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法课件完整版平法课件完整版平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平法?平法很难学?平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平法?平法很难学?2平法基本原理通用概念和知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1目录23平法基本原理通用概念和知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1目录233理解平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柱、剪力墙、梁、板钢筋的手工计算方法及常用节点构造;了解基础构件的钢筋构造;前言:课件目标理解平法的基本原理前言:课件目标4前言:钢筋计算的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及构造详图》系列图集11G与13G【简称“平法图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简称“平法”前言:钢筋计算的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56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前言:钢筋计算的主要依据6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前言:钢筋计算的主要依据7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前言:钢筋计算的主要依据7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前言:钢筋计算的主要依据构钢算法详解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目录1.系统构成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3.平法构造要点提示4.构件钢筋关联性5.应用理论构钢算法详解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目录1.系统构成2.构造8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1)基础结构(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1.系统构成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9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梁的设计内容;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设计内容;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1.系统构成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层次性:1.系统构成101、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分为“构件本体构造”和“节点连接构造”两大部分。“节点连接构造”又分为“节点主体”和“节点关联”两部分。11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2、构件本体构造的关键点:①纵向钢筋的延伸长度(截断点);②纵向钢筋连接位置和连接方式;③横向钢筋的设置规格;④横向钢筋的构造形式;⑤构件本体加强构造为非独立构件构造,例如:剪力墙边缘位置加强(暗柱或端柱),剪力墙楼层位置加强(暗梁),主梁在次梁交叉部位加强(附加箍筋或吊筋);等等。特别注意:剪力墙边缘构件为非独立构件,其构造为构件本体加强构造,其实质与节点连接构造完全不同。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1、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分为“构件本体构造”和“节点连接构造12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3、节点连接构造的关键点:①分清节点主体和节点关联;②分清节点连接构造的类型:为宽主体节点、宽关联节点、双侧同面(等宽度)节点、还是单侧同面节点?③当为宽主体节点时,节点关联构件纵筋的锚固效果最好;④当为宽关联节点时,节点关联构件纵筋的锚固必须设箍筋;⑤双侧同面(等宽度)节点和单侧同面节点必须解决钢筋冲突问题。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12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3、节点连接构造的关键点:第一部分:13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4、按构件与构件的支承关系判断谁为节点主体,谁为节点关联。如:基础支撑柱,基础为节点主体,柱为节点关联;柱支承梁,柱为节点主体,梁为节点关联;主梁支承次梁,主梁为节点主体,次梁为节点关联;梁支承板,梁为节点主体,板为节点关联。5、关于节点主体:①节点属于节点主体构件,节点主体构件的功能是支承节点关联构件;②任何情况下节点主体构件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必须完全贯通节点;13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4、按构件与构14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6、关于节点关联:①节点不属于关联构件,节点关联构件本体从节点边缘起算;②当为宽主体节点时,关联构件纵筋锚入或贯通节点,但箍筋通常不进入节点;③当为宽关联节点时,关联构件纵筋锚入或贯通节点,箍筋应配合纵筋在节点内设置;④当为双侧同面节点时,关联构件纵筋锚固将与主体构件纵筋发生冲突,关联构件纵筋锚固走主体构件纵筋内侧还是外侧应遵循“锚固可靠”原则,当走内侧时锚固、连接较可靠,当走外侧时应有箍筋配合实现锚固可靠;⑤当为单侧同面节点时,关联构件与主体构件各有一侧纵筋(同层面)发生冲突,该侧关联构件纵筋的锚固或贯通有不同方式。14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6、关于节点关15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7、特殊情况:①互为主体节点(如井字梁的交叉部位)②互为关联节点(如两悬挑梁端部连接)③节点关联构造与构件本体加强构造的连接等等。152.构造原理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7、特殊情况:16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一:首先分清本体构造与节点构造;其次分清节点构造的支承与被支承关系,即明确何构件起支承作用(支承者即为节点主体构件),何构件被支承(被支承者即为节点关联构件)。要点二:明确构件本体构造各个要素。要点三:明确节点主体构件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在节点贯通设置16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一:首先17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四:明确节点关联构件的钢筋在节点主体内的止锚位置。例如:梁端支座的纵筋无论直锚还是弯锚,均应伸至柱内止锚位置,然后截断或弯钩;抗震梁纵筋在边柱支座锚固,当直锚时锚长应≥laE且应进入止锚位置后截断;当弯锚时应使直锚段≥0.4laE且应进入止锚位置后弯钩,弯钩长度为15d即可。17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四:明确18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五:宽主体节点锚固最可靠。如遇双侧同面或单侧同面节点,受力纵筋的锚固不应全走混凝土保护层,如果不可避免,当直锚时应在≥laE的纵筋锚固长度范围设置箍筋,相当于在锚固纵筋外侧配置横向约束钢筋;当弯锚时可使水平锚固段走保护层(水平锚固段也应设置横向约束钢筋),并将弯钩段扎入钢筋混凝土内(弯钩不应走保护层)。18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五:宽主19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六:当两构件或构造配筋重叠、或构件配筋与构件本体加强构造配筋重叠时,同向钢筋应取较大者设置,不需要重复设置。要点七:剪力墙身第一根竖向筋距暗柱或端柱纵筋的距离,为墙身竖向筋间距的1/2;楼板的第一根钢筋距相平行梁纵筋的距离,为板筋间距的1/2;剪力墙第一根水平筋距暗梁纵筋的距离,为墙身水平筋间距(相当于与暗梁纵筋联合布置)。19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六:当两20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八:受力纵筋“能通则通”,可以贯穿多层或多跨,但在构件主体范围连接要控制在内力较小的“适宜连接区域”。要点九:抗震构件中“受力钢筋”的搭结连接,应按搭接长度在规定的连接区域连接,例如柱纵筋的连接,梁通长钢筋的连接。注意:非接触搭接受力更合理。20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八:受力21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十:应执行钢筋非连接区和混凝土非连接区的规定,确保地震破坏时的重灾区的材料安全。非连接区的箍筋非常重要,省去复合箍是违法行为。要点十一:构件中的“构造钢筋”,如架立筋、侧面构造筋等按构造交错搭接长度连接,通常取150或12d。分布钢筋按5d交错长度与同向受力筋连接,绑扎时应放在主筋外面。受扭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和连接。213.平法构造的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要点十:应执4.构件钢筋关联性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特点:支座内箍筋连续通过,基础板同理柱、墙是梁的支座筏板(或基础梁)是柱、墙的支座4.构件钢筋关联性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特点:支座内箍筋连续224.构件钢筋关联性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梁(或墙)是板的支座4.构件钢筋关联性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梁(或墙)是板的支座234.构件钢筋关联性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4.构件钢筋关联性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244.构件钢筋关联性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柱梁相互关联4.构件钢筋关联性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柱梁相互关联255.应用理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5.应用理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265.应用理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砼标号抗震等级钢筋级别结构类型檐高设防烈度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钢筋)5.应用理论第一部分:平法基本原理砼标号抗震等级钢筋级别结构27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目录1.钢筋分类2.保护层3.钢筋锚固4.钢筋搭接5.抗震锚固搭接6.计算外皮和中轴线的区别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目录1.钢筋分类2.保护层3.钢筋281.钢筋分类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钢筋名称牌号种类一级钢HPB235普通钢筋二级钢HRB335普通钢筋涂层钢筋三级钢HRB400普通钢筋RRB400环氧树脂GB50010-2002GB50010-2010主要变化:1、四种钢筋变为八种2、取消HPB235,用HPB300取代3、新增了屈服强度为500的钢筋类型4、不再称为几级钢例如:4251.钢筋分类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钢筋名称牌号种类一级钢H291.钢筋分类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1.钢筋分类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01.钢筋分类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热轧光圆钢筋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带肋钢筋普通热轧带肋钢筋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
种类ABBFCCFDEEF
软件代号1.钢筋分类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热轧光圆钢筋普通热轧带肋312.保护层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保护层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22.保护层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2.保护层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32.保护层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2.保护层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43.钢筋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钢筋在锚固区必须保证钢筋净距,不允许钢筋在锚固区内出现平行接触,否则无法实现混凝土对钢筋的全面握裹,从而减弱锚固效果。当钢筋采用弯锚时,从弯折位置起钢筋的锚固受力情况完全不同于直锚;因此弯锚的锚固长度分别为平直段长度和弯勾长度两个数进行双控。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要求(lab最小200mm)3.钢筋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钢筋在锚固区必须保证钢筋353.钢筋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钢筋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63.钢筋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钢筋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73.钢筋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La=ζa*LabLaE=ζaE*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3.钢筋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La=ζa*Lab受拉钢383.钢筋锚固修正系数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钢筋锚固修正系数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93.钢筋锚固(机械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3.钢筋锚固(机械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03.钢筋锚固(机械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a末端带90°弯钩b末端带135°弯钩c末端一侧贴焊锚筋d末端两侧贴焊锚筋e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f
末端带螺栓锚头注:新增3种构造3.钢筋锚固(机械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a末端带413.钢筋锚固(机械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
在钢筋末端配置弯钩和机械锚固是减小锚固长度的有效方式,其原理是利用受力钢筋端部锚头(弯钩、贴焊锚焊接锚板或锚栓锚头)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作用加大锚固承载力。锚头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保证了钢筋不会发生锚固拔出破坏。1
随着技术进步,各种机械锚固的形式的开发和应用,为减短锚固长度控制了可能性。23.钢筋锚固(机械锚固)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24.钢筋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钢筋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34.钢筋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1.绑扎搭套筒挤压镦粗直螺纹2.机械连接锥螺纹
双面焊 电弧焊单面焊3.焊接 电渣压力焊 闪光对焊气压焊:用氧气、乙炔火焰加热钢筋接头,非接触性搭接。同一连接区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4.钢筋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1.绑扎搭444.钢筋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钢筋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54.钢筋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钢筋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65.钢筋抗震锚固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Lab:非抗震基本锚固长度Labe:抗震基本锚固长度La:非抗震锚固长度Lae:抗震锚固长度Ll:非抗震绑扎搭接长度Lle:抗震绑扎搭接长度5.钢筋抗震锚固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Lab:非抗震基475.钢筋抗震锚固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5.钢筋抗震锚固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485.钢筋抗震锚固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HPB300(11G)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度弯勾,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勾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1.箍筋弯勾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度;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135度。2.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级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5.钢筋抗震锚固连接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HPB300(1496.钢筋外皮和中轴线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如果是一根直的钢筋,那么外皮长度=中轴线长度。如果钢筋有弯折,则外皮长度>中轴线长度。
6.钢筋外皮和中轴线第二部分:通用概念和知识如果是一根直的钢50第三部分:构造钢筋算法详解-目录1.柱构件2.梁构件3.墙构件4.板构件5.抗震锚固搭接第三部分:构造钢筋算法详解-目录1.柱构件2.梁构件3.墙构51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柱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柱52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1.柱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功能及表现内容主要表达竖向构件框架剪力墙结构时,通常需要将柱、墙合并绘制列出结构层楼面标高及层高表除注明外,尺寸单位为mm,标高单位为m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1.柱平面布置图的主要53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2.平法柱的分类及编号柱类型代号序号特征框架柱KZXX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架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架。框支柱KZZXX柱根部嵌固在基础或地下结构上,并与框支梁刚性连接构成框支结构。框支结构往上转化为剪力墙结构。芯柱XZXX设置在框架柱、框支柱、剪力墙柱核心部位的暗柱。梁上柱LZXX支撑或悬挂在梁上的柱板上柱BZXX支撑或悬挂在板上的柱剪力墙上柱QZXX支撑在剪力墙顶部的柱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2.平法柱的分类及编号54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已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在截面配筋图上分别标注b边和h边,直接引柱的内容有编号、柱高(选注)、截面尺寸、纵向钢筋、箍筋。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截面55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截面注写表达多个柱层时,原位绘制的柱截面配筋不能同时代表不同的柱层时,应自下而上分别绘制截面及引注设计内容矩形截面表示为角筋+b边中部筋+h边中部筋,也可以直接引注中仅注写角筋,b边、h边分别在图上注写;异型截面不同直径用+连接,异型柱标注为角筋+中部筋,中部筋也可在截面图上标注。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截面56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L”;箍筋的肢数在及复合方式在柱截面图上表示。箍筋加密与非加密用“/”隔开,当框架节点核芯区内箍筋与柱端箍筋设置不同是,应在括号中注明核心区箍筋直径及间距;如Φ10@100/200(Φ12@100)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当圆57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58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59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3.柱截面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604.柱列表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4.柱列表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系在614.柱列表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4.柱列表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625.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柱要计算哪些钢筋量基础插筋中间层纵筋顶层纵筋变截面纵筋中柱情况边柱情况角柱情况斜通上层当前层锚固箍筋纵筋5.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柱要计算636.柱基础插筋示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6.柱基础插筋示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647.柱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7.柱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657.柱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新旧平法对比计算条件04G101-411系新平法插筋hj>LaE(La)amax(6d,150)hj≤LaE(La)15d箍筋保护层厚度>5d不少于两根不少于两根保护层厚度
≤5d加密7.柱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新旧平法668.剪力墙上柱钢筋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8.剪力墙上柱钢筋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678.剪力墙上柱钢筋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8.剪力墙上柱钢筋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689.柱根的确定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9.柱根的确定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底层柱的6910.柱伸出基础的长度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有地下室,基础顶部不作为嵌固部位时,纵筋露出及箍筋加密:max(Hn/6,hc(D),500)如作为嵌固部位,纵筋露出及箍筋加密:Hn/3伸出基础上部的长度:10.柱伸出基础的长度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7011.柱根的判断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无地下室时:柱根(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首层地面)当有地下室:如图,在基础顶面柱根(嵌固部位)由设计决定(可设可不设),地下室顶面仍然为嵌固部位P58P7第8条规定:设计需注明柱的嵌固部位位置11.柱根的判断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无地下7112.柱基础插筋的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基础顶面为柱根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非连接区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搭接长度为0)基础顶面不为柱根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非连接区max(Hn/6,Hc,500)+与上层纵筋搭接LLE(如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搭接长度为0)12.柱基础插筋的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7213.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长度=弯折长度+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基础顶面为嵌固部位:非连接区长度=Hn/3
基础顶面为非嵌固部位:非连接区长度=max(Hn/6,Hc,500)
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基础是柱的支座,在楼层净高Hn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13.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7314.负一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纵筋长度=
(-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出现多层地下室:
非连接区只有首层顶面(或基础层顶面为嵌固部位时的基础层顶)是1/3净高,其余均为(1/6净高Hn、500、柱截面长边)取大值14.负一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7415.首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纵筋长度=
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上层非连接区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
15.首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纵7516.中间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纵筋长度=
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上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非连接区=max(1/6Hn、500、Hc)16.中间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7617.顶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角柱中柱黑色圆点表示的纵筋代表外侧纵筋,按外侧纵筋进行锚固计算边柱17.顶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角7717.顶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梁高-bhc<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梁高-bhc≧Lae):梁高-保护层机械锚固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弯折非连接区=max(1/6Hn、500、Hc)17.顶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中7817.顶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对比变化分析:1.节点A,当柱外侧纵筋直接不少于梁上部钢筋时,可弯入梁内做梁的纵筋2.节点B、C增加了弯折段长度与15d的判断3.新增节点E,柱外侧纵筋到顶截断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固长度17.顶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对7917.顶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顶层角柱纵筋的计算方法和边柱一样,只是外侧是两个面,外侧纵筋总根数为两个外侧总根数之和。17.顶层柱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顶8018.变截面柱纵向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1)△/hb≤1/6情况纵筋计算同非变截面柱纵筋的计算18.变截面柱纵向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8118.变截面柱纵向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hb>1/6变截面一侧有梁:上筋下插1.2LaE
下筋上弯折12d12d1.2LaE18.变截面柱纵向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8218.变截面柱纵向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hb>1/6变截面一侧无梁:上筋下插1.2LaE
下筋上弯折△-bhc+Laelae1.2LaE18.变截面柱纵向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8319.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柱箍筋种类(1)非复合箍筋
(2)复合箍筋非复合箍筋常见类型图复合箍筋常见类型图19.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柱箍8420.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20.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8520.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20.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8620.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1号箍筋长度=2(b+h)-8bhc+2×1.9d+2max(10d,75)20.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1号8720.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2号箍筋长度[(b-2bhc-2d-D)/(b边纵筋根数-1)×间距j数+D+2d]×2+(h-2bhc)×2+2×1.9d+2max(10d,75)20.柱箍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2号88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89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90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总根数=序号1根数+序号2根数+序号3根数+序号4根数+序号5根数柱根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91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总根数=序号1根数+序号2根数+序号3根数+序号4根数+序号5根数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92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总根数=序号1根数+序号2根数+序号3根数+序号4根数+序号5根数21.柱箍筋个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柱构件部分93剪力墙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剪力墙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941.关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剪力墙分为墙柱、墙身、墙梁分别表达,剪力墙洞口和壁龛的位置和几何尺寸的表达,也是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中的内容;2.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墙柱与构造边缘构件墙柱,约束边缘构件包括墙柱核心部位与扩展部位3.设计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两种表达方式:截面注写和列表注写方式4.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要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1.关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952.剪力墙编号规定-墙身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类型代号序号说明剪力墙身Q(x)xx剪力墙除去端柱、边缘暗柱、边缘翼墙、边缘转角墙的墙身部分。剪力墙代号后的“(x)”为剪力墙配置钢筋的排数,通常墙身厚度不大于400时配置双排,大于400时,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规定可配置更多排;11G中规定,未标注排数时,默认为两排。2.剪力墙编号规定-墙身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963.剪力墙编号规定-墙柱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3.剪力墙编号规定-墙柱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973.剪力墙编号规定-墙柱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类型代号序号说明短肢剪力墙DZQxx通常指墙肢的长度与厚度之比为5-8倍的剪力墙小墙肢XQZxx通常指墙肢的长度与厚度之比为3-5倍的剪力墙非边缘暗柱AZxx当楼面或屋面梁支撑在剪力墙上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以减小梁端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保证墙体在梁方向的稳定性和局部受压扶壁柱FBZxx3.剪力墙编号规定-墙柱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984.剪力墙编号规定-墙梁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类型代号序号说明连梁LLxx设置在剪力墙洞口的上方,宽度与墙厚相同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JC)xx当截面宽度不小于400mm时,可采用集中对角斜筋配筋或对角暗撑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JX)xx当洞口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250mm时,可采用交叉斜筋配筋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LL(DX)xx当截面宽度不小于400mm时,可采用集中对角斜筋配筋或对角暗撑暗梁ALxx设置在剪力墙楼面和屋面位置并嵌入墙内边框梁BKLxx设置在剪力墙楼面和屋面位置且部分凸出墙身4.剪力墙编号规定-墙梁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995.剪力墙编号规定-墙洞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类型代号序号说明矩形洞口JDxx通常为在内墙墙身或连梁上的设备管道预留洞圆形洞口YDxx矩形壁龛JBKxx通常在较厚内墙墙身嵌入箱形设备而设置。只要不需要穿透墙厚,将设备所需嵌入空间设置为壁龛对剪力墙的刚度有利圆形壁龛YBKxx5.剪力墙编号规定-墙洞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1006.剪力墙注写示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6.剪力墙注写示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017.剪力墙都要计算哪些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剪力墙中所需要计算的钢筋?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7.剪力墙都要计算哪些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1027.剪力墙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hj≤LaE(La)墙插筋保护层厚度>5d6d15d间距≤500且不少于两道水平钢筋和拉筋hj>LaE(la)7.剪力墙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037.剪力墙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墙插筋保护层厚度≤5dhj≤LaE(La)hj>LaE(La)●●●●15d15d15d6d设置锚固区横向钢筋7.剪力墙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047.剪力墙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算法:当lle(ll)-hj+bhc>15*d
那么弯折长度=lle(ll)-hj+bhc否则,弯折长度为15d7.剪力墙基础插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058.剪力墙纵向中间楼层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中间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伸出本层楼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其中外露长度绑扎为0,机械连接为500.8.剪力墙纵向中间楼层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1069.剪力墙纵向顶层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顶层竖向钢筋:长度=层高-露出本层的高度-保护层+12d9.剪力墙纵向顶层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0710.剪力墙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长度=墙长-保护层+10d-保护层+10d根数: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且不小于两道水平分布筋与拉筋;楼层部位:(层高-50)/间距+1一节点是将水平筋伸至端部截断,再配置“U”型钢筋封闭。二节点是将水平筋伸至端部弯折,弯折长度为10d且两端弯折。10.剪力墙无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10811.剪力墙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外侧水平筋内侧水平筋11.剪力墙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10912.剪力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锚固长度改为15d;P68新增:12.剪力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11012.剪力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长度:净长+斜长+弯折15d如何计算?12.剪力墙斜交转角墙水平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11113.剪力墙垂直钢筋布置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暗柱墙身垂直钢筋从暗柱边布置,起步距离=间距/213.剪力墙垂直钢筋布置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11214.剪力墙端为暗柱时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L形: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2*15d
T形:伸至墙对边-保护层+15*d一字形:长度=墙长-保护层*2+2*10d斜交:内侧:墙净长+锚固(斜长+15d)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连续通过水平筋根数:基础层:要考虑插筋保护层,决定是否加密;楼层:(层高-50)/间距+1竖向筋根数:根数=墙身净长-2*50/竖向筋间距+114.剪力墙端为暗柱时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1314.剪力墙端为暗柱时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水平筋长度:外侧钢筋伸至墙对边弯折15d,长度=墙净长+锚固,内侧钢筋锚入端柱内,长度=墙净长+锚固 锚固取值:端柱与墙平齐,锚固=柱宽-保护层+15d当柱宽-保护层≥Lae时,锚固=Lae;当柱宽-保护层<Lae时,锚固=柱宽-保护层+15*d。 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或2*50)/竖向筋间距+1 14.剪力墙端为暗柱时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1415.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5.剪力墙水平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构造第三部分:11516.剪力墙拉筋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拉筋长度=长度=墙厚-保护层*2+1.9d*2+max(75,10d)*2根数=(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所占面积-暗梁面积-连梁所占面积)/(横向间距*纵向间距) 16.剪力墙拉筋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11617.暗柱的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7.暗柱的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1718.剪力墙上连梁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根据洞口的位置分类:跨中单洞口连梁跨中双洞口连梁墙端部洞口连梁等根据连梁所在位置分类:中间楼层连梁顶层连梁连梁中钢筋种类:连梁纵筋、箍筋、拉筋18.剪力墙上连梁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18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19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
暗梁的概念:墙体里面的一条加劲带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暗梁纵筋根数: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20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暗梁是墙体里面的一条加劲带,暗梁中的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拉筋。其中暗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长度计算同墙水平分布钢筋。暗梁中的钢筋主要有1、暗梁纵筋长度:(1)暗梁与端柱相连接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注:(a)暗梁净长指自从柱边开始算(b)直锚时取Lae;弯锚时取柱宽-保护层+15*d))(2)暗梁与暗柱相连接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软件中默认计算)暗梁纵筋长度=暗梁的纵筋伸至自身所附墙的端部-两端保护层+两端弯折15*D(需要在软件的节点设置中选择)2、暗梁箍筋(以双肢箍为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根数=暗梁净长/暗梁箍筋布置间距+13、暗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21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暗梁是墙体里面的一条加劲带,暗梁中的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拉筋。其中暗梁的侧面纵向钢筋长度计算同墙水平分布钢筋。暗梁中的钢筋主要有1、暗梁纵筋长度:(1)暗梁与端柱相连接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注:(a)暗梁净长指自从柱边开始算(b)直锚时取Lae;弯锚时取柱宽-保护层+15*d))(2)暗梁与暗柱相连接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软件中默认计算)暗梁纵筋长度=暗梁的纵筋伸至自身所附墙的端部-两端保护层+两端弯折15*D(需要在软件的节点设置中选择)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22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2、暗梁箍筋(以双肢箍为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根数=暗梁净长/暗梁箍筋布置间距+13、暗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9.剪力墙上连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2320.剪力墙上边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边框梁的概念:设置在剪力墙楼面和屋面位置且部分凸出墙身边框梁端部构造同KL或WKL边框梁纵筋长度=边框梁净长+两端锚固箍筋根数=边框梁净长/间距+120.剪力墙上边梁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12421.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力墙构件部分注: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21.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剪125梁构件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梁构件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261.梁分类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
主梁:框架梁楼层框架梁KL屋面框架梁WKL框肢梁KZL次梁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悬挑梁XL带悬挑不带悬挑1.梁分类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主梁:带1272.梁编号规定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梁类型代号楼层框架梁KL屋面框架梁WKL框支梁KZL非框架梁L悬挑梁XL基础梁JL基础联系梁JLL2.梁编号规定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梁1282.梁编号规定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2.梁编号规定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293.梁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制图规则:框架梁KL屋面框架梁WKL框肢梁KZL非框架梁L悬挑梁XL井字梁JZL平面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构造及配筋信息:1、梁编号2、截面尺寸3、箍筋4、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6、梁支座上部筋7、梁下部钢筋8、附加箍筋或吊筋3.梁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制图规1303.梁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梁平面注写方式的一般要求:梁平面注写方式,为在梁平面布置图上,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整体表达该标准层梁平法施工图的一种方式。对标准层上的所有梁按规定进行编号,并在相同编号的梁中选择一根进行平面注写,其它相同编号梁仅需标注编号。平面注写内容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集中标注主要表达通用与梁各跨的设计数值,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梁本跨的设计数值及修正集中标注中不适用于本跨的内容,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3.梁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梁平面1313.梁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集中标注表达的内容:集中标注内容为6项,其中前5项为必注值,即梁编号、截面尺寸、箍筋、上部跨中通长筋或架立筋、侧面构造纵筋或受扭纵筋,第6项为选注值,即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梁编号:当有悬挑时,无论悬挑多长均不记入跨数;梁截面:b*h,加腋梁注写:b*hYc1*c2,变截面悬挑梁:b*h1/h2。梁箍筋:用“/”分开加密和非加密,注意常见箍筋的标注格式。梁上部通长筋、架立筋、下部通长筋;注意分隔符“;”。梁侧面构造或受扭钢筋:注意侧面构造钢筋的配置原则,区分构造和受扭钢筋的符号,构造钢筋和受扭钢筋的区别。梁顶面相对标高高差:有结构夹层时,应将结构夹层的标高列入结构层楼面标高和层高表中,夹层中的梁顶面标高高差即为相对与结构夹层楼面的标高高差。3.梁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集中标1323.梁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原位表达的内容:集中标注内容为4项,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和吊筋、修正集中标注中某项或某几项不适用于本跨的内容。支座上部筋:当支座两侧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在一侧标注即可,否则需要在支座两侧分别标注;当两大跨中间为小跨,且小跨净尺寸小于左右两打垮净跨尺寸的1/3时,小跨上部纵筋采用贯通全跨方式,此时,应将贯通小跨的纵筋注写在小跨中部梁下部纵筋:注意标注格式及不伸入支座的钢筋标注格式。注写附加箍筋或吊筋:附加箍筋和吊筋也可在说明中统一描述。修正集中标注的某项或几项值。3.梁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原位表1334.影响梁计算因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抗震等级(影响梁的加密区长度:
一级抗震>=2Hb且>=500mm;二~四级抗震>=1.5Hb且>=500mm)决定抗震等级的三个因素(1.结构类型;2.设防烈度;3.檐高)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标号如C30影响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详细情况见图集25页)搭接形式(影响柱的箍筋根数及纵向钢筋长度)4.影响梁计算因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抗1345.常见的梁钢筋(十种)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上部通长筋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2)左:左支座钢筋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右:右支座钢筋箍筋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115.常见的梁钢筋(十种)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1356.梁上部通长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6.梁上部通长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366.梁上部通长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6.梁上部通长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376.梁上部通长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部通长筋长度=总净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钢筋(锚固)计算判断直弯锚:1.hc-bhc≥Lae且≥0.5hc+5d,直锚长=max(Lae,0.5hc+5d)2.hc-bhc<Lae,则弯锚,弯锚长度=hc-bhc+15d
6.梁上部通长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部1386.梁端支座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6.梁端支座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396.梁端支座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6.梁端支座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部边1407.梁中间支座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7.梁中间支座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部1418.梁架立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架立筋长度=Ln-max(Ln-1/3,Ln/3)-max(Ln/3,Ln+1/3))+150*28.梁架立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架立筋长度1428.梁架立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顾名思义,“架立筋”就是把箍筋架立起来所需要的贯穿箍筋角部的纵向构造钢筋。如果该梁的箍筋是“两肢箍”,则两根上部通长筋已经充当架立筋,因此就不需要再另加“架立筋”了。当通长筋不足以架起箍筋时,例如梁的箍筋是“四肢箍”、上通筋为2根时,则需要增加架立筋了。在图纸上,会以“2φ25+(2φ12)”这种形式来表示,括号内的2φ12为架立筋。需要注意的是:1、不能简单的取Ln/3+2*150来计算架立筋的长度,要考虑两侧支座筋伸出支座的“Ln/3”是不是当前跨的Ln。架立筋的长度=Ln-max(Ln-1/3,Ln/3)-max(Ln/3,Ln+1/3))。2、有些图纸把“(2φ12)”标注在集中标注的位置,那我们在计算时就需要注意了:别把这2根架立筋按从第一跨一直通到最后一跨计算!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8.梁架立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平法中规定1439.梁下部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9.梁下部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下部通筋长14410.梁下部筋过跨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边跨下部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10.梁下部筋过跨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边跨14510.梁下部筋过跨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计算公式:(Ln净跨长注:下部钢筋不分上下排)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框架梁下部钢筋按照通长计算还是按照每跨一个锚固计算?有的人认为:集中标注的下部通长钢筋是贯穿通过中间支座,而原位标注的下部钢筋是在中间支座锚固。下部通长筋无论是在集中标注表示还是在原位标注表示,其构造是一样的。03G101-1第54页大样图里表示梁下部钢筋在每一跨分别锚入相邻支座。这种构造结构可靠度比较高,但是这种方法比较浪费钢筋,并且造成节点部位钢筋拥挤,混凝土浇筑困难(当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03G101-1第34页提出了非接触搭接构造)。对于下部钢筋的连接,图籍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在注6作了如下说明:“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连接应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6.5.1条和第6.5.3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而《高规》没有规定不允许梁下部钢筋进行连接,只是对连接方法作了规定。对此,陈青来教授推荐使用一级机械连接,因为一级机械连接经过国家的多次试验,证明是相当可靠的(拉力试验的钢筋破坏点都不在机械连接处),可以在任何位置上进行连接。总结起来,由于施工工艺的不同,梁下部钢筋可以每跨一锚固也可以通长连接(采用可靠的连接形式),而通长连接时就需要计算接头数量10.梁下部筋过跨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计算14611.梁中间跨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中间跨下部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中间支座锚固长度=max(lae,0.5hc+5d)11.梁中间跨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中间14712.梁侧面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侧面纵向钢筋=净长+锚固长度*212.梁侧面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侧面纵14812.梁侧面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2.梁侧面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4913.梁箍筋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3.梁箍筋注写方式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5014.梁箍筋长度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计算公式:箍筋长度=2*(H-2*bhc+B-2*bhc)+11.9d*214.梁箍筋长度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计算公15115.梁箍筋根数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一级抗震: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二~四抗震: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15.梁箍筋根数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根数=15216.11G图集梁箍筋构造变化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抗震框架梁KL、WKL箍筋构造;增加了尽端为梁箍筋构造,不设置加密区,箍筋和数量由设计确定;16.11G图集梁箍筋构造变化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15317.梁拉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计算公式: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17.梁拉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计算公式:15418.梁吊筋和附加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吊筋长度=次梁宽度+2*50+2*斜段长度+2*吊筋锚固斜段长度=1.155*(梁高-2*25)、1.414*(梁高-2*25)框梁高度hb>800mma=60度框梁高度hb<=800mma=45度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长度同箍筋长度18.梁吊筋和附加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吊15518.梁吊筋和附加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在主次梁处,一般都有集中荷载,需要加强,一是附加吊筋,二是加箍筋,二者是何关系,同时存在还是只采用一种即可?03G101-1第63页对此未明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3条对此有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设计时,结构设计师一般优先采用左右加三道加密箍筋,并在设计强度不够的情况下才在附加箍筋的基础上增加吊筋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为了
吊筋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总而言之,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18.梁吊筋和附加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在15619.悬挑梁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9.悬挑梁构造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15720.悬挑梁主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部上排钢筋=Ln/3+支座宽+L-25+Hb-2*25(>=12d)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下部钢筋=15d(12d)+XL-2520.悬挑梁主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上部上15821.悬挑梁箍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计算公式:箍筋长度=2*【(H+Hb)/2-2*25+B-2*25】+(11.9*2)d根数计算=(L-50-bhc)/箍筋间距+121.悬挑梁箍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梁构件部分计算公159板构件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板构件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1601.板内钢筋类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板内钢筋受力筋底筋面筋负筋边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负筋分布筋温度筋其他:马凳筋、洞口加筋、放射筋1.板内钢筋类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板内钢1612.板的传统标注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2.板的传统标注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1623.板平法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集中标注原位标注3.板平法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集中标注原位1634.板受力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4.板受力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1645.板支座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5.板支座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1656.板马凳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6.板马凳钢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1667.板底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长度=净跨+左锚固长度+右锚固长度+弯勾2*6.25*d弯勾2*6.25*d只有一级钢筋时需要计算7.板底钢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长度=1678.板底钢筋锚固长度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锚固长度=max(支座宽/2,5d)锚固长度=max(墙厚/2,h,120)8.板底钢筋锚固长度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锚1689.板底钢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S/2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9.板底钢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起16910.板中间支座负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10.板中间支座负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17011.板端支座负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弯勾11.板端支座负筋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17112.板面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S/2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12.板面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起17213.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搭接长度: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11G图集规定)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左右支座宽+搭接长度*213.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17314.板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14.板端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17415.板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15.板中间支座负筋分布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17516.板温度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什么是板温度筋?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在板未配筋表面形成钢筋网16.板温度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什么是板17616.板温度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依据GB50010-2002中10.1.9条,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末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1%。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16.板温度筋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依据GB17717.板温度筋长度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a-负筋标注b+搭接长度(Ll)*2+弯折*217.板温度筋长度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17818.板温度筋根数计算第三部分:构件钢筋算法详解_板构件部分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音乐学院《大数据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传统音乐说唱与戏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临床药物治疗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五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信息财务链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泰州地区2025届初三第三轮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上海市宝山区淞浦中学联考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DB1407T 58-2025 核桃林下艾草种植技术规程
- 社工证笔试题库及答案
- 高考写作专项突破之核心概念阐释要诀 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总结参考(2篇)
- 口腔四手操作培训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第37章 真菌学概论课件
- 总裁助理岗位职责
- 2024年封顶仪式发言稿模版(3篇)
- 癌症治疗协议书范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题库》
- 小学体育课件《立定跳远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