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官桥坪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官桥坪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官桥坪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官桥坪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官桥坪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常德市官桥坪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段话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代参考答案:C2.l895~1900年我国经济初步发展,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

B.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参考答案:A略3.有学者认为,第二次工业业革命后,世界上日益形成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农矿业生产国。该学者意在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B.扩大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C.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矛盾D.形成了世界分工的基本格局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一类是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农矿业生产国”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世界分工的基本格局,D选项符合题意。促进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扩大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加剧世界各国经济矛盾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4.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厂工人数量出现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2300万下降到了1500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A.农业经济明显衰退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C.经济结构正在转型D.经济体制缺乏活力参考答案:C就业人口从第一、第二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反映出美国经济结构正在转型。故答案为C项。农业人口转移不能说明农业经济衰退,排除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5.下面是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联”理发馆的场景图。图中对联的上联是“剪刀不留情专截牛仔裤”,下联是“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飞头”,横批“兴无灭资”。这体现出A.三大改造开始进行 B.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C.阶级斗争影响社会生活 D.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开始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根据材料“推子要革命”“兴无灭资”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夸大了阶级斗争,反映了政治环境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因此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在“民主与法制”,D项说法错在“政治体制改革”,材料信息均没有涉及,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6.“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以学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人物风俗制度丛谈》)这篇文章的成文时间最有可能是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参考答案:D7.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坊市制度的打破是指允许商人,平民,贵族,官吏夜间出巡游玩,做生意,改变了过去城中严格执行宵禁政策,C项中人物夜里可以出去骑马游玩,夜市出现,说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符合题干要求,故C项正确;A反映了整齐划一的城市布局,B说的是草市,是在宋代的时候得到很大的发展,D反映了政府对市的严格限制,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8.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参考答案:A9.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参考答案:B1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应该是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大参考答案:C11.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D12.如果让你沿着右图中的史实续写历史,那么,正确的史实应该包括(

)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出现了②资产阶级包揽了帝国中的全部军政要职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诞生了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③⑤

D.④⑤

参考答案:D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属于中等难题。解题关键是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来分析。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属于英国的,而不是德国的;②③与教材不符合,排除后,只有④⑤

是正确的13.《明实录》记载:“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朝“命使出疆,周于四维,足履其境者三十六人,声闻于耳者三十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初海禁政策:

A.只是禁止私人的海外贸易

B.始终没有真正实施C.禁止外国来华贸易

D.易于拓展海外市场参考答案:A14.1946年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谈话,对不久前一位西方国家前领导人演讲进行了严厉谴责,认为其“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和“号召同苏联开战”。这主要是因为该演讲A.把苏联视为西方最大的威胁B.提出了大力援助西欧的经济计划C.是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D.建立了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中的“西方国家前领导人的演讲”和“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等信息来看,该演讲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把苏联视为西方最大的威胁,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故答案为A项。马歇尔计划提出大力援助西欧,排除B项;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排除C项;北约成立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形成,排除D项。15.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参考答案:C16.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参考答案:D17.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参考答案:D略18.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C.大生产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和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B19.《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指出:“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A.《共同纲领》中宣布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D.“求同存异”方针参考答案:B20.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代议制是一种直接民主制参考答案:B21.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它力图表达的是(

A.官员管理日益规范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大臣地位不断削弱参考答案:D22.下图反应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造成下列图中B处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C.“多快好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参考答案:C23.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这次思想解放运动A.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B.设计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C.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可知这场运动强调的是理性和反封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启蒙运动,B选项符合题意。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的内容之一,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C选项排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D选项排除。【点睛】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24.“它借助于一种伟大的宗教和共同的制度,把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印度人以及非洲不同部落的人团结在一起。……它不仅造就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多元社会,而且创造了一种有着许多独创发现和成就卓越的遗产”这种“伟大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参考答案:C25.宋朝,州县长官都改作“知州”与“知县”,这与汉朝时期的州牧、郡太守以及县令大不相同,“知”就是代理、兼任,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这说明宋朝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参考答案: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宋朝的地方长官“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管地方”,可见宋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A项正确。B项与题意不符,C、D两项与史实不符。答案:A26.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参考答案:B27.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C28.

陈姓祠堂建设,万陈聚集,向朝圣一般,目光聚集相同的方向。出现这种情况跟以下我国古代哪种政治制度有关(

)A.郡县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参考答案:D29.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参考答案:C据材料“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南北朝灌钢法的特点,故C正确。两汉时期没有发明灌钢法,故AB排除;宋朝也不是发明灌钢法的最早时期,故D排除点睛:本题材料的意思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这便是灌钢法,而这项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答好此类题目首先要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多运用,多总结。30.《资本的年代》曾这样描述:“资本的年代是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属于其“胜利时代”的是()A.光荣革命 B.麦哲伦环球航行C.珍妮纺丝机问世 D.发明大功率发电机参考答案:考点:5B: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抓住题干时间“1848~1875”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麦哲伦环球航行是1519﹣152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珍妮纺丝机问世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C项错误.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D项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粱录》材料四: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六:(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

(4)材料四和材料五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可归纳为男耕女织;“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则民不困”,可归纳为自给自足;联系所学知识,还可以归纳为小农经济.

(2)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可归纳为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联系所学知识,还可以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归纳.

(3)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三中“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可归纳为市的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四中“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可归纳为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四中“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可以归纳为海外贸易发达;联系所学知识,还可以从纸币的出现与使用的角度进行归纳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相关.

(4)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五中“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可归纳为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六中“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可归纳为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第二小问,依据第一小问的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故答案为:

(1)特点: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

商品经济发展.

(3)表现:

①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

②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

③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

④海外贸易发达;

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

(4)社会现象:①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②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一中“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及“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则民不困”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

(2)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二中“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交子出现的原因.

(3)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三中“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及题干所给材料四中“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4)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五中“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及材料六中“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的主旨,并正确掌握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宋朝的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32.历史上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颜元《习斋四存编》(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说的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3)据材料四,分析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参考答案:(1)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加强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长治久安。(2)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封建制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世袭封建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郡县制、科举制。(3)颜元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4)时代背景;看问题角度;个人学识修养等。【分析】试题分析:(1)需要理解材料意思,材料中讲述的是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政治隶属和血缘纽带,从而强化周王的权威,形成“家国”观念。再结合材料意思“百世不迁”,可得出此制度有利于周王朝的统治,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廷尉李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的内容,归纳概括李斯的观点是分封子弟,后世疏远,导致诸侯相互攻击;结合材料三“天下之道……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可知柳宗元的观点是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秦代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唐代为了提高官员素质,实行科举制。(3)结合材料四中“收万方以自私”体现了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是指这无疑为百姓气数运行留下了无穷的祸根,秦始皇的这些做法真是“罪上通于天矣”,故颜元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4)本题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在认再现所学相关知识的能力。上述四则材料,不同的人对分封制.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不一样。他们认识的差别的原因要从多角度去分析,可以考虑他们从所处的时代背景(如政治.经济.思想)、看问题的角度、个人的素养等加以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戍)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具田器、免罪、免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摘编自刘太祥《秦汉北部边防建设》材料二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1000余万人。——摘编自吴丽华等《抗战初期人口西迁大潮》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持续且规模庞大的“民工潮”。据算,1987年,中国人口迁移规模超过3000万,到2000年,超过9300万,并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摘鳊自刘洪彪等《民工潮促进农村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

参考答案:(1)主要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积极作用: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家统一。(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3)意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详解】(1)依据材料“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以充之’,又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边,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结合所学从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等方面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结合所学从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家统一等方面分析其积极作用。(2)依据材料“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东部的工厂企业和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