通过《社会保障法》;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建成了一批造福后代的重大工程;客观上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并以立法的形式解决问题(利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内容具体措施结果与影响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24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局限性:没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根除经济危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罗斯福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2.“旧民主秩序”是指-----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作为一个国家,我2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直接影响:经济方面)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间接影响:政治方面)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深远影响:制度方面)罗斯福新政的影响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26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发展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之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27知识链接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发展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自由资本27综合探究1罗斯福新政的“新”特点①新的理论和政策: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②新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④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综合探究1罗斯福新政的“新”特点①新的理论和政策:从经济指28①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②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③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④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⑤美国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是新政能够成功的有利国际条件⑥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⑦罗斯福的个人因素。综合探究2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①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综合探究229横向联系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以上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20世纪20和30年代,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请问是哪两个国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请对照着两个大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思考各有什么本质特征?在维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市场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发展计划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发展计划经济,两者可以相互借鉴横向联系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以上比较说明了什么问30B.调整的开端---凯恩斯主义(理论)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的影响;②自由放任的政策无法摆脱危机;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2.基本思想: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变化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创始人及代表作亚当.斯密《国富论》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观点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职能充当社会“守夜人”对市场运行进行干预解决危机方式自由放任政府干预,扩大需求,充分就业3.影响: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不能消除经济危机B.调整的开端---凯恩斯主义(理论)1.背景2.基本思想:31C.调整的扩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应用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②历史教训: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呼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③实践基础: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示范④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⑤现实需要:二战后初期各国面临战后的重建任务2.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C.调整的扩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应用1.二战后资本主32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a.经济体制变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措施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德)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日本)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美国)2)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经济危机缓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仍有波动,且国企普遍经营不善,效益较低。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a.经济体制变革:国家垄断资33b.资本结构变化:人民资本主义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1)背景: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2)含义:股票分散化3)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4)影响:(即:股票分散化的作用)缓和社会矛盾,大量吸收社会资金;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C.经营结构变化: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3)评价: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增加,形成“新中间阶层”。b.资本结构变化:人民资本主义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34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d.社会减震器:福利制度
1).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的提高2).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3).福利制度的特点:①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险和养老保险等;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福利制度的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5).福利制度的评价
①积极影响: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也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②消极影响: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了社会道德危机;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竞争力。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d.社会减震器:福利制度135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1)黄金时期(20世纪50—60年代)思考:①两次“黄金时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②两个“黄金时期”各奉行怎样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自由主义(自由放任)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1)黄金时期(20世纪50—362)“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滞胀状况继续调整:减少国家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思考:针对经济滞胀问题资本主义各国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37深度思考: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完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对于这些变化,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①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经验;②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科技进步,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迅速发展的结果;③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的巨大增长,为资本主义国家改善各个阶层的关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调节,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趋于缓和。深度思考: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38综合探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比较1.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在资本主义的相同点①所有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②管理方式:市场和计划(行政干预)手段都有;③分配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分配等同在;2.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现代资本主义的区别①根本目的:前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社会主义;后者是发展完善资本主义;②前提:前者是坚持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原则;后者是坚持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制度;③所有制:前者是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后者是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④管理方式:前者以计划和干预为主,以市场为辅;后者以市场为主,以计划为辅;⑤结果:前者恢复经济,巩固苏维埃工农联盟,是有利于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发展了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综合探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比较1.新经济政策、罗斯39综合探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比较3.启发与认识①社会主义体制和资本主义体制都是实现现代化的途径;②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③国有和私有制都是经济形式,资本主义也有国有,社会主义也有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哪种经济形式占主导。④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化是为缓和国内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直接受益者是民众,最大受益者是政府和垄断资本家;⑤“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是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但真正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控制在少数股东手中;⑥现代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综合探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比较3.启发与认识①社会40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试验(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41单元易错易混点1.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2.罗斯福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3.人民资本主义并不等于资本家放弃了所有股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5.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6.社会主义阵营中没有南斯拉夫。7.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8.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单元易错易混点1.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429.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10.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11.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1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前者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后者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单元易错易混点9.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43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44单元概述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传统的经济体制已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引发了各种矛盾。俄国率先突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也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斯大林等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使苏联成为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但也有严重的不足。为此,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失误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在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诞生的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分水岭,即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为主导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二战后,罗斯福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各国效仿,导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变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新经济出现。单元概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传45主题剖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991年1917年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以及挫折
线索梳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主题剖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991年1917年赫46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1.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强干涉,国内叛乱政治、经济形势严峻A.背景B.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企业全面国有化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强制劳动,实物配给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1.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战47材料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C.目的战争需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D.评价进步性: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局限性: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材料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48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理论上的错误: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②它具有经济权力高度集中和物质利益平均主义的特点,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上的后果:①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②全盘国有化: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的过死,并且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到反革命一边;③取消商品贸易: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了正常供应。④经济上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造成了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49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2.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A.背景苏俄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B.内容农业: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关系国家命脉的大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私人经营,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进行经营管理商业: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行按劳分配C.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2.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新50D.作用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E.启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思维启迪判断某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D.作用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51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原因:①直接原因: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②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种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了失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重新思考。特点: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扩大生产。实质:该政策主要“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其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发展生产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原因:①直接原因:克服战时共产主52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评价:①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国家最早的、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政策。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②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③这一政策受到了俄国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由于列宁逝世等因素而中断。思维拓展:全面认识新经济政策评价:①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社会533.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A.确立: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表现:经济体制①单一的公有制;②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④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经济建设方针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行五年计划③实行农业集体化C.影响:开创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消极后果:畸形的产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结果,使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难以真正提高;畸形的经济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追求高速度,不惜以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为保障,以牺牲环境、质量、效益为代价,国家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畸形的社会系统: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全社会的创造性,最终导致了苏联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失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3.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54启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评价: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启示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55“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制度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56思维拓展: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影响特点:①经济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除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②政治特点: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历史影响:①积极: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一种适应于战争和革命的战备模式,在当时的环境中曾有效地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消极:僵化的体制与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很大影响。思维拓展: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影响特点:①经济特点:高57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4.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背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改革前期主要在经济方面,后期在政治方面所有制形式未突破未突破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手段(是否采用市场规律)管理权部分下放,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综合平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推行新农业的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重点在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比例更失调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调整4.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58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推行新经济体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使经济继续滑坡,国内局势逐渐失控,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局限性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脱离了实际,具有盲目性;反复无常,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没有突破原有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比较相同都是为了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都在工业方面进行了调整;都脱离了苏联实际;改革成效都不显著;不同①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②前两次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改革未见成效的情况下专项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③前两次改革失败是因为没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只是对细节的修修补补;戈尔巴乔夫改革虽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认识①应该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②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会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完善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冲59名称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单一的公有制未突破未突破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手段(是否采用市场规律)否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货币流通、商品买卖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管理权部分下放,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注意运用价值规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综合平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一切为了前线余粮收集制、国有企业、私人企业等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推行新农业的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重点在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比例更失调苏联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名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60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探索极其后来的改革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呢?深度思考1.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改革3.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4.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5.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再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61【探究1】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方针提出: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探究1】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62(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㈠不同结果:中国成功,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㈡原因: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②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③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④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导致这一63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A.调整的背景---经济危机表现: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剧增,银行倒闭,人民生活困难特点:①来势凶猛②范围广③持续时间长④破坏力巨大原因:1、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矛盾。其实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剧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3、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自由放任政策,使供需矛盾得不到缓解4、股票投机活动猖獗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A.调整的背景---经济危机表现:生产64影响: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萧条,世界贸易额锐减;政治危机: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绝望情绪,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社会动荡不安。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国际关系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使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影响: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65B.调整的开端---罗斯福新政(实践)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价格猛跌工人失业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表现实现复兴经济,克服经济危机整顿银行与金融业复兴工业调整农业社会救济以工代赈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B.调整的开端---罗斯福新政(实践)股市崩溃1929-66内容具体措施结果与影响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着眼点)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中心措施)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改革税制;通过《紧急银行法》;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成立农业调查局;减耕;减产;公布《农业调整法》等克服生产过剩,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摆脱农业危机,缓和农民的斗争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发起“蓝鹰运动”规范了工业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消除生产过剩,缓和社会矛盾通过《社会保障法》;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建成了一批造福后代的重大工程;客观上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并以立法的形式解决问题(利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内容具体措施结果与影响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67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局限性:没改变资本主义本质,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根除经济危机“……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罗斯福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2.“旧民主秩序”是指-----废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作为一个国家,我68罗斯福新政的影响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直接影响:经济方面)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间接影响:政治方面)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深远影响:制度方面)罗斯福新政的影响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69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发展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之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能增强的反映。70知识链接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发展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自由资本70综合探究1罗斯福新政的“新”特点①新的理论和政策: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②新的特点: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③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④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综合探究1罗斯福新政的“新”特点①新的理论和政策:从经济指71①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②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③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④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⑤美国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是新政能够成功的有利国际条件⑥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⑦罗斯福的个人因素。综合探究2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①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综合探究272横向联系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以上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20世纪20和30年代,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请问是哪两个国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请对照着两个大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思考各有什么本质特征?在维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发展市场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发展计划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发展计划经济,两者可以相互借鉴横向联系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以上比较说明了什么问73B.调整的开端---凯恩斯主义(理论)1.背景①经济大危机的影响;②自由放任的政策无法摆脱危机;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2.基本思想: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变化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创始人及代表作亚当.斯密《国富论》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观点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的最好的政府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职能充当社会“守夜人”对市场运行进行干预解决危机方式自由放任政府干预,扩大需求,充分就业3.影响:二战后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不能消除经济危机B.调整的开端---凯恩斯主义(理论)1.背景2.基本思想:74C.调整的扩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应用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②历史教训: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呼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③实践基础: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示范④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⑤现实需要:二战后初期各国面临战后的重建任务2.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C.调整的扩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的应用1.二战后资本主75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a.经济体制变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措施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德)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日本)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美国)2)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经济危机缓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仍有波动,且国企普遍经营不善,效益较低。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a.经济体制变革:国家垄断资76b.资本结构变化:人民资本主义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1)背景:股份公司在二战后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2)含义:股票分散化3)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4)影响:(即:股票分散化的作用)缓和社会矛盾,大量吸收社会资金;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C.经营结构变化: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3)评价: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增加,形成“新中间阶层”。b.资本结构变化:人民资本主义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77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d.社会减震器:福利制度
1).福利制度的基础:生产力的提高2).社会福利资金的构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3).福利制度的特点:①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保险和养老保险等;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福利制度的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5).福利制度的评价
①积极影响: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也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②消极影响: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了社会道德危机;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竞争力。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d.社会减震器:福利制度178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1)黄金时期(20世纪50—60年代)思考:①两次“黄金时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工业革命,生产力的发展②两个“黄金时期”各奉行怎样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自由主义(自由放任)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1)黄金时期(20世纪50—792)“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滞胀状况继续调整:减少国家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思考:针对经济滞胀问题资本主义各国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4.二战后资本主义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