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_第1页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_第2页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_第3页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_第4页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流行病学题库及答案(答案在最后)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

A.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B.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C.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D.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E.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

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A.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B.疾病的病因

C.疾病的防治措施

D.流行病研究方法

E.以上均是3.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

A.对传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B.对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

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

E.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4.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

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

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

E.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

5.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A.传染病B.地方病C.传染病和地方病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

6.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7.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A.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B.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

C.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E.筛查病人、确诊病人、治疗病人8.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

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

E.以上均是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

A.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E.预防为主的特征

10.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

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C.它可以评价药物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二、多项选择题

1.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A.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

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

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

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

2.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

A.描述疾病的分布

B.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

C.提出病因假设

D.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

E.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3.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有: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社会医学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预防为主的特征

三、名词解释

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简答题

1.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患病率增加C.该病发病率增加D.该病发病率减少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2.对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时点患病率3.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诊断标准的变化E.防疫措施的有效与否4.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存活时间长短5.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6.疾病分布是指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7.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E.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8.发病率指标来自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9.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10.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11.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罹患率【A2型题】12.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时点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感染率13.某医院心血管内科1985年和1986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数分别101人和121人,那么和1985年相比A.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危险性更大B.1986年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抢救失败的情况更为严重C.心肌梗塞死亡危险的增加不会有统计学意义D.所有资料不能判断该科收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频率的升降E.以上均不对【A3型题】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400人,198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问:14.该县的总死亡率为:A.300/10万B.60/1000C.60/10万D.1000/10万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15.结核的病死率为:A.60/300B.60/400C.60/700D.60/1000E.60/10万16.结核的发病率为:A.300/10万B.400/10万C.700/10万D.300/1000E.400/1000

【B型题】A.森林脑炎见于春天B.吸毒、不正当性行为可致艾滋病C.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D.流行性乙型脑炎和脊髓灰质炎多有隐性流行E.霍乱可发生大流行17.人群分布:18.地区分布:19.时间分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那些疾病常用病死率A.关节炎B.消化道溃疡C.流行性出血热D.结核病E.心肌梗死2.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那些因素A.暴露机会B.劳动条件C.民族D.劳动强度E.精神紧张强度3.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在于A.提供病因线索B.帮助认识疾病特征C.提出治疗方案D.有助于制定防治策略E.可以确定病因4.疾病分布的季节性升高现象时由于A.气象条件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方式C.人们的劳动条件D.风俗习惯E.人们的文化水平5.疾病年龄分布横断面分析方法可以说明A.描述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B.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C.同一年龄组不同时期死亡率的变化D.不同年代各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化E.描述不同年代的发病率、死亡率三、名词解释1.发病率2.患病率3.感染率4.死亡率5.病死率6.PYLL7.DALY8.散发9.爆发10.流行11.移民流行病学四、简答题1.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那些2.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3.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不同4.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5.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差异的原因有那些6.疾病不同民族分布的差异原因是什么7.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那些因素8.疾病分布出现长期变异的原因是什么9.疾病出现城乡分布差异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2.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现况研究D.生态学研究E.爆发调查3.进行人群高血压普查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发病率B.发病专率C.罹患率D.时点患病率E.期间患病率4.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病例调查D.住院病例调查E.个案调查5.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治愈率E.病死率【A2型题】6.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据此研究者认为:服用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此结论是A.正确B.不正确,因为没有区分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年龄标化D.不正确,因为本研究无法确定暴露与发病的时间关系E.不正确,因为没有作显著性检验【A3型题】1982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情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393例进行调查7.这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队列调查D.筛检E.发病率调查8.该调查可计算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发病专率E.存活率【B型题】A.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B.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的全部学生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D.对个别发生的麻疹病人进行调查E.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9.抽样调查10.普查11.筛检二、多项选择题1.有关筛选试验,以下那些说法不正确:A.为了发现罕见的疾病B.危害人群健康的严重疾病C.发现疾病后,有确实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D.发现疾病后,尚无有效诊治手段和措施E.筛检阳性者就应立即治疗2.为在某人群中进行肺癌的筛检试验,以下措施那些不适宜采用:A.CTB.磁共振C.活组织病理检查D.胸透E.胸部X光摄影3.进行现况研究时,下述那些说法正确:A.可计算出发病率B.需要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C.可以发现因果联系D.可以计算出现患率E.可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三、名词解释1.描述性研究2.现况研究3.普查4.抽样调查5.系统抽样6.分层抽样7.筛检8.灵敏度9.特异度10.试验阳性预测值11.试验阴性预测值12.生态学研究13.串联试验14.并联试验四、简答题1.现况研究与生态学研究的异同点2.普查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目的是什么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3.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征是什么4.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有那些如何防止5.有一筛检试验,每周可处理1000人,若早期检出此病的患病率为2%,该试验的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0%时,求:一周内可查出多少阳性例数其中有多少为真阳性多少为假阳性第四章队列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为确定一种新发明的避孕药是否增加了中风的危险,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选取生育年龄的一个随机样本,发现9920名妇女适于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0名定期使用该种避孕药,其他人不用。对整个样本人群随访10年,结果如下(表4-1):表4-1避孕药与中风关系的队列研究中风病例未中风者合计服避孕药者109901000未服避孕药者1089108920合计2099009920由上表资料能得出哪些结论(找出最佳答案)A.使用该药确实增加了中风的危险,因为使用该药的人中有1%发生中风,而未使用该药的人中有%(10/8920)发生中风。B.使用该药并未增加中风危险,因为中风病例中有50%(10/20)使用了该药,50%未使用该药。C.使用该药并未增加中风危险,因为虽然使用该药的人中1%确实发生了中风,但使用该药的人中尚有99%(990/1000)并未发生中风。D.使用该药确实增加了中风危险。下述事实表明了这种危险的程度;中风病例中50%(10/20)使用该药,而未中风病例中10%(990/9900)使用该药。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2.一次队列研究的结果,城市和农村男性脑卒中发病率资料如下(表4-2,表4-3):表4-2某城市和农村脑卒中发病率资料(‰)危险人口脑卒中病例发病率农村52924城市93741

表4-3农村和城市男性各年龄组脑卒中发病率(‰)年龄组

农村

城市

危险人口病例发病率

危险人口病例发病率35~1471

436645~873

188755~1334

1951365~16016

10315不清楚20─

150─合计52924

93741该研究实施周密,诊断标准经仔细标化,样本有充分代表性,很少失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请根据该资料判断下述结论:A.该样本中,农村男性发病率较高表明尚存在与农村环境条件有关的增加危险的因素。B.该样本中,因为每个年龄组内城市发病率均高于农村,所以还存在着与城市生活条件有关的增加危险的有关因素(除年龄因素外)。C.这些资料不能进行城市与农村之间率的比较,因为城市的危险人口几乎是农村的2倍。D.该研究在抽取样本时,分配年龄方面犯有错误。因为尽管总率显示农村男性较高,但按年龄组分别统计时,城市中各年龄组的率度比农村的高。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3.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A.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两个组B.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两组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4.在队列研究中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B.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C.只能计算比值比来估计相对危险度D.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计算特异危险度E.以上都不是5.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在于A.对较多的人群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性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较直接地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对混杂因素的作用易于控制E.研究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6.相对危险度是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7.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A.发病率B.发病密度C.病死率D.现患率E.死亡率8.进行某种疾病的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是A.患该病病人B.不患该病的人C.具有病因因素的人D.不具有病因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9.评价某致病因素对人群危害程度使用A.RRB.ARC.PARD.AR%E.死亡比例10.用人年为单位计算发病率可信的一个前提是A.样本含量必须足够大B.追踪观察的时间必须足够长C.相对危险度必须足够大D.观察期相对危险度变异小E.暴露因素在人群中比例高11.下述哪项不是前瞻性调查的特点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B.多数情况下要计算人年发病(死亡)率C.多用于罕见疾病D.每次调查能同时研究几种疾病E.因素可分为几个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12.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A.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期的随访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较直接地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较易控制混杂因子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二、多项选择题1.队列研究的缺点:A.包括资料靠回忆提供,可能存在偏倚B.观察时间长,费用高C.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D.不适用多因素疾病研究E.准备工作繁重,设计要求高2.队列研究的缺点包括:A.资料靠回忆提供,可能存在偏倚。B.观察时间长,费用高。C.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D.不适用于多因素疾病研究。E.准备工作复杂,设计要求高。三、名词解释1.相对危险度2.前瞻性队列研究3.累计发病率4.标化死亡比SMR5.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四、简答题1.在一项比较糖尿病患者死亡和整个人群预期死亡的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死亡数为1107,而人群预期死亡数为531。请计算SMR,并予以描述。2.两项关于冠心病的队列研究,一个是美国麻省的Framingham,另一个是在PuertoRico进行的。两地采用的方法相同,诊断的标准相同,研究期间人口变动很小且几乎相等,而冠心病没有能完全治愈的方法。研究的部分结果如下:表4-41960-1970年间两地60-64岁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患病率(/105)(1970年)平均发病率(/105)(1960~1970年)FraminghamPuertoRico

根据该资料,对于该年龄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可以做出如下哪种推论为什么A.Framingham比PuertoRico高B.PuertoRico比Framingham高C.Framingham与PuertoRico同样高3.失访偏倚是队列研究难以避免的一种偏倚,特别是较大型及较长时间的研究。为了将失访偏倚的影响减到最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4.某医师认为成年早期摄入大量的糖可能导致成年男性易于疲劳和性功能减退。该医师决定检验该假设。他询问30岁健康男性的糖摄入量,然后将研究对象分为糖摄入量多和摄入量少两组。10年后,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访视了糖摄入量多的一组人,询问他们的精力、体力和性功能。随后一个月,他又对糖摄入量少的一组人进行了同样的调查。他发现糖摄入量多的人中阳痿和疲乏劳累的相对频率较高。请你分析一下该队列研究有何不足之处。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关系OR=,95%可信区间为~,这意味着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B.总体OR值在~之间的机会为95%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区间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合适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3.如果用询问的方法调查饮酒与中风的关系,最可能发生A.饮酒者少报饮酒量B.中度或大量饮酒者少报饮酒量C.少量饮酒者多报饮酒量D.少量饮酒者不报饮酒E.不饮酒者谎报饮酒4.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表5-1),其OR值为表5-1某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病例对照合计暴露181230非暴露131932合计313162A.B.C.D.E.5.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A.80%B.40%C.20%D.100%E.无法计算6.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χ2=,P<,OR=,正确的结论为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7.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M匹配,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A.2B.3C.4D.5E.68.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A.18B.16C.20D.10E.无法计算9.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不吸烟者=‰,一般人群=‰,人群中吸烟率为55%,则完全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的比重是多少A.%B.‰C.%D.%E.‰10.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63对。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27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暴露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者。OR为A.B.C.D.E.11.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A.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B.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C.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但并非研究的项目应列为配对条件D.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不应列为配对条件E.以上均不对12.Herbst医师关于阴道腺癌病因研究的结果:A.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B.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之一C.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之外,尚存在其它病因因素D.提示己烯雌酚可能是阴道腺癌的病因线索E.证实己烯雌酚可能是阴道腺癌的诱发因素二、多项选择题1.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设立对照组,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B.设立比较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C.设立对照增大了样本,可达到统计学要求D.借助于具有可比性的对照中的暴露,正确评估病例中的暴露,判断两组暴露有否差别E.比较两组中的发病比例,以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2.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A.选择性偏倚B.信息偏倚C.错误分类偏倚D.混杂偏倚E.回忆偏倚3.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A.回忆偏倚大B.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对照C.统计处理复杂D.时间顺序有时不清E.一次智能研究有限的几个因素三、名词解释1.匹配过头2.分析性研究3.比值比4.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5.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四、简答题1.请考虑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饮用咖啡是否引起膀恍癌。(1)对照应就下述哪些变量与病例进行配比:年龄、性别、饮用咖啡浓度、咖啡加糖和吸烟,请说出你的理由。(2)如果进行调查,要询问近期咖啡应用情况吗(3)你会对温习每个病例的病理报告感到厌倦吗(4)如果应用医院病例做对照,应当避免具有何种特殊疾病的病人2.为了确定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是否对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影响,在已婚护士中做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将159名心肌梗死住院病例与3180名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是21名病例和273名对照使用过口服避孕药。请计算口服避孕药的相对危险度,并回答应考虑哪些潜在的混杂因素3.计划进行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以调查饮酒与心肌梗死的关系。病例选自某医院的心脏科。对照的选择有两个方案:一是由事故所致外伤病人组成,他们均为该院急症患者;二是由医院管辖区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组成。请问:(1)哪个对照组将产生较大的相对危险度(2)对这类调查,选择对照组应当注意什么(3)提出一个适宜的对照组。4.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了病例和对照有关饮食,吸烟和饮酒习惯的情况。这些因素被怀疑在该病发病中有重要作用。病例为某特定人群中一年内出现的该病全部病例,若对照从该年内出现的其他严重疾患的病人中而不是该特定人群的健康者中选择,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5.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唇癌皮肤癌吸烟、户外工作516吸烟、户内工作2410不吸烟、户外工作158不吸烟、户内工作35

(1)该研究设计是什么类型(2)请就对照组的选择讨论。(3)请计算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相对危险度;(4)按吸烟分层后,再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较唇癌的相对危险度;(5)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相对危险度;(6)按户内户外分层后,再计算吸烟与不吸烟唇癌的相对危险度;(7)计算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8)请就上述结果做出解释,对照组的选择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第六章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实验研究不具备的A.须随机化分组B.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C.必须有干预措施D.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E.是前瞻性研究,必须随访观察实验结果2.下列哪项试验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观察性试验B.社区试验C.现场试验D.临床试验E.干预试验3.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A.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B.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C.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D.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E.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4.评价人群疫苗接种效果最关键的指标是A.安全性B.种后反应率C.临床表现D.保护率E.抗体水平5.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A.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B.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C.探讨病因的线索D.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E.筛查早期患者6.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重要的优点是A.随机化分组可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B.实验者可决定干预措施的方案C.盲法试验可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D.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以提高评价、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干预措施的正确性E.可以控制研究过程的偏倚7.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下列哪条不是其缺点A.设计严格、实施困难、随访观察花费太大B.盲法不易实施C.随访时间长、研究人群依从性差D.易引起医德和伦理学的争议E.用随机分组很难控制偏倚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B.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C.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D.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E.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9.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人群来自A.同一总体的患某病人B.同一总体的健康人C.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D.同一总体的干预人群和非干预人群E.同一总体的病例人群和非病例人群10.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A.在动物群中进行实验研究,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B.同一总体实验人群,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C.同一总体中的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干预措施D.同一总体的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有干预措施E.同一总体的随机抽样人群,分干预组和对照组11.流行病学现场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人群最大的不同点是A.观察指标不同B.目标人群不同C.入选标准不同D.干预措施不同E.随访方式不同1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盲法是指A.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分组情况B.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实验设计C.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结局D.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研究目的E.负责安排与控制试验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如何评价效果13.对一种疫苗效果进行双盲研究是指A.设计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C.受试者和设计者都不知道哪些受试者接受疫苗,哪些受试者接受安慰剂D.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什么疫苗E.观察者和受试者都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14.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指标是A.发病率、治愈率、死亡率B.发病率、治愈率、保护率C.发病率、死亡率、有效率D.发病率、病死率、有效率E.发病率、流行率、有效率15.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优点A.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B.能够及早治疗病人或预防和控制疾病C.可平衡和控制两组的混杂因素提高两组可比性D.易于控制失访偏倚E.省时、省钱、省力、可进行罕见病的研究16.下列哪项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缺点A.设计和实验条件高、控制严、难度大B.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C.依从性不易做得很好,影响结果评价D.其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还不如分析性研究方法E.花费人力、物力、财力,有时还可涉及医德问题17.用双盲法进行临床试验可以减少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入院率偏倚D.混杂偏倚E.志愿性偏倚18.下列哪项指标不能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评价A.患病率B.治愈率C.效果指数D.保护率E.有效率【A2型题】19.某药治疗高血压患者100例,观察一个疗程一个月,服药后血压70%降至正常且无不良反应,下列哪个结论正确A.该药有效B.很难下结论因为观察时间太短C.样本太小不能下结论D.尚不能下结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能做结论因未设平行可比的对照组20.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15%儿童生病B.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5%儿童不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21.现有新型流感疫苗,为了评价其免疫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A.抗体水平高的人群B.交通不发达的山区人群C.预测发病率低的人群D.预测发病率高的人群E.依从性好的人群【A3型题】为评价水痘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表:组别接种人数病例数接种组40010对照组60090

22.该疫苗的保护率是A.80%B.%C.90%D.%E.%23.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A.6B.7C.8D.9E.5【B1型题】A.罹患率、患病率B.病死率、死亡率C.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D.有效率、治愈率E.抗体阳转率、保护率24.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评价效果可选用指标25.某社区进行某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疗效评价时可选用指标A.治疗好转的例数/病例数×100%B.治愈人数/病例数×100%C.随访5年尚存活的病例数/观察满5年的总病例数×100%D.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100%E.〔对照组发病(死亡)率-实验组发病(死亡)率〕/对照组发病(死亡)率×100%26.治愈率27.效果指数28.保护率29.5年生存率A.在易感儿童中进行疫苗接种的效果观察B.在碘缺乏地区进行碘盐的实验和对照组实验C.在医院评价某种新疗法的效果D.在流脑流行区儿童广泛进行中草药漱口的预防效果观察E.孕妇抽烟情况对新生儿发育影响的观察30.属于临床试验31.属于现场试验32.属于社区试验二、多项选择题1.与描述性和分析性研究相比,流行病学实验具有以下特点A.必须有干预措施B.是实验方法而非观察性方法C.实验的性质是回顾性的D.须随机化分组E.实验组与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2.下列哪些是流行病学实验的范畴A.流行病学动物实验B.血清流行病学C.社区试验D.现场试验E.治疗试验3.流行病学实验的优点A.研究者能根据实验设计选择研究对象B.研究者可根据实验设计施加干预措施C.研究对象能按随机化分配原则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D.实验为前瞻性研究E.可推算归因危险度4.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示A.感染率B.治愈率C.病死率D.保护率E.发病率5.流行病学实验选择对象时以下哪几点是正确的A.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B.免疫力低的山区人群C.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D.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E.选择病情较重的人6.选择流行病学实验现场以下哪几点是正确的A.人口流动性大的因发病率高B.人口流动性小,人口相对稳定C.当地有较高而稳定的发病率D.评价疫苗效果的试验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流行的地区E.当地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7.影响流行病学实验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下列哪几点是正确的A.干预因素实施前发生率越高所需样本越大B.干预因素实施后效果好发生率越低所需样本越大C.干预因素实施后发生率越低所需样本越小D.干预因素实施前发生率越高所需样本越小E.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小三、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gicalexperiment)2.临床实验(clinicaltrial)3.现场实验(fieldtrial)4.社区实验(communitytrial)5.类实验(quasi-experiment)6.安慰剂效应(placeboeffects)7.不依从(noncompliance)8.排除(exclusions)9.退出(withdrawal)10.预实验(pilotstduy)11.保护率(protectiverate)12.效果指数(indexofeffectiveness)四、简答题1.流行病学实验基本特点有哪些2.流行病学实验和队列研究有何异同点3.流行病学实验的主要类型及各类实验的起始点有何不同4.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数有哪些5.列出流行病学实验设计的要点。6.流行病学实验应注意的问题。7.流行病学实验效果评价指标选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8.影响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的因素有哪几点第九章病因和病因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2.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B.包括外围的远因以及致病机制的近因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D.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3.下列哪一种因果联结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A.单因单果B.单因多果C.多因单果D.多因多果E.直接/间接病因链4.因果关联是指A.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B.暴露-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相关C.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D.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关联E.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直接关联5.流行病学中病因推断的性质是:A.分析流行病学的指导框架和评价准则B.流行病学的一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C.医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的逻辑标准D.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的逻辑思维框架E.人群研究的一般思维方式和逻辑方法6.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三大因素是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致病因素)D.遗传、环境和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7.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A.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B.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E.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8.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A.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C.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E.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9.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A.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B.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病因是充分的C.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D.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E.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10.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A.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B.传染病有必要病因(病原体),而非传染病没有必要病因C.如果要预防疾病,一定需要去除必要病因D.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E.必要病因是病因研究中的重要部分11.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A.直接病因B.间接病因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D.必要病因E.充分病因12.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B.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C.科学实验四法D.一般演绎方法E.猜测和求证方法13.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A.假设可能成立B.假设必定成立C.假设尚不能成立D.假设本身难以推论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14.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则A.先行条件不成立B.假设不成立C.先行条件和假设均不成立D.以上均有可能E.假设尚待更多证据15.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差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16.暴露与疾病由于有共同的原因而产生的关联是A.偶然关联B.继发关联C.间接因果关联D.直接因果关联E.统计学关联17.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A.前因后果和终止效应B.前因后果和关联的合理性C.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D.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合理性E.前因后果和广义关联强度18.下列病因判定标准中应当放弃的是A.前因后果B.关联的合理性C.广义关联强度D.关联的特异性E.终止效应19.广义关联强度包括A.分类相关、积差相关和分布一致性B.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等级相关C.等级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D.分类相关、等级相关和分布一致性E.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二、多项选择题1.病因的生态学模型包括A.病因网络模型B.流行病学三角C.疾病因素模型D.轮状模型E.病因链2.流行病学中的病因是指A.外围的远因B.病原微生物C.危险因素D.致病因素的总和E.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3.Mill准则包括A.求同法B.类推法C.求异法D.共变法E.排除法4.要判定为因果关联,统计学关联尚需确定A.时间顺序B.关联强度大小C.无三大偏倚D.有特异性E.无随机误差三、名词解释1.危险因素(riskfactor)2.病因链(causechain)3.直接/间接病因(direct/indirectcause)4.同异并用法(jointmethodofagreementanddifference)四、简答题1.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2.试述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局限性。3.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不成立,为什么不一定能否定假设试举例说明。4.如何认识Mill准则的应用5.试对常见的8条病因判定标准做理解性分析。第十章预防策略第十一章公共卫生监测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下列措施中哪个属于一级预防A.健康检查B.遗传咨询C.产前检查D.康复治疗E.筛检2.疾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理论性研究E.包括以上4种3.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而不属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B.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C.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提供特异性保护的措施D.二级预防不包括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E.三级预防只能提供对症治疗,而不能提供康复治疗4.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A.麻疹B.色盲C.胰腺癌D.肺结核E.心肌梗塞5.下列措施中属于二级预防的是A.保健服务B.婚前检查C.产前检查D.预防性卫生监督E.经常性卫生监督6.下列措施中属于三级预防的是A.心理康复B.戒烟限酒C.体育锻炼D.合理营养E.早期治疗7.三级预防的作用不包括防止A.伤残B.合并症C.后遗症D.复发E.慢性化8.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A.促进健康B.预防疾病C.预测疾病D.康复服务E.治疗疾病9.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A.描述疾病分布B.预测疾病流行C.验证病因假设D.制订预防措施E.评价预防效果10.下列哪项不是疾病监测的特点A.属于纵向研究B.包括常规报告系统C.可以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D.信息反馈是纵向进行的E.信息是由原始资料经过处理后形成的11.下列有关疾病监测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动监测的结果要比被动监测准确B.哨点监测的耗费要比常规报告高C.监测病例的诊断要比实际病例简便D.直接指标的获得要比间接指标困难E.静态人群资料的处理要比动态人群简单12.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A.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B.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D.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E.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B型题】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13.用联合疗法(鸡尾酒疗法)来治疗艾滋病属于14.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属于15.通过检测供血者的HIV抗体来保护受血者属于16.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E.传染病的防疫性措施17.提倡妇女用自检乳房来发现乳腺癌属于18.伤寒流行时对被污染的水源进行消毒属于19.利用筛检发现高血压,并通过积极治疗加以控制,这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讲属于20.手术切除整个肺叶来防止癌的扩散和转移属于A.主动监测B.被动监测C.哨点监测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21.我国有关出生缺陷的信息,来源于22.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23.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来了解艾滋病流行的概况属于24.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属于二、多项选择题1.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A贯彻卫生立法,开展卫生监督B降低危害,促进安全行为C定期健康检查D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E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2.一级预防的效应包括A提高生存率B降低发病率C避免或减少对病因的暴露D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E提高生活质量3.用筛检来开展二级预防的疾病,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A发病率或死亡率高B病死率或复发率高C具备亚临床期的检测方法D发现的病人能够得到治疗E具备有效的治疗方法三、名词解释1.社区诊断(communitydiagnosis)2.高危策略(highriskstrategy)3.人群策略(populationstrategy)4.初级卫生保健(primaryhealthcare,PHC)5.主动监测(activesurveillance)6.被动监测(passivesurveillance)7.哨点监测(sentinelsurveillance)四、简答题1.试述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及其意义。2.试述双向策略的概念其及意义。第十二章传染病流行病学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是A.临床症状的轻重B.是否排出大量病原体C.活动范围的大小D.疾病的传染期E.疾病的潜伏期2.传染源是指A.体内有病原体的人B.体内有病原体的人和动物C.体内有病原体繁殖的人和动物D.体内有病原体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E.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3.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A.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B.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C.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D.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E.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4.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数量及毒力B.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C.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D.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E.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5.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A.疫点B.疫区C.疫源地D.家庭E.社团6.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爆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加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爆发准备了条件7.根据三个环节两个因素的学说,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B.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8.《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传染病有A.3类23种B.2类23种C.2类24种D.2类35种E.3类38种9.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A.肝炎B.流脑C.霍乱D.流感E.麻疹10.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A.传染源B.传播途径C.传播媒介D.带菌者E.以上都不是11.外潜伏期是指A.病人受感染后所经过的时间B.病原体在体内存活的时间C.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的某一阶段后,才具有传染性的时间D.病原体在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存活的时间E.病原体在食物或水中存活的时间1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A.各种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B.病原体侵袭易感者C.病原体在中间宿主中的传代D.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不断更迭其宿主的过程E.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的过程13.下列哪一项不是水平传播A.空气传播B.经水传播C.产前期从母亲到后代之间的传播D.经食物传播E.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14.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A.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B.流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C.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D.新生儿在人群比例的增加E.免疫人口的迁入15.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病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爆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爆发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6.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C.判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E.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17.那种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A.经空气飞沫传播B.经食物传播C.经水传播D.经虫煤传播E.日常生活接触18.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取决于疾病的A.传染期B.恢复期C.临床症状期D.潜伏期E.发病期19.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为A.新生儿的增加B.易感人口的迁入C.免疫人口的死亡D.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E.预防接种20.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城镇最多不超过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0小时21.下列哪一种是用来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的措施A.检疫B.消毒C.预防接种D.疾病监测E.卫生监督22.传播途径是指A.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B.传染病在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C.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D.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E.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23.影响和制约疾病流行的两因素指的是A.自然因素、气候因素B.气侯因素、地理因素C.地理因素、社会因素D.社会因素、气侯因素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24.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称为A.预防性消毒B.疫源地消毒C.随时消毒D.化学消毒E.终末消毒25.预防接种的目的是A.提高人群易感性B.降低人群易感性C.提高人群非特异免疫水平D.降低人群非特异免疫水平E.以上都不是26.下列那种情况可以抑制传染病的流行:A.人群免疫性降低B.人群易感性升高C.人群易感性降低D.人群数量增加E.人群数量减少27.下列那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A.伤寒菌苗B.卡介苗C.麻疹疫苗D.白喉类毒素E.破伤风抗毒素28.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不具备下列那种特征:A.多呈爆发流行B.病例一般多呈散在性出现C.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者较多;D.病例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E.加强传染源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发生。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因素可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A.在人群中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接种B.易感人口的迁入C.新生儿增加D.隐性感染者增多E.病原体变异2.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有A.判断暴露时间,寻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B.确定接触者留验、医学观察或检验期限C.确定免疫接种时间D.评价预防措施效果E.有助于判断爆发流行类型3.健康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A.携带者的卫生习惯B.携带者的性别C.携带者的职业D.携带者的年龄E.携带者所处环境的卫生水平4.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有:A.预防接种B.易感人口的迁入C.新生儿增加D.隐性感染人口增多E.病原体变异5.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为:A.传染源被移走或不再携带病原体B.传染源散播外界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消灭C.周围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最长传染期后不在发病D.周围所有易感者经该病的平均潜伏期后不在发病E.周围所有易感者经该病最长潜伏期后不在发病6.对接触者的预防措施包括:A.医学观察B.留验C.应急接种D.药物预防E.住院隔离7.对易感者的预防措施A.免疫预防B.药物预防C.个人防护D.报告登记E.体检8.下列那些疾病为我国规定检疫的传染病:A.黄热病B.斑疹伤寒C.霍乱D.流感E.鼠疫9.下列哪些疫苗为我国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疫苗:A.麻疹疫苗B.白百破混合制剂C.脊髓灰质炎疫苗D.乙肝疫苗E.卡介苗10.下列哪些因素可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A.有计划地实施预防接种B.易感人口的迁入C.新生儿增加D.隐性感染者增多E.病原体变异三、名词解释1.流行过程(epidmicprocess)2.传染源(soureeofinfection)3.病原携带者(Carrier)4.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5.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transmission)6.垂直传播(Verticaltramsmission)7.人群易感性(herdsusceptiblity)8.疫源地(infectiousfocus)9.国境卫生检疫(internationalofnealthquarantine)10.留验(modifiedquarantine)11.终末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12.计划免疫(programmeonimmunization)13.扩大免疫计划(expandedprogrammeonimmunizationEPI)14.预防接种(Vaccination)15.冷链(coldchain)四、简答题1.试述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2.试述“三环节”和“两因素”在流行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3.简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4.试述人群易感性与群体免疫的关系及其在防疫工作中的意义5.试述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6.试述以“预防为主”的策略意义7.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中地位8.试述计划免疫在传染病预防中的意义和作用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

1.E2.E3.D4.C5.E6.D7.B8.E9.C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E3.ABCDE

三、名词解释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四、简答题1.答: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如下的特点:首先,流行病学着眼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群的健康状况,它所关心的常常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而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发病情况,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第二,流行病学是以疾病的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的,即通过收集、整理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表现为以分布为起点的特点。第三,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的思想,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的原因或线索。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的特点。第四,在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利用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方法,目的在于科学、高效的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评价各项研究的效果。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点。第五,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不仅仅同人体的内环境有关,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研究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时,我们应该全面考察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流行病学表现为社会医学的特点。第六,作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流行病学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的研究内容之一。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它面向整个人群,着眼于疾病的预防,特别是一级预防,保护人群健康。流行病学体现以预防为主的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A6.B7.E8.C9.C10.D11.B12.B13.D14.D15.C16.A17.B18.C19.A二、多项选择题1.CDE2.ABDE3.ABD4.ABCD5.ABD三、名词解释1.发病率:发病率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2.患病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3.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性质与患病率相同。4.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6.潜在减寿年数:是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是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7.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早死和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8.散发: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9.爆发: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10.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11.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作用大小。四、简答题1.答:升高:病程长,②寿命延长,③新病例增加,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⑥诊断水平提高,⑦报告率提高。降低:病死率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2.答:横断面分析:是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出生队列分析:是对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察其死亡情况。该方法可明确呈现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有很大意义。3.答: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是可能发生该病的人群。常用于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制措施效果。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常用于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4.答:(1)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3)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4)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5)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5.答:(1)暴露或接触致病因素的机会不同。(2)两性解剖、生理特点及内分泌等生物性因素的差异。(3)从事危险性大的职业的机会大小不同。(4)两性生活方式、嗜好不同。6.答:(1)遗传因素不同。(2)社会经济状况不同。(3)风俗习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同。(4)所处定居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不同。(5)医疗卫生质量及水平不同。7.答:(1)原因:①多见于人口复杂交通拥挤的大中城市、有相当数量的易感者。②传播机制易实现的疾病人群受感染的机会多。③可形成稳固的病后免疫,故流行后发病率可迅速下降。④取决于易感者积累的速度及病原体变异的速度。(2)间隔长短取决于:①易感者与免疫者的比例大小。②新易感者补充积累的速度。③人群免疫持续时间长短。8.答:(1)病因或致病因素发生变化。(2)抗原型别的变异、病原体毒力、致病力的变异和抗体免疫状况的改变。(3)诊治条件和能力的改变。(4)登记报告制度是否完善、诊断状况及分类的变化。(5)人口学资料的变化。9.答:(1)城市:①人口多、密度大、居住狭窄、交通拥挤。青壮年较多、出生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人口流动性大,故传染病常年发生并形成爆发或流行。②城市工业集中、环境严重受污染、慢性病患病率高,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发病率高。③空气污染或噪音的职业因素所致病害城市多见。④城市饮水卫生水平较高故肠道传染病及经饮用水传播的传染病少见。⑤城市生活水平及医疗条件均高于农村。罕见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2)农村:①人口密度低、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不频繁。故呼吸道传染病不易流行,但若有传染源传入会引起爆发。②农村卫生条件差、肠道传染病可流行,虫媒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多见。③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可传入、传出传染源,乡镇企业也出现职业伤害的发生。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D2.C3.D4.B5.B6.D7.B8.B9.B10.A11.C二、多项选择题1.ADE2.ABC3.DE三、名词解释1.是根据日常纪录资料或通过特殊调查所得到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来描述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特征。2.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3.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于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4.为揭示疾病的分布规律,可调查某一人群中有代表性的部分,由此所调查出的结果可以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5.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性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6.先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进行随机抽样,这样就保证了各层至少在重要的有关因素方面取得均衡。7.是医疗机构和研究人员运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地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8.筛检方法能将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患者的能力。9.筛检方法能将无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非患者的比例。10.是指筛检阳性者中患该病的可能性。11.在筛检阴性者中未患该病的可能性。12.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联系。13.用两种以上筛检试验,只有全部结果均为阳性者,才定为阳性,凡有一项结果阴性者即作为阴性。可提高特异度。14.同时进行几项筛检试验,只要有一项结果阳性,就作为阳性。可提高灵敏度。四、简答题1.答:相同点:二者都是描述性研究,是对某一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的人群的某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横断面研究。不同点:现况研究是以个体为单位收集资料并进行描述,生态学研究则是以群体作为观察,分析的单位,进行描述。2.答:普查必备的条件:(1)有足够人力、物质、设备,用于发现病例和及时治疗。(2)所普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3)疾病的检验方法,操作技术不很复杂,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普查的目的:(1)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疾病(2)了解疾病的疫情和分布(3)了解健康水平(4)建立某些生理指标正常值(5)了解某病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优点:(1)确定调查对象简单,是某人群的全部成员(2)所获数据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对疾病流行因素有一定启示缺点:(1)调查对象多,期限短,漏查难免(2)调查人员多,技术方法熟练程度不一,质量难控制(3)对患病率低,诊断技术复杂的疾病不宜普查抽样调查的优点、缺点与普查相反。3.答: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发现高危人群,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2)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逐步建立病因假设;(3)为评价防治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为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特点:(1)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故称横断面调查;(2)只能求出患病率,不能区分新、旧病例;(3)调查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