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十一西安-合肥铁路项目移民工程的社会评价西安-合肥铁路经过陕西、河南、湖北和安徽四省,横跨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将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连接起来。本案例根据西安-合肥铁路项目非自愿移民的实际情况,根据移民生活质量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能力DEA分析方法来对该项目进行社会评价。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一)项目概况西安-合肥铁路(以下简称西合铁路),西起陕西省新丰镇编组站,东止安徽省合肥东编组站,正线长953.97km(另加联络线70.38km)。其中陕西省境内256.06km,河南省境内528.29km,湖北省境内89.45km(正线长19.07km,联络线长70.38km),安徽省境内150.55km。西合铁路建设总工期5年。全线部分控制点工程于2000年9月开工,并且在2000年底基本完成全线各项开工准备工作。预计投资总额249亿元,其中使用亚行开发银行(ADB)贷款3.0亿美元。西合铁路,经陕西、河南、湖北、安徽(第二期工程修到江苏南京),涉及4省,横穿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其建成对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修建的主要目的和意义:一是该线的建成将成为贯穿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东西向通道,从根本上解决西北、西南至华东、中南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增加运输能力。二是从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和运输需求的角度看,该线的线路位置是最合适的位置之一。同时这也是发展铁路网、优化和强化铁路网结构的需要。三是通过同东部富裕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的连接,该线将帮助中、西部较贫穷的地区改变贫困状况。(二)非自愿移民规模西合铁路线建设经过陕西、河南、湖北和安徽4省,8地区(市),28县(市区),133乡镇,涉及非自愿移民76500人,永久征用土地63070亩,拆迁房屋935889平方米。平均每公里铁路线影响人数75人,征用土地61.57亩,拆迁房屋913.6平方米。除房屋拆迁之外,另有通信线路,电力线路、道路、水渠、桥涵等基础设施受到影响。全线需要迁移通信线路1353km,迁移电力线路1500km,改移道路164km。在工程施工期间,还将借用一定数量(预计为16305亩)的临时土地,使用期为3-4年。82%的借用土地是农业用地。使用期满后,工程施工单位要将土地恢复成原有耕种条件,然后归还给农民或其他土地所有者。西合铁路移民始于2000年,该年春季开始重点工程的征地,夏季开始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到2001年中期移民的房屋拆迁工作基本完成,移民的土地调整工作也基本完成。到2002年,移民基本全部搬迁到新建住房。(三)受影响群体的社会经济状况西合铁路所经过的4省区总人口约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0%。本铁路沿线28个县/区的总人口为2240万人,其中82%即1840万人为农业人口。人均GDP常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沿线4省的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省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其中商洛地区的人均GDP甚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沿线农村人均耕地数量很少,人均仅为1.17亩/人,并且土地质量不高,以坡早地和平旱地居多,而水田和水浇地的比例很低。在山区农村,因为远离城镇或交通不便,农户只能种植粮食作物和的蔬菜,用于满足自家的需要,以及用于养殖家禽,少部分用于出售。而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和城镇周围地区,农户可以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完全用于出售,以便换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一个农家仅拥有5亩无法完全灌溉的山地,遇天旱则连自用的粮食都不足。耕地资源缺乏是沿线农村收入低下的一个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是衡量农村人口经济状况的一个主要指标。本铁路沿线农村人口较全国农村人口更为贫困,2000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2253.42元/人,沿线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1707元/人,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28个县中仅一个县/市(湖北随州)农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省的4个贫困县(蓝田、丹凤、商南和商州)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40%。山区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也是限制沿线经济收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西合铁路经过三座主要山脉:秦巴山区、桐柏山区和大别山区,秦巴山区和大别山区名列中国最贫穷的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区之中。生活在这些山区的人们极度贫困。靠近城镇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都将有效地改善收入水平,这在沿线各县非常明显。9个己通铁路的县的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095元/人,明显高于沿线28个县1707元/人的水平和16个贫困县1507元/人的水平。沿线最贫穷的当属商洛地区的3个山区县,其农村人均纯收入仅有765元/人(丹凤639元/人,商南805元/人,商州821元/人),相当于沿线已通铁路各县的三分之一。该项目沿线28个县总计有120万贫困人口(国家贫困线63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铁路沿线4省的贫困率分别是:陕西省17.7%、河南省4.4%、湖北省3.0%、安徽省4.7%,而全国平均贫困率是4.7%。(四)移民安置监测与评估受铁道部和亚洲开发银行委托,西南交通大学外资引进与利用研究所对西合铁路移民安置进行监测与评估。2000年3月,《西合铁路移民安置计划》经铁道部和亚洲开发银行批准后,西合铁路的移民监测与评估工作便开始了。从2000-2004年,每年向铁道部和亚行提供一份监测评估报告。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移民基底调查报告(2000年8月)、第一期监测评估报告(2001年12月)和第二期监测评估报告(2002年12月)等三份监测评估工作。监测评估在全面掌握移民安置情况的基础上,遵照社会调查的规定,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事先专门设计调查问卷,选择了98个行政村和1000移民户作为西合铁路所有移民的样本,并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对移民样本户的调查问卷包括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收入与支出及构成、住房情况、耐用消费品、耕地及农具等生产资料以及种植业养殖业构成、受影响情况、安置方式、家庭对补偿安置的意见及原因等近60项调查指标。对样本村人口及构成、收入及其来源构成、贫困情况、耕地等生产资料及构成、基础设施、劳动力及就业、二三产业状况、受影响情况、安置与补偿方式、安置困难等近50项指标。另外,还进行了数次公众参与的问卷调查。除问卷调查外,还综合利用个别访谈、座谈会、实地观察、文献资料等多方调查收集资料。评估的主要结论:搬迁后,基础设施比搬迁前更为完善,移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体现相当好的扶贫效益。铁路建设期间为移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搬迁期间移民的就业和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安置完成后,移民的就业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移民的收入恢复较快。耕地减少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对移民的生活没有起决定性的影响,移民普遍对该铁路建设表示支持,对补偿安置基本满意。第二部分项目非自愿移民生活质量的度量2000年8月的基底调查主要是调查移民搬迁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到2002年12月,移民的安置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因此就以2000年8月(搬迁前)、2001年底、2002年底等三个时间点展开对移民的生活质量研究。(一)构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鉴于西合铁路影响人口绝大部分是农村人口的特点,按照生活质量指标选取原则,构造
出西合铁路移民生活质量多级递阶指标体系如图11-1所示。非自愿质就业(B)劳动力就业率(C)非农就业比重(C1)2・人均纯收入《)非农业收入比重(C4)收入水平业2)出X 丽/T)\基尼系数(C5)收入分配年?)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C)国际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C6)7贫困54)家庭消费总支出(C)恩格尔系数(C)8每百户拥有的电视机(C)每百户拥有的洗衣机(C10). . 11每百户拥有的冰箱(C)每百户拥有的电话(C3)消费(B5)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C)每万人拥有的病床(C)1415移量民生活医疗卫生(B6)成人文盲率(C6)3km内有完小(C)适龄儿童入学率1c)18中学入学率(C19)教育(B7)供水质量(C)供电质量(C20)交通质量(C21)通讯设施(C::)基础设施(B8)居民质量(B9)人均住房面积(C)住房新旧状况(C)住房结构(C26)25补偿满意度(C27)就业满意度(C7)提供帮助满意度89)解决问题满意度(C::)安置满意度小10)附图11-1 非自愿移民生活质量多级评价指标体系图我们认为移民生活质量应该从就业、收入水平、收入分配、贫困、消费、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居住质量、安置满意度10个方面进行综合反映,围绕这十个方面来选择因素指标。下面就这些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就业。由于农业就业比重与非农就业比重这两个指标之间具有强相关关系,因此就业这一聚类就选取劳动力就业率与非农就业比重这两个指标,以免重复。.收入水平。人均纯收入是反映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人均纯收入是以家庭纯收入除以家庭人口得出的。在计算人均纯收入指标指数时,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是选取比较系统中的上限和下限。2000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2253.42元,以此作为移民人均纯收入预期未来目标的规划值,并把它视为该指标的最大值,超过最大值按照最大值计算(认为超出部分对移民生活质量的贡献等于零,其余指标也类似)。最低值移民人均纯收入为635元,这是国内贫困线标准。非农业收入比重是指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对于移民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影响。.收入分配。为了预测一个项目使哪些人受益、哪些人受损,是否有利于扶助贫困人口,并且使项目收益分配更趋合理,常需利用基尼系数来说明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性。西合铁路移民前的基尼系数为0.352,按照国际一般的标准,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的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贫困。国内贫困线按人均纯收入635元/人计算。国际贫困线是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相当于1985年美元不变价每天1美元,然后按购买力平价调整为1120元。.消费。消费方面选择了人均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4个耐用消费品等6个派生指标。2001年中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41.1元,以此作为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最大值,最小值根据经验确定3元/天。所谓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的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已经被很多研究机构证实。恩格尔系数的优点是可以忽略社会调查中受影响人的瞒报和虚报行为。有些受影响人因为种种原因要对调查人员少报自己的收入,还有一些或许要多报自己的收入以满足虚荣心。从消费结构之中估计恩格尔系数,可以在假定人们对各项消费支出项目都具有相等瞒报或多报成分的前提下,比较准确地计算出食品支出一这个最基本消费项目的比重,从而观察人们的生活质量。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确定了一个划分贫富的标准如附表11-2所示。附表11-2 恩格尔系数与发展阶段的对应关系发展阶段极富裕富裕小康温饱绝对贫困恩格尔系数0〜0.30.3〜0.40.4〜0.50.5〜0.6>0.6耐用消费品方面选择了每百户拥有的电视机数、每百户拥有的洗衣机数、每百户拥有的冰箱数和每百户拥有的电话数等4个指标。2001年,中国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74.4台,洗衣机29.9台,电冰箱13.6台,电话机34.1部。耐用消费品以中国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量作为它们的最大值,最小值均为零。.医疗卫生。医疗卫生情况通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和每万人拥有病床数这两个指标来反映。由于未系统地对移民医疗卫生情况做专门调查,这两个指标值只能以受影响区域的统计数据来代替。.教育。教育方面包含成人文盲率、3Km内有完小、适龄儿童入学率、中学入学率等4个。2000年中国农民文盲率为6.72%,以此作为成人文盲率的最小值,最大值为12%。3Km内有完小是一个中介评价指标,指以居住地为中心,3Km路程为半径,在此范围内有完全小学这一状况,采用处于这一状况的移民人口占总移民人口的比例计算。适龄儿童入学率是指6〜12周岁的儿童入学率,2001年中国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05%,据此,将这一指标的最大值定为100%,最小值根据经验定为90%。中学入学率即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根据经验,将这一指标的最大值定为95%,最小值为80%。.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方面,选择了供水质量、供电质量、交通质量、通讯设施4个指标。供水质量以能得到安全饮用水的人所占百分比来衡量;供电质量以用电普及率来衡量;通讯设施以通电村的比例来衡量。公路交通是最便利最有效的交通手段,选择公路交通作为衡量交通质量的指标,以中心村是否通达为依据。乡村公路交通中分公路、机耕路2种形式,分别赋予序分值100分和60分。公路交通指标值按照下式计算:公路交通指标值=公路交通的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比重X100+机耕地交通的人口占移民总人口的比重X60 (1)搬迁前,只有少数村镇的居民饮用经过处理的清洁自来水,大部分农村居民饮用井水和河水,初始社会调查估计大概有60%的人口可以得到安全卫生饮用水。移民安置实施时,实施机构对移民饮用水极为重视,对水源均进行了调查和水质检测,保证选定的饮用水水源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2001年、2002年该指标上升到80%和85%。供电质量方面,搬迁前后用电普及率均为100%。交通方面,搬迁前有76.5%的移民居住地通公路,18.4%通机耕路,另有5.1%不通公路和机耕路;2001年这些比例分别为77.8%、20.2%和0%;2002年分别为81.6%、18.4%和0%。按照式(1)算得交通质量指标值搬迁前、2001年和2002年分别为87.54、89.92、92.64。搬迁前后村村均通电话。.居住质量。居住质量方面,选择了住房结构、人均住房面积和住房新旧程度3个派生指标。人均住房面积是指人均拥有的主房的建筑面积(平方米/人),采用评价对象的平均值。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7平方米,根据移民的实际情况,以此作为人均住房面积的最大值,凡高于最大值者,按25.7平方米/人计算(认为超过部分对移民生活质量贡献为零)。住房结构指住房的建筑结构,分框架、砖混、砖木、土木和其他(如茅草房)等5类,给每一种住房结构依次赋予序分值,框架100分、砖混90分、砖木70分、土木50分、其他30分。住房结构指标值按下式计算:住房结构指标值=Z(HAxHV) (2)ii式(2)中:HAi为第i种结构住房的建筑面积占总住房建筑面积的比重;HVi为第i种结构住房的结构序分值。对于新房和旧房分别赋予序分值100分和60分,住房新旧状况指标值按下式计算:住房新旧状况指标值=新房的建筑面积占总住房建筑面积的比重X100+旧房的建筑面积占总住房建筑面积的比重X60 (3)移民原有住房拆迁后,重建的房屋一般向更好的标准靠拢(这一点在住房结构的变化中也得到体现)。因此,移民选择结构较好的住房,往往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而面积上则会有所减少。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了解到农户心中最倾向于砖混结构的楼房,至少也会选择砖木结构的住房,土木结构的住房总体上已成为历史,大多数农户已不喜欢这种结构的房屋。搬迁前移民住房24.39%是砖混结构、19.55%是砖木结构、53.41%为土木结构,还有2.66%为其他类型。2001年和2002年移民样本的住房数据相同,36.58%的住房是砖混结构、45.12%是砖木结构、18.3%为土木结构,其他结构住房为零。根据(2)式,搬迁前后,住房结构指标值分别为70.32和73.66。根据⑶式,算得住房新旧状况指标值在搬迁前后分别为72.69和100。.安置满意度。在选择主观指标时,采用认知层面的满意度作为主观评判的关键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补偿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提供帮助满意度和解决问题满意度等4个指标。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把安置满意度划分为七个级度,如附表11-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安置满意级度的界定是相对的,因为满意虽有层次之分,但毕竟界线模糊,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里仅给出各级度的参考标准和序分值。附表11-3 满意级度指标满意级度特征序分值很不满意愤怒、恼怒、投诉、反宣传0不满意气愤、恼怒20不太满意抱怨、遗憾40一般无明显正负情绪60较满意好感、肯定、赞许70满意称心、赞扬、愉快85很满意激动、满足、感谢100在初始社会经济调查和监测评估调查中,都有安置满意度调查内容,对补偿、安置点等多个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专门调查,根据调查和访谈情况,分别描述如下:与其他公共项目(如1999年建成的312国道项目)相比,西合铁路的补偿费较好,因此100%的移民对补偿较满意。西合铁路对于移民安置点非常重视,一般把宅基地安排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基础设施也较好,80%的移民对此表示满意,另有20%对安置点有抱怨情绪。绝大部分移民对移民安置实施机构在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方面无明显正负情绪。(二)西合铁路移民生活质量的评判10大类聚类指标重要程度相同,各赋予10%的权重。派生指标按照AHP法确定权重。根据重要度判断原则,构造的移民生活质量各派生指标判断矩阵如附表12-4,然后根据AHP法计算出各派生指标的相对权重。根据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和权重可计算各派生指标的指数值,再计算聚类指标的指数值,最后得出移民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移民生活质量综合指数按照式⑷算:移民生活质量综合指数:①心尸严产s+By7+B¥g+B/X10% ⑷搬迁前,西合铁路移民生活质量综合指数为0.5823,处于中等偏下生活质量。2001年、2002年的生活质量综合指数上升到0.6207、0.6456,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进入中等水平。我们再来观察各聚类指标,除收入分配指标有轻微下降外(这说明社会公平方面没有得到改善),其余聚类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基础设施指标提高最快,说明政府对移民安置规划和扶持工作相当重视,明显改善了移民饮用水和交通的质量。其次是贫困指标,根据移民监测工作也了解到,各级政府抓住西合铁路建设的契机,结合移民安置工作来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另外,教育、收入水平、医疗卫生、消费等方面提高也比较显著。至2002年底,西合铁路第一阶段的移民安置目标基本实现,但第一阶段的移民安置成果仍需要后期生产扶持进一步巩固。根据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西合铁路移民安置社会效益提高是显著的,这与移民监测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吻合的。附表11-4 移民生活质量判断矩阵聚类指标派生指标权重判断矩阵B1q劳动力就业率C2非农就业比重0.5000.5001 11 1B2C3人均纯收入C4非农业收入比重0.8570.1431 61/6 1BC5基尼系数1B4C6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C7国际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1.0001 31/3 1B5C8家庭消费总支出C9恩格尔系数0.1860.4841 1/3 2 3 3 23 1 5 7 7 5
C10每百户拥有的电视机0.1061/21/5 1 22 1C"每百户拥有的洗衣机0.0591/31/7 1/211 1/2C12每百户拥有的冰箱0.0591/31/7 1/211 1/2C3每百户拥有的电话0.1061/21/5 1 22 1C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0.5001 1B146C5每万人拥有的病床0.5001 1C16成人文盲率0.0611 1/5 1/31/7C3km内有完小0.2885 1 21/2B177C18适龄儿童入学率0.1623 1/2 11/3C中学入学率 19 0.4897 2 31C20供水质量0.5191 3 35C供电质量0.2011/3 1 13B218C22交通质量0.2011/3 1 13C23通讯设施0.0791/5 1/3 1/31C24人均住房面积0.2301 21/3B9C25住房新旧状况0.1221/2 11/5C26住房结构0.6483 51C27补偿满意度0.2501 1 11C就业满意度0.2501 1 11B2810C29提供帮助满意度0.2501 1 11C30解决问题满意度0.2501 1 11第三部分项目非自愿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根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投入和产出变量。针对西合铁路项目,我们选取人均耕地面积、人均补偿资金和公众参与作为输入变量,输出变量选取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和居住质量。四个输出变量在生活质量度量中己做过定量分析,人均纯收入直接引用原始数据,而后三者均采用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我们重点测算3个输入变量值。1.人均耕地面积。在土地中,耕地是精华所在,农民的生存之本。耕地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80%以上热量、75%以上蛋白质。人均耕地面积对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有很大的影响。涉及大量征地的建设项目,会引起移民的人均耕地面积的较大变化,从而对移民的收入、就业方式和发展带来影响。附表11-5反映了西合铁路移民耕地数量的变化情况。附表11-5 耕地质量指标及数量表耕地种类水浇地坡耕地水田菜地其他耕地耕地质量指标1.00.71.21.60.5搬迁前人均占有量(亩/人)0.280.360.600.120.082001年人均占有量(亩/人)0.230.320.530.100.062002年人均占有量(亩/人)0.190.290.470.090.052004年人均占有量(亩/人)0.210.330.490.100.06注:其它耕地是指不属于前四种类型的耕地,如河滩地等;到2004年,工程趋近结束,临时征地由施工单位恢复成原有耕种条件,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可以恢0.1亩,表中2004年的数据是估计值。由于各个地区耕地利用结构各异,即使同一地区利用结构也有所不同,因此特拟定“标准地”概念,其表达式为:标准地=水浇地X1.0十坡耕地X0.7+水田X1.2+菜地X1.6+其它耕地X0.5由式(5)可算出搬迁前、2001年、2002年和2004年标准地人均占有量分别为1.484、1.290、1.126、1.219。移民环境容量就是一个移民安置区在保证该区域可持续发展发展,即社会一经济一生态一环境复合系统向良性循环演变的条件下,该区经济、环境所能容纳的移民人口数量。移民环境容量研究主要是从宏观上论证移民安置的数量、方向、范围、方式、开发前景和就业途径,为开发性移民安置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移民环境容量是一个包含人均耕地面积且比后者广泛得多的指标,对移民的安置方案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也认为移民环境容量比人均耕地面积更能反应外部环境对移民生产生活的作用,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数据,本文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一种有计划的行动,它通过政府部门和开发行动负责单位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使公民们能参加决策过程并且防止和化解公民和政府机构与开发单位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冲突。在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公众参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多边开发银行(MDBS)援助的项目,公众参与被列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规定内容,很多国家已将公众参与列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政府部门,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应对受建设项目直接影响的公众给予应有关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都要求同公众进行磋商来确定一些问题。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在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进行系统化的公众参与,可以减少此后可能产生的许多不利于项目建设的问题出现。有关部门应让受影响的公众了解项目的概况、项目的总目标、工程建设的规划和计划以及国家和其他方面的有关法律和规定,并且充分听取公众对项目建设的适当性鉴定以及意见和建议,吸收有意义的部分。特别要注意受项目影响最大的,也可能是最困难的公众的意见。进而修改完善建设规划和计划,使得公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22 15.1自由组合定律 含答案
- 厨房物资采购方案
-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课件
- 库房整修改造方案
- 校内竞聘面试题及答案
- 世界地图考试题及答案
- 运城联考试题及答案
- 阳台吊篮补修方案
- 语言方面考试题及答案
- 孝道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武汉市汉阳区招聘社区干事笔试真题
- 国企往来款管理制度
- 【漳州片仔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9000字】
- 合资企业股权分配及经营管理协议
- 政治●湖北卷丨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卷及答案
- 藏族音乐文化与宗教信仰关系研究-洞察阐释
- 高铁乘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机场直签合同协议书
- 食用菌基地及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QC培训-创新型课题-详细讲解各个步骤和内容讲解-分享案例
- ict大数据模拟题(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