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与环境_第1页
认识生物与环境_第2页
认识生物与环境_第3页
认识生物与环境_第4页
认识生物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生物与环境第1讲认识生物与环境最新考纲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了解)2、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理解)年份分值201342014620154考点聚焦考点一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1、生态因素的内涵(1)非生物因素:指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2)生物因素: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水对生物的影响:①干旱使植物的叶枯萎。②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植物的呼吸。③某地的降水量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2)温度对生物的影响①在寒冷地带的森林中,针叶林较多;在温暖地带的森林中,阔叶林较多。②苹果、梨等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种植;香蕉、凤梨等不宜在寒冷地区种植。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3)空气对生物的影响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②空气中的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必要的。(4)光对生物的影响①朝蝇暮蚊②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③松、小麦、玉米在强光下才生长得好。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大树底下好乘凉,蚯蚓改良土壤。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竹节虫与竹枝相似,鸟有适于飞翔的翅膀。5、生物的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如动物的出汗、排尿、呼出二氧化碳,植物的落叶等);(4)生物有应激性(如老鼠看见猫就逃跑,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进化);(7)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注意: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例1](2015广东)生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与“植物向光生长”现象具有相同特征的是()A.母鸡孵蛋B.种子萌发成幼苗C.膝跳反射D.排出汗液和尿液剖析:植物向光生长属于应激性。应激性包括反射。故选:C[练一练]1、(2015广东)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C.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D.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2、(2013锦州)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主要原因是沙漠地区()A.缺水 B.光照强 C.土壤贫瘠 D.温度高AA3、(2013大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影响山上桃花迟开的因素是什么()A.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4、(2014广东)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孔子鸟化石B.珊瑚C.钟乳右D.石头上的青苔5、(2013广东)下列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繁殖后代BDD考点二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1、生物之间的关系(1)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①合作: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②斗争:梅花鹿求偶争斗(2)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①捕食:狮子捕食羚羊②竞争:农田中的水稻和野草③寄生:菟丝子与黄瓜④共生:小丑鱼和海葵[例2](2014广东)在我省生长着外来物种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严重影响当地植物的生长。薇甘菊与当地植物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寄生D.共生剖析:掌握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有互助、斗争。种间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共生。薇甘菊与当地植物争阳光、养料,属竞争关系。故选:A[练一练]6、(2012湘潭)“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

B.竞争

C.共生

D.捕食7、(2013无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A.共生关系 B.捕食关系 C.竞争关系 D.合作关系8、地衣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的关系是()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重难点释疑1、如何区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1)环境影响生物:一种或多种环境因素对某生物的分布、生理活动、行为等的影响。例如,南橘北枳,就是北方的温度影响了桔树的正常生长。(2)生物适应环境:通常能找出某生物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习性,如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是对缺水环境的适应。(3)生物影响环境: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着周围非生物的环境。如森林能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BBA备考实战一、基础巩固1.(2015·湘潭)近几年,由于我市环境整治力度,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周围的鸟类越来越多了,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2015·桐城市)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这说明()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3.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地里钻出的竹笋B.恐龙化石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D.珊瑚礁AAC4.生物的基本特征很多,结核杆菌属于生物的主要理由是()A.能使人患结核病

B.具有新陈代谢现象C.能自由运动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2015·泰州)下列能够适应水中生活环境的生物是()A.绿藻 B.月季 C.麻雀 D.蚂蚁

6.(2015·滨州)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葵花朵朵向太阳 B.雨露滋润禾苗壮C.春风又绿江南岸

D.大树底下好乘凉BAD7.(2015·娄底)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青蛙产卵 B.大雁南飞 C.山体滑坡 D.花开花落

8.(2015·永州)下列能体现生物具有生殖特征的一项是()A.飞蛾扑火 B.惊弓之鸟

C.望梅止渴

D.孔雀开屏

9.(2015·威海)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体现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能够运动

B.需要呼吸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CCD10.(2015·泰州)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能够繁殖

B.能生长、发育

C.能运动和发声

D.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11.(2015·滨州)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A.呼吸

B.遗传

C.营养

D.生长

12.稻田里的青蛙与害虫之间的关系属于()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13.一群蚂蚁搬运食物,这群蚂蚁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共生关系

D.合作关系CCCD二、精练提升14.(2015·株洲)以下哪项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A.海豚皮下脂肪很厚

B.骆驼刺根系发达C.蚯蚓使土壤疏松 D.骆驼尿液非常少15.几位同学针对食物链“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见解。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C.食虫鸟与食草昆虫之间是捕食关系D.食物链本身就是生态系统16.(2013·滨州)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CDD17.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珊蝴虫、月季、机器人、鼠妇 B.长颈鹿、鼠标、海豚、斑马C.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

D.木耳、丹顶鹤、水杉、蚂蚁18.(2015·株洲)《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有反射现象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19.(2014·连云港)某同学在载玻片上滴甲、乙两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甲乙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甲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所示),发现草履虫从甲培养液转移到乙培养液中,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是()A.生物能繁殖后代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体能由小长大D.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DDA20.(2014·聊城)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