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法律制度-课件_第1页
汉朝法律制度-课件_第2页
汉朝法律制度-课件_第3页
汉朝法律制度-课件_第4页
汉朝法律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汉朝法律制度第一节汉朝立法概况一、立法活动

第一阶段:推崇黄老,“约法省刑”

马背上治天下吗?1第五章汉朝法律制度第一节汉朝立法概况思想:约法即减少法条,省刑即减轻酷刑,实施黄老的无为而治。表现:刘邦仅“约法三章”(杀人,死;伤人、盗,抵罪———————古之贼、盗),萧何《九章律》仅在李悝《法经》六篇后商鞅《秦律》六篇后加《户》、《兴》、《厩》

刘邦

2思想:约法即减少法条,省刑即减轻酷刑,2

第二阶段:独尊儒术,增修法律汉武帝时,弃道入儒,就军政、朝政等增修律、令、科、比,单律就达60章

第三阶段:兴起律学,加重处罚汉武帝

东汉初,光武帝减轻刑罚,之后渐趋严酷,律学却富有成果3第二阶段:独尊儒术,增修法律3

启示:古罗马中世纪资本主义(纵欲、粗俗)(禁欲、崇高)(既物质又精神)秦朝汉初(高祖、文景)汉武帝后(法家:太暴)(道家:太温)(后世封建社会——儒家:柔刚)4启示:4二、法律形式1、律:近似法典。如《九章律》2、令:皇帝之命3、科:行政法规(单行法规)(秦之课,后之格)4、比(秦之廷行事、后之例)

课、科含义:a、条款、法条。如:作奸犯科b、处罚、法办。如:课以刑法科之出现:有人认为不是汉,而是三国的曹魏5二、法律形式5

“比”之流行:

第一、生活复杂多变的必然秦之于战国,汉之于秦,元之于宋……

第二、法律儒家倾向的必然引经决狱——董仲舒、应劭(儒经进司法)引经注律——杜周、杜延年、郑玄(儒经进立法)

董仲舒郑玄郑玄注论语残简66

第三、徇私枉法趋势的必然

英美判例法——思维之因

个别,归纳

中国古判例——政治之因德>法,政治>法律,行政>司法

7第三、徇私枉法趋势的必然7

近代英国经验论

近代大陆唯理论认识论感性(五官)理性(人脑)对象个别

(确实可靠性)一般

(普遍必然性)方法论归纳(个别→一般)演绎(一般→个别)政治个人主义国家主义经济市场调节计划控制

法律英美法系(判例法:个别案例)大陆法系(法典法:抽象法条)8近代英国经验论近代大陆唯理论认识论第二节汉朝刑法制度一、定罪量刑原则的发展第一、尊老恤幼原则老、幼或无罪、或免刑、或减轻、或不连坐、或不戴刑具,甚至妇女(特别是孕妇)不连坐,但谋反、贼杀、诬告等除外。亲亲

先后规定:老——70、80以上;幼:7、8、10以下(秦则以身高划分)9第二节汉朝刑法制度一、定罪量刑原则的发展9第二、亲亲得匿原则可包庇、窝藏犯罪亲人,但谋反、大逆等除外。亲亲魏晋南北朝的五服定罪、存留养亲

其中,卑亲属首匿尊亲属,无罪尊亲属首匿卑亲属之罪,罪至殊死,上报廷尉

秦朝,则亲属可相诉,有见知不举罪,鼓励告奸10第二、亲亲得匿原则可包庇、窝藏犯罪亲人,但谋第三、官犯先请原则贵族、官僚(300石以上)犯罪(耐刑以上),先奏请皇帝。尊尊魏晋南北朝的“八议”入律

秦朝:字面上,“一断于法”,破除“刑不上大夫”皇家狗,免刑11第三、官犯先请原则贵族、官僚第四、自首减免原则“先自告出其罪”,比秦朝细化:数罪并罚中,自首一罪,只免一罪;犯罪集团中,从犯自首,主犯不免。

如:谋反,通奸,自首谋反,通奸不免谋反,从犯自首,主犯不免董仲舒:原心论罪12第四、自首减免原则“先自告二、刑罚制度的改革虽汉承秦制,但,从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到文帝(刘恒)、景帝(刘启)先后废秦之:挟书令(惠帝废)夷三族、妖言令(吕后废)收孥、连坐(文帝废)肉刑(文景废)等还改死刑(景帝改“磔”为“弃市”)

13二、刑罚制度的改革虽汉承秦制,但,从高祖(刘邦

其中文景刑制改革,贡献甚大。该改革源于缇萦为父求情。

(淳于)缇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14其中文景刑制改革,贡献甚大。14第一、废除肉刑、保留宫刑、减少死刑肉刑:黥、劓、剕(刖、膑)、宫

文帝废肉刑:黥髡钳城旦舂(5年徒刑)劓笞(300)斩左趾笞(500)斩右趾弃市宫:未改死:减少,改“磔”为“弃市”另创“殊死”(斩首)

剕结果:死得更多景帝:再减笞数15第一、废除肉刑、保留宫刑、减少死刑剕结果:死得更多景帝废止肉刑的意义:a、保存劳力之需;b、道家省刑之用;后:儒家德治;c、走向文明之举。笞刑16废止肉刑的意义:笞刑16

第二、明确规定徒刑刑期(3个月——5年)刑期:西周至秦,有规定,但不明确第三、对妇女行刑实行优待妇女:6月刑期者,可改“顾山”孕妇、产妇、哺乳者,不连坐

1717

三、主要罪名的制定

第一类:危害皇权之罪不忠(要求“尊尊”)

阿党、附益、左官、酎金、事国人过律、僭越、出界等——对付诸侯

伴君如伴……18三、主要罪名的制定伴君如伴……18不敬、大不敬、擅入宫门、泄露朝密、非议先帝、诽谤政治、攻击皇帝近侍、怠慢皇帝御物(牲畜、玉杖等)——对付乱贼(乱党)群饮酒、首匿(乱党)、见知故纵(乱党)等——对付叛贼

后之“重罪十条”(“十恶不赦”)第二类:危害父权之罪不孝(要求“亲亲”)不孝者,弃市1919第二节汉朝民法制度

一、民事主体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男:先23后20岁以下女:15岁以下)奴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商人;赘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他成年人20第二节汉朝民法制度一、民事主体20二、物权债权1、物权土地、房产、牲畜等——既可国有土地、房产、牲畜等——也可私有其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私有遗失物——拾得者,无人认领,大者归公,小者归己

国家抑制土地兼并,并要求“依律占租”

21212、债权买卖契约(“券书”)租佃契约(“租契”)借贷契约

注意:合同条款详细;地租、借贷利率高,赔偿不了者,沦为奴婢

双方各执一份22双方各执一份22三、婚姻家庭结婚:一夫一妻多妾,女先30(西汉)后(东汉)20,男30不婚,五倍纳税离婚(休妻):“七出”,但“三不去”

23三、婚姻家庭23家庭:世代同堂,休言析产;子不孝,弃市继承:a、宗祧制(综合的法定继承)(其中官职、爵位继承,须嫡长子,财产继承,不份嫡庶,子女均分)

b、遗嘱继承(“遗令”、“先令书”)收养:太监可收养子

评:世代同堂政治目的:皇帝借助家长,国家借助家庭,加强父权实际结果:可能导致子能弱化24家庭:世代同堂,休言析产;子不孝,弃市24第四节汉朝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

中央司法机构: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兼理司法廷尉(也叫大理)——专职法官特色:汉武帝后特别是东汉,尚书(台)与丞相、廷尉共享审判权

地方司法机构:郡守、县令(县长)——兼理司法特色:郡县之外,封国内诸侯王有一定独立审判权

25第四节汉朝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25

二、诉讼制度

(当事人)“告劾”:似自诉第一、“告劾”(官府)“举劾”:似公诉

“告劾”依据:《告缗令》“举劾”依据:《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诉权限制:晚辈告长辈,下级告上级,除非谋反之类的罪

2626一般人被诉:立即逮捕第二、逮捕贵族、官员被诉:“有罪先请”

审理(“鞫狱”):“五听”审之,并可刑讯第三、审判判决(“读鞫”):“鞫狱”后3日“传覆”申诉(“乞鞫”):“读鞫”后3月可“乞鞫”

五听:辞听、目听、耳听、色听、气听(西周所创)27一般人被诉:立即逮捕27要案报皇帝裁决后第四、执行一般案件不必上报其中,死刑:秋冬行刑(霜降前冬至后不可处决)(乡骂:砍秋头的)

均由郡县执行28要案报皇帝裁决后均由郡县执行28

三、春秋决狱

律无明文规定时,引经决狱(《春秋》为代表的儒典)董仲舒:《春秋决狱》(232篇)应劭:《春秋断狱》(250篇)缘由:a、司法理论上,独尊儒术的结果b、司法实践上,引经注律的先声c、司法心理上,崇敬先圣的情结董仲舒29董仲舒29评:春秋决狱

其一、法之必要补充,但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律无明文规定时,不引法之惯例、法之原则、法之理念、法之学说,法之判例,却引儒家经典,有损法定性。

其二、审之治本之策,但有主观归罪之嫌

德攻心,重教育,能治本,法惩行,重惩罚,只治标,重德重心固然深刻,但以德代法,以心代行,就成了主观归罪。

其三、判之自由裁量,但有擅断罪责之险

律条之僵,案情之活,应给法官自由裁量权,但太关注主观要件、善恶好坏,却不易认定,倒反加剧徇私枉法、司法腐败。30评:春秋决狱30

四、监察制度1、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在监察权、审判权外,新增了统兵权2、地方监察机关——司隶校尉、州部刺史全国13个州。京师的监察机关——司隶校尉其他13个州监察机关——刺史东汉:郡县二级制州郡县三级制州(部)(刺史)已壮大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关31四、监察制度31第五章汉朝法律制度第一节汉朝立法概况一、立法活动

第一阶段:推崇黄老,“约法省刑”

马背上治天下吗?32第五章汉朝法律制度第一节汉朝立法概况思想:约法即减少法条,省刑即减轻酷刑,实施黄老的无为而治。表现:刘邦仅“约法三章”(杀人,死;伤人、盗,抵罪———————古之贼、盗),萧何《九章律》仅在李悝《法经》六篇后商鞅《秦律》六篇后加《户》、《兴》、《厩》

刘邦

33思想:约法即减少法条,省刑即减轻酷刑,2

第二阶段:独尊儒术,增修法律汉武帝时,弃道入儒,就军政、朝政等增修律、令、科、比,单律就达60章

第三阶段:兴起律学,加重处罚汉武帝

东汉初,光武帝减轻刑罚,之后渐趋严酷,律学却富有成果34第二阶段:独尊儒术,增修法律3

启示:古罗马中世纪资本主义(纵欲、粗俗)(禁欲、崇高)(既物质又精神)秦朝汉初(高祖、文景)汉武帝后(法家:太暴)(道家:太温)(后世封建社会——儒家:柔刚)35启示:4二、法律形式1、律:近似法典。如《九章律》2、令:皇帝之命3、科:行政法规(单行法规)(秦之课,后之格)4、比(秦之廷行事、后之例)

课、科含义:a、条款、法条。如:作奸犯科b、处罚、法办。如:课以刑法科之出现:有人认为不是汉,而是三国的曹魏36二、法律形式5

“比”之流行:

第一、生活复杂多变的必然秦之于战国,汉之于秦,元之于宋……

第二、法律儒家倾向的必然引经决狱——董仲舒、应劭(儒经进司法)引经注律——杜周、杜延年、郑玄(儒经进立法)

董仲舒郑玄郑玄注论语残简376

第三、徇私枉法趋势的必然

英美判例法——思维之因

个别,归纳

中国古判例——政治之因德>法,政治>法律,行政>司法

38第三、徇私枉法趋势的必然7

近代英国经验论

近代大陆唯理论认识论感性(五官)理性(人脑)对象个别

(确实可靠性)一般

(普遍必然性)方法论归纳(个别→一般)演绎(一般→个别)政治个人主义国家主义经济市场调节计划控制

法律英美法系(判例法:个别案例)大陆法系(法典法:抽象法条)39近代英国经验论近代大陆唯理论认识论第二节汉朝刑法制度一、定罪量刑原则的发展第一、尊老恤幼原则老、幼或无罪、或免刑、或减轻、或不连坐、或不戴刑具,甚至妇女(特别是孕妇)不连坐,但谋反、贼杀、诬告等除外。亲亲

先后规定:老——70、80以上;幼:7、8、10以下(秦则以身高划分)40第二节汉朝刑法制度一、定罪量刑原则的发展9第二、亲亲得匿原则可包庇、窝藏犯罪亲人,但谋反、大逆等除外。亲亲魏晋南北朝的五服定罪、存留养亲

其中,卑亲属首匿尊亲属,无罪尊亲属首匿卑亲属之罪,罪至殊死,上报廷尉

秦朝,则亲属可相诉,有见知不举罪,鼓励告奸41第二、亲亲得匿原则可包庇、窝藏犯罪亲人,但谋第三、官犯先请原则贵族、官僚(300石以上)犯罪(耐刑以上),先奏请皇帝。尊尊魏晋南北朝的“八议”入律

秦朝:字面上,“一断于法”,破除“刑不上大夫”皇家狗,免刑42第三、官犯先请原则贵族、官僚第四、自首减免原则“先自告出其罪”,比秦朝细化:数罪并罚中,自首一罪,只免一罪;犯罪集团中,从犯自首,主犯不免。

如:谋反,通奸,自首谋反,通奸不免谋反,从犯自首,主犯不免董仲舒:原心论罪43第四、自首减免原则“先自告二、刑罚制度的改革虽汉承秦制,但,从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到文帝(刘恒)、景帝(刘启)先后废秦之:挟书令(惠帝废)夷三族、妖言令(吕后废)收孥、连坐(文帝废)肉刑(文景废)等还改死刑(景帝改“磔”为“弃市”)

44二、刑罚制度的改革虽汉承秦制,但,从高祖(刘邦

其中文景刑制改革,贡献甚大。该改革源于缇萦为父求情。

(淳于)缇萦文帝(刘恒)景帝(刘启)45其中文景刑制改革,贡献甚大。14第一、废除肉刑、保留宫刑、减少死刑肉刑:黥、劓、剕(刖、膑)、宫

文帝废肉刑:黥髡钳城旦舂(5年徒刑)劓笞(300)斩左趾笞(500)斩右趾弃市宫:未改死:减少,改“磔”为“弃市”另创“殊死”(斩首)

剕结果:死得更多景帝:再减笞数46第一、废除肉刑、保留宫刑、减少死刑剕结果:死得更多景帝废止肉刑的意义:a、保存劳力之需;b、道家省刑之用;后:儒家德治;c、走向文明之举。笞刑47废止肉刑的意义:笞刑16

第二、明确规定徒刑刑期(3个月——5年)刑期:西周至秦,有规定,但不明确第三、对妇女行刑实行优待妇女:6月刑期者,可改“顾山”孕妇、产妇、哺乳者,不连坐

4817

三、主要罪名的制定

第一类:危害皇权之罪不忠(要求“尊尊”)

阿党、附益、左官、酎金、事国人过律、僭越、出界等——对付诸侯

伴君如伴……49三、主要罪名的制定伴君如伴……18不敬、大不敬、擅入宫门、泄露朝密、非议先帝、诽谤政治、攻击皇帝近侍、怠慢皇帝御物(牲畜、玉杖等)——对付乱贼(乱党)群饮酒、首匿(乱党)、见知故纵(乱党)等——对付叛贼

后之“重罪十条”(“十恶不赦”)第二类:危害父权之罪不孝(要求“亲亲”)不孝者,弃市5019第二节汉朝民法制度

一、民事主体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男:先23后20岁以下女:15岁以下)奴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商人;赘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他成年人51第二节汉朝民法制度一、民事主体20二、物权债权1、物权土地、房产、牲畜等——既可国有土地、房产、牲畜等——也可私有其他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私有遗失物——拾得者,无人认领,大者归公,小者归己

国家抑制土地兼并,并要求“依律占租”

52212、债权买卖契约(“券书”)租佃契约(“租契”)借贷契约

注意:合同条款详细;地租、借贷利率高,赔偿不了者,沦为奴婢

双方各执一份53双方各执一份22三、婚姻家庭结婚:一夫一妻多妾,女先30(西汉)后(东汉)20,男30不婚,五倍纳税离婚(休妻):“七出”,但“三不去”

54三、婚姻家庭23家庭:世代同堂,休言析产;子不孝,弃市继承:a、宗祧制(综合的法定继承)(其中官职、爵位继承,须嫡长子,财产继承,不份嫡庶,子女均分)

b、遗嘱继承(“遗令”、“先令书”)收养:太监可收养子

评:世代同堂政治目的:皇帝借助家长,国家借助家庭,加强父权实际结果:可能导致子能弱化55家庭:世代同堂,休言析产;子不孝,弃市24第四节汉朝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

中央司法机构: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兼理司法廷尉(也叫大理)——专职法官特色:汉武帝后特别是东汉,尚书(台)与丞相、廷尉共享审判权

地方司法机构:郡守、县令(县长)——兼理司法特色:郡县之外,封国内诸侯王有一定独立审判权

56第四节汉朝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25

二、诉讼制度

(当事人)“告劾”:似自诉第一、“告劾”(官府)“举劾”:似公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