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历史高考热点:婚姻家庭、观念演变_第1页
2023年历史高考热点:婚姻家庭、观念演变_第2页
2023年历史高考热点:婚姻家庭、观念演变_第3页
2023年历史高考热点:婚姻家庭、观念演变_第4页
2023年历史高考热点:婚姻家庭、观念演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热点04婚姻家庭观念演变一、单选题1.1930年,闽西苏区通过了《闽西婚姻法》,该法主要内容包括结婚、离婚、离婚后妇女的田地及生活,以及子女抚养等9条规定。《闽西婚姻法》的施行A.提高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 B.废除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C.建立了民主的婚姻家庭结构 D.促进了苏区社会秩序的稳定【答案】D【解析】材料“结婚、离婚、离婚后妇女的田地及生活,以及子女抚养等9条规定”规范了结婚、离婚、离婚后妇女的生活以及子女的抚养,这有利于矛盾的解决,社会生活的规范,促进了苏区社会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材料规定和提高妇女政治经济地位没有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男女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规定和民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2022·河南·信阳高中模拟预测)1950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其立法原则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实行婚姻自主、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家庭制度。这部法律的制定A.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 B.开启了新中国的民主法制进程C.加快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的实现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答案】D【解析】考查现代中国政治。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实行婚姻自主、一夫一妻、男女平等新民主主义婚姻家庭制度,旨在通过改变封建的婚姻家庭关系而进行反封建斗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故D项正确。彻底颠覆封建社会伦理秩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封建伦理道德依然存在,故A项说法不准确;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了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故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调整男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关系,并未涉及政治权利,故C项说法错误。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三妻四妾、寡妇守节等制度,改革婚姻家庭制度,促进了新型婚姻家庭关系的建立,取缔社会丑恶现象,这些做法凸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A.国家治理效能和效率的提升 B.社会制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决心 D.实现了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答案】A【解析】新生的人民政权诞生后,迅速取缔了旧社会长期存在的丑恶现象,社会风尚为之一新,显示出人民政权高效的社会治理效能和效率,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的包容性,B项错误;新中国开始计划项社会主义过渡始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项错误;D项中的“实现了”表述错误。4.(2022·湖南岳阳·高二期末)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七编、1260条,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 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 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丰富的内容、庞大的体系,对社会生活进行法律规范的根本出发点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不是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出发点,A项错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中共十八大,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项错误;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出发点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为了与国际接轨,C项错误。5.(2022·河南三门峡·高二期末)五四前后,出现大量讨论妇女问题的报刊,其内容涉及女子教育、恋爱自由、社交公开、婚姻家庭、女子经济独立、妇女解放道路等。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西学大量传入中国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五四运动震撼国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讨论妇女问题的报刊,其内容涉及女子教育、恋爱自由、社交公开、婚姻家庭、女子经济独立、妇女解放道路等”可以看出五四前后出现妇女解放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是因为新文化运动解放了国人的思想材推动妇女解放,A项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主要是因为新文化运动解放了国人的思想,不是西学大量传入中国,排除B项;根据分析可知主要是因为新文化运动解放了国人的思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根据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思想解放,不是五四运动震撼国人,排除D项。故选A项。6.(2022·安徽·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期末)《宋史户婚律婚田人务》记载:“所有论竞田宅、婚姻、债负之类,取十月一日以后,许官司受理,至正月三十日住接词状,三月三十日以前断遣须毕,如未毕,具停滞开狱事由闻奏。”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宋代A.立法思想受到经济基础制约 B.集权制度造成审判效率低下C.司法审判重点在于婚姻家庭 D.部分司法审判存在时间限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法律规定,相关诉讼应该集中在十月一日至三月三十日之间,这时是农闲时节,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不耽误农时,这从实质上反映了宋代立法思想受到经济基础制约,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集权制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涉及田宅、婚姻、债负等多方面,无法得出“司法审判重点在于婚姻家庭”,排除C项;“部分司法审判存在时间限制”体现的是现象,未反映本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7.(2021·河北邢台·高二阶段练习)6~11世纪,西欧社会有关婚烟的成立、分居与离婚的规定以及婚姻关系中女性的地位等,主要受各地的民俗法和习惯法支配,教会"婚姻法"主要是劝告性质的。从11世纪末开始.教会婚烟法逐渐在婚烟家庭领域占支配地位,并扩展到婚姻家庭关系的几乎所有方面。材料可用于说明中世纪西欧A.封建割据阻碍了法制的统一 B.习惯法对成文法作用的C.教士阶层对世俗家庭的控制 D.教会力量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从11世纪末开始,教会的婚姻法逐渐取代了之前的民诉法和习惯法,这说明教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是教会力量对社会生活进行渗透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封建割据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教会婚姻法的影响,而不是习惯法,排除B项;是教会力量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而非教士阶层控制世俗家庭,排除C项。故选D项。8.(2021·广东·普宁市华侨中学高三期中)清中期,江南地区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因为家贫、社会动荡或婚姻家庭不幸福而不得不自谋生路,给人授课为生,成为闺塾师。这反映了A.传统儒学的衰落 B.妇女地位获得解放C.思想观念的变迁 D.传统教育遭到冲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清代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活跃,部门女性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以授课为生,走上职业化的道路,反映了清代江南地区思想观念的变迁和解放,故选C;材料未能体现传统儒学的衰落,清中期儒学也未衰落,排除A;部分妇女走上职业化道路,与妇女地位解放,内涵不同,排除B;部分妇女从事教育,对传统教育未构成冲击,排除D。9.(2021·北京昌平·二模)唐朝的法律规定:凡侵犯皇帝与皇室的犯罪行为皆为“十恶”,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凡违反“善事父母”者,均构成不孝罪,要受制裁;在婚姻家庭里,丈夫对妻子有绝对的统治权。由此可知唐朝法律①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②旨在保证臣民政治权利③维护了皇帝的至高权威

④注重礼与法的相互结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唐律中存在不孝罪,所以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①正确;凡是侵犯皇帝与皇室的都属于“十恶”,说明维护了皇帝的至高权威,③正确;唐律中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说明注重礼与法的相互结合,④正确,故选C;唐朝法律保证的不是臣民的政治权利,②错误,排除包含②的ABD。10.(2021·河北·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高二期中)罗马共和国后半期,产生了“无夫权婚姻”。夫对妻无所谓“夫权”,妻没有绝对服从丈夫的义务,夫妻财产各自独立,妻的财产无论婚前婚后所得一律归自己所有。帝国时期广泛采用这种婚姻家庭制度。这体现了罗马法A.公平公正精神 B.推崇契约精神 C.保护私有财产 D.注重司法程序【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逐渐盛行的“无夫权婚姻”,强调夫妻双方在家庭和财产上独立自主,体现了罗马法强调的公平公正精神,A项正确;契约精神即由契约关系派生的守信等原则和婚姻关系中相互独立、平等不符,B项错误;保护私有财产与妻子财产独立不符,C项错误;罗马法注重司法程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11.(2021·重庆市实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A.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B.践行“因信称义”C.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D.主张政教分离【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的这一举措是符合他的新教的观念的,他主张“因信称义”,不在乎形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不是这要目的;C选项说法错误,马丁·路德并没有抛弃自己的信仰;D选项与此无关。二、材料分析题12.(2022·河南河南·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法律。这部法律于1950年5月1日公布实施。《婚姻法》共八章二十七条,其基本精神就是“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并明确规定“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对于重婚、纳妾、童养媳、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等封建婚姻恶习,由于它们都是实行新婚姻制度的主要障碍,所以在<婚姻法》各章的具体内容中都明令予以禁止,这就为新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扫清了道路。从内容上看,该法锋芒直指婚姻家庭领域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和封建习俗,目的就是要推翻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支配,保护妇女和子女的正当利益,使广大妇女摆脱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长期束缚。——摘编自何立波《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诞生始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建立之初颁布《婚姻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之初颁布《婚姻法》的意义。【答案】(1)传统封建婚姻制度依然存在及其严重危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巨大变革的带动;新中国的成立,建设新社会的需要。(2)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出现了积极健康的婚姻新风尚;废除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赋予了人们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利和承担起婚姻的义务;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促进了新型婚恋观念和家庭婚姻关系的形成;对建国初期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巩固革命胜利果实产生了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任答3点)【解析】(1)根据材料“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可分析出传统封建婚姻制度依然存在及其严重危害;根据材料“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法律。”可分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巨大变革的带动;结合所学知识,《婚姻法》的颁布是新中国的成立,建设新社会的需要。(2)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建立之初颁布《婚姻法》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出现了积极健康的婚姻新风尚;结合材料“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可分析出废除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赋予了人们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利和承担起婚姻的义务;根据材料“目的就是要推翻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支配,保护妇女和子女的正当利益,使广大妇女摆脱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长期束缚。”可分析出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促进了新型婚恋观念和家庭婚姻关系的形成;结合时代背景,对建国初期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巩固革命胜利果实产生了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13.(2022·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社会对婚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树立了政府与法律的权威,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如此强调官婚,便使婚姻更加规范化、严肃化,因而增加了离异的困难性,有利于个体小家庭的巩固。在婚姻生活中,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奸乱行为加以严惩。法律触及到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法处理婚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秩序,使建立在小家庭基础上的秦成就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伟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总之,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虽谈不上全面系统,却有着开创性的历史意义,为后世处理婚姻问题、规范婚姻行为、协调婚姻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摘编自刘举《商鞅变法后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婚姻关系法律规范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后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答案】(1)内容:政府与法律成为处理婚姻问题的关键因素(婚姻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动了婚姻伦理法律化的进程。(2)影响:稳定了秦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推动了秦国小农经济社会的构建;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实现富国强兵;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推动力。【解析】(1)根据材料“只有得到官府证许的婚姻才是合法的”得出婚姻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从材料“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得出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材料“法律触及到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得出婚姻法律化越来越全面,推动了伦理法律化的进程。(2)根据材料“秦社会对婚姻问题的法律规范稳定了婚姻家庭关系”得出稳定了秦国的婚姻家庭关系;从材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出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推动力;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从经济和军事角度分析影响,如在经济上推动小农经济构建,促进了秦国经济发展,军事上富国强兵。14.(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期中)精神、理想引领、推动社会的不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材料二

我们文化的优点,到底在哪里呢?我们的文化,最为廓然而大公。我们是以世界大同为主义的。我们的终极目的,在于平天下,治国只是中间的一个阶段,也可说是平天下的一种手段……——吕思勉《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1935年版)材料三

16-18世纪英国贵族从政治权利到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乃至婚姻家庭生活和教育,都产生了一定变化。在近代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英国贵族适时的调整,投入经营,用一种“渐进式”的转变方式追求自由权利,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英国近代史上,文化在推动整个国家崛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而贵族精神正是英国文化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他们重视教育,更加注重等级性,以其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来影响社会其他阶层。——摘编自毕书媛《16——18世纪英国贵族精神的“渐进式”演变及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简述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为继续实现这一理想所做的努力及其努力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2)概括材料二关于中国文化的主要观点,并以宋、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来印证这一观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贵族精神”给英国带来的影响。【答案】(1)理想社会:实现大同,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努力: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影响: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观点:中国文化追求平天下。印证:北宋理学家将仁作为理的核心,强调仁者境界,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倡“天下之法”,顾炎武区分“亡国”与“亡天下”,提倡“保天下”,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他们的观点都蕴含着“平天下”的深意。(3)影响:①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推动工业革命兴起;③促进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传播;④促进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⑤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⑥推动英国社会转型;⑦强调等级差异,影响社会公平。(进步性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或文教,局限性一点)【解析】(1)理想社会:根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得出是实现大同,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努力结合所学可知有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影响主要是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观点:根据“我们的终极目的,在于平天下,治国只是中间的一个阶段”得出中国文化追求平天下。印证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北宋理学家将仁作为理的核心,强调仁者境界,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倡“天下之法”,顾炎武区分“亡国”与“亡天下”,提倡“保天下”,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他们的观点都蕴含着“平天下”的深意。(3)影响:根据“追求自由权利,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英国近代史上,文化在推动整个国家崛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而贵族精神正是英国文化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他们重视教育,更加注重等级性,以其在思想文化上的优势来影响社会其他阶层”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主要是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兴起;促进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英国社会转型;强调等级差异,影响社会公平。15.(202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罗马共和国初期,“有夫权婚姻”制是当时主流制度。它是指女子出嫁后,完全服从夫权的专制统治,妻子只是用来传宗接代的工具。约公元前2世纪,“无夫权婚姻”制开始出现,到帝国时期成为了当时社会唯一适用的婚姻方式。在早期的罗马市民法中,妻子对嫁资没有任何支配权,丈夫可以任意处分婚姻财产。在后来的罗马万民法中,妻子逐渐取得对婚姻财产的部分支配权,丈夫要想处分嫁资首先需要征得妻子的同意。在早期的罗马社会,缔结婚姻最注重的是形式化程序。随着时代的演变,罗马婚姻无须繁琐的程序,只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即可,对缔结婚姻的双方当事人身份条件的限制也逐渐松懈。为了降低离婚率,罗马婚姻制度逐渐加强了对离婚的条件限制。——摘编自陈曦《罗马婚姻制度的研究》材料二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其婚姻家庭编创设了一系列富有亮点的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能够为婚姻关系出现危机的夫妻提供冷静思考的空间,促使双方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思考家庭经营、子女抚养等问题。此外,因一方隐瞒重婚、重大疾病等情形而受骗缔结婚姻的,无过错一方有权在法律上中请撤销婚姻并获得损害赔偿。同时,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其中一方为家庭生活所需而背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摘编自赵梦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亮点与制度价值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婚姻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当代中国与古罗马有关婚姻立法的共性原则并分析《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颁布的意义。【答案】(1)变化:从“有夫权婚姻”到¨无夫权婚姻”;女性对婚姻财产的支配权逐渐提高;缔结婚姻的程序逐渐简化;婚姻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条件逐渐放松;离婚条件限制逐渐加强。(任答4点)原因:稳定统治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法向万民法的演变;自然法精神、人文精神的影响;统治者的支持、法学家们的努力。(2)原则:体现理性精神;关注弱势群体;着力社会稳定。意义:有利于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完善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有夫权婚姻’制是当时主流制度”“‘无夫权婚姻’制开始出现”可归纳出从“有夫权婚姻”到¨无夫权婚姻”;根据材料“在后来的罗马万民法中,妻子逐渐取得对婚姻财产的部分支配权”可归纳出女性对婚姻财产的支配权逐渐提高;根据材料“随着时代的演变,罗马婚姻无须繁琐的程序,只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即可”可归纳出缔结婚姻的程序逐渐简化;根据材料“对缔结婚姻的双方当事人身份条件的限制也逐渐松懈”可归纳出婚姻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条件逐渐放松;根据材料“罗马婚姻制度逐渐加强了对离婚的条件限制”可归纳出离婚条件限制逐渐加强。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稳定统治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法向万民法的演变、自然法精神、统治者的支持及法学家们的努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原则:根据材料“离婚冷静期制度能够为婚姻关系出现危机的夫妻提供冷静思考的空间”可归纳出体现理性精神;根据材料“因一方隐瞒重婚、重大疾病等情形而受骗缔结婚姻的,无过错一方有权在法律上中请撤销婚姻并获得损害赔偿”可归纳出关注弱势群体及着力社会稳定。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有利于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完善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16.(2021·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历代改革重视婚姻家庭制度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国百姓服兵役一般是一户出一人。“分户”是商鞅第二次变法的重要内容。商鞅对“有二男以上”而不析户的家庭征收双倍的赋税。对分出的家庭依法授予田地。他还规定勤劳致富者免除其徭役,甚至可以“以粟出官爵”,懒惰而陷于贫穷者不但得不到国家的救济,还要全家没为奴婢。以授田与“倍其赋”引导百姓“分户”、以“复其身”“出官爵”激励百姓耕织、以“举以为收孥”吓止百姓懈怠。“分户”后产生的核心家庭、主千家庭不再像姫周时代宗族一样具备准政治组织的特征和功能,而是成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齐民和较为纯粹的生产单位。——摘编自谢红星《早期中国至商鞅变法时代家国体制的变迁》材料二

鲜卑族进入中原之际,婚姻实行的仍是族内婚,影响自身民族素质的提升。孝文帝即位不久,就诏令禁绝同姓相婚,令下后如仍有犯者,处以绞刑。他认为北魏社会,由于婚嫁越轨,使“贫富相高,贵贱无别”的等级不分明状况愈来愈严重,为此,采取措施,以婚烟等级维护业已存在的社会等级,严禁非类互婚。公元496年孝文帝将汉族第一等士族崔李、郑、王五姓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5个皇弟娶汉族高门女子,北魏公主或宗室女大约有40多人嫁给汉族高门。——摘编自杜士铎《北魏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在第二次变法时期实行“析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婚姻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改革举措对北魏社会的影响。【答案】(1)历史背景: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宗法制走向瓦解;兼并战争剧烈,秦国试图富国强兵。历史意义:现固和发展了小农经济;确立了小家庭制度;保障兵力;增加了赋税收入;裂解了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破坏了宗族组织,加强了国家的控制力)(2)内容:取消鲜卑族的同姓婚姻;确立土庶不婚;推动鲜卑与汉族通婚。影响: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现固士族政治,推动封建化;推动鲜卑族的汉化;促进民族交融。【解析】(1)历史背景:结合商鞅变法所处时代,可从经济变革、制度变化、战争频繁等方面回答。具体而言,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宗法制走向瓦解;兼并战争剧烈,秦国试图富国强兵。历史意义:根据“析户”分出的家庭”,可得出现固和发展了小农经济,确立了小家庭制度;根据服兵役一般是一户出一人可得出分户可以保障兵力;根据“征收双倍的赋税:对分出的家庭依法授予田地”,可得出有田地等,增加了赋税收入;根据“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不再像姬周时代宗族一样具备准政治组织的特征和功能”,可得出裂解了家国同构的社会基础。(2)内容:根据“禁绝同姓相婚”可得出,取消鲜卑族的同姓婚姻;根据等级不分明状况愈来愈严士族”“高门”可得出,确立士庶不婚;根据娶汉族高门女子嫁给汉族高门”可得出,推动鲜卑族与汉族婚。影响:根据“影响自身民族素质的提升”可得出,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联系所学知识可得出巩固士族统治,推动封建化;推动鲜卑族的汉化;促进民族交融。17.(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婚姻观念在近代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子女的婚姻必须由家长决定,没有感情基础的男女被“父母之命”强行捆绑在一起,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思想也传入了中国,大量介绍西方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婚姻制度的刊物出现,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传统婚姻的弊端,也纷纷将西方的婚姻观念引入中国。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兴办的企业和本民族资产阶级工厂数量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在自然经济解体后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工厂,不再一味依赖父母。五四运动时期,《新青年》上先后发表了众多有关妇女解放的文章,允许女子提出离婚。女子教育的兴起促进了女性身份地位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提高。1930年民国政府颁布了《民法亲属编》中针对旧式婚姻中男女不平等的规定作出更正,制定一些旨在保护妇女权益的规定。——摘编自任燕《浅谈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迁及原因》材料二

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在北京颁布,这是新中国的首部国家大法,宣布废除包办、强迫的婚姻,实行婚姻自由,建立一夫一妻的新婚姻制度。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我的生活我主宰”,60年,女性的脚步何其匆匆。但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中国女性心中始终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信念——渴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幸福,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摘编自《60年中国婚姻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女性对婚姻自由追求的认识。【答案】(1)变化:由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的自主;婚姻生活中有男性为主导渐趋男女平等;由讲究家族婚姻到婚姻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原因;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近代有识之士的努力;近代政府颁布法律对女性的保护。(2)认识: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女性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增加;近现代女性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时代中国女性对自由婚姻追求具有时代的烙印。【解析】(1)变化:根据“传统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子女的婚姻必须由家长决定”“《新青年》上先后发表了众多有关妇女解放的文章,允许女子提出离婚。”得出由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的自主;根据“女子教育的兴起促进了女性身份地位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提高。”得出婚姻生活中有男性为主导渐趋男女平等;根据所学可得出由讲究家族婚姻到婚姻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原因;根据“近代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的思想也传入了中国”得出西方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根据“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兴办的企业和本民族资产阶级工厂数量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在自然经济解体后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工厂”得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根据“五四运动时期,《新青年》上先后发表了众多有关妇女解放的文章”得出近代有识之士的努力;根据“1930年民国政府颁布了《民法亲属编》中针对旧式婚姻中男女不平等的规定作出更正,制定一些旨在保护妇女权益的规定。得出近代政府颁布法律对女性的保护。(2)认识:综合材料的信息可从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女性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增加;近现代女性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时代中国女性对自由婚姻追求具有时代的烙印等方面概括。18.(2021·西藏·拉萨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早在苏区时代,中国共产党就先后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颁布了《婚姻暂行条例》,该条例以男女结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制定,并禁止早婚、纳妾,破除童养媳、买卖婚姻、租妻等种种陋习。边区政府规定男女结婚必须向村或单位申请出具介绍信,并在区级以上政府登记结婚,最后领取结婚证明书。但上述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阻力重重,为此,赵树理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创作了《小二黑结婚》,该小说被改编成剧本,通过各式各样的地方剧搬上舞台。1950年,以《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为蓝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行。——据王歌雅《中国现代婚姻家庭立法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改革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改革的意义。【答案】(1)措施:注重立法;严格结婚程序;重视宣传等。(2)保护了妇女权益;改变了晋冀鲁豫地区落后的婚俗;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新中国的婚姻法提供了借鉴等。【解析】(1)措施:据材料“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颁布了《婚姻暂行条例》,该条例以男女结婚自愿,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制定……”可知,注重立法;据材料“边区政府规定男女结婚必须向村或单位申请出具介绍信,并在区级以上政府登记结婚,最后领取结婚证明书”可知,严格结婚程序;据材料“……赵树理在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创作了《小二黑结婚》,该小说被改编成剧本,通过各式各样的地方剧搬上舞台”可知,重视宣传等。(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保护了妇女权益、改变了晋冀鲁豫地区落后的婚俗、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新中国的婚姻法提供了借鉴等方面回答。19.(2021·四川·成都七中高三阶段练习)材料

由于旧式婚姻制度造成的男女不平等,导致在广大农村地区民事案件中婚姻案件所占的比例很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施行,在借鉴苏联、朝鲜、民主德国等国婚姻制度,批判地吸收国民政府颁布的民法亲属编、继承编等相关内容,并总结解放区20年来改革婚姻家庭经验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顺利实施,中央要求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利用报刊、广播、壁报、冬学、民.校和文艺活动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的宣传。1955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登记办法》,从婚姻缔结形式方面为新式婚姻制度在全国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法律前提。——摘编自刘维芳《新中国新式婚姻制度的初步确立》(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婚姻制度改革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中国婚姻制度改革的历史意义。【答案】(1)特征:借鉴先进经验;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强调男女平等;注重宣传动员。(2)意义:有利于革除封建陋习。促进男女平等: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条件。【解析】(1)根据材料“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施行,在借鉴苏联、朝鲜、民主德国等国婚姻制度,批判地吸收国民政府颁布的民法亲属编、继承编等相关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