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第四节
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1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一)自主发展战略(二)高速度增长战略(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七)信息化发展战略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一)自主发展战略2(一)自主发展战略1.定义2.依据3.途径(一)自主发展战略1.定义31.定义自主发展战略思想是从殖民统治的历史,从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出发而提出来的。其基本的战略思想是,要发展就要自立,要摆脱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
1.定义自主发展战略思想是从殖民统治的历史,从殖民地与宗主国42.依据自主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出现是同一历史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是同时期出现的事物。落后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殖民体制的结果。2.依据自主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出现53.途径落后是依附关系造成的。国际间必须摆脱依附关系,取消不平等性,建立新的平等的结构和关系,落后地区才能取得发展。不发达国家内部,必须进行彻底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摆脱依附关系,平等地发展,才能改变落后地区的经济状态。3.途径落后是依附关系造成的。6(二)高速度增长战略
1.定义2.GNP增长影响因素3.作用(二)高速度增长战略
1.定义71.定义经济高速度增长有积极的意义,是好事,而不是一件坏事,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故高速度增长战略又被称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成为西方世界很多地区最紧迫的问题,视之为“第一等优先的经济论题”。1.定义经济高速度增长有积极的意义,是好事,而不是一件坏事,81.定义西蒙·库兹涅茨曾给经济增长一个较完整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改进,以及这种改进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它包含三层意思:①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标志,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持续增加;②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③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增长的保证。1.定义西蒙·库兹涅茨曾给经济增长一个较完整的定义:92.GNP增长影响因素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作为战略目标,自然会强调不断地加强资本积累,实行扩大再生产;会强调工业化,强调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发展;会强调高消费,生产更多的高价值的商品。2.GNP增长影响因素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作为战略目标,103.作用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德国依靠高速度,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出现了“经济奇迹”,成为经济强国。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四个国家和地区,依靠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高速度,成为亚洲“四小龙”。中国80年代后高速发展紧追世界的发展。负面影响:举债;积累多、生活水平低;资源环境紧张;产业结构失调。3.作用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11(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变通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故被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变通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12(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1.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初级产品出口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一般的发展战略模式。(初级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3.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一最低层次的发展战略。①生产地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常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②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过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③初级产品生产,技术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能耗物耗一般比较高。4.对策:向资源深加工化方向发展,实现多层次增值,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1.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13(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1.定义: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2.起因: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消费。3.作用:积极意义在于使民族工业中的消费品工业得到发展,能够减少经济上的对外依赖;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依赖性。(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定义: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14(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1.定义: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2.20世纪60年代以后,巴西、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采用出口替代战略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1.定义: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15(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3.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出口替代产品的生产,是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甚至连带市场与国外资本、技术结合而形成生产能力,工业发展的依附性还相当强,难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济地位。二是出口产品的加工工业,门类很不齐全,多数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往往远远低于产值的增长速度。三是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生产,往往用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战略受到障碍。(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3.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必须注意如下16(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四是由于出口加工业的生产往往是依赖国外资本与技术的流入而建立起来的,甚至连设备、原材料等都依赖进口,因而有可能出现产品出口增加快、而进口增长更快的现象。结果,出口的实际收入相对减少,而外资利润流出和外债还本付息却有增无减,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外债负担日趋严重。(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四是由于出口加工业的生产往往是依赖国17(七)信息化发展战略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尝试》(1973);托夫勒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在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2.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重要的信息化。(七)信息化发展战略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18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一)基本战略思想(二)基本战略的基本要求(三)具体战略1.平衡发展战略2.不平衡发展战略3.梯度推移战略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一)基本战略思想19(一)基本战略思想1.集中式发展2.分散式发展3.集中与分散整合式发展(一)基本战略思想1.集中式发展201.集中式发展城市是生产力在空间集聚的典型(防御;级差地租经济活动;社会文化;可达性)产业空间集聚(1)同类集聚;2)不同类集聚)1.集中式发展城市是生产力在空间集聚的典型(防御;级差地租经211)同类集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如包头稀土产业)同类企业吸引力大于排斥力(一条街)1)同类集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如包头稀土产业)222)不同类集聚相同的产业指向(有色冶金—电)特殊的区位优势(北京中关村——科技)产业关联(冶金与机械包钢与上海汽车)企业外部的集聚效益(公用基础设施)2)不同类集聚相同的产业指向(有色冶金—电)232.分散式发展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是典型反映原因:同类产业的排异性产业的区位指向()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发达与不发达之间资本、人才技术等)集聚不经济的推力小企业的游散经济效益()2.分散式发展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是典型反映243.集中与分散整合式发展
集中与分散是相互对立和统一的。3.集中与分散整合式发展
集中与分散是相互对立和统一的。25(二)基本战略的基本要求
1.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荷兰)2.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广州)(二)基本战略的基本要求
1.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荷兰)26(三)具体战略1.平衡发展战略2.不平衡发展战略3.梯度推移战略
(三)具体战略1.平衡发展战略271.平衡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思想首先来源于政治上的“公平”、“平等”等的要求。其次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平衡发展理论的片面理解。在片面追求区域平衡发展目标的思想影响和支配下,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地推进,曾出现过两次大的高潮和两次小的热潮。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效果不佳。1.平衡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思想首先来源于政治上的“公平”282.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2.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3.不平衡发展战略对地区的影响2.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29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差异的起因)2)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潜力。
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良性循环-马太效应)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30不平衡发展战略对地区的影响1)通过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乐观的观点2)认为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悲观的观点不平衡发展战略对地区的影响1)通过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311)乐观的观点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1)乐观的观点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321)乐观的观点b.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过分集聚产生的环境恶化,土地和水资源有限,地价昂贵,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生活费用高,犯罪率上升,生产成本上涨,又必然使经济由点到面扩散)
美国区域间经济差距依然存在,但差距大大缩小。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1)乐观的观点b.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过分集聚产33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第一劳动力:初期迁出--有技能的、或有较高教育程度的青年劳动力;当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时,原来向外迁移的熟练劳动力亦开始返回不发达地区。第二资金:初期--资金亦流向发达地区;发达地区收益低于不发达地区时,资金将回流到不发达地区。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第一劳动力:34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续)第三,国家倾斜政策的改变。
第四,区际联系的加强和发展。(发达地区将通过产业的前向联系、后向联系等关系,将乘数效益逐步波及到不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增长。)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续)第三,35d.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J.G.威廉逊在1965年提出来的“倒U字型发展规律”d.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不断调362)悲观的观点略2)悲观的观点略373.梯度推移战略
1)经济梯度的含义和划分指标。
2)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
3)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
3.梯度推移战略
1)经济梯度的含义和划分指标。381)经济梯度的含义和划分指标。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经济梯度推移是指经济发展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选用人均国民收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在职工中所占的比重、人均住宅面积、城市污水处理率、区域失业率等多项指标,然后用多元回归法求出对应各项指数的权重值,把区域各项指数的权重值之和作为比较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1)经济梯度的含义和划分指标。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392)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
(1)推移的动力。
(2)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
(3)推移的途径。
2)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1)推移的动力。40(1)推移的动力。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
任何工业产品都有创新、发展、成熟、衰老的过程。(依次向外扩散)(1)推移的动力。经济梯度推移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的创新活动41(2)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
像接力赛跑一样,由处在高梯度的地区向处在低梯度地区转移,一级一级传递下去。
推移的有序性是由于处在不同梯度上的地区接受创新转移的能力差异决定的。
如学习知识大学文化-中学-小学(2)推移的方式——有序推移。像接力赛跑一样,由处在高梯度42(3)推移的途径。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的。局部范围的推移指的是由创新源地大致按由近至远的形式,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镇转移。大范围的推移指的是由创新源地按城镇等级系统,跳跃式地向全国或更广阔的地域转移。(3)推移的途径。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镇系统逐步转移433)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优点)梯度理论强调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强调区际间的分工和协作.它反映了地域分工的客观原因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际,把产业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与地域空间的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在理论上有积极的贡献。
梯度理论主张不平衡发展,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各有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部门,基本符合我国的国情,在指导经济建设布局的实践上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东中西地带)3)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优点)梯度理论强443)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缺点)根据梯度理论,梯度推移只能依级转移,把地区发展的梯度差僵化了.否定了创新活动在落后地区或在欠发达地区中的作用。
3)对梯度推移战略的批评和相关新理论的出现(缺点)根据梯度理45(其他战略)(1)反梯度理论。(2)多种推移并存论。(3)主导论。(其他战略)(1)反梯度理论。46结束结束47第四节
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第四节
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48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一)自主发展战略(二)高速度增长战略(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七)信息化发展战略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一)自主发展战略49(一)自主发展战略1.定义2.依据3.途径(一)自主发展战略1.定义501.定义自主发展战略思想是从殖民统治的历史,从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关系出发而提出来的。其基本的战略思想是,要发展就要自立,要摆脱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
1.定义自主发展战略思想是从殖民统治的历史,从殖民地与宗主国512.依据自主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出现是同一历史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是同时期出现的事物。落后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殖民体制的结果。2.依据自主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出现523.途径落后是依附关系造成的。国际间必须摆脱依附关系,取消不平等性,建立新的平等的结构和关系,落后地区才能取得发展。不发达国家内部,必须进行彻底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摆脱依附关系,平等地发展,才能改变落后地区的经济状态。3.途径落后是依附关系造成的。53(二)高速度增长战略
1.定义2.GNP增长影响因素3.作用(二)高速度增长战略
1.定义541.定义经济高速度增长有积极的意义,是好事,而不是一件坏事,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故高速度增长战略又被称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成为西方世界很多地区最紧迫的问题,视之为“第一等优先的经济论题”。1.定义经济高速度增长有积极的意义,是好事,而不是一件坏事,551.定义西蒙·库兹涅茨曾给经济增长一个较完整的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多的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增长,而生产能力的增长所依靠的是技术改进,以及这种改进所要求的制度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调整。”它包含三层意思:①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标志,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持续增加;②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③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是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经济增长的保证。1.定义西蒙·库兹涅茨曾给经济增长一个较完整的定义:562.GNP增长影响因素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作为战略目标,自然会强调不断地加强资本积累,实行扩大再生产;会强调工业化,强调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发展;会强调高消费,生产更多的高价值的商品。2.GNP增长影响因素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作为战略目标,573.作用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日本、德国依靠高速度,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出现了“经济奇迹”,成为经济强国。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四个国家和地区,依靠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高速度,成为亚洲“四小龙”。中国80年代后高速发展紧追世界的发展。负面影响:举债;积累多、生活水平低;资源环境紧张;产业结构失调。3.作用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58(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变通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把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战略目标,故被称为以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战略。(三)变通经济发展战略
变通发展战略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一59(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1.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初级产品出口是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一般的发展战略模式。(初级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3.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一最低层次的发展战略。①生产地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常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②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过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③初级产品生产,技术层次低,科技含量少,能耗物耗一般比较高。4.对策:向资源深加工化方向发展,实现多层次增值,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四)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1.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60(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1.定义: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2.起因: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交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消费。3.作用:积极意义在于使民族工业中的消费品工业得到发展,能够减少经济上的对外依赖;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依赖性。(五)进口替代发展战略1.定义: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61(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1.定义: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2.20世纪60年代以后,巴西、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采用出口替代战略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1.定义: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62(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3.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必须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出口替代产品的生产,是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甚至连带市场与国外资本、技术结合而形成生产能力,工业发展的依附性还相当强,难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济地位。二是出口产品的加工工业,门类很不齐全,多数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往往远远低于产值的增长速度。三是经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品生产,往往用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替代战略受到障碍。(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3.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必须注意如下63(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四是由于出口加工业的生产往往是依赖国外资本与技术的流入而建立起来的,甚至连设备、原材料等都依赖进口,因而有可能出现产品出口增加快、而进口增长更快的现象。结果,出口的实际收入相对减少,而外资利润流出和外债还本付息却有增无减,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外债负担日趋严重。(六)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四是由于出口加工业的生产往往是依赖国64(七)信息化发展战略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尝试》(1973);托夫勒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在1982年出版的《大趋势》。2.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是,面对新技术发展的态势,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比工业化更为重要的信息化。(七)信息化发展战略
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65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一)基本战略思想(二)基本战略的基本要求(三)具体战略1.平衡发展战略2.不平衡发展战略3.梯度推移战略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一)基本战略思想66(一)基本战略思想1.集中式发展2.分散式发展3.集中与分散整合式发展(一)基本战略思想1.集中式发展671.集中式发展城市是生产力在空间集聚的典型(防御;级差地租经济活动;社会文化;可达性)产业空间集聚(1)同类集聚;2)不同类集聚)1.集中式发展城市是生产力在空间集聚的典型(防御;级差地租经681)同类集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如包头稀土产业)同类企业吸引力大于排斥力(一条街)1)同类集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如包头稀土产业)692)不同类集聚相同的产业指向(有色冶金—电)特殊的区位优势(北京中关村——科技)产业关联(冶金与机械包钢与上海汽车)企业外部的集聚效益(公用基础设施)2)不同类集聚相同的产业指向(有色冶金—电)702.分散式发展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是典型反映原因:同类产业的排异性产业的区位指向()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发达与不发达之间资本、人才技术等)集聚不经济的推力小企业的游散经济效益()2.分散式发展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是典型反映713.集中与分散整合式发展
集中与分散是相互对立和统一的。3.集中与分散整合式发展
集中与分散是相互对立和统一的。72(二)基本战略的基本要求
1.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荷兰)2.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广州)(二)基本战略的基本要求
1.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荷兰)73(三)具体战略1.平衡发展战略2.不平衡发展战略3.梯度推移战略
(三)具体战略1.平衡发展战略741.平衡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思想首先来源于政治上的“公平”、“平等”等的要求。其次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平衡发展理论的片面理解。在片面追求区域平衡发展目标的思想影响和支配下,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地推进,曾出现过两次大的高潮和两次小的热潮。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效果不佳。1.平衡发展战略
平衡发展战略思想首先来源于政治上的“公平”752.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2.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3.不平衡发展战略对地区的影响2.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76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差异的起因)2)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潜力。
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良性循环-马太效应)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77不平衡发展战略对地区的影响1)通过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乐观的观点2)认为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悲观的观点不平衡发展战略对地区的影响1)通过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781)乐观的观点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1)乐观的观点a.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791)乐观的观点b.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过分集聚产生的环境恶化,土地和水资源有限,地价昂贵,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生活费用高,犯罪率上升,生产成本上涨,又必然使经济由点到面扩散)
美国区域间经济差距依然存在,但差距大大缩小。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1)乐观的观点b.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过分集聚产80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第一劳动力:初期迁出--有技能的、或有较高教育程度的青年劳动力;当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时,原来向外迁移的熟练劳动力亦开始返回不发达地区。第二资金:初期--资金亦流向发达地区;发达地区收益低于不发达地区时,资金将回流到不发达地区。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第一劳动力:81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续)第三,国家倾斜政策的改变。
第四,区际联系的加强和发展。(发达地区将通过产业的前向联系、后向联系等关系,将乘数效益逐步波及到不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增长。)c.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续)第三,82d.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J.G.威廉逊在1965年提出来的“倒U字型发展规律”d.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不断调832)悲观的观点略2)悲观的观点略843.梯度推移战略
1)经济梯度的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南财经大学《口腔正畸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美术学院《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领域工程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上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末模拟卷(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 湖南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小儿呼衰护理疾病查房
- 南红基础知识
- 廉政知识竞答
- 康复护理学给药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8.2.3.1 选择结构的语法
- 传统文化中秋课件
- 2025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管理分公司第一季度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专用教材【考纲分析+考点精讲+真题演练】
- DB13-T 5996-2024 公路基层病害聚合物注浆处治技术规程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一年级《欢乐购物街》
- 信用社(银行)清产核资实施方案
- 邵阳智能水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_模板范本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熟能生巧》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 关于广州市市政管理局市园林局调整城市道路挖掘修复收费标准的批复
- 九族五服表(九族五服图)
- 供货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