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姜全程管理方案济南石原金牛大姜全程管理方案济南石原金牛目录目录大姜的起源及植物学特征大姜又称生姜,属姜科姜属,为多年生草本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作为一年生经济作物栽培,是我国特产的重要蔬菜品种。生姜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热带多雨森林地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关于生姜的记载很多,最早见于《论语》,有孔子"不撤姜食"之句;后魏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里有"种姜第二十七篇";元朝《王祯农书》中也详细描述了生姜栽培、贮藏的方法及用途。由此可见,我国在古代已盛行种姜和食用。大姜的起源及植物学特征大姜又称生姜,属姜科姜属,为多年生草本大姜的栽培历史生姜在我国栽培早、分布广,目前已形成许多著名产区,从全国范围看,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其中尤以山东安丘的鲜大姜最为著名。从世界范围看,生姜多分布于亚洲,而尤以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为多.大姜的栽培历史生姜在我国栽培早、分布广,目前已形成许多著名产大姜栽培技术要点生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喜温、喜湿、耐阴,但不耐霜、不耐寒。由于其根系也不发达,抗旱能力弱,因此在生姜生长期内必须保证遮阳和足够的水分。生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力强、富含有机质、通气排水性好的土壤为最佳,生姜喜微酸性土壤,pH值在6—7生长良好,全生育期吸收氮、磷、钾比例为11:1:1.61。一般要求适宜于生姜生长的时间要达到135~150天以上,尤其是根茎旺盛生长期,要有一定日数的最适温度,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大姜栽培技术要点生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喜温、喜湿、耐阴,但大姜的品种及种类目前出口的生姜品种尚不定形,因为各地均以种植当地地方品种为主。我国地方品种很多,多以其形态特征而取名。如云南玉溪黄姜、陕西汉中黄姜、贵州遵义白姜等。现介绍几种可供出口用的几个优良地方品种。大姜的品种及种类目前出口的生姜品种尚不定形,因为各地均以种植(1)山东莒县,沂水,莱芜生姜:为山东莱芜市地方品种,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为山东名产蔬菜之一,也是我国生姜主要出口品种。当地栽培主要有两个品种:
①莱芜片姜:生长势较强,一般株高70~80厘米,叶披针形,叶色翠绿,分枝性强,每株具10~15个分枝,多者可达20枚以上,属密苗类型。根茎黄皮黄肉、姜球数较多,且排列紧密,节间较短。姜球上部鳞片呈淡红色,根茎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品质优良,耐贮耐运②莱芜大姜: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一般株高75~90厘米,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杆粗壮,分枝数较少,每株为6~10个分枝,多者达12个以上,属疏苗类型。根茎姜球数较少,但姜球肥大,节小而稀,外形美观,产量比片姜稍高一些。(1)山东莒县,沂水,莱芜生姜:为山东莱芜市地方品种,已有(2)广州肉姜:广东省广州市郊农家品种,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在广东省普通栽培,多行间作套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大量出口供应国际市场,加工的糖姜是广东的出口特产之一。当地栽培主要有两个品种:①疏轮大肉姜:又称单排大肉姜,植株较高大,一般株高70~80厘米,叶披针形,深绿色,分枝较少,茎粗1.2~1.5厘米,根茎肥大,皮淡黄色而较细,肉黄白色,嫩芽为粉红色,姜球成单层排列,纤维较少,质地细嫩,品质优良产量较高,但抗病性稍差。②密轮细肉姜:又称双排肉姜,株高60~80厘米,叶披针形青绿色,分枝力强,分枝较多,姜球较少,成双层排列。根茎皮、肉皆为淡黄色,肉质致密,纤维较多,辛辣味稍浓,抗旱和抗病力较强,忌土壤过湿。(2)广州肉姜:广东省广州市郊农家品种,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3)红瓜姜(浙江红瓜姜,别名大杆黄):为浙江嘉兴市新丰及余杭县临平和小林一带农家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80厘米,叶披针形,深绿色,植株分枝力强,属密苗类型。根茎肥大皮淡黄色,芽带淡红色,故名红瓜。肉蜡黄色,纤维少,味辣,品质佳。嫩姜可腌渍或糖渍,老姜可作调味香料。单株根茎重400~500克,重者可达1000克以上,一般亩产1200~1500千克,高产达2000千克左右。(4)安徽铜陵白姜:安徽铜陵地方品种,栽培历史约600余年,早在明清初就远销东南亚诸国。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90厘米,高者达1米以上,叶窄披针形,深绿色,姜块肥大,鲜姜呈乳白色至淡黄色,嫩芽粉红色,外形美观,纤维少,肉质细嫩,辛香味浓,辣味适中,品质优。单株根茎重300~500克,亩产鲜重1500~2000千克。(3)红瓜姜(浙江红瓜姜,别名大杆黄):为浙江嘉兴市新丰及余(5)玉林圆肉姜:广西地方品种,广西各地均有种植,以玉林地区栽培较多。植株较矮,一般株高50~60厘米,分枝较多,茎粗约1厘米,叶青绿色,根茎皮淡黄色,肉黄白色,芽紫红色,肉质细嫩,辛香味浓,辣味较淡,品质佳,较早熟,不耐湿较抗旱。抗病能力较强,耐贮耐运。单株重一般500~800克,最重可达2千克。(6)来凤生姜:湖北来凤农家品种,又称凤头姜。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鄂西自治州的来凤,恩施等地。植株较矮,叶披针形,绿色、根茎黄白色,嫩芽处鳞片为紫红色,姜块表面光滑,肉质脆细,纤维少,辛辣味较浓,香味清纯,含水量较高,品质良好,适宜于蜜饯加工,但不耐贮藏。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5)玉林圆肉姜:广西地方品种,广西各地均有种植,以玉林地区(7)江西兴国生姜:兴国九山生姜是江西名特蔬菜之一,为兴国县留龙九山村古老农家品种,现全县均有种植。株高一般70~90厘米,分枝较多,茎秆基部稍带紫色并具特殊香味,叶披针形、绿色。根茎肥大,姜球呈双行排列,皮浅黄色,肉黄白色,嫩芽淡紫红色,纤维少,质地脆嫩,辛辣味中等,品质优质,耐贮耐运。以九山姜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酱菜、五味姜、甘姜、白糖姜片、脱水姜片、香辣粉等食品,深受群众欢迎。(8)福建红芽姜: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根茎皮淡黄色,芽淡红色,肉蜡黄色,纤维少,风味品质佳。一般单株根茎重可达500克左右。(7)江西兴国生姜:兴国九山生姜是江西名特蔬菜之一,为兴国(9)四川竹根茎:四川省地方品种。株高70厘米左右,叶色绿。根茎为不规则掌状,嫩姜表皮鳞芽紫红色,老姜表皮浅黄色,肉质脆嫩,纤维少。一般单株根茎重250~500克,亩产2500千克。(10)遵义大白姜:贵州遵义及湄谭一带农家品种,根茎肥大,表皮光滑、姜皮、姜肉皆为黄白色,富含水分,纤维少,质地脆嫩,辛味淡,品质优良,嫩姜宜炒食或加工糖渍,一般单株根茎重350~400克,大者达500克以上,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9)四川竹根茎:四川省地方品种。株高70厘米左右,叶色绿大姜的营养价值及功能大姜营养丰富,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含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等。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膳、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也可以加工成姜干、姜糖、姜茶、姜酒、姜汁、姜芽等多种食品。有健胃、除湿怯寒的作用。医药研究和实践发现生姜具有防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人体延年益寿。大姜的营养价值及功能大姜营养丰富,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大姜的使用价值鲜大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是我国人民普遍采用的香辛调味蔬菜,有“菜中之祖”的称号。烹调蔬菜放些生姜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用生姜烧炖鱼肉能去腥膻,增鲜添香。生姜除直接作调味品外,还可加工制成姜汁、姜片、姜粉、姜酒、姜油等,亦可盐渍、糖渍、酱渍制成多种食品。用醋酸盐水泡制的姜芽,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产品。此外,也是良好的中药材,可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气体排泄,增强血液循环,具有温暖、发汗、止嗝、解毒等作用,可作健胃、镇吐、去寒、防暑、发汗剂引。大姜的使用价值鲜大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是我国人民普遍采用的香大姜的医药价值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腹痛、吐泻:肚脐是人体对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加上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在有空调的场所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者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学家研究发现,生姜能起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抗击沙门氏菌效果明显。伤风感冒: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太大,很容易外感风寒。如果能及时吃上几片生姜或者喝上一碗红糖姜汤,将有助于驱寒解表,或者用姜汤(加点盐、醋)泡足亦可收到很好的疗效。大姜的医药价值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姜的禁忌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切丝分片。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大姜的禁忌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大姜的种植模式大姜的种植模式大姜的整个生育期大姜的整个生育期大姜生长的条件一、按照其生长发育特性可以分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四个时期。1、发芽期:从种姜幼芽萌发开始,到第1片姜叶展开需40—50天为发芽期。此期生长量很小,主要依靠种姜的养分生长发芽。因此,在栽培上必须注意精选种姜培育壮芽,加强发芽期管理,为其创造适宜的发芽条件,保证顺利出苗,并使苗全苗旺。2、幼苗期:从展叶开始,到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三股杈”时期,为幼苗期,需65—75天。此期,开始依靠植株吸收和制造养分,生长较慢,生长量较少。在栽培管理上,应着重提高地温,促进发根,消除杂草,进行遮荫,培育好壮苗。3、旺盛生长期:从三股杈至收获。为茎、叶和根茎旺盛生长期,也是产品形成的主要时期,需70—75天。旺盛生长前期以茎叶为主,后期以根茎生长和充实为主。在盛长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使之形成强大的光合系统,并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在盛长后期,则应促进养分运输和积累,并注意防止茎叶早衰,结合浇水和追肥进行培土,为根茎快速膨大制造有利的条件。4、根茎休眠期:姜不耐寒,不耐霜。北方地区不能在露地生长,通常在霜期到来之前收获贮藏,迫使根茎进入休眠,安全越冬。在贮藏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既要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根茎发芽,消耗养分,也要防止温度过低,避免根茎遭受冷害或冻害。大姜生长的条件一、按照其生长发育特性可以分发芽期、幼苗期、旺环境对大姜生长的影响1、温度大姜是喜温而不耐寒的蔬菜植物,种姜在16℃以上开始发芽,但发芽极慢,发芽期很长。在22—25℃幼芽生长速度适宜,易培育壮芽。在28℃以上高温条件下,发芽虽快,但幼芽往往细弱而不够肥壮。茎叶生长期以20—28℃较为适宜。在根尖旺盛生长期,为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温差,白天以保持25℃左右,夜间保持17—18℃为宜。15℃以下停止生长,茎叶遇霜即枯死。2、光照大姜姜为喜光耐荫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光照要求也不同。发芽时要求黑暗,幼苗时期要求中强光,但不耐强光。因而生产上应采取遮荫措施造成花荫状,以利幼苗生长。但盛长期因群体大,植株自身互相遮荫,故要求较强光照。大姜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在长短日照下均可形成根茎,但以自然光照条件下根茎产量高,日照过长或过短对产量均有影响。环境对大姜生长的影响1、温度大姜是喜温而不耐寒的蔬菜植物3、水分大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吸收力较弱,而叶片的保护组织亦不发达,水分蒸发快,因而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一般幼苗期生长量少,需水少,盛长期则需大量水分。为了满足其生育之需,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适宜。
大姜不耐干旱亦极不耐涝。在干旱条件下虽可存活,但生长不良,产量大减,且根茎
纤维增多,品质变劣。同样,土壤水分也不可过多,如果土壤积水,轻则使发芽出苗
变慢,根系发育不良,重则引发姜瘟病,引起减产甚至绝产。4、土壤及营养:大姜适于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良好而能灌能排,呈微酸性反应的肥沃壤土。大姜对土壤质地要求不甚严格,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也较强,在pH值4—9的范围内,对幼苗生长无大影响。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则以pH5—7的条件下为最适宜,盐碱涝洼地不适宜于种大姜3、水分大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影响西瓜生长的有害生物及其发生规律
影响西瓜生长的有害生物及其发生规律影响西瓜生长的有害生物及其发生规律
影响西瓜生长的有害生物及其发生规律
大姜解决方案制定大姜解决方案制定定植栽培管理(四月份)定植时要遵循深打姜沟浅埋姜的原则,沟施复合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搅拌均匀撒施都沟内。待姜种摆放结束后,每桶水用沃家福200毫升+福帅得12毫升喷淋到姜种上,保证出苗齐而壮,并预防早期病害+定植栽培管理(四月份)定植时要遵循深打姜沟浅埋姜的原则,沟施预防大姜根结线虫时亩用福气多1.5公斤撒施在覆土上。预防大姜根结线虫时亩用福气多1.5公斤撒施在覆土上。大姜齐苗期(五月份)姜芽大部分出土后,亩用沃家福500毫升冲施,7天后再冲施一次,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毛细根多大姜齐苗期(五月份)姜芽大部分出土后,亩用沃家福500毫升冲五月份是大姜腐霉根腐病始发期,浇水时每亩冲施福帅得250毫升+春雷霉素200毫升叶面追肥:亩用沃家福30毫升,叶面喷雾五月份是大姜腐霉根腐病始发期,浇水时每亩冲施福帅得250毫升三杈期预防主要病害:姜瘟病、茎基腐病、叶斑病三杈期预防主要病害:姜瘟病、茎基腐病、叶斑病土传病害危害状土传病害危害状福帅得12毫升+春雷霉素20毫升+沃家福15毫升喷淋根部,每亩8桶水。+福帅得12毫升+春雷霉素20毫升+沃家福15毫升喷淋根部,每叶部喷雾:抑太保20毫升+隆施5克+沃家福15毫升叶部喷雾:抑太保20毫升+隆施5克+沃家福15毫升小培时:预防线虫:每亩用福气多2公斤撒施预防根部病害:亩用福帅得200毫升+春雷霉素200毫升+沃家福500毫升随水冲施+姜块膨大期管理小培时:+姜块膨大期管理预防叶部病害、虫害、缺素症:每桶水福帅得12毫升+沃家福15毫升+抑太保20毫升+隆施5克喷雾+++预防叶部病害、虫害、缺素症:每桶水福帅得12毫升+沃家福15大培时预防线虫:每亩用福气多1.5公斤撒施预防叶部病害、虫害、缺素症:每桶水福帅得12毫升+抑太保20毫升+沃家福15毫升喷雾大培时大培后:每亩随水冲施沃家福1000毫升,快速生根养根大培后:大姜全程管理方案大姜全程管理方案济南石原金牛大姜全程管理方案济南石原金牛目录目录大姜的起源及植物学特征大姜又称生姜,属姜科姜属,为多年生草本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作为一年生经济作物栽培,是我国特产的重要蔬菜品种。生姜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热带多雨森林地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关于生姜的记载很多,最早见于《论语》,有孔子"不撤姜食"之句;后魏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里有"种姜第二十七篇";元朝《王祯农书》中也详细描述了生姜栽培、贮藏的方法及用途。由此可见,我国在古代已盛行种姜和食用。大姜的起源及植物学特征大姜又称生姜,属姜科姜属,为多年生草本大姜的栽培历史生姜在我国栽培早、分布广,目前已形成许多著名产区,从全国范围看,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其中尤以山东安丘的鲜大姜最为著名。从世界范围看,生姜多分布于亚洲,而尤以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为多.大姜的栽培历史生姜在我国栽培早、分布广,目前已形成许多著名产大姜栽培技术要点生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喜温、喜湿、耐阴,但不耐霜、不耐寒。由于其根系也不发达,抗旱能力弱,因此在生姜生长期内必须保证遮阳和足够的水分。生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力强、富含有机质、通气排水性好的土壤为最佳,生姜喜微酸性土壤,pH值在6—7生长良好,全生育期吸收氮、磷、钾比例为11:1:1.61。一般要求适宜于生姜生长的时间要达到135~150天以上,尤其是根茎旺盛生长期,要有一定日数的最适温度,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大姜栽培技术要点生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它喜温、喜湿、耐阴,但大姜的品种及种类目前出口的生姜品种尚不定形,因为各地均以种植当地地方品种为主。我国地方品种很多,多以其形态特征而取名。如云南玉溪黄姜、陕西汉中黄姜、贵州遵义白姜等。现介绍几种可供出口用的几个优良地方品种。大姜的品种及种类目前出口的生姜品种尚不定形,因为各地均以种植(1)山东莒县,沂水,莱芜生姜:为山东莱芜市地方品种,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为山东名产蔬菜之一,也是我国生姜主要出口品种。当地栽培主要有两个品种:
①莱芜片姜:生长势较强,一般株高70~80厘米,叶披针形,叶色翠绿,分枝性强,每株具10~15个分枝,多者可达20枚以上,属密苗类型。根茎黄皮黄肉、姜球数较多,且排列紧密,节间较短。姜球上部鳞片呈淡红色,根茎肉质细嫩,辛香味浓,品质优良,耐贮耐运②莱芜大姜: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一般株高75~90厘米,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茎杆粗壮,分枝数较少,每株为6~10个分枝,多者达12个以上,属疏苗类型。根茎姜球数较少,但姜球肥大,节小而稀,外形美观,产量比片姜稍高一些。(1)山东莒县,沂水,莱芜生姜:为山东莱芜市地方品种,已有(2)广州肉姜:广东省广州市郊农家品种,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在广东省普通栽培,多行间作套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大量出口供应国际市场,加工的糖姜是广东的出口特产之一。当地栽培主要有两个品种:①疏轮大肉姜:又称单排大肉姜,植株较高大,一般株高70~80厘米,叶披针形,深绿色,分枝较少,茎粗1.2~1.5厘米,根茎肥大,皮淡黄色而较细,肉黄白色,嫩芽为粉红色,姜球成单层排列,纤维较少,质地细嫩,品质优良产量较高,但抗病性稍差。②密轮细肉姜:又称双排肉姜,株高60~80厘米,叶披针形青绿色,分枝力强,分枝较多,姜球较少,成双层排列。根茎皮、肉皆为淡黄色,肉质致密,纤维较多,辛辣味稍浓,抗旱和抗病力较强,忌土壤过湿。(2)广州肉姜:广东省广州市郊农家品种,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3)红瓜姜(浙江红瓜姜,别名大杆黄):为浙江嘉兴市新丰及余杭县临平和小林一带农家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80厘米,叶披针形,深绿色,植株分枝力强,属密苗类型。根茎肥大皮淡黄色,芽带淡红色,故名红瓜。肉蜡黄色,纤维少,味辣,品质佳。嫩姜可腌渍或糖渍,老姜可作调味香料。单株根茎重400~500克,重者可达1000克以上,一般亩产1200~1500千克,高产达2000千克左右。(4)安徽铜陵白姜:安徽铜陵地方品种,栽培历史约600余年,早在明清初就远销东南亚诸国。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90厘米,高者达1米以上,叶窄披针形,深绿色,姜块肥大,鲜姜呈乳白色至淡黄色,嫩芽粉红色,外形美观,纤维少,肉质细嫩,辛香味浓,辣味适中,品质优。单株根茎重300~500克,亩产鲜重1500~2000千克。(3)红瓜姜(浙江红瓜姜,别名大杆黄):为浙江嘉兴市新丰及余(5)玉林圆肉姜:广西地方品种,广西各地均有种植,以玉林地区栽培较多。植株较矮,一般株高50~60厘米,分枝较多,茎粗约1厘米,叶青绿色,根茎皮淡黄色,肉黄白色,芽紫红色,肉质细嫩,辛香味浓,辣味较淡,品质佳,较早熟,不耐湿较抗旱。抗病能力较强,耐贮耐运。单株重一般500~800克,最重可达2千克。(6)来凤生姜:湖北来凤农家品种,又称凤头姜。在当地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鄂西自治州的来凤,恩施等地。植株较矮,叶披针形,绿色、根茎黄白色,嫩芽处鳞片为紫红色,姜块表面光滑,肉质脆细,纤维少,辛辣味较浓,香味清纯,含水量较高,品质良好,适宜于蜜饯加工,但不耐贮藏。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5)玉林圆肉姜:广西地方品种,广西各地均有种植,以玉林地区(7)江西兴国生姜:兴国九山生姜是江西名特蔬菜之一,为兴国县留龙九山村古老农家品种,现全县均有种植。株高一般70~90厘米,分枝较多,茎秆基部稍带紫色并具特殊香味,叶披针形、绿色。根茎肥大,姜球呈双行排列,皮浅黄色,肉黄白色,嫩芽淡紫红色,纤维少,质地脆嫩,辛辣味中等,品质优质,耐贮耐运。以九山姜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酱菜、五味姜、甘姜、白糖姜片、脱水姜片、香辣粉等食品,深受群众欢迎。(8)福建红芽姜: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根茎皮淡黄色,芽淡红色,肉蜡黄色,纤维少,风味品质佳。一般单株根茎重可达500克左右。(7)江西兴国生姜:兴国九山生姜是江西名特蔬菜之一,为兴国(9)四川竹根茎:四川省地方品种。株高70厘米左右,叶色绿。根茎为不规则掌状,嫩姜表皮鳞芽紫红色,老姜表皮浅黄色,肉质脆嫩,纤维少。一般单株根茎重250~500克,亩产2500千克。(10)遵义大白姜:贵州遵义及湄谭一带农家品种,根茎肥大,表皮光滑、姜皮、姜肉皆为黄白色,富含水分,纤维少,质地脆嫩,辛味淡,品质优良,嫩姜宜炒食或加工糖渍,一般单株根茎重350~400克,大者达500克以上,一般亩产1500~2000千克。(9)四川竹根茎:四川省地方品种。株高70厘米左右,叶色绿大姜的营养价值及功能大姜营养丰富,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含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等。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膳、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也可以加工成姜干、姜糖、姜茶、姜酒、姜汁、姜芽等多种食品。有健胃、除湿怯寒的作用。医药研究和实践发现生姜具有防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人体延年益寿。大姜的营养价值及功能大姜营养丰富,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大姜的使用价值鲜大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是我国人民普遍采用的香辛调味蔬菜,有“菜中之祖”的称号。烹调蔬菜放些生姜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用生姜烧炖鱼肉能去腥膻,增鲜添香。生姜除直接作调味品外,还可加工制成姜汁、姜片、姜粉、姜酒、姜油等,亦可盐渍、糖渍、酱渍制成多种食品。用醋酸盐水泡制的姜芽,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产品。此外,也是良好的中药材,可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气体排泄,增强血液循环,具有温暖、发汗、止嗝、解毒等作用,可作健胃、镇吐、去寒、防暑、发汗剂引。大姜的使用价值鲜大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是我国人民普遍采用的香大姜的医药价值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腹痛、吐泻:肚脐是人体对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加上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在有空调的场所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者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学家研究发现,生姜能起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抗击沙门氏菌效果明显。伤风感冒: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太大,很容易外感风寒。如果能及时吃上几片生姜或者喝上一碗红糖姜汤,将有助于驱寒解表,或者用姜汤(加点盐、醋)泡足亦可收到很好的疗效。大姜的医药价值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姜的禁忌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切丝分片。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大姜的禁忌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大姜的种植模式大姜的种植模式大姜的整个生育期大姜的整个生育期大姜生长的条件一、按照其生长发育特性可以分发芽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根茎休眠期四个时期。1、发芽期:从种姜幼芽萌发开始,到第1片姜叶展开需40—50天为发芽期。此期生长量很小,主要依靠种姜的养分生长发芽。因此,在栽培上必须注意精选种姜培育壮芽,加强发芽期管理,为其创造适宜的发芽条件,保证顺利出苗,并使苗全苗旺。2、幼苗期:从展叶开始,到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即“三股杈”时期,为幼苗期,需65—75天。此期,开始依靠植株吸收和制造养分,生长较慢,生长量较少。在栽培管理上,应着重提高地温,促进发根,消除杂草,进行遮荫,培育好壮苗。3、旺盛生长期:从三股杈至收获。为茎、叶和根茎旺盛生长期,也是产品形成的主要时期,需70—75天。旺盛生长前期以茎叶为主,后期以根茎生长和充实为主。在盛长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使之形成强大的光合系统,并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在盛长后期,则应促进养分运输和积累,并注意防止茎叶早衰,结合浇水和追肥进行培土,为根茎快速膨大制造有利的条件。4、根茎休眠期:姜不耐寒,不耐霜。北方地区不能在露地生长,通常在霜期到来之前收获贮藏,迫使根茎进入休眠,安全越冬。在贮藏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既要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根茎发芽,消耗养分,也要防止温度过低,避免根茎遭受冷害或冻害。大姜生长的条件一、按照其生长发育特性可以分发芽期、幼苗期、旺环境对大姜生长的影响1、温度大姜是喜温而不耐寒的蔬菜植物,种姜在16℃以上开始发芽,但发芽极慢,发芽期很长。在22—25℃幼芽生长速度适宜,易培育壮芽。在28℃以上高温条件下,发芽虽快,但幼芽往往细弱而不够肥壮。茎叶生长期以20—28℃较为适宜。在根尖旺盛生长期,为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温差,白天以保持25℃左右,夜间保持17—18℃为宜。15℃以下停止生长,茎叶遇霜即枯死。2、光照大姜姜为喜光耐荫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光照要求也不同。发芽时要求黑暗,幼苗时期要求中强光,但不耐强光。因而生产上应采取遮荫措施造成花荫状,以利幼苗生长。但盛长期因群体大,植株自身互相遮荫,故要求较强光照。大姜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在长短日照下均可形成根茎,但以自然光照条件下根茎产量高,日照过长或过短对产量均有影响。环境对大姜生长的影响1、温度大姜是喜温而不耐寒的蔬菜植物3、水分大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吸收力较弱,而叶片的保护组织亦不发达,水分蒸发快,因而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一般幼苗期生长量少,需水少,盛长期则需大量水分。为了满足其生育之需,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使土壤水分维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媒公司协议合同范本
- 制作简易合同范本
- 农户贷款保证合同范本
- 农村住宅设计合同范本
- 上海植物租摆合同范本
- 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五人合伙合同范本
- 二手公寓房购买合同范本
- 正规合同范本买卖
- 仓库货品保管合同范本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30797-2014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
- GB/T 20057-2012滚动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平挡圈和套圈无挡边端倒角尺寸
- GB/T 19808-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mm的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拉伸剥离试验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工程验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 班组建设工作体系课件
- 图片编辑概述课件
- 第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课件
- 2023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2课时)》参考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