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的临床应用2课件_第1页
abr的临床应用2课件_第2页
abr的临床应用2课件_第3页
abr的临床应用2课件_第4页
abr的临床应用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耳的构造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蜗窗耳蜗半规管前庭神经蜗神经耳廓听力障碍外耳道鼓膜中耳内耳听器听神经听觉中枢颅骨振动耳蜗振动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ERA为听力学及神经耳科领域提供一客观测听工具对不合作患者、婴幼儿、功能性聋及伪聋等的听力检查有独到之处对耳聋病损部位于耳蜗抑蜗后的鉴别诊断及神经科定位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耳科称ABR,神经内科多称脑干听诱发电位(BAEP)测试参数选择

滤波调节

耳神经学诊断常用100~3000Hz,也可用150~2000Hz。阈值测定用30~3000Hz。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叠加平均次数1000次,必要时2000次扫描时间成人为10ms,新生儿为15~20ms记录习惯上单侧二次记录。测试时应重复记录两次,以比较两次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尤其是接近反应阈的低刺激强度要重复记录,以确定是否为诱发电位。

短声(click)

脉宽0.1~0.2ms的矩形波脉冲,经耳机而转换成瞬态声,因其时程短,可诱发出良好的同步神经电活动,波形分化好其频谱较宽,可使耳蜗较宽范围受刺激而兴奋,但频率特性差,其频谱能量主要集中在2~4kHz。常用于ABR测试刺激声

电极位置非反相电极颅顶正中或前额发际反相电极

耳垂内侧或乳突公共电极

对侧耳垂或乳突、太阳穴、鼻尖电极位置ABR各波来源示意图

根据动物实验Ⅰ波听神经动作电位1.58msⅡ波耳蜗核2.74msⅢ波上橄榄核3.78msⅣ波外侧丘系4.98msⅤ波下丘5.83msⅥ波内膝状体7.20msⅦ波听放射8.62ms

ABR各波的潜伏期根据人类神经外科手术直接记录的结果Ⅰ波听神经近末梢处Ⅱ波听神经的近中枢部分Ⅲ波同侧耳蜗核,并有小部分第八脑神经纤维参加Ⅳ波上橄榄复合体,有蜗核及外侧丘系核参加Ⅴ波正成份源自外侧丘系,其负成份源自下丘Ⅵ、Ⅶ波下丘

各波出现率

听力正常者Ⅰ、Ⅲ、Ⅴ3个波较稳定,而波Ⅴ为最稳定,出波率最高其次为Ⅲ、Ⅰ波,再其次为Ⅱ、Ⅳ波Ⅴ波的反应阈与主观听阈较接近,一般为主观听阈上0~20dB。临床上常以Ⅴ波来判定反应阈。据报道Ⅳ-Ⅴ波复合体的形状有6~8种,要注意辨认。正常听力,70dBSL短声诱发的ABR,20次/s,1024次叠加ABR波V6种正常变化波形Ⅰ波的检出率远不如Ⅴ波高,影响其诊断价值,因而采用ABR与耳蜗电图同时描记法解决,或通过前额发际、鼓膜电极配对记录法,使Ⅰ波振幅加大而识别。随声强降低波幅减小指剌激与某一波峰顶点之间时间的间隔,为各波的绝对潜伏期。波间潜伏期指波峰与波峰之间间隔,一般以ms为单位。各实验室应有自己的正常值。ABRⅠ波潜伏期约1.5-1.7ms,以后每一波依次递增约1ms。潜伏期

波间期波间潜伏期双耳Ⅰ-Ⅴ波间期差(IWI)

>0.4ms为异常(0.02)Ⅰ-Ⅲ波波间期差>2.5ms为异常(2.20)Ⅰ-Ⅴ波波间期差>4.5ms为异常(4.06)双耳Ⅴ波潜伏期差(ILD)>0.4ms为异常(0.05)IWI较ILD的诊断意义大波间期新生儿、5月、7月至成人引出的ABR波形潜伏期Kavanagh认为以下两点可诊断功能性聋:正常人或器质性聋者,其短声听阈均较脑干反应阈低,而功能性聋者却相反,其脑干反应阈较其短声行为阈低。功能性聋者,在阈强度短声刺激时,脑干反应正常,波Ⅴ潜伏期无明显改变;而器质性聋者波Ⅴ潜伏期延长;有轻度高频听力损失者,其潜伏期明显增加。器质性聋与功能性聋鉴别男,46岁,10天前被打伤右耳听不见,主观听阈左側10dB,右側105dB;`ABR左側25dB,右側65dB

必需指出,ABR阈值并不等于纯音阈值,而是反映了听神经至外侧丘系处的神经功能是否完整。如多发性硬化病人,ABR引不出,纯音听阈却正常。如听神经病患者,ABR引不出,纯音听阈高频可正常,DPOAE可正常引出。

检测中发现,随短声刺激强度加大,潜伏期趋近正常,表明有复响现象。阈值由于受刺激声种类、听力损失类型及程度影响,且短声刺激主要反映耳蜗基底区域的功能状态,在对听力状态作出解释时,必需结合其他听力学测试结果。

ABR阈值的判断还取决于测试者的主观判断,测试者操作的准确性,对反应阈判断的经验很重要,有时需反复测试才能判定。

中枢病变的诊断众多文献报道ABR对中枢疾患的定位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包括:听神经瘤、脑干病变、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肝豆状核变性、脑出血、脑白质营养不良、脑外伤、判断脑细胞死亡程度、昏迷、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等。

听神经瘤

表现为:波Ⅴ潜伏期延长,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加大。临床表明:蜗后病变可达90~100%,而蜗性病变仅6~12%。Ⅰ-Ⅴ波间期延长,也可出现Ⅰ-Ⅲ、Ⅲ-Ⅴ波间期延长,晚期Ⅴ波或其它波均缺失。当肿瘤较大,对侧耳波Ⅴ潜伏期、Ⅲ-Ⅴ及Ⅰ-Ⅴ波间期延长,波Ⅴ振幅降低,对蜗后疾病的诊断可达97%。女,48岁,术前左耳听力下降,ABR右側正常,左側只引出1波,Ⅱ-Ⅴ波消失,手术证实为直径4cm听神经瘤男,45岁,术前听力下降,ABR左Ⅰ-Ⅴ

波=6.8ms,与健耳比较,ILD=1.70ms,手术证实为直径3cm听神经瘤男,3岁,脑干肿瘤,ABR右側波Ⅲ消失,Ⅴ波潜伏期延长,左側波Ⅲ-Ⅴ消失(与CT结果相同)脑干供血不良的ABR女,50岁,桥小脑角病变(右),,主观听阈右側25dB,左側30dB;ABR左側105dB(75dBSL),波Ⅴ6.20ms,Ⅰ-Ⅴ波间期4.30ms

右側100dB(75dBSL),波Ⅴ6.50ms,Ⅰ-Ⅴ波间期4.92ms双耳Ⅰ-Ⅴ波间期差0.62ms,双耳Ⅴ波潜伏期差(ILD)0.30ms意见:双耳Ⅰ-Ⅴ波间期差延长,提示蜗后病变

是一种脱髓鞘疾病,只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故显示脑干传导时间延长,波Ⅰ多正常。

脑外伤

Seale对17例颅脑钝性外伤者行ABR测试,有3例脑死亡者无电反应,2例早期异常,但持续不变,终至死亡。多发性硬化症男,54岁,脱髓鞘病,ABR右Ⅰ、Ⅱ、Ⅲ波能重复出现,Ⅴ波消失女,34岁,多发性硬化主观听阈右側40dB,左侧25dB左100dB(75dBSL)/右115dB(75dBSL)Ⅰ-Ⅱ波1.18ms/0.98ms(正常1.20)Ⅱ-Ⅲ波1.30ms/1.48ms(正常1.05)Ⅲ-Ⅴ波2.50ms/3.06ms(正常1.85)Ⅰ-Ⅴ波5.38ms/5.52ms(正常4.06-4.4)双耳Ⅰ-Ⅴ波间期差0.14ms双耳Ⅴ波潜伏期差0.16ms意见:双耳Ⅱ波后各潜伏期延长病变位于耳蜗核后至脑干右側较左側重男,16岁,肝豆状核变性,主观听阈右45dB,左40dBABR右115dB(70dBSL)左115dB(75dBSL)我院正常值

Ⅰ波1.92ms2.08ms1.58±0.09

Ⅴ波6.84ms6.88ms5.63±0.24

Ⅰ-Ⅴ波间期差4.92ms4.80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