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让园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园林主题班会年级:三年级教师:杨玉梅《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的;
(一)通过观看视频、知识竞赛,讨论、创作宣传标语等,让学生了解园林对地球的作用,(二)了解创园的意义,懂得自己应如何在创园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结合聋生所学职业,通过“创园”环保时装秀,既培养聋生的动手能力,又确立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园林对地球对环境的作用难点: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前准备
1.“水从哪来”视频。
2.准备一组竞赛题。
3.准备“创园”时装秀表演。
四、活动过程:
(一)老师宣布“让园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园林”主题班会开始。
(二)观看视频。
1.大屏幕展示云南旱灾的图片。
2.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抗旱记“水从哪来”视频。
(三)讨论。
1.为什么别的地方旱情严重而这里却没有影响呢?
因为这里有茂密的森林。
2.园林对我们的生活、对地球有怎样的作用呢?
“森林”被称作地球的“地球的肺”。
“湿地”被称作地球的“地球的肾”。
“荒漠化”被称作地球的“地球的癌症”。
看了刚才的视频,我们懂得了园林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园林关系着气候安全、淡水安全、能源安全、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如果我们能生活在拥有园林的城市,我们的生活将会非常美好。大家想不想住在拥有园林的城市呢?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扬州正在创什么?
(四)“创园”知识竞赛(花鸟队森林队)。
1.必答题
森林队
(1)什么是“创园”?
“创园”即“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简称。
花鸟队
(2)毕节市哪一年正式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2023年)
2.抢答题
(1)什么人应履行植树义务?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
(2)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森林火灾有自然因素与人为造成两大原因。
(3)森林可分为哪五类?
(一)防护林。(二)用材林。(三)经济林。(四)薪炭林。(五)特种用途林。
(4)我国植树节是什么时间?
每年的三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
(5)作为学生我们在“创园”中应怎办?请你来给“创园”写广告语。
学生展示自己写的“创园”广告语。
(五)宣传“创森”时装秀表演。
用旧报纸、白纸、还有彩色纸、以及写在纸上的创园广告词为原料的时装表演,配乐《蓝精灵》。
(六)通过“创园”,百姓能享受到哪些实惠?(自由谈)
归纳:园林城市可以给市民提供一个巨型“氧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噪音,增加地下水储量。成系统的森林资源可以改善整个城市的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6月校园无土栽培区营养液循环维护合同
- 2025上海市房屋建筑修缮及装修工程施工合同(版)甲种本
- 2024年2月盲文标识凸点高度精确度验收规范
- 二零二五家装纯设计合同
- 物业转供电协议合同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钢结构厂房购销合同
- 书柜书桌定制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白瑾的离婚协议书
- 国际贸易独家代理协议
- 2025【长沙兼职劳动合同书】合同样本
- 决策与协调机制制度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证明
- 朋友是你点燃了我作文600字
-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 学生作业打卡模板
- 2024年4月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 DZ∕T 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正式版)
- DZ∕T 0212.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盐类 第3部分:古代固体盐类(正式版)
- 《雷雨》《窦娥冤》《祝福》联读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命案防控知识讲座
- 人工智能在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