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1、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2、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毛泽东思想3、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相同之处?振兴中华;理论创新。是救国、建国、富国强国理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1、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如黑白之不能混淆,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一、三民主义“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一、三民主义背景和原因提出内容影响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民族危机初步发展思想基础1894年1905年1905年新三民主义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国共产国际;个人因素1924年一、三民主义背景和原因提出内容影响民族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内容对应的同盟会纲领具体含义评价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针对满洲贵族暴力推翻实现民族独立针对君主专制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针对贫富悬殊核定地价国民共享三民主义的内容反对民族压迫和争取民族独立愿望。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从理论上解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抽象、空洞;存幻想反映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平分土地内容对应的同具体含义评价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创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中国前途》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不必管他……兄弟最信仰的是定地价的办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⒈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⒉据材料分析孙中山要解决什么社会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要解决什么矛盾?⒊在解决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反对什么?⒋民生主义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试评价它的局限性。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4、评价(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2)集中表达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3)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旗帜)。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进步性: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评价(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一、三民主义背景和原因提出内容影响民族民权民生旧三民主义民族危机初步发展思想基础1894年1905年1905年新三民主义屡次失败;中共和国共产国际;个人因素1924年一、三民主义背景和原因提出内容影响民族民权民生旧三民主义民族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认识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的民权关注工农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新旧三民主义之相同点:
1、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目的:都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3、内容: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为核心4、影响: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相同点:新旧三民主义之相同点:1、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相3.高考真题【例1】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A3.高考真题A变式训练2:(2008·海南卷)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解析:“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变式训练2:(2008·海南卷)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材料1:“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材料2:“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据材料1—3分析从1912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4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明确反帝,唤醒吸收民众。原因:辛亥革命后维护共和斗争失败;英美列强拒绝帮助;苏俄的帮助材料3……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唤起民众觉醒。材料4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1922年孙中山谈话材料1:“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民权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和可行性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3.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选D项。D3.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1、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2、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毛泽东思想3、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相同之处?振兴中华;理论创新。是救国、建国、富国强国理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1、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一、三民主义“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如黑白之不能混淆,东西之不能易位。革命者,志在扑满而兴汉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一、三民主义“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一、三民主义背景和原因提出内容影响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民族危机初步发展思想基础1894年1905年1905年新三民主义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国共产国际;个人因素1924年一、三民主义背景和原因提出内容影响民族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旧三民内容对应的同盟会纲领具体含义评价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针对满洲贵族暴力推翻实现民族独立针对君主专制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针对贫富悬殊核定地价国民共享三民主义的内容反对民族压迫和争取民族独立愿望。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从理论上解决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抽象、空洞;存幻想反映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前提核心补充和发展≠平分土地内容对应的同具体含义评价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创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和中国前途》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不必管他……兄弟最信仰的是定地价的办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⒈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⒉据材料分析孙中山要解决什么社会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要解决什么矛盾?⒊在解决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反对什么?⒋民生主义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试评价它的局限性。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4、评价(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2)集中表达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3)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旗帜)。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进步性: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评价(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性质一、三民主义背景和原因提出内容影响民族民权民生旧三民主义民族危机初步发展思想基础1894年1905年1905年新三民主义屡次失败;中共和国共产国际;个人因素1924年一、三民主义背景和原因提出内容影响民族民权民生旧三民主义民族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认识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①不反帝→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②普遍平等的民权关注工农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新旧三民主义之相同点:
1、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目的:都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3、内容: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为核心4、影响:都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相同点:新旧三民主义之相同点:1、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相3.高考真题【例1】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A3.高考真题A变式训练2:(2008·海南卷)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解析:“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企图解决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变式训练2:(2008·海南卷)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材料1:“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
—1912年材料2:“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
—1924年据材料1—3分析从1912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4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明确反帝,唤醒吸收民众。原因:辛亥革命后维护共和斗争失败;英美列强拒绝帮助;苏俄的帮助材料3……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唤起民众觉醒。材料4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1922年孙中山谈话材料1:“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民权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和可行性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3.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选D项。D3.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健康险行业报告-动脉网
- 药理复习试题有答案
- 2025年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建行商贷合同范本
- 《2025临时使用场地合同协议》
- 2025工厂设备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 2025yy酒店装修合同书模板
- 语文单招讲解课件
- 2025版权代理服务合同
- 广东省茂名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 内墙石膏抹灰合同样本
- 生物制药考试题(附答案)
- 消防安全知识四懂四会
- 电梯电磁兼容检验技术解决方案
- 毕业设计(论文)-玉米收割机设计
- 兽医动物福利相关考题
- 2025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资格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 中华礼仪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 数学-江西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检测(一模)试题和解析
- 运动营养学(第三版)全套课件第1-10章
- 广东省实验中学广州市天河区附属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