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_第1页
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_第2页
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_第3页
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_第4页
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必修二地理综合测试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高一地理考前模拟题四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2002年到2003年上海市的人口增长率是A.5.99‰ B.5.96‰ C.—5.8‰ D.—3.2‰2.1998年至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的原因很可能是A.计划生育政策放宽 B.迁入人口已到婚育期C.人口死亡率高 D.迁入人口有增无减3.上海市总人口不断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4.整体来看,我国上海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读我国香港人口抚养率变化曲线图及下表,回答第5题。5.香港社会抚养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B.死亡率持续下降C.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D.出生率大幅下降6.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型转变前,其人口生产特点表现为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以上都不是7.三峡工程因水库淹没地区人口密度大,工程需移民达百万之多。对三峡移民迁移到外省市形成推力的现象是A.移民更愿意在当地参加长江三峡工程建设B.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就近安置困难大C.拨给移民的安置费用太少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条件不大适应8.下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A.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C.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9~10题。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GB3①约16亿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温饱型消费水平=2\*GB3②10亿之内小康型消费水平=3\*GB3③8~9亿人富裕型消费水平=4\*GB3④7亿之内9.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A.=1\*GB3①B.=2\*GB3②C.=3\*GB3③D.=4\*GB3④10.表中=2\*GB3②=3\*GB3③=4\*GB3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右图是某城市热岛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据图判断11~13题。11.工业城市通过建造高烟囱来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的原理是()A.高烟囱能自己净化一部分有害物质B.高烟囱能把污染物输送到城市热力环流圈上,有利于污染物扩散C.高烟囱能吸收污染物,减轻污染物总量D.高烟囱能把污染物输送到平流层,减轻对流层的环境污染12.如果该城市的热力环流圈的空间半径为10~15km,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建设工业卫星城的理想位置是离城市 ()A.5~6km B.12~13km C.16~18km D.100~150km13.城市是人类对自然干预最强烈的地方,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小气候,不但称为“热岛”,而且也是一个“湿岛”,其“湿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上升为主,且多尘埃B.水汽含量高,地面吸热少C.空气平流为主,气温较低D.二氧化碳浓度高,保温效果好14.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早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15.澳大利亚农场剪羊毛时期,其农田的农事正值 A.犁地、灌溉 B.播种作物、锄草时期C.作物生长季节 D.收割、休耕时期读下表”四类工业部门的区位因素评价”,完成16~17题。

16.四类工业部门共同的重要区位因素是

A、原材料

B、交通运输条件

C、工厂用地

D、市场

17.数字符号代表的工业部门正确的是

A、①石油化学工业

B、②钢铁工业

C、③建材工业

D、④甘蔗制糖业图4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4回答19~20题。18.图4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A.b、aB.a、bC.b、cD.c、a19.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20~21题。20.这种产业迁移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遭成污染21.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①香港地价较高②内地服务业发达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④香港人口数量居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图为位于华北的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22—23题。22.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C.冶炼厂D.电镀厂23.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24~26题甲产业乙产业丙产业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北京(39%)、广东(26%)上海(35%)、广东(28%)、江苏(20%)24.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25.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26.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种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原理回答27~28题。27.该工业的布局属于() A.资源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28.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 A.飞机制造工业 B.机车制造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档时装工业29.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 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30.进行下列活动,应选择水路运输的是①从南京到重庆参加会议,次日必须出席②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想节约交通运费③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④将上海的一批笔记本电脑运往天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某业务员通过互联网采购了山东烟台的5吨优质苹果,运到浙江杭州销售。据此完成31题。31.该业务员活动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共有A.通信、商业贸易B.交通运输、商业贸易C.通信、交通运输D.通信、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我国将投资212亿元建设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夕发朝至,比坐船快许多倍。据此回答32~33题。32.对该铁路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有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 B.城市分布和资源分布 C.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 D.政府决策和人们的需求33.下列关于该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的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 B.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C.与浙赣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垂直相交,形成综合运输网 D.有利于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新疆拟建5条铁路,并到2020年形成新疆铁路网。下图是新疆拟建的5条铁路示意图,回答34—35题。34.对新疆重视铁路建设的地理背景的描述,错误的是A.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具有沿边优势B.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对交通运输的潜在需求大C.新疆地域辽阔,适宜发展铁路运输D.新疆地形单一,发展铁路工程量小35.新疆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是A.高寒缺氧和沙漠戈壁广布B.冻土和高寒缺氧c.山河相间,地形破碎D.资金匮乏,技术落后36.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读我国某城市道路网分布图(右图),回答37~38题。37.该城市道路网是A.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B.环形放射式道路网C.方格式道路网 D.放射式道路网38.形成该城市区位因素不包括A.地形 B.矿产 C.河流 D.气候自然地理环境对现代城市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据此回答39~40题。39.巴黎计划在其北部建一卫星城,其城市规划布局将采用下图D区的布局模式,主要考虑的环境要素是A.河流的流向B.地形的起伏C.人们的审美观念D.主体风向40.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A.RS技术 B.GIS技术C.无线电呼叫技术D.GIS与GPS技术二、综合题41.把图11中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个空格限填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使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合理化。(8分)钢铁工业区客运码头纺织工业区货运码头高科技工业区水厂城市绿地污水处理厂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据《2002年世界人口状况》)材料二: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材料三: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关国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1)材料一所述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现代型的有几个中国和俄罗斯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分)(2)美国国内第二次和第四次人口迁移高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为什么(6分)(3)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2分)43.读美国东部农业区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1)图示A、B、C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其中:A是区,B是带。C是带,该地带农业发展的优越社会经济因素是。这些农业地带的分布状况,反映了美国农业生产的典型特点。(5分)(2)简述B地带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6分)(3)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形成的条件。(4分)(4)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经验,谈谈我国发展粮食生产可采取哪些措施。(不少于三点,3分)44.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6分)西部工业区西部工业区东部工业区北现在城区铁路河流老城区公路工业区图7(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2分)45.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画上句号。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格尔木一拉萨段长1142千米)的高原铁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中甲附近的地区是_________自然保护区,经过主要地形区的特点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