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 高考诗歌鉴赏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复件 高考诗歌鉴赏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复件 高考诗歌鉴赏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复件 高考诗歌鉴赏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诗可以励志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姓名班级组别PAGEPAGE4设计人:侯华峰高考诗歌鉴赏之品味关键字导学案(学生版)【学习目标】1、寻找关键字。2、赏析关键字。3、如何规范答题。【学习重点及难点】找准诗眼,品味诗人情感,规范高考答题。【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知识链接】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是按诗歌的音律角度不同来划分的。古体诗在字数,句数,韵律和平仄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古代相对自由的一种诗体。其时间主要在唐代以前。到了唐初年间,开始形成了在字数、句数、声韵、平仄和对仗等方面都有较为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即所谓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二者又都属于与新诗——我国“五四”运动中形成的自由诗——相对而言的旧诗。但唐以后仍有不少的诗人写作古体诗和乐府诗。乐府诗

实际上,乐府诗应划归于古体诗的范畴,但因其有自身的特殊性,才抽出来单列的。“乐府”,原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的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都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诗。例如我们学过的《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是乐府诗。绝句和律诗

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诗只有4句,而律诗共有8句。绝句又可以说成“截句”,据说是从律诗中间4句“截取”出来而形成,但要求却没有律诗严格。故绝句可以两两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是,律诗中间4句,即颔联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绝句还是律诗,都有平仄声和音韵的要求。超过8句以上的律诗就称为排律了。诗的两种风格可以分为“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两种流派,作为诗余的词,到宋代诗坛上也出现了两种风格和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作品的语言请丽、含蓄,词的内容所抒发的感情大多数都比较婉转、缠绵,其情调或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写作刻功精细,题材较为狭窄,往往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感叹不幸等。其中也有词写山水花木,触情于景等佳作。婉约派被视为词坛之正宗,代表词人有李煜、柳永、秦观、李清照。我们学过的代表作家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姜夔的《扬州慢》等。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表现出远大理想和不凡志向,是一种新型的诗风。主要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五、散曲

我国发展到金元时代,由词蜕化出了一种比词更自由的歌曲曲种,就叫作曲。它像词一样有曲牌,有标题,但因多用于配乐演唱,就多了一个宫调——古乐曲的调试,一般为“五宫四调”的所谓九宫。散曲的体式和词相近却比词更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

六、诗词曲的技法、语言运用等知识

1、风格流派

诗,可划分为“山水”、“田园”、“咏物”、“讽喻”等诗派;诗风有“清新飘逸”、“沉郁顿挫”、“质朴平淡”、“典雅庄重”、“雄浑”和“悲壮”等。

词即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派。

2、表现手法

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联想想象,或小中见大(斑中窥豹),或虚实结合,或动静结合,或据事表意(即事感怀),或怀古咏史,或议论抒情等。

3、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各尽奇妙:记叙明确过程,描写突出形象,议论抒情点明诗旨。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和或间接抒发之分。间接抒情常常运用以物托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和寓情于景的手法。

4、意境

诗歌中的意境是诗人主观感情与客观风物完全融合的产物,给人或恬淡清适,或华美绚丽,或豪迈壮观,或清新自然,或安谧闲静等。

5、修辞方法

必须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对偶、互文、拈连、讳饰及嵌字等。

6、典故

“用典”实为古诗词中的特殊的修饰法。恰当用典会使诗句言简意赅,寓意笃远。鉴赏古诗词要注意联系典故的原始意义去揣摩典故的“语境意义”,方能正确理解体会诗的真义。

7、语言特色

不同的诗人的语言特色是不同的,表现的是不同的语言风格。一般地说语言有的热情奔放,洋溢深情;有的古朴清纯,不事雕琢;有的典雅文丽,才气飞扬;还有的工巧,有的自然,有的轻灵飘逸,有的凝重深沉等等。

【导入新课】苏东坡与苏小妹

互相戏谑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个出名的才女,两人常对诗对联取乐。相传苏小妹是门楼头,即前额突出。苏东坡就说:“未出门前三五步,

额头已至画堂前。”小妹立即气得柳眉倒竖

,见哥哥脸长特别长立即回敬道:“去年一滴相思泪,

今年方流到嘴边。”苏东坡与苏小妹

吟诗作对宋代文人苏轼,一天同他妹妹和诗友黄庭坚一起论诗谈文。苏小妹让大家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间各添一个字,变成五言联句。苏东坡略一思索,脱口而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接着黄庭坚吟出两句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随后也念出自己的诗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相比之下,苏、黄二位添加的字意思平常,而苏小妹用一个“扶”字将轻风与细柳拟人化了,写出了细柳的纤弱形态;一个“失”字,写出了淡淡的月光中梅花隐隐约约的朦朦胧胧美景,十分传神【学习过程】1、朗诵下列诗歌,思考以下问题。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的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合作探究】如何找准诗眼,品味诗人情感【自学指导】寻找关键字要关注下列类型的字?关注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关注丰富多彩的形容词关注生动形象的叠词关注表示色彩的词(也是形容词)2、回忆高中学过的古诗词中表现力强的字有哪些?并体会其运用的妙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王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白居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3、关键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赠汪伦1、明确诗的主旨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清平乐辛弃疾2、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3、可以烘托环境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南浦别白居易4、确定感情基调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4、怎样规范答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安禅,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1、“诗眼”分别是2、。3、。5、如何规范答题?点出关键字就诗句谈这个字表达效果结合整首诗,从一定高度来概括关键字的表达效果(明确主旨、勾勒形象、烘托环境、抒发情感)【当堂小测】答题要求:在纸上写好答案、要分点、分层规范答题(三步)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下面问题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找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关键词,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1、关键字:“”和“”2、“”字,意思是;“”字,形容。3、这两个字形象地刻画出了春雨的特征,并且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课堂小节】回忆本节课内容1、寻找关键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