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讲稿课件_第1页
有效教学讲稿课件_第2页
有效教学讲稿课件_第3页
有效教学讲稿课件_第4页
有效教学讲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袁直2012年10月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实践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1主要内容

问题的提出有效教学的认识及特征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主要内容

问题的提出2话题一:问题的提出1、教学目标制定单一,三维目标的融合不好。(生活中的负数)2、教师对学科知识把握不准,教学知识的运用不当。(统计与概率,计算教学,分数)3、教学环节的设计逻辑不清,教学环节不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落实环节教学目标不足。(最小公倍数)话题一:问题的提出1、教学目标制定单一,三维目标的融合不好3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不当,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角的认识)5、教学素材的加工不合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前后)6、学生的交流思考不够充分,形式上的思考,本质上的灌输。(问题)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不当,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角的认47、学生的操作活动与思考不同步,学生的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传授不够。8、教师语言不够精炼,问题设计随意,课堂调控不力,放与收不够自如。(什么是时间)7、学生的操作活动与思考不同步,学生的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策5话题二:有效教学的认识及特征有人把世界上的教师分为四种。第一种老师讲课能深入浅出,很深奥的道理,他能讲得浅显易懂。这是能高效教学的老师。第二种是深入深出,这样的老师很有学问,但缺乏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深奥的学问讲得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就要费点劲儿。这是尚能进行有效教学的老师。第三种是浅入浅出,这样的老师本身学问不深,但却实事求是,把自己懂得的东西讲出来,还算能基本保证教学质量,只是教学效益要低一些。最糟糕的老师就是第四种了,浅入深出,本身并无多大学问,却装腔作势,把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讲得玄而又玄,让人听不懂。话题二:有效教学的认识及特征有人把世界上的教师分为四种。61、无效教学所谓无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1、无效教学所谓无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7一项调查:教学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统计表明:“完全可以”占60.14%,“有时可以”占34.97%,“不可以”占2.76%,“不知道”占2.33%。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调查的结果更不尽如人意,分别为55.91%.38.71%,3.23%,2.15%。一项调查:8[案例]

合作学习成了脑筋急转弯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二班22名学生需要坐船过河,如果每5名同学坐一条船,最少需要几条船?”孩子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看着一个个讨论热烈的小组,我心想:“看样子,已经不需要我再多讲了。”哪知道,走近小组一听,让我哭笑不得。李××:“我先说,只需要4条船,剩下2个人游泳过去。”王××说:“我还有,也只需要4条船,剩下的2个人会轻功。”刘××的答案更绝:“我一条船也不用,让他们从桥上走过去。”[案例]

合作学习成了脑筋急转弯92、低效教学教师教得苦◆一则短信(描述教师的短信):起得比公鸡早,睡得比猫头鹰迟,吃得比营房士兵快,催作业比黄世仁狠,搞辅导比待骨肉更亲,死得比阿斗更早。◆据调查,普通高中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平均达11个小时以上。有资料显示,教师患咽喉炎的比例占80%左右,患胃肠道疾病的比例为30%左右,患颈肩椎类疾病比例为22%左右。(《中国教育调查》P48,九州出版社,2005年1月版)◆《新民晚报))2003年11月10日报道,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全国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有52.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2、低效教学10教得苦的背后“时间+汗水”,“日光+灯光”,教师除了低效的大讲、特讲以外,大量的低效练习是造成教师教得苦的主要原因。初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除了每天在学校的2~3节自习课外,76.5%的初中学生每天课外学习1~3小时,21.2%的初中学生每天课外学习3~5小时,还有2.3%的初中学生每天课外学习时间居然在5个小时以上!而这种课外学习并不是课外阅读,同样样本的调查表明,只有20.5%的初中学生经常借阅图书,39.5%的初中学生偶尔借阅,17.2%的初中学生从不借阅,还有22.7%的初中学生反映所在学校无法借阅图书。教得苦的背后11研究表明:低效教学肯定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关,而与教师本人的学科知识关联不大。造成教学低效的原因很多,不能全责咎老师。研究表明:低效教学肯定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关,而与教师本人的学123、负效教学当违背教学本质施行所谓的“教学”时,我们把这种教学叫做“反教学”,从效率的角度,我们称之为负效教学。(案例)四年级某班作文练习,老师让学生形容并组合有关花的句子,大部分同学皆曰“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有两位同学比喻花是“大地的时装”;一个坐在后排的学生怯生生地说:“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是灯。”老师评语:大多数同学很好,那两位同学及格,后排同学不及格——花是灯,电是什么?又让同学组句:“雪化以后变成什么?”大多数同学曰:变成水;部分同学日:变成江水;小女生说:变成春天。老师批点:“后排女生跳着走路,莫名其妙!”3、负效教学13(案例)下午放学时间,××小学大门口,一教师在大声训斥,家长、孩子低头不语。“你儿子我管不了啦,他要是能转到别的班级或学校去,我就谢天谢地了。”“倒了八辈子霉,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上课从来不听讲,不是做小动作就是挑我的刺。昨天上公开课黑板上有个字没写好,他在下面囔囔说“写错了”这不是存心跟我捣蛋吗?”“哼,昨天的账还没来得及跟他算,这不,今天又来了,叫他用“虽然……但是……”造句,你知道他怎么造的,“虽然我学习很努力,但是老师就是不喜欢我”这是罪加一等了,认得你们狠了,你们走吧!”家长涨红了脸,不住地向老师赔不是,“他个小畜生不懂事,请老师多加管教,要再不听话,您只管打……”(案例)下午放学时间,××小学大门口,一教师在大声训斥,家长144、高效教学你能很快记住下面一组数字吗?4、高效教学你能很快记住下面一组数字吗?15118402194931966419971184021949319664199716有效教学讲稿课件17《高效率教学》的作者,西南师大的张庆林教授教了一个更高效的办法:①1840②1949③1966④1997借助历史知识,或许你会快速并且牢固地记住了吧。采用谐音的办法:“你要发死了,而要九死九生你就溜,溜死你就救起。”《高效率教学》的作者,西南师大的张庆林教授教了一个更高效的办18因此,我们主张在追求教学效率的道路上永不满足。我们不采用“高效教学”而采用“有效教学”的说法,除了与国内外学术界接轨以外,也为了避免认定的困惑。因此,我们主张在追求教学效率的道路上永不满足。我们不采用“高195、有效教学的概念(1)教学效率表述为:

教学效率=5、有效教学的概念20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教师追求不低于(即数学里的“≥”)平均水准(即常态水准,难以用绝对数量表达)的效率必将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上升。整体水平的上升带来平均效率的上升,从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螺旋式增长。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21(2)有效教学的特征录像(2)有效教学的特征录像22学生1、具备现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2、学生有对所学内容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和加工能力。学生23教师以下三种行为特征是有效教师所共同具备的,这就是激励性人格(热情、热心、幽默和可信任)以成功为导向(对成功的高期望和鼓励与支持)专业品行(博学、有条理和灵活、适应性强)。在有效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两大特征:1、教学前有充分的准备,包括方方面面的准备;2、教学中有丰富而创新的教学智慧,包括互动、指导、管理等方面的智慧。教师24教学中介今天的有效教学中介具备了如下两个特征:1、弹性,教师活化处理教材,预备多种方案,充分做好弹性化准备。2、生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之间不断互动生成新的教学元素,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得到扬弃。教学中介25话题三:

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一、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

话题三:

新课程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一、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26

(一)学生学情分析策略

(一)学生学情分析策略

27案例2、5的倍数特征老师在黑板上写出895,1024,11300,449…师:这些数都很大,我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个是2的倍数,哪个是5的倍数!老师故意显得很“牛”的样子。许多学生高高举手齐说:我也能,我也能……老师略微迟疑,指名回答。生1:895,11300…是5的倍数,1024,11300…是2的倍数。师:他说得对吗?生2:对,因为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我还知道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全班随声回应表示支持。)案例2、5的倍数特征28学情调研的核心是把“教材问题”转化为“学生学习教材时的问题”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最近发展区。学情调研的核心是把“教材问题”转化为“学生学习教材时的问题”291、学情分析的实施策略(1)问卷调研1、学情分析的实施策略30有效教学讲稿课件31在以下几种情况采用。(1)在一些重点单元开始教学前整体安排,便于老师从整体上进行教学设计。单元整体调研的思路,为老师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提供了重要依据。(2)初次教学某一内容,或对学生学习某一内容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时可安排问卷调研。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设计问卷了解学生情况无疑是一种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3)尝试创新的教学设计之前,可以进行全面问卷调研。(4)开展科学的课例研究前,可以采用较为全面的问卷调研。课例研究主要是针对同一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的有计划的教学跟进活动。开展这样的研究,需要对学生的原始状态有清晰的认识,为后面的研究和对比提供参照,因此在正式开展课例研究之前需要进行较为全面的问卷调研。在以下几种情况采用。32(2)随机访谈

(2)随机访谈

33(案例一)下面是一位老师在进行“体积”的教学设计前,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做的一次访谈记录。体积的概念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极其抽象。依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发现,无论老师如何强调,学生依然感到茫然。为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我决定采取随机访谈的形式进行调研。2008年11月17日,我对四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采用了同一个问题:举例说一说什么是体积。(案例一)下面是一位老师在进行“体积”的教学设计前,为了了解34在第一个课间,我找到一个正在做游戏的男孩子(成绩很好)。他的回答很干脆:“个大,盛得多,体积就大。”在课间操的时候,我又找来一个女学生(成绩不理想)。她说:“矿泉水水瓶上写的300mL就是它的体积。”中午我又找来两个女学生(中等水平)。她们的回答是:“说不清,但是感觉盛得多就大。”

在第一个课间,我找到一个正在做游戏的男孩子(成35访谈结束后,自己感到有些失落,因为通过访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但是,仔细斟酌这几名学生的回答,我突然发现:他们的回答好像都和容积有些联系,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概念是容积而不是体积。这个访谈表面看似平淡,但是却暴露出问题所在。为此,我准备调整教材顺序,把体积和容积对比教学,在对比中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访谈结束后,自己感到有些失落,因为通过访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信36(案例二)录像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案例二)录像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37(3)课堂观察

(案例)老师执教“厘米的认识”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错误,这些误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如果是必然的,那么这样的错误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定要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事实是怎样的呢?为此,老师进行了课后访谈。在利用直尺进行测量时,部分学生出现了下面的错误。错误一:在测量时,把被测量物体的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被测量物体的右端恰好对准10,从0到10共有11个数,所以被测量物体的长度就是11厘米。(3)课堂观察

(案例)老师执教“厘米的认识”时在课堂教学过38错误二:在测量时,把被测量物体的左端和1对齐,而不是和0对齐,量物体的右端对着11,所以是11厘米。(图)错误二:在测量时,把被测量物体的左端和1对齐,而不是和0对齐39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了课后访谈,了解到造成这种情况与学生多年学习的计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计数时总是从“1”开始,而不是从“0”开始,以学生认为在测量时被测量物体的左端应该和1对齐。以计苹果的个数为例:在计数时,个数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显性的关系。观察尺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进行了课后访谈,了解到造成这种情况与学生40(4)作业分析(4)作业分析41(案例)下面就是一位老师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为了明确学生出错的原因到底在哪儿而设计的四组练习题。

(案例)下面就是一位老师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为了422、实施建议(1)每一位老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情调研的价值,把对学生的关注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而不仅仅是在一些研究课上或教学设计评比中体现。(2)学情调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学情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不能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人为干预数据。

2、实施建议43(3)学情调研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特别是,如果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不能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负担。(4)学情调研的分析,特别是通过数据的分析发现背后的问题,对于得出科学的结论非常重要。本文没有对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展开论述,希望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实践和总结。(5)学情调研不只局限在知识、方法的层面,对于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也要进行调研。(3)学情调研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特别是,如果采取问卷调研44(二)准确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策略1、制订教学目标时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全面性。

缺乏针对性。缺乏长远观点。(二)准确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策略452、实施策略2、实施策略46(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47(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48整体把握修订课标的变化整体把握修订课标的变化49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三句话两句话课程基本理念6条5条课程内容4个领域4个部分6个核心概念10个核心概念课程目标双基四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三句话两句话课程基本理念650值得关注的新提法教学实施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内容组织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值得关注的新提法教学实施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51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5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一)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总体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53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54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1.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2.全面实现育人目标。3.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4.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55探索数学本质体验数学精神掌握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思维形成数学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探索数学本质56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正视学生差异2.注重学生自主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57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二)关于课程内容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58

社会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社会的需要59数学的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的特点60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学生的认知规律61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1.联系已有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62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1.联系已有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2.重视引导和展现数学思维的过程(观察、操作、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63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1.联系已有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2.重视引导和展现数学思维的过程。3.重视学生对学习的反思过程。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64关联协调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1.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丰富直接经验。2.强化数学思考,提升直接经验。3.融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服务数学学习。关联协调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65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关于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661.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积极参与:态度、行为、思维的参与交往互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互的活动共同发展:教学相长,点化润泽1.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672.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2.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68学教统一学教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教学生怎么学教学生学什么怎样教学生怎么学怎样教学生学什么学教统一学教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教学生怎么学教学生学什么69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有效教学讲稿课件70教学三要素学生教材教师认知序知识序教学序三序合一认知结构知识结构教学结构三种结构形态三条基本序列教学学生教材教师认知序知识序教学序三序合一认知结构知识结71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主要途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情感参与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72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关于教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734.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组织者:确立目标、设计方案、选择方式、组织活动4.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744.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引导者:提问讲授——富有启发,引导思考归纳示范——把握时机,有助理解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共同发展4.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754.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合作者:合作基础——人格平等,尊重赏识合作途径——善于启发,共同探索合作效应——同甘共苦,情谊深厚4.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765.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5.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775.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预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质疑问难的方法,总结规律的方法……5.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78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关于教学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79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802、深入解读教材(1)整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加减法”为例,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编排如下。跳出本册教材,看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2、深入解读教材81再跳出整数加减法来看小学阶段的加减法计算。最后跳出小学阶段放眼初中教材。再跳出整数加减法来看小学阶段的加减法计算。82(2)深入解读教材(2)深入解读教材83①读懂知识本质①读懂知识本质84分数分数一词来自拉丁文的“frangere”。它的意义是打破、断裂、分开的意思,通常用来描述一个被分开的全体之各个部分。分数85(1)分数的含义①整数相除的结果。这里的整数相除的结果是指分数被视为两个量相除的结果。如1÷3=这时代表一个量(被除数)与基准量(除数)之间的相对比较关系,这是学生学习分数时已具备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会首先认为分数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1)分数的含义86②部分与整体。部分与整体的意义就是在连续量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将分数表征成把一个连续的整体等分后,其中的几部分与该整体相对比较的结果。例如,图形中灰色部分占全部图形的1/4。②部分与整体。部分与整体的意义就是在连续量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87③子集和集合。当全体是离散量时,分数的意义为子集和集合的关系,此时将分数表征成一个集合(离散量)等分后,其中的几组与该集合相对比较的关系。此时单位量的确认是个难点,也是掌握分数的关键点之一。例如,“□□■”中,黑色部分占全部的1/3。其中,“子集合”是指三个方形中涂黑的部分,而“集合”则指全部的方形,1/3是指两个量相对比较的结果。

③子集和集合。当全体是离散量时,分数的意义为子集和集合的关系88④数线上的一个数值或点。分数是数线上一点,强调分数是实数系的子集合,从而建立分数的数线表示与集合表示之间的联系。一个分数只有一个对应点,分数表示数线上线段的长,这是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一个分数在数线上有多种不同的表示位置。如④数线上的一个数值或点。分数是数线上一点,强调分数是实数系的89美国和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利用数线解释分数的大小比较。利用数线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序列、等值分数及分数大小、单位分数和非单位分数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整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分数的稠密性,提供带分数、假分数等较佳的解释方式。更好地了解分数的测量概念需要学生理解在任意两个分数中间存在无限多个分数,还需要学生具有在数线上标定分数的能力。美国和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利用数线解释分数的大小比较。利用数90⑤比值。将分数表征成两个数相比的比值、两个连续量相比的结果。这和视为全体与部分关系的差异在于.后者是同一量中的比较.而比值则是两个单位量之问的关系。特别是,比值是将此关系经由单位量的转换而数值化。

有效教学讲稿课件91⑥公理化定义: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

⑥公理化定义:有序的整数对(p.q).其中p≠0。92除了以上内容以外,还有几个概念:⑦单位量概念。⑧等值分数。除了以上内容以外,还有几个概念:93(2)分数概念教学策略①充分利用具体操作物和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真实情境作为教学背景。由于这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应充分运用形象和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操作感悟,如通过撵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能够将图与分数相互表示。学生可以在透过具体操作物的不断练爿中掌握分数的意义。配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可以让学生联系到现实生活,从而更容易掌握分数概念。②在进行分数的教学时,教师应呈现更多元的表征,在这些表征间建立同构,以促进分数概念的学习。③认识单位量概念。(2)分数概念教学策略94②读懂学生认知规律感知——表象——抽象、概括——运用②读懂学生认知规律感知——表象——抽象、概括——运用95

96有效教学讲稿课件97有效教学讲稿课件98③读懂教材的编排线索首先,要读出知识内容:教材中安排的知识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是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③读懂教材的编排线索首先,要读出知识内容:教材中安排的知识点99④读懂教学、学法提示④读懂教学、学法提示100⑤分析研究确定好教材和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学关键。一位数乘两三位数10000-4732⑤分析研究确定好教材和教学的重、难点及教学关键。一位数乘两三101⑥分析教材中渗透的思想方法。

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

⑥分析教材中渗透的思想方法。

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102⑦分析挖掘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渗透点。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⑦分析挖掘教材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渗透点。103有效教学讲稿课件104(3)准确了解学情(略)(3)准确了解学情(略)105(4)制定全面、合理、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和情感与态度,是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四个方面。(4)制定全面、合理、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106案例:立体图形的复习教学目标:①整理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利用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②联系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③对学生进行解题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审题习惯。案例:立体图形的复习107在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这位老师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调整:①对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利用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②通过猜一猜、选一选、想一想等活动,在猜想、判断、说理的过程中,复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③通过灵活的练习形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肾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在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这位老师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调整:108(一)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有:1、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事先规定的行为期望为目标(如知识与技能目标),便于操作和检测。好的行为目标应具有三个要素:(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2)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一)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有:1092、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目标对于无须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通常采用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陈述方式。2、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目标1103、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明确规定学生应该参加的活动,但不规定学生将会在这种活动中具体习得什么。不同的学生在此活动中允许有不同的习得结果,通常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表述。3、表现性目标111(二)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对象),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二)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1122、行为动词(行为),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2、行为动词(行为),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具体而明确的,否1133、行为条件(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也就是指出行为变化是在什么样的约束条件下产生的。这些约束条件有时间限制、完成方式、使用工具等。3、行为条件(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1144、表现程度(标准),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4、表现程度(标准),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115(三)合理进行教学流程设计策略(三)合理进行教学流程设计策略1161、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1、教学设计的含义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117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围绕着学习者学习学的需要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是为学生数学学习而实施的一种设计,是数学学习理论和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问的桥梁,是教师提出创意和决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科学的计划性和有序的系统性,而不是一般的教学经验和案例;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检测、反馈、修正及再实施的认识深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讲究科学性和创造性。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实际上是围绕着学习者学习学的118必须明确,实施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为此,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育人功能;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并广泛挖掘和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尤其要克服教学目标分析中的“知识结果中心”倾向,学习分析中的“教材中心”倾向,以及教学策略制定中的“教师中心”倾向。必须明确,实施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1192、教学设计的策略2、教学设计的策略120我们的教学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我们现在在哪里?(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我们怎样到那里去?(教学过程设计)我们怎样更好地到那里去?(教学手段)我们到哪里了没有?(教学评价、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到哪里去?(教学目标)121有效教学讲稿课件122(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2)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3)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订明确、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4)选择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意小组合作学习(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123(5)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5)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124(6)充分估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6)充分估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125(7)改进教案撰写格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7)改进教案撰写格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26案例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设计127(四)灵活设计练习反馈策略(四)灵活设计练习反馈策略128专家认为,学生需进行练习的深层原因有:一是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不宜一次讲授太多内容而不进行练习。二是学生建构知识时需要将新内容和已有知识结构关联起来,以减少建构中的失误。教了一定内容后进行指导的练习,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有效防止建构中的失误。三是指导的练习向学生提供了认知加机会,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专家认为,学生需进行练习的深层原因有:1291、练习设计原则第一,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第二,必须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并且有趣。如果学生看到了课堂作业的价值并发现其有趣和有意义,他们就会努力去完成。第三,必须难易适度。既具有一定挑战性,又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成功。第四,必须具有变化性、多样性。第五,必须具有促使学生进步的特性。第六,练习量必须适当,学生能够完成。1、练习设计原则1302、几种新型的练习设计。(1)“开放活动型”练习这种练习设计有以下几个特征:鼓励学生参加实践,让学生动手、动脑,回到生活中去;提倡功能转换,即从书本回到生活,从课堂回到现实;强调促进个性发展,作业内容的开放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重视学生兴趣需要;重视挖掘学生潜能。2、几种新型的练习设计。131(2)综合性练习设计。(3)趣味性练习设计(4)小组合作式练习设计(5)突出实践性的作业设计(6)自主性作业设计(7)家校结合的作业设计(2)综合性练习设计。132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一)有效教学技能策略1、讲授的技能(1)什么是讲授?(2)讲授的特点和类型:时间短,收效大。应用广可控性强。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知识知识与能力脱节。易陷入“注入式教学”的误区。类型: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座)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一)有效教学技能策略133(3)讲授的基本要求: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营造听讲氛围、针对性、启发性、适时性一般来说,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教学,可以讲解15~20分钟;初中三年级和高中教学,可讲解25~30分钟。(3)讲授的基本要求:深入浅出、富有感染力、营造听讲氛围、针134(4)讲解的过程:准备-导入-讲解-结束①准备阶段包括教材和教参的搜集、教具的选择和教师的心理准备。②导入主要有三种类型:直观型、问题型和趣味型。(4)讲解的过程:准备-导入-讲解-结束135③讲解阶段首先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知识的差异,通过恰当的语言促使知识内化。教师应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理解讲述的概念和法则。要重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这可通过变化刺激来实现:即改变讲授的声调、语速、利用动作和表情变化,改变工具,利用板书、挂图、幻灯、电视等工具,穿插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③讲解阶段首先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136④结束阶段教师应做一个结论,以帮助学生抓住要点,掌握规律,增强记忆。结束的方式有自然式、呼应式、问题式、小结式、练习式等多种,目的在于实现学生思维模式的转换和深化。④结束阶段教师应做一个结论,以帮助学生抓住要点,掌握规律,增137(5)讲解应注意的问题:①要注意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与生活语言不同,数学语言要求严谨,一字之差面目全非,如“增加了”和“增加到”不可混淆。教师要掌握教材的逻辑性,讲解要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5)讲解应注意的问题:138②要注意体态语言的运用。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势,表情、眼神等,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辅助手段。具有指示位置、描摹形状、暗示心理、表达感情、渲染气氛等作用。比如:形容大小,比较高低,表示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一个数分成两个数,方向一致,方向相反等都可做一个简单的配合动作,这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②要注意体态语言的运用。139③要注意从具体到抽象。为了激发学生的必趣,促进学生思维,在讲解时要配合直观演示或联系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掌握新知识。

③要注意从具体到抽象。140④要注意启发式的讲解和有意义的接受,避免注入式讲解。④要注意启发式的讲解和有意义的接受,避免注入式讲解。1412、提问、理答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理答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所采取的回应方式。提问与理答都是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2、提问、理答

142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课堂离不开提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问呢?我们的问题是否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提问后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们又应该如何回应?怎样理答?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课堂离不143(1)问题生成的途径:教学内容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2)好的课堂提问的特征:现实性、开放性、逻辑性、双主体性(1)问题生成的途径:教学内容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144(3)提问与理答的策略①为促进学生的理解而提问。③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提问。②为了解学生的要求而提问。④在等待中促进学生的有效思考。(3)提问与理答的策略①为促进学生的理解而提问。145⑤对学生的话语的重复突出教学重点。重复学生的语言,再一次确认学生的意思,是教师控制教室对话的两种最明显的策略。这可以促使学生的语言,从个体自我意思的表达,转化为全班可以共同沟通的语言。⑤对学生的话语的重复突出教学重点。146⑥适时扩大学生参与广度。⑥适时扩大学生参与广度。147(4)关于提问和理答的几点建议

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②教师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设计问题。

(4)关于提问和理答的几点建议

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148③教师要设计追问。如果说一开始的设问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追问,可以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④教师要设计一些反思性问题促进学生反思。如:对你有什么启发?⑤教师要关注学生发言,并进行理答,杜绝错误理答和不理答现象。③教师要设计追问。如果说一开始的设问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引导学149⑥教师要适时地采用追问的理答方式,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⑦教师要适时地采用问题转向的理答方式,创设交流研讨的学习氛围。⑥教师要适时地采用追问的理答方式,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150课堂提问的二十二种方法(吴效锋,2003)

1、检查性提问法为检查教学效果而进行的提问。这是课堂教学提问中最常用的一种。这种提问方式既可用于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掌握情况,也可用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情况,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根据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2、直问法为引起学生的某种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就某一问题教师向学生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学生直接回答,而不必拐弯抹角。“你认为这道题怎么解?课堂提问的二十二种方法(吴效锋,2003)

1、检查性提问1513、曲问法曲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教师的本意是要解决A问题,却偏不直接问,而是绕个弯提出B问题,B问题的解决又以A问题的解决为前提,所以,只要学生解答了A问题,B问题便等于是“不答而解”。4、泛问法不确定回答对象的问,目的是让全体同学都进行思考。如:大家对这个问题如何解释?请先考虑一下,然后举手回答。5、特问法指明回答对象的问。有时先提问.接着点名回答;有时先提名,再发问。特问是课堂教学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某些同学的作用,或发现某位同学注意力不集中而进行调控时,可采用特问的方式。3、曲问法1526、设问法教师的本意是由自己来说清楚某个问题,但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先提出问题,稍作停顿,让学生思索一下,然后自己作答,这种方法叫设问。设问的主要作用在于唤醒学生的注意,而不是让学生回答。但设问不可使用过多,否则教师再提问题,学生就不注意动脑了。6、设问法1537、反问法教师首先提问,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就学生回答中的问题进行发问,这种形式叫反问。反问的目的,主要是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抓住错误的症结进行反问,以引起学生自我反省,这样发现错误,找出原因。有时学生回答正确,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或坚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教师也可进行反问:“真是这样吗?“不这样写行不行?”8、疑问法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正确回答时,不要急于去纠正其中的错误,而是针对错误提出反问,使学生原以为正确、完善的答案被证明是错误的、有漏洞的。这就使他们原有的观点被瓦解,迫使他们重新思考问题,逐步得出新的、正确的结论。如:“对这个问题这样理解,对吗?为什么?”

7、反问法1549、激问法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而进行的激励性发问。如:“该题某某同学已经说了一种解法,谁还能说出其他解法?这样回答对吗?你们怎么看?还有别的答法吗?”10、疏问法当学生回答问题一时回答不上来,或回答问题出现偏差时,教师可随时进行一些启发性、疏导性的提问。如当学生求环形面积“卡了壳”。教师可马上疏导他:“你想一想圆形的面积怎么求,”这一提示,学生就可顺利答出环形的面积求法。9、激问法15511、追问法当学生回答问题犹豫不决、没有把握时,可采用追问的形式。如:你回答的准确吗?为什么这样认为?还有没有补充?等等。12、评价性提问法为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所进行的提问,通常在提问后马上要作出成绩评定,或划出等级,或评出分数。

11、追问法15613、总结性提问法为总结内容所进行的提问。其作用是通过提问梳理所学内容,进而归纳总结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如学了一篇课文后,可这样提问:这篇课文讲了哪些问题?其中哪些是主要的?由此归纳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14、理解性提问法为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进行的一种提问。如教师在课堂中问“这句话如何理解?”“这篇课文的意思是什么?”就属于这种提问。其作用足通过提问促使学生认真分析、理解课文。15、铺垫性提问法对一些难度较大或答案较复杂的问题,学生一时或一次难以回答上来,教师可以化难为易,设计一个或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提问学生。13、总结性提问法15716、研究性提问法为研究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提问。提问时教师要用商量的口吻,让学生各抒己见。其作用是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其成为教学的主体。17、探讨性提问法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本知识后进行的更深一层的提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18、发散性提问法是意在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思考的提问。发散性问题犹如一个中心原点,从这里出发,学生可以向不同方向寻求答案,因而发散性提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必强求统一。16、研究性提问法15819、推理性提问法在基本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原文所叙结果之后的情景进行推测想象的一种提问方式。其语言形式为:““将会怎么样?”意在引导学生将文内所读所悟向文外延伸、扩展,在延伸、扩展中深化推测和想象。20、比较性提问法为比较两类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点时所进行的提问。如分数与分式的运算规则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这种提问可以提高学生辨析事物的能力。

19、推理性提问法15921、开拓性提问法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对已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整理、归类,以及进行联想、想象的提问。其作用是让学生从课本知识中“跳”出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22、质疑性提问法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质疑性提问。其着重点在质疑上,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从哪些方面看出这个问题7”其作用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处于“愤”、“悱”的状态,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21、开拓性提问法160课堂教学提问的六个层次水平1、知识(回忆)水平提问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表述力,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回忆,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谁、什么是、哪里、何时等。这是最低层次、最低水平的提问。2、理解水平的提问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所学知识,比较知识和事件的异同,能把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它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弄清知识的含义。提问使用的关键词是:怎样理解、有何根据、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等。这是一种中等水平层次的提问。3、应用水平的提问它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选择,以研究正确答案。它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某些问题,其心理过程主要是迁移。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运用、分类、选择、举例等。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提问。课堂教学提问的六个层次水平1、知识(回忆)水平提问1614、分析水平的提问它要求学生运用批判思维,分析提供的资料,进行推论,确定原因,可用来分析知识的结构、因素,弄清事物的关系和前因后果。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为什么、什么因素、证明、分析等。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提问。5、综合水平的提问它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以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能够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关键刊是:综合、归纳、小结、重新组织等。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提问。6、评价水平的提问它要求学生对一些观念、解决办法等进行判断选择,提出见解,作出评价等。它能帮助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评判事物和材料的价值。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判断、评价、你对…一有什么看法等。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提问。有效教学讲稿课件1623、追问

(1)追问的策略①于学生知识形成的关键处追问。②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处追问。③于学生学习失误、矛盾、薄弱处追问。④于无疑处在追问。3、追问

(1)追问的策略163(2)关于追问的几点建议

①追问时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外的生成。有些是没有意义的,有些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掌握算法是有价值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和筛选,把有价值的问题当做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通过追问使所有学生的思考更上一层楼,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体现。②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追问方式。追问方式包括:因果追问、跟踪追问、发散追问、联想追问、逆向追问等。追问方式由内容决定,不同的追问内容应选择不同的追问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2)关于追问的几点建议

①追问时要筛选有价值的问题。164③追问时应遵循的原则。追向要为落实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点服务,教师要在关键点上、疑惑点上追问。追问运用得当,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准确度,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④要具有追问的意识和习惯。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重要意义。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课堂追问的顺利实施。③追问时应遵循的原则。1654、倾听技能困惑:“倾听”应该是学生的责任吧?如果说老师应该倾听的话,大约就是准确判断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吧?4、倾听技能166案例听的艺术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激动地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主持人林克莱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能够让孩子把话说完,并且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仍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这让林克莱特听到这名小朋友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案例167(1)有效倾听的意义。(1)有效倾听的意义。168(2)有效倾听的方法。

有效倾听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①是要尊重对方,让对方感到安全、信任。在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俯下身子,加入到他们之中,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讨论。②是要真诚,目视对方,精力集中。在学生朗读、表达见解时,教师全神贯注,凝神倾听,带着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向对方传递这样的信息:我正认真地听你说。

(2)有效倾听的方法。

有效倾听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69③是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在和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用“嗯,哦,好”等有声语言表明你对谈话者的注意和兴趣,也可以适当地点头、微笑,以示你对学生谈话内容和方式的认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让自己的感情随着谈话者感情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关切的问候,巧妙的提醒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鼓励……④是要有耐心.宽容和理解对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我们教师对待学生的述说,应多一份亲切平和和耐心包容。⑤是在倾听是要善于运用移情,多站在学生立场上去感受学生的语言和心理。在倾听中使自己融人到对方的情感当中,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里,进行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真实的感受,分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症结之所在,加以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③是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1705、有效管理(1)教学管理的内容: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略)、课堂教学节奏管理、课堂教学时空管理、学生课堂注意管理(略)、课堂纪律管理(降低课堂焦虑水平)5、有效管理171(2)课堂教学节奏管理速度管理节奏管理①动静交替②张弛错落③疏密优质(2)课堂教学节奏管理172(3)课堂教学时空管理空间的利用教学时间的利用(3)课堂教学时空管理173学习时间分析法课堂教学时间分为有效学习时间和非有效学习时间非有效学习时间分为必要与非必要的二种情况有效学习时间是指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认知与行为的投入非必要的非有效学习时间:找原因、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时间分析法174(二)有效教学情境策略1、什么是教学情境?教学情景?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二)有效教学情境策略175有效教学讲稿课件176有效教学讲稿课件1772、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要素①情境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素材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是教学情境的必备要素学生的原有经验是进入教学情境中的重要知识,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使学生的原有经验通过再创造,获得新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发展。②情境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力因素以及与其相关学科的因素知识之间,学科之间能力及外部世界的诸多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通过适当的方式将零散的、隐含于特定问题中的诸多因素相互联系与综合,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学生在非认知方面(如情趣、态度、价值观、合作交流能力等)获得发展。2、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要素178③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具有学生参与的角色要素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必须具备调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学生的参与性是新课程的教学环境的基本要求,教学情境必须具有学生参与的角色要素,从而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到建构性学习活动中来。③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具有学生参与的角179④教学情境中包含了大量的本地、本校、本班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学校课程资源较高的开发利用的程度,具有可供操作的硬件设施和时空要素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程资源的意识,注意对课程资源筛选、加工、整合再创造。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校内、校外、网络、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课程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具备较好的可操作的设备条件,具有使师生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的时空要素。④教学情境中包含了大量的本地、本校、本班的课程资源,体现了学180⑤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浸润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有较好的对问题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通过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创设一种与亲和的人际情境交融在一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由对问题的自然想法开始探索,发挥情境的浸润功能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学情境应当具有较大的学生学习进一步深入和拓展的空间。⑤情境具有趣味性和浸润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1813、教学情境的类型根据教学情境的与现实世界存在的关系,可分为:真实型、仿真型、提供资源型等。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同,教学情境又可分为:问题型、探究学习型、合作学习型、练习型等。3、教学情境的类型根据教学情境的与现实世界存在的关系,可分为1824、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注意问题①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并根据自己学校条件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拓展。②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生活,挖掘学生生活中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善于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资源。③形成较强的课程资源意识,注意了解、开发、利用周围社区和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意收集积累教学情境的材料。④经常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交流,善于学习和研究其他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加以发展。4、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注意问题183(三)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合作、对话、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便是课堂的动态生成。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生成性问题?是回避问题、规避“风险”,还是积极应对,把静态的教学过程变成动态的生成过程呢?(三)有效利用生成资源策略1841、预设与生成预设:传统教学的预设——固定的、文本的、模式化的有利于生成的预设——目的性、弹性、空间性1、预设与生成185生成:所谓的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要点:1、弹性预设2、真实的教学过程3、生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4、基于不同的教学情境5、自主建构生成:186生成的起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生成的动力——交往互动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生成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成的动力,生成的动力来源于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交往互动,教学即交往生成的目标——共同发展生成的起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1872、实施策略1、由学生的差异产生的资源2、由学生错误产生的资源3、由教师的评价所产生的资源2、实施策略1883、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几点建议

①加强软设计,宽容地接纳生成。

3、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几点建议

①加强软设计,宽容地接纳生成。189②对“生成”做理智的分析与筛选。

②对“生成”做理智的分析与筛选。190③在三个“读懂”中全面提升面对生成的能力。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中全面提升自己面对意外的能力。③在三个“读懂”中全面提升面对生成的能力。191总之,人本课堂的学生已不仅是教育对象,还是一种教育资源——一种活性的资源。当教师真正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以促进其发展时,教师就会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并理性地面对和解决这些“意外”;教师就会努力读懂学生,随时巧心构思,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使其成为教学中独特的资源。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的真实与鲜活、灵动与智慧、收获与分享的课堂,也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教师教育生涯中一份珍贵的记忆!总之,人本课堂的学生已不仅是教育对象,还是一种教育资192(四)有效教学互动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每时每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