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的地质作用课件_第1页
冰川的地质作用课件_第2页
冰川的地质作用课件_第3页
冰川的地质作用课件_第4页
冰川的地质作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主要的岩溶地形溶沟和石牙---->

漏斗落水洞溶洞---->

---->

(二)主要的岩溶地形溶沟和石牙---->漏斗落水洞溶洞--1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一个旋回!石牙、石林漏斗落水洞溶洞天生桥孤峰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一个旋回!石牙、石林漏斗落水洞溶洞天生桥2溶洞滴石→富含Ca(HCO3)2的地下水,在压力骤降,温度升高情况下发生反应→流水中的CaCO3沉淀溶洞滴石→富含Ca(HCO3)2的地下水,在压力骤降,温3溶洞滴石石钟乳石笋石柱溶洞滴石石钟乳石笋石柱4第四章陆地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一节、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二节、河流的地质作用第三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第四节、冰川的地质作用第五章海洋及湖泊的地质作用第六章风的地质作用第七章成岩作用与沉积岩第二篇地表动力地质作用第四章陆地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二篇地表动力地质作用5第四节、冰川与冰川作用第四节、冰川与冰川作用6六、冰川与冰川作用什么是冰川冰川的形成与分布冰川的类型冰川的地质作用六、冰川与冰川作用什么是冰川7冰川:陆地上终年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1、什么是冰川?冰川:陆地上终年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1、什么是冰川?8水圈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据着陆地面积的10%(1630万km2)

-若现代冰川全部溶化,海平面将上升66米

高纬度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地表变化的主要营力水圈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92、冰川的形成与分布形成于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雪线)以上的地区-高纬度地区(占99%)-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地极两极地区0-600m阿尔卑斯山2800m温带地区1000-5000m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山4500-6000m南美安第斯山热带地区>5000m中非(乞力马扎罗山)5500m赤道雪线高度的变化2、冰川的形成与分布形成于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雪线10现代冰川的全球分布南极冰川现代冰川的全球分布南极冰川11从雪到冰从雪到冰12从雪到冰积聚压实重结晶新雪(雪花)粒状雪粒雪冰川冰从雪到冰积聚新雪(雪花)粒状雪粒雪冰川冰13从雪到冰新雪粒状雪粒雪冰川冰空气空气空气空气积聚压实重结晶从雪到冰新雪粒状雪粒雪冰川冰空气空气空气空气积聚14显微镜下的

冰川冰晶

显微镜下的

冰川冰晶

153、冰川的类型山岳冰川中、低纬度的高山区沿沟谷向下流动面积小,厚度薄大陆冰川(冰盾、冰盖)高纬度和极地地区冰由一个或数个积雪中心向四面流动分布面积广,厚度巨大3、冰川的类型山岳冰川16山岳冰川(美国Denali国家公园)山岳冰川(美国Denali国家公园)173、冰川的类型内部塑性流动山岳冰川的流动底部滑动冰裂隙总移动裂隙带(40m±)3、冰川的类型内部塑性流动山岳冰川的流动底部滑动冰裂隙总移动18冰裂隙冰裂隙19冰裂隙冰裂隙203、冰川的类型冰运动的流线积雪中心冰川横剖面冰川最厚处大陆冰川的流动3、冰川的类型冰运动的流线积雪中心冰川横剖面冰川最厚处大陆冰213、冰川的类型南极冰盾:1250万km2最厚处达4公里地球上冰川冰总量的85%地球上淡水总量的65%格陵兰冰盾:170万km2厚3.2公里地球上冰川冰总量的10%地球上两个最大的大陆冰川3、冰川的类型南极冰盾:地球上两个最大的大陆冰川22南极冰盾南极冰盾23南极冰盾的厚度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极冰盾的厚度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24格陵兰冰盾的厚度巴芬湾北冰洋大西洋格陵兰冰盾的厚度巴芬湾北冰洋大西洋25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264、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两种方式:

挖掘

–冰川在流动时将冰床底部及两侧岩石掘起并带走水渗入岩石,结冰,使基岩发生机械破裂。冰川将岩石碎块掘起岩石碎块被沿冰川底部拖带走冰川运动方向4、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两种方式:挖掘–冰川在流动时27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两种方式:磨蚀–冰川在流动时以冻结在冰川内的岩屑为工具,对冰床底部及两侧岩石进行磨蚀磨光面(冰溜面)冰擦痕(可指示冰川运动方向)磨光面冰擦痕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两种方式:磨蚀–冰川在流28冰溜面冰溜面29冰擦痕冰擦痕30挖掘磨蚀挖掘磨蚀314、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冰蚀地貌冰蚀谷角峰刃脊冰斗冰斗:冰蚀谷顶端的半圆形洼地

冰蚀谷:又称“U形谷”角峰:三个以上冰斗所夹的尖锐孤峰刃脊:两个冰斗或两个冰蚀谷之间的尖锐山脊4、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冰蚀地貌冰蚀谷角峰刃脊冰斗冰斗:32冰斗冰斗33冰蚀谷(U型谷)冰蚀谷(U型谷)34角峰角峰35冰斗冰斗刃脊U型谷角峰冰斗冰斗刃脊U型谷角峰36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两种搬运方式:推运-岩屑被前进的冰川前端推移(“推土机”)载运-岩屑夹杂在冰川内部或位于冰川表面随冰川一起运动(“传送带”)载运是冰川搬运的主要方式-搬运力巨大(冰漂砾)-冰运物大小混杂、磨圆度低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两种搬运方式:推运-岩屑37Erratic-Alberta,Canada冰漂砾岩石成分与所在地附近的基岩不同Erratic-Alberta,Canada冰漂砾岩石成38冰漂砾冰漂砾39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冰川沉积物-冰碛(音:qi)終碛(堤):堆积在冰川前端的弧形垅岗底碛:冰床上广泛堆积的冰碛层鼓丘:平行分布的梭形冰碛丘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冰川沉积物-冰碛(音:qi40終碛終碛41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鼓丘形成于大陆冰川終碛的内侧.因冰川过载或冰床上基岩阻挡,冰运物停积而成.成群出现;长轴平行冰川流向,尖锐端指向冰川运动的前方.

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鼓丘形成于大陆冰川終碛的42鼓丘(美国威斯康星州)鼓丘(美国威斯康星州)43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冰川堆积物-冰碛(音:qi)锅穴湖冰砾阜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冰川堆积物-冰碛(音:qi44冰川内的凹陷被沉积物充填被消退的冰川遗弃的大冰块冰川上或冰川之下的溪谷被沉积物充填锅穴湖蛇丘残余的消退冰川冰砾阜冰川内的凹陷被消退的冰川冰川上或冰川之下的溪谷被沉积物充填锅45锅穴湖锅穴湖46底碛丘和锅穴湖(新西兰)锅穴湖冰砾阜底碛丘和锅穴湖(新西兰)锅穴湖冰砾阜47边碛边碛48中碛中碛49边碛中碛边碛中碛50纹泥-冰川湖的典型沉积由细粒的暗色和浅色沉积层交替构成

每一组暗色层和浅色层代表1年形成的沉积

暗色层由粘土组成,系冬季沉积;浅色层由粉沙组成,为其余季节的沉积纹泥-冰川湖的典型沉积由细粒的暗色和浅色沉积层交替构成51来自其它星球的信息来自其它星球的信息52作业:冰川运动方向的判别标志及方法。作业:53(二)主要的岩溶地形溶沟和石牙---->

漏斗落水洞溶洞---->

---->

(二)主要的岩溶地形溶沟和石牙---->漏斗落水洞溶洞--54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一个旋回!石牙、石林漏斗落水洞溶洞天生桥孤峰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一个旋回!石牙、石林漏斗落水洞溶洞天生桥55溶洞滴石→富含Ca(HCO3)2的地下水,在压力骤降,温度升高情况下发生反应→流水中的CaCO3沉淀溶洞滴石→富含Ca(HCO3)2的地下水,在压力骤降,温56溶洞滴石石钟乳石笋石柱溶洞滴石石钟乳石笋石柱57第四章陆地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一节、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二节、河流的地质作用第三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第四节、冰川的地质作用第五章海洋及湖泊的地质作用第六章风的地质作用第七章成岩作用与沉积岩第二篇地表动力地质作用第四章陆地流水的地质作用第二篇地表动力地质作用58第四节、冰川与冰川作用第四节、冰川与冰川作用59六、冰川与冰川作用什么是冰川冰川的形成与分布冰川的类型冰川的地质作用六、冰川与冰川作用什么是冰川60冰川:陆地上终年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1、什么是冰川?冰川:陆地上终年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1、什么是冰川?61水圈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据着陆地面积的10%(1630万km2)

-若现代冰川全部溶化,海平面将上升66米

高纬度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地表变化的主要营力水圈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622、冰川的形成与分布形成于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雪线)以上的地区-高纬度地区(占99%)-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地极两极地区0-600m阿尔卑斯山2800m温带地区1000-5000m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山4500-6000m南美安第斯山热带地区>5000m中非(乞力马扎罗山)5500m赤道雪线高度的变化2、冰川的形成与分布形成于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的界线(雪线63现代冰川的全球分布南极冰川现代冰川的全球分布南极冰川64从雪到冰从雪到冰65从雪到冰积聚压实重结晶新雪(雪花)粒状雪粒雪冰川冰从雪到冰积聚新雪(雪花)粒状雪粒雪冰川冰66从雪到冰新雪粒状雪粒雪冰川冰空气空气空气空气积聚压实重结晶从雪到冰新雪粒状雪粒雪冰川冰空气空气空气空气积聚67显微镜下的

冰川冰晶

显微镜下的

冰川冰晶

683、冰川的类型山岳冰川中、低纬度的高山区沿沟谷向下流动面积小,厚度薄大陆冰川(冰盾、冰盖)高纬度和极地地区冰由一个或数个积雪中心向四面流动分布面积广,厚度巨大3、冰川的类型山岳冰川69山岳冰川(美国Denali国家公园)山岳冰川(美国Denali国家公园)703、冰川的类型内部塑性流动山岳冰川的流动底部滑动冰裂隙总移动裂隙带(40m±)3、冰川的类型内部塑性流动山岳冰川的流动底部滑动冰裂隙总移动71冰裂隙冰裂隙72冰裂隙冰裂隙733、冰川的类型冰运动的流线积雪中心冰川横剖面冰川最厚处大陆冰川的流动3、冰川的类型冰运动的流线积雪中心冰川横剖面冰川最厚处大陆冰743、冰川的类型南极冰盾:1250万km2最厚处达4公里地球上冰川冰总量的85%地球上淡水总量的65%格陵兰冰盾:170万km2厚3.2公里地球上冰川冰总量的10%地球上两个最大的大陆冰川3、冰川的类型南极冰盾:地球上两个最大的大陆冰川75南极冰盾南极冰盾76南极冰盾的厚度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极冰盾的厚度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77格陵兰冰盾的厚度巴芬湾北冰洋大西洋格陵兰冰盾的厚度巴芬湾北冰洋大西洋78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794、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两种方式:

挖掘

–冰川在流动时将冰床底部及两侧岩石掘起并带走水渗入岩石,结冰,使基岩发生机械破裂。冰川将岩石碎块掘起岩石碎块被沿冰川底部拖带走冰川运动方向4、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两种方式:挖掘–冰川在流动时80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两种方式:磨蚀–冰川在流动时以冻结在冰川内的岩屑为工具,对冰床底部及两侧岩石进行磨蚀磨光面(冰溜面)冰擦痕(可指示冰川运动方向)磨光面冰擦痕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两种方式:磨蚀–冰川在流81冰溜面冰溜面82冰擦痕冰擦痕83挖掘磨蚀挖掘磨蚀844、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冰蚀地貌冰蚀谷角峰刃脊冰斗冰斗:冰蚀谷顶端的半圆形洼地

冰蚀谷:又称“U形谷”角峰:三个以上冰斗所夹的尖锐孤峰刃脊:两个冰斗或两个冰蚀谷之间的尖锐山脊4、冰川的地质作用-刨蚀作用冰蚀地貌冰蚀谷角峰刃脊冰斗冰斗:85冰斗冰斗86冰蚀谷(U型谷)冰蚀谷(U型谷)87角峰角峰88冰斗冰斗刃脊U型谷角峰冰斗冰斗刃脊U型谷角峰89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两种搬运方式:推运-岩屑被前进的冰川前端推移(“推土机”)载运-岩屑夹杂在冰川内部或位于冰川表面随冰川一起运动(“传送带”)载运是冰川搬运的主要方式-搬运力巨大(冰漂砾)-冰运物大小混杂、磨圆度低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两种搬运方式:推运-岩屑90Erratic-Alberta,Canada冰漂砾岩石成分与所在地附近的基岩不同Erratic-Alberta,Canada冰漂砾岩石成91冰漂砾冰漂砾92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用冰川沉积物-冰碛(音:qi)終碛(堤):堆积在冰川前端的弧形垅岗底碛:冰床上广泛堆积的冰碛层鼓丘:平行分布的梭形冰碛丘4、冰川的地质作用-搬运与沉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