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中考试卷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中考试卷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中考试卷xxx公司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中考试卷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济源市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56分)在下列的每一小题中有四个答案,1~9题有一个正确答案,10~14题有多个答案正确,每一小题把全部正确答案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未选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手的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手所走时间之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若火炬手选择其他线路到达相同地点,则两次的路程和位移一定相同2.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看做质点的物体一定很小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可能越来越大,而路程越来越小C.课间1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D.汽车上的速度表的示数指的是平均速度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时,位移x>0,速度,加速度,此后a逐渐减小,则它的()A.速度逐渐减小B.位移始终为正值,速度变为负值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D.位移的变化越来越慢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越小,其速度变化越慢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其速度一定为零5.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可知:()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30mB.在20s末,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在30s时相遇C.甲物体比乙物体运动的快,D.因甲、乙的运动图线都在t轴上方,说明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6.一辆汽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遇到紧急情况需刹车,刹车后的第1秒内运动了8m,第2秒内运动了4m,关于汽车的运动和刹车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8m/s,B.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C.汽车刹车后3秒末的加速度为0D.汽车刹车后运动的距离是16m7.如图所示,甲图为某质点的图象,乙图为某质点的图象,下列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0s~2s内:甲图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图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2s~3s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静止不动C.3s~5s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15m/s2D.0s~5s内:甲图质点的位移为﹣10m,乙图质点的位移为100m8.一物体从空中某一点自由下落,关于下落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1秒、第2秒、第3秒末的速度之比为1:2:3B..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C.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路程之比为1:4:9D.第1秒、第2秒、第3秒的时间之比为1:1:19.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A.50mB. C.75mD.150m10.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A.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B.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C.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D.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成正比11.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C.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快;在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D.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的距离为乙追上甲前的最大距离1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m,那么,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m/s;B.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m/s;C.质点的加速度是m/s2;D.质点的加速度是m/s2。13.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在5s内的位移是50mB.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20m/sC.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5m/s2D.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m/s14.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下列哪个选项不正确:()A.;B.Vc=3m/s;C.de=3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5.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所用电源是(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V。频率为50Hz时,每隔s打一个点。16.右图是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在0至4
s内,物体s末时的速度最大,物体s末时改变加速度的方向。物体在第3
s内速度的方向与第4s内速度的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17.以10
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如果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上升最大高度为m;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g取10
m/s2三.实验题:(本题每空2分,共12分)1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本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A.先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3).如图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cm,x2=cm,x3=cm,x4=cm,x5=cm,x6=cm.那么:①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s.②3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③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四小题,共24分)19.(4分)某质点从静止以2m/s2的加速度向南运动4m,又以刚才的速度匀速向东运动了4m。求:(1)质点在整个过程的位移;(2分)(2)质点在整个过程平均速度。(2分)20.(6分)如图所示,是一物体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所给信息求:(1)物体在8~10秒内的加速度(2分)(2)物体在0~10秒内的路程(2分)(3)物体在0~10秒内的平均速度(2分)(6分)车站有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进站,可认为火车做匀减速运动,当它滑行了300m时,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现代学院《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传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丰城市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八次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计算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医科大学《中医经典专题讲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4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导论(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财务案例研究自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竞速轮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自用物品申请表
- 焊接质量检查表
- 形式发票模板
- 高一语文《赤壁赋》 完整版课件PPT
- DB32∕T 2880-2016 光纤传感式桥隧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
- 纸包装生产企业设备管理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二》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 货物交接单范文
- 渤海财险非车险业务培训
- 曝气管安装【曝气设备】质量检验模板
- 相似三角形培优难题集锦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